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排名英文名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排名英文名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排名英文名詞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V媽教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V媽碎碎唸 】體制外小孩有競爭力嗎? #簽起來注意文末有彩蛋 每年過年回娘家或出外拜年,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被阿公阿嬤家裡長輩問『啊你考試攏考第幾名?』的頻率就越高,因為正男妮妮的學校從小到大幾乎沒考試也沒排名,學校也不太舉辦比賽(連才藝比賽也沒有),每次只要長輩一問,兩小孩就傻笑的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kylai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吸血鬼 # 吸血鬼傳説 #吸血鬼來歷 今天要和大家講一講吸血鬼的故事和來歷。“Vampire"這個英文字第一次出現是在1732年,其意思是指死屍、吸取血液的惡魔。而殭屍在英文被稱為”corpse",意思是指活動的死屍,本質上為僵而未死的屍體。如果要簡單點來說,吸血鬼和中國湘西殭屍有什麽分別?一...
排名英文名詞 在 Mei ✿ 台大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0:27:08
要考英文檢定嗎? 有英文證書的好處 - 嗨嗨各位,我又來啦👋🏻 最近大家是不是都開始蠢蠢欲動,等著考各種英文檢定啊? 不得不說,大家都是聰明的孩子嗚嗚嗚(´Д` ) 高中剛畢業的時候,是大部分人的英文實力巔峰。 這句話不假。大學雖然都是原文書,但是一路唸下來, 你的英文專有名詞會了一堆,其他就都還老...
排名英文名詞 在 三累人森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10:38:13
#20180318 #105 今天讀了五個小時 下午去學校吹樂器 反正我在家又不會讀書 專有名詞叫作倦怠期 其實說到指考我還蠻慌的就比如說 學測大家一起讀有問題一起討論 到了指考就沒什麼人能問了 然後下課我又要睡覺或是老師很快就跑走 好煩 / 我以為我沒有在上化學課因為我真的都聽不懂有機化學 可是...
排名英文名詞 在 溫如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04:06:11
#溫如生 September 6, 2016 〈青春是時光裡的千瘡百孔〉 在最高層樓的教室,屋頂上頭除了鐵皮沒有其他的遮蔽物。一股燥熱在教室裡竄動,侵入每個人的毛孔,皮膚上泛起一層薄薄的汗,風扇在運轉,和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 高三那年,是最難熬的。 交了考卷,一個個人都接著走了,坐在右前方好友的...
-
排名英文名詞 在 Skylai 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1-01 20:00:01# 吸血鬼 # 吸血鬼傳説 #吸血鬼來歷
今天要和大家講一講吸血鬼的故事和來歷。“Vampire"這個英文字第一次出現是在1732年,其意思是指死屍、吸取血液的惡魔。而殭屍在英文被稱為”corpse",意思是指活動的死屍,本質上為僵而未死的屍體。如果要簡單點來說,吸血鬼和中國湘西殭屍有什麽分別?一個是有思想、會交談而另一個是沒有思維,特徵是跳著行走。“Vampire” 這個單詞是起源於馬扎爾語“Vampi” ,而“vampi”則起源於斯拉夫語、俄語、波蘭語都在使用這個單詞。由此可見,吸血鬼的傳說是從東歐斯拉夫地區傳至西歐的。在14世紀的時候,歐洲爆發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瘟疫-黑死病。根據估計,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有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由於當時人心惶惶和醫學沒有那麼發達,當時被感染到黑死病休克的病人,在還沒有判斷完全死去的情況下就會被馬上被處理下葬。所以當棺材裡面的人因為缺氧而突然醒過來,肯定會做一番掙扎,最後再無助地死去。然後在一些偶然的情況下,人們打開了墳墓,發現屍體殘損且有血跡,甚至改換了姿勢。在那種愚昧、落後的年代,吸血鬼的傳說就開始流傳出去。
另外一種說法呢,是指當時歐洲的政府因為控制不到這場瘟疫,又解釋不到這種現象,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呢,當局就將這場瘟疫的罪魁禍首轉嫁於吸血鬼身上。在1725年匈牙利曾經有過一個這樣的新聞。有一位62歲的村民去世,隔天他的兒子也被發現死在家中,就是鹹家產拉,之後再有8位鄰居和村民受到了攻擊,全部都死於失血過多。人們就推斷說是這個農民死而復活,變成吸血鬼殺他的兒子和村民。這起案件報告至今都還存放在維也納的檔案館裡,也因為這個新聞,法國第一次出現了"vampire"這個名詞。
1732年3月,巴黎出名雜誌《拾穗者》刊登了這件奇聞,《倫敦日報》也跟著刊登,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吸血鬼的故事就被炒得沸沸揚揚,吸血鬼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恐怖怪物。
在1552年瘟疫期間,波蘭東普魯士興起了一項習俗,就是會在死者的口中塞一個石頭,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死者咀嚼。他們相信當死人會自我咀嚼時,就會便成吸血鬼,也稱之為“吸血鬼之初”。
推荐影片:
十大神州上古神器 | 排名第一的既然不是軒轅劍!? | 傳說中的神兵利器,你懂幾個?【Skylai Tv】 https://goo.gl/cqL5SC
【都市傳說】5個馬來西亞吉隆坡猛鬼凶宅 | 探靈隊愛到的猛鬼鬼屋 | 【無奇不談#12】Skylai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g37XCr24s
吸血鬼傳奇#4 如何辨別吸血鬼和殺死吸血鬼 【無奇不談#4】Skylai Tv https://goo.gl/QifsXq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kylaitv/
(这里有可能会出现youtube不方便上传的影片噢^^)
排名英文名詞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V媽碎碎唸 】體制外小孩有競爭力嗎?
#簽起來注意文末有彩蛋
每年過年回娘家或出外拜年,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被阿公阿嬤家裡長輩問『啊你考試攏考第幾名?』的頻率就越高,因為正男妮妮的學校從小到大幾乎沒考試也沒排名,學校也不太舉辦比賽(連才藝比賽也沒有),每次只要長輩一問,兩小孩就傻笑的說:『溫馬母災影,溫無咧考試啊』...今年我正式成為一個國中生的阿母,過年回娘家時就被認真努力疼孫的阿嬤碎唸了:『(台語)你當一個老師卻不知道要帶小孩去補習,英文國文數學社會自然那麼多科,連題目都沒寫過、學校還不考試!這樣要怎麼跟別的小孩比、怎麼競爭?!』』今天疼孫力道強大很多,阿嬤應該是想要一棒打醒我吧!
其實,比起學業競爭力、分數高低,我們家比較在乎孩子的對生命的熱忱、合作力、遇到挫折無聊低潮時的自處、自由、健康、創造、善、美、真、生命本質.....等等好多好多。每次看到孩子們展現熱情、克服低潮又再現明亮眼神的時候,都會很認真的想:到底大人們念茲在茲的競爭力是什麼?我們總是在擔心孩子們的的未來、擔心他沒有競爭力、擔心他以後不能養活自己、擔心他比不上別人......其實孩子的未來將會處於怎樣的環境,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也無法干預的啊!現在那麼大人都在斜槓了,為什麼競爭力還只專注在單一的分數上、還卡在唯一的價值框架裡呢?
但,我還是有責任安阿嬤的心,於是我開始跟阿嬤說一個去年年底的“比賽故事”。
正男跟他的同學,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七年級生(國一),在2020年10月跑去報名參加了親子天下的「科學玩具自造王」比賽,一開始,我不太看好這兩個”中一”屁孩,在這麼不競爭(可以說幾乎沒有)的環境中長大的兩個孩子,要如何設計出具有競爭性的自製玩具? 加上學校六年級才開始上科學相關課程,這兩枚屁孩的科學知識幾乎是從生活經驗中拆家裏電器、東玩西玩所拼拼湊湊玩出來的,什麼定理定律的名詞也是從生活中沒系統的“好像“聽過....這比賽除了做出玩具以外,還需要錄成影片介紹、還需要面試般地在評審面前說出自己的設計理念?!
設計玩具過程中,兩個孩子東翻西找出小時候曾經很愛、但現在已經不玩的玩具,拆拆拼拼、敲敲打打、咚咚咚的組裝,竟然也在報名截止日期前被他們用廢棄零件再生出『雷射戰車』作品參賽!沒上過電腦課練習打字的他們,屁顛屁顛的用Siri語音輸入也把一份文件做出來了,交出作品的文件介紹與影片後,兩個孩子又恢復打打球、打打屁的國中生日子,兩台戰車甚至還被拿來追狗、玩障礙賽等做不是戰車該做的事.......就在幾乎忘記這比賽後某天,被通知入圍了,需要在2020年底要做出人生第一份簡報,並且在多位大人評審前面,執行了生平的第一次簡報!
那天,我們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般進到會場,會場瀰漫著緊張氣氛,其他組的孩子和指導老師拼命在模擬評審可能的提問、還有練習在時間內如演說般的介紹作品,整個空氣凍結在這空間裡....時間大轉輪終於轉到他們上台,或許這玩具從頭到尾都是自己發想並製作的關係,小子們說起話來有條不紊(對七年級孩子來說),提問的部分也胸有成竹地回答,我自己還蠻感動正男在最後的分享,他細細地描述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包括想放棄的心情、找不到失敗原因的挫敗無助、時間的壓力(因為每晚8:30,任職睡覺糾察隊的我就會出現)....過程裡太多的負面正面情緒交雜、翻轉又翻轉的心情,當下,我完全懂得正男在投影片的最後,引用一張愛迪生名言的用意:『我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看著他們用極大的熱忱、明亮的眼神向評審教授老師們分享自製玩具,教授們試玩、提問、再試玩、再提問....這些一來一往的對話,在教授們翻開內裝後,給的一句中肯之語而畫下這次簡報的句點:「哇!超級土炮!厲害!“」 是呀,真的超級土炮!這玩具沒有炫麗的外觀、也沒有飛炫的內裝,這兩個小子用最沒競爭力的方式展現自己對於手作的熱情!用國小生勞作的功力想辦法將這個高級玩具拼湊起來(用訂書針固定剪斷的履帶、用泡棉雙面膠黏好主機板);離開比賽會場,正男緩緩地吐了一口好長好長的氣~開心的說呼終於沒事了!
日子一天天又這樣過去了,正男有天跟我說:『馬麻,我最近想要用履帶做另外一種玩具,我可以拆了戰車嗎?』當下欣喜他房間雜物又可以少一件之餘,又不太放心地寫信問一下主辦單位,沒想到親子天下告知過幾天會公布得獎名單,請小孩千萬不要拆掉戰車啊!就這樣....讓我們知道,這兩個小子用他們極大有熱情做出的土炮雷射戰車榜上有名了,並且即將要在花開四月初在圓山花博爭豔館參展創客party。這幾天看著他們趕著在下禮拜全班單車騎花東前,好好“修理”即將上場的雷射戰車,很有能量的互相支持討論著,雖然大家都說這是一所沒有競爭力的學校,但孩子一步一步扎實累積豐富的生命禮物,晶亮的眼神有意志力的寫出了超越競爭力的生命力篇章!
我用評審教授們寫的一段話佐證給阿嬤定心:
『決選那天,看著孩子們略帶緊張的進場,談起作品卻充滿自信的發光著,評審們無一不被孩子們的熱情打動!遇到問題絕不放棄的精神、即使與夥伴們爭執也要共同完成作品的堅持,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問題解決了,孩子們也成長了!在熱切的眼神中,我們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
希望這比賽故事能讓擔心憨孫沒競爭力的阿公阿嬤晚上好好睡一覺。
今年,4/9-4/11 上午09:30~晚上18:00
在臺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親子天下創客天團嘉年華Maker Party,有創客始祖、有未來創客大集合
一起來玩吧:
https://activity.parenting.com.tw/main/mp2021_about-46
如果這則Po文的留言數超過200則,處長我就來公佈全程簡報影片喔!
#簽起來~
親子天下官方甄選影片集錦,看看大家有沒有看到正男喔:
https://youtu.be/XwnxrRBiz_s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
----------------------
如果您想每天看到V媽的新Po文,請在我們的專頁右上角按下 "讚"
---------------------
◆微笑彎板超低特價火熱預購中,今天最後一天:https://vmapreorder.cashier.ecpay.com.tw/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只在這裡: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福利社(會有隱藏好物開團或是廠商速報):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8499006858209/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V媽教室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vmaclassroom/
排名英文名詞 在 椪皮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課程心得|鋒哥-學會OKR,在2021年快速成長」
先附上好讀版:https://vocus.cc/perspectivesofpon/5fe453bcfd897800018fa3a5
簡介一下OKR(Objective & Key Result),目標與關鍵結果。是用在企業或是個人設定目標並且執行的一種架構。
一、在寫OKR之前,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推薦『深度職場力』
這是我今年看到最好看的一本書,非常感謝朋友推薦。因為可能看我文章的很多人也是年輕人,因此非常推薦大家看一下這本書,感覺可以把在天空上的想法,拉到地面上來實行。
簡介一下這本書的作者 Cal Newport,是『深度工作力』的作者,但是這本書不是在教你怎麼在職場生活,而是告訴我們面對真正社會與職場時,我們應該要專注在什麼事情上?以及究竟要怎麼愛上自己的工作?
首先,開頭作者就告訴我們四個規則:
1. 不要追隨熱情
2. 技能的重要
3. 自主性的重要
4. 使命的重要
一、不要追隨熱情
在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因為擁有熱情而成功的藝人、富人、商人,讓我們的價值觀漸漸偏向『追求夢想=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不做,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不想,因為這不是我的熱情所在,甚至連選男女朋友都變成,我們不適合,所以不要在一起。那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不是我要的。我們不能知道我們想要什麼,但我可以知道我們不要什麼。這是我過去最常說的話,也是一般「熱情假設」的書籍所說的。
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我一直在尋找我的熱情所在。然而作者的第一句話就打臉我的想法,我立刻去買這本書來看,我想知道,為什麼作者會這麼主張。因為我跟作者所例舉的一般年輕人一樣,以為左思右想就會找到一個我會非常有熱情的工作,然後我就會從此跟賈伯斯一樣,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產品,成為一名成功人士。
但是這幾個月,我並沒有因為「找到熱情」這件事,讓我比較有方向,反而更迷惘、更焦慮了,也因為害怕自己所選擇的領域或是工作其實並非我的興趣,而一直駐足,不敢前進也不敢輕舉妄動。但其實,此刻最需要的正是『嘗試』。
後來我發現,當我認為我的某個行為或是言語對別人的生命產生意義的時候,我會感覺無比滿足。但是我不知道有什麼方式可以達到,我以為教英文可以,我以為做課程可以,我以為就是待在食品業不行,但是,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要達到這件事情,需要的並不只有「熱情」。
前幾天我也看了博恩在Ted上的演講,他強調,興趣會驅使人沒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情,最終找到自己的去路,也讓他現在成為破百萬訂閱的youtuber,是不是就跟這本作者所主張的相反呢?「熱情」才是職涯的根本呢?
但反觀博恩在爆紅之前的生活,先不管他原本就是一個超級學霸,在下班之後仍然對自己的興趣不離不棄,並且刻意練習了六年以後,最終才在某一天突然爆紅。到底是因為熱情讓他能擁有今天的成就,還是因為那刻意練習了六年累積出來的實力呢?到底是因為原有的熱情讓他能堅持下去,還是在過程中不斷精進的實力,讓他更能堅持下去呢?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一個「一開始就極度熱愛的工作」,還是「有點興趣,但做到頂尖之後擁有高度成就感、自主權而引起興趣的工作」呢?
二、技能的重要:讚到沒人可忽視你
作者提到「熱情思維」與「技能思維」最大的差異點。熱情思維是強調工作提供你什麼價值,而技能思維是強調你在工作中創造什麼價值。
「熱情思維」
作者提到,當你以熱情思維的基礎面對職場時,專注在工作能夠帶給你什麼,你會很在意那些不如意的事,然而剛入職場時的「基層工作」又是如此的繁瑣,不論是上司指派的任務或是組織官僚體系給人的挫敗感,都會讓你難以招架。第二個問題更重要,驅動熱情思維的深層問題(「我是誰?以及「我真正熱愛什麼?」)通常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卻會讓人更加迷惘。
「技能思維」
作者認為:精彩的職涯往往會有錯綜復雜的起源,不是單憑追隨熱情就能開創出來。『你應該讓自己讚到沒人能忽視你』,別人自然就會找上門來。與其把時間花費在尋找自己到底熱愛什麼,不如找一個有興趣的領域,專注地把自己變強就好。
我的理解當中,作者並非否定「熱情」會對工作帶來正向影響,而是在剛開始進入職場的時候,就想要一步登天的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並且配得上那個熱情,是很不切實際的。
作者也提到不適合套用技能思維的三項特質:
1. 那個工作沒什麼機會讓你培養珍貴稀有的技能,從而脫穎而出
2. 你覺得那個工作重視的東西沒什麼用處,甚至還對世界有害
3. 那個工作迫使你和討厭的人共事
也就是說,除了這三個特質必須避免,「把工作做好」比「入對行」更為重要。
那要怎麼「讓自己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你」呢?
1. 刻意練習:鎖定困難的活動、精挑細選演練的素材來挑戰自己最需要加強的地方,然後取得立即的意見反饋。
2. 建立五個技能思維者的習慣
a. 判斷自己是處在哪種職涯資本市場:贏者通吃市場(只要專注於一種技能的增進就好,多半為藝術或是創作類型的工作)、拍賣型市場(要有多種不同的職涯技能湊成獨特的資本組合)
b. 找出應該全力追求的資本:找到眼前那些讓你累積資本的機會,然後全力追求
c. 定義明確目標:這一步OKR就能幫上很大的忙了
d. 積極尋求挑戰與批評:刻意練習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積極的徵詢意見反饋,即使那意見把你覺得「好」的東西批評的一文不值
e. 鍛鍊勤毅力:這邊所指的應該就是更常聽到的恆毅力。
三、自主性的重要:夢幻工作的萬靈丹
夢幻的萬靈丹:「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給予一個人更多自主性,可以增加他的幸福感、投入度和滿足度。」
作者提到「自主性」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但是『自主性是要拿職涯資本來換的。』
也因為自主性的魅力,讓現在越來越多人想要投身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因為不論是工作時間、工作內容,都能夠自由分配,擁有對工作的完全自主性。但是,往往擁有不夠多的職涯資本情況下的貿然追求更多自主權,會導致很危險的後果。聽過一個說法是,先待在一個工作好好的累積實力,等到兼職的收入能夠達到正職收入的兩倍時,才是你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的時候。
相同的,在職涯資本不夠多的情況下,貿然去「要求」更多的自主權,也是一個很危險的決定。作者舉到露露為例,露露第一份工作作為基層的「軟體測試員」,應該要是特別想掙脫無聊工作的一個職位,但是露露不但沒有這麼做,反而想辦法熟悉執行公司軟體得UIUX系統,然後自己學會寫程式化腳本,最後跟公司要求每周只工作三十個小時,去修哲學學位。如果露露沒有在公司努力讓自己讚到沒人能忽視你,反而在第一年的時候提出這個要求,那公司可能要你辭職算了。
四、使命的重要:小處著眼,大舉行動
使命,也像其他美好的特質一樣,你必須用職涯資本去交換;沒有職涯資本作為後盾時,使命注定曇花一現。
我認為我的使命是:所說的言論或是行為能夠對別人產生意義。是不是很抽象?就像作者說的,使命是很難以捉摸的。我們必須在接近頂尖的時候,看見鄰近的可能性,才有辦法真正的了解確切自己的使命,在接近頂尖以前,那個使命都是虛無飄渺。
作者強調:「使命的追尋,需要先壓抑我們對職涯抱持的浮誇空想,耐住性子,把發展的順序先搞對。」
作者也提到,嘗試了解自己使命的方式:打造出MVP(最小可能性產品)或是那項產品令人津津樂道或是在有助於眾人口耳相傳的地方發表。
回頭說說我,我今年想要達到什麼目標呢?
這邊先讓我前情提要一下介紹我自己,我目前的工作是在家中幫忙,家裡的公司是賣『火鍋湯底』的廠商,有麻辣、咖哩、泰式酸辣、昆布、牛奶等等口味,主要銷售給店家(to B)。 身為一個職業打雜小妹,我做的事情包山包海,但就是沒包到的就是『激起我的熱情』。
而我從小對教育產業很有興趣,覺得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我在今年一直在考慮想要轉換跑道,但由於我本科系也是念食品科學,轉換跑道等於放棄我的專業,因此,在要換與不換之間,我以為最重要需要決定的東西是『熱情』,但是我在找工作與看了這本書之後,突然覺得夢醒了。
如果你也是像我前幾個月一般迷惘,先不要想這麼多吧,我們一起讓自己先讚到讓人無法忽視,自主性、熱情、使命就會通通都來了。
二、要怎麼寫OKR?
詳細撰寫方式請見這篇文章『2021個人年度目標怎麼設定?三步驟OKR規劃法讓你KO目標!』,寫得非常詳細。
三、在執行時會遇到的困難
今天我要說的是則是我實際上應用遇到的困難,以及在鋒哥這堂課程當中解決的盲點。其實在上這堂課程以前,我就已經嘗試過OKR,但是卻常常變成牆上的一張裝飾品。
為什麼?以下我先列出過去執行當中的幾個問題點:
1. 一次想完成很困難的三項OKR,目標訂太高。
2. 想要將一個OKR執行到最後,因此目標或關鍵結果不斷再調整與修正時,會感到挫折與茫然。
3. 目標設定跟關鍵結果分不清楚。
4. 沒有持續對話和持續督促的人,一忙起來就會忘了這件事。
鋒哥的課程當中,解析了我的疑惑:
1. OKR有分兩種:登山型、射月型目標
登山型目標(期望分數為1.0,也就是必須要能達標)、射月型目標(期望分數0.7,也就是較為理想化的目標)
當然,我去年就是三個目標都設定為「射月型目標」,領域又橫跨了健康、寫作、語文、工作,所以執行起來極度容易放棄。
過去,我會想要專注把每一個領域都想達到最好。例如:把「英語學習」作為一個目標,去規劃聽說讀寫的整體計畫,但這往往不可行,一方面太累,二方面跟工作沒有太直接相關難以應用。因此今年我決定把目標放在「工作」上就好。但是在工作為目標去間接提升原本想要提升的其他能力。
例如:我一直想提升寫作與英語能力,我就將「公司未來想發展顧問服務」作為目標,大量閱讀國外與食品業及科技業相關的文章,一方面提升自己對於食品產業未來的發展,另一方面經過整理寫成文章訓練寫作能力,在這過程中也順便培養英語閱讀能力。
2. 個人使用OKR的五大關鍵
a. 找到可互相信任的mentor進行一對一對話
b. 認清真正重要的事,而非自己想做的事
c. 外在動機的目標,需要設置獎勵機制
d. 建立合作夥伴,跨部門分發任務
e. 累積並盤點資源,妥善分配
我以前認為,OKR就是一個目標,必須要徹底執行。但其實OKR只是一份拿來溝通的文件,真正重要的是「透過溝通,持續調整」。所以一位mentor是執行OKR最重要的元素,我也非常慶幸有很多老師都很樂意指導我QQQ,在此感謝所有恩師!
然而,明年,我會將OKR的精神執行,每週拿著OKR與老闆開會,確認我的目前OKR狀況與需要改進的地方,重要的是獲得回饋。與此同時,我也會常常詢問老師們,我遇到的問題,希望能夠再降低執行難度。
3. 目標與關鍵結果如何設定?
這個是整堂課的關鍵,鋒哥說,設定目標時應該要問自己:成功時,應該是什麼樣子?但是設定關鍵結果時,應該要問自己:要怎麼做才能達到成功?
對於目標:
a. 要感覺有點挑戰性與難度
b. 要注意目標是否有階級性,要先以某個階段目標作為目標。
c. 可以借用 SMART 、 ABCD 、5W2H 法則判斷
d. 推薦書籍:GOALS! 沒有目標,你哪裡都到不了!
以我在上課中的目標設定為例:
我原先的目標為「經營to B公司品牌,達到SEO第一名」
此目標有兩個問題:
1. 我的to B公司品牌目前有兩個方向想執行,一個為線下的業務拓展,另一個為線上的數位化經營。因此要經營公司品牌本身其實就是兩個不同的目標了,並不能放在同目標裡撰寫。
2. 如果是to B品牌的網站,所注重的並非SEO,而是關鍵字。我會想要重視SEO是希望未來能夠推出「顧問服務」,但是這跟原本的經營公司品牌又不是在同一個範疇內,因此我的官網也不該以「內容行銷」為主,而是應該研究更多SEM(透過付費來進行網路行銷,透過購買廣告的方式獲得的排名)。
所以我最終修改為:
「經營to B 公司品牌,提高30%營業額」
「經營to B 網頁,達到每個月XXX點擊率與XX轉換率」
對於關鍵結果:鋒哥特別強調關鍵結果不是to do list!
a. 不該出現諮詢、幫助、分析、參與等動詞
b. 應該要出現完成、公布等動詞
c. 要有具體的數量或可衡量的指標
d. 要有明確的結果,像是名單、文件、報告等名詞
e. 描述結果,而非活動
f. 關鍵結果要兼顧量跟質
針對我的目標「經營to B 公司品牌,提高30%營業額」的KR為:
a. 每個月拜訪10間火鍋業者並有兩間成交
b. 每個月洽談三間代理商,且增加一個通路
『其實這堂課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可以在課堂上直接拿著自己的OKR請老師給我們建議,也可以聽到其他同學撰寫上的盲點,進而幫助我們釐清自身現況。』
很多朋友期待我分享這篇的心得,但我其實講不了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我這個菜鳥也給不了什麼建議,所以如果老師有再次開課,建議絕對要去上!
找到人生方向很難,找到人生使命也很難,但是唯有『執行』才有可能讓這個方向越來越清晰,透過刻意練習累積實力,也在執行過程中不斷的向人請教,協助釐清盲點,相信幾年以後,我們都可以有足夠的職涯資本,選擇我們想要的路,幫助我們想幫助的人。2021年,也一起加油!
排名英文名詞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在這波 COVID-19 疫情的控制中,與世界各國相比,相當耀眼,於臺灣疾病管制署工作的鄭皓元醫師,整理了 2020 上半年,臺灣對 COVID-19 的防疫過程,並嘗試歸納其中的關鍵。
🔥 [快訊] 鄭皓元醫師與團隊,整理臺灣對 COVID-19 的防疫過程,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文章介紹
研究整理了 2020 年 1/17 到 6/30 的疫情狀況,包括 447 位由實驗室確認的患者。整體疫情的控制,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邊境管制、強化監控、辨認個案並追蹤足跡、隔離,以及全人口戴口罩等措施。如果將整個過程分成兩期,也能發現從個案有症狀到通報列管,時間中位數從 5 天降到 1 天,顯示在監控與疫情調查上,整體系統變得更為警覺且迅速。旅遊限制配合隔離,也能降低疾病傳播可能。臺灣的整體防疫成績,是由以上的綜合措施所達成的。
疫情改變了醫學研究界,所有期刊都大量歡迎 COVID-19 相關研究,臺灣由於傑出的防疫成績被世界看見,這類回溯整理的文章,也將提供各國公衛與醫療政策制定者,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文中也整理了這半年間,每天的案例數、種類,以及大事記,相當視覺化且容易理解。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JFMA) = Taiwan yi zhi(臺灣醫誌)是「臺灣醫學會」的官方期刊。JFMA 的 impact factor 從 2016 年的 1.969 躍升至 2019 年的 3.008,在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領域排名為 Q2(42/165) 期刊。
《臺灣醫誌》是本非常傳奇的雜誌,發行超過一百年,其內容本身,就是一部臺灣史的縮影。
其前身為 1899 年發行到 1901 年的《臺灣醫事雜誌》(簡稱《醫事雜誌》)。之後 1902 年,臺灣醫學會成立,並發行《臺灣醫學會雜誌》(簡稱《臺灣醫誌》)。所使用的語言,曾有古日文、日文、中文與英文,見證了臺灣的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
其中日治後期,許多醫師會員響應改姓名運動,在「會員動靜」中也詳細記錄了這些改名對照與過程,能看到一代知識份子的認同轉變,非常有歷史感。
台大的歷史研究團隊,找齊了所有的刊物,作了數位化,並完成資料庫建置,是相當浩大的工程。
「日治時期許多細菌名、病名是以德語發音拼出之日文片假名,所以不僅當時的人對同一名稱有不同寫法,而當時名稱又與現在用語不同,加上 1899 年創刊時正是處於日文文言文時代,所以現在的人很難看懂,更何況是醫學方面的專有名詞。所以,1945 年以前的篇名之下附有中文翻譯,方便使用者利用,也藉此可以將不同的日文名稱,全部用現代醫學用語統一起來。」
▌ 每個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 2020 年 10 月 PubMed(SCI),共有 63 篇!
▪ 2020 年 09 月 PubMed(SCI),共有 77 篇!
▪ 2020 年 08 月 PubMed(SCI),共有 72 篇!
▪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看到眾多校友逐步做出自己的成績,從 0 到 1 突破困境、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而你,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了嗎?
▌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新班公開】2021 / 1 / 30(六)
➠ 【立即報名】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年初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