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搓的造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搓的造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搓的造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搓的造詞產品中有14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766的網紅講劇時辰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七救星》與吸引力法則 ~ 共15集的《七救星》終於播完,個人向來不好玄學節目,今趟可謂破紀錄看了14集,除了曾參演大電影《時代》那外籍演員一集沒有看,因為他的運勢已經很強,可以參演這齣聲言可破《幻愛》票房紀錄的電影,還要改運嗎? ~ 估計大部份觀眾是因為好笑才看完這節目,七師傅的一臉認真,配合...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90的網紅唐寧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器皿 詞曲/唐寧 你拉起我 發沉的手 繼續向前不停的走 你收集我 眼中的淚 不再白白無謂的流 不可能才最有可能 不平凡的呈現最平凡的我 你捨生命 賜下氣息 扶起卑微的塵埃 十萬個小時的磨塑 都是因為你的愛 變化帶出心意更新而變化 每一次挑戰都是靈魂甦醒的時刻 每一次打磨都是分別為聖的堅持 ...

搓的造詞 在 平底鍋夫妻Pan Couple •世界食旅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6:28:55

💆🏻‍♀️L’É Air 儷蕾兒 ⁡ 對抗夏日毛燥髮❗️染後護髮❗️ 這兩個問題是否常常困擾著您? 沒錯,平底鍋太太就是這兩個惱人問題的受害者🙎🏻‍♀️ ⁡ 然而最近接觸到L’é air產品之後,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啦😍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MIT的品牌L‘é air有著相當浪漫的法文名字,產品官...

搓的造詞 在 MIND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20:30:11

在家挑戰沙龍級修護力 #會跳舞的天使光圈 以前國中時當學生都有服裝規定,頭髮成為女生最後一塊能守護的園地,我認識的每個國中女生幾乎都視寶貝頭髮如命,柔滑直順、帶有天使光圈的頭髮就是美女的代名詞💇🏻也曾經幻想過那個坐在右後方三排我暗戀的男同學,上課時看自己髮絲垂在肩頭的背影,或是擦肩而過時飄散的髮香...

搓的造詞 在 。Hannah。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32:56

養豬+種植(生活教育篇)#泡泡媽教室 #thepigpen 🤍適合年齡:1y-6y (泡泡1y6m) 🤍難易度: 引導生命教育課題的深度,父母自行調整 動作學習,爸媽也能依照興趣和能力調整 🤍豬圈學什麼? 1.學生命教育-個別化差異、同理心、照顧動植物、關心他人 2.學生活教育-環境清潔、種植物、...

  • 搓的造詞 在 講劇時辰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7 04:00:28
    有 170 人按讚

    《七救星》與吸引力法則

    ~ 共15集的《七救星》終於播完,個人向來不好玄學節目,今趟可謂破紀錄看了14集,除了曾參演大電影《時代》那外籍演員一集沒有看,因為他的運勢已經很強,可以參演這齣聲言可破《幻愛》票房紀錄的電影,還要改運嗎?

    ~ 估計大部份觀眾是因為好笑才看完這節目,七師傅的一臉認真,配合相當獨等的改運方式,加上半咸半淡的廣東話,製造出來的喜劇效果,實在充滿驚喜,玄學節目喜劇化,亦十分配合ViuTV節目,夠另類和不拘一格的特色,不過師傅這種喜劇演員,可遇不可求,訓練不來的。這節目首兩周平均收視是3.85,成為連續收視之冠,證明騎呢有市場。

    ~ 七師傅主要是風水命理師,再加上一些佛經,嚴格來說,是兩套截然不同的學說,不過,在中國文化的融合下,普遍上已經唔介意混合一齊用。七師傅的法力有幾強?真係一半半,起碼在林作一集鍛羽而回,之後又敗陣比杜如風,差點變成購物狂,還有被粗口王KB玩翻轉頭,這些都唔算成功。不過教「千年丫鬟」陳婉婷「閃電七連鞭」,又真係幫到轉運。幫阿旦(鄧洢玲)「搓her best」(某議員發音)轉運,黐線地好笑,但又有效。還有同劉錫賢吸MIRROR旺氣一集,之後見到他有工開,也戥他高興。

    ~ 不少人深信風水命理可以幫人轉運,不過,在某集中七師傅也提過「吸引力法則」一詞(忘記了邊集,歡迎記性好的補充),這個源自《秘密》一書提出的法則,近期頗為流行,最概括的說法是將負面思想改為正面,之後便會吸引到好的結果。另外一些講訓練潛意式方法的書籍,曾讀過一本叫做「The magic of thinking Big」的書,也有近似說法,若果大家目前不幸地陷於低潮,又唔想搵「師傅愛你」去轉運,不妨考慮一下,這些訓練「心想事成」的方法,幫自己走出困局。

    ~ 其實睇多幾次七師傅,笑走晒啲負能量,都可能有用!

    #七救星 #七師傅 #師傅愛你 #Viutv

  • 搓的造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4 09:12:43
    有 106 人按讚

    【來吧,一起來聊聊創傷】

    《創傷的智慧》紀錄片播放的時間結束了,當初推薦文的分享人數,還有之後繼續向我詢問的人數,都讓我感到很振奮。在我這個小小的粉專裡,一篇小小的推薦文,得到了比我預期更多的迴響,我認為這是在告訴我,已經累積了一定的人數對「創傷」這件事感到好奇,甚至隱約感覺到它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強大影響力。

    在紀錄片的網站上,依然保存了活動期間的精彩對談,還有很多珍貴的資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理解「創傷」的各種面向,感覺導演和專家們,是希望能透過紀錄片當作一個起頭,一次拓展整個社會對於「創傷」的理解,還有對話的深度和廣度。然而這些座談都是英文,同時美國社會在談論情緒與感受方面跟我們的經驗很不同,如果在這方面沒有經過一些文化上專業上的「翻譯」,有時就算是語言能力足夠,理解上和實行上還是會有一些隔閡。

    如果這一切只停留在這裡,那就太可惜了。

    我想起跟「創傷」這個詞彙相遇之前的漫長追尋。

    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我就強烈地感覺「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跟我媽一樣的人」。甚至在高中的時候,還曾經跟同學互相約定,「如果以後你看到我有變成我媽的跡象,請你立刻過來打死我」。

    話講得很毒,其實反映出內心極大的恐懼,因為我的母親真的就是我外婆的樣子。

    我的母親長年有一個非常激怒我的習慣。當我在他面前跟他說明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會在我說話的當中突然伸手,摸我臉上的痣或是耳垂或是任何其他「缺陷」,感嘆:「哎呀這個鼻子要是再挺一點就好了。」

    然後我就會因此抓狂,跟他大吵一架。

    大學畢業沒多久,有一回外公因為小中風在家裡跌倒,緊急送醫,大家都趕到醫院,由母親代表去聽主治醫師的報告。他消失了好一陣子,回來的時候第一個走向祖母,跟他轉告醫師的診斷。只見外婆盯著母親的臉,毫無表情的聽了一陣,然後突然伸手撥開正在講話的母親的瀏海:「你這頭髮很難看耶,是去哪一間理髮店弄的?」

    母親大爆炸的瞬間我忍不住笑出來,你看看你,但是一轉身心裡卻打了一個大寒顫。

    總是聽到人說,女兒以後會變成媽媽的樣子,居然被我親眼目睹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媽媽的樣子很糟糕的人,一輩子不就毀了?我不相信這是一種預言,一定有人可以逃過這種詛咒,可是這樣的人在哪裡?他們又是怎麼找到走上不同道路的方法?

    有害怕成為自己母親的女兒,就會有害怕步上父親後塵的兒子,或是在自己身上重蹈任何家族覆轍的孩子。每個人都在跟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戰得灰頭土臉,弄不懂為什麼馴服不了自己,活不出自己更好的樣子,沒有辦法跟所愛的人更接近。

    我看著螢幕上每一個,受邀到講座上侃侃而談的講師,一來一往,大家在談笑之間分享自己多年來鑽研的成果和領悟,相互補上不同角度對「創傷」的理解和連結,一層一層教給我更多思考的方向。但是最珍貴的,是在這些專業的對話之間,大家不經意地透露出來的,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傷痛。

    丹尼爾・席格醫生,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講師,他所寫的《不是孩子不乖,是爸媽不懂》,還有《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系列,都曾是台灣很暢銷的教養書。他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那場座談裡提到:「我家族裡就是有毒癮的歷史,常常在我的演講裡分享完我的故事之後,都會有人來跟我說:『我覺得你一定有吸毒!!』」他哈哈大笑,「我把這個當做對我至高的讚美。」

    Gabor Mate醫生在《關係是一面照出創傷的鏡子》座談會上自陳:「我跟我太太之間的問題是,我自己覺得是一隻醜青蛙,我坐在角落希望他來吻我,讓我可以變成王子;可是他不要啊,他覺得他沒事幹嘛要吻醜青蛙,他希望我直接就是一個王子向他走過來。」

    而在另一場關於《破裂的關係》的座談裡,Mate醫生朗讀了他母親當年,在Mate醫生才只有三週大時的育兒日記:「現在是清晨兩點,你已經哭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希望我餵你。但是我無法,因為我已經答應醫生,我必須按照時刻表給你吃東西。」讀到這裡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情緒,伸手搓揉自己的額頭。剛剛才分享自己的母親因為讀了當年的暢銷教養書,相信「嬰兒是暴君,我們不能讓他們控制我們」,所以在他哭泣的時候都會起身離開的依附關係創傷專家Diane Poole Heller博士,臉上露出非常凝重的表情。

    這些瞬間,有些讓我深吸一口氣,有些讓我會心一笑,有些讓我的眼淚毫無預警的就落下來,有些讓我必須把影片暫停,陷入沈思。

    這真是美夢成真的一刻啊。這些人每一個人都是勇敢的戰士,他們放膽伸手去觸摸自己的傷痛,找到了逃過詛咒的方法。而今他們聚集在一起,用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身上遺留著創傷的痕跡並不可恥或悲慘,當我們找對方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創傷轉化成個人的成長,讓我們更加成熟,更能夠給予和接受深刻的愛。

    「但是,我可沒說這是一件簡單的事。」Diane笑著警告大家。

    這樣的交換和對談裡,有一種非常迷人的力量。不單單是在創傷的這條路上,有人可以懂的感覺真好。對我而言,當越多人開始承認「我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我們才能夠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基礎,去探討「錯誤的教養」跟「教養風格不同」之間的差異,讓更多人可以很有自信地表達:「請不要這樣對待我/我的孩子,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個時間點獲得這麼多寶貴的資源,讓我興起一股很強的動力,想要在這裡也營造出一個,讓大家可以試著談論創傷的空間。

    我還不是很確定會怎麼做,但是目前的想法是,我會分批把各個講座裡非常觸動我的部分節錄出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理解,還有我自己的相關經驗。然後我也會像之前一樣,在文末貼上一個匿名的塗鴉牆,讓想說話但是有些顧忌的讀者,可以在裡面抒發感想。

    從這個現有的形式當作起點,我想試試看可以引起什麼樣的互動和變化。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者是對互動的形式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可以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嗎?並不是說如果有興趣的人數很少,我就不會寫了,我這個人天生任性,想做的事情就是會去做沒人可以阻止我(傑克握拳)。但是,確切知道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個主題,會給我很大的鼓舞。所以,請大家無論長短,出個聲讓我聽見吧!

    PS. 閉關中拍不了什麼特別的照片,只好叫書籤們出來排排站會客。有個孩子的個性比較彆扭,也不讓我伸手幫忙,不過我相信他的本質是很美麗的XD

  • 搓的造詞 在 奇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5 14:16:26
    有 1 人按讚

    /
    .
    @jomaequeen
    大約歲月靜好,
    是這個時間的代名詞.
    幽居深宮感,
    塗塗抹抹洗洗總是免不了!
    .
    煥顏潔顏慕斯-
    泡沫蠻細緻輕盈的,
    溫和的在臉上叫人陶醉!
    意外的清爽, 而且很好洗淨.
    (圖二)
    傳明酸瞬效微晶Q膜-
    質地比較黏稠,
    請記得上臉前在掌心搓揉化開,
    均勻塗抹後稍做按摩,
    靜待5-10分鐘後,
    輕輕的用清水洗淨它!
    暗沉蠟黃感的改善,
    對於我來說是比較明顯的!
    .
    🌟🌟🌟🌟🌟
    7/20止,官網年中慶
    「美肌ㄧ夏」
    -組合價「45折」起
    -(599/999/1999)
    可獲得滿額贈禮
    -請洽 @jomaequeen
    首頁連結
    .
    #代謝老廢角質 #生肽植萃 #調理暗沈 #平衡膚色 #傳明酸 #淨白透亮 #法國研發微晶木漿顆粒 #政府認證美白成分 #粉刺自然代謝 #妞新聞 #波波懂小姐 #波波妝漂亮 #造美淨界 #dcard美妝板 #populzzang台灣上市 #girlstalk #girlstyle #wowforlife #JOMAE QUEEN #skincare #beautytips #gayboy #gayasian #photoshop #taiwanese #asianboy #asianguy #aboutlife #athome #yahooboys
    W/: @b.plus_studio

  • 搓的造詞 在 唐寧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1-21 22:34:53

    器皿

    詞曲/唐寧

    你拉起我 發沉的手 繼續向前不停的走
    你收集我 眼中的淚 不再白白無謂的流

    不可能才最有可能 不平凡的呈現最平凡的我
    你捨生命 賜下氣息 扶起卑微的塵埃

    十萬個小時的磨塑 都是因為你的愛
    變化帶出心意更新而變化

    每一次挑戰都是靈魂甦醒的時刻
    每一次打磨都是分別為聖的堅持
    陶匠手中的泥 反覆搓揉拉開destiny
    你熬煉我 用最高的規格塑造我
    使我靈魂甦醒 使我繼續甦醒
    使我成為器皿 使我成為器皿
    滿了你的氣息

  • 搓的造詞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25 14:00:04

    可能你都會聽過台灣的「無菜單料理」——沒菜單、菜式天天不同、一切內容由廚師當日決定,完完全全廚師發辦。而且價錢相宜,以中低價享用高級料理,因此「無菜單料理」亦漸成為「高級料理」的代名詞。

    這種料理的發源地正是宜蘭,並非因為當地人要搞甚麼宣傳,事實是宜蘭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全由自然決定,食材供應難以穩定,於是廚房早上收到甚麼,就做甚麼菜,既按季節時令,又新鮮好吃。

    這類餐廳在宜蘭不斷湧現,裝修、服務、賣相都比其他類型的餐廳更勝一籌,至於當年由哪間帶頭,眾說紛紜。只知道有兩間餐廳,差不多同期開張,同樣自稱帶頭發起無菜單料理。自這兩間餐廳開業之後,在宜蘭已成為一種趨勢,愈開愈多。從此,旅客去宜蘭除了能夠欣賞鄉村稻田風光,更可以品嘗「高級料理」!

    <色香味俱全 玻璃屋>
    宜蘭員山鄉,是山下小鄉,不見海,卻青山綠樹,甚有世外田園的氣息。走進山邊,會見到一座耀眼建築,陽光猛烈時,反光得厲害。因全幢落地玻璃,餐廳取名「玻璃屋」,在宜蘭遠近馳名。
    玻璃屋用的食材九成來自附近農民家,海鮮魚生取自宜蘭漁港。正因為是小規模產量或野生活捉,加上有機種植,收成容易受天氣、蟲害影響,因此天天吃到的都不同。
    這不就接近日式料理中的Omakase嗎?時令、季節、順應天地。老闆曾在日本做過幾年廚,所以便將「廚師發辦」的概念在宜蘭試用。這裏以人頭計算價錢,老闆豪氣地說:「沒有上限」,總之你出多少錢,他就會出相應檔次的菜式。小試牛刀,我們選了800台幣,即200港元。
    這算中下價位,但已經來了五大盆,大盤魚生拼盤、大鑊竹筍元貝、帝王蟹鍋、大杯拌麵、燕窩西瓜汁……全部都是 XXXXL,可以用「盆栽」來形容。魚生用種樹的陶缸來盛,走近一看,底下是冰,周圍還有很多誇張的裝飾,例如稻草、芭蕉葉、竹子……要兩位侍應才能抬上桌。
    簡直是最誇張的排場,從食客的表情來看,都被氣勢震撼了。以為餐廳只重外表?食物倒是貨真價實,食材相當新鮮,都是山海中的自然鮮味。其實魚生頗出色,象拔蚌、墨魚、鯛魚、鯡魚子,都爽甜。另外,整隻帝王蟹煮湯鍋當然鮮得無話可說。最喜歡的,還是那一大鑊竹筍元貝,元貝雖非貴價貨,但大隻且數量多,吃極不完,當地盛產的竹筍更是值得一讚,鮮嫩程度不亞於元貝,一咬下更是如水果般多汁。


    但有時會過了頭。例如宜蘭今年的西瓜收成相當好,最下一道甜品──鮮榨西瓜汁本來已相當清甜,卻還要加一點燕窩;又或者花生醬拌麵,麵條都是自己搓成,口感味道都不錯,上面硬要加一點不太搭配的魚子醬,因為花生醬夠濃味,魚子醬等於無味,畫蛇添足了。
    但這個價錢能夠吃到這些特大型的盆栽料理,夫復何求?畢竟這種豪氣,才能對應鄉村人大碗飯大塊肉的粗獷味。
    <鄉村中見細緻品味 掌上明珠會館>
    另一間「無菜單料理」餐廳就大不同。位於近海的壯圍鄉,名為「掌上明珠會館」。屬高級會所類型,美術館、河塘、鐘樓、竹園、餐廳、茶館,合而為一,甚至老闆的家也在園內。
    餐廳兼具中式古典味及和式禪味。食客來到,可先遊園,賞花,再靜靜地坐下,準備吃喝。每張枱上,一張宣紙,用毛筆字寫着今天菜單:「珍味」、「烤物」、「食事」等字眼,有點像懷石料理的菜單,但只知次序,不知內容。
    看菜式,的確可反映老闆受過日本飲食文化薰陶。第一道前菜就用上京都買回來的豆腐衣配牛油果,清香爽滑。魚生拼盤也是日本貨,而且用料高級,有北海道的馬糞海膽及被日本人稱為夏天白身魚之王的比目魚。但更多的菜式是「日台合璧」,日本及宜蘭食材並用。例如手卷就相當特別,師傅即場烘海苔,包裹宜蘭的乾米粉,再撒上日本櫻花蝦乾,日本吃不到,台灣也難吃到;還有烤鮭魚骱,旁邊是一束炸到爆開的稻穗爆米花,是宜蘭最普遍的農作物;還有一道帝王蟹腳以蛋白包裹,配搭上頗見新意。最後,還有用當地蓮花煮的雞湯,和台灣特產玉荷包荔枝做成的甜品。飲品是以當地盛產的金棗自釀的果醋,配油氣盛的烤物口感最佳。整體來講,是宜蘭吃過最好的 fine dining餐廳。
    這裏的菜式和花在裝修上的心思都精緻得多,也更考究。店裏還用了很多木質裝飾來營造禪味,以彩色玻璃的屏風把區域隔開,在鄉村地方極少見到這種以品味先行的餐廳。掌上明珠的舒適空間和創新概念,正正反映了宜蘭的好處,地價比大城市便宜三分二,空間夠大,可塑性強,近距離新鮮食材,不用樣樣都標榜空運。


    玻璃屋
    地址: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隘界路 154之 6號
    電話:+886 3 9229898
    營業時間: 11:30am-2pm、 5:30pm-9pm
    網址: http://www.glasshouse.com.tw
    平均消費:可以選擇不同價位,無上限,以人頭計。

    掌上明珠會館
    地址:宜蘭縣壯圍鄉大福路二段 102號
    電話:+886 3 930 8989
    營業時間: 11am-10pm
    網址: http://www.formosapearl.com
    消費:每人$375或$750,兩個價位套餐,共 8道菜

    編輯:黃愷晴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 搓的造詞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8-06 16:25:16

    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