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搖曳同義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搖曳同義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搖曳同義詞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解憂餐桌。小米酒種02》 瓊漿搖搖晃晃,在杯中的小世界撞出了波瀾。我想起小米酒、枇杷酒、梅酒等一連串微醺味,在酒飲的世界中,複雜和美好有時是同義詞,台東滋味可不僅於小米酒,諸如「釀造」、「浸泡」和「蒸餾」等製酒法,引動的滋味可豐富了。 多想無益,我依舊決定由小米酒談起。這幾年有幸認識不少...
搖曳同義詞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解憂餐桌。小米酒種02》
瓊漿搖搖晃晃,在杯中的小世界撞出了波瀾。我想起小米酒、枇杷酒、梅酒等一連串微醺味,在酒飲的世界中,複雜和美好有時是同義詞,台東滋味可不僅於小米酒,諸如「釀造」、「浸泡」和「蒸餾」等製酒法,引動的滋味可豐富了。
多想無益,我依舊決定由小米酒談起。這幾年有幸認識不少部落朋友,經常分享他們的手釀滋味,由開始的驚喜,到近期的品評,我必須承認,有時候越喝越讓人困惑,因為一個小米酒各自表述,每個部落的定義都不同。
先不提釀法,光是原料就頗具玩味。名為小米酒,卻少見純以小米釀的酒,通常會混著糯米,有些根本是純糯米,然而名稱皆為「小米酒」。個人觀點,或許和部落所在地區有關,山區通常種植小米,金黃搖曳於山陵斜坡處,平地則多為糯米,有著水渠推動稻浪。酒中的小米比例越多,滋味越偏酸,糯米比例越高,風味則偏甜韻。在我的品飲經驗中,阿美族釀的多為糯米酒,滋味偏甜,布農族和排灣族則偏小米,滋味偏酸。魯凱族則是糯米和小米混搭,甜中帶酸。
這種區分法並不精準,因為時代不同,考慮原料時,自有思量處。譬如以糯米為原料釀酒,出水率高,酒水較多,以小米釀酒的話,酒水較少,加上這幾年的小米售價節節升高,想用純小米還真是要下重本。然而歸根究柢,釀製小米酒這件事情,本質上不能套用商業思惟,釀酒是為了慶典中的「分享」,針對豐收一事給予感謝。
順著這個思惟,我猜測以往釀酒時,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米種,且多是世襲保種。只不過,往事如煙,昔日今朝,少有人在意釀酒與米種間的關聯,譬如糯米品種中,僅有關山電光社區的黃翰,特別選擇原生品種的糯米種植,以此糯米做出的甜酒釀,滋味帶著漂亮的野感,那是種醇厚的甘甜。至於小米品種,排灣族的拉勞蘭部落曾想推廣一款名為阿碧隆(Abilung)的釀酒小米,然而這款特殊的小米品種生長期較長,多數人還是喜歡選用市面常見的小米品種,譬如農改場推出的台東一號到八號小米品種,產量穩定容易控管,或是一些生長期較短的品種。
「只要是糯小米,都能釀酒。」在金鋒種植小米的高世忠表示,真要區分,可能只有新米和舊米的差異,新米入倉儲存,舊米釀酒慶祝,這是習俗,也是滋味差異,因為舊米釀出的風味較佳。經營聖果蜜多釀酒廠的翁際然先生則表示,幫許多人代釀小米酒後,發現比較農改場提供的小米品種和金鋒一帶的原生種小米後,前者浮現的油脂較多,但滋味的差異倒是不大。
聽完分享,我知道目前少有人願意正視小米品種和釀酒間的關係,但是內心深處總有不甘,記得日本漫畫《夏子的酒》,女主角辭去工作回鄉,致力復育哥哥認為的夢幻之米「龍錦」,她想要釀出日本第一名的酒。
那,什麼是台灣第一的小米酒呢?
小米酒可以被精緻化嗎?或者該問,以族群分享為主的小米酒被精緻化後,是否會失去原本的意義?讀著夏曉鵑撰寫的〈失神的酒:初探酒與原住民社會的資本主義化過程〉,我內心困惑,輕啜杯飲,在甘韻中思考。
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待續)
PS.解憂餐桌:臺東慢食節一季一次與大眾的美味約會即將在八月18、19日開始囉!本次主題為台東在地的含酒精性飲品與料理-「酒釀」,地點在台東市鐵花村,時間由下午四點到晚上九點,歡迎參加。
Ps.小米酒主照片由
Ps.照片由拾光快門影像工作室 Dfusion Photography提供
https://www.facebook.com/Dfusion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