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收養機構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收養機構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收養機構推薦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337的網紅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趕在Netflix下架前,看完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 這部片放在我的待看清單當中好幾個月了,好幾位朋友都極力推薦!但我是一個不劇透也不喜歡被劇透的人,所以朋友們的影評我也不敢看,但收到通知5/25要下架了,趕快把一口氣看完。 看到一...
收養機構推薦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趕在Netflix下架前,看完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
這部片放在我的待看清單當中好幾個月了,好幾位朋友都極力推薦!但我是一個不劇透也不喜歡被劇透的人,所以朋友們的影評我也不敢看,但收到通知5/25要下架了,趕快把一口氣看完。
看到一半就受到極大的震撼,惋惜自己沒有早一點開始。
------防劇透分隔線------
#雖然我不確定現在還有哪個平台可以觀看
#最新消息GogglePlay還有
------防劇透分隔線------
#但我還是要防劇透分隔線
------防劇透分隔線------
#以防有人跟我一樣不喜歡被劇透
------防劇透分隔線------
#如果哪個平台還有片源請大家提供
#你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防劇透分隔線------
#長文開始
#預備備
這是一部2018年拍攝的紀錄片,記錄了一對三胞胎在嬰兒時期就被分別收養,19年後卻無意間相遇,分隔一輩子的三個人驚喜重逢,不可思議的奇蹟轟動全美,後續的揭露出來的真相更是震撼了全世界:
原來他們是刻意被分開的。
當時有一位(早期)精神分析學派的兒童心理學家Peter B. Neubauer, 與紐約一間收養中心Louise Wise Services,將(未知數量)的雙胞胎,在未告知收養人的前提下,分別送養至不同的家庭,並且長期追蹤、觀察這些孩子成長的過程。從任何角度來看,這都是泯滅人性的實驗。
在紀錄片中的主角是被拆散的三胞胎,他們分別是Bob, Eddy and David. 出生於1961, 7/12, 01:04 am, New Hyde Park.(NY)。三兄弟意外相遇的故事上報後,紅遍全美,所有大大小小的節目都搶著邀請這三位奇蹟兄弟上節目,看著他們從嬰兒時期分別在完全不同的家庭當中成長,卻有著一模一樣的外貌、習慣、手勢、個性、嗜好,甚至喜歡同一類型的女性。
這件事情在1980s 的當時,大家充滿驚嘆:原來遺傳的影響這麼的大!
在紀錄片當中有一段對話是這樣的,一個超級左派奶奶,曾任Neubauer的助理,他說一派輕鬆地說:「這個實驗現在看來當然殘忍,但我們要把脈絡拉回50s年代,心理學正開始興盛,當時沒有人會質疑這個實驗的。大家會這麼生氣,其實是因為大家很難接受原來遺傳佔人生的比例如此之大,彷彿你怎麼努力都是沒有差別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學過人類圖的我們一點也不意外,我將三胞胎的圖放出來,不用任何殘忍的實驗,我相信大家也可以知道他們有著什麼樣的個性。我深受震撼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三兄弟被計劃性地安排在三個家庭:
David 被安排在溫暖和樂的移民家庭第一代、開小商店的藍領階級家庭;
Eddy 被安排在父親是教師傳統、中規中距、相敬如賓的中產階級家庭;
Bob 被安排在父親是醫生、母親是律師的健康溫馨享受生活的富裕家庭。
一模一樣的出生原始設定,在不同環境中成長,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制約?
在紀錄片的前半段,他們歡欣鼓舞,覺得人生終於完滿了,他們在各種節目中展露頭角,甚至還跟瑪丹娜拍了電影!他們喜歡被注意,也因此刻意強化了他們三個人的共同點,但他們自己非常清楚,他們的妻子也非常清楚,他們三個是完全不同的人。
事情發生在三兄弟一起開了一間餐廳,但三個人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例如錢、工作、和夢想。在看到這邊的時候我已經約略知道三個人各自處理事情的方式,在繼續看下去前,你要不要先一起猜猜誰會最先拆夥離開?而當其中一人拆夥離開後,誰會最崩潰、最無法接受?
---
Bob 最先拆夥離開。在富裕家庭長大的他,可以想像他不需要為了錢傷感情,並不是他奢華,因為他的設計很願意為生活奮鬥也很願意從基層做起,從紀錄片中最一開始他開的爛車就可以知道。但他的付出與努力是不需要與家人衝突的。第一個瀟灑離開,也是一種「第一」,至少是一種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不用再面對各種混亂失序。
Eddy最沒有辦法接受。生性浪漫的他,在一個拘謹、保守的家庭中長大,一直覺得格格不入的他,對於三兄弟的團聚是最開心的,他夢想著三個人可以永遠組成一個大家庭,當這個夢想破滅、情緒來到了有史以來最低點,失望與痛苦交錯,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的空虛、以及對命運的恐懼。Eddy自殺了,一槍轟掉了自己的腦袋。在後來的訪談中,Eddy的養父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少教了他什麼讓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我是不是少教了他如何生活?」
也許你會覺得David適應得最好?但事實上他是最自卑的。在影片最一開始,當他發現原來自己還有另外兩個三胞胎兄弟分散到不同家庭時,他第一個反應是「啊他是醫生的兒子,他被分到有錢的家庭」,看到Bob的爛車時,也是說出「啊不是醫生的兒子?」他的確沒有離開也沒有因夢碎而自殺,但他是否對自己的人生充滿失敗的恐懼?16歲就進出精神科的他,是否一直扛著面子裡子解決各種問題?失去兄弟,仍然要追著研究機構給出一個答案: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你們怎麼能夠做出這個實驗?
---
以上三人的簡評,乍看起來就是對「不同結果」的評論,但事實上我是從他們三個「同一張」人類圖設計中找到的關鍵字串連。同一張圖,在不同的教養下,對事情採取的決定不同,也因此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套句片中的話:「先天的基因和後天的環境一樣重要,但後天的環境養成,可以帶我們克服所有事情。」
同一張圖,因為不同的成長環境,成就了不一樣的人生:我們要怎麼活出自己原本的設計、從空白中心的制約當中習得人生智慧?想知道一個人可能的樣貌,不需要設計如此殘忍的實驗,人類圖就可以知道一個人固定的設計,以及可能產生的制約。至於能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決定的關鍵點還是在內在權威與策略。
「基因的設計引領我們的人生向前,不代表我們人生註定不變。」
-----司機手動置底-----
接收防疫中心正確的資訊、確實且正確配戴口罩、勤洗手勿摸口鼻
察覺自己的緊張與焦慮不一定都是確保生存的警覺
祝大家健康平安與順心
圖片來源:劇照/我找很久他們的出生時間跑出來的圖
收養機構推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幫忙推薦花蓮單身收養的分享!
歡迎東部或剛好在花蓮的朋友一起一起!
#收養家庭 #單身收養
---
4月10日(六)2-4pm 真人圖書館:單身大叔收養記
講者簡介:
陳培驊,55歲,單身,育有一子。
30歲時到花蓮工作,因此愛上花蓮,定居下來。
在花蓮的25年間,一半時間在社福機構幫助弱勢青少年,一半時間在學校陪伴學生。
49歲時遞出收養申請,51歲開始學習當爸爸,52歲通過法律認可,成為法定的父親。
為了配合接送幼兒時間,中高齡大叔毅然在54歲轉職,擔任代理特教老師。
未來仍不可知,努力活出當下的精彩就好!
📅時間:2021.04.10(六)2-4PM
😊分享:陳培驊(單身爸、代理特教老師)
🏡地點:孩好書屋(花蓮市明禮路69-2號,藍海資訊、紅茶洋行對面)
☎電話:0910951113
💰費用:150元/人,附茶水
🙋報名:
收養機構推薦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書賞閱📚
▍政府採購法解讀—逐條釋義
【主 編】黃鈺華
【作 者】黃鈺華.蔡佩芳
【內容簡介】
「政府採購法」在規範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所為「定作工程」、「買受、定製、承租財物」及「勞務的委任或僱傭」。這部法律自從民國88年開始實施迄今,已經超過十九年;是國內少數在立法並開始實施之後,即被高度適用,而且內容快速充實的法律。雖然法律部分內容仍有一些爭議或不完美,但基本上仍符合防堵採購弊端的目的,以興利防弊「建立一套符合國際要求的健全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的採購程序,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確保採購品質」等法律所規定的目標。
本書依照政府採購法內容,詳細介紹政府採購的意旨、採購的重要原則、機構安排、政府採購的程序、爭議解決機制等。除了政府採購法本身外,主管機關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就政府採購相關事項所制定的施行細則及三十多個子法,也納入本書的說明體系中。另政府採購法歷次修正,以及重要修正的背景與新條文的應有解釋,亦為本書各版加強說明的重點。
本書希望對負責採購決策、執行採購工作、參與投標、從事法律實務、研究政府採購法者、在校學習政府採購法的學生,都有一些幫助。
📖本書完整介紹➔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2585
🉐2021 #線上國際書展(活動期間享75折起):http://qr.angle.tw/p3e
📕訂閱 #月旦雜誌,#加贈書籍2本,#影音1場:http://qr.angle.tw/gyj
👨🏫#月旦講座, #增進職能實力👉http://qr.angle.tw/9tb
🏫【月旦精粹之選】▪網羅 #修法重點論述👉http://qr.angle.tw/ki0
📖#月旦知識庫 優惠方案👉http://qr.angle.tw/bpn
#釋字795、#自幼撫養之收養、#原因自由行為、#減資逐出股東
【#1月新書推薦】
👉http://qr.angle.tw/if0
【#12月新書推薦】
👉http://qr.angle.tw/b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