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摩爾多瓦宗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摩爾多瓦宗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摩爾多瓦宗教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自治區節慶 ~ 卡斯提亞-雷昂節(Día de Castilla y León)】 今天四月 23 日是三個節慶:聖喬治節,阿拉貢節跟卡斯提亞-雷昂節。 聖喬治是阿拉貢的主保聖人,所以,阿拉貢自治區訂這一天為自治區節慶。導遊昨天有談到阿拉貢自治區的旅遊資源,今天就談卡斯提亞-雷昂節這個自治區。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位於新加坡河東部(牛車水對面),甘榜格南以北。這些區域都是梧槽(Rochor)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小印度在當地泰米爾社區更普遍稱為竹腳(Tekka)。 小印度...
-
摩爾多瓦宗教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3-12-09 14:09:17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位於新加坡河東部(牛車水對面),甘榜格南以北。這些區域都是梧槽(Rochor)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小印度在當地泰米爾社區更普遍稱為竹腳(Tekka)。
小印度有別於珠烈甘榜區,後者在萊佛士計劃下,原本是新加坡殖民地的一個分區,在英國的種族隔離政策下,作為泰米爾人移民的居住區。然而,由於珠烈甘榜變得擁擠,對土地的競爭不斷升級,許多泰米爾人遂移居到現在的小印度(珠烈甘榜區已不再作為一個獨特的區域存在)。
小印度的位置沿實龍崗河,最初吸引了養牛業,該區的牲畜貿易一度相當突出。後來,其他經濟活動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該區開始看起來像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
雖然在現代人民行動黨的種族和諧政策下,泰米爾人不再如以往局限在一個地區,但為了保存文化遺產,許多泰米爾人商業 活動都集中在小印度。各個種族的人想要吃到或買到泰米爾人文化的東西,如咖喱或泰米爾服裝,就來到小印度。許多華人父母去小印度的商店,將大米磨粉,為嬰兒熬粥。這些商店的機器,主要是為了將香料磨成粉末,用來製作泰米爾美食。小印度在許多方面類似於印度,包括道路建設和使用,與新加坡的其餘部分的衛生狀況大為不同。
實龍崗路是小印度主要的商業街,沿街有竹腳中心,竹腳廣場,小印度中心,實龍崗廣場,和穆斯塔法中心。花拉公園位於區內。區內有數座印度教寺廟,清真寺和其他宗教場所,例如衛理公會福靈堂(Foochow Methodist Church)、衛理公會甘榜加埔堂、維拉馬卡里拉曼廟、安古利亞回教堂、維達帕提雅卡雅曼興都廟、Jalan 回教堂、錫克教中央謁師所。阿督卡夫回教堂建於1859年,得名於一位泰米爾人律師,建築為阿拉伯-文藝復興風格。其祈禱廳裝飾着摩爾式的拱,體現伊斯蘭教的歷史。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沿實龍崗路,有一座高塔,於1855年建成。佛教的千光寺(釋迦牟尼菩提迦耶寺)也沿着實龍崗路,最初是由一位泰國和尚於1927年創立。對面中國風格的龍山寺供奉的是觀音菩薩。
小印度的貝當路,以法國元帥菲利普·貝當(後來與納粹德國合作被定罪)命名,1916年建於排乾的沼澤上,體現了新加坡中國建築的特點。
新加坡地鐵在該區設有兩個站:小印度地鐵站和花拉公園地鐵站。 -
摩爾多瓦宗教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3-12-09 10:08:43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Gangaramaya Temple 是斯里蘭卡科倫坡 最重要的寺廟之一 , 是現代建築和文化精髓的混合。
寺廟的建築展示了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和中國建築的最佳組合。
這佛寺包括幾個氣勢宏偉的建築物和距離的平靜水域不遠處貝拉湖上的一塊土地,這是最初在一塊沼澤地的小庵。 它有一個精舍(主要特點廟 ),該Cetiya(Pagada)的Bodhitree,該精舍Mandiraya中,西瑪馬六甲(禮堂僧侶)和遺物室。 此外,一個博物館 ,一個圖書館 ,一個宿舍樓,一座三層Pirivena,教育廳和施捨大廳也在該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遊客是Simamalaka靖國神社,這 是建以捐贈從一個穆斯林保薦人的設計架構杰弗裡·巴瓦 。
唐·巴斯蒂安(德席爾瓦賈亞蘇里亞Goonewardane,Mudaliyar),一個著名的19世紀航海商人誰是尋找一個合適的土地興建的馬特勒斯里蘭卡Dharmarama thero一個寺廟,買了漂亮的一塊土地屬於三個摩爾人,並填充和準備土地在巨大的代價。 由Moragoda埃拉和Pettigala埃拉接壤兩側的土地被用於建造聖殿,其後命名為Padawthota Gangaramaya Viharaya。 該Mudaliyar,與人民群眾的協助下建成的30 Riyans一個偉大的'佛教寺'(Dagaba),並建立了一個偉大的裝飾拱門(thorana)和" Sandakada pahana "為藍本在阿努拉德普勒上發現的,在入口處寺廟。 A'博'樹苗從偉大斯里蘭卡摩訶Bhodiya在阿努拉德普勒帶來的,也種下了他自己的手和長大。 他還建立了一個3層高的講經堂,牆壁,欄杆和護城河圍繞寺廟。
今天Gangaramaya不僅作為一個地方的佛教崇拜,它也是一個學習的中心。 該廟是參與佛教福利工作,包括老人們的家園,一所職業學校和一所孤兒院。 該廟是唯一的吸引力和包容許多不同宗教的教會成員。 它也一直在建立的佛教寺廟在史丹頓島 (美國)佛教中心在紐約和佛教中心在坦桑尼亞 ,從而有助於傳播佛法在其他國家。
摩爾多瓦宗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治區節慶 ~ 卡斯提亞-雷昂節(Día de Castilla y León)】
今天四月 23 日是三個節慶:聖喬治節,阿拉貢節跟卡斯提亞-雷昂節。
聖喬治是阿拉貢的主保聖人,所以,阿拉貢自治區訂這一天為自治區節慶。導遊昨天有談到阿拉貢自治區的旅遊資源,今天就談卡斯提亞-雷昂節這個自治區。
卡斯提亞-雷昂會把四月 23 日定為自治區節慶,因為,五百年前,1521 年四月 23 日卡洛士一世(德國的查理五世)的軍隊在比亞拉爾戰役(Batalla de Villalar)戰勝當地的叛軍***。
卡斯提亞-雷昂節(Día de Castilla y León)是西班牙的 17 個自治區之一,位於西班牙中北部,人口最多的是瓦亞多利德(Valladolid)。
卡斯提亞-雷昂是肉食者的天堂。
新鮮肉類裡最有名的應該是阿維拉的牛肉(IGP Carne de Ávila)跟卡斯提亞-雷昂的羔羊(I.G.P. Lechazo de Castilla y León),受原產地命名制度的保護。而卡斯提亞-雷昂最有名的菜肴就是炭烤或燒烤的肉類,例如烤乳豬(Cochinillo asado)、烤羔羊(Cordero lechal Asado)、阿維拉的牛排(Chuletón de Ávila)等。
卡斯提亞-雷昂有各式醃製肉類,最有名的是吉胡埃洛(Guijuelo)的伊比利亞火腿(DOP Guijuelo)、雷昂的牛肉火腿(I.G.P. Cecina de León) 跟布爾哥斯的血腸(I.G.P. Morcilla de Burgos),均受地理標示制度的保護。
煙燻帶骨臘腸(I.G.P. Botillo del Bierzo)是另一種特別的醃製肉類,在腸衣裡塞入以鹽、紅椒粉、蒜、香料(有辣的)等醃製過的豬肉(以排骨居多,還有豬頰肉、豬尾巴等),煙燻、風乾之後而成,是大型的臘腸,比豬蹄膀的體積稍微大一點。
千年的歷史在卡斯提亞-雷昂留下了許多藝術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包括:
1️⃣ 布爾哥斯主教座堂(Catedral de Burgos):是西班牙最美麗的哥德式建築之一,有兩座高達細長高聳的尖塔,是西班牙唯一單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單的主教座堂。
2️⃣ 阿維拉古城及古城牆周邊教堂(Casco antiguo de Ávila e iglesias extramuros):阿維拉是西班牙最高的城市,它豐富的藝術遺產包括一圈保存完好的城牆、教堂、修道院宮殿建築等,因此被列為世界遺產,而它更因為聖女大德蘭而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宗教城市。
3️⃣ 塞哥維亞古城及水道橋(Ciudad vieja y acueducto de Segovia):塞哥維亞古是羅馬帝國的軍事重鎮,它的水道橋和塞哥維亞古城裡的中世紀遺跡,包括摩爾 人區、猶太區、建於公元11世紀的城堡(Alcázar)和建於16世紀的哥德式主教座 堂,均被列為世界遺產。
4️⃣ 薩拉曼卡古城(Ciudad vieja de Salamanca):薩拉曼卡位於馬德里西北部,迦太基人、羅馬人、摩爾人、天主教人均在此留下遺跡,薩拉曼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除此之外,薩拉曼卡還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主廣場、歷史中心的仿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式建築,因此於名列世界遺產。
5️⃣ Las Médulas:在當地語是「一堆錐形 物」的意思,曾是羅馬帝國最大的露天金礦廠,遠在一世紀時古羅馬人就利用水利技術採金淘金,行程一個獨特的礦山景觀,兩個世紀的開採後,就未再進行過任何工業活動,因此完整保留了古代採礦技術的遺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而不是「世界自然遺產」!
6️⃣ 聖雅各伯朝聖之路(Caminos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 Camino francés y Caminos del Norte de España):阿拉貢也是聖雅各伯朝聖之路經過的地區
7️⃣ 阿塔普爾卡山的考古遺址(Yacimiento arqueológico de Atapuerca):在此挖掘到歐洲最早最豐富的人類化石,證實了早在一百萬年前人類就從非洲遷居到伊比利半島。另外還挖掘出世上最完整的前人(Homo antecessor)化石和海德堡人化石遺跡,證實人類在歐洲最早的足跡是在西班牙。
8️⃣ 席爾加.維德(Sitios de arte rupestre prehistórico del Valle del Coa y de Siega Verde):在薩拉曼卡省發現的伊比利半島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戶外岩畫
卡斯提亞-雷昂的天然景觀跟自然生態保護區也不少:
🌲 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原始山毛櫸森林(Hayedos primarios de los Cárpatos y otras regiones de Europa),這是一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Ancient and Primeval Beech Forests of the Carpathians and Other Regions of Europe),範圍遍及 12 個歐洲國家的森林,西班牙的五個山毛櫸森林也包括在裡面。
🌲 兩個國家公園:歐洲群峰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 los Picos de Europa)跟瓜達拉馬山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 la Sierra de Guadarrama)
🌲 十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生物圈保護區(Biosphere Reserves):Picos de Europa、Real Sitio de San Ildefonso - El Espinar、Los Argüellos、Alto Bernesga、Valles de Omaña y Luna、Babia、Ancares Leoneses、Valle de Laciana、Meseta Ibérica、Sierras de Béjar y Francia
🌲 2 個受拉姆薩公約(Ramsar)保護的濕地,以保護水禽棲地:Lagunas de Villafáfila、Laguna de la Nava de Fuentes
另外,卡斯提亞-雷昂還有不少美麗的小鎮,例如 Candelario、Ciudad Rodrigo、Mogarraz、La Alberca、Pedraza、Frías、Puebla de Sanabria、Covarrubias、Peñalba de Santiago、Sepúlveda .... 等。
除此之外,卡斯提亞-雷昂還有非常多的節慶,被西班牙政府列為「據國際觀光價值的節慶(Fiestas de interés turístico internacional)」,絕大多數跟聖週有關:
1️⃣ Valladolid 聖週(Semana Santa de Valladolid)
2️⃣ Zamora 聖週(Semana Santa de Zamora)
3️⃣ León 聖週(Semana Santa de León)
4️⃣ Salamanca 聖週(Semana Santa de Salamanca)
5️⃣ Medina de Rioseco 聖週(Semana Santa de Medina de Rioseco)
6️⃣ Medina del Campo 聖週(Semana Santa de Medina del Campo)
7️⃣ Palencia 聖週(Semana Santa de Palencia)
8️⃣ Ávila 聖週(Semana Santa de Ávila)
9️⃣ Béjar 基督聖體節遊行(Procesión del Corpus de Béjar)
🔟 Cuéllar 奔牛節(Nuestra Señora del Rosario: Los Encierros de Cuéllar)
你去過卡斯提亞-雷昂節嗎?
***註解:統一西班牙的天主教雙王(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和卡斯提亞女王伊莎貝一世)共有四女一子。 長女伊莎貝(Isabel)嫁給葡萄牙王子 Alfonso,Alfonso 去世後,再嫁 Alfonso 堂兄 Manuel,後來死於難產,兒子也夭折。 長子 Juan 娶神聖羅馬帝國公主,死於肺結核,沒有留下子嗣。 二女璜娜公主(Juana,綽號「瘋女王璜娜 Juana la loca」)嫁給神聖羅馬帝國王子菲利浦(Felipe,綽號「美男子 el Hermoso」),他們的長子卡洛斯(Carlos)從媽媽那邊繼承到西班牙王位,成為卡洛斯一世,統治西班牙以及其殖民地,從爸爸那邊繼承到神聖羅馬帝國皇位,成為德國的查理五世,統治神聖羅馬帝國。1517 年,年僅 17 歲的卡洛斯一世第一次抵達西班牙,不會西班牙語,他身邊的人是從荷蘭帶來的「外國人」,卡斯提亞地區的人民認為一個生長在荷蘭卻有西班牙血統的外國人不適合當西班牙國王,在 1520 年武裝叛變,最後,於 1521 年四月 23 日在比亞拉爾戰役(Batalla de Villalar)慘敗給卡洛士一世的軍隊。從此卡洛士一世成為歐洲呼風喚雨的君主,統治的地區包括現在的西班牙、荷比盧、德國、義大利的一部分、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等。
#西班牙 #卡斯提亞雷昂 #布爾哥斯 #阿維拉 #塞哥維亞 #薩拉曼卡 #水道橋 #烤乳豬 #烤羔羊 #伊比利亞火腿 #血腸
摩爾多瓦宗教 在 鎮瀾宮買足購物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鎮瀾宮天后紀念葡萄酒 #第一支大甲媽聯名紅酒
-
三百多年來,媽祖守護著台灣
也撫慰全球信眾億萬的⼈心。
臺灣媽祖信仰的重鎮大甲鎮瀾宮
今年特別融合東方⼼、西方意的宗教與藝術之美
首次推出與歐洲摩爾多瓦酒莊合作的「鎮瀾宮天后紀念葡萄酒」。
此款酒特別選用純手⼯採摘
特優等級葡萄園專釀特製
酒標意象以媽祖的愛與恩澤為初心
歐洲設計師特別以⽔彩渲染的技法
以寫意的方式描繪出媽祖溫暖且莊嚴的形象
歐洲酒莊感動打造,原瓶原裝進口
-
在西方,葡萄酒⽂化和宗教、生活一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媽祖信仰一直是台灣民間⼀股重要的撫慰民眾心靈
安定社會的力量。
在⿊海之濱,古老的葡萄酒國度-摩爾多瓦
自古就有「日照之國」美譽
充足的陽光與肥沃的⿊鈣⼟
讓這裡的葡萄酒擁有純淨的酒質與天然豐沛的果香。
此款酒選用 100% 的美洛葡萄
入⼝後可品嚐到黑李⼦及成熟紅蘋果風味
單寧柔軟,微甜不澀
帶有⿊櫻桃的輕巧酸感與草莓的淡雅甜香
尾韻是親和力滿滿的深⾊水果果香與花草芬芳。
-
此款酒品嚐起來給⼈的感受親切而直接
如同媽祖像母親般的溫暖
讓品嚐的每⼀口
都能感受到祂的祝福,溫柔, 療癒,平安,放鬆。
-
產區:摩爾多瓦Moldova
-
限量發售~接受預訂中,4/25日開始陸續出貨
諮詢電話:04-26763688
成箱12入,可享九折優惠
-
#未滿18歲禁止飲酒 #喝酒禁止開車
-
#鎮瀾宮 #紅酒 #大甲媽 #摩爾多瓦 #歐洲酒莊
摩爾多瓦宗教 在 張珮歆Carey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17挪威國慶日🇳🇴從「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看公民外交的新可能】
挪威,對大部分台灣人而言是個冰天雪地的陌生國度,但在挪威國慶日這天,在熱浪席捲而來的台灣,卻響起了傳統民族音樂和朗朗慶祝聲gratulerer med dagen(挪威語:恭喜那天🎉🎉)
2020唯一一場挪威國慶遊行,就在台灣🇹🇼
▍故事要從2010年6月說起
挪威移民局將台灣人國籍改為「中國籍」,令當地留學生不滿,發起「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希望將台灣人的國籍從「中國」改為「台灣」
2017年3月,團隊向挪威移民局(UDI)提出訴願,卻於同年11月遭駁回,移交挪威移民訴願委員會(UNE)審理訴願,仍於2018年3月遭駁回,8月發起群眾募資,募集322萬(約美金10.8萬元),在10月底向挪威奧斯陸地方法院提出民事訴訟
發起人Joseph說:
「訴訟並非要求挪威政府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也並非要干涉挪威政府任何的外交政策,而是為了保障台灣人的身份認同權。」
在今年2020年4月28日,一審敗訴
▍公民外交的新可能
在陪伴Joseph打官司這段時間內,發現挪威民眾普遍對台灣不了解(Joseph的同學甚至還認為我們仍在國共內戰🤦♀️)
#數位外交協會 想嘗試用社群經營互動方式打進挪威社群,讓台灣的名字曝光於挪威民間網絡,讓他們更熟悉台灣、對台灣產生好感,甚至間接知道國籍正名運動的議題
挪威往常會在電視上報導各國慶祝挪威國慶的畫面,這次我們在台灣辦了這場慶祝挪威國慶的活動
一來會剪成影片播到挪威電視台,二來也讓孤身在台灣的挪威人們,可以聚在一起度過自己國家國慶
不僅讓挪威民眾知道,這個跟他們很不一樣的遙遠國度,關心他們、記著他們,也讓在台灣的挪威人,更有歸屬感❤️
▍我與挪威
我的這件小洋裝,呼應挪威傳統服飾的刺繡,代表著「從哪裡來」的意思。
橫跨了半個地球,找不著和自己家鄉相同的元素,我試想著這種漂流的心情,是參雜幾分徬徨和孤獨?
雖然與挪威的契機是因為一場正名運動,但我更在乎這些挪威朋友們,在台灣是否過得好、有沒有遇上什麼麻煩
想讓他們知道,台灣不是異鄉,他們也不是過客,我們是千帆後的歸屬。
我從未去過北歐,但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踏足他們的故土,翻閱冰河、沐浴極光,期盼著屆時換他們說
「台灣人,我們歡迎你!」🙌
▍法源依據(摘自端傳媒)
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隱私保障中所內含的「身份認同權」(right to personal identity),主張個人的認同主張是私領域,國家不應介入、干涉
《挪威憲法》與《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中,國家維護和尊重人權的義務
歐洲人權法院於2010年關於摩爾多瓦的民族認同判例,「個人自治保障範疇包括建立個人身份細節的權利」;當時歐洲人權法院說,「除了姓名、性別、宗教和性取向等,個人的民族身份亦是構成其隱私生活和身份的重要部分。
/
延伸閱讀:
🔗不一樣的挪威國慶日!與在台挪威人辦遊行歡慶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讓全球看見正能量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48061?fbclid=IwAR1071DxDTVxvBqE-6EB0rpM6QtiDcsNbDnCqS7Y_qw6ZbqQuowl5p2phLc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yNameMyRight/
🔗數位外交行動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DigitalDiplomacy/
🔗我來自哪裡,誰說了算?一場挪威台灣學生的「正名」運動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8xx-taiwan-rectification-norway/
🔗一個為了「台灣」這名字 向挪威政府提起訴訟的學生Joseph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8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