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擬物的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擬物的例子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擬物的例子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rising1981 (阿守)看板Teacher標題Re: [請益] 擬物法與形象化的分辨時間T...

擬物的例子 在 朱家安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7:52:09

時報新書《樂觀者的遠見》,作者是 Bina Venkataraman,曾在歐巴馬內閣擔任氣候危機議題的顧問。​ ​ 這本書主要討論「短視」:人類天生的心理機制以及現代資訊環境如何讓我們傾向於做出短視決策?我們可以怎麼辦?​ ​ 🍰 我們低估未來的價值嗎?​ ​ 短視(short-sighted)的意...


※ 引述《ugd (ugd)》之銘言:
: 請教國文老師如何明確分辨擬物法和形象化,謝謝!
: 例句:
: 1.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枝生命的花朵。-物性化(擬物法)
: 2.冷峰過境,回憶凍結成冰。-形象化
: 請問例句1為何不是形象化?
: 學生常混淆於此
: 故請問是否有分辨此二種修辭法的具體教法,謝謝各位!


我提出我的想法,不知道是否對不對,您可以參考一下
在第一句中,我找到原文如下:

「使我能切實地感覺它的存在,完整地享受這朵造物主的傑作,而且在短短幾秒鐘內,我與
這朵小花之間,便建立起永恆的友誼。使我深深地後悔在過去忽略了造化的神奇,徒將歲
月浪擲在紛擾的生活中,心胸間淤塞了如山的塵垢、如海的煩惱,何曾騰出一絲空隙來,
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支生命的花朵。」

在例句「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枝生命的花朵」中,可引申為做出一些淨化內在,充實
心靈的事,行為本來即是具體存在的,因此利用「花朵」這個更鮮明的物體來加以物化,
使讀者能更有具體的感受。

而第二個例子中,「冷鋒過境,回憶凍結成冰」裡,是將「悲傷」、「情緒」這種無形
的事物,以有形的意象「冷鋒」、「冰」來替代,因此屬於形象化。

兩者間差異處在於,第一個例子中,是以「人」配合實際存在的行為,轉換為物體去強化
印象,第二個例子則將無形的感受和想法,轉變為可以具體感受的自然現象,更明白一點
說就是第一個例子只是一個行為,其中並沒有需要轉變為具體形象的抽象元素,單就是以
物體去替代而已,而第二個例子必須要由冷鋒、及冰等具體的形象,才能夠感受「悲傷」
的情感。

至於教學時,若要加以區分,其實可以從表達主體的抽象與否來判斷,其實真的不大好分
,一點淺見,大家教學相長,有錯勿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143.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