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捎無內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捎無內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捎無內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捎無內場產品中有2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洪博學 專欄】多了一個有用的白痴 國民黨主席競逐,以朱立倫勝出終場,在這個中國政黨主席之爭裡面,台灣人江啟臣,無疑是最大輸家,雖然懷抱改革國民黨志氣,卻遭到兩個中國人夾殺,投票前發現保守勢力聚集,夾特定紅媒助陣,勢力無法擋,小江不願意棄械投降,喊出:「我不是台灣國民黨」,仍然無法力挽狂瀾,這個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理想混蛋-雞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把對你的愛裝進想念的瓶,能飄向你在的遠方嗎? 一句「你知道嗎?」,其實我早已知道,你永遠不會知道。 海的那一邊,你已和她越走越遠。 ★☆★☆★☆★ YouTuber與新生代創作歌手合作, 六小時極限創作日挑戰! 完整的創作過程Vlog: 茜珊視角-https://youtu.be/EgvNMp...

捎無內場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9:49:01

《#抓狂演訓班》後設戲劇的完美發揮 (8.8/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抓狂演訓班》是一部法國劇情喜劇電影,由艾曼紐寇克執導,凱德莫拉德、瑪莉娜漢斯、勞倫特斯托克主演,改編自...

捎無內場 在 Flora Feng 馮蘿菈?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8:02:42

❤️❤️❤️ 準備好了嗎! 2021資生堂周年慶年度盛宴🎊 除了好用的品牌產品 這次有滿滿不能錯過的好康優惠 嚐鮮囤貨請筆記請收藏 之後也會陸續在限動分享我自己私心推薦的優惠組合~ Shiseido資生堂國際櫃 眾所皆知的經典品牌 歡迎進入選擇障礙的世界 入門可以先試萬眾追捧#電波精華 組 全新的...

捎無內場 在 Joe English|林軒英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20:22:07

2017年,提提研執行長李昆霖發了小孩課表的動態,那時起我更開始密切關注他,將近五年時間,除了他的思維、教育方式甚至是生活哲學,是我目前內心典範之一。⁣⁣⁣ ⁣⁣⁣ 先前有提過「內觀」大概是從大學時期有讀《賈伯斯傳》與一部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而有些概念,但可能過去機緣未到,並無起心動念深入了解...

  • 捎無內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11:53:21
    有 46 人按讚

    【#洪博學 專欄】多了一個有用的白痴
    國民黨主席競逐,以朱立倫勝出終場,在這個中國政黨主席之爭裡面,台灣人江啟臣,無疑是最大輸家,雖然懷抱改革國民黨志氣,卻遭到兩個中國人夾殺,投票前發現保守勢力聚集,夾特定紅媒助陣,勢力無法擋,小江不願意棄械投降,喊出:「我不是台灣國民黨」,仍然無法力挽狂瀾,這個黨終究是中國黨。
    從十八萬票選票分析,本來是三分天下局面,演變成一場國民黨黨內,急統派和慢統派的戰爭,代表急統派的張亞中拿到六萬票,這是國民黨黨內韓粉加上黃復興實力,急統派開出的票,勝過慢統派,國民黨已經改革無望,最後的宿命只能向中共靠攏,在台灣扮演反台灣角色,從選後,習近平捎來賀電,就可以預言:國民黨完了。

  • 捎無內場 在 HOLA 特力和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21:00:40
    有 499 人按讚

    #HOLA系列專欄
    #10大職人疫情新生活
    【第七章 蔡姍吟】
    #留一個空間給自己_蔡姍吟

    和樂台灣商品部副總經理蔡姍吟(Edith),2009年加入特力集團,從寢具衛浴等商品採購開始,負責過自營商品開發、主題企劃等,到今年邁入第十二年。她選擇商品眼光精準,善用聯名授權、洽談不同領域的合約,從迪士尼聯名商品到近日引起搶購風潮的寶可夢聯名商品,以及HOLA首度與嵜本吐司聯名推出限定口味「嵜本極蜜柑橘生吐司」,都是她的手筆。

    對居家市場極度熱愛及投入,打造和樂品牌的商品策略定位,引領HOLA成為居家生活美學領導品牌。Edith是少數能集商品開發及採購於一身的人,被形容為和樂品牌的靈魂。不但擅長產品領域,還能精準判斷市場趨勢走向,說服老闆打造賣場特色,替消費者的生活品質把關。

    因為對喜好的事物熱情專注,因此在工作崗位上衝勁十足,但私底下的她很宅,喜歡待在家裡,過過自己的小生活。這個左右腦都用得很好的女子,怎麼打造她的居家環境?

    Q:被問到寢具怎麼選時,通常給什麼建議?

    走進和樂的寢具區,經常陷入選擇困難,天絲柔滑,棉質純厚,到底哪個適合自己?Edith答的很妙,「大多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是不會描述;但很有趣的是,對於自己不喜歡的卻很清楚。」因此她會抽絲剝繭、找出對方的愛好。例如,不喜歡觸感太厚重的,可能喜歡天絲;不喜歡太素也不要太花的,就找同色系略帶變化的幾何圖形;想要躺下去像睡在飯店裡的,就選高紗數的純棉。

    談到寢具,Edith的眼神專注而熱烈,像在談一位摯友。對寢具的形容詞既精準又好懂,因為她很用功,每當有新的材質問市,就會和廠商進行分析研究,了解特性,便於和消費者溝通,幫消費者解決痛點並找到適合的品項,她總會笑得很開心。

    |職人選物|
    孟斐斯1000織紗埃及棉床組 https://bit.ly/2WQwAMi
    尊爵奢華埃及棉加大毛巾 https://bit.ly/3n0ojQG

    Q:後疫情時代在家時間越來越長,在家工作時如何讓自己很舒服?

    說話很輕柔的Edith講了一個很有趣的詞,「職居合一」。在家上班的時間越來越多,工作和的居住環境將越來越難區隔,但你還是需要有些「儀式感」,因此她喜歡用味道來區隔空間。Edith的客廳放了較厚的木質味擴香,房間的擴香味道則淡一點,「這些味道能給我安全感。」冬天她喜歡點精油爉燭,兼具光線和溫度,讓室內氛圍更溫暖。織品噴霧則是近年流行的新玩意兒,她笑說,睡前噴在枕頭床單上,在香味中入睡,是種很幸福的感覺。

    盆栽也是轉換心情的好方式,放一盆在書桌案頭,即便在家穿著睡衣,這片綠意盎然可以提醒自己「上工了」。同樣的意思,公司的辦公桌前也能放個好養的盆栽,看見綠色的符號,就知道要為自己好好打拼。

    |職人選物|
    丹麥SKANDINAVISK室內擴香 https://bit.ly/3nFo25M
    盆栽植物系列 https://bit.ly/3kykL6l

    Q:如何留一個空間給自己,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角落?

    Edith的家裡簡簡單單,東西不多,色系清爽,牆面或開放式廚房,都有一種刻意留白的感覺。唯有靠窗那面牆的層架上,放了一些有「E」字的飾品,在簡單的空間中,捎上一些溫度。因為英文名開頭是「E」,因此喜歡買相關元素的擺飾,朋友也會送相關的小東西。架上還有一個像電視般的APPLE老電腦,是媽媽送她的第一台電腦,很有紀念性。這是家中她最喜歡的角落。

    「人是很需要『Me time』的,需要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位置。」和父母住、和另一半共用臥室,在家中要怎麼擁有自己的空間?Edith說,只要一個小角落,放上自己最有感的東西,像是房間靠窗處放張單人椅和小邊桌;或是在浴室放喜歡味道的沐浴乳,洗澡的時候,也是你的Me time。在這一隅框景、這些時刻,你只是你自己,不是別人的女兒、老婆、或媽媽。

    你也準備對自己好一點了嗎?

    |職人選物|
    瑞典EIGHTMOOD居家商品 https://bit.ly/3tdrq8T
    丹麥Bitz陶瓷餐具 https://bit.ly/3n6IX1g

    後記:
    訪談之前,Edith說自己既不擅表達又很無趣,但原定四十分鐘的訪談,居然聊了一個多小時而欲罷不能,因為她對居家小細節實在懂得太多,而且語句中有很多溫暖家庭的畫面,似乎時時刻刻在幫別人想著,如何打造一個幸福的空間,讓人可以在裡面安靜的喘口氣。

    工作上衝衝衝,私底下卻反差很大,窩在家裡的沙發上就能渡過一整天。小編最喜歡她在訪談中說:每個人都需要Me time。其實有個空間讓自己靜下心反思沈澱,人的質感就會慢慢養成。Edith對工作認真,對生活從心,她在自己的生活領域打造一方天地,好好善待自己。

    #名人專訪
    #蔡姍吟
    #質感選物推薦

    📸Photo credit: #余惟

  • 捎無內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9 18:31:01
    有 224 人按讚

    敢於正視一日日輪轉的盈虧圓缺,
    在迎來明月之夜的那一天,
    心裡才真正感到踏實、無所愧對。

    每個人既有外顯的光照面🌜
    必然有相對的內在暗影,🌛
    但兩兩相成相輔
    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圓。🌓



    你有過「好意 勸解他人改善」卻反而激怒對方、爆發爭執的經驗嗎?

    又或者,當身邊的人突然嚴肅起來對你說,
    「我發現你有OOO這樣的缺點」「你那樣做其實不太好」

    你會突然感到滿心的不悅和羞愧,難以接受對方這樣點破你?

    再過兩天,就是農曆十五中秋月圓之夜,看著今天高掛夜空的月亮、未達面積百分百的光亮滿月、仍有一絲暗影,又看著那暗影,

    讓我想到了自己某次和朋友談心時,因為被「點出錯誤、心性不夠完美之處」,而感到愁悶的那一回經歷…

    那陣子,我一方面急於想擺脫抑鬱的心情、想接觸和嘗試生活中各種新的交集和聯繫,也單方面些許怨懟著身邊的人,認為他們都不懂我內心真正的難受;

    但矛盾的是,當家人或朋友想花更多心思和時間多和我交談、多探問我的想法和心情時,我又會覺得要花心力和時間道出心思細節,是很乏力、沒有幫助的事情,進而把他們的關心擋在外頭,也持續封閉著自己…

    也因此我明明是很想調整好生活步調、改善情緒的,卻矛盾地總是把自己囚禁於孤寂鬱悶的囹圄裡。

    後來有天,朋友小姍捎來這樣一段訊息,才令我頓時醒悟「錯誤是出於我自己」。

    小姍說:

    「有沒有可能,其實你已經不自覺『習慣』要自己一直處在憂鬱的狀態裡,如果有天你變得快樂起來,那對你來說就是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你可能會害怕情況發生變化?害怕情緒和生活有所變動?所以才無形中,讓自己一直回到憂鬱封閉的狀態?」



    當下聽小姍這麼推測時,第一時間我只感到生氣、好想反駁她,急於想告訴她,「我怎麼會想讓自己一直難受,妳誤會了,妳說的是錯的!」但漸漸地,我發現心裡隱約有股無以名狀的愧對感,

    像是自己長期把心臟後方的陰影處壓得緊緊的、掩蓋起來,而這下,終於有雙溫暖的手,把那陰影處轉至正面,協助我不再逃避、去正視它的存在、處理它、解決它…

    當時的我,雖然總為沒來由、湧現而出的憂鬱感到痛苦,但小姍所言其實也是有可能的。

    我確實很有可能已經習慣被憂鬱包覆的生活,對於「感到新穎、快樂」的生活是陌生的,所以無形中會閃躲、拒絕「獲得快樂」的機會。

    後來,對於第一時間和小姍發脾氣,我和她道了歉。而自那之後,我也要自己好好改變、別限縮接觸新事物的機會,

    漸漸地,這回經歷獲得的醒悟
    👉「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和缺點」

    便也是我現今,經常能順利放下負面情緒、開闊迎接未來的關鍵方法。



    除了我個人的上述經歷以外,這邊我想以一份研究來和大家深談…

    #認知偏見(又稱確認偏誤、我方偏見,confirmation bias)

    喬治亞州埃默里大學的心理學者Drew Westen,他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時,

    針對 " 各自支持小布希和約翰凱瑞兩名競選人的群眾 " 進行磁振造影(MRI)監測,

    Drew Westen發現,受試群眾若是聽聞「和自身信念互相抵觸」的資訊,大腦中、負責邏輯推理的區塊竟會呈現死寂、關閉的狀態;

    不過相對地,如果接收到的資訊與受試群眾本身的既有觀點有所符合的話,他們的大腦情緒迴路就會很快變得活躍起來。

    因此,Drew Westen認為,以神經學角度來看,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若已有根深蒂固的主觀立場,或是一旦對自己和生活懷有執念,就很難輕易改變想法,也難以接受不同的意見。

    言至此,Drew Westen的論點也就合理解釋了,為什麼我當時聽著小姍指出「我自身沒察覺、沒想過的錯誤和問題」後,會感到難以接受和生氣。



    話又說回來,看著此刻夜空上那一輪明月,我不禁感嘆,

    大自然時刻都為我們演繹著
    :何謂完整 。

    明與暗是並存而生的
    在那奪目耀眼的光亮背後
    總有還未望見的陰暗

    但未見得,不等於它就不覆存在

    也正是有陰暗的存在
    光亮面浮現時
    才更為珍稀、令人感到美好

    先耐心正視一日日輪替的陰晴圓缺後,最後等到了極美的明月浮現時,我們內心也能是安然、闊明的。

    面對我們自己
    不需要強求時刻得做得無暇無誤
    但在錯誤發生時
    不能連自己都閃避、都欺騙了

    那才能,為自己保有一顆踏實圓滑的心。

    (完)

    最後,祝福大家都與家人享有幸福快樂的中秋夜🌕🌝

    #感謝可愛的你讀完粿想說的1660字💛
    ------
    💜更多心理議題圖卡,都在粿的IG
    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如您想讓身邊更多人看見本文內容,請於文首標明出處來源、亦或是直接轉發本文原連結,勿擅自片段抄改寫、截圖,感謝您。

  • 捎無內場 在 理想混蛋-雞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2-08 21:00:09

    把對你的愛裝進想念的瓶,能飄向你在的遠方嗎?
    一句「你知道嗎?」,其實我早已知道,你永遠不會知道。
    海的那一邊,你已和她越走越遠。

    ★☆★☆★☆★

    YouTuber與新生代創作歌手合作,
    六小時極限創作日挑戰!
    完整的創作過程Vlog:
    茜珊視角-https://youtu.be/EgvNMpA_7Pw
    史九87視角-https://youtu.be/gLXCPPUdVC0

    某天,雞丁收到了神秘的訊息,與 @史九87 SJ87 、 @茜珊chienshannn 、 @林鴻宇 一起參加了極限創作挑戰!分成兩隊,要在六小時內各完成一首詞曲創作!雞丁和正妹 YouTuber 茜珊分在同一組,兩人初次合作便十分契合,一同寫下了這首歌曲〈瓶中信〉反映兩人在過往感情中脆弱與悲觀的一面。在創作過程中,更是頗有默契地一同寫下「你知道嗎?」這句歌詞,可謂一拍即合。(完整創作過程請到茜珊的YouTube觀看Vlog!)

    〈瓶中信〉詞曲完成後,雞丁和茜珊找來吉他手樂承宇(小樂)為這首歌量身編曲、並由理想混蛋鼓手Look錄音與後製,讓這首歌更加完整豐富。小樂用一把木吉他精緻地詮釋了〈瓶中信〉孤單心碎的氛圍,讓茜珊和雞丁在重新配唱時也更加投入了!

    ★☆★☆★☆★

    🔔 理想混蛋
    ► Facebook|https://reurl.cc/r8ZZ6Z
    ► Instagram|https://reurl.cc/zzrrY0
    ► YouTube|https://reurl.cc/GrXXAv
    ►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Bestards

    🔔 茜珊 [ 2020.12.12 聖誕音樂會 售票中!]
    ► 售票頁面|https://psiguitar.kktix.cc/events/chien2020
    ► YouTube|https://tinyurl.com/y4z66guw
    ► Facebook|https://tinyurl.com/y6a7c7jo
    ► Instagram|https://tinyurl.com/yyxn774r

    🔔 史九87
    ► 史九87 YT|https://reurl.cc/9X81a8
    ► 史提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10tea
    ► 9V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9vv
    ► 史九87 FB|https://www.facebook.com/shihjo87

    🔔 林鴻宇
    ► YT|https://reurl.cc/Z7x1gQ
    ► FB|https://reurl.cc/4xndR
    ► IG|https://reurl.cc/Gkxoqd
    ► StreetVoice|https://reurl.cc/RNmez

    🔔 樂承宇 小樂
    ► FB|https://reurl.cc/N6eGk6
    ► IG|https://reurl.cc/q8eZxg
    ► StreetVoice|https://reurl.cc/k0AqRr

    ★☆★☆★☆★

    〈瓶中信〉
    詞曲 / 茜珊、邱建豪
    編曲 / 樂承宇
    錄音、混音 / 盧可沛
    影像 / Bonzul
    攝影場地提供 / 實現音樂工作室

    你最嚮往的海風 你最喜歡的藍天
    一起說好的旅行 卻 剩我一個人品味

    夏天還沒有結尾 為何心卻像冬天
    在她出現之前 陽光曾那麼明媚

    你不在身邊 我像斷了線的風箏 無處可歸

    你知道嗎 我 是真的願意
    改變自己 成你喜歡的模樣
    但那又怎樣 你默不作答
    只牽著她走向 另一片汪洋

    答應自己要忘記 卻又忘記忘記你
    當你再一次捎來 噓寒問暖的訊息

    像是上了癮 我又心甘情願地 跳進陷阱

    你知道嗎 我多 希望是我陪你
    一起經歷生命中每一段劇情
    可你已離去 留下我自己
    一個人沒有結局的獨角戲

    希望這封瓶中信 能飄向你在的海域
    給你 給你

  • 捎無內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1-04-15 21:39:50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長期來,南北部民眾對藝文活動參與,一直有不小落差,一群嘉義青年,為了帶起故鄉藝文風氣,在當地成立現代劇團,僅管創團初期,為了爭取場地和贊助,常常碰壁,但靠著堅持,也慢慢打開知名度,現在他們更跨越濁水溪,把作品帶來台北演出,希望讓觀眾感受到嘉義劇團獨有熱情。
    知道女兒,突然要一個人,離家出外讀書,父親難掩激動,兩人因此產生爭辯。要如何詮釋出,父親對女兒無窮的愛,和歲月流失的落寞,活躍於台灣現代劇場的資深作家王友輝,為了挑戰這個內心多重轉折的角色,下了不少功夫。
    由「阮劇團」創作的新作「PROOF求證」,是該團首部在北部演出的作品,這個由一群生長在嘉義青年,共同組成的「阮劇團」,八年前就開始在嘉義深耕,但創團初期,因為故鄉民眾,對藝文參與度不高,想推廣表演,團員們除了挨家挨戶去宣傳,還得找贊助,想新花招來吸引民眾。
    除了要找出適合的宣傳方法,團員也深入社區,用教學講座,培養在地的藝文觀眾,靠著熱情和堅持,終於慢慢打出知名度,這群團員平均才24歲年輕劇團,現在還要把觸角,延伸到北部,要讓各地觀眾,都能感受到來自南部草根豐沛的戲劇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