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改革宗電子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改革宗電子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改革宗電子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改革宗電子書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天下文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失控的陪審團? 不能輕忽 #國民法官 參審的「雜訊」】 為推動司法改革,司法院積極推進,將納入人民參審的「國民法官」制度。 高檢署主任檢察官 #陳宏達 引用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最新著作《雜訊》理論,只要涉及判斷,不免會有差異,「偏誤」易被注意,但「雜訊」卻很少被辨識出來;系統雜訊可能造成...

  • 改革宗電子書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6 11:05:09
    有 16 人按讚

    【失控的陪審團? 不能輕忽 #國民法官 參審的「雜訊」】
    為推動司法改革,司法院積極推進,將納入人民參審的「國民法官」制度。
    高檢署主任檢察官 #陳宏達 引用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最新著作《雜訊》理論,只要涉及判斷,不免會有差異,「偏誤」易被注意,但「雜訊」卻很少被辨識出來;系統雜訊可能造成許多不公平現象,付出很高的代價。

    國民法官參審,反映社會多元價值,其成員充滿變數,士農工商、三教九流;雜訊來源更是多端,#雜訊只會比職業法官更嚴重。配套措施準備好了嗎? ↘↘↘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
    📍天下文化:https://bookzone.pros.is/3ja4fu
    📍博客來:https://bookzone.pros.is/3hwfay
    📍誠品:https://bit.ly/34m030N
    📍momo:https://bookzone.pros.is/3hkxhf
    📍Readmoo電子書:https://bookzone.pros.is/3h32bg
    📍Kobo電子書:https://bookzone.pros.is/3jdnm4

  • 改革宗電子書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0 06:05:19
    有 344 人按讚

    分享東吳大學法律系林三欽教授《扭曲的正義》推薦文與反饋意見。
    摘:
    「書中有二處特別推薦給大家
    ─p 161 以下談警方騙票的詳細分析,以及p 174以下她辦騙票案的經過
    ─P 205 以下,派出所副所長違法下命逮捕、員警集體抗命案。原來這幾位抗命員警中,有部分曾上過忻穎的課,受她所講述堅守正義法治的觀點所感召,因而決定不服從違法的命令
    忻穎對於依法辦案這件事的用心,實在令人感動、佩服!

    我在佩服忻穎之餘
    另一方面,我願意給與我國檢警體制一些體諒空間
    因為,所有的理想都必須考量現實情勢
    理想之所以為理想,就是因為他無法立刻被做到
    必須經過奮鬥、經過觀念傳遞、內化

    她常說:辭職治百病(這句話甚至是粉專抽書通關密語)
    其實,她雖離職,但懸念不斷
    又,這句話我並不十分贊同
    我認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理想的XX體制,除非你沒有理想
    換言之,我們一直都處在追求理想的路上
    忻穎是辭職,但未離開
    以另個角度身份,與體制內的同仁繼續奮鬥

    在追求檢察、警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
    忻穎的書可以發揮參考的作用
    相信忻穎的書是愛之深、責之切的呼喚
    絕非全盤否定體制內多數用心同仁的努力」

    「我很樂意推薦法律學系同學、關心我國檢察體制的民眾閱讀這本書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流暢易讀的法普書」

    ------

    以下為作者臉書的回應/對話:http://bit.ly/2NzerOt

    看完老師的貼文,想起當年大學歲月到進入實務工作最後失望離開的那段路程,心中其實無限感慨。再回應老師的分享文如下:

    我本來的生涯規劃就是2年司法官訓練+任檢察官滿3年即辭職,書中的序言也開宗明義直接講明,所以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其實,如果不是萬般無奈,誰又真的想「辭職治百病」?
    「辭職治百病」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其一,還真的「治百病」。我在檢察官任期中,慢性胃炎、胃食道逆流、因胃食道逆流侵蝕聲帶導致聲帶腫瘤(曾經長達近兩個月無法說話,也無法開庭)、慣性頭痛、慢性蕁麻疹發錯頻率頻仍、因為長時間熬夜與壓力導致月經失調......
    辭職後,悉數不藥而癒。我是說真的,全部都好了——我如今很少頭痛、也幾乎不用投胃潰瘍的藥物了,以上所有身體上的問題全部消失。

    其二,是理想層面的問題。其實只是明白人與體制的糾葛,然而,不願繼續在體制中浮沉,終至滅頂。

    或許我可以舉以下例子來說明一下:

    1.我在初任檢察官第一年也曾經想過放棄出國的夢想,留在體制內奮鬥。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我深深體會,體制內改革幾乎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曾經參與檢改、一生沒有升官的大學姊告訴我,如今檢改的訴求,#和20年前一模一樣--這意味著檢察體系二十年來始終如一,而且越形惡化。

    2.我曾經因為根本不是我失職的問題而闖過監察院(付保護管束人脫逃,監察院找檢察官去「調查」,奇怪你們怎麼不調查監獄的假釋制度?)但監察院挑不到骨頭,安全下庄,問題就是澎湖台北來回跑、浪費時間,影響辦案情緒與品質。

    3.我曾經因為檢改「樹大招風」而被「高層」特交廉調單位找麻煩,然而廉調機關找不到我的違失,整不到我,於是高層又要求新北檢寫報告,製造我的主任麻煩。

    4.我依法辦案,然而一份起訴書被來來回回退兩次,我直接找檢察長談,並且揚言「反正我就要辭職了,我不在乎破壞什麼關係」,最後起訴書送出,一二審均有罪判決定讞。

    這樣的環境,如果不是辭職治百病,在更自由的空間裡去思考過去的問題,那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了。

    老師說我「似乎天生是個擔任檢仔的料」,我倒認為,沒有誰是天賦異稟特別適合當檢仔的,反而是因為不曾抱有在檢察體系的升官慾望,所以才能對於官場上的權力無所畏懼。
    我在這本書的後記中提到:我始終志不在那條檢方的道路上,所以不曾痴狂。
    「辭職治百病」,是最深層的無奈,但也是在體系裡載浮載沉,幾經衡量後,理想戰勝了現實,不願意和體制妥節,唯一的出路。
    所以我在本書序中直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化成了絕望,不想讓自己的靈魂在體系中載浮載沉直至被淹沒,只能轉身離開」。

    外國法律人幾乎不太可能在德國檢察署實習,不過最近我有和一位德國學者打算合作一個「檢警關係」的研究,我負責的工作是整理台灣的判決,至於制度比較這部份我們還在討論中。
    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中,該學者抱怨德國檢察體系「封閉」,不好研究。
    不過,和台灣不同的是,德國許多刑事法學者,在擔任教職之前,有擔任過法官/檢察官/律師的資歷。另外,德國的國家考試制度,通過一試後必須先在司法機關實習後,再考二試,例如抱怨「德國檢察體系封閉」的這位學者,本身就在地檢署實習過。

    不過,就在他抱怨完畢後......
    德國柏林Oberstaatsanwalt(首席檢察官,相當於檢察長) Ralph Knispel今年3月1日(很巧的跟我這本在同一個月出版)新書"Rechtsstaat am Ende: Ein Oberstaatsanwalt schlägt Alarm"(剛出版所以還沒有中譯版,我暫譯書名為:法治國走向盡頭:一位檢察長的警鐘)

    這本書的簡介內容大肆批判司法和警察體系,以及偵查手法落伍、鑑定資源不足等,並批評「法治國家要走向盡頭」。
    我想,這位檢察長大概沒有看過台灣的現狀,如果跟台灣比較(連一台不卡紙的印表機都租不起),應該就沒什麼好抱怨了,比下有餘嘛!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寫這本書的人,是德國的Oberstaatsanwalt。
    我想請問 #全台灣各地檢察長有誰敢寫這樣的一本書?

    光是這一點,我想就足以窺探兩國檢察體系的文化區別了。

    ------

    《#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2021年3月4日正式上市,3月9日二刷,3月18日三刷!)
    聯經 | https://linkingunitas.com/L184634
    博客來 | https://linkingunitas.com/B184634
    金石堂 | https://linkingunitas.com/K184634
    誠品 | https://linkingunitas.com/E184634
    Readmoo讀墨| https://bit.ly/3t2sg7g
    Kobo| http://bit.ly/3bS0oeT
    ★ 電子書獨家收錄﹕〈作者辭呈〉、博客來獨家加值〈檢察官人生百態十三景〉

  • 改革宗電子書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1 11:57:09
    有 248 人按讚

    回想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我老娘每天要我被一首唐詩或是一段論語,她的用意是:「這會讓你以後國文成績便比較好喔。」

    先說這樣做的成果,算是......還不差。因為硬啃下來一些古籍詩句,所以當不少同學對於新出現的文言文傻眼時,我倒是顯得很淡定,然後難得能裝逼一回的說:「喔,沒有啦,我小二就讀過這首詩了。」(然後其實這沒有比較酷,反而更加深我同學:「這傢伙是個怪人」的印象。)
    但這當中的過程,我至今回想起來還是只有一句話可說:「真他喵的折磨人!」

    文言文哪,要一個小二生去讀,而且我老娘是完全不講解其中意思(因為大部分的內容她其實也不懂),就押著我胡塞硬啃,這導致我看到孔子的「子曰」就是一肚子怨火燃燒,然後對白居易更是想要殺人誅心(這傢伙寫詩有夠囉嗦,最著名代表就是長恨歌了,我通常都把最後最後一句的「此恨綿綿無絕期」解讀成我對白居易的心境,也話說,白居易的故事大家可以參考謝金魚的《崩壞國文》,裡面有非常生動的描述,同時也證明......連謝金魚都認為他是個囉嗦的煩人精,同時代能勝過他的,大概只有強調「人是人他媽生、妖是妖他媽生」的唐僧了)。

    當然,我曾經在以往的文章談到這件事,就結果而言,我不覺得老娘的作為有錯,最起碼如果我現在還有那麼一點點文藝氣質,那都是多虧老娘的教育(這種感覺,有點像神鵰俠侶中的少年楊過,一開始對於黃蓉只教他詩詞歌賦感到杜蘭,但長大後卻不時慶幸自己不置於成為文盲),但回想起來,如果要增加這學習中的樂趣跟深度,我覺得有一環是不能少的,那就是:作者本身的故事,以及他所身處的時代背景。

    其實直到現在,很多人會上網寫討拍文,不知道其中緣由的會感到做作,但如果真知道其中難處(而且當事人也真有難處),比較容易產生同理心及理解。所以如果我們不了解作者寫文的心境,或是不了解他產生心境的原因,那無論是再棒的佳文,都無法真正跟我們這些後人產生連結。
    這裡就舉一個實例:唐朝的劉禹錫。

    如果對唐詩有點印象的朋友,相信對劉禹錫的名字不陌生,而他的《陋室銘》更是我國中時的國文教材內容,當時我們學校還要求要進行全校性的抽背,讓不少人對劉禹錫老兄的身體及祖宗進行親密熱切的問候。
    很多人會說蘇東坡是宋詞的豪放派、李白是唐詩的豪放派,好像他們有寬闊的胸襟面對人生不容易,但如果進一步認識劉禹錫的人生軌跡,大家可能會覺得:李白、蘇東坡都弱爆了!劉禹錫在面對人生的心境上才是徹頭徹尾的硬漢!
    話說劉禹錫是中唐人士,當時中央政府有宦官掌權,地方上則有軍閥割據,不少文人大臣對於此種光景都有心改革,而壯年時的劉禹錫也是積極的改革派,但無奈這場改革之後被宦官迅速壓制,幫韓劉禹錫在內的改革派核心人物被貶官到各個偏遠地區,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這句意思是兩個姓王的,加上另外8位被貶為司馬的改革派大將,斷句可別弄錯了)。
    同屬貶官行列中,另一位有名的文人─柳宗元,一開始對於自己的貶官簡直是心態崩壞並且哭爹喊娘,而且這位老兄後來為了重返政壇核心還對曾經為敵的宦官集團表示好意。(相關資訊可以參考謝金魚《崩壞國文》......編輯:「喂!這不是這次辦活動的重點書籍啦!你可不可以認真一點講主題呀!」)
    劉禹錫可不來這套,當身旁的人可憐他或是瞧不起他的時候,他老兄就是直接懟回去:「我老劉好得很!我爽、我狂、我驕傲!那些瞧不起我的,我才他喵的瞧不起!」
    這樣心境下的文章產物,一個是前面提到的《陋室銘》,那其實是老劉聽到有人譏諷他官小錢少房子破,立馬寫文表示:「我房子破,但人品一流,那些瞧不上我房子的才是能力心性不入流!」
    另一個案例,是後來新皇帝上位,包含劉禹錫在內的貶謫官員被召回中央,如果表現的好,劉禹錫有機會轉入蓄意改革的新任中央政府,結果劉禹錫有次觀光,無意寫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本來這首詩就只是純粹的觀光文,但偏偏有人解讀:「什麼『盡是劉郎去後栽』?這分明是老傢伙在賣老擺姿態!」
    結果老劉就被貶官到更遠的地方了,但老劉生命力超強,經過好幾年,皇帝又掛了(皇帝絕對是最消耗生命力的工作之一),結果老劉回到中央候命時,他竟然寫下: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看到以上詩句,我腦中出現劉禹錫好像在說:「我被貶官啦!我又回來啦!我又被貶官啦!我又回來啦!貶我呀笨蛋!」
    我想如果同時帶有同樣命硬的人,還有可能說:「御史!有讓人這樣貶完又貶?貶完又貶?貶完又貶的嗎?」

    如何?這樣的劉禹錫故事有沒有讓看倌你對他的作品多了些興趣?
    對我來說,這些作者的人生際遇會放大他們所寫成作品的感染力,而且即便若干年後我已經忘記詳細的字句,他們的人物性格卻依然會讓我在某些時刻感到共鳴。

    那麼就進入今天主題:抽書啦!
    《文青這種生物,自古就有》收錄了17位名人的故事及他們有名的作品,我個人覺得這很適合成為國文課的補充教材,而且他也相當好讀,我大概只花兩天就看完了,對於想要快速吸收新知的人來說是個好選擇。
    如果想獲得獎品,請完成以下動作:
    1.
    對本文按讚及公開分享
    2.
    請在底下留言「我想搞清楚文青這種生物」,然後跟我分享一個你對他人生故事感興趣的名人(不限於文學家喔,畢竟作者把馮玉祥這老粗都列入作品中了,你就知道文青其實是沒有侷限的)

    就有機會獲得本次獎品!
    我們將在一周後抽出3位幸運的朋友,心動的人就別等待,趕緊來參加吧。

    購書可往這裡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79908

    #文青這種生物自古就有
    #究竟出版社
    #說到文青_我想到一首好詩
    #慘慘慘_人生就是慘_吃完又要拉_拉完又要撒_撒完還想吃_人生就是吃拉撒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