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城市
-
去倫敦的前一晚,我想了很久旅途上應該看什麼書,不想看太政治的、太沈重的、太催淚的,最後在書櫃上選了一本關於旅遊的書,Italo Calvino 的 Invisible Cities。
-
出發前不只一個朋友跟我說,倫敦並沒有他們所想的那麼有文化,叫我做好期望管理。
-
到埗第二天,...
看不見的城市
-
去倫敦的前一晚,我想了很久旅途上應該看什麼書,不想看太政治的、太沈重的、太催淚的,最後在書櫃上選了一本關於旅遊的書,Italo Calvino 的 Invisible Cities。
-
出發前不只一個朋友跟我說,倫敦並沒有他們所想的那麼有文化,叫我做好期望管理。
-
到埗第二天,我去了Tate Modern,那邊商店的店員看到我手上拿著的書,說他也很喜歡,問我有沒有讀過作者的其他著作,我說還沒有,這本書也不淺,他說對呀,作者把真的說的好像是假的,假的又被他說成真的一樣,我說這才是Invisible Cities嘛,他笑了。
-
那個週六,我去了Notting Hill也順便逛一下Portobello Road Market,在二手書店買了一本I Choose Peace,關於Bernard Shaw和戰爭的回憶。然後帶著那本書匆匆趕去音樂節 ,旁邊再旁邊的男生說這本書好像很有趣,問我借來看,然後他看著Shaw的生平又感嘆說,這會不會太悲哀呀?同時另一邊的老伯說他很興奮,因為終於看到Future Islands,還一直比搖滾手勢。
-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侍應說他來自西班牙,我們談政治,他說他是左派(leftist),然後說起加泰隆尼亞和直布羅陀,還有中港、中台關係,他都毫不陌生。
-
最深刻的還是跟房東的對話,他是一名導演,不算很有名,但能在IMDB搜尋到也很不容易了。他說他也愛村上春樹,王家衛,還很喜歡韓國電影,我說《下女誘罪(下女的誘惑/小姐)》拍的真美,他也興奮地贊同。
-
基於這些交流,我確實很難認為倫敦人比我想像的缺乏文化,在我去過的講英語的國家中,最喜歡聊天、最不忌違講政治的、涉獵文化藝術最多的,真的非倫敦莫屬,更不用說那邊有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及藝術館(他們說許多文物都是不義之財,不應覺得驕傲)。
-
臨行前,我寫了一封信給導演房東,也把帶去倫敦看的書留給了他,我說”What happens in London, stays in London”,他回覆說這本書他沒看過,但改編自這本書的話劇是他最最喜歡的,真巧合。
-
這本書把旅遊的經歷說的很浪漫,浪漫不是因為豔遇,而是因為作者說,人總帶著許多想象、假設來到一個新城市,旅遊的所見所聞必然改變人原有的印象,並為該城市的種種符號添上新的意義,因此在你踏足新城市的那瞬間,腦海裡那個城市的面貌也會隨之消失。
-
“Memory's images, once they are fixed in words, are erased," Polo said. "Perhaps I am afraid of losing Venice all at once, if I speak of it, or perhaps, speaking of other cities, I have already lost it, little by little.”
-
對於倫敦,我就只寫那麼多,讓其他記憶在腦海裡保鮮,希望你們探索過後,也會喜歡倫敦。
-
分享一部在Notting Hill取景的電影,《摘星奇緣/新娘百分百》,雖然劇情很cheesy,但每次看還是覺得很浪漫,光是把男主角設定為又紳士又幽默卻又愛面子的獨立書店店主,已經夠「英倫」了吧?
-
最記得有一幕落難明星躲到了男主角的家,問”Can I stay for a while?”,男主角回答”You can stay forever.”
-
再聽一首The Beatles 的 In my life,關於城市、人與回憶的歌。
-
https://youtu.be/-eCh3y5VROM
-
There are places I remember all my life
Though some have changed
Some forever, not for better
Some have gone and some remain
#怪咖電影清單
搖滾手勢符號 在 護理師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醫院也辦了盛大普渡活動,每個單位都準備很多貢品到現場祈求平安,本單位護理師忙歸忙當然也要有,因為幾乎每天都在院外趴趴走,出入平安最重要。稍微瞄一眼現場各家準備的好料,餅乾糖果葷素不忌,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動物實驗室準備那區我看到飼料),統計最多最常見的第一名應該屬:綠色乖乖,不免俗本單位也有!最應景也最重要的願望:出入平安一整年。心誠則靈🙏🙏。
法師誦經與迴向後,貢品灑淨(應該是這樣說吧!)我領到一個 #佛手,幾乎每年法師都會準備分享給現場的有緣人。
這手勢經常看到…不是拜拜,是演唱會上嗨翻了的大家,有吧?不陌生。搜尋網路有關 佛手的訊息,還真的有不同的解釋。藉此機會分享一下,一起長知識了!
----------------------網路資訊--------------------
佛手是一種作為手形的糕餅類製品,不管在佛教或道教施食的場合常出現,象徵觀音佛祖對於好兄弟伸出救贖之手,道長或法師在施食時拋出,分享給參加普渡的信眾們,據說食用後有保平安之效果。
在美國的搖滾音樂會上常常看到的 Rock 手勢
這個手勢在西方符號學中象徵著地獄的撒旦,也被人稱為惡魔之角,具有邪惡的含意,但在搖滾圈內通常代表 " Rock on 搖滾吧 "。
同樣的手勢在義大利卻被稱為" Corna ",代表的意思是你的老婆出軌了,你成了綠帽俠。
在西班牙、葡萄牙等足球興盛的國家,很流行這個手勢,主要是在反抗裁判的黑哨。
搖滾手勢符號 在 怪咖電影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Whenever I get gloomy with the state of the world, I think about the arrivals gate at Heathrow Airport. General opinion's starting to make out that we live in a world of hatred and greed, but I don't see that. It seems to me that love is everywhere. Often, it's not particularly dignified or newsworthy, but it's always there - fathers and sons, mothers and daughters, husbands and wives, boyfriends, girlfriends, old friends. When the planes hit the Twin Towers, as far as I know, none of the phone calls from the people on board were messages of hate or revenge - they were all messages of love. If you look for it, I've got a sneaky feeling you'll find that love actually is all around.”
Love actually (2003)
(兩部電影都有Hugh Grant欸)
看不見的城市
去倫敦的前一晚,我想了很久旅途上應該看什麼書,不想看太政治的、太沈重的、太催淚的,最後在書櫃上選了一本關於旅遊的書,Italo Calvino 的 Invisible Cities。
出發前不只一個朋友跟我說,倫敦並沒有他們所想的那麼有文化,叫我做好期望管理。
到埗第二天,我去了Tate Modern,那邊商店的店員看到我手上拿著的書,說他也很喜歡,問我有沒有讀過作者的其他著作,我說還沒有,這本書也不淺,他說對呀,作者把真的說的好像是假的,假的又被他說成真的一樣,我說這才是Invisible Cities嘛,他笑了。
那個週六,我去了Notting Hill也順便逛一下Portobello Road Market,在二手書店買了一本I Choose Peace,關於Bernard Shaw和戰爭的回憶。然後帶著那本書匆匆趕去音樂節 ,旁邊再旁邊的男生說這本書好像很有趣,問我借來看,然後他看著Shaw的生平又感嘆說,這會不會太悲哀呀?同時另一邊的老伯說他很興奮,因為終於看到Future Islands,還一直比搖滾手勢。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侍應說他來自西班牙,我們談政治,他說他是左派(leftist),然後說起加泰隆尼亞和直布羅陀,還有中港、中台關係,他都毫不陌生。
最深刻的還是跟房東的對話,他是一名導演,不算很有名,但能在IMDB搜尋到也很不容易了。他說他也愛村上春樹、王家衛,還很喜歡韓國電影,我說《下女誘罪(下女的誘惑/小姐)》拍的真美,他也興奮地贊同。
基於這些交流,我確實很難認為倫敦人比我想像的缺乏文化,在我去過的講英語的國家中,最喜歡聊天、最不忌違講政治的、涉獵文化藝術最多的,真的非倫敦莫屬,更不用說那邊有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及藝術館(他們說許多文物都是不義之財,不應覺得驕傲)。
臨行前,我寫了一封信給導演房東,也把帶去倫敦看的書留給了他,我說”What happens in London, stays in London”,他回覆說這本書他沒看過,但改編自這本書的話劇是他最最喜歡的,真巧合。
這本書把旅遊的經歷說的很浪漫,浪漫不是因為豔遇,而是因為作者說,人總帶著許多想象、假設來到一個新城市,旅遊的所見所聞必然改變人原有的印象,並為該城市的種種符號添上新的意義,因此在你踏足新城市的那瞬間,腦海裡那個城市的面貌也會隨之消失。
“Memory's images, once they are fixed in words, are erased," Polo said. "Perhaps I am afraid of losing Venice all at once, if I speak of it, or perhaps, speaking of other cities, I have already lost it, little by little.”
對於倫敦,我就只寫那麼多,讓其他記憶在腦海裡保鮮,希望你們探索過後,也會喜歡倫敦。
分享一部在Notting Hill取景的電影,《摘星奇緣/新娘百分百》,雖然劇情很cheesy,但每次看還是覺得很浪漫,光是把男主角設定為又紳士又幽默卻又愛面子的獨立書店店主,已經夠「英倫」了吧?
最記得有一幕落難明星躲到了男主角的家,問”Can I stay for a while?”,男主角回答”You can stay forever.”
再聽一首The Beatles 的 In my life,關於城市、人與回憶的歌。
https://youtu.be/-eCh3y5VROM
There are places I remember all my life
Though some have changed
Some forever, not for better
Some have gone and some remain
搖滾手勢符號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什麼是「灰狼手勢」】#極端主義符號?
3 月 1 日,奧地利一項關於「象徵極端主義的符號」禁令正式生效,其中包括代表土耳其民族主義的「灰狼手勢」也出現在禁止名單上。土耳其外交部表示無法接受奧地利這項決定,並強烈譴責。
這個一不小心比錯,就會瞬間變得很搖滾的「灰狼手勢」究竟代表什麼?它與土耳其人又有什麼關係呢?另外,將「灰狼手勢」與極端主義劃上等號是否合理?讓土耳其人告訴你 →
#時事 #土耳其 #奧地利 #灰狼手勢 #極端主義 #符號 #禁令 #萊拉 #伊斯坦堡情旅日記
▍換日線 3 月徵稿活動:交換生的私房景點 → bit.ly/2GMC1Cd
▍換日線 2019 春季號《一畢業,就出國》→ bit.ly/2G3bn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