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攻城獅班尼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攻城獅班尼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攻城獅班尼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攻城獅班尼特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許久沒有註釋巴比倫之囚的文章。 閒話一句,在註釋巴比倫之囚以前,我對耶利米其實沒有很熟,拜文章所賜,今年我倒是把耶利米記翻了好幾遍,算是意外的收穫呀(所以海獅說要不要乾脆多註釋幾位聖經人物,像是但以理、以賽亞之類的先知,我想到時就能幫我製造更多動力好好翻閱聖經了,哈哈哈)。 ________...

  • 攻城獅班尼特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6-25 23:53:51
    有 40 人按讚


    許久沒有註釋巴比倫之囚的文章。
    閒話一句,在註釋巴比倫之囚以前,我對耶利米其實沒有很熟,拜文章所賜,今年我倒是把耶利米記翻了好幾遍,算是意外的收穫呀(所以海獅說要不要乾脆多註釋幾位聖經人物,像是但以理、以賽亞之類的先知,我想到時就能幫我製造更多動力好好翻閱聖經了,哈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古代,眾多軍事家都極度避免攻城戰。
    馬謖曾經說過:「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這句話讓諸葛亮激賞不已(扣除失街亭的實戰能力,馬謖的戰略眼光一職都是很犀利且準確的)。
    號稱西方戰略之父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在坎尼會戰中完勝羅馬後,立刻有部下建議:「羅馬團已經被我們徹底打殘,士氣更是極度落,此時我們應該立刻進攻毫無防備的羅馬城!」但漢尼拔任憑部下好說歹說,就是不肯進行攻城戰。

    之所以如此,在於古代還沒開發出有效突破城池防禦的攻城利器。
    試想春秋戰國時代,魯班不過就是開發出容易登上城牆的雲梯,就讓人覺得這是大殺傷性武器,可見古代的攻城戰其實過程極度單調;也就是攻方不斷爬城牆試圖打造出突破口好攻入城內,防守方就比較多選擇:扔東西砸人、放火燒人、把雲梯頂開讓敵人摔死、讓敵人攀上城牆然後防守方用各種武器把你插死......
    就算攻方花下很大的代價把城池攻下,許多防禦設施或基礎設施也會嚴重損毀,讓之後要統治該地的勝利者要花極大的修復代價。

    所以比起死嗑硬打,進攻方更喜歡採用另一種攻擊方式:圍城。
    打不死你就困死你!城池的儲糧再多,只要沒獲得補充遲早會吃完,進攻方若是能獲得絕對的優勢,很樂意用這種消耗戰獲得勝利。
    只是要圍城也沒那麼容易。
    若是防守方在其他地方還有援軍,很有可能對包圍的進攻方內外夾擊,到時進攻方往往死無葬身之地(北宋宋太宗親征燕雲十六州,就是在圍困幽州城的戰役中,被遼國的援軍擊潰,他本人屁股還被射了一箭,導致他撤退時必須趴在板車上,由此可見那一戰宋軍崩潰的有多慘)。
    或是進攻方根本敖不到防守方喪失戰力的那一天。希臘著名的史詩《伊里亞德》(也就是木馬屠城記),希臘聯軍足足圍困特洛伊城九年多的時間,這當中,許多人因為思鄉導致士氣日漸低落。或是日本戰國時代,號稱軍神的上杉謙信揮軍進攻關東的北條家,北條家仗著主城防禦堅固,硬是當縮頭烏龜和謙信堅持,結果謙信因為大軍耗糧過多,最後只能撤退,讓北條家還趁勢衝出城外狠狠重創了幾支未能在撤退中好好防範的部隊。這都顯示圍城耗時、耗糧、耗人力,最終還未必能成功。

    或許就是攻城太難,進攻方在勝利後,往往對城池以及內部的居民進行摧殘好洩憤。
    秦朝統一六國的戰役中,往往將六國的堅城夷為平地;羅馬人擊敗迦太基人後,立刻拆毀固守多時的迦太基城,而且還在土地上撒鹽,徹底摧毀該地的生產能力,讓該地永遠成為廢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西亞歷史中,耶路撒冷雖是以色列人最堅固的城市,但卻並非無敵。它好幾次被人攻破,可也很多時候能挺過危機。
    面對越加頻繁的戰禍,耶路撒冷的居民以及其中的猶大王室越加恐慌,他們共同的疑問就是:「耶路撒冷的城牆能幫助他們挺過這次危機嗎?」
    絕大多數人都無法肯定,但有一人例外。
    耶利米流下了眼淚,他說出自己不願意而且眾人不喜歡聽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