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撞擊寶可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撞擊寶可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撞擊寶可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撞擊寶可夢產品中有7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00的網紅Have fun with your ki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小孩的100種方式 妳可以選漂亮的那種😍 ★韓國ifam遊戲圍欄地墊組★ 這組擺妳家客廳嘟嘟賀↓↓↓ http://lavida.me/54679 6個月以上寶寶必買配備, 高度夠,耐撞擊,間距適中不卡手, 調皮小鬼抓著搖晃也不會骨牌倒, 韓國原裝,品質和一般雜牌貨不能比。 ❤低彩度優雅素色,...

撞擊寶可夢 在 Melody Chi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23 13:39:46

小酪梨最近很愛扶著桌子站起來東摸西摸, #學步防撞安全帽 真的是這段時間以來育兒的好物,萬一不小心沒站穩向後倒,也可以 #幫助減緩頭部產生的衝擊力,減少頭部的傷害,多一層防護,爸媽我們也多一層安心。 在家裡時,我不會整天都把她關在遊戲圍欄內,只要是我們有空可以陪在身邊,我會讓她自由、盡情探索整個家...

撞擊寶可夢 在 莉亞x空姐心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07 14:04:08

「沒有長班,就沒有心事。」 —空姐心事75,unleash 。— 風剛剛好,帶走她因為看見他興奮而過高的體溫, 讓她的頭腦清晰到足以和她狂跳的心分開。 他們的影子欣喜的在他們兩人行走時前後左右、放大縮小的玩樂著。 他們很自然的十指緊扣,無論時近時遠,他們都十分放鬆、有安全感。 他們在廣大...

撞擊寶可夢 在 放晴 - 願那些漆黑,終能雨過天晴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10:13:05

第三部 _ 關於留下 開朗又憤世的大男孩,我所愛的你。第一次向你坦承生病時,你溫柔的告訴我:慢慢來,你會陪我。 有次在教室忽然一個隱隱作痛,毫無預警,不由自主顫抖,手指攪扭,努力拽著最後一絲理智,逼自己抓著椅子不要亂動,身旁不知情的朋友有些驚愕,問我還好嗎?並遞上寶特瓶讓我抓著。 我努力忍耐的...

  • 撞擊寶可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15:20:40
    有 584 人按讚

    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贏家之一。
     
    近幾年台劇的成績有目共度,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極大關注,雖然我觀看台劇的數量遠不及電影,但這兩年間的話題台劇也都有所觀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台劇,我認為這部作品大膽、不媚俗,且非常相信觀眾並勇於挑戰市場。藉著金鐘獎入圍,重新聊聊這部片和當時專訪導演 #楊雅喆 的過程,提供讀者參考。
     
    題旨:【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導演好,我是關鍵評論網的編輯。」
    「你好,你好,我先把手擦乾再和你握手。」
     
    這是我和楊雅喆第一次見面,對彼此說的第一句話。
     
    接著楊雅喆用力地將濕漉的雙手擦乾,伸出乾淨、禮貌的雙手相握,才算是正式打過招呼。接下來是訪談前的暖身閒談,在話家常中,方才文質彬彬的導演一下在談笑間幹聲連連,粗話齊發。
     
    「在錄音囉。」我好心提醒。
    「在錄音我還是可以講髒話。」楊雅喆說。
    「那我把髒話都寫進文章。」我開玩笑地說。
    「可以啊。」楊雅喆沒在跟我開玩笑。
     
    楊雅喆可能是至今我訪談過的影視工作者中,髒話最多的導演,這件事在訪談前五分鐘就成立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楊雅喆待人謙遜,面對陌生、年紀差距近半的訪談者,仍記得將雙手清潔、以禮相待,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楊雅喆在面對國民黨的肅殺歷史高喊「幹死威權」之際,還能讓觀眾在時代大旗之下,看見他對小人物們的用情至深。
     
    回憶起楊雅喆的電影作品,在《囧男孩》「隔代教養」的困境中,感受小屁孩們的天真爛漫;在《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的青春騷動中,與林美寶攜手成長,共同悲喜;在《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的不公不義中,貼近女性的浪潮暗湧。綜觀楊雅喆的影像深處,命題皆扣準社會脈動,而後直搗人心的柔軟彼方。
     
    在這些「暴烈控訴」中窺見的「可愛溫柔」,恰與「髒話的粗獷」、「擦手的禮貌」是同一件事,在細節與習慣的微觀之處,瞅見所謂的鐵漢與柔情,無論正反,皆積累成楊雅喆作品的底蘊。
     
    而 2017 年,憑藉《血觀音》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站在金馬舞台高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楊雅喆,沈寂四年,到了 2021 年選擇將吳明益筆桿油墨下的中華商場具現化,領著觀眾乘著時光機返回 1980 年代的絕代風華,時光悠悠淌流,只不過這次是朝著往事逆流,那裡有人、斑馬還有貓妖。楊雅喆在故事的集合體中,影像化出小人物在大環境底下的眾生相,望見戒嚴時代下中華商場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點,和楊雅喆第一題就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改編起源,作家吳明益在上個十年推出的小說,何以打動這名影像創作者?
     
    (中略)
     
    然而,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紀實」與「虛構」則是《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要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中略)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專訪文章共 8421 字,上述為節錄部分,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 撞擊寶可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2 07:15:29
    有 892 人按讚

    ▍跨越生死,讓愛延續

    --相信愛一直都在。--

    經典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寫過:「人生的意義在於溝通,在於尋找相互之間的關係,而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如何付出愛以及接受愛。」回顧我的成長歷程,我幸運在愛裡成長,也學會盡力去愛,即使我愛的人終究會離開。

    很多人以為我天不怕、地不怕,其實「死亡」一直是我的死穴,我憂見「生離」,更深怕「死別」。人生第一次經歷的死亡經驗,是我深愛的外婆在我讀大學時過世,那讓我深刻體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原來不是所有事都可以靠努力克服。一般人也許難以想像,這看似簡單平常的道理,對向來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的我有巨大的衝擊。

    上大學後,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把學分修完提早畢業,我和弟弟寒暑假都留在美國修課,鮮少出遊度假或回臺灣探親。唯一例外是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外婆中風住院的消息傳來,我立刻放棄暑期課,選擇飛回臺灣,自願在醫院當外婆的看護,誓言要「救回」外婆。我知道雇用一名專業看護就能減輕照護的辛苦,但當時的我自認對外婆的愛和照顧無人可取代,沒有人比我更適合照顧她,而且愛一定能戰勝病魔!

    我搬進醫院兩個半月,成為外婆的全天候看護,不但配合醫生指示,更努力研究相關的醫學知識,了解中風的成因及復健的技巧,一度還讓醫院裡的護理人員以為我是醫學院的學生,外婆也確實在我的細心照顧下,病情大幅好轉並逐漸穩定。

    短短兩個多月,外婆奇蹟似地從不能說話到能簡單對話、從不能走路到可以緩慢自主行動,比醫生預期的康復速度理想許多。暑假結束、學校開學前,我把照護外婆的原則和做法有條理地交接給看護,然後帶著滿滿的自信和喜悅返回美國。當時我告訴自己,全力付出就會有所回報,人定勝天,外婆當然會完全康復,長命百歲!

    不料事與願違,幾個月後,意外傳來外婆過世的噩耗。我感到震驚並且深受打擊,原來,這世上有再怎麼努力仍無法如願的現實!

    外婆告別式那天,在禮儀師下令蓋棺的強大撞擊聲中,我失去摯愛的外婆,也深切領悟命運的嚴酷。老天爺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生與死」無論再怎麼掙扎,都無法逆轉。此後,我開始害怕面對「死別」,徹底明白人類的渺小,不再無所畏懼。

    外婆的離去我無力回天,爾後,又經歷了母親的久病,讓我長期生活在隨時會失去摯愛的恐懼裡。因為害怕失去,讓我更堅定和家人的相守,在母親第一次罹癌後,我就下定決心,當父母健在時,無論待遇和職位多優渥,絕不考慮國外的工作,好讓自己能守護珍愛的家人。

    母親生病十六年,歷經五次不同癌症與各種治療,我和弟妹齊心協力一起照料,每回母親病發住院,我們兄弟姊妹便各司其職與分工合作。我打聽並安排最理想的醫院和醫生;博學的弟弟負責研究病情、治療選項與副作用的分析,以利我們和醫生有效討論,為母親做最好的判斷;貼心的妹妹不僅在家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也分擔陪伴母親的工作。

    然而,生死有命,家人間再怎麼相愛相依,該面對的終究逃不掉。四年多前的一個早晨,我在公司接到母親再次發病的電話,我推斷應是中風或癌細胞轉移的情況,依循過去的經驗,我立刻通知醫院,同時啟動家庭照護機制,聯絡弟弟妹妹分頭準備,但這次跟過去不同的是母親的反應。一向溫柔聽話、不想麻煩家人的母親,這次卻意志堅定地要求大家先不要去醫院,而是希望所有人盡快回家集合。

    家人都到家後,母親平靜溫暖地和我們一一道別,她緩緩地說:「謝謝你們對我的照顧,很抱歉,我病了這麼多年,讓你們這麼辛苦,現在我準備好要離開了。我這一生沒有遺憾,三個孩子的孝心和能力讓我欣慰和驕傲,我知道即便我不在了,你們還是會好好照顧爸爸,也能好好地生活。」

    母親接著緊握著我的手說:「心慧,不要害怕也不要責怪自己,這些年,妳已經為媽媽做得夠多也做得夠好了,媽媽謝謝妳!」母親知道,我對家人死亡的恐懼和好強性格,一定很難接受她最終離開的現實,為了讓我能堅強活下去,這個交代和肯定,是她送給我最後的恩惠。個性柔弱的母親,對家人的告別異常勇敢,一滴眼淚都沒掉。我摯愛的母親,她是真的放下了。

    母親終究走到了人生盡頭,再次面對「死亡」這個考驗,我瀕臨崩潰邊緣,無法接受母親離開,遺憾母女緣分只有短短四十幾年,也不斷反省,為什麼沒有能力再次救回母親?在那段渾渾噩噩的日子裡,有天夜裡,夢見母親對我微笑並擁我入懷,沒有對話的夢境,但我真實感受到母親的愛和訊息,她提醒我要堅強。夢醒後,我將留了三十多年的長髮剪掉,用短髮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母親的樣貌、恩情和無條件的愛,我領悟到,愛其實一直都在,分離只是讓我學習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愛的考驗。

    我決定跨越生離死別的痛楚,
    讓愛延續,勇敢鍛鍊求生的韌性。

    .

    本文摘自
    《#人生有所謂_決斷無所畏》
    電通集團CEO唐心慧分享如何做好決定,告別糾結人生!(附「練出決斷力」引導式筆記)
    .
    作者:唐心慧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在昨天的贈書直播有提到過,作者是很有感情,而且算感情強烈的人。在這篇摘文,我們可以同時看見作者的決斷力,還有她的感性。

    我很感謝作者願意分享這麼私人的情感,因為我認識的不少人做不到,他們連面對都有困難,所以根本就避而不談。閱讀能幫的忙,是我們能藉著其他人的人生,替代性地部分整理我們的內在。

    祝願您,能好好面對悲傷,因為那後面有愛!

  • 撞擊寶可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1 18:23:21
    有 247 人按讚

    關於「期望」

    期望,是失望的源頭,期望,種下了埋怨與指責的根苗,期望,是愛情與婚姻的殺手。
    期望,能使一個溫柔的解語花變成母老虎,期望,能把一粒米放大成一碗飯。
    特別是不願不能不想說出口的期望,你期望心上之人與你心意相通,你期望她比你強大,比你溫柔,比你體貼,比想像中還要寬厚,比期望之中還要包容,你期望她是魔術師,能把你口是心非的句子自動顛倒校正,你期望那些脫口而出的氣話她能翻譯成愛情的字句,你期望她知道何時該停,何時該止,何時該行動,何時該罷休,你期望她能從你的沈默,哭泣,憤怒,冷戰,嘲諷裡,解讀出你最原始的情緒,你甚至期望她受了傷還能懂得不讓傷害她的人難堪自責,你期望她既能解夢,又懂猜心,你甚至不知這份期望是何時種下,哪來的養分長如此巨大。
    期望悄悄地來了,像霧靄籠罩著你的心,將眼前景物變色,使所有一切改觀,期望,你本還以為那是愛情的贈禮,彷彿世間有人為你量身打造,你可以物換星移神不知鬼不覺把心中各種期望,夢幻的現實的浪漫的激狂的,曾實現未實現,合理不合理,像遍生的野花蔓開,愛得越濃開得越盛。
    期望,你根本不知道那是期望啊,你以為那叫做心有靈犀,你以為,只要不說出口,就還是美好的期望,不是要求,不是變相的控制,不是包裝之後的勒索。
    當你發現自己心有期望,而期望又總是落空,因為愛人不是布偶,愛人有獨立的意志,因為你愛這人就恰如你最初愛她那樣,她知道不該為愛迷失,因為她不要陷你於不義,因為你們的諾言是給對方自由,是即使處在愛之中依然可以自在伸展自己,因為她總是信任你。於是,自己創生的期望,必然如無根之花謝落,然後你怨怪起了她的冷靜。
    你深深深深地感到恐懼啊,因為你以為,有一種狀態,倘若她夠懂,夠愛,夠聰慧,夠細心,必然能使你逃過那難堪的失落處境。
    「為什麼你不問我」「為什麼不直說」「為什麼要猜測我沒有揣想的事」,「為何不問我想些什麼,卻自動幫我編造出一整套劇情」
    如鐘聲的句子撞擊著你的腦子,是啊,為什麼期待,而不直接說出要求,為什麼壓抑期望,使之越演越烈,為什麼試探,為什麼帶著已經寫好的答案發問,為什麼不聽解釋還要對方說明,為什麼無視於眼前的事實,硬要套入過去的發生,為什麼將心比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過往的經驗套用現在的對象,為什麼以為你心中的痛苦,難堪,失落,尷尬,是因為對方的行為,為什麼編寫不存在的劇情,而那看起來就像是創傷後的反應。
    你是如此恐懼啊,當無助的時光來到,你看見自己柔軟脆弱如嬰孩,而自尊卻將你緊緊纏繞,使你無法說出最基本的需要,你一直沒有好好寶愛自己,以致於覺得他人必然看見你的狼狽,發現你的愚蠢,或者,因為她沒有發現或已經發現的脆弱,你怕了,你以為自己是瘋狂的,你不夠美好,不夠強大,不夠自信,你在那些糾纏來去的念頭面前變得自己都不敢凝視的模樣,你以為閉口不說出「我想要....」就會變成一個成熟的人。
    安靜街道上,你背著背包從醫院走在回家的路上,你想起病床上癱軟的貓,她凝望你的眼睛,貓咪期望著你什麼嗎?你使她失望了嗎?不,你看到的是一雙純摯的眼睛,那眼神裡寫著,信任。
    應該是信任,早該是信任了,漫長路途來到此處,你們已經遍經風霜,雖然距離修補自己,療癒自己,以致於可以真正進入成熟地,自由地相愛的境界,還有好遠好遠的路,你顫抖著發現自己其實還停在最開始的地方,你悲傷於一個大浪打來你又回到原形,你骨子裡還存在著那麼深的恐懼,那麼多的困惑,你懷疑這世上除了父母,甚至是父母,誰也不會那麼地,真心地,那樣真正地愛你,愛真正的你。
    你想起那雙誠摯的眼神,其實你見過,你一直見過,她一直以真正的行動告訴你,不需要期待,因為你真的擁有,不要急著驗收,因為來日方長,不要苦惱於一時間的不如意,不要恐慌於暫時的疏離,因為,那是一輩子的事。
    那些喧鬧的聲音,其實來自你心裡,因為愛也是來自你心裡,你放下期待,放下那些自動生成的評價,鬆開那些自相矛盾彼此攻擊的念頭,你得相信,你所真實感受到以及看到的,忽略那些你想像,你以為,你期望的。
    真實地生活,真實地相愛,真實聆聽對方發出的聲音,真實地看見她,看見真實的她,真實面對自己的需要,真實地,從最深處擁抱自己的恐懼。
    使人相愛的,使人自由的,是信任,不是期望。
    安靜的街道走完,回到家了,別害怕,即使最錯誤,最可笑,最瘋狂,最不合理的念頭,也有改正的機會。
    選自《戀愛課》

  • 撞擊寶可夢 在 Have fun with your ki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7-27 13:20:02

    關小孩的100種方式
    妳可以選漂亮的那種😍
    ★韓國ifam遊戲圍欄地墊組★
    這組擺妳家客廳嘟嘟賀↓↓↓
    http://lavida.me/54679

    6個月以上寶寶必買配備,
    高度夠,耐撞擊,間距適中不卡手,
    調皮小鬼抓著搖晃也不會骨牌倒,
    韓國原裝,品質和一般雜牌貨不能比。

    ❤低彩度優雅素色,裝潢最百搭
    ❤新式卡楯插口,增加耐撞強度
    ❤雙重門鎖設計,防止寶寶自己開門
    ❤底部加強防滑,穩定度高不位移

    ✔️玩玩具✔️趴趴爬✔️聽故事✔️睡午覺
    疼愛寶寶就送他一座夢幻樂園,
    地墊+圍欄配整套,不但顏色漂亮,
    底部不會有空隙,穩定度UP UP,
    還可以變球池,比照親子館規格!

    💟💟💟💟💟💟💟💟💟💟
    餵我吃飽,其餘免談!
    媽咪的心聲我們聽見了,
    親子食品館一站購足,全新開幕
    快來逛逛↘️ http://lavida.me/18370


    #韓國ifam #遊戲圍欄地墊組 #

  • 撞擊寶可夢 在 Jay play game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2-25 18:00:03

    ▅馬上訂閱阿杰YouTube頻道▅:https://goo.gl/kG4ceW
    終於要對決大魔頭了~
    他的BMW真的也很帥~
    還是寬體的阿!!
    到底GTR能不能來的痛快的撞擊呢?!
    ===================================================
    ▅歡迎您的贊助▅
    歐付寶 : https://goo.gl/5RT0ZG
    Donate : https://goo.gl/Nj2b65

    ▅YouTube直播台▅:https://goo.gl/g5U3L3
    ▅IG▅ : jay_play_game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ayplaygame
    ▅Twitch直播台▅:http://www.twitch.tv/r58920125/
    ▅全部遊戲撥放清單▅:https://goo.gl/XbS2Tk
    ▅如果你喜歡阿杰的影片,別忘記按下訂閱,
    或是給阿杰一個讚!或是有什麼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
    ▅如果您是遊戲廠商,歡迎洽談合作
    ▅聯絡電郵▅:jay740420@gmail.com
    ▅阿杰的郵政信箱▅ : 72299 佳里郵局第240號信箱
    ▅Music▅ : https://www.bensound.com/
    ===================================================
    ※※訂閱頻道隨時接收最新影片動態~
    ※※※請幫忙分享影片與推廣,謝謝大家~

    #NFS #BMW #GTR

  • 撞擊寶可夢 在 索爾實況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1-26 21:04:51

    因為我的傳說或超凡的練度不足以無人陣亡
    所以我是用一般的組合來解這個
    建議坦還是蘭迪好 這關遠程蠻多
    雷丁還是吃虧
    至少要上一個最強的弓手 打飛兵比較方便
    第二個弓手也可以換成莉亞娜再動
    可以幫忙消騎兵的撞擊
    騎兵的撞擊很麻煩
    沒消掉無法護衛的話
    可能就會減員就達不成成就了
    另一個輸出我就帶魔女
    舞踏的輸出還是高 比帶其他攻擊手好

    歡迎加入索爾台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cq0422/

    工商、活動、代言等合作事宜
    請來信至:acq0422@gmail.com

    若本影片對您有幫助 歡迎對影片按下喜歡
    並訂閱本頻道且按下右邊鈴鐺
    即可收到最新影片的通知喔~~

    贊助本台可至以下網址贊助
    歐付寶
    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F3C7C8BB792D996F6E8683E9C04A3A00
    綠界(海外信用卡可用)
    https://payment.ecpay.com.tw/Broadcaster/Donate/41D0BA1C9A2CBAECAB912EE5A98714BA
    PayPal海外用
    Support the stream:https://streamlabs.com/acq042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