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搶劫罪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搶劫罪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搶劫罪台灣產品中有20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深層腦力激盪好書《雜訊》 — 「快思慢想」的作者又一力作: #法官判刑跟醫師看診可能會差異很大? #書呆子在陰天容易面試被錄取? 遠見雜誌精簡書摘與分析: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798 「新冠病毒持續襲擊全球,連防疫模範生台灣也難倖免。行為經濟學之父...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自己喜歡的樣子、別人喜歡的樣子,找到舒服的位置!」 - 在高中的時候我讀的是「男女分班」,全班都是汗臭味和熱血的氛圍,一開始真的超級不習慣,因為第三節課就要衝熱食部買食物,上課的時候趁老師沒看到就偷吃飯,第四節中午才能好好跑去打籃球。(可是我又不打籃球?) - 我和丘曄過去很常被問到「如何維持好...
「搶劫罪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搶劫罪台灣 在 劉珞亦(法白Roy aka 陸伯言)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搶劫罪台灣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搶劫罪台灣 在 犀利檢座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搶劫罪台灣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搶劫罪台灣 在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搶劫罪台灣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搶劫罪台灣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搶劫罪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搶劫罪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搶劫罪台灣 在 劉珞亦(法白Roy aka 陸伯言)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3:05:26
【那個第一槍,可怕的第一槍】 有一位外省老兵,叫做:李師科,他隨著國軍來到台灣後,當一位計程車司機,但他總覺得這個政府對於人民不好。 他內心默默決定,要幹一件大事。 1980年1月,他用自己以前在軍中所學習的知識,自己製作了一把土造手槍,跑到教廷大使館,槍殺服勤中的警察李勝源,拿走了他身上的點...
搶劫罪台灣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35:19
《南非前總統入獄-支持者引起大規模暴動》 ❙ 時事文章 編輯|吳依瑄 在7/9日南非部分地區民眾,因為不滿前總統祖瑪(Jacob Zuma)入獄而發起大規模的暴動,造成搶劫及踩踏事件發生,截至7月29日南非政府的數據,已有337人死亡,其中瓜祖魯那他省占258人,有些人是中彈身亡,也有人...
搶劫罪台灣 在 犀利檢座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0 07:22:09
湯景華縱火燒死6人案,最高法院今天「自為改判」,改判無期徒刑定讞。 理由是:……屬於殺人的間接故意,而不是直接故意,不符合判《兩公約》規定要處死刑啊要具備殺人直接故意的要件。所以本院依法撤銷原審判決,改判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最高法院刑事發言人徐昌錦庭長) 首先,我先看了《公民與政治...
-
搶劫罪台灣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31 17:45:00「在自己喜歡的樣子、別人喜歡的樣子,找到舒服的位置!」
-
在高中的時候我讀的是「男女分班」,全班都是汗臭味和熱血的氛圍,一開始真的超級不習慣,因為第三節課就要衝熱食部買食物,上課的時候趁老師沒看到就偷吃飯,第四節中午才能好好跑去打籃球。(可是我又不打籃球?)
-
我和丘曄過去很常被問到「如何維持好人緣?」其實在學校和職場上的關鍵不太一樣,有時候可以很活潑、有時候反而要保持低調,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們保持「不討人厭」的關鍵。
-
謝謝大家對「負能量週記」的喜歡,雖然沒有超級亮眼的成績,但是每一集的內容我們自己都很喜歡,也喜歡在這樣不快樂的日子裡,可以繼續陪伴你們。(最近也在研究要如何遠端錄音,技術上仍然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會盡力的。)
-
如果有什麼關於節目的意見,也歡迎留言和按下五顆星,和我們分享哦!
Podcast全系列 ‣https://linktr.ee/kuan_choo
-
【本集重點】
-
00:00 負能量週記來了!
00:30 有助乳汁分泌的「負能量週記」穩定在排行榜上
01:07 分類在KIDS&FAMILY是有巧思的
02:25 解釋「負能量」的取名由來
02:55 關韶文最近蠢事:電鍋乾燒了三天
03:45 今日主題:在團體中如何維持好人緣
04:44 漂亮的女生有原罪?容易被女生討厭?
06:10 丘曄國小時曾被排擠
08:16 丘曄的老二哲學:龍頭會換 老二不會換
09:00 關韶文進高中時一度無法融入同學中
11:00 關韶文高中分到男生班後的綽號
12:00 關韶文被迫成為春暉社社長?
14:50 再次解釋「日理萬機」講錯的過程
16:00 老大老么那集有一段俗諺被剪掉
17:17 關韶文一直岔題是因為看到丘曄的門牙沾到口紅
17:55 學生時期人緣好 進職場也是一樣嗎?
18:19 你在辦公室是會狗腿的人嗎?
19:30 拍馬屁與表現自己只有一線之隔
20:17 辦公室有兩種人:「受委屈直接大哭」和「默默解決問題不張揚」
21:32 丘曄在現場突然大力地開果汁
22:20 關韶文在臉書上很活躍 一方面是為了讓重要的人看到
23:40 丘曄想把收到的Podcast回饋分享給大家
25:10 學校跟職場最大的差別
26:11 主題回到學生時期:第一學期的班代都會被排擠?
27:50 關韶文怎樣都可以接歌
28:45 岔題聊到電腦作業系統以及關韶文訪綱印不出來
30:40 丘曄大學時期常當公關安排聯誼
32:10 聊天能力是可以練習的
33:21 團體生活的聊天技巧可以從「觀察」開始
34:40 丘曄的小孩會分享班上同儕的相處模式
35:20 丘曄哽咽?只是被口水嗆到啦
36:36 丘曄的小孩迷上「一加一大於二」
37:35 丘曄小孩的同學沒有人認識關韶文
38:00 丘曄會拿捏職場的開玩笑尺度嗎?
39:27 關韶文教大家職場得體的狗腿方式
41:00 台灣人很喜歡用星座分辨人?
-
#Podcast #丘曄 #負能量週記
-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7】聊到爆哭!幻想跟偶像性行為?現場失控feat.丘曄
https://youtu.be/zprHn9gRvJc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6】參加過最「荒謬」的比賽?從健康寶寶到查字典!feat.賴珮如、丘曄
https://youtu.be/V5SFDjUXRqw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5】「訪問蔡依林發抖、跨年演唱會幕後慘況」丘曄首次企劃Podcast!
https://youtu.be/ma8r50bkjuQ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4】旅遊歷險記!飛車搶劫、被騙錢、航空業獨家玩法!
https://youtu.be/_9_mWYfUWUs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3】職業光環背後的負能量!航空公司的神祕監控單位!記者出過最糗大包!feat.丘曄
https://youtu.be/pKbF7SdMB9E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2】關韶文在單親家庭長大!聊聊「你是小時候想成為的大人嗎?」feat.丘曄
https://youtu.be/W3Ok-gKuMNQ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1】愛聊天就能經營社群?有什麼好處?關韶文尋覓到「頻道神隊友」丘曄!
https://youtu.be/hkbh7FxFBl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
搶劫罪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07 21:04:58巴西大城里約熱內盧,爆發激烈槍戰。里約警方在貧民窟追緝毒販時爆發槍戰,造成至少25人死亡,包含一名警員;警方表示,這場行動是為了調查這個犯罪集團招募青少年走私毒品、搶劫等罪行。這也是里約史上死傷最嚴重的緝毒行動之一。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501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搶劫罪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7 10:08:25巴西大城里約熱內盧,爆發激烈槍戰。里約警方在貧民窟追緝毒販時爆發槍戰,造成至少25人死亡,包含一名警員;警方表示,這場行動是為了調查這個犯罪集團招募青少年走私毒品、搶劫等罪行。這也是里約史上死傷最嚴重的緝毒行動之一。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501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搶劫罪台灣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深層腦力激盪好書《雜訊》
—
「快思慢想」的作者又一力作:
#法官判刑跟醫師看診可能會差異很大?
#書呆子在陰天容易面試被錄取?
遠見雜誌精簡書摘與分析: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798
「新冠病毒持續襲擊全球,連防疫模範生台灣也難倖免。行為經濟學之父康納曼攜手兩位專家,推出重量級新書《雜訊》,深刻解剖人類決策上的缺陷,能為全球疫調提供最有力的參考準則。
最近,全球新冠病毒疫情似有捲土重來的跡象,尤其是曾有防疫典範美譽的台灣,竟也深受疫情重擊、社區感染升溫。難免讓許多專家憂心:各國政府是否低估疫情的強度?現在該怎麼調整,才能提高決策準度?
其實,每個人每天都有無數個判斷得決定,而偏偏同一個事件,不一樣的人,恐怕會有南轅北轍的結局。
例如,同一樁搶劫殺人罪,不同法官給出的量刑,往往大相逕庭。另外,企業員工的績效評估、大學入學面試、保險公司核保,與醫生看病診斷,只要換人處理,往往就有天差地遠的最終判決。」
#甚至連全球疫情評估都充滿雜訊
依波拉病毒爆發的決策:當時美國需決定是否該醫療專業團隊深入當地?
而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回到最初的當下,決策者該如何決定?
「決策需要審查員把關
幸好,這三位學者在書中強調,消除雜訊不需要知道完美答案,只要能讓系統裡的每個人,勉強維持中立的態度去下判斷即可。過程中需要一個審查員,揪出每個人習慣有的偏見,然後把大家一起拉到比較客觀的方向。
另外,針對未來做預估時,康納曼等作者認為,不會過度堅持己見,而是用開放心態學習的人或團隊,雜訊會比較少。因為他們較能看出自己的盲點,勇於修正,最後較能做出相對周全的決策。這樣的人,也較能擔當優秀的領導者。
席波尼指出,雜訊的負面衝擊不可小覷,可惜的是,仍沒有太多人正視它。很希望台灣讀者能受到本書啟發,感受到研究雜訊的重要。看來這個才剛被發掘出的人性判斷缺陷,亟需各界精英關注。」
#審查與跨界精英合作是最後解
—
這次的翻譯是專業翻譯XD
網路上也很多書評介紹很不錯
首推「啾啾鞋」的解析影片:
https://youtu.be/cJn2Bihh-_E
搶劫罪台灣 在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sian-Americans Are Being Attacked. Why Are Hate Crime Charges So Rare?
On a cold evening last month, a Chinese man was walking home near Manhattan’s Chinatown neighborhood when a stranger suddenly ran up behind him and plunged ( ) a knife into his back.
For many Asian-Americans, the stabbing ( ) was horrifying, but not surprising. It was widely seen as just the latest example of racially targeted violence against Asians during the pandemic.
But the perpetrator ( ), a 23-year-old man from Yemen, had not said a word to the victim before the attack, investigators ( ) said. Prosecutors ( ) determined they lacked enough evidence to prove a racist ( ) motive ( ). The attacker was charged with attempted murder, but not as a hate crime ( ).
The announcement outraged ( ) Asian-American leaders in New York City. Many of them protested ( ) outside the Manhattan district attorney’s office, demanding that the stabbing be prosecuted as a hate crime. They were tired of what they saw as racist assaults being overlooked ( ) by the authorities ( ).
The rally ( ) reflected the tortured ( ) public conversation over how to confront ( ) a rise in reports of violence against Asian-Americans, who have felt increasingly vulnerable ( ) with each new attack. Many incidents have either not led to arrests or have not been charged as hate crime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capture with reliable data the extent to which Asian-Americans are being targeted.
That frustration erupted on a national scale ( ) this week after Robert Aaron Long, a white man, was charged with fatally shooting eight people, including six women of Asian descent ( ), at spas in the Atlanta area on Tuesday night.
Other incidents that clearly seemed racially motivated have not resulted in arrests. The police are still searching for a man who called an Asian-American mother the “Chinese virus” and spat ( ) at her child in Queens last week.
In New York State, to charge ( ) such attacks as hate crimes, prosecutors would need to show that the victims were targeted because of their race.
But proving a racist motive can be particularly difficult with attacks against Asians, experts say. There is no widely recognized symbol of anti-Asian hate comparable to a noose ( ) or a swastika ( ). Historically, many Asian crime victims around the country were small-business owners who were robbed, complicating ( ) the question of motive.
Under New York State law, certain offenses can be upgraded to hate crimes, increasing the potential prison sentence ( ). As evidence, prosecutors often point to hateful verbal statements or social media posts by the defendant ( ).
In the past month alone, several assaults ( ) on Asian victims have been reported to the police, including an attack on an older woman who was pushed outside a bakery in Queens. None of the incidents has been charged as a hate crime.
In fact, the only person who has been prosecuted for an anti-Asian hate crime in New York City this year is Taiwanese. He was accused of writing anti-Chinese graffiti outside several businesses in Queens.
Wayne Ho,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American Planning Council, a social services agency, said many of his Asian colleagues were verbally harassed ( ) during the pandemic but chose not to alert law enforcement because they worried the perpetrators, who were often people of color, could be mistreated ( ) by the police.
“I asked myself, do I want this person in jail?” said Alice Wong, one of Mr. Ho’s colleagues. “Just because you put someone in jail doesn’t make them not hate anyone anymore.”
Recognizing ( ) this challenge, some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 have called for people who commit hate crimes to attend antiracism classes as an alternative ( ) to prison.
為何針對亞裔的暴力襲擊難以被控仇恨犯罪?
上月一個寒冷的晚上,一名華裔男子在曼哈頓中國城社區附近步行回家時,一個陌生人突然跑到他身後,把刀刺進他的後背。
對許多亞裔美國人來說,這起事件令人驚恐,但並不意外。人們普遍認為,這只是在疫情期間針對亞裔的種族暴力的最新例子。
但調查人員表示,行兇者是一名23歲的葉門男子,他在襲擊前沒有對受害者說過一句話。檢察官認為缺乏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種族主義動機。襲擊者被指控謀殺未遂,而不是出於仇恨犯罪。
這一聲明激怒了紐約市的亞裔美國人領袖。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外抗議,要求以仇恨犯罪的罪名起訴。他們厭倦了他們眼中的種族主義攻擊被當局忽視。
這次集會反映了對於如何應對暴力侵害亞裔美國人的報導增多,公眾開始了痛苦的討論。每一次新的襲擊都讓亞裔美國人感到越來越脆弱。許多事件要不是沒有逮捕任何人,就是沒有被指控為仇恨犯罪,因此很難用可靠的數據來了解亞裔美國人在多大程度上成為攻擊目標。
在白人男子羅伯特•亞倫•朗(Robert Aaron Long)被控週二晚在亞特蘭大地區的水療中心開槍打死八人(其中包括六名亞裔女性)後,這種不滿情緒本週在全國範圍內爆發。
其他明顯帶有種族動機的事件並沒有導致逮捕。目前警方仍在搜尋一名男子,此人上週在皇后區稱一名亞裔美國母親為「中國病毒」,並向她的孩子吐口水。
在紐約州,要指控此類襲擊為仇恨犯罪,檢察官需要證明受害者是因其種族而成為攻擊目標。
但專家表示,在針對亞裔的攻擊中,證明種族主義動機可能特別困難。沒有一種被廣泛認可的反亞裔仇恨象徵可以對應套索或納粹符號。歷史上,全國各地的許多亞裔犯罪受害者都是被搶劫的小商店業者,這使得動機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根據紐約州的法律,某些犯罪行為可以升級為仇恨犯罪,從而增加潛在的監禁刑期。作為證據,檢察官經常指出被告充滿仇恨的口頭聲明或社群媒體發文。
僅在過去的一個月中,警方就接到了數起針對亞裔受害者的襲擊報告,其中包括在皇后區一名老年女性被推出一家麵包店。沒有任何事件被指控為仇恨犯罪。
實際上,紐約市今年因反亞裔仇恨罪被起訴的唯一一人是台灣人。他被指控在皇后區的幾家商店外塗鴉反華內容。
社會服務機構華裔美國人規劃委員會(Chinese-American Planning Council)主席韋恩•何(Wayne Ho)表示,他的許多亞裔同事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受到了口頭騷擾,但他們選擇不向執法部門報告,因為他們擔心騷擾者(通常是有色人種)可能會受到警方的虐待。
「我問自己,我想讓這個人進監獄嗎?」韋恩•何的同事愛麗絲•黃(Alice Wong)說。「把一個人關進監獄並不會讓他們不再憎恨任何人。」
認識到這一挑戰,一些執法官員呼籲犯下仇恨罪行的人參加反種族歧視課程,以替代坐牢。
#高雄人 #學習英文 #多益達人林立英文
#高中英文 #成人英文
#多益家教班 #商用英文
#國立大學英文學系講師
搶劫罪台灣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你從未關心「低端人口」
一
一「中國軍演武嚇台灣因颱風草草結束 呂禮詩:果然天不從解放軍!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中國河北出現大型龍捲風!狂掃30分鐘驚悚畫面曝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鄭州洪災重創共軍攻台計劃!傳對台作戰指揮中心慘遭淹沒 - 自由財經」
一「快訊/中國恐怖洪患「地鐵躺滿屍體」 總統府表達慰問 | 政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9850678821672&id=584986081641475
轉:456年級的碩博高才生.告訴你一件你的思維範疇之外的事件!!!
蔣介石可能會抗議說,我為了顧全大局才犧牲八十九萬人,你們就罵我,毛澤東為了大局,在三年災害裡,活活餓死中國上千萬人,還不是被中國人奉為民族英雄。
這就是中國人啊。這就是中國文化啊。中國人自己在南京屠殺中國人很多次,太平天國城破那次,殺了上百萬人,中國人都覺得沒有關係,但是日本人殺的,就是不能忘記的國恥啊。(南京大屠殺有很多疑義,我們有空再來討論。因為黃埔精神也有在那裡發揮過,所以有死很多人是真的,但是有些國民黨中下層軍官的回憶錄都說,在城破日軍入城之前,就已經殺的血流成河了。
最近有二則新聞令人非常感慨,其一就是蔣介石的遺物被列為國家文物,其二就是有甫發表上任的官員,因為過去曾公開反對前朝「去中去蔣」的政策,而獲拔櫂,並被某些媒體讚其有風骨。其實嚴格說起來,前朝的去蔣化政策並不是要完全將蔣介石從歷史抺去,而是希望還原蔣介石在歷史上的兩面評價,終結過去將蔣介石奉若神明的荒謬時代,只是最後功敗垂成。在幽靈復辟後,蔣介石仍然是被中華國民所紀念的歷史偉人,墳墓有國家憲兵保護,歷史教科書仍然充斥著美化他的謊言。只是有時讀史時會想,那些過去被蔣介石屠殺的百姓,那些起來反抗他而最後被迫害入獄的異議人士,今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別的不說,相信台灣許多人就不知道過去所發生過的一件大屠殺,在這個由蔣介石直接下令執行的慘案中,直接死亡人數保守估計就高達八十九萬人,幾百萬人流離失所,被迫逃離家園,史稱黃河花園口大決堤。
黃河花園口大決堤發生在中日十五年戰爭的中期,也就是國民黨版八年抗戰史的初期,一九三八年的六月九號。當時國民黨蔣家軍中的幾位將領,在蘭封會戰裡發揮黃埔精神,不戰而逃,導致蘭封會戰兵敗如山倒,為了阻擋日軍追擊,蔣介石下令炸毀黃河大堤,希望來個水淹日軍,並且讓附近所有鐵路全部泡在水裡,使日軍無法運兵追擊。眾所皆知,黃河自古稱為「天河」,因為千年以來黃河不斷的淤積,不斷的加高兩側河堤,最後黃河的河床甚至比兩側的農地還要高,一但大水決堤,後果不堪設想。而這等陰狠的毒計,早就戰事甫起時,就有人向蔣介石建議過,只是當時戰況還沒有完全悲觀,蔣介石只是當作備案來處理。直到了五月底,戰事已經完全絕望,會戰大敗後考慮的只是主力部隊能不能順利撤出戰區,大家能不能躲過日軍的強力追擊,此時也顧不得百姓的死活了,就在六月初開始準備決堤計畫,在六月九日那一天用炸藥與高射炮炸開大堤,整個平漢鐵路以東全部被大水淹沒,一千二百萬畝的農田全部泡在水裡。走避不及的百姓全部被大水活活淹死。震驚世界。
一開始國民黨還打算栽贓到日軍頭上,在炸堤後發動各路媒體強力譴責日軍炸堤的暴行,並且指出這是另一次的南京大屠殺。一直到中日十五年戰爭結束後,國民黨的媒體仍然繼續作這樣不實的報導。直到許多無法辯駁的史料出土,親歷事件的當事人們撰寫回憶錄,直指炸堤的就是國民黨軍隊,才讓事實真相被還原。從此國民黨絕口不提這件淹死八十九萬人的歷史慘案,教科書中只剩下南京大屠殺。順道一提的是,國民黨稱的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是三十萬人,還遠不及黃河花園口大決堤裡直接死亡人數的一半,而八十九萬人死亡還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因為這是直接在大水中死亡的數字,在大水之後,所有的農田都泡在水裡,沒有任何收成,又造成大飢荒,在兵荒馬亂中也沒有政府單位可以進行人道救援,屍體任其腐敗,又引起大範圍的瘟疫傳染,大水退去後,間接死亡的人數恐怕更是八十九萬人的數倍。會戰結束後,潰敗的國民黨許多部隊,在黃泛區附近四處逃竄,飢荒中無以為食,就搶劫為生,湯伯恩所部的軍隊軍紀特別差,在河南時強淫虜掠樣樣來,所以當時流傳一句話叫「寧要日軍燒殺,不要湯軍駐紮」。國民黨在中日十五年戰爭結束後的內戰裡兵敗如山倒,被中國百姓趕出中國,不是沒有原因的。
後來紙包不住火了,黃河花園口決堤慘案確定就是黃埔軍幹的,宣傳口徑只好轉向,陸續出現一些報導文章指出,由於當時疏導得宜,其實並沒有任何一個百姓死傷。但是有趣的是,當時國民黨蔣家軍與日軍互相指控對方炸堤的報紙,其實都還被保存在圖書館裡,幾十萬百姓活活被淹死的事實,兩方都有積極報導。國民黨的報導指出日軍炸堤屠殺平民,日本的報紙則說是蔣介石炸堤,自己害死中國百姓。文章最上方的配圖就是當時日本的報紙,用「人類永遠的敵人」來形容犯下這等血腥罪行的蔣介石。當然時至今日我們也都知道是誰在說謊了。日方拿這件事來宣傳,並且強調日軍積極救助被大水奪走一切的幸存災民,其實也是言過其實,因為日軍自己跑都來不及了,還會救助敵國的災民??據戰後曝光的日方史料記載,當時日軍不像中國平民百姓,沒有機動交通工具,是有軍用卡車助其撤離災區的,但是仍然有兩個日軍師團走避不及,被大水圍困,日軍調動了所有能調動的飛機,空投救命物資,讓日軍受困的部隊不至斷糧。但是就算如此,日軍仍然有七千多人死於大水之中。國民黨後來的文宣說「國軍疏導得宜,百姓並無一人死傷」,真是他媽的鬼話連篇。
海地大地震,震驚全世界,但是目前死亡人數仍然未破三十萬人,南亞大海嘯,估計奪走二十二萬人的生命。但是兩場世紀天災加起來都沒有蔣介石一聲令下有威力。八十九萬人從此淪為波臣,而歷史上甚至沒能記上他們一筆。你問我們為什麼對蔣介石這麼有意見。我們只能告訴你,人跟禽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人有良知,所以人類社會無法認同希特勒屠殺猶太人,就像我們無法認同蔣介石一樣。我們不認為要將蔣介石從歷史中抺去,這是不對的。我們主張的是要還原歷史的真相,讓大家知道過去發生過什麼事。套句中國朋友愛說的話,這叫「將蔣介石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我們無法認同蔣介石這個人過去的所做所為,多次經過中正紀念堂時也都拒絕進入,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特殊的意識形態,而是人都是有良知的。除了已經喪盡天良的人以外,我們真的無法理解是什麼樣的人,竟然可以原諒這種屠殺的暴行。
sophist4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