【凱鈞有食力】植物奶飲領健康潮流!與傳統鮮奶有何差異?有什麼注意事項?14大指標植物乳品優選就在這!
隨著近年氣候異常等溫室效應現象頻傳,提倡低碳環保與蔬食生活之風潮席捲全球,而訴求健康取向的「植物奶」,也順勢成了的飲品中的大明星!那植物奶是什麼呢?和動物性的鮮奶有何差異?飲用植物奶需要注意哪些事...
【凱鈞有食力】植物奶飲領健康潮流!與傳統鮮奶有何差異?有什麼注意事項?14大指標植物乳品優選就在這!
隨著近年氣候異常等溫室效應現象頻傳,提倡低碳環保與蔬食生活之風潮席捲全球,而訴求健康取向的「植物奶」,也順勢成了的飲品中的大明星!那植物奶是什麼呢?和動物性的鮮奶有何差異?飲用植物奶需要注意哪些事?這次特別彙整植物奶常見的疑問,並搜羅14大植物奶指標品牌,抽空就來為自己調配一杯濃郁的健康飲品吧!
📌植物奶 vs 動物奶差異
植物奶和動物奶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取得的來源不同,一個是植物,一個是動物,兩者的營養價值是不同的,且難以相互取代,也無法比較優劣。植物奶多以豆類、穀物、堅果等食材為來源,經研磨產出液體,如豆漿、米漿、杏仁奶、燕麥奶等飲品,主要的特色是富含膳食纖維,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含量少,同時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和大豆異黃酮等養分。也因其來源為植物,碳排放量低,對地球環境相對友善,成分上因不含乳糖,所以適合乳糖不適症者或蔬食者飲用。而動物奶像是全脂鮮乳、低脂鮮乳、羊奶等飲品,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維生素D等人體必要營養素,對於成長中的兒童、孕婦,較能夠提供豐富且優質的蛋白質與鈣質
📌植物奶的優點
1.健康天然純植物性
近年愈來愈多人崇尚純素主義vegan,即完全不食用或不使用任何動物性相關的產品。加上消費者對於健康意識持續提升,自然逐往擁抱健康的生活方向前進,像是飲用植物奶替代一般乳品,也就成為一種飲食趨勢
2.乳糖不耐症的救星
全球約有七成的成人患有「乳糖不耐症」,北歐人估計約有2-15%,亞洲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則高達95%。乳糖不耐症,又稱為乳糖消化不良,也就是身體無法完全消化乳糖,當患者在食用乳製品後,可能會出現脹氣、腹瀉、排氣等情況。而植物奶是完全不含乳糖的,相較於動物奶,更適合該症狀者飲用
3.遠離過敏維持健康
牛奶富含蛋白質、鈣質等營養素,但因其特殊的蛋白質結構,分子較大、不易消化,對部份的人來說會是食物過敏來源,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對其產生排斥反應,像是濕疹、過敏性鼻炎、氣喘、面皰痘痘、蕁麻疹、扁桃腺炎等過敏反應。這也是使用者轉向投入植物奶懷抱的原因之一
4.環境保護低碳排放
全球暖化問題持續惡化,像是單畜牧業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就足以影響暖化速度,尤其是牛隻排放的甲烷(放屁與打嗝)及一氧化二氮(糞便),都被認為是全球暖化的關鍵因素。而亞馬遜叢林大火也引起了環保人士對於減少食用肉品的呼籲,未來肉(植物肉、分子食物)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
根據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研究顯示,生產一杯220 毫升牛奶,所使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植物奶的3倍之多。若以一年365天,每天生產一杯牛奶而言,需要至少650平方公尺的土地,相當於兩個網球場,和同等量的燕麥奶相比,相差超過10倍。而種植植物奶的的原物料「穀物」消耗的資源比起牛隻來說,可說是微不足道,因此植物奶相對更對環境友善
📌植物奶的種類及營養
在人類歷史上,自古即有飲用植物奶的習慣,且在不同的人類文化中,更發展各式各樣的植物奶飲用特色。最常見的像是豆漿、 杏仁奶、 米漿和椰奶等。當中的蛋白成分各有不同,像是豆漿、米漿的原料以黃豆、黑豆、米及花生為主
不只東方會喝植物奶,像在美國,豆漿也是很流行的植物奶選擇,近年則是杏仁奶更甚一籌, 並成為主流。而在歐洲,豆漿和燕麥奶十分普遍,較特別的還有像是腰果奶、榛果奶、豌豆奶、羽扇豆奶和大麻籽奶等多元選擇
📌飲用植物奶注意事項
植物奶雖標榜不含乳糖,但還是要注意攝取的份量及熱量,例如燕麥富含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雖有助促進腸胃蠕動、降血糖及壞膽固醇,但別忘了它也屬於全穀雜糧類,也就是「澱粉類」,其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杯240CC的燕麥奶,差不多等同於半碗白飯,喝多了也會發胖喔!如果在體態控管者,要留意與主食做替換,且糖尿病或血糖異常者更不可多喝,否則血糖反而會飆升
選購植物奶時,除依據喜好,更應留意產品包裝上的標示,像是熱量、添加物、成分來源、保存期限等,並以無加糖為佳,以減少對身體的負擔。成分的部分則需留意是否對該植物過敏,例如杏仁、腰果類就是很常見的過敏原,而麩質過敏者就要避開燕麥奶
特別要提醒,植物奶並不是「奶」,並不能完全取代動物奶的營養價值,尤其是鈣質及蛋白質含量,如果是只喝植物奶的族群,建議要再多攝取蛋白質及鈣質等食物,如芝麻、豆腐、毛豆等,避免出現營養失衡的狀況
📌植物奶飲品品牌
🔺瑞典PIKOO
🔺義大利TERRAEPANE
🔺瑞典OATLY
🔺比利時Alpro
🔺澳洲SO GOOD
🔺美國Califia Farms
🔺小人物Minor Figures
🔺芬蘭Aito
🔺植人藍圖
🔺BLUE DIAMOND
🔺137 degrees
🔺澳洲MilkLab
🔺澳洲Almo
🔺Plenish
#凱鈞有食力
放屁氣體成分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快Tag你那位「默默放屁💨」的朋友!
大家都會有脹氣或是放屁的經驗吧!然而放屁的次數以及臭味卻因人而異,相信不少人也有為此煩惱或是感到尷尬過,今天就來解答,究竟要吃什麼食物才能讓我們避免這類的困擾呢?
日本營養師一政晶子表示,生活中其實有許多食物會導致於我們排氣增加,下面有幾種減少放屁次數、臭味的方式提供給參考。
✅少吃地瓜
因為含有十分豐富的膳食纖維,會讓腸內微生物產生氣體造成放屁,但只要蒸熟連皮一起吃,就可以預防腹脹放屁囉。
✅少吃豆類製品
豆類攝取過多會導致體內蛋白質過剩,負責分解的腸內細菌,會分解出強烈味道的阿摩尼亞、硫化氫以及吲哚,造成我們的糞便以及排氣有強烈的臭味。
✅少吃花椰菜、高麗菜、小黃瓜
日本管理營養師前田章子表示,花椰菜、高麗菜、小黃瓜,容易造成脹氣,少吃可以避免排氣情況發生。
✅少吃蘋果、香蕉、芒果
水果中含有許多的糖分,但某些種類的糖分是無法直接被小腸吸收的,因此容易造成脹氣不適。
✅少吃炸物
負責分解肉類、油脂以及蛋白質的腸道壞菌,在分解這些物質的時候,會產生有臭味的氣體。
✅少吃乳製品
有些人因體內缺乏消化乳糖的酵素,未被分解的乳糖累積在腸道時會發酵、產氣而引起脹氣、腹痛、腹瀉等症狀。
✅少喝碳酸飲料、少吃口香糖
碳酸飲料、口香糖會增加空氣進入體內,雖然會用打嗝排出部分氣體,但仍可能增加排氣的次數。
✅細嚼慢嚥
事實上我們在排氣時,裡面有一半的氣體是來自於我們吸進去的空氣,細嚼慢嚥及吃飯不說話能減少吸入的空氣量。
✅含有醣醇的製品
有許多標榜無糖或是低糖的食品,大多都含有醣醇,因為醣醇無法完全為人體吸收,對於會對醣醇過敏的人,它可能會引發脹氣或是腹瀉。
✅「多」吃藍藻、香菜、胡蘿蔔、當歸、白芷、明日葉
這些食材對於抑制臭味成分阿摩尼亞以及硫化氫的吸收都十分有效,讓我們排氣時,味道相對起來比較不會那麼重。
—
放屁氣體成分 在 管海邊的營養師 Zo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喝豆漿會脹氣嗎?
有沒有這種喝A牌會脹氣,喝B牌卻不會脹氣的經驗呢?
我們要來先了解什麼是「脹氣」、為什麼會「脹氣」。
正常來說,我們腸胃道產生氣體,會藉由「打嗝」或是「放屁」的方式排掉。但若腸胃蠕動異常,或是腸道產生氣體過多等原因,導致氣體排不出去,囤積在肚子,而這個現象就是「脹氣」。
#造成脹氣的原因有很多,先天體質、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例如用嘴巴呼吸)、便秘、吃容易導致脹氣的食物(十字花科蔬菜、乳製品、豆製品、糯米製品等,更多可以點進連結看文章~)等。
#那所以喝豆漿為什麼會脹氣呢?
大豆及大豆製品裡有身體難以消化的成分,例如難消化的寡糖、木質素、植酸、胰蛋白酶抑制劑等,才會導致有些人喝豆漿會有脹氣的問題。
有些則是因為加了 #膳食纖維,「高纖豆漿」,讓脹氣會更嚴重,才讓我們會感覺很不舒服。
#不是每款豆漿都會讓你脹氣唷!
不同牌子、不同處理方式、不同食用時間點,都會影響是否造成脹氣
所以你可能喝 A 牌子豆漿會脹氣,但喝 B 牌子不會脹氣,可以嘗試換品牌試試看~
或者是你現在喝的是高纖豆漿,不妨換成一般的豆漿試試看!
(更多詳細的內容可以到文章裡看看哦!🧡)
#大家最喜歡喝什麼牌子的豆漿
(我超商只喝X美豆奶XD)
(不過現在都喝沐甄豆,因為100ml有7g蛋白質,補充好方便🤩)
(雖然是長期合作廠商,但沒有業配!真心推薦~!)
#留言分享你容易脹氣的食物!
#或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留言😚
https://www.caremullyshop.com/blogs/%E8%81%BD%E8%81%BD%E7%87%9F%E9%A4%8A%E5%B8%AB/71925
放屁氣體成分 在 管海邊的營養師 Zo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營養大補給》- 第18話
脹氣嚴重起來真的很痛苦,一肚子氣消不下去,肚子像個氣球好撐對吧🤪
上一話我們提到容易讓你脹氣的食物,找到自己自己脹氣的原因,再加以避免或調整,可能就會好一些。
(傳送門👉🏻 #脹氣好煩啊你常吃這些食物嗎)
在脹氣當下,我們有幾個方式可以讓自己舒服一些!
🔹 吃這些食物:酪梨、鳳梨、奇異果、薑茶、薄荷茶等
原理大致上是幫助消化、水分排出、消脹氣作用~
🔹 站起來走一走
不讓氣體堆在肚子裡,也促進腸胃蠕動。
🔹 喝水(但要慢慢的喝,不能豪飲!)
滋潤腸胃道,促進腸胃道蠕動,幫助消化。
🔹 按摩腹部
藉由外在刺激腸胃蠕動,可搭配薄荷精油,緩解脹氣。
🔹 藥物aka阿公的偏方😂
藥師好朋友神助援:張x周、金x字、胃xx散⋯⋯等等中藥,裡面有丁香、薑、薄荷等成分,可以幫助緩解脹氣的不舒服。
但前兩者碳酸氫鈉或碳酸氫鎂之類的制酸劑,反而可能會造成脹氣更嚴重。
所以再購買這些成藥之前,記得先諮詢專業藥師!不要衝動購物!
🤹🏻♀️海獅小劇場:
大家的張x周也是阿公的偏方嗎,小時候海獅脹氣阿公就會叫我去吃,然後很快就可以把氣嗝出來了哈哈🤣
而且我覺得張x周很好吃哈哈哈
#管海邊的營養獅 #超營養大補給 #脹氣 #酪梨 #鳳梨酵素 #木瓜酵素 #喝水 #薄荷精油 #中藥粉 #營養知識 #營養師 #健康生活 #健康人生 #放屁 #均衡飲食 #每日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