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捕獲新大陸之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捕獲新大陸之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捕獲新大陸之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捕獲新大陸之主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傲嬌狩獵靜物畫】 法國靜物畫和風俗畫流派向來以夏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1699-1779)最為著名,然而在夏丹之前,還有一位前輩-亞歷山大・法蘭索瓦・德斯波特斯(Alexandre-François Desportes,1661-1743年)也曾創作出精彩...

  • 捕獲新大陸之主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7 07:23:52
    有 1,132 人按讚

    【傲嬌狩獵靜物畫】

    法國靜物畫和風俗畫流派向來以夏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1699-1779)最為著名,然而在夏丹之前,還有一位前輩-亞歷山大・法蘭索瓦・德斯波特斯(Alexandre-François Desportes,1661-1743年)也曾創作出精彩詳實的成果。

    比起夏丹溫潤樸實的樣貌,德斯波特斯下筆顯然細節更為講究,風格更加華麗。換句話說,若是夏丹的作品屬於平實動人一流,那麼德斯波特斯則是貴氣逼人光芒四射。

    從《有精心裝扮的獵物、肉類和水果靜物》(Still Life with Dressed Game, Meat, and Fruit,1734),就可以見到德斯波特斯有多大能耐。

    ----------------

    畫家除了藉由靜物畫渲染色彩、表現物體質感,藉以展現自己技藝多高超,比起ㄧ般靜物畫,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狩獵靜物畫(hunting still-life genre)則更強調貴族的傲嬌品味與階級優越感。

    說來都跟狩獵這項〝高尚運動〞有關。

    進行狩獵活動需要結合技能、人力和運動等元素,相對成本高昂,非尋常百姓所能負擔。在歐洲百千年來的傳統裡,狩獵都是權貴專屬,無論配備器具、坐騎僕傭,或是狩獵後的餐宴擺設,都各有講究自有規矩,絕不像一般村野人家捕捉獵物之後,吃乾抹盡飽腹一頓便了事那樣隨便。

    因此狩獵靜物畫不僅用來滿足上層階級男性征服野生動物的自嗨自滿,更象徵其專有的特權。更何況對於野禽滋味的偏好,最早自古埃及直到羅馬時期,便已經深植於上層階級的飲食文化裡了。

    ----------------

    縱樂享受的古羅馬對於禽鳥類的美味甚為執著,就連孔雀🦚也列入食用之類。但是羅馬人偏愛柔軟口感,因此肉類多先進行水煮再炙烤,然後使用香料調味。中世紀的封建領主餐桌上也要有禽鳥如鵝肉和其他肉類撐場面,此時料理方式則採燒烤為主。

    待到文藝復興時期,葡萄牙人從非洲進口珠雞,以及隨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火雞🦃也來到歐洲,都讓歐洲人又多出些選擇。尤其18世紀啟蒙時代時,人工圈養的雞或鵝,正如野外捕獲的雉雞和山鶉一樣受到歡迎,再加上園藝技術提升、海外貿易發達,餐桌上菜色已經熱鬧許多。

    然而光吃喝不警世就不是凡事都要有宗教寓意的基督教世界了。在宗教圖像學裡,禽鳥普遍象徵耶穌為人類所做出的犧牲。因此品嘗時要懷抱虔誠感恩的心情,但若是已經醉得一蹋糊塗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千百年來,上層階級男性依舊無法捨棄狩獵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尤其做為展現個人地位的附加價值,當然要好好發揮高人一等的機會。直到近代因為環保意識抬頭,才或多或少壓抑了這股風氣。

    ----------------

    以德斯波特斯的精工細描來看,確實是將狩獵活動的階級區別展現得淋漓盡致。

    尤其他年輕時師從法蘭德斯傳統,更是以描繪細節見長,使得德斯波特斯在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兩任國王的宮廷中,成為最受歡迎的靜物畫家。甚至有幸陪伴國王狩獵,過程中隨時用素描本畫下獵物,事後再由國王欽點,要讓哪些獵物上場,放入畫面組合成完整的作品。

    《有精心裝扮的獵物、肉類和水果的靜物》也是如此而來,以宏偉浮誇方式展現獵物和精製餐具的組合,也成功營造皇家尊貴氣息。

    ----------------

    《有精心裝扮的獵物、肉類和水果的靜物》畫面裡,木桌邊緣放了把短刀,一籃橘子連著枝葉橙中帶綠🍊,下方有個紅銅鍋,盛裝野禽的大銅盤也是精心製作。

    從這些器物和充滿整個畫面的豐沛食材,就可以看出背景絕非尋常百姓家,而是一派富貴。

    已經被拔除羽毛的野禽,被成片豬油包裹著置放於一塊白布上,野禽身上的雞皮疙瘩和沒拔乾淨的殘毛也被仔細描繪;上方懸掛的羊肋排和羊腿部分帶著內臟,羊肉的半透明質感對照出骨頭的堅硬實在。前方的梨子同時以形狀和色彩呼應後方的橘子,讓構圖更完整。

    不同於羅馬人主要食用橄欖油,豬油和奶油則是北方民族的最愛。

    若是拿豬油和奶油相較,中世紀的富貴人家首選豬油,而貧苦人家才食用奶油。豬油出現在宗教畫或道德寓意畫裡,通常與豬肉的涵義相同,都代表貪食和罪惡🐖。不過這類狩獵靜物畫主要是為了彰顯地位和財富,警世內涵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

    德斯波特斯以近乎外科醫師鑽研解剖學的精準要求,完美呈現諸多細節與物體的不同質感,也讓畫中各式靜物精緻耀眼不同凡響。

    能夠把獵物屍體畫得這般富麗華美,完全發揮狩獵靜物畫必需滿足權貴虛榮心與優越感的傲嬌審美功能,難怪德斯波特斯可以在法國宮廷大受歡迎。畢竟我們老百姓眼中的狩獵大餐從來不只是大餐,而是貴族們用來炫富炫血統的工具之一啊~✌️

    ----------------

    無論古羅馬、中世紀或文藝復興時期,烹調食物時總是豪不客氣加入大量香料,如荳蔻、肉桂、胡椒和丁香等,一來香料價高,大量使用才能顯擺主人家的資產雄厚,二來古時食材保鮮不易,香料正好可以掩蓋某些不夠宜人的氣味。

    另外一直要到18世紀,歐洲各國在新大陸殖民地的蔗糖產量才會來到高點,在此之前,無論糖或是另一種甜味劑-蜂蜜都要價不斐。為了有意無意強調身分,導致許多菜餚,尤其是宴會餐點,都得加入甜味聊表心意,包含各式肉類。

    17世紀中,法國出版了第一本具備現代意義的食譜《法國廚師》(Le Cuisinier françois,1651)。隨著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統治之下國勢擴張,法國烹飪的改革力道與影響也逐步拓展至全歐洲。

    新式法菜裡捨棄東方情調香料,只留下胡椒和巴西利(parsley)、百里香(thyme)、蝦夷蔥(chives)等歐洲本土香料;自古羅馬時興的甜鹹混雜風味不再,而是以鹽和胡椒為主導,甜味則純然安放於主餐之後。然後,奶油終於壓過豬油,扮演起重要角色。這才是我們熟悉的法式料理風味。

    ----------------

    德斯波特斯繪製《有精心裝扮的獵物、肉類和水果的靜物》時,為路易十五(Louis XV,1710-1774)統治期間,法國烹飪早已發展得如火如荼,在歐洲居於領導地位。

    我們可以想像,此時國王的御廚不再撒上大把香料和蜂蜜為畫面裡的羊肋排和禽鳥類調味,而是使用奶油、鹽和黑胡椒創造出一道道佳餚。這些濃郁豐厚滋味,與如今嘗到的模樣已經相去不遠。

    這麼說起來,即使是18世紀初期的狩獵靜物畫,其實跟現代生活也會有所聯結。

    要是德斯波特斯把國王餐桌上的菜色如此認真仔細畫下來,那就更好了(擦口水~🤤🤤🤤

    ======================

    《名畫裡的盛宴》台北兩場講座〝主題和內容相同,地點不同〞

    ◆05/15(六)下午,已額滿
    購票:https://fb.me/e/AzTpNlKx
    ◆05/19(三)晚上,最後卡位倒數
    購票:https://fb.me/e/4Z0n68egs

    票務相關事項聯繫,請洽 #livart禮雅特國際 粉專私訊留言

    #2021春季講座 #名畫裡的盛宴
    #Livart禮雅特國際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

    圖片來源: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 捕獲新大陸之主 在 陳漢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02 15:41:08
    有 555 人按讚


    謝謝漫畫奇緣的報導~~

    以華麗畫風著稱的人氣少女漫畫家陳漢玲,在本屆漫博舉辦《潘朵拉的禁忌之吻》簽名會。熱愛cosplay的陳漢玲化身女主角潘朵拉,服裝、髮型全按本次簽名板的圖打造,飛揚的翅膀頭飾與奢華禮服完美重現!這套服裝由她親手完成,從扣子、珍珠、亮片到所有細節都是自己設計,光找布就花了好幾天,途中遇到許多意外,像是掉了錢包、材料行員工旅遊等等,應了好事多磨!

    故事舞台是名為梵蒂岡和亞特蘭提斯的兩個新大陸,梵蒂岡代表的原罪是怠惰,亞特蘭提斯則是憤怒。陳漢玲表示:「怠惰不一定是懶惰,如果你不去做對自己來說最好的選擇,那也是一種怠惰。例如最近放榜的學生們,若全照家長的意志選填志願,自己不做任何思考,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怠惰的表現。」

    而亞特蘭提斯則是陳漢玲覺得最能代表憤怒的故事舞台,「從憤怒的大火到最後被水淹沒,很符合想傳達的悲壯史詩感。」

    女主角潘朵拉雖然調皮又自我,但她勇往直前、堅定信念,總能化險為夷,就像陳漢玲本人一樣,總是全力以赴帶給讀者精彩的作品。

    《潘朵拉的禁忌之吻》巧妙融合神話,以天使潘朵拉意外釋放七原罪,必須穿越各時空以真愛之吻捕獲七原罪為設定,角色千變萬化的造型讓讀者讚嘆老師的超強設計功力。

    得過行政院新聞局劇情漫畫獎的陳漢玲,不僅是渾身充滿創作熱情的漫畫家,也是非常專業的cosplay玩家,每次簽名會都像一場華麗大秀,吸引全場目光!畫技也受到許多小說、手遊青睞,如《夢王國與沉睡中的100位王子殿下》、《王與異界騎士》、《100日公主 美男宮殿現代樂章》等。創作之餘也毫不藏私地在粉專分享漫畫技巧與心得,廣受粉絲愛戴。

  • 捕獲新大陸之主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04 10:15:00
    有 917 人按讚


    #李天豪老師文字專欄
    到公海了嗎?
    1543年,一艘前往日本的葡萄牙船隻,經過台灣海峽時,船員讚美台灣島:「Ilha Formosa」
    這可說是台灣人與歐洲人最初的相遇,也是台灣人世界歷史記憶的起點。
    但是,葡萄牙人想要中國的絲與日本的白銀,對台灣島沒有興趣,並未登陸台灣。
    荷蘭人晚於葡萄牙人來到東亞。

    1579年,荷蘭人脫離西班牙的統治,建立「荷蘭共和國」, 從此與西班牙展開海上競爭。

    1602年,荷蘭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 以開拓東方的殖民地及貿易商機。

    等等.....

    講了半天,都是一些很普通的歷史常識....
    而且,這些跟公海有啥關係?

    別急,再過一年,就是我們故事的開端了。

    大家對新加坡的印象,通常都是從樟宜機場開始的....

    現在,那裡是一個國際化的大空港,非常繁忙.....

    但如果是四百多年前去那裡,說得準確點,在1603年的2月25日到樟宜的話⋯⋯

    你站在海岸邊,會看到一場持續了差不多一整天的海戰。

    戰爭本身規模不大,也不怎麼慘烈,就是老玩家葡萄牙跟新玩家荷蘭的小規模海戰⋯⋯

    在海戰中,一艘叫做「聖卡特琳娜號」的葡萄牙船隻,被幾艘隸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隻擊敗並俘虜。

    這艘葡萄牙船上,裝滿了來自中國的絲綢和瓷器。

    後來,荷蘭人把這艘葡萄牙船開回了阿姆斯特丹,並賣掉貨物獲得一筆巨款。

    據說,相當於當時英國政府年收入的兩倍。
    (記載者是英國人)

    本來這也沒什麼,不值得我們特別寫文章討論。
    但是,今天舉世遵守的「公海」概念,卻是從這裡開始的....

    事情是這樣的:

    公司忽然有巨款到手,這本來是大好事。
    但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卻擔心會引發與葡萄牙之間的戰爭,想要拒絕接受這筆巨款。

    你可能會奇怪了,這些人怎麼這麼膽小啊?

    怕打仗就不要到海上混嘛,否則遲早都要還的。

    說實在的,這倒不是這些人膽小,如果他們認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有資格獲得這筆巨款,他們是不會怕戰爭的。

    但是,問題就出在,他們認為:

    「公司是沒資格獲得這筆錢的」

    因為,這場海戰是發生在屬於葡萄牙管轄的海洋上。

    等一等,新加坡那邊的海洋,葡萄牙憑什麼能管轄呢?

    因為從1492年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支持,遠航發現美洲新大陸開始,爭奪海洋的競爭就同步開始了.....

    葡萄牙是領先者,但是西班牙追得很快,雙方越來越可能爆發戰爭⋯⋯

    但是,天主教國家之間的戰爭,教皇是不同意的。
    所以,1493年的時候,羅馬教皇主持了一場會議,宣佈把地球依照某個經度一分兩半:

    「在這條經度線以西的所有未被佔領的地盤,都歸西班牙。」
    「以東的所有未被佔領的地盤,都歸葡萄牙。」

    所謂「所有未被佔領的地盤」,既包括陸地,也包括海洋。

    對那個年代的歐洲人來說,教皇說話是絕對權威。

    所以,大多數歐洲人被迫都接受了西、葡兩國對於世界的劃分。

    荷蘭東印度公司擔心戰爭的那些股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認為這場海戰相當於跑葡萄牙人的家裡硬搶去了,這就讓自己理虧。

    但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董事會不願意把這筆到手的巨款放走。

    所以,他們就把腦筋動到了打「筆墨官司」上。

    只有找到一個理由,說葡萄牙對海洋根本就沒有管轄權,就既能吞下巨款,又能安撫股東。

    但是,要想把這個理由說通,董事會肯定沒這本事。

    所以,他們就找荷蘭著名的法學家格勞秀斯來幫自己辯護。

    大家知道,格勞秀斯可是後世公認的國際法奠基人,這個奠基,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格勞秀斯為這個案子寫了一篇長長的辯護詞,後來集結出版成了一本書,叫做《論捕獲法》。

    書中有一章被摘出來,單獨出版成為一個小冊子,叫做《海洋自由論》。

    就是這個小冊子,後來成了現代《海洋法》的奠基性著作。

    《海洋自由論》中的核心觀點是:

    葡萄牙人在海洋上根本就沒有管轄權,不僅葡萄牙,任何國家對於海洋都沒有管轄權,海上的事情不服從任何國家的法律管轄。

    這就是現代「公海自由」的由來。

    -

    順便說一下,他是怎麼論證的。

    他說:

    「法律管轄權依賴於統治者的主權。」

    主權又是什麼呢?
    它實際上是統治者的財產權的一種延伸。

    依據羅馬法的基本原則,一個東西你必須能夠實際佔有,才能對其擁有財產權。

    如果你沒法實際佔有,你對它就沒有財產權。

    那麼,海洋能夠像陸地那樣被實際佔有嗎?

    肯定不行。

    陸地上你可以立界碑,畫邊境線。

    海洋上沒辦法,所以沒有國家對海洋能夠擁有財產權,也就沒有誰能在海洋上擁有主權。

    所以,海洋上不服從任何國家的國內法律管轄,只服從自然法管轄。

    葡萄牙人卻主張自己對海洋有管轄權,試圖壟斷海洋上的貿易機會,這是違背自然法的。

    對於違背自然法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用正義戰爭的方式進行回擊。
    所以荷蘭東印度公司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那筆巨款,這就是正義戰爭的結果。

    這套說法後來漸漸被全歐洲接受,而歐洲人後來靠著戰艦大砲讓全世界都接受。

    從此,就出現公海概念了....

    -
    補充:領海的概念,是毛澤東創造的;經濟海域的概念,是冰島創造的,都有故事,以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