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最不想錯過的!
7/6-7/18背著行李來~屏東三地門 玩吧!
2018年起,蒂摩爾古薪舞集推出《#TJIMUR藝術生活節》,每年七月邀請不同領域的國外藝術家到部落駐村生活與創作,透過更多的停留與對話,開啟了一條藝術家與部落交流的路徑,部落與世界有了對話的可能性。生活節是一場旅行、生活...
#今年暑假最不想錯過的!
7/6-7/18背著行李來~屏東三地門 玩吧!
2018年起,蒂摩爾古薪舞集推出《#TJIMUR藝術生活節》,每年七月邀請不同領域的國外藝術家到部落駐村生活與創作,透過更多的停留與對話,開啟了一條藝術家與部落交流的路徑,部落與世界有了對話的可能性。生活節是一場旅行、生活學習及藝術分享,在旅行之中,我們學習體悟生活中的藝術,學習對話,同時看見藝術在此展現了無限可能。
#旅行的構成要件包括:
12天 —《TJIMUR藝術生活節》
13位 — 藝術家駐村
12場 — 蒂摩爾古薪舞集15週年特展
12場 — 地磨兒部落深度之旅
9場 — 三合一身體實驗室
6場 — 駐團藝術家實驗室
6場 — 環境劇場
1場 — 舞蹈電影播眏分享
10場 — 部落工藝師手作課程
5場 — 身體工作坊
2場 — 藝術家國際演出
3場 — 藝術家實驗演出
6場 — 回饋部落活動分享
2場 — 蒂摩爾藝術生活節交流活動
2場 — 藝術座談
2021年的《TJIMUR藝術生活節》持續由蒂摩爾古薪舞集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策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張懿文助理教授及蒂摩爾古薪舞集舞蹈總監巴魯.瑪迪霖擔任藝術顧問。
今年以【tazua・那時】為主題。「tazua」為排灣族語,意為「那時」,排灣族人常常在追憶過去時說起「tazua」,它不僅連結過去的追憶,也是未來的回憶,今年會更聚焦部落生活,透過藝術尋找時間的脈絡,感受從「那時」到「這時」的歲月流光。
#請持續關注臉書
#藝術生活節將豐富你的暑假人生!
主辦/蒂摩爾古薪舞集
贊助/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屏東縣政府
協辦/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 IMCCI at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劃(USR)- Hi-Five Plus: 從北投平埔族群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
國立屏東大學USR搖滾社會力計畫
希奇文化
形象設計/陳文德
搖滾北投場地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14
[一. 木吉他彈奏應該要知道的曲目~來看外星人篇(下)]
曲目之…外星人沒有編號~
Michael Hedges - Because It's The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TC7kPZZmuM
Michael Hedges以作曲的思維,在我們所熟知的吉他這個六絃樂器上,用調弦的方式,佐以敲擊與搥、勾弦的技法,已經讓吉他的彈奏,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面貌;但這次所介紹的曲子『Because It's There』,讓我在當時第一次見識到『Harp Guitar』這種變異形式的吉他構造,而也因為這樣的設計,擴展了吉他的音域,使得作曲家能夠在器樂演奏的方式與樂曲的寫作,發展到完全不同的境界。
話說,在二十世紀前期,當第一把電吉他被製作出來,整個吉他的音樂觀,掀起了驚天動地的改變,更不用說因此所刺激,或說催生出來的音樂表現流派,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意涵、意識形態、人文價值與…衣著打扮(?),是如何深遠地影響了我們的音樂取向。這種因為樂器的研發所帶來的音樂表現的發展、改變,在近代的音樂史屢見不鮮:第一台的合成器、第一台電鋼琴,第一個Midi協定,第一個取樣音源,第一個序列編輯軟體,到現在你已經習以為常的數位/類比編曲軟體(DAW),如今,你已經可以坐在家裡,操作著DAW,透過網際網路,與全世界的音樂工作者交換彼此的工作檔案,並且可以直接將你的音樂作品直接販售給你的消費者,這一切,是不是好極了?
你永遠不會知道,今天的這一個決定、這一個改變,會怎麼影響了你自己。
或這個世界。
就像將近三十年前,Geddy、光夏與我,都不知道那一個決定,將改變我們什麼。
--------------------------------------------------------------------
Geddy的淡江大學四年,與我的三專將在同一個夏天結束。1988年,淡水小鎮已經開始感受得到事情好像不再那麼單純、美好的味道:沿大度路過竹圍、關渡往淡水的右側,建商開始圍起工事藩籬,各式大興土木的器械車輛震天價響;而原本左側應該定時就會轟隆作響的北淡線,反而沈寂了下來,只剩下兩軌的平行線遠遠延伸著卻不知想著些什麼。也許是離別在即,小鎮的人事物彷彿也多了一些生份的拘謹,一種『這兒是不是原鄉』的疏落感,不知道從何時悄悄地滲了上來……
『來做點什麼吧!同學~』,Geddy說著 ;『給咱們的淡水生活留下一個紀錄吧!我們來唱自己寫的歌,我們來弄一個創作發表會!』。
高中時代就認識的Geddy,除了出了名的清亮高亢的歌喉之外,一直就是一個領袖型的人物,比較起我在高中時的邊緣性格,Geddy有著更強毅的邏輯論證與執行的能力。且不說他以個人意志開辦了中正高中第一屆吉他社,三年來都自力執行了吉他社的寒暑訓,進了淡江之後,一樣把淡江吉他社弄得風生水起、生氣盎然;像我這一個淡專的校外人士,也被他所經營的淡江吉他社吸引得幾乎每天都去報到,而淡江頗負盛名的金韶獎民歌比賽,Geddy應該是從第一屆就參與其中,我也因此能以一個伴奏者的身份,隨著Geddy與他的學姊劉瑞玟(阿玟),開心地在這個音樂環境裡玩耍著自以為是的音樂幻覺。
『來做點什麼吧!同學~』,Geddy說著,然後他邀請了光夏、阿玟,我們興奮地討論著該做什麼、怎麼做什麼,來給我們共同摯愛的淡水,留下一個永遠都會記得的事兒。『就像是在淡水的河邊留下那些我們想說的話吧~』,第一代的文青女神光夏幽幽地用她低沈的嗓音與出世的文筆這樣描述著。
『河岸留言』。
1988到1989的這一個年度,我們穿梭于淡江大學與光夏一家人起居、位於北投的那間『發光的房子』,不斷地討論著這個創作音樂發表會應該怎麼被發生。也許因為Geddy從大一就加入了康輔活動的學習與訓練,一開始他就已經將整個活動的組織架構完整地建制起來,我們甚至設置了『導演/舞監/經紀』的工作角色,整合了淡江吉他社的學生幹部,從海報設計、企劃文案、節目安排、訊息露出與票務販售、場地整合,所有多年後我所參與過的主流商業演唱會的部門,在當時都有專職的夥伴一一負責。
『票務販售』!是的,將近三十年前,我們一幫大學年紀的傢伙搞的創作發表會,是用售票形式來舉辦的。對於近年來政府文化部門,開始以『補助案』的方式,獎勵協助新一代音樂工作者完成音樂製作的這項政策,我個人不是那麼贊同,還曾冒昧地表述過『一個不用面對市場的產業,怎麼可能提高競爭力』這種觀點,原因…應該就是:在那個根本還沒有這一些文創口號的年代,我親眼看到夥伴們是如何為了推展這個音樂活動的票務所付出的努力!
但是,在那個時候,每一次的音樂製作會議,我都非常心虛。
因為,Geddy或是光夏,早在高中時代就已經嶄露他們創作的能量,吉他社在當時以及一直延續至今,傳唱的都是他們才華洋溢的詞曲,而我,只是一個喜歡彈著沒有人能唱的吉他演奏曲或編寫吉他為主角音樂的傢伙,要弄一些個曲目在一個創作發表會上……我~頭皮有沒有這麼硬?
將近一年的時間,我絞盡腦汁卻都還沒能真的落筆寫些什麼;而那一年,也發生了許多事,我的母親在這一年中確診了肝癌末期,于1988年末撒手人寰。至親的離世,讓我在音樂的思考,突然多了幾分的成熟;我依然記得母親在病榻艱苦與病魔搏鬥時,我為了鼓舞母親的意志,不斷地在母親耳旁說:『媽媽,明年四月我有一個音樂的創作發表會,您可一定要來幫我加油啊!』,母親答應了,只是失約了。她在臨走前交代給父親:『讓中岳買一把吉他吧…』。
我的家人從來沒有同意過我想要走音樂這條路的決定,而在母親離去不久,父親沈默地遞給我一個厚厚的信封,我沈默地走到樂器行買下了我生命中第一把屬於自己的電吉他,從那一刻起,我的音樂就已經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我英年早逝的母親。
1989年開年之後,我知道我不會寫出足夠數量的曲目來呈現給這個原本很興奮而期待的音樂會,在取得音樂夥伴們的諒解後,我只寫出了三個曲目。
『河與船』,詞曲,獻給我的母親;阿玟是我的歌聲。
『傳說中的雨』,詞曲,獻給淡水這個豐富了我年輕靈魂的土地,阿玟是我的歌聲。
『Slow Train on the Field』,紀錄著北淡線給我的印象,以及我當時所有對於吉他的理解與熱情,一個在當時還不太有人試著去表現的吉他演奏曲。
1989年,民國七十八年四月七號,『河岸留言』音樂創作發表會在淡江大學學生活動中心舉行,音樂會開始之前,門票全數售出。
前篇文章提到過,我事實上抄襲過Michael Hedges 的音樂,『Slow Train on the Field』挪用了Michael Hedges的搥勾弦的特殊聲響,來模擬記憶中北淡線小火車奔馳於鐵軌上的那種節奏、律動感,而那種開放調弦所帶來的豐富泛音,正是我對於關渡平原一個遼闊的描寫;但我沒說的是:在那天晚上、當我揹著吉他,一個人走上舞台,面對著一屋子擁擠的觀眾,要開始演奏這個曲目時,這整首音樂的中間,還有一整個段落我根本沒能寫出來。
我知道那個段落,應該要用木吉他去彈出類似電吉他在處理藍調搖滾時的那種很扎實、有力的節奏,我知道要在那個節奏裡還要寫進一些能被唱得出來的短短的樂句,我知道我需要用這個樂段來做為整個音樂的對比,立體化整個音樂的結構,然後再讓整個音樂安靜下來,回歸到火車怡然的節奏,這樣的起承轉合會很優秀,我都知道!但在上台的前一秒,我都還沒能寫出來……
舞台很黑,沒有燈光,因為我告訴燈控的夥伴等我的前奏開始了,再慢慢給單獨的一個Follow燈。所以,一切都很安靜,台下的觀眾都在等著。那個前奏,是用右手的食指輕輕貼在吉他琴頸的第十二格,左手的三根指頭按在一個指定的和絃部位、用其中兩個指頭搥勾著為了這首曲目而調整的開放調音吉他弦,因此,它會帶來一種有一點悶音的自然泛音,然後,我慢慢鬆開我的右手,悶住的泛音會漸次明亮起來,像是火車從遠遠的那一頭向著我開駛過來,然後,燈光給,我進入到第一個音樂主題,開始說這個北淡線的故事。
但,我的音樂根本還沒寫完。
時間好像過了很久,又好樣一點兒也沒有移動過,我在一種我從來沒有聽過的巨大聲響中驚醒過來!我看見全場的觀眾熱情地鼓掌、喧叫著,口哨聲此起彼落,每個人看起來,都高興極了!
我好像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卻又覺得一切都很模糊;我知道那個缺口的樂段,我在舞台上寫了出來、彈了出來,然後,它又從我的腦海,消失在宇宙無垠的黑暗,一切像是發生過,一切像是沒發生過……
民國七十八年四月七號那個晚上,光夏展現了少女情懷的溫婉,Geddy展現了現代書生的憤怒與感慨,阿玟協助了我唱出對於母親與土地的懷念,整個淡江學生活動中心在李雙澤先生之後,再一次往臺灣原創音樂的旅程邁進了一步。
我們不知道的是,已經早一年畢業的阿玟,邀請了她進入音樂製作環境所認識的朋友,當天晚上,臺灣極為重要的音樂工作者陳揚老師也在現場。幾個月後,陳揚老師約了Geddy與我會談,再不久,我們加入了陳揚老師新成立的『比特音樂工作室』,開始接觸到流行音樂產業第一線的工作環境,然後,開啓了我們人生新一段的故事,再然後,一直走到今天。
後來,還發生了好多事;Geddy決定要到美國西岸專心研究吉他的學問,我決定要在臺灣音樂製作圈看看自己可以走多遠,我們說好了,等他回臺灣以後,他要努力開發現場演出的種種,我要在製作圈闖出一點名堂,然後,再一起努力看看,能為臺灣的音樂,做一些什麼;而不論我們做什麼,我們都要用『河岸留言』的名字,一起繼續努力。
所以,你看到了公館、西門的『河岸留言』,我也能夠有這個榮幸,讓你在這個地方看到了這個故事。
--------------------------------------------------------------------
你永遠不會知道,今天的這一個決定、這一個改變,會怎麼影響了你自己。
或這個世界。
Michael Hedges留下的這些音樂作品,應該也不知道,會怎麼啓發、影響了一個他素未謀面、毫無關係的東方人;而我們的生命中,有多少的千絲萬縷,在我們習以為常的呼吸之間,微妙地交錯著,然後靜靜地發生了變化,在我們知與不知之際,改寫了我們的軌道。
Geddy一直說,我們這種交會,一定有一種密碼,我們應該好好來研究一下,破解這個密碼,這一定是有什麼祕密的意義存在著。
有嗎?沒有嗎?
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我們至死都沒能破解出來~
這,不一直都在嗎?
『 Because It's There』,它一直都在的呀。
Geddy Lin 雷光夏(summer lei)
搖滾北投場地 在 Cincin Lee 李欣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馬芳!
Cincin Lee 李欣芸 第一次來「音樂五四三」是2005年,她發行個人專輯《國際漫遊》,我還放了幾首她早年參與台灣獨立音樂、台語搖滾創世紀年代的作品:
https://goo.gl/v4Y57b
第二次是2006年,她專門談了一期自己的電影配樂作品,也介紹了幾首她最喜歡的大師配樂:
https://goo.gl/TMh7CV
當時她就感嘆過電影配樂在台灣之艱難,預算永遠吃緊,時間永遠太趕,唱片公司極少出版台灣電影配樂專輯。她當時就說,希望有一天能出版自己的配樂作品。
言猶在耳,一眨眼十年過去了。這段時間,李欣芸又累積了許多精采作品,拿了金馬獎,也拿了金曲獎。她總算等到了這一天,用完整的管弦樂編制,和世界級的樂手一起,錄製自己歷年的配樂和純音樂作品精選。一口氣就是兩片裝,裝幀設計精美絕倫,算算前後花掉的錢,根本不需要想打平的問題,那是壓根兒不可能的。《心情電影院》一方面是給自己作曲人生一個交代,一方面也帶著不服氣的意思:誰說台灣做不出大氣淋漓、風格多元、好聽耐聽的配樂?
這些年,有機會做稍大編制的作品,李欣芸總會優先在台灣物色合作樂手,盡量把機會留給自己人。但當她動手準備《心情電影院》的企劃,發現台灣的環境條件,幾乎不可能讓她實現心中的規模:首先要有足以容納近百人樂隊的專業錄音室,這在台灣是不存在的,只能借用音樂廳之類場地,再加上人事成本,預算高得無力負擔。
幾經打聽研究,最後她決定遠赴東歐,和保加利亞國家廣播交響樂團合作錄音。保加利亞多年來早已發展出非常成熟的電影配樂工業,錄音環境、樂手功底都是一流,成本算下來,攤上差旅費,還比在台灣錄音便宜得多。李欣芸的偶像Ennio Morricone,更長年和這個樂團合作,讓她大為放心。她先把譜寄給指揮,兩邊來回溝通,寫了一兩百封email,才親自飛去參與錄音。保加利亞樂手們根本不知道台灣在哪兒,看到來的是一位小個子亞洲女生,也有點意外。但一開始的生疏,在音樂開錄之後很快冰釋。大家都服氣,並且喜歡上這些作品。李欣芸總在演奏前跟大家講解作品背後的故事,也連帶讓樂手們對台灣的文化、歷史產生了興趣。聽聽他們演奏的台灣味兒十足的「大稻埕」,你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驚喜。
這期節目,我們從脫胎自台北板南線捷運列車進站音樂的「台北行板」聽起:這首五拍的短歌,每天陪著百萬人次在月台等車,是李欣芸送給這座城市耳朵的禮物。節目中選播了《心情電影院》幾首風格各自不同的配樂作品,包括最長的「雙瞳」逐章講解,讓作者親自帶你聽她怎樣煞費苦心,讓音樂扣著故事走,卻也不能喧賓奪主。
此外,我們也聊到八九十年代之交,那個從學院音樂科班一頭栽進台灣地下音樂革命的女孩,放了她作曲的台灣獨立音樂洪荒期曠世經典「失業男子」,回顧了壯烈前衛的Baboo樂團,和她與林暐哲共同製作的新台語歌不朽經典,陳明章的《下午的一齣戲》。
我們聊得欲罷不能,約好一定要儘快再來節目「續攤」,絕對不能再等十年了。
播出曲目( * 為《心情電影院》選曲):
台北行板*
板南線捷運列車進站音樂
17歲*
懷念年祭*
葉樹茵 / 失業男子(1989)
Baboo / 新台幣是一尾魚(1992)
潘麗麗 / 再會吧!北投(1990)
湖岸月光*
雙瞳*
小站*
大稻埕*
西伯利亞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