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掎角之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掎角之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掎角之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掎角之勢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戰國周天子腳下一城,為何秦韓魏三國殊死爭奪?|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戰國後期,有一座城池,是秦國一直想攻佔的東出要地。 黃河出龍門峽谷後,由北向南,到今風陵渡口,南遇秦嶺峻峰,北堵中條山脈,不得不在此拐彎向東,在兩山之間滔滔東去。黃河北岸都是重重大山,南岸是海拔在500-700米的黃土高原,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國東漢末年的武將。 兗州東郡東武陽縣(今山東省聊城市莘縣)人。 是在天下動亂的年代聲名鵲起的軍師之一。 曾追隨過後來成為霸王的曹操,雖受其信任卻最終叛出,奉被稱為亂世梟雄的呂佈為主君,與曹操爭霸。 在幾度戰敗後,最終與呂布一同喪命於下邳。 據說他最後是由曹操直接問話並處刑的。 身高/體重...

  • 掎角之勢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02 14:00:02
    有 405 人按讚

    戰國周天子腳下一城,為何秦韓魏三國殊死爭奪?|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戰國後期,有一座城池,是秦國一直想攻佔的東出要地。

    黃河出龍門峽谷後,由北向南,到今風陵渡口,南遇秦嶺峻峰,北堵中條山脈,不得不在此拐彎向東,在兩山之間滔滔東去。黃河北岸都是重重大山,南岸是海拔在500-700米的黃土高原,長年的雨水沖蝕,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沖溝。其中有一條地勢平緩,狹窄修長的天然的交通通道,這就是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西端是關中平原,東端是河洛平原,北邊是晉南平原。從現在的陝西潼關向東都是山地,過函谷關後向東,北崤道沿著洛河支流澗河河谷到達洛陽,南崤道沿著洛河河谷到達洛陽。

    北崤道比較狹窄,曹魏時期擴展後才容易通行,南崤道成了阻礙秦軍東出的最後一道屏障。

    公元前424年,韓武子建都宜陽,歷時16年。《戰國策·秦策二》記載:「宜陽,韓邑,韓武子所都也。」,「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粟支數年。」

    戰國後期,韓國疆域像個半月形,宜陽是關鍵所在,與軍事據點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成掎角之勢。

    公元前308年,秦軍東進,韓軍憑藉崤函險關地形堅守。秦國傾全國之力,苦戰一年拿下宜陽,秦武王終於到了周都洛陽,實現自己的夢想。

    9年後,韓國憑藉魏國齊國支援,一度收復宜陽。

    公元前296年,秦韓又一次開戰,秦軍佔領新安、澠池兩縣崤函山區的外圍一帶。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利用洛河支流伊河河谷地形,在伊闕(現龍門)大敗韓魏聯軍,佔領宜陽。

    秦軍佔領宜陽,打開了入周問鼎、逐鹿中原的大門。意義如下:

    這一仗後上黨地區徹底與本土孤立;

    周天子疆土暴露在秦國面前;

    魏國元氣大傷,無力威脅秦國;

    此後秦國無論東進南下,已經無法封堵。

    宜陽之戰後,全面撼動周朝與六國生存根基,秦國東出已經無法封堵。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掎角之勢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24 14:00:00
    有 467 人按讚

    陰山之戰確立唐太宗天可汗地位|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這是大唐對東突厥關鍵性的一次戰役。這次戰爭過後大唐疆土北方的威脅基本解除,而且也為後來消滅西突厥打定了基礎。從此一個嶄新的帝國從東方升起。

    突厥犯河西

    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東突厥將軍雅爾金和阿史那杜爾率軍進擾河西。肅州(治酒泉,今甘肅酒泉)守將張士貴、甘州(治張掖,今甘肅張掖)守將張寶相互相統兵結成掎角之勢,堅壁清野,堅守城池,利用城池阻擋突厥騎兵,最終使突厥人無功而返。這為李世民反擊突厥找到了出兵的藉口。

    六路大軍

    將軍張公瑾上書唐太宗李世民,列舉了六條出兵突厥的理由。太宗以突厥進攻河西為藉口,於二十三日詔命兵分六路出兵剿滅東突厥。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張公瑾為副,率領中軍;並州都督英國公徐世勣為通漠道行軍總管(《資治通鑒》作通漢道,疑為「漢」和「漠」之誤),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靖、徐世勣遙相呼應;禮部尚書任城郡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為副,從靈州往西北挺進;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恒安道行軍總管,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靈州都督薛萬淑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大軍10餘萬皆受李靖節度,分6路反擊突厥。

    四年正月,李靖率3000驍騎從馬邑(今山西朔縣)出發,進屯惡陽嶺(今山西平魯西北),乘夜襲占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頡利可汗未料到唐軍突至,認為李靖敢孤軍深入,定有主力隨後(「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慌忙將牙帳撤至磧口(今內蒙古善丁呼拉爾)。李靖又派間諜離間其部眾,頡利的心腹大將康蘇密挾隋煬帝皇后蕭氏及其孫楊政道至定襄降唐。頡利見康蘇密降唐,不敢停留,繼續率部向陰山撤退,在渾河邊與柴紹的金河軍交戰,之後又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雲中(今山西北部)的徐世勣率領的通漠軍截擊,大敗。頡利退屯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一帶),收集餘眾數萬。頡利自覺已不是唐軍對手,即派執失思力為特使,到長安向唐太宗謝罪請降,表示願舉國內附。實際上企圖待草青馬肥之時,再轉移到漠北,伺機東山再起。

    夜襲陰山

    唐太宗派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等去突厥撫慰,令李靖率兵接應。

    李靖與李績在白道會合,兩人商議,認為頡利雖然戰敗,但部下兵馬仍然很多,之後一定撤往沙漠,保存突厥的實力,唐軍北擊道路險阻且遙遠,如果等到那個時候再追擊突厥會十分困難。如今朝廷派使節前往突厥,突厥軍必定鬆懈,以為唐軍不會繼續攻擊。如果這時候挑選一萬精兵,攜帶20天的糧草,不需要進行戰鬥就可以將突厥可汗擒獲。於是同張公謹商議進兵,張公謹表示反對,說:「皇帝的詔書已經同意突厥投降,而且使者唐儉等還在突厥處,怎麼能在這個時候發兵攻擊呢?」李靖回答說:「這其實是當年韓信用來擊敗齊國的計策,唐儉之輩沒有什麼可惜的!」於是趁夜出動軍隊,李績部隊尾隨而行。李靖軍隊到達陰山,遇到突厥軍隊的一千多個帳篷,於是將其全部俘虜。

    頡利見到唐朝派遣使者前來,十分高興,認為這回算是安全了。二月甲辰(3月27日),李靖命令蘇定方率二百騎為前鋒,乘霧前進,到達突厥可汗的牙帳七裡的地方,才被突厥軍發現。這時突厥再組織抵抗已經來不及了,蘇定方大獲全勝,頡利乘千里馬逃走。李靖隨後引軍趕到,突厥潰不成軍,唐儉也獲救生還。李靖大軍此次消滅突厥軍一萬餘人,俘虜十餘萬,獲得牲畜數十萬,並殺死隋朝義成公主,擒獲其子疊羅施。頡利率領殘兵一萬餘人打算逃入戈壁沙漠,被屯於道口的李績部堵截,其下部落大酋長皆帥眾歸降,李績獲得五萬餘俘虜返回唐朝。唐軍對東突厥大獲全勝,平定了自陰山至戈壁沙漠一帶的局勢。

    頡利被俘

    頡利可汗在陰山被擊敗後,倉皇由雲中向西逃竄,意圖投奔吐谷渾國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國王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將大多叛逃。其子疊羅施也與他走散。不久,身邊只剩下數十騎兵的頡利可汗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軍。一番激戰後,唐將張寶相將頡利可汗擒獲。李世民沒有殺死頡利可汗,而是封他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突利可汗隨後歸降,被封為北平君王。突厥大將執失思力、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數歸降,都受到唐朝的重用。真珠可汗夷男也上表表示歸順。突厥勢力因此完全從漠南消失。

    唐朝打敗東突厥後,原附屬東突厥的各國各部落都歸順唐朝,並稱唐太宗李世民為「天可汗」。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掎角之勢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11 17:44:02

    中國東漢末年的武將。
    兗州東郡東武陽縣(今山東省聊城市莘縣)人。
    是在天下動亂的年代聲名鵲起的軍師之一。

    曾追隨過後來成為霸王的曹操,雖受其信任卻最終叛出,奉被稱為亂世梟雄的呂佈為主君,與曹操爭霸。
    在幾度戰敗後,最終與呂布一同喪命於下邳。
    據說他最後是由曹操直接問話並處刑的。

    身高/體重:182cm·60kg
    出處:史實、三國演義
    地域:中國
    屬性:混沌·善   性別:男性
    「畢竟我是軍師,擅長用人是理所當然的吧。雖然對於我來說,還摻雜著“總之使喚別人就是爽”的實際利益。」

    『掎角一陣』

    階級:C 種類:對軍寶具
    有效範圍:10~60 最大捕捉:1~60人

    Kikaku Ichijin。

    用製作軍神五兵時留下的剩餘部件……從來沒被人注意到的超小型魔術迴路超加速器……對友軍進行暫時的超強化,獲得超攻擊力的同時突破超臨界的陳宮之邪門寶具。
    將我軍一人作為祭品對敵陣造成傷害。簡單說就是『用別人的命放Stella』。真是壞透了。

    「只要用我方的最強者
     與敵方的最強者碰撞。
     後面剩下的就是小兵的小打小鬧了。
     不管怎樣都能搞定的——」

    以上,就是一邊俯視著被武將的爆發打得七零八落的敵陣,一邊說著風涼話的,陳宮的口頭禪。

    為了緩和給人留下的慘無人道的印象,他會使用古代夏朝的魔術竹簡記載的傳說中的技巧,偽裝出一副『好像陳宮射出了很厲害的箭把敵陣爆破了』的景象。

    足以讓呂布都驚得兩眼圓睜的虐待狂。
    看似學者氣質實則攻擊性強。是個在戰場上能用鐵一般的理性抑制恐懼,表現得凜然不動的人。
    既是勇敢的戰士,又是冷血的軍師,同時還是絕不會扭曲自己信念的頑固者。
    雖然也可以正面戰鬥,但為了取勝,也會理所當然地將背叛、偷襲作為計策使用。

    能公正地聽取對方的意見與道理,但還是會用「然而我並不這麼認為」來乾脆拒絕,徹底擊潰對方。他那對人心毫不介懷的樣子,看上去也許和冷酷的機械很相似吧。

    雖然也有軍師的才能,但他原本是用弓的高手。然而光是弓用得好並不能奪取天下。他認為個人的武力作用有限,於是放棄了弓箭,轉學謀略。
    這份輕率的認知在見到僅憑『個人之武』就得以奪取天下的呂佈時被打得粉碎,於是後來他就和呂布共同行動了。

    ○軍師的忠言:B++

    帶著的『++』來自於讓呂布聽取意見一事。
    在關鍵時刻,應該可以超越孔明的『對主君的忠言』。

    ○軍師的夙願:A

    與背叛的英雄·呂布共同馳騁疆場的陳宮。
    儘管陳宮冷酷無情,但他依然有著武人的信念與熱忱。
    「為這位主君而死」「與這位主君同死」
    這一靈魂誓言。這也就是,軍師的夙願。
    是為僅限Berserker職階從者的『英雄塑造』。

    在『Fate』世界中被視作出身不明的陳宮,實際上是中華最古老的文明·夏朝的末裔,是繼承了其文獻和技術的技師。
    話雖如此,夏朝的兵器並不是人類可以使用的東西。
    因為都是些體內沒有神秘(也就是魔術迴路)就無法使用的東西,陳宮也曾嘲笑其為「如此無用的知識」。但見到全身充盈雷氣的呂布後,他感到「啊,發現合適人選了」,於是埋頭開始了中華小道具的開發。
    據說,由於呂布也苦於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氣勢,在發現陳宮準備的兵器他全都能自由運用,並且自己的憤怒也能得以平息之後,他對陳宮就越來越信任了。

    想託付給聖杯的願望是複雜的,
    一方面,他有著生前的自己所放棄的野心……『統一國家,建立(對自己而言)理想的社會』,另一方面也有著身為軍師的喜悅『能夠追隨(對自己而言)理想的主君到什麼地步』。

    陳宮雖然性格上攻擊性較強,但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討厭浪費勞力。對他來說,現代社會是一個答案。從他的眼光來看,就是「啊,已經發展成這樣了嗎。這樣子其實不也挺好的嘛。只要白白死掉的人數少於總體的一半,就可以稱作運轉良好的社會吧」 。

    因此成為從者以後,他會稍微優先自己作為軍師的願望,對於作為雇主的御主抱有很大的期待。
    希望御主能夠漂亮地達成自己曾認為做不到,從而放棄的“計劃”。
    #FGO #陳宮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