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摔造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摔造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摔造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摔造詞產品中有4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同時也有5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無法選擇在什麼家庭出生,但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 以前超級常在影片中分享,我們自己家裡的「節省」狂招,從省水、省電、省錢各方面的節省,都可以從不同的小地方賺回許多回饋金,沒想到節省到還被「台灣電力公司」邀請合作! - 沒錯,我推出了最新單曲《關關燈》,這首歌名是我最愛的諧音梗,就是關關...

摔造詞 在 ようこそEiko醬燒日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15:58:51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 #木曜台詞日 #記得開聲音唷 大家午安😊 本週《離婚活動》的台詞, 在翻譯上有做比較多的處理, 又是心靈雞湯的日文版, 一定要記一下的😜 另外,想老實跟大家分享, 本週的《四重奏》我看到睡著了😩😩 仔細想想, 或許想傳達的是夫妻共同面對困境這個愛情真偉大的部分, 但陳述的方式...

摔造詞 在 兩個傻瓜教日文 / 2 idiots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0:21:42

. 這次的新聞真的是很可怕,除了更感謝自己可以生長在那麼安全又舒適的環境,也希望阿富汗的紛爭可以趕快結束。 . 上面的小測驗的答案是(1)喔!如果從語意上不能分辨的話,從文法上看也可以知道唷!如果是要表示「做~之後」的話,前面要用過去式動詞唷! ⁡ 反政府(はんせいふ)組織(そしき)タリバンが15日...

  • 摔造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07:39:15
    有 166 人按讚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 摔造詞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8 20:28:42
    有 136 人按讚

    能在大銀幕觀賞 #大友克洋 監製的三部曲動畫長片《#回憶三部曲》,非常幸福!
    .
    第一部:《#她的回憶》
    .
    2092 年,太空運輸船收到求救訊號,兩名船員海因茲和米格爾進入神秘船艦,遭遇連串離奇事件...
    .
    森本晃司執導的《她的回憶》,動畫技術精良、配樂的使用讓人聯想起《2001 太空漫遊》、劇情彷彿是《鬼店》碰上《駭客任務》以及《撕裂地平線》(《#撕裂地平線》應該有從《她的回憶》汲取靈感吧?兩者實在太相似了),關於現實與回憶、逃避傷痛與直視傷痛的相互拉扯、關於人心底的執念幻化成「美麗/恐怖」怪物的反噬。
    .
    《她的回憶》改編自大友克洋作品,電影版編劇則出自今敏導演手筆,這支影片可以讓我們看到今敏導演日後作品的影子,例如利用小細節來深化(暗示)角色的內心世界。海因茲登上船艦後,一尊音樂娃娃從桌上滾落,海因茲反應不及,娃娃摔得粉碎。在不知道因果關係前,這場戲看似毫無意義(販賣詭異氣氛),但在理解海因茲的過往經歷後,才發現這艘船艦早在海因茲登船一刻,就已經在試圖操控他的心理,喚醒他內心的陰暗面。
    .
    此外,《她的回憶》劇中的台詞,也跟今敏導演日後的作品有所呼應,一句:「他在我的回憶中,就永遠不會變心」,像極《藍色恐懼》片中,未麻經紀人內心世界的展現(畏懼改變),或者「回憶不是用來逃避現實的地方」(接受改變)則可以跟今敏導演的《盜夢偵探》對照觀賞。
    .
    第二部:《#最臭兵器》
    .
    岡村天齋導演、大友克洋原作的《最臭兵器》,敘述製藥公司員工田中,意外服食新開發的生物藥劑,身上散發強大毒性,不但能夠取人性命,也能干擾電子儀器的操作。田中渾然不知自己是行走武器,從山梨縣一路奔向東京,想要達成長官交付給他的任務...
    .
    瘋狂,爆笑,想象力大爆發,《最臭兵器》看得人捧腹大笑之餘,也忍不住感慨萬千。感慨的是,人類以進步為名,進行權力鬥爭遊戲,他們設計的生物武器,本來是要拿來對付敵人,最終卻連累了自己,不只是研發人員付出慘痛代價,被蒙在鼓裡的無辜百姓也跟著遭殃。
    .
    感慨的是,田中所到之處,死傷慘重,他卻毫無警覺心,繼續朝大都會前進。田中完全沒有發現自己被打造成無差別殺人武器、完全沒有意識到個人行為帶來的災難,這或許才是《最臭兵器》最想批判的部分:#關於盲目的忠誠可能會帶來的嚴重傷亡。看著田中不顧危險努力向前,我想起人類歷史上大規模的血腥屠殺事件,背後的推手除了有貪婪的狂人外,還有被狂人所迷惑,成為加害者而不自知的群眾。
    .
    第三部:《#大砲之街》
    .
    大友克洋自編自導的《大砲之街》,敘述專門擊發砲彈的城市裡,一名少年與他的家人的故事。《大砲之街》會讓我想起《平克佛洛伊德:迷牆 》、《大都會》與《1984》:分明的階級、群體的一致性,以及少年思想的侷限等。《回憶三部曲》收錄的三則短片,風格與劇情無所關聯,但這三部作品都不約而同地對戰爭、體制、階級,以及人性做出批判和省思。只是,《她的回憶》華麗而神秘、《最臭兵器》瘋狂又爆笑,《大砲之街》相較之下,帶給我的驚喜並不算多。

  • 摔造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2 15:20:40
    有 584 人按讚

    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贏家之一。
     
    近幾年台劇的成績有目共度,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極大關注,雖然我觀看台劇的數量遠不及電影,但這兩年間的話題台劇也都有所觀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台劇,我認為這部作品大膽、不媚俗,且非常相信觀眾並勇於挑戰市場。藉著金鐘獎入圍,重新聊聊這部片和當時專訪導演 #楊雅喆 的過程,提供讀者參考。
     
    題旨:【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導演好,我是關鍵評論網的編輯。」
    「你好,你好,我先把手擦乾再和你握手。」
     
    這是我和楊雅喆第一次見面,對彼此說的第一句話。
     
    接著楊雅喆用力地將濕漉的雙手擦乾,伸出乾淨、禮貌的雙手相握,才算是正式打過招呼。接下來是訪談前的暖身閒談,在話家常中,方才文質彬彬的導演一下在談笑間幹聲連連,粗話齊發。
     
    「在錄音囉。」我好心提醒。
    「在錄音我還是可以講髒話。」楊雅喆說。
    「那我把髒話都寫進文章。」我開玩笑地說。
    「可以啊。」楊雅喆沒在跟我開玩笑。
     
    楊雅喆可能是至今我訪談過的影視工作者中,髒話最多的導演,這件事在訪談前五分鐘就成立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楊雅喆待人謙遜,面對陌生、年紀差距近半的訪談者,仍記得將雙手清潔、以禮相待,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楊雅喆在面對國民黨的肅殺歷史高喊「幹死威權」之際,還能讓觀眾在時代大旗之下,看見他對小人物們的用情至深。
     
    回憶起楊雅喆的電影作品,在《囧男孩》「隔代教養」的困境中,感受小屁孩們的天真爛漫;在《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的青春騷動中,與林美寶攜手成長,共同悲喜;在《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的不公不義中,貼近女性的浪潮暗湧。綜觀楊雅喆的影像深處,命題皆扣準社會脈動,而後直搗人心的柔軟彼方。
     
    在這些「暴烈控訴」中窺見的「可愛溫柔」,恰與「髒話的粗獷」、「擦手的禮貌」是同一件事,在細節與習慣的微觀之處,瞅見所謂的鐵漢與柔情,無論正反,皆積累成楊雅喆作品的底蘊。
     
    而 2017 年,憑藉《血觀音》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站在金馬舞台高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楊雅喆,沈寂四年,到了 2021 年選擇將吳明益筆桿油墨下的中華商場具現化,領著觀眾乘著時光機返回 1980 年代的絕代風華,時光悠悠淌流,只不過這次是朝著往事逆流,那裡有人、斑馬還有貓妖。楊雅喆在故事的集合體中,影像化出小人物在大環境底下的眾生相,望見戒嚴時代下中華商場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點,和楊雅喆第一題就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改編起源,作家吳明益在上個十年推出的小說,何以打動這名影像創作者?
     
    (中略)
     
    然而,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紀實」與「虛構」則是《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要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中略)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專訪文章共 8421 字,上述為節錄部分,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 摔造詞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09 17:45:00

    「我們無法選擇在什麼家庭出生,但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
    以前超級常在影片中分享,我們自己家裡的「節省」狂招,從省水、省電、省錢各方面的節省,都可以從不同的小地方賺回許多回饋金,沒想到節省到還被「台灣電力公司」邀請合作!
    -
    沒錯,我推出了最新單曲《關關燈》,這首歌名是我最愛的諧音梗,就是關關的燈,也邀請大家一起關關燈,邀請我的家人們一起跳舞,透過自身的隨手小動作,一起改變生活。
    -
    這次我和丘曄一起聊聊,在生活中的哪些小行為可以協助節電,省下一點點的錢,畢竟積少成多,只要舉手之勞就可以省錢!省電!
    -
    #節電_從我改變
    -
    如果有什麼關於節目的意見,也歡迎留言和按下五顆星,和我們分享哦!
    Podcast全系列 ‣https://linktr.ee/kuan_choo
    -
    【本集重點】
    -
    本集重點:
    00:00 本週負能量週記開始囉
    02:07 關韶文摔車導致私訊爆炸
    04:10 有人贊同週三丘曄增播集數嗎?
    05:00 終於進入主題:關韶文推出新歌「關關燈」,關於節能省電的故事
    06:45 關韶文解釋會有這首歌的原因和MV拍攝主題
    09:57 關韶文諧音梗被丘曄罵
    10:30 小時後被「窮養」導致關韶文成為省錢小資族
    12:33 最耗電的前三名家電:熱水器、空調、機上盒
    15:50 購買有節能標章的家電是可以退稅的
    18:00 舊冷氣的電費高昂和變頻冷氣相比價差很有感
    21:25 冷氣的濾網沒洗會影響冷熱度
    22:39 謹向所有聽眾致歉:不要懷疑,這真的是一個重複的故事
    24:09 分享好笑的留言:關韶文摔車又有新話題可聊了
    26:08 新歌歌詞教導大家許多節能省電的觀念
    30:53 關爸爸從小教導把飯菜放涼才冰到冰箱
    32:35 申請台電的電子帳單可以省10元
    33:18 丘曄很常不對帳單明細導致花冤枉錢
    37:25 節省從生活中不造成困擾開始
    38:40 算命老師在三月的時候曾預測關韶文會推出廣告歌
    39:45 結尾大走偏:人與人的連結要保護好自己
    41:07 沒想到還能回到主題認真的結尾
    -
    #Podcast #丘曄 #負能量週記
    -
    【在這裡也可以聽到我們Podcast】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qAZDxP
    Sound On:https://bit.ly/3h6NXzV
    Spotify: https://spoti.fi/35ZzFuu
    KKBOX: https://bit.ly/2UT6B5A
    Google播客:https://bit.ly/3x7Xtbf
    -
    【負能量週記】網紅的商業模式!聯名跟業配誰好賺?feat.到處都是瘋女人APPLE
    https://youtu.be/fn7nbVw85Ow
    【負能量週記】愛聊天就能經營社群?有什麼好處?關韶文尋覓到「頻道神隊友」丘曄!
    https://youtu.be/hkbh7FxFBl4
    【負能量週記】這瞬間感覺老了?最不懂年輕的人是髮捲?!feat.丘曄
    https://youtu.be/K3hBtodoGzA
    【負能量週記】檢討大會!被嫌好吵好大聲?Podcast第一季心得
    https://youtu.be/V2b-HaZ-5so
    【負能量週記】抱怨大會!衣服都穿姐姐剩的?為什麼要跟哥哥一樣?
    https://youtu.be/8UaeTsIwZN4
    【負能量週記】參加過最「荒謬」的比賽?從健康寶寶到查字典!feat.賴珮如、丘曄
    https://youtu.be/V5SFDjUXRqw
    【負能量週記】職業光環背後的負能量!航空公司的神祕監控單位!記者出過最糗大包!feat.丘曄
    https://youtu.be/pKbF7SdMB9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 摔造詞 在 蔡健雅 Tanya Chu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30 12:00:12

    #蔡健雅 #Bluebirds #陳珊妮

    向自由不羈的許諾 化作追尋萬善的青鳥 振翅於顛倒之上

    〈Bluebirds〉承接整張《DEPART》專輯的首要概念 - 人們對於未知的嚮往。然而現狀不安的暗潮洶湧,是非紛擾讓初心動搖,但我們何不就像青鳥一樣?義無反顧地向天空振翅高飛、懷抱單純的信念朝希望奔去。

    編曲上,吉他及曼陀林撐起了整首歌的基調,彷彿人心中的純粹,正往設定的道路前行。Ricky Ho 為歌曲譜寫的弦樂,邀來保加利亞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演出錄製,將他運用對歌曲的想像化成恢宏的樂曲,賦予〈Bluebirds〉更加磅礴厚實的音樂份量。蔡健雅與 Ricky Ho 運用弦樂與陶笛,展現如同青鳥的翱翔於天地的寬廣。展現我們對於善的渴望、自由的追求,在聽覺上,也有史詩般的畫面感受。

    〈Bluebirds〉邀來陳珊妮擔任 MV 導演。她選擇以「青鳥」的角度,檢視疫情之下的當代生活,試圖拋出「究竟何為幸福」的大哉問。MV 中透過多段俯瞰角度的影像,紀錄了流淚的空姐、揮汗送餐的外送員、辛苦的醫護人員,以及平凡的情侶和學生等等人物的日常畫面,陳珊妮表示:「大部分的人,都不認為自己是被幸福眷顧的,但其實你可能也不是最痛苦的,端看自己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生活。」

    加入蔡健雅 Tanya 臉書粉絲團:http://goo.gl/FO5Gd
    追蹤蔡健雅 Instagram 官方帳號:https://reurl.cc/qgopjp
    訂閱蔡健雅 YouTube 官方頻道:https://goo.gl/XhaU7T
    關注蔡健雅 Tanya 官方微博:http://goo.gl/mPx3Qq

    Bluebirds
    詞曲:蔡健雅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it will be alright

    眼前的路 看似有點模糊 我看不清楚
    我甩不掉 心中那份絕望 該死的絕望
    好想飛到 沒有人的地方
    在那地方 徹底把它埋葬
    望著天空吶喊 請你還我自由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it will be alright

    星光閃爍 給了無數承諾 煽情的煙火
    厭倦謊言 厭倦人間是非 該死的是非
    好想飛到 最遙遠的地方
    在那地方 萬物都是善良
    望著天空吶喊 請你還我希望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it w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it w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we w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we will be alright


    音樂製作團隊

    Producer:蔡健雅 Tanya Chua
    Arrangement/Orchestration:何國杰 Ricky Ho
    Acoustic Gtr /Mandolin:蔡健雅 Tanya Chua
    Recording Engineer:蔡健雅 Tanya Chua
    Recorded at Tangy Music Studio Taipei
    Ocarina:許凱翔 Rit Xu
    Cello solo:Christo Tanev
    Percussions programming:何國杰 Ricky Ho
    Strings performed by Bulgarian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Conducted by Grigor Palikarov
    Orchestra Manager:Slav Slavtchev
    Strings Recording Studio:Doli Studio (Sofia)
    Orchestra Recording Engineer:Marco Streccioni
    Mix Assistant:Ilian Apostolov
    Service:Sud Ovest Records Srl
    Orchestra on-line recording studio:新奇鹿錄音室 Saturday studio
    On-line recording engineer:Randy Wei
    Ocarina recorded by Leonard Fong @Horus Studios Singapore
    Mixed by Leonard Fong & Ricky Ho @Horus Studios Singapore
    Mastering:John Greenham
    音樂製作公司:天涯音樂工作室 Tian Ya Music Productions


    MV 製作團隊

    導演 Director:陳珊妮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談宗藩
    製片 Producer:吳容宸
    攝影師 D.O.P:張誌騰
    美術 Art Designer:梁碩麟
    剪接 Editor:陳珊妮
    選角 Casting:陳靜媚
    造型 Costume:林芷妤
    燈光師 Gaffer:李佳翰&TEAM
    場景協調 Location Assistant:李宗勳、蔡宜棼
    執行美術 Art Assistant:陳冠霓
    美術助理 Art Assistant:李曉翠
    選角助理 Casting Assistant:陳冠綺、陳鈺萱
    攝影大助 First Assistant Camera:胡晉瑋
    妝髮 Make up & Hair style:洪丌涵、蔡秉珊
    現場製片組 Production Support:郝翊展、王琦凱、黃小綺 
    防疫組 Protect Taiwan:鍾佳瑩、何劼穎
    美術協力:鄭子棋、簡承德、廖家辰、李宜臻、黃瑄、張維展

    演員 Extra:
    街頭藝人 - 楊鈞富
    外送員 - 陸子刊
    隔離者 - 許毓庭
    洗手的人 - 陳冠綺
    畫圖的孩童 - 張玉涵
    母親 - 劉怡君
    嬰兒 - 程日均
    街友 - 江忠明
    啜泣的旅館員工 - 高以柔
    在淋浴間大哭的人:陳彥嘉                     
    霸凌者 - 許順誠、彭星諳、長井優治
    被霸凌者 - 張凱喆
    繭居族 - 樓一安
    翻牆學生 - 林立元、晨加昱、龔健朗
    幫忙的路人 - 蔡宜真、陳育萱、李宗勳
    摔車傷者 - 唐榮允
    病患 - 薛齡高
    妻子 - 曾彩雯
    住院醫生 - 黃紹宇
    護理師 - 林書瑜
    護理長 - 曲天尚
    夫妻 - 李旻洵、河淵真也
    寵物 - 赤柴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妄想機攝影器材
    燈光器材 Light Equipment:鉦鶴影業
    交通Transportation:廖桑車隊
    調光 Colorist / 後期 Post Production:談宗藩
    合成 Compositor:QFX
    攝影協力:施郡欽
    特別感謝:LINION is not Linion巡迴演唱會台北場

    藝人工作團隊
    藝人經紀公司:水晶共振股份有限公司 Crystal Resonance Co., Ltd.
    藝人經紀:連秋雲 Apple Lien
    企劃:楊駿章 Eloi Yang, 周世啟 Cheer Chou
    服装造型:方綺倫 Chi Lun Fang
    造型助理:楊孟築 Meng Chu Yang
    化妝:陳俐伶 Venny Chen @Diva Beauty
    髮型:Sydni Liu @Zoom Hairstyling
    影像側拍:張皓評 Marcus Chang
    平面側拍攝影師:黃義文 Evan Huang

    * 本片於拍攝期間均遵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5日發布之三級警戒的九大防疫指引

  • 摔造詞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24 20:30:12

    洛基最新一集!


    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進入最新的一集,
    與前幾集不同,隨著輕快的流行音樂,我們來到了...一間酒吧。
    我們看到穿著便服的TVA獵人C-20以及Sylvie(也就是洛基的女版變體)閒聊,
    此時Sylvie突然問了一句:
    「有幾個人在防衛時間守護者?」
    我們這才發現事情不對勁,畫面一切換,看到真正的Sylvie利用魔法侵入C-20的腦袋,
    最後終於問出找到時間守護者的方式:TVA總部的金色電梯。
    這時再接到上一集的結尾,Sylvie的傳送門原來是直接回到TVA總部,
    在爆揍了幾個時間衛士之後,洛基也跟著回到總部。

    這時Sylvie還試圖迷惑洛基,想當然耳,徒勞無功。
    於是,兩人暫時休戰,前往附近的小鎮尋找能夠重啟時間平板的電源。
    不用懷疑,散步時間當然也是更多小倆口吵架的時機
    “slow down” to "and don’t call me Variant”
    其實這裡有個拍攝巧思,
    洛基在此處稱Sylvie為「變體」,因為對於洛基來說,他自己是唯一正版,Sylvie則是山寨,
    但是講完這句話之後,鏡頭馬上切到兩人的背面,
    洛基穿著的TVA夾克上寫著...
    變體。
    無論是哪一個版本的洛基,其實都帶著極大的不安全感,
    強調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卻沒辦法不透過別人的濾鏡來看待自己。
    在我們的洛基指著Sylvie說是變體的同時,
    自己卻也是B-15獵人所稱的"cosmic mistake",一個脫軌離開了命運道路的宇宙錯誤
    不過,他還沒有意會到的是,做為一個變體並不是件壞事
    與其說洛基是個宇宙的錯誤,他更像是宇宙賦予的全新機會。
    這裡我得先解釋一下Sylvie到底是什麼人,
    但MCU中我們所見到的Sylvie,明顯就是洛基的變體,不是從什麼平行宇宙來的,
    那麼,一定有人想問「那為什麼她會從男生變成女生?」
    啊...這又可以回到我上一集提過的「跨性別寓言」了,

    Sylvie在這裡就與洛基說她從小就成為了一個變體,受到TVA追捕。
    所以她很有可能是還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在實驗變形術的時候,
    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這樣女性的自我認同
    當然也就脫離自己在「神聖時間線」的設定,為了維持自己想要的樣貌,從此被TVA追殺。
    她在這裡還說
    "That’s not my name anymore… I’m Sylvie now”
    也更進一步證實這點。
    之前也談過幾次,洛基的性別設定是「流動」的,在小說中也說自己無論身為男女都非常自在。
    而...容我大膽地說,這就是這個影集用非常輕柔的手法談論性別認同,
    畢竟,Sylvie就是在尋求對於自己最真實的故事,
    TVA也就代表著不容改變的傳統價值,
    一再要求「神聖的時間線不容牴觸」,就像在說「你這樣會造成社會混亂」「我要怎麼教小孩」,
    或者是像洛基這樣沒那麼明顯的質疑,覺得她只不過是個改過名子的洛基而已。
    “oh so you changed your name, brilliant”
    就如社會否定那些突破框架的人為自己創造的新故事。
    看來這寓言非常成功,
    因為我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那群美國白人肥宅Youtuber憤怒地用同樣的標題和縮圖,
    作影片哭喊迪士尼愛政治正確的影片。
    (真的是有一整群人都在做這件事,而且訂閱數還不少,千萬不要去找)

    兩人走到了一棟小屋前,Sylvie直接把劍掏出來,一腳把門踹開,
    卻直接被其中的老婦實質意義上的轟出去,
    洛基笑了笑Sylvie的粗魯行為,換他上場,看到房裡的照片,
    巧妙變形成為她的丈夫,卻遭到跟Sylvie同樣的下場。
    從這一段我們可以明顯看出,Sylvie雖然是個洛基變體,但是兩人個性相差甚遠,
    你甚至可以說她跟一開始的索爾比較相像,魯莽、強硬,沒有洛基的狡詐氣息與優雅詞藻。
    就連她手持的大刀跟洛基的匕首也有這樣的對比。

    而這應該也跟他們不同的成長背景有關,
    像是Sylvie在這集另一個橋段有提到,她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領養的了,也沒有什麼母親的回憶,
    所以,在她那條時間線之中,她可能反而是比較受寵愛的那個孩子,
    被奧丁暗中視為王位繼承人的第一人選,才養成了這種個性。
    而她還有提到魔法是自學的,
    代表她從小是受到戰士訓練,這點也可以從她跟TVA的打鬥看出來。
    由此可推斷,那個時間線也許也出現了一個行徑跟個性跟我們熟知的洛基比較相像的索爾變體
    說實在話,我還蠻想看到那個版本的索爾的。

    兩人在對話中才得知所有人都已經跑去搭方舟,試圖離開這個星球。
    要搭上方舟,就得先上火車,但是就跟所有末日電影演的一樣,
    只有最有錢的人才買得到車票。
    兩人偽裝成警衛和囚犯蒙混上車。
    當然,坐好了之後,又恢復這影集招牌的坐著聊天橋段,
    洛基表示自己的魔法是母親,芙麗嘉女王所教的,
    他在談到母親的時候,大概是這幾集以來第一次真正軟化,
    談到母親,洛基不再能繼續維持自己滿不在乎的面具,
    因為芙麗嘉是唯一真正理解他的人,
    當然,對於我們的變體洛基來說,他的母親還沒死,
    但是在命運的道路上,芙麗嘉的死已經是注定的結果了,
    而且還是被洛基自己害死。
    在漫威的《洛基》小說之中,芙麗嘉這樣說過:
    「我知道這是什麼感覺,我知道那種渴求,我知道它並不會消散,只會愈發壯大」
    對於洛基來說,他一生幾乎都是活在他人的陰影之下,
    不斷地向外尋求陽光,卻只看到陰影逐漸蔓延。
    奧丁想要一個充滿力量、剛強的兒子,
    不注重洛基能言善道的天賦,更是阻止他進一步跟母親學習"女人的"魔法,
    因此,洛基的天分,就逐漸轉成一種防禦機制以及詭計,
    他不停地惡作劇與謀略,就是因為所有人都將他視為異類。
    不過,只有母親芙麗嘉能夠看破這個詭計
    因為只有她願意拋開這些外來的框架,看見真正的洛基
    洛基對於幻術會有如此高度的掌握,其實也反映著其他人看待他,以及他看待自己的態度,
    對他來說,他這個人一向都是透過別人的反射呈現在世上,
    就像社會學家查爾斯‧庫利提出的「鏡中自我」理論,
    「我不是我以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為的我,我是我以為你以為的我」
    雖然說這本身並不是壞事,
    鏡中自我其實不是一個負面現象,而是每個社會化的人都必經的過程。
    但是洛基已經把這個過程如此內化,只能從別人的眼光斷定自己的價值。
    在他的大半人生之中,洛基一直不是洛基,
    而是索爾的弟弟、奧丁的兒子、勞菲的兒子、薩諾斯的手下,
    在到了TVA之後,更看見命運直接指派給他最殘酷的身分:一個反派。
    洛基一生注定不是自己故事的英雄。
    我們的洛基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黑暗世界》洛基所承受的創傷,
    但是,透過時間劇院播放的影片,他依然獲得同樣的啟示:
    他不能繼續扮演別人為他定義的角色,
    因為那位能看見真正洛基的母親,已經走了,
    如果他繼續扮演著這位反派,那就真的再沒有人能夠,或是願意理解他了。
    “she was the kind of person you’d want to believe in you”
    不知不覺之中,兩人就聊到了愛情
    當然,做為一個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故事,怎麼能夠不提到愛呢?
    自然而然地提到彼此的戀情,
    Sylvie談到了他與一個郵差的遠距離戀愛,
    該不會是...史丹李?
    不是啦,應該只是一個敷衍洛基的故事。
    也反問了洛基是不是跟某個公主...或是王子有情愫,
    洛基回答"a bit of both actually”。
    你以為我提到跟那本洛基小說中與一名地球男人的戀愛史,都只是我又在那邊腦補嗎?
    不要太驚訝,身為混沌之神,為什麼要遵守世俗的規則?
    進入過場畫面,切回火車後,Sylvie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
    此時洛基卻大方地在車廂中央與眾人唱歌,還換回自己原本的衣服。
    雖然洛基號稱自己是享樂主義,但是我們從沒看過如此陽光的洛基,
    看來這個變體已經愈來愈脫離本體了。
    而且,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當然是要慶祝一下的啊!
    (去看上一集解析這個象徵)
    在唱完之後,洛基豪邁地摔杯子,說:
    “Another!”
    這當然是在致敬索爾在《雷神索爾》第一集說的”Another!”
    回到劇情上,洛基行為引人側目,
    最終被車上的警察yeet出車窗,Sylvie也急忙跳車,畢竟時間平板還在洛基身上,
    狼狽地起身之後,才發現平板已經壞了。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洛基的騙術,
    在《雷神索爾》之中有看過他掏出冰霜巨人的武器,
    所以他的東西應該不是藏在跟現實世界實際有接觸的地方,平板照理來說也不會碎裂成那樣,
    他有可能只是想要從Sylvie身上得到更多資訊,才這樣騙她。
    but hey, that’s just a theory, A TV THEORY
    光就預告來看,他們應該是真的被困在這裡啦,只是這個劇讓我變得有點太神經兮兮。

    洛基這時靈機一動,想到透過方舟逃命,
    但是Sylvie說方舟在神聖時間線上無論如何都會被摧毀。
    當然,洛基身為洛基,反答了一句:
    “Never had us on it”
    於是,兩人就帶著這最後的希望,趕往方舟,試圖劫船。
    在路途中,沒錯,又是兩人心靈交談的時間囉~
    Sylvie解釋了她心靈控制的原理,
    說遇到比較頑強的人的時候,需要動用對方以前的記憶來製造場景,
    此時也不經意地提到她得用C-20為TVA工作之前的記憶。
    什麼? 在加入TVA以前?
    TVA的組織與全體成員不都是時間管理員所憑空變出來的嗎?
    洛基當然馬上停下來追問,
    這才知道,原來TVA的員工全都是時間罪犯,
    被抹除記憶成為拉到總部,而不是被時間守護者憑空創造。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上一集C-20會驚恐地說 "It’s real”
    還說"I want to go home”,
    當然,她指的家並不是TVA,而是地球,她原本只是個平凡的女子。
    基本上,TVA是一個由罪犯兼奴隸掌管、運作的監獄
    (Thor Ragnarok Grandmaster slave joke)
    同時,這也能解釋Mobius為什麼那麼喜歡水上摩托車了,
    他很有可能是來自90年代的加州衝浪男子,喜歡抽大麻,不停地說wow
    等一下...這不就是Owen Wilson本人嗎?
    所以,我們在第二集看到莫比斯不記得自己留下的水痕,
    還有懷疑法官跟其他的分析師交情甚好,
    可能都是因為他在辦案的過程不小心想起真正的過去,而再次被抹除記憶。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一切的大陰謀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時間守護者」(如果時間守護者真的存在的話)要用鐵腕統治時間線?
    為什麼要抓這麼多人來洗腦、奴化?
    除了我上一部影片有提過的推論,
    也就是時間守護者可能是因為人們先否決自己的自由意志,
    兩手一攤接受命運宰割,才憑空而誕生的勢力以外,
    這,當然很有可能跟漫威另一個薩諾斯等級的大反派,征服者康有關。

    想想看,征服者康就是在各個時空亂竄,確保自己在唯一的時間線之中統治一切,
    而在漫畫中協助他進行邪惡計畫的愛人是誰?
    正是Renslayer,也就是這影集之中的法官,只有她號稱見過時間守護者,
    而且又剛好坐在長得很像征服者康的雕像底下,
    這是不是太明顯一點啦,我需要更困難的一點阿漫威!!
    康很有可能就是透過她來維持整個TVA的秩序。
    或者其實沒那麼複雜,Renslayer自己本身就是個大反派啦,
    還記得在汪達幻視的時後所有人都不覺得阿嘉莎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