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捷克永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捷克永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捷克永居產品中有1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8萬的網紅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本港新增8宗輸入個案 7人已完成接種疫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9月26日)不設記者會,透過新聞稿公布新增8宗確診個案。 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2194宗,包括12193宗確診個案和1宗疑似個案。 新增的個案均為輸入個案,分別來自捷克、美國、菲律賓、馬爾代夫及西班牙,當中7人已完成接種復必泰...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25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y6Mle3ruHBI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捷克永居」的推薦目錄
- 關於捷克永居 在 寫小說的人,光風。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捷克永居 在 實用心理學丨心理測驗|心靈成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捷克永居 在 跟九十路公車去旅行|NinetyRoad Trave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捷克永居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捷克永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捷克永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捷克永居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捷克永居 在 末羊子 dontkjoan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捷克永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捷克永居 在 寫小說的人,光風。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28 01:34:18
#文末贈書 #30週年紀念版「每一部小說都對讀者說:事情比你想像的複雜。這是小說的永恆真理。」 ⠀ ⠀ #關於作者米蘭昆德拉 ⠀ 米蘭·昆德拉,捷克當代小說家,著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等知名小說,其他不多述。 ⠀ ⠀ #關於小說的藝術 ⠀ 這是一本收錄了昆德拉1979至1985間所寫的...
捷克永居 在 實用心理學丨心理測驗|心靈成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4:11:31
有些時候,人們會因為「服從」而執行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 米爾格倫是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想知道人類面對權威時會服從到什麼程度? 因此設計了以下實驗: 他將受試者分成兩兩一組,受試者以為自己參加的實驗是「測試體罰對於學習的效益」,他們用抽籤來決定在實驗中扮演的角色。 角色有2種:老師 👨🏫...
捷克永居 在 跟九十路公車去旅行|NinetyRoad Trave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07 17:33:36
這幾天捷克率團訪問台灣 層級、規模是捷克1993年建國以來最高 包含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 與布拉格市長賀瑞卜 其中議長作為參院主席 在捷克政壇影響力與權力僅次於總統澤曼,位居第二 參訪行程中會見了總統蔡英文、立法院長游錫堃 與行政院長蘇貞昌等高級官員 捷克如此高調與大動作 引發...
-
捷克永居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25 10:00:06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25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y6Mle3ruHBI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財政預算案》出爐,5000元電子消費券、上調股票印花稅及私家車牌費等措施廣受關注。疫下百業民生困頓,政府需要善用資源,精準紓困、支持經濟,與此同時,當局亦得設法開源節流,應付公共財政壓力。預算案估計,新一年將錄得千億元財赤,未來數年,經營帳目亦將年年錄得數百億元赤字,結構財赤紅燈亮起,政府受制於「疫境」,未見大刀闊斧動作,只能透過發債、回撥未來基金收益等方法幫補,縮小財赤規模。這些做法,作為權宜之計,理論上可以一邊為凝聚共識擴闊稅基爭取時間,一邊等待全球經濟好轉,然而如果改革仍舊是光說不練,蹉跎歲月,公共財政危機只會進一步加深。
蘋果頭條
香港警隊因受歐美武器禁運影響被取消衝鋒槍定單,有意轉到捷克買貨,旋即遭當地政府和廠商「落閘」,引起外界關注其他紀律部隊會否同受制裁影響,被迫轉用國產槍械。上周入境處上載一段學員結業會操的短片,即有網友發現,入境處學員所持的禮槍疑似是國產步槍。入境處回應查詢時指,儀仗隊伍手持為「仿製中國半自動步槍」,以配合中式步操表演,其他結業學員仍以傳統操法演示。有網友發現,儀仗隊員在片中手持的槍械款式,與過往會操不同,懷疑入境處已率先轉用國產步槍,並稱型號為國產56式半自動步槍。儀仗隊步操至觀禮台前面時,步姿亦改為中式步操。
東方正論
經過黑暴洗禮及疫情摧殘,本港經濟奄奄一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由是備受矚目,人們無不期望港府有新思維大手筆振興經濟、援助基層。很可惜,希望愈大失望愈大,財爺陳茂波事先張揚財赤高企需「睇餸食飯」並全面「減糖」,甚至猛力向中產開刀,失業基層更慘被排除在救助之外。反而破天荒推出5,000元電子消費券,美其名曰刺激經濟,實際上仍不脫向大企業傾斜的作風,遑論受禁聚措施影響最深的行業未必受惠,擺明劫貧濟富。
星島社論
疫情重創經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宣讀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時表示,去年度錄得本港歷史上最高的二千七百五十六億元財政赤字,來年赤字亦預計逾一千億。庫房面對巨額赤字,多項「派糖」措施如寬免入息稅、差餉、發放綜援額外津貼等亦要「縮水」。不過,為穩住經濟、紓緩市民的壓力,政府將繼續推出超過一千二百億的逆周期措施,包括向十八歲以上的永久居民及新來港人士派發五千元電子消費券,但只限於經常居港者。陳茂波表示派發消費劵的目的,是希望推動本地消費,原則上以八達通為支付媒介,另會物色多於一家儲值工具商,協助安排消費券使用及派發,市民預計可於暑假進行登記。
經濟社評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聚焦穩經濟、紓民困,總額360億元的電子消費券有機會兩者兼得,可重點救助指定行業,惟當局早期一直踟躕不前,延誤了前期工作,今後須引用外地經驗加快籌備和推出。敲定細節後,商企想必會竭力推動更多消費,加大乘數效應,各大支付商亦會落力爭取網羅更多小商戶,政府或可小推一把協助科技普及應用,減少實體銀錢交收,順道抗疫。新冠疫苗接種需時,社會復常暫無期,港府卻財赤沉重,難再大手派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終決定改推多國廣用的消費券來振經濟。 -
捷克永居 在 末羊子 dontkjoan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7-12 19:37:21⟜ 𝐈𝐧𝐟𝐨
👉抽獎往我的IG走:https://is.gd/JlXxZz
👉nordgreen丹麥手錶:https://bit.ly/36FYaMB
(輸入折扣碼dontkjoanne,可享85折)
此影片「非合作」影片,👆使用這個優惠連結,
你會買的比原價便宜,我也會拿到一點優惠。
如果不舒服、不喜歡,可以另開網頁購買❤️
折扣是永久的。
⟜ 𝐓𝐢𝐦𝐞𝐬𝐭𝐚𝐦𝐩
1. 梳子:飯店拿的
2. 手錶:nordgreen - infinity 玫瑰金 32mm
3. 鑰匙圈:AKTI的。輸入dontkjoanne打9折:https://www.aktiworkshop.com/
4. 手機殼:Ideal of Sweden
5. 黑褲:PAZZO,已絕版。
6. 高跟鞋:Ann's的:http://annsgirls.com/WQLRg
7. 太陽眼鏡:路邊便宜貨
8. 環保袋:大創,已絕版。
9. 折疊傘:淘寶
10. 大腸圈:忘了
11. 各類化妝品
12. 錢包:Fossil
13. 護唇膏:小護士
14. 信用卡:玉山Pi錢包
15. 吊飾:捷克紀念品店買的
⟜ 𝐅𝐨𝐥𝐥𝐨𝐰 𝐦𝐞
IG:https://is.gd/JlXxZz
FB:https://is.gd/gzr24q
我的愛用品:https://www.dontkjoanne.tw/fav/
⟜ 𝐏𝐚𝐫𝐭 𝐓𝐢𝐦𝐞 / 我的兼職 - 整理師
預約整理:https://re-life7.webnode.tw/
整理師培訓課:https://kol.relife.co.com/joanne
我的整理作品:https://is.gd/dny9yd
⟜ 𝐌𝐮𝐬𝐢𝐜 / epidemicsound.com
⦸ 影片‘無授權’任何平台搬運轉載與使用 -
捷克永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30 09:55:48本集主題:「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介紹
訪問作者:夏雪
內容簡介:
沒有男人的旅人,與丟在布拉格的靈魂──
送給心懷夢想的你,但願我們永遠是敢於離家出走的少年。
▍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就做彼此一生的樹洞
▍一本誕生在旅途間,關於出走,關於夢想、友誼的成長書寫
「喂,我們一起去捷克吧!」
出走,看似是逃避生活,實際上是為自己尋找一條新的出路。夏雪與Momo,兩個女生相約前往布拉格,走上尋找卡夫卡的路。但旅人的眼睛總是寬廣,童話景色當前,也得到了回望過往與自省的視野:三十歲前後的徬徨、人生此前歷經的傷痛與困難,一一被喚醒,復又在彼此的陪伴下獲得釋放。
去旅行吧!無論旅途或者人生,這一路上追尋的不是別的什麼,而是一連串對自己的追問,以及對夢想的堅持。
▍兩個女孩,可以瘋狂,可以可愛
▍更可以無所畏懼!
夏雪:「這是一本關於旅行,關於友誼,關於成長的書。狠狠地揭開傷口,透過回憶跟旅程有關的過去,重新打開自己,令更多人知道我們是同在的。希望那些陷入情傷、曾經遭受霸凌、對夢想感到絕望的人,能夠感受到一點溫暖。」
Momo:「找一個好朋友去旅行吧。在旅途中聊天喝酒、談論過去和夢想,放任身體裡的少年少女衝出來,好奇地打量這世界:去喝醉、去笑、去哭、去恐懼、去迷路……你會想起小時候,是怎樣和這陌生世界初次介紹自己,那也必會是你在漫漫人生中,和所有困境最舒服的相處方式。」
// 把書獻給準備出走的你,願你出走歸來,道路更加廣闊。 //
作者簡介:夏雪
香港作家、編劇、模特兒、水墨畫家。2015年毅然決然離開香港,目前定居於臺灣。
曾任職雜誌及MV模特兒,亦是臺灣「Yahoo! 奇摩名人專訪」、香港《V1周報》專欄作家。小說、散文見於《中國女性》雜誌(北京)、《萌動》(香港)、《Open Sky Magazine》(舊金山)。
出版有《找1/2顆荳蔻》、《咖啡杯的絮語》、《不能靠近的星星》,同時為中、港、臺、星馬、英編寫影視及廣告劇本。
因為失戀,她開始旅行,透過旅行,重新拾回了兒時的寫作夢。
幾百年前,梵谷曾在給弟弟的信中這樣說道:「我正在朝著目的地前進。感覺很近,但可能還有非常遠。」和梵谷一樣,明知夢想可能很遠,但夏雪依然在找尋自我的路上一路狂奔。
作者簡介:吳沚默(Momo)
現居香港,TVB演員,自由身編劇,影視苦力。
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冠軍,演了7年戲,編了8年劇。小說代表作《風暴來的那一天》、《灼目之夏》,現為香港《東周刊》專欄作家。
演戲和寫作是觸摸世界的方式,所以孜孜不倦,任勞任怨。
曾在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交換,熱愛這裡,立志吃遍臺灣。
作者粉絲頁: 夏雪Angela beatrice
作者粉絲頁:Momo Ng 吳沚默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捷克永居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港新增8宗輸入個案 7人已完成接種疫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9月26日)不設記者會,透過新聞稿公布新增8宗確診個案。
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2194宗,包括12193宗確診個案和1宗疑似個案。
新增的個案均為輸入個案,分別來自捷克、美國、菲律賓、馬爾代夫及西班牙,當中7人已完成接種復必泰或科興疫苗。
此外,中心正調查一宗外地確診個案,涉及一名19歲女病人,居於鑽石山鳳德邨雪鳳樓。她於9月14日在香港進行檢測,結果呈陰性。她於9月16日乘搭航班BA028由香港前往英國。病人於9月19日在英國抽取的樣本測試結果呈陽性。病人沒有出現病徵。她4月30日及5月21日於香港接種兩劑復必泰。
中心初步調查顯示,她在中環德輔道中71號永安集團大廈24樓工作,最後上班日期為9月10日。她亦曾於9月5日至6日在西貢大網仔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參與宿營。她於潛伏期曾居住的地方(鳳德邨雪鳳樓和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和工作地點會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任何於指定期間曾身處上述指明地方內的人士,須在指定日子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9-26-2021/76703
#肺炎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捷克永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可能會是你看過最不舒服的電影之一。但你不會後悔你看過它。
.
「60%的捷克兒童上網時,家長完全沒有加以約束。」
「41%兒童表示自己曾經收過別人寄來的不雅照。」
「半數的兒童會和陌生人聊天。兩成兒童不排斥和對方見面。」
.
來自捷克的《我12 歲,你介意嗎? Caught in the Net》(2020)無疑是最近年最受爭議的紀錄片之一。在以字卡說明前提之後,由導演巴波拉.查盧波娃(Barbora Chalupová)組成的劇組團隊開始進行了一場試鏡,尋找視覺年齡12歲的成年女性,要求她們穿著童裝前來應試。
.
接著,他們租借了一個大型空間,在裡面架設了三個兒童的房間,讓團隊進駐。在未來十天之內,她們要假扮成12歲女童,成立社群帳號,在不主動的情況下等待男性搭訕。當她們收到視訊或約會要求時,會問他們:「我12歲,你介意嗎?」得到的回覆永遠是「不介意」。
.
過程中她們收到了多少來自成人的交友邀約?答案是:2458人。
.
這些主動去訊的大叔,多半一開視訊就露出下體,笑看女孩反應。他們是戀童癖嗎?其實未必,但他們絕對享受猥褻兒童的樂趣。更有甚者,以話術央求女孩獻上裸照,一旦提供之後,就威脅要公開散布,除非見上一面⋯⋯。數十名變態叔叔的通聯畫面,雖然臉部皆以模糊處理,但罪狀無所遁形。
.
片中受訪的專家指出,有太多少女認為,與其向家長老實承認自己傳了裸照給陌生人,結束生命還比較痛快,墜入狼網的少女不勝枚舉。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要讓人看見一個不設防的網路空間,會對兒少身心造成多嚴重的戕害。
.
即便是對網路使用再開明的父母或準父母,看完這部紀錄片或許都可能會改變想法。可怕的是,這些赤裸裸的騷擾不見得與你無關,這樣的變態也可能就在你我身邊。片中最駭人的一個發現,是一名發訊騷擾少女的男子,竟是劇組成員的友人,而他的工作居然是兒童營隊的主辦人。
.
到了紀錄片後段,導演更是下猛藥,直接讓女孩與這些騷擾他們的大叔見面。其中更有人帶著太太來,提出的要求更令人瞠目結舌⋯⋯。
.
不過,等等,這究竟是一個「紀錄片」,還是一個「節目」?導演是否真的有遵守他所聲稱所的溝通守則嗎?這些演員的回覆有沒有可能反而變成是在誘導人犯罪?看似出於正義的行動,是否可能也有陷人於罪的爭議?在紀錄片問世之後,上述問題也逐漸在歐洲引起類似道德與法律上的爭議。此外,其中一名演員安娜茲卡.比達多娃(Anežka Pithartová)在參與拍攝之後,必須接受心理治療,畢竟一次看盡太多社會黑暗面,實在難以承受。
.
但整體來說,最後這部片帶給捷克的社會影響卻是正面的。導演剪接了兩個版本,一個給成人,一個給兒童觀賞,兩個版本都成為捷克全國討論焦點,警方聞訊後介入,向拍攝團隊取得了其中42人所有犯行影像(總拍攝素材時間達390個小時)。
.
最後大約十人後來遭到定罪,判刑最重者被處以監禁兩年,也有人因此被驅逐出境。交友網站Lidé.cz因為管理不當致使變態橫行,最後在輿論批評下關閉。
.
忍不住想,如果台灣也有類似的計畫,最後會有多少人上鉤?
.
《 #我12歲你介意嗎?》搶鮮版
myVideo 影音隨看 線上看:https://www.myvideo.net.tw/details/0/324234
捷克永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薦閲讀:如果丘吉爾領導當下的美國,美國能避免衰落嗎?》
Niall Furgeson /英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原文刊載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8/21
當美國於一片混亂中撤離阿富汗時,它的衰落令人回想起一個世紀前大英帝國的殞落。
一位歷史學家警告:阿富汗只是開始,未來可能會因此導致更大的衝突。
「許多人仍沈浸在無知之中……而他們的領導人為了獲取選票,不敢點醒他們。」
在《集結風暴》(即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的第一卷)一書中,丘吉爾如此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英國。
他痛苦地回憶:「拒絕面對令人不愉快的問題,渴求人民的擁護和選舉勝利,不顧國家的重大利益。」
美國讀者看著他們的政府「丟臉的」離開阿富汗,聽著拜登總統緊張而努力地為他造成的不光彩撤離辯護,可能會發現:丘吉爾戰前針對英國的批評,有一些會令他們心裡不舒服、但卻似曾相識。
借用耶魯大學的歷史學家Paul Kennedy 的一句話,當時英國的精神狀態是整個國家的疲憊和「帝國過度擴張」的產物。
自1914年以來,英國經歷了一次世界大戰和1929年大蕭條,並且在1918至1919年經歷可怕的大流行病——西班牙流感。
財政被堆積如山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
儘管英國仍然是全球主要貨幣發行國,但在貨幣方面,它已經不再是當年無可匹敵的角色。高度不平等的英國社會,促使左派政治家要求即使不實行徹底的社會主義,也要進行社會財富和權力的重新分配。
一部分知識分子在這方面走得更遠,他們選擇擁護共產主義甚或法西斯主義。
與此同時,凝固而無法變通的統治階層,傾向於忽略不斷惡化的國際形勢。英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在歐洲、亞洲和中東都受到威脅。集體安全體系——當時建立在國際聯盟的基礎上,它是1920年戰後和平解決方案成立的國際組織,也正在崩潰,只留下了一個鬆散的聯盟,勉強補足業已離散的帝國影響力。
但結果卻是另一場更大的災難式的失敗:英國人既沒有認識到極權主義威脅規模之大,也沒有積累出阻嚇獨裁者的手段。
英國的教訓,是否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下美國權力的未來?
美國人更喜歡從美國自己的歷史中吸取教訓,他們很少從他國歷史,看待世界。但將美國與上一任大英帝國的全球霸主對比,或許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啓發。因為今天的美國與戰時的英國,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
與任何歷史類比一樣,這樣的類比當然也有缺陷。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統治了廣闊的殖民地和其他附屬國,今天的美國卻沒有相同的統治區域。
這一點使得美國人在自我認知上認為美國並非一個帝國,即使他們的士兵和公民在阿富汗駐紮了20年才撤退:他們依舊如此認為。
儘管美國的新冠病毒死亡率很高,但也並沒有嚴重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經歷的那種受創傷的程度。當時英國有大量的年輕人被流感屠殺(近90萬人死亡,15至49歲的男性中,佔了大約6%,至少170萬感染者)。美國如今面臨的威脅也不像納粹德國對英國造成的威脅那樣明顯而迫切。
不過,某些相似之處還是很驚人,而且這兩個國家在阿富汗強行建立自己相信的價值秩序,都相繼失敗了。
早在1930年2月,在「過早的」現代化改革引發了一場叛亂之後,《經濟學人》雜誌已指出:「很明顯,阿富汗不會採用西方的東西。」
近幾十年來,預測美國衰落的書和文章已經太多了,以至於「衰落主義」已經成為一種陳腔濫調。
但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之間的經歷提醒我們,還有比溫和的、漸進式的衰退更糟糕的命運。
《以金錢為導向的價值觀》
我們從堆積如山的債務開始談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公共債務從1918年佔GDP的109%,上升到1934年略低於200%。而美國的聯邦債務與英國雖有所不同,但在規模上是可以比較的。如今她的債務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近110%,甚至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前一個高峰。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到2051年,它可能超過200%。
當今的美國與大約一個世紀前的英國有一個重要區別,美國聯邦債務的平均期限相當短(65個月),而英國超過40%的公共債務採取的是永久債券或年金的形式。這意味著,今天的美國債務對利率的變化,要比當初的英國危險且敏感得多。
另一個關鍵差異是財政和貨幣理論的巨大轉變,這很大程度上正是凱恩斯對英國戰時政策的建議。
1925年,英國決定以戰前過高的價格將英鎊回歸金本位,這使英國陷入了長達八年的通貨緊縮。工會權力的增加意味著大蕭條期間,工資的削減落後於物價的削減,這導致了就業機會減少。
在1932年的低谷期,英國失業率為15%。然而,英國的大蕭條主要還是因為英國在1931年放棄了金本位制,這使得貨幣政策得以放寬。實際利率的下降意味著償債負擔的減輕,為英國財政創造了新的迴旋餘地。
在未來幾年,美國似乎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償債成本的下降。以美國前任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mers為首的經濟學家預測,當前美國的財政和貨政策,將導致通貨膨脹的危險。
英國的實際利率在20世紀30年代普遍下降,而美國的實際利率預計將從2027年開始轉為正數,並穩步上升,到本世紀中期達到2.5%。當然對利率上升的預測,往往是錯誤的,而且美國聯準不急於收緊貨幣政策。但是,如果利率真的上升,美國的債務將需要更多的成本來償還,擠壓聯邦預算的其他支出,特別是國防等可容易調整的支出。
這將問題的關鍵,擺在我們面前了。
丘吉爾在20世紀30年代最關心的問題是:政府在拖延時間——這是英國綏靖政策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積極地重新武裝英國軍隊,以應對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帝國主義政府越來越多的侵略行為。丘吉爾反對英國綏靖主義者另一個關鍵論點是,財政和經濟方面的限制——特別是管理一個覆蓋斐濟、岡比亞、圭亞那、溫哥華的帝國,其高額成本使得快速重新武裝英國,變得不再可能。
稱美國今天面臨著類似的威脅——不僅是來自中國,還有來自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威脅——這可能顯得異想天開。
然而,僅僅是這一事實,就說明問題所在。
大多數美國人,就像二戰之前的大多數英國人一樣,根本不想考慮在國家已有大量債務下,如何面對希特勒正在發動一場重大戰爭。
如今的美國也正在走向相同的道路。預計美國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從2020年的3.4%下降到2031年的2.5%。
這會引起丘吉爾主義者的驚愕。他們也將會經歷相同的敵意和指責——如同當年譴責丘吉爾在煽動戰爭一樣。
《力量是相對的》
美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的相對衰退,和當初的英國另一個相似點: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遜估計,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經濟產值不僅被美國(早在1872年)超越,而且還被德國(第一次在1898年,在經歷了災難性的戰爭、惡性通貨膨脹和不景氣的年代後,於1935年再次被超越)和蘇聯(1930年)超越。
大英帝國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規模比英國大,特別是如果把各殖民地包括在內的話,也許是其兩倍大。但美國的經濟規模更大,儘管大蕭條對美國的影響更嚴重,美國的經濟體量,仍然是英國的兩倍多。
今天的美國也面臨著類似的經濟產值相對下降的問題。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考慮許多中國國內商品的價格更低,中國GDP在2014年已趕上了美國。按當前美元計算,美國經濟體量仍然更大,但預計兩國的差距將會縮小。今年,中國的美元GDP會是美國的75%左右,到了2026年,則將達到89%。
中國給美國帶來的經濟挑戰比蘇聯曾經帶來的更大。這不是什麼秘密,因為蘇聯的經濟規模在冷戰期間從未超過美國的44%。
在許多運用於國家安全應用的技術領域,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中國正在努力追趕美國,這也不是什麼機密消息了。中國領導人的雄心壯志也是眾所周知的。
這五年來,美國對中國政府的好感明顯轉變為負面。即便如此,公眾對於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也沒有多大的熱情。如果中國攻打台灣,大多數美國人可能會與英國首相張伯倫的觀點一致,他曾臭名昭地將德國在1938年分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描述為「遙遠國家的爭吵,而我們對爭吵的雙方都一無所知」。
在兩次大戰之間,英國態度軟弱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知識分子對帝國的反抗,以及更普遍的對英國傳統價值觀的反抗。
丘吉爾厭惡地回憶起1933年牛津大學辯論社在辯論中提出的動議:「我們拒絕為國王和國家而戰」。他指出:「在英國,人們一般會對這樣一個插曲一笑置之,但在德國、俄羅斯、義大利和日本,他們會有英國已經變得腐朽墮落了的根深蒂固的想法,這種想法也動搖了許多人的盤算。」
當然,這也正是如今中國新一代「戰狼」外交官和民族主義知識分子對美國的看法。
納粹、法西斯和共產主義者都認為英國人對自己充滿了憎惡。「我甚至不知道大英帝國正在消亡,」喬治·奧威爾在他的文章《獵象記》中記錄了他作為殖民地警察的時光。沒有多少知識分子能有奧威爾這樣的洞見,認為英國仍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許多人——不像奧威爾——他們選擇了信仰蘇聯共產主義,他們為西方國家的情報部門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與此同時,令人震驚的是,大量上流社會的貴族精英還被希特勒吸引。甚至《每日快報》的讀者,也樂於取笑而非讚頌大英帝國。
《帝國的終結》
美利堅帝國不像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有英聯邦自治領地、殖民地和受保護國,但它現在所處的國際主導地位,以及過度擴張帶來的代價,完全與大英帝國相似。
現在美國的左翼和右翼都習慣性地嘲笑或謾罵美國帝國主義的計劃。《國家》雜誌的記者湯姆·恩格爾哈特(Tom Engelhardt)幸災樂禍地說:「美利堅帝國正在崩潰。」
對於右翼來說,經濟學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譏諷地想像著「美利堅帝國的衰落會是什麼樣子」。:
與此同時,進步的非裔美國哲學家康奈爾·韋斯特(Cornel West)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與反對美利堅帝國的抗爭殊途同歸」,還有兩位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瑞安·詹姆斯·吉爾·杜斯基(Ryan James Gir dusky)和哈倫·希爾(Harlan Hill)認為最近的新冠疫情揭露了「美國其實穿著皇帝的新裝」。
右翼仍然捍衛著美利堅共和國建國的傳統:與此相反,「覺醒」的左翼則試圖將美國歷史改寫為充斥著奴隸制和種族隔離的血淚史。但政治光譜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多少人渴望回到上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扮演全球霸權時代。
簡而言之,就像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人一樣,21世紀20年代的美國人已不熱衷於帝國主義——中國的觀察人士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並對此津津樂道。
然而,帝國仍然存在。
美國幾乎沒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的殖民地:只有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北太平洋的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以及南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按照英國人的標準,這些殖民地根本不值一提。然而,美國與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軍隊遍布全球,無處不在。美國的武裝部隊人員在150多個國家都有部署,駐外軍隊總人數約為20萬人。
承擔如此廣泛的全球責任並非易事。但是,要想擺脫他們同樣不容易。
英國人為此吃過苦頭,美國人則要吸取英國人的教訓。
拜登決定從阿富汗進行「最後的撤軍」被認為是不明智的,這說明了美國想要減少其在海外所承擔的責任,並不容易。
歐巴馬曾經也做出了類似的從伊拉克撤退的決定,並於2013年宣佈「美國不是世界警察」。
川普的「美國優先」(American First)原則只是同一種衝動的民粹主義的版本:他太渴望離開阿富汗,並以關稅取代「反恐支出」。
在阿富汗發生的撤軍災難完美的說明,想要放棄對全球的主導權,這個過程是不太可能和平度過的。不管用何種措辭,宣佈放棄這場歷時最長的戰爭,就是承認失敗。
這不僅僅對塔利班,是他們的勝利。
中國也在密切關注,畢竟中國與阿富汗也有一段狹小的接壤土地。俄羅斯也在幸災樂禍的作壁上觀。
就在歐巴馬宣佈放棄做世界警察的幾個月後,俄羅斯立刻就對烏克蘭和敘利亞進行了軍事干預。
這並非巧合。
拜登相信美國可以像之前從越南撤軍、擺脫越南這個泥淖一樣從阿富汗撤軍。
越戰是段不光彩的歷史,美國在越南受到的屈辱確實產生了後果。它為蘇聯及其盟國以可趁之機,在其他地方製造了麻煩——包括非洲南部和東部、中美洲以及蘇聯於1979年入侵了阿富汗。
於是我們可以推論在喀布爾重演西貢當年的淪陷,未來也將產生類似的不良影響。
即便新保守主義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抬頭,狂妄自大到了頂峰的時候,美利堅帝國的終結也不難預見。
我在《巨人:美利堅帝國的興衰》一書中首次提出,當時美國的全球地位至少存在四個根本性的弱點:一是人力赤字(很少有美國人願意在像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樣的地方長時間工作);二是財政赤字(見上文);三是關注度不夠(選民在大約四年後就對任何大規模干預失去了興趣);四是歷史視角的缺失(決策者不願從前任那裡汲取經驗教訓,更不願意從其他國家吸取經驗教訓)。
但是曾經的大英帝國從來沒有這些事件。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這比財政赤字要深刻得多——是美國的負國際投資(NIIP),它佔GDP的比例是-70 %。
負的國際投資本質上意味著外國人對美國資產的所有權,超過了美國人對外國資產的所有權。相比之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儘管有大量的海外資產被清算以資助一次世界大戰,但它仍然有著龐大的正國際投資。從1922年到1936年,它一直保持在GDP的100%以上:到1947年才下降到3%。
拋售剩餘的帝國白銀(準確的說,是迫使英國投資者拋售海外資產,交出美元)是英國為二戰買單的一種方式。
但是美國作為一個債務大國,並沒有與之對等的儲備金。只有通過更多的公債出售給外國人,美國才能負擔得起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成本。
這對於維持其超級大國的地位而言,實在太不穩定了。
《丘吉爾:「我當首相不是為了主持大英帝國的葬禮」》
丘吉爾在《集結風暴》中的論點並不是在借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崛起這一不可阻擋的進程來譴責英國的衰落。相反,他堅持認為,如果西方民主國家在1930年代早些時候採取更果斷的行動,戰爭本來可以避免。
當小羅斯福總統問丘吉爾這場戰爭應該叫什麼時,丘吉爾立刻回答說:「不必要的戰爭。」
同樣的道理,中國的崛起也並非不可阻擋,更不用說俄羅斯了。從朝鮮到委內瑞拉,所有與他們結盟的小國都是經濟上的弱國。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勞動力正在萎縮。
居高不下的公營及私營部門債務正在拖累經濟增長。它也可能在氣候危機中,首當其衝,因為它無法輕易改掉依賴煤炭,作為工業能源的現象。
然而,一系列事件的發展又很容易導致另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最有可能是在台灣問題上爆發。
中國要統一台灣,而美國模糊地承諾要防禦中國——隨著東亞地區軍事力量平衡的轉變,這種承諾越來越缺乏可信度。
美國航母越來越難招架中國的東風-21D等反艦彈道導彈,而這還只是美國國防部無法解決的問題之一。
如果美國的威懾失敗,習近平發動突然襲擊,美國將面臨更嚴峻的選擇,要不然打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就像英國在1914年和1939年所做的那樣——要不然就像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那樣,直接認輸。
丘吉爾說他寫《集結風暴》是為了表明:
邪惡者的惡意如何因善良者的軟弱而愈發猖狂;民主國家的結構和習慣為何——除非與更大的有機體結合在一起——會缺乏為卑微大眾提供安全感的毅力和信念;甚至在自我保護的問題上……謹慎和克制的忠告反而會帶來致命的危險……以及因為渴望安全和平靜的生活,而採取的中庸之道,可能會直接導向災難的中心。
他用一句精辟的格言作為這卷書的結束語:「事實勝於幻想。」
近年來,美國領導人過度熱衷於幻想了,譬如小布希領導下新保守主義者「全面統治」的幻想,還有川普想像出的美國「大屠殺」的黑暗噩夢。
隨著另一場集結風暴的到來,也許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丘吉爾看透了這一點:帝國的終結很難不伴隨著陣痛。
——圖片:美國運輸機撤離阿富汗難民、美國最後離開的軍事領袖、拜登在白宮發表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