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魔》其實不是恐怖片耶 (7.6/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入魔》是一部美國奇幻驚悚電影,由柔伊利斯特瓊斯執導,演員蜜雪兒莫娜漢、卡莉史派妮、大衛杜考夫尼主演,劇情講述四名遭受校園霸凌的青少女意外擁有魔法巫術,她們組成了女巫團體玩起魔女遊戲,雖...
《#入魔》其實不是恐怖片耶 (7.6/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入魔》是一部美國奇幻驚悚電影,由柔伊利斯特瓊斯執導,演員蜜雪兒莫娜漢、卡莉史派妮、大衛杜考夫尼主演,劇情講述四名遭受校園霸凌的青少女意外擁有魔法巫術,她們組成了女巫團體玩起魔女遊戲,雖然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但直到有人為愛走火入魔濫用施法,惹出連串意外並鬧出人命,情況也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
1996 年由安德魯佛萊明執導的《魔女遊戲》描述四位各自有著心理陰影的女學生,因為打不進圈子而結成死黨、開始玩起魔女遊戲,透過片中角色隨著頻繁使用魔女能力而越發強烈的慾望,最終走火入魔引發許多負面效果,成就一部被許多忠實影迷視為經典的「邪典電影」。而時隔 24 年,《魔女遊戲》如今又將以《入魔》這部由「布倫屋」拍攝製作的驚悚電影捲土重來,讓這系列故事得以用另一種新面貌繼續延續。
⠀⠀
一直以來,《入魔》這類「布倫屋製片公司」出品的電影雖然成本都不會太高,但從《逃出絕命鎮》、《忌日快樂》到《真心話大冒險》,他們都善於以富有創意巧思的題材選擇讓觀眾對一部驚悚片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在其中包裝著特定主題的核心。而這次面對《魔女遊戲》的重啟續集《入魔》,布倫屋自然也沒放過這個機會,利用幾位全新角色將這段經典故事做出更符合現代社會價值觀的重新詮釋。
⠀⠀
《入魔》電影以女主角莉莉由於母親即將再婚,跟著她搬到遙遠的小鎮展開新生活作為開端,透過人們來到一個新環境所產生的不適應,把故事聚焦在莉莉因為遭受同學霸凌而覺醒體內魔法能力,被其他三位同樣會使用魔法的邊緣青少女拉進自稱為「女巫」的團體,共同研究古老的神祕巫術之上,不僅幫助沉默內向的莉莉找到她能夠安心展現自己真實樣貌的容身之處,也為《入魔》這部電影製造一個能讓人期待後續發展的懸念。
⠀⠀
雖然意外發覺自己能夠使用魔法的能力,讓莉莉跟三位朋友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但《入魔》作為一部以青少年校園生活與女巫魔法能力作為主題的電影,片中莉莉等人面對學校裡時常欺負弱小的霸凌者提米,也自然會希望能以自身能力給予制裁或者導正他們的行為。正是如此,原本莉莉跟朋友一同鑽研新魔法所獲得的成就喜悅,也在她們決定潛入提米家對他施展巫術之後而逐漸變調。
⠀⠀
表面上,提米在受到她們巫術影響之後性格瞬間一百八十度大翻轉,不僅變得成熟懂事、溫文儒雅,在學校會主動為其他遭受不平等對待同學們的發聲,甚至還跟幾位「女巫」講出自己其實是雙性戀的秘密,但他作為校園的風雲人物,在一舉一動都被人們關注的情況下,原本還因為莉莉私自對他下的戀愛咒語而跟她接吻的提米,卻在隔天早上突然離奇自殺身亡,也讓這幾位女巫們對自身巫術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果感到擔憂畏懼。
⠀⠀
或許《入魔》被定調為超自然恐怖類型,可能會讓人覺得電影的故事發展是幾位角色在過度運用巫術之後走火入魔,讓原本單純的情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確實 1996 年的《魔女遊戲》就是這樣的故事走向,利用青少年的浮躁與焦慮為整部電影帶來強烈的暗黑驚悚氛圍,但就如同與其說是續集,《入魔》反倒更像是《魔女遊戲》的軟重啟,儘管部作品皆有著青少年電影的類似架構與劇情走向,但整體風格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
我喜歡《入魔》在劇情設計上除了在學校碰到的困境之外,也加入莉莉面對母親再婚,對自己必須融入一個新家庭感到恐懼的創意巧思,巧妙地塑造一位看似體貼,但背後其實崇尚大男子與男性優越主義的沙豬父親,不僅為這部主要角色皆是高中青少女的電影帶來一位針對性十足的反派人物,也把《入魔》提升到不只是一部奇幻驚悚電影的其他層次。
⠀⠀
到頭來,看著片中莉莉等幾位校園邊緣怪咖聚在一起對抗男性霸權與眾多在社會常見的不平等,《入魔》的社會意義已經大於作品本身的好壞,就像在過去許多有能力的女性就會被村民稱為女巫,但其實她們都只為了爭取她們應有的權利與自由,比起片中反派父親希望男人都能硬起來,利用他們天生擁有的力量來取得比女性更高的社會地位,現在許多提倡女權的人們就完全不是如此。
⠀⠀
如同女性主義的核心也在於爭取性別平權,保全女性能獲得她們原本就應該擁有的權利,而不是讓女性打倒男性得到優勢地位。因此不像反派會因為提米身為一位男性,失去了反派心目中的「男子氣概」就讓他「被自殺」,《入魔》巧妙把西方社會從古至今流傳的巫女都市傳說,拿來跟近代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與面臨的困境互相結合,值得我們給予肯定。
⠀⠀
整體而言,《入魔》的故事其實是有趣的,原本以為是一部講述角色失控走火入魔的恐怖片,但沒想到竟會是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雖然目前網路上的評價趨於兩極,但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很樂於見到《入魔》能夠突破前作《魔女遊戲》的既有框架,導演柔伊利斯特瓊斯能在表面同一個故事架構中以不同的風格設計與內涵議題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在某種程度上,這確實又是一次成功「布倫屋」的成功嘗試。
⠀⠀
#TheCraftLegacy #柔伊利斯特瓊斯 #ZoeListerJones #大衛杜考夫尼 #DavidDuchovny #卡莉史派妮 #CaileeSpaeny #蜜雪兒莫娜漢 #MichelleMonaghan #電影 #影評 #如履影評 @sonypicturestw
捲土重來典故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袁智聰:Marianne Faithfull——金禧瑪麗安王后
今年是英國傳奇性女伶Marianne Faithfull出道50週年。1964年,才17歲卜卜脆的她憑著處女單曲〈As Tears Go By〉一夜成名;現已67歲的Marianne為紀念其音樂生涯50週年,她會在今年10月展開其50週年紀念世界性巡演,維期12個月;同時,還會出版她的豪華攝影集《Marianne Faithfull: A Life On Record》,選輯了Helmut Newton、David Bailey、Ellen Von Unwerth、Bruce Weber、Cecil Beaton、Robert Mapplethorpe等攝影師昔日為她拍攝的照片。
更重要是,Marianne還剛發表了3年來的全新專輯《Give My Love to London》——這已是她的第20張專輯。為她的音樂生涯帶來50週年金禧紀念之餘,亦毋忘向前望、繼續發表新歌……
即使是5年前潘迪華破天荒與My Little Airport、The Pancakes、at17、林一峰、Pixeltoy、Ketchup、假音人合作,那還是來重新闡釋她的老歌,而非打造新作。
……當然Marianne Faithfull本身就是不尋常的歌手藝人。美麗得令人心動的她在60年代走紅於流行音樂界,但這位美少女卻惡名昭彰——借The Rolling Stones成員上位(Mick Jagger最典故的前度)、沉淪毒海、私生活一塌糊塗;毒品令到她的聲帶受到久性損害,30歲未夠已換來一把「阿婆聲」。在70年代她的音樂事業曾全面陷入低潮。直到1979年已中女之年的Marianne以唱作歌手姿態憑《Broken English》專輯捲土重來,在Punk樂運動的衝擊下,祭出是型格New Wave搖滾樂風,她的乾澀、破爛而滄桑的歌聲亦成為其「注冊聲標」,從此Marianne Faithfull這個名字亦Cult起來。(節錄)
全文:http://localpresshk.com/…/marianne-faithfull-50-anniversary/
【離地觀點橫行 香港要有《本土新聞》】
請踴躍贊助《本土新聞》:
1. )Paypal:http://goo.gl/NntVdv
2. )東亞銀行戶口 015-254-68-00092-8 (Local Press Ltd) ,支票*,ATM,網上過數均可。
3. 恒生銀行戶口 (024) 766-185573-668 本土新聞社長代收,支票ATM,網上過數均可 (「024」為海外匯款號碼,本地不用)
* 請於支票後面寫上東亞或恒生的帳戶號碼 ,投入銀行支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