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支持性兒童福利服務重要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支持性兒童福利服務重要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支持性兒童福利服務重要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支持性兒童福利服務重要性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eeep Mo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盈宗 張達鍇 作為社工,幫助別人是他們的使命,張達鍇醫師從社工的專業上退休後依然承接著這個使命,繼續為興趣、為市民健康而鑽研濃縮中藥以及中藥為本的保健產品,一直幫助別人。 接觸中醫藥的源起 從事社會工作超過三十年,張醫師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於社會福利署工作,並在2004年退休。1976的時候他曾在兒童...

  • 支持性兒童福利服務重要性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8 07:30:11
    有 27 人按讚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隨即到醫院帶回謝男偵訊。警方調查,謝男與其同住女友在醫院時情緒相當鎮定,一語不發。警訊時謝男供稱,兩天前因為女兒不聽話、說謊等行為加以管教,並強調「僅動手1、2次而已,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被列為關係人的謝男女友,認為只是「正常管教」,所以沒有勸阻[1]。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林春燕簡任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
     
    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林春燕簡任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教」是溫和堅定的溝通;「教訓」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林奕萱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2]。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修復心中的創傷[3]。
     
    ■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
    ▸「管教」指的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子女其應有之行為。
    ▸「虐待」則是以憤怒、負向的方式對待孩子。
     
    ▸「管教」是父母與子女均知道管教的原因及其行為的結果為何。
    ▸「虐待」則是父母單向、強制的壓迫,子女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遭受不當之對待。
     
    ▸「管教」是出於協助子女學習自我負責需要、有合理管教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並給予具體說明。
    ▸「虐待」則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情緒需要、以不當的方式(如恐嚇威脅)、缺乏一致或合理的管教原則、未加說明。
     
    ▸「管教」是允許子女去練習父母所期望的行為,錯誤仍有更正的機會,所以子女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虐待」則是當子女有錯誤即會受到嚴苛的處罰,而讓子女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人",子女無法內化紀律,反與父母關係更為不信任與仇恨。
     
    ◉例如◉
    ▸(管教)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爸爸選擇帶著小明前往洗手間洗手並再次提醒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過當管教/虐待)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剛好爸媽又因家用衝突,爸爸隨即拿棍子責打小明的手腳,並不准小明吃飯,因為他沒洗手[4]。
     
    ■親權與懲戒權的行使界線
    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根據媒體日前報導,一名「虎爸」因為不滿女兒表現不佳,接連以電蚊拍、皮帶或腳踹體罰,導致女兒受傷,最後被高雄地方法院以傷害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
     
    民法第1084條第2項和1085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的權利義務,甚至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然而,上述的報導為民法規定帶來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和教養權是否有界限?」
     
    基於父母的親權和懲戒權,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處罰未成年子女,只要處罰的原因和手段是在必要限度內,就算處罰造成子女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父母也可以阻卻違法。
     
    但關鍵就在於「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標準,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探究。首先是懲戒的目的,懲戒必須是為了矯正、改善子女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出於矯正目的的處罰行為,就不能認為是必要的懲戒。例如為了發洩情緒而痛罵或痛打子女,就不是必要限度的懲戒。
     
    其次,手段的強度也必須斟酌,一方面當然是處罰手段本身不能太過激烈,例如用水果刀割傷子女、把子女倒吊起來抽打,無論如何都是太超過了,當然不屬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手段的強度也必須與懲戒原因相結合,懲戒原因愈瑣細,允許的手段就愈輕微。講白了,就是殺雞不能用牛刀,孩子上課睡過頭以及在學校犯錯被記過,這兩種情況所允許的懲戒手段當然有所不同。
     
    ■逾越界線懲戒的法律效果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父母確實有逾越必要限度的懲戒行為,會帶來什麼法律效果?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過當懲戒已經達到刑法可以處罰的程度,父母就不能免於刑事處罰。包括傷害、強制、妨害自由等罪,都可能是伴隨著過當懲戒而來的罪名。甚至除了體罰之外,若父母對子女的辱罵和威脅過當,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安罪,而不能拿「管教小孩」為擋箭牌。
     
    當然,對於子女的肉體或精神上處罰,也可能構成家暴。法院可以依聲請核發保護令,禁止父母繼續接近子女,或是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別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兒少福利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當管教情節嚴重,依據兒少福利法第56條規定,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以緊急保護或安置小孩。
     
    甚至如果經過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在原來的家庭裡生活,可以依據兒少福利法第71條,請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的親權,如此一來,父母對子女就完全沒有保護教養或懲戒的權利[5]。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罵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例如:近幾年「兒福聯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
     
    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時新聞網)「狠父不求人怒毆 打死3歲女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07000405-260106?chdtv
    [2](TVBS 新聞)「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1124374
    [3]「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3011.pdf
    [4](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區分管教與虐待」:https://www.dvp.ntpc.gov.tw/home.jsp?id=4fae2e3470ce3aca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783
    [6](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https://orange.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123
     
    ➤➤照片
    (關鍵評論)「《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33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兒虐 #兒童虐待 #不當教養 #不當管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支持性兒童福利服務重要性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7 07:30:34
    有 28 人按讚

    ➥【畫錯重點—初級保健如何克服Covid-19疫苗的“猶豫”】:本文是針對美國民眾對接種疫苗的猶豫態度所做的分析和建議。雖然實際狀況與台灣不完全相同,但是某些做法仍值得參考。
     
    到2021年4月底,美國已有約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接種了 Covid-19 疫苗。最初的聯邦和州疫苗接種策略側重於醫院、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和零售藥店,迅速為衛生保健工作者和Covid-19高風險的長照機構住民接種疫苗。由於冷藏條件嚴苛、供應量少又緊迫,所以通常負責大多數疫苗接種的門診單位反而無法提供接種服務。
     
    然而當疫苗供應日趨充裕,近期每天的疫苗接種速度趨於平穩甚至下降,“疫苗猶豫”和公平性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由於許多疫苗接種安排在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只有相對較少的美國人能在他們平常就醫的地方接種疫苗。所以,疫苗如果必須再追加接種(booster shot),在數百萬美國人重返常規門診護理的時代,一定要採取必要措施,讓民眾在熟悉的環境中施打疫苗,否則將可能錯失良機。
     
    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87歲的女士,依約到附近熟悉的社區健康中心回診,並準備接種疫苗。但是卻被告知當日必須由工作人員將她載到另一個大約車程15分鐘的地方施打疫苗。最後,這位女士拒絕了。
     
    這位女士對接種疫苗是否猶豫?她似乎願意接種疫苗。她的猶豫不是出於對疫苗的任何懷疑,而是因為對提供給她接種疫苗地方的不信任。給像這位女士這樣的人貼上“猶豫不決”的標籤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許多人更喜歡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接種疫苗,而不是去陌生的地方讓陌生人接種疫苗。媒體鼓勵疫苗接種應結合以往將疫苗放在人們平常就醫的地方的策略,同時有當地護士和醫生的指導。大多數人在調查中將這些熟悉的醫護人員稱為是最值得信賴的健康信息來源。
     
    為了更了解一般性醫療單位作為Covid-19疫苗接種點的潛力,一家統整全國門診患者數字登記的公司Phreesia(其中一位作者在該公司擔任首席臨床負責人)對138,604人在2021年3月4日至3月31日期間預約定期就診時進行網路調查。結果顯示,儘管有資格接種疫苗,但許多患者並未接種。
     
    在未接種疫苗的患者中,存在一系列疫苗“猶豫”現象,從“準備好接受疫苗”到“疫苗中性態度”再到“抗拒疫苗”。準備好接種疫苗的人可以進一步分類為“熱切地尋求疫苗接種”,以及“還算願意接受”—只要付出最少的努力,才準備接受疫苗接種。
     
    Prochaska的“變化階段”模型(註)將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視為一種新行為,它告訴我們,人們在權衡疫苗接種的風險、收益和便利性時會在各個階段之間移動。臨床醫生要熟悉應用該模型來提供幫助追求健康行為的人。對接種疫苗採中性態度或抗拒疫苗而未接種疫苗的人可能是在“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而還算願意接受疫苗的人是在思考期。在此過程中確定一個人的階段有助於調整說服工作。
     
    沒有保險的人、在沒有證件的情況下居住在美國、英語能力有限,或有複雜的健康和社會需求的人可能不願使用藥房或大規模疫苗接種點。在醫療補助承保 (Medicaid-covered)或未投保患者尋求緊急醫療服務時提供疫苗接種,可能是觸及疫苗接種人群的一種方式。
     
    與“還算願意接受疫苗”的群體一樣,處於“無意圖”的疫苗中性態度群體,可能會在尋求其他問題的護理時接受疫苗接種—如果有疫苗並且有可信賴的臨床醫生的“推動”。這個群體包括年輕的對接種疫苗持開放態度但不關心 Covid-19的成年人(45歲以下未接種疫苗的調查受訪者中有64%同意接種疫苗很重要,但只有一半的人擔心他們感染Covid-19的風險)。想要改變這個族群,應該藉由強調Covid-19生病的威脅,提高對疫苗重要性的認知,而不是強調接種疫苗對公眾的群體目標。
     
    即使是真正抗拒接種疫苗的人,一旦他們到了有疫苗的醫師辦公室,他們也可能會重新考慮。對於這個群體,定期就診可能是解決疫苗問題和激勵疫苗接受的最佳選擇。在未接種疫苗的調查受訪者中,六分之一(15%)表示如果他們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推薦,他們會更傾向於接種疫苗。
     
    政策制定者和規劃者在全國民意調查中將重點放在對疫苗猶豫不決的群體上。但它低估了準備階段的可變性、人們觀點的流動性,以及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所接觸到的社區衛生專業人員的說服力。初級保健臨床醫生和值得信賴的醫療保健組織通常與社區領導建立工作關係,可以製定適合當地需求和偏好的解決方案。
     
    前述那位女士最後沒有接種疫苗,儘管她有很高的併發症風險而且其實對接種疫苗沒有疑慮。所以,如果有正確的支持基礎設施,初級保健醫療單位可以在疫苗接種工作上發揮關鍵作用。透過與社區衛生工作者的聯盟、社區中心和教堂,以及提供以家庭為基礎的護理來支持人口健康計劃,這些做法可以惠及原本可能被排除在外的人,並加速可能最難接觸到的人群中的疫苗接種公平性。
     
    作者最後強調,隨著疫苗接種範圍擴大到兒童以及成人可能需要追加注射,這種貼近當地機構的轉變一定是不可少的。只強調猶豫卻沒有抓住重點。規劃者應該對Covid-19疫苗接種的地點、時間和方法建立靈活性來擴大施打的範圍,讓許多社區中最值得信賴的醫療保健提供者參與進來:醫師、護理師和社區領導者知道如何傳達有說服力的信息並提供關懷。
     
    註:Prochaska的“變化階段”模型:是兩位著名的心理學家Carlo C. DiClemente和James O. Prochaska在1983年提出的跨理論模式。認為人的行為轉變是一個複雜、漸進、連續的過程,可分為5個不同的階段:無意圖(precontemplation)、思考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和維持期(maintenance)。了解當事人身處於改變過程中的哪一階段,可以讓更好地理解其行為模式,並更準確地...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677/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2021-06-24
    Missing the Point — How Primary Care Can Overcome Covid-19 Vaccine Hesitancy
    ■ Author:Scott Ratzan, Eric C. Schneider, Hilary Hatch, et al.
    ■ Link: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2106137?fbclid=IwAR3WjCgRkSqAeN97YIO6IIdzWpoZs3XQ9jkVWJoub1k9skdpnuDwPEagMys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7/27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 支持性兒童福利服務重要性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0 12:26:55
    有 584 人按讚

    #少子化,怎麼救? #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
    我們一再提醒政府,少子化的原因有各方各面,有經濟的原因、有人生規劃選擇、也有跟教育程度、跟勞動環境很大的關係。
    ⠀⠀⠀⠀
    行政院在6日拍板定案,要增加產檢次數與項目、放寬育嬰留停與彈性工時、以及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等等。行政團隊 #釋出育兒利多 政策,我們要先給予支持與鼓勵。
    ⠀⠀⠀⠀
    這一波擴大補助,其實就是國健署在2019年去日本考察的結果,我在那年質詢時,也與衛福部討論要怎麼加強補助,包括產檢應該增加為14次、檢查項目應該要增加…等等,但到了2021年才開始做,這樣的效率不算快,怎麼趕得上少子化的速度?
    ⠀⠀⠀⠀
    在政策誘因方面,這次增加了補助,值得鼓勵,但主要還是針對已經決定要生養的民眾,對於那些『還沒有準備要生』、『想來想去還是不生了』的民眾沒有很大的誘因。
    ⠀⠀⠀⠀
    #政策必須從女性的角度出發,分做好幾期,從受教育後踏入社會這一階段就是一個分水嶺,這時候還沒有要生,但已經在思考,「打定主意不生vs. 未來不排斥生」。
    ⠀⠀⠀⠀
    若是未來不排斥生子,後面還要分好幾期:「是否步入婚姻期」、「結婚後考慮生孩期」、「備孕期」、「懷孕期」、「坐月子期」、「照顧幼嬰期」、「寶寶成長期」、「考慮第二胎」…等等,每一階段都有好多事情要考慮,其實 #政府還可以做得更多!
    ⠀⠀⠀⠀
    若是打定主意結婚了不生,或許人生還有很多自由空間,但,是不是會很容易就變成要負擔比較多的稅收?會不會有另外的困難?
    ⠀⠀⠀⠀
    這些都還是在「結婚」的前提下考慮,如果是 #單親媽媽或是單親爸爸一個人扶養小孩,政府又要怎麼補助?
    ⠀⠀⠀⠀
    這麼多的「細節」要考量,行政院到現在還是無法擬出一個完整的搶救少子化計畫、甚至無法就我們之前所提倡的「#成立專法」的角度來考量。
    ⠀⠀⠀⠀
    像是日本,從2001年制定「Health parent and childern 21」國家計畫,對於婦女及兒童進行全方位的回應需求與照護,且以全民運動的方式長期推動;在2018年就通過「成育基本法」,採取必要的法律或財政措施,確立了為所有孕婦和兒童提供從懷孕到成年的不間斷醫療,教育和福利的重要性,負責執行必要的措施。那台灣呢?
    ⠀⠀⠀⠀
    日本還為提升親子服務品質,將衛生、福利、兒童學習、家庭教育及短暫托育等,與父、母、子女相關服務全部整合至「親子支援中心」。那台灣呢?目前各部門就是各自做各自的,連產後關懷都不完全。
    ⠀⠀⠀⠀
    懷孕生子,等於這位女性是 #面對人生新挑戰、是 #走入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要鼓起多大的勇氣?而政府能夠給多少的協助?請政府來做整體規模的規劃,成立國家隊,#做台灣女性的主要支撐力量 吧!
     ⠀⠀⠀⠀
    ✅ 建國關心請您也關心

  • 支持性兒童福利服務重要性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09-08 15:29:26

    盈宗 張達鍇
    作為社工,幫助別人是他們的使命,張達鍇醫師從社工的專業上退休後依然承接著這個使命,繼續為興趣、為市民健康而鑽研濃縮中藥以及中藥為本的保健產品,一直幫助別人。

    接觸中醫藥的源起
    從事社會工作超過三十年,張醫師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於社會福利署工作,並在2004年退休。1976的時候他曾在兒童院工作,當地他正在工會學習中醫藥知識,因為香港缺少正式中醫訓練學院。那段時間他正與兒童做輔導工作,有一次一名小朋友頭暈身熱,張醫師便為他把脈,小朋友由此講出病況,並再說到自己的家庭情況,令他對服務對象增加了解,自此他發現這是幫助他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的良好媒介,這是他將社工專業與中醫診症連繫起來的開始。

    張醫師退休後,想從治療的方法去幫助服務對象、幫助他的病人,所以他見到病人的時候會花很多時間與他們聊天,他解釋中醫望、聞、問、切的重要性,例如:「問」是傾談過程中了解病情;「望」是觀其表情、面色、舌頭、五官有否歪掉等;「切」是捉診、把脈,過程中與以前的社會工作有很大的關連。他認為如今身為一個中醫,可將不同的科系、不同思潮放在一個角色上,解釋了他如今作為一個中醫師及以前作為一個社工之間的聯繫。

    張醫師退而不休,為了興趣繼續鑽研如何服務人群,診症之餘還鑽研濃縮中藥。他退休時為55歲,加上以前多做運動,所以他仍感到自己年青力壯。當時張醫師有見市面上有很多濃縮中藥,他因而思考它們會否幫助到病人和中醫師、以及自己的研發,與家人商量之後,他便開始製作中藥顆粒,當初大概研發出四、五百種,大部分情況下他是用家。

    濃縮中藥是指萃取中藥最有效的物質製成顆粒,經過科技的提取,很少份量的濃縮精華其實已可代替大量的中藥,比如說:一小包的甘草顆粒事實上就等於一大包的草藥,因為顆粒能確保病人百份百吸收到當中的成份。張醫師講述一般中藥的問題在於,一條藥方的中藥煲過以後,中醫師或者會建議再度煎煮,但由於中藥煮出來的湯汁不論經過多少遍,也還是黑色的,這會令病人相當疑惑,而且病人亦不清楚何謂「文火」及「武火」;中藥釋出的有效成份有多少等等,濃縮中藥便可一一解決以上煩惱。張醫師提及到正底製造中藥顆粒時,會要求藥師及藥廠一同參與第一次提取的過程,因此產品相當有保證,這亦是他們的顆粒名為「珍藥方」的原因,意指珍珠般珍貴。多年來,使用盈宗製藥的中醫師都是他們的忠實支持者,盈宗產品的價錢並不便宜,同時也不昂貴,務求以合理價錢便令到醫師能夠幫到一般的病人。

    為幫助朋友而研發出盈髮膠囊
    喜歡研究中醫藥的張醫師,利用累積下來的經驗和現代科技,研發出樂怡本草盈髮膠囊。他指有一次與一位藥劑師朋友聊天,留意到對方脫髮問題非常嚴重,於是便開始與對方討論生髮的方法,他的朋友表示無計可施,考慮嘗試西藥,張醫師則建議以中藥來治療,這涉及幾個理論:肺掌管皮膚及毛髮的健康生長;經典上說「髮為血之餘」,意思是血液好,頭髮才好;髮是骨的一部份,脫髮是氣血津液之間的問題。張醫師利用以上幾個具體方式來思考出一組中藥,並列出一堆有助補腎、肝、血的有效物質。張醫師表示,所有中醫都是從書中找尋適合的藥方,中醫最大的祕密是用藥的比例。

    張醫師花了一、兩年時間來試藥,最後研究出幫助成功生髮的藥方,甚至生長出鼻毛及耳毛,因此他繼續研究,以修正這個問題,最後終於生產出樂怡。樂怡本草盈髮膠囊是完全根據香港的要求和法例來生產的,符合七加一的營養標籤制度,詳細列出產品的成份及營養,保證香港人及服藥者的利益。關於殘留農藥的問題,盈宗製藥亦經過香港的實驗室來測試產品,絕對安全。另一方面,由於現時市面上的膠囊多用動物身體部份及其他物質來製造,有某種宗教信仰的人不便服用,因此盈宗便以植物作為膠囊成份,令伊斯蘭教徒都可服用。張醫師提及,與他一同研發樂怡的朋友已不在人世,作為紀念,他因而懇請藥廠替他推出,以幫助有需要的病人。

    珍藥方在張醫師多年的努力之下,得到不同註冊中醫的肯定,踏出了成功的一步。關於未來發展的大計,張醫師表示希望繼續生產保健產品,例如:靈芝孢子及蟲草等單味膠囊。至於醫館的「鎮山之寶」,則是由張醫師自己研發的「肝寶」,此藥有效將肝污物透過皮膚、黏膜及大小便排出體外,對於夜睡、皮膚病、生口瘡及痔瘡的人士最有功效;同時亦適合清除酒的毒性,對於肝肥大及酒精肝的人士亦有療效,可謂對於一般市民有莫大好處。


    盈宗製藥
    電話︰2387 8926
    電郵︰info@ptrl.com.hk
    網址︰www.ptrl.com.h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