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教育|
媽媽不時會跟我回憶她年輕時與老爸剛創業時的艱辛,那是春美生下我不久後又懷有弟弟的事。
.
爸爸曾經為了軋一張約九萬元的支票,想用高利貸向一位朋友借錢,老爸是男人愛面子,實在拉不下臉去借這筆錢,於是由媽媽挺著孕肚騎著摩托車去他家借錢,媽媽回憶著她跪下求這位朋友幫助她的先生,但這位友人卻...
|貧窮教育|
媽媽不時會跟我回憶她年輕時與老爸剛創業時的艱辛,那是春美生下我不久後又懷有弟弟的事。
.
爸爸曾經為了軋一張約九萬元的支票,想用高利貸向一位朋友借錢,老爸是男人愛面子,實在拉不下臉去借這筆錢,於是由媽媽挺著孕肚騎著摩托車去他家借錢,媽媽回憶著她跪下求這位朋友幫助她的先生,但這位友人卻把存摺丟在她面前說:「我這裡面有700萬的存款,但我不借。」,春美到現在講起都還是會難過,雖然現在許董也算是出頭了噗。
.
爸媽後來也在某個場合遇見當時不借錢的那對夫妻,他們面紅耳赤的想閃躲春美⋯anyways這段記憶,讓爸爸深深的了解年輕時的”窮過、急過、缺過、欠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當一個人沒有錢的時候就是沒有錢,因此特別理解這樣的心情和冏境。
.
對於哭點非常高的爸爸,記得一次記者來家中採訪,我在旁聽見爸爸說到一句話時哽咽了,他說:「貧窮,是最好的教育。」
.
爸爸因為曾經貧窮過,所以更懂得感恩幫助過他的人,無神論的他雖然不相信任何鬼神,但他還是時常感謝天,他感恩上天讓他在年輕時體驗完整一套貧窮的教育,也因此他現在唯一賺錢的動力就是可以捐更多的錢給需要幫助的人。
.
上週兒女們替老爸辦了一個低調的生日,只邀請了28位貴賓,目的就是感謝近年幫助過他的貴人。爸爸在他的61歲慈善生日派對致詞有夠長🤢, 但其中一段值得分享給大家,他說:
.
「 日本文學家,同時也是音樂家的村上春樹說:”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那麼,是什麼事情會讓我,讓我們一瞬間變老?
.
我個人很喜歡那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
我們什麼時候會變老?又什麼時候我們的人生會像花朵一直盛開那麼樣的精彩?
.
這幾年,尤其是在我生日前後所發生的事情讓我知道當我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幫助別人、不懂得原諒別人的時候那一瞬間我們就會變老,可是當我們懂得幫助別人、懂得感恩、懂得原諒別人的時候我們人生的花朵會永遠的盛開,我們永遠都不會變老。
.
在這裡,我和在場我所有的好朋友來分享,讓我們在人生的後半段能夠繼續彼此勉勵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以上是我膽敢邀請各位為了我一個小生日來到這裡,而我希望我剛才和各位的分享,能夠稍微彌補我今天邀請各位這麼遠來到這邊慶祝我小小生日的不安.謝謝大家。」
.
我想,爸爸目前教給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懂得感恩。
.
.
(一家兩大兩小環島進入尾聲,祝各位週末愉快❤️❤️🙏)
.
.
P.S.慈善部分是老公主持射龍門,貴賓用現金換籌碼,捐到非洲做公益,也順便幫自己做功德🤣 再度謝謝閨蜜P @ocwjo 的佈置和 @wave_flower 琳琳大力相助❤️謝謝小妹及蝦米生日快樂歌🎻,以及昕羚姊和她超棒的團隊精彩演出❤️🙏❤️感恩你們❤️❤️#Birthday #party #deco #home #感恩 #知足 #惜福
支票無摺存款 在 藍白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隔一陣子都會看到類似的詐騙新聞,這次是靈骨塔,最近也有親人投資珠寶被詐騙數百萬。
我和哥哥討論為什麼很多長輩會被騙,他說了一個很值得反思的答案:
「會被騙的老人很多都是跟子女失和。」
除了批評當事人貪婪或責罵詐騙犯之外,或許預防詐騙的最佳方法就是「多關心家人」無論是長輩或晚輩,現在也很多少年詐騙案。
另外,我也上網收集「常見詐騙犯罪型態與手法」共六十一種詐騙手法。
從現在開始關心親人和朋友,也是一種責任。
(一)刮刮樂、六合彩金詐欺
■ 詐騙集團印製大量刮刮樂彩券寄出,收件人一刮皆中鉅額獎金,當被害人打電話查詢時,對方即要求預付百分之十五稅金,後歹徒接著又以彩金須會員才能領取,要求再繳會費及公司已代簽六合彩之簽注金,周而復始,連環詐財。
■ 詐騙集團刊登或散發廣告,宣稱為某國際集團公司與大陸官方交涉,可獨家鎖控香港彩券局之六合彩明牌,如有失誤願理賠千萬元等為餌,向各地六合彩迷詐財。
■ 詐騙集團將刮刮樂置於知名商品紙箱內,使消費者誤信是廠商的酬賓活動,並以刮刮樂上之電話查詢無誤後將稅金匯入指定帳戶內。
■ 詐騙集團利用報紙刊登中獎名單,並在宣傳單上印有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的照片作為集團負責人,俾以取信民眾。
(二)信用卡詐欺
■ 歹徒設法先行得知消費者信用卡內碼後,據以偽、變造該信用卡,再勾結商家大肆消費。
■ 歹徒以偽造、拾得他人遺失之身分證,向銀行申請信用卡後盜刷。
■ 歹徒在原申請人未收到銀行寄出的信用卡前,將其攔截後盜刷。
■ 歹徒以空白信用卡,用打凸機、錄碼機、燙印機打上持卡人身分資料、卡號及發卡日期,複製猶如真品的信用卡,再和廠商勾結刷卡,嗣向銀行要求理賠後對分利益。
■ 被害人利用信用卡在電腦網路上購物消費,致信用卡卡號遭到網路駭客入侵攔截,繼而被冒用盜刷。
(三)行動電話簡訊詐欺
歹徒利用電腦傳送「中轎車」、「中大獎」之手機簡訊,使手機簡訊接收者誤以為中獎,該詐騙集團即要求民眾必先提供稅金,以保有中獎之禮品,騙取民眾之錢財或在簡訊留下一組0941、0951、0204、0209等加值付費電話號碼,要你回電給他的情況,有的用戶會真的用手機回電給對方,對方可能會藉故跟你哈啦許久,藉機詐取電話費用。
(四)金融卡匯款方式詐欺
歹徒在一般媒體、網路或散發傳單以超低價價格販售賣相良好之商品,待民眾電話詢價時,即以時機不再須即刻以金融卡轉帳方式購買,再利用一般民眾不懂轉帳程序,而設計出一套繁複的操作順序指示,按照其指示操作後,轉成功的金額往往數十倍於原來之費用,
以達到將一般民眾之存款詐轉的目的。
(五)網路購物詐欺
歹徒在網路上刊出非常低廉的商品誘使民眾匯款,再以劣品充數,交易完成後即避不見面。
(六)網路銀行轉帳詐欺:
歹徒在報紙刊登廣告或散發傳單,宣稱可幫助民眾貸款、加盟、購買法拍車等,要求被害人先行到其指定銀行開戶,存入相當之權利金或保證金,並設定電話語音約定轉帳帳戶(網路銀行服務及語音查詢帳戶餘額),然後歹徒再要求被害人提供語音查詢餘額密碼及身分證件、地址等相關資料以便確認,再行利用電話語音轉帳功能(網路電子交易)將被害人之存款轉帳領走。
(七)提款機詐欺
歹徒利用民眾貪圖方便心理,在遊樂場或臨時市集旁放置假提款機或在提款機鍵盤套上假鍵盤,當民眾置入信用卡或金融卡或按鍵後側錄密碼,進而盜領存款。
(八)假權狀、證照文件詐欺
不法之徒利用精密手法,偽造、變造身分證或政府機關核發執照、權狀、文書等證件,實施各種詐欺行為。如以他人偽、變造身分證申領護照,或以假文件請領土地所有權狀等是。
(九)金光黨詐欺
以二人或三人一組,向被害人謊稱其中一人為傻子,身懷鉅款或金飾,激起被害人的貪念,以「扮豬吃老虎」騙取財物配合「調包」等手法,利用人性貪小便宜弱點,用假鈔或假金飾詐財。
(十)假元寶、金飾詐欺
一人或二人衣著普通,向被害人佯稱其手上有甫挖掘出土的元寶、金條或戒指等金飾,因需款應急,願以低價出售,引起受害人貪念而購買受騙。
(十一)票據詐欺(芭樂票詐欺)
■ 在銀行開立支票存款帳戶,以空頭支票詐欺購得財貨,借貸或清償債務。
■ 以他人名義設立帳戶領支票,或以他人名義開戶,領取支票販賣,供人開立空頭支票,以為詐欺之用。
(十二)虛設行號詐欺
■ 刊登廣告虛設行號,廣招職員,以就業為餌,詐取就業保證金。
■ 虛設行號出售統一發票,便利他人逃漏稅之詐欺犯罪。
■ 虛設公司行號,以空頭支票對外購貨或舉債,達到詐財目的。
■ 假稱經營事業利潤優厚,並以缺乏資金為由,利用人貪圖暴利之心理弱點,引誘入股,四處吸金詐財。
(十三)重利型投資詐欺
以投資重大土地開發或專利案之暴利行業為餌,初期給予投資者些許利益甜頭,待吸金達到一定飽和點就宣布倒閉潛逃,使參加投資者遭受錢財損失。
(十四)惡性倒閉詐欺
讓人誤信其公司之營業及財務狀況良好,藉以向外大舉進貨或借貸,隨後將財產化整為零,宣告倒閉,續以極低金額折成償還,並請被害人立據放棄其餘債權。此即俗稱之「破產詐欺」。
(十五)互助會詐財(倒會詐欺)
常見型態就是以會養會並自任會頭,暗自以會員名義連續標得會款,再捲款潛逃。
(十六)不動產售賣詐欺
■ 一屋數賣:將已出售而未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之不動產,再次出售。
■ 出售人將不動產讓給買受人,趁其未辦理移轉登記之際,復將該不動產設定抵押權,向抵押權人貸款,或將已設定抵押權之不動產以無抵押之價格出售。
■ 以虛構事實刊登廣告誘人投資或預售房屋,以騙取定金。
(十七)假流當品詐欺
歹突利用人多場所擺設金碧輝煌的高級飾品或用品,並有大招牌書明為某大當鋪流當品大拍賣,其實際價值往往為售價的十分之一以下。
(十八)坊間調查詐欺
歹徒於不特定地方或會場或說明會或大型集會或路邊,以某項調查為名,並以只要填寫資料即可獲紀念品為誘,使他人填入含身份證在內之私人資料,歹徒再利用這些資料去詐領信用卡或其他有價證券等。
(十九)保險詐欺
■ 病患以行賄或其他不法方法取得不實之健康證明書,簽買人壽保險,旋即病故,由受益人領得保險金。
■ 將投保之房屋、汽車等產物故意破壞或謊報失竊,致使保險標的滅失,以詐領保險金。
■ 為親人、他人或自己簽買保險契約,而後謀害親人、他人或找人替死,以詐領保險金。
(二十)詐購財物詐欺
偽稱購買,利用商人售貨牟利及商業信賴心理,於取得財貨後逃匿。
(廿一)巫術或宗教詐欺
利用他人迷信心理,以鬼神之說恐嚇受害人,再偽稱能為人作法、消災去厄、解運、祈福等;以提供命相、卜卦等勞務,遂其「騙財騙色」之目的;或以建廟、寺等為名,向信徒募款詐財。
(廿二)重病醫藥詐欺
類似金光黨詐欺模式,以三至五人為一組,向罹患重病、痼疾者或其家屬,誑稱其中一人為名醫,並有珍貴名藥、偏方可醫治其病。趁被害人處於沮喪、絕望,抱著姑且一試心理,騙取巨額醫藥費。
(廿三)假身分詐欺
如假冒檢察官收紅包;冒用警察、刑警身分臨檢或辦案斂財;假藉公益團體騙取善款;假社工員以發放老人年金之名,騙取存摺、印章進而盜領存款;冒充星探向欲往演藝界發展少女,騙財騙色等皆是。
(廿四)勞務詐欺
假藉為人代辦事務或某特定勞務,要求預付報酬或因該工作所需之費用,詐取他人財務,如俗稱「司法黃牛」即是。
(廿五)居間詐欺
利用媒介雙方訂約機會,居間詐得他人財物。如偽稱介紹職業或介紹外籍、大陸新娘,從中騙取介紹費、保證金或代辦費等。
(廿六)打工陷阱詐欺
刊登廣告以高薪、工作輕鬆求「公主」、「男公關」或「影、歌星」為餌,向應徵者騙取訂金、保證金、置裝費或訓練費或車輛(替代保證金)等詐財。
(廿七)不法傳銷詐欺
不法業者以績效獎金及分紅制度為幌,實則行「老鼠會」傳銷商品方式向求職者詐騙錢財與勞力。
(廿八)婚姻、交友詐欺
謊稱自己未婚或離婚,利用他人急於交友尋找婚姻對象或續絃之際,以結婚、交友為餌,詐騙對方之財物後,藉詞拖延或一走了之。
(廿九)謊報傷病救急詐欺
向被害人謊稱其親人、朋友或同學遭逢車禍或其他重大變故,急需用款,在被害人一時心慌、情急不及思考、查證情況下,倉促間誤信歹徒而受騙破財。
(三十)老千集團詐欺
由三至五名精於賭術者設局詐賭,以高超賭術或賭具,利用最新科學電子儀器,向民眾詐財。
(三十一)假貨騙售詐欺
以出售不具真實價值之物品,以詐取財物,如出售偽藥、偽造劣酒牟利等。
(三十二)佯稱代辦貸款詐欺
於報上刊登廣告,佯稱可為急需用錢者代辦貸款事宜,藉此向被害人騙取律師(代書)代辦手續費、保證金等。
(三十三)假稱傷病、貧困詐欺
佯裝傷病,謊稱潦倒困苦,藉此博人同情,騙取車資、醫藥或生活費等。
(三十四)超收拖吊車輛費用詐欺
被害人車輛在公路(尤為高速公路)拋錨,拖吊業者於車輛拖吊或修復後,向被害人索取顯不相當之高額費用。
(三十五)度量衡詐欺
商家出售貨品或提供服務時,將定程法碼之衡器動手腳,如賣蔬果短少斤兩、計程車跑錶加速跳動等,多賺價款。
(三十六)登廣告假脫售詐欺
佯稱BMW、BENZ高級中古車、名貴圖畫或貴重金飾、音響等物品急需脫售,向被害人收取訂金,並給予一張等額的支票為憑,另以需辦理過戶或其他理由騙取被害人身份證件、印鑑,即不知去向,續行詐騙。
(三十七)假募款詐欺
以某某校友總會或知名企業、公益團體或民意代表名義散發賑災傳單,利用民眾行善的心態,或多或少會依指定帳戶匯款行騙。
(三十八)假求職應徵會計詐欺
以冒用身分證應徵會計,騙取公司存摺、印鑑、提款卡及公司用章等前往銀行盜領一空。
(三十九)佯稱代辦「美金額度」信用卡詐欺
不法集團冒用某銀行外國分行的名義,在媒體刊登廣告,佯稱是某銀行外國分行駐台代表,可代辦該行高額的「美金額度」信用卡,藉以向民眾詐騙手續費。
(四十)非法炒匯期貨詐欺
以投資公司名義,辦理投資講座,吸收追求高薪和喜好投資理財的年輕學子和社會新鮮人投入,以提供「外匯保證金交易」能夠獲取厚利為餌,慫恿不知情的客戶,下海加入外匯、期貨交易買賣,由客戶與該投資公司,進行非法外匯、期貨對賭,利用不實操縱的外匯、期貨行情變動詐騙客戶,讓客戶血本無歸。
(四十一)假冒國外大學在台開班或遊學詐欺
刊登廣告以教育部未正式認可之國外大學或藉口代辦遊學,在台開班授與學位為名,騙取學費。
(四十二)算命看風水改運真詐欺
利用民眾迷信心理,以命相排流年或看風水,消災解厄、改運造墳為名騙取高額費用。
(四十三)假外遇徵信詐欺
非法徵信社利用當事人極需蒐集先生或太太外遇證據,自導自演拍攝剪輯蒐證影帶,向被害人收取費用。
(四十四)瘦身美容沙龍詐欺
瘦身美容中心騙術四部曲-誘惑、促銷、推託、恐嚇—假成功案例(自己人客串)。
瘦身中心為突破消費者的心防,常以速戰速決方式,個個擊破,讓結伴而去的客人誤以為同伴已簽約,因此也跟著簽約。同時,業者對外宣傳的課程聽來物廉價美,但業者常常故意將顧客身材批評得體無完膚,迫使顧客花許多錢購買更多課程。
(四十五)偽造信用卡詐欺
不法集團以出國竊卡號、回國製卡盜刷為詐財方式,歹徒從東南亞各國的商店,以側錄機竊得卡號後,再於台灣偽造金卡消費盜刷。
(四十六)以招攬旅遊詐欺
歹徒假冒某旅行社或遊輪公司對外散發招攬旅遊廣告,聲稱以最優惠價使民眾上鉤,並以代辦護照為由,騙取身分證、手續費等款項後,不知去向。
(四十七)網路千奇百怪詐欺-信用卡詐欺
利用信用卡公司在網路上登載檢測偽卡程式,輸入一組正確信用卡卡號,程式卡產生數千至數萬個信用卡卡號,歹徒再利用所產生之卡號非法上網購物消費。
(四十八)冒牌銀行網路詐欺
拷貝網路銀行網站的網頁,假冒該銀行之名提供「活期儲蓄存款」、「定存本利和」、「定期儲蓄存款利率」「零存整付本利和」等多功能,讓使用者誤上冒牌的網路銀行,洩漏個人身份證件或銀行帳號及密碼等重要資料,再進行盜領。
(四十九)網路交友詐欺
女學生在網路聊天室認識多名男性網友,冒稱某知名大學研究生,課餘兼職拍攝廣告,並將電視廣告模特兒照片寄給對方,最後假藉理由向男性網友借錢,款項到手後不知去向。
(五十)網路金光黨詐欺
不法之徒在網路上以「大家來賺錢,這是真的,不是騙人的」標題在新聞討論群組張貼郵遞名單事業信件,信中列有五人姓名及地址,指示網友寄給名單上五人各一百元,再將列於第一位者之姓名自名單除去,將第二名以下者皆往前遞補一順位,最後將自己姓名置於第五位,以此類推。信中並告訴網友當自己的姓名遞補至第一位時將可獲得約七千萬元。
(五十一)網路虛設行號詐欺
網路上虛設高科技公司,以低價販賣高科技新產品,並在網站上展示MP3隨身聽等產品,該公司及網站俟收到網友所寄購買產品之款項後,公司便人去樓空網站亦隨之關站。
(五十二)網路假貨騙售詐欺
不法之徒常在網站跳蚤市場上張貼販賣便宜的電腦燒錄器、行動電話等二手貨或大補帖等物品,且通常以貨到收款方式交易,被害人收到的物品常是有瑕疵或不堪用的貨品或空白或已損壞的光碟片。
(五十三)假證照詐欺
不法之徒為逃避警方查緝上網或登報,高價收購或租用他人相關金融機構帳戶或身分證件,再以這些證件申請銀行人頭帳戶,從事販賣盜版光碟、詐欺、恐嚇取財等不法行為。
(五十四)假保證獲錄取就業詐財
詐騙集團在網路以政府兩百億元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為誘餌,要民眾繳交兩千元加入會員,保證獲錄取得到就業機會。電子廣告信內容指職訓局釋出11.5萬個工作機會,並臚列全省各級縣市政府、北高市議員、全省各公立學校、績優國營事業、各縣市銀行及農漁會等名額數十至數百名約聘雇人員職缺,表示只要繳交二千元加入會員,保證可獲得錄取。
(五十五)家庭代工詐騙手法
此類詐騙手法曾在坊間盛極一時,詐騙集團佯稱可以佛珠、水晶、塑膠花、香水、郵貼等代工品方便在家代工及增加家庭收入為餌,引誘被害人騙取器材費、保證金、折損費後即逃逸。
(五十六)色情廣告詐騙手法
詐騙集團以媒介色情交易的小廣告招攬被害人,先要求被害人將召妓費匯入指定之帳戶,再請被害人到指定的賓館「開房間」等小姐,最後當然是被害人苦嘗上當受騙的結果。
(五十七)假護膚真詐財手法
這種是以「色情」為幌子的詐騙手法,即先由身材容貌姣好的妙齡女郎替被害人進行全身按摩,再由店內人員向被害人誘稱「只要刷卡付費加入該店會員,便可享受與店內小姐再一步全套的性服務」,但被害人付費後並未享受該店承諾之性服務,損失之金額約在新台幣五萬元至十萬元之間。
(五十八)退費詐騙手法
詐騙集團假冒國稅局、勞保局、中華電信公司等機關名義,發手機簡訊或打電話聯絡被害人,佯稱核退被害人一筆稅款、勞保費或電話費,要求被害人利用提款機轉帳方式辦理「退稅(費)」手續,詐騙集團再騙得被害人依指示輸入之「密碼」後,即將被害人帳戶內存款轉匯到詐騙集團虛設之人頭帳戶內。
(五十九)SARS防疫補助款詐騙手法
這是因應SARS疫情而生的新興詐騙手法,詐騙集團假冒各市、縣(市)政府所屬衛生局(所)人員,打電話給居家隔離之被害人,佯稱可獲得政府五仟元之補助金,並要求被害人提供帳號利用「提款機」轉帳,趁機將被害人帳戶內存款轉匯到詐騙集團虛設之人頭帳戶內。
(六十)報明牌詐欺
歹徒刊登廣告或散佈手機簡訊,佯稱有特殊管道取得香港六合彩或樂透彩等明牌「號碼」包你中獎,要求彩迷匯錢買「明牌」詐騙。
(六十一)利用民眾恐懼的心理詐欺
歹徒以銀行為名義,表示民眾的資料已經外洩,要求民眾聽從指示到提款機改密碼,恐懼的民眾信以為真,跑到提款機前按照歹徒的指示,沒想到,戶頭裡的錢全部不翼而飛。
(來源:網站、詐騙預防宣導手冊)
支票無摺存款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經濟民生問題是小資族最在意的,今天看到先生在節目中講到和我有關的「錢」事,還是忍不住要提筆澄清…
他一向很忙,平日就不大注意收入和支出這種瑣事,結婚後怕麻煩也不想打理財務,於是婚後第一天就把存摺、印章、提款卡通通交到我手上,以後需要錢吃飯或有紅白包支出的需求時, 才伸手跟我要,在這裡要強調是他自己偷懶繳械,根本不是被我沒收的。
記得很久前有一次,我們無意間看到某名人夫妻因「錢」事鬧離婚, 於是他隨口問我(這段對話絕不是在吵架) :
「 我們若離婚,我能得到(拿回)什麼 ?」
「就你身上那些衣服…」
「就這些?」
此時感覺自己是有點苛…
「喔, 還有…還有衣廚裡你的那些內衣褲啦, 小孩還小穿不到, 你可帶走,其它的就是我的了。」
「那房子呢?我可不可以分一半?」
「可以啊, 房子是夫妻婚後財產,你可拿回公告現值的一半, 但官司要慢慢打喔…」
我還跟他強調房子是以公告現值計算, 非市面上買賣的市價,他聽了臉一陣青一陣白,不敢再接話,不曉得是不是這樣,從此心生警惕,於是以後都這麼做…
每回出去演講, 主辦單位會問他演講費如何給較方便,他通常直接了當地說:「給現金就好,用電匯或給支票, 就不是我的錢了!」
但一場2014年的選舉,舉凡邀他演講的所有單位都被查稅一遍,於是往後邀約的單位幾乎都把錢直接匯入戶頭, 所以感覺他當市長後, 口袋是拮据許多。
其實我們夫妻平日生活很節儉,薪水除應付生活開銷外,一部分存留當買房資金,其餘就被我拿來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我的投資起始年齡算早的,也親身經歷幾次景氣循環,早就認知到投資終究是有虧有贏,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所有投資人都慘賠, 先生每次接到他的基金對帳單(其實投資內容都是我搞的) ,就一臉沮喪地說:
「佩琪, 妳不會賠到把我們家都賣了吧?」
「不會、不會啦,好好地跟著我一定有飯吃。」我連忙安慰他…
其實雷曼兄弟事件時,我已經很有風險意識了, 早期不懂還會去買單支股票,後來知道台股只不過是全球市場中的一小部分,投資極小市場的單一股票, 是不合風險邏輯的, 所以往後逐漸改買台股基金、 台灣50ETF, 區域型基金,甚或更安全的全球型基金,就算遇到金融海嘯,帳面上雖是慘賠,但因是閒錢投資,自己並不擔心,經過1~2年微笑曲線的谷底後,2009年下半年曲線開始上揚,最後也證實抱得住不停扣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除投資外,每個人都還有債務要理, 我所欠過最大筆的債務當然是房貸了。
100年三月我在台大接受肺腺癌手術,出院後第一次回門診追蹤,主治醫師就跟說我,我的肺葉除一顆腫瘤外, 還有許多白色陰影的癌前病變,不知道哪天會進展成真正的癌病變,那天回家的路上,心情沮喪極了,腦中不斷浮現那筆龐大的房貸數字,心想哪天自己倒下來不能工作了,先生和小孩怎麼handle這些債務呢?老公連去銀行存支票都不會,於是出院不久體力稍事恢復後,故不得傷口疼痛, 就開始努力回醫院工作,那段時間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每當存摺累積一筆數額的存款後, 就趕快跑銀行還房貸, 看到不斷下降的房貸數字, 心裡是安心不少,到現在每筆還錢的收據我都還留著!
支票無摺存款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新聞學法律>
"張姓男子前年與方姓妻子離婚後,發現名下財產全不見,得向銀行借款周轉維持既有生意及小孩生活與教育費用,他向法院提告要求分配夫妻剩餘財產,新北地院日前判決方姓前妻應付給張男一一○萬餘元,可上訴。
判決指出,經營食品行的張男於二○○○年與方姓女子結婚,兩人婚後育有二子,食品行財務由妻子負責,包括每日營收及公司大小章、支票簿等均由方妻保管。..."
<分析>:
關於保管財物的處理,媒體報導案件(參該報連結),顯然以剩餘財產分配方式處理。
另一個案件就不是了,另一則報導的案件,則是以"返還財物"的方式處理。(參下列文章)
從兩則報導的案件可知,訴訟解決紛爭的方式相當多元,實務上比較常見以剩餘財產方式處理。
(ps:簡單說,先返還財務再分配的方式,反而多了一道法律訴訟,但仍視個案的狀況與證據而定)
.........................
在此分享這篇刊載於蘋果日報專欄的文章
老婆管錢,安心嗎?/賴芳玉2019
你家的錢誰在管理?很多男人把財產交給妻子管理,當作愛妻的表現,但說真的,管理財產不是容易的事,常常管出婚姻衝突,也管出法律爭議。
前陣子有則報導,丈夫婚後都把存摺、印章交給妻子管理並作為家用,前幾年自海外返國取回存摺後,發現存款所剩不多,雙方衝突並衍生離婚及返還財物的訴訟,後來法院認為妻子使用存摺的方法,諸如提領數十萬元做為餽贈自己金飾、股票投資、借款予第三人收取利息、購地建屋等費用,與家庭日常生活開銷顯然不同,已經超過一般夫妻日常代理的範圍,也不是用在家庭生活費用支出,因此判決妻子應返還丈夫六百餘萬元,不過全案尚未確定。
這個案例值得深究,因為丈夫交給妻子理財,通常不是只有家用而已,其中還隱含理財,累積家庭財富的概念,這也是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的原因。簡單說,許多妻子藉此投資房地產或股票,增加家庭財富,確實是婚姻中的日常。因此縱使妻子返還丈夫六百餘萬元,但六百多萬元得否納入丈夫剩餘財產,並作為夫妻財產分配,恐怕還有得爭。
說真的,夫妻間管理財產的學問很大。例如丈夫委託妻子理財,這當中可有任何控險機制?如果理財觀點不同,一個偏保守、一個冒險型投資,由誰說了算?利潤或增值的部分又該如何分配?可否要求理財一方提出財務報告,但是否引發不信任的衝突?然而妻子理財,難道只能包賺嗎?賠了,就連婚姻都賠進去嗎?妻子理財也理得很委屈。
報導中的案例很多,記得曾有位男性朋友因工作忙碌,把所有薪資交給妻子管理,再由妻子每月交付零用金給丈夫。一日,丈夫想要買部車,妻子卻告知存款不足,沒法買車,丈夫質疑妻子理財有問題,怎會把十幾年來每月十幾萬薪資,理財理到所剩無幾?丈夫懷疑妻子故意刁難買車,因此要求妻子交出存摺,妻子不肯,丈夫乾脆親自到銀行查帳,赫然發現存款果真只剩數萬元。丈夫大受打擊,取消妻子授權,全數變更印鑑章,讓妻子不得再動用存摺,並要求妻子提出帳冊說明,妻子頗感委屈,洋洋灑灑列出家庭開銷及投資情形,但丈夫不相信也無從查起,卻無法證明自己沒有概括授權妻子使用存摺,只好認賠,離婚收場,他說:「先離開這女人,我才會有存款。」妻子非常痛苦,認為十幾年婚姻不值,竟落得帳目不清的離婚理由收場。
所以把財產交給夫妻一方管理,複雜程度堪稱一門婚姻經濟學,雙方若不把管理範圍、及方法說清楚,賺錢時,夫妻自是和樂融融,但賠錢時,恐怕是一個喊賊、一個喊冤,甚至在法律上多了請求返還財產訴訟,刑事則有侵占罪的告訴,這些都不利於婚姻關係的維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