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鳥隨筆其壹佰伍拾捌
【證明】
前陣子有朋友在限時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
.
「凡鳥你好,我是用一個非常接近的分數錄取現在的學校。」
.
「錄取的時候,很多以前的同學都說我是『運氣好、賽到的』,可是我準備大考的時候真的是很努力,我覺得自己的確是有這樣的能力。」
.
「然而,現在感覺新的同學每一個都非常...
#凡鳥隨筆其壹佰伍拾捌
【證明】
前陣子有朋友在限時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
.
「凡鳥你好,我是用一個非常接近的分數錄取現在的學校。」
.
「錄取的時候,很多以前的同學都說我是『運氣好、賽到的』,可是我準備大考的時候真的是很努力,我覺得自己的確是有這樣的能力。」
.
「然而,現在感覺新的同學每一個都非常厲害,也沒有什麼把握取得好成績。」
.
「但是,我真的好想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給周遭所有的人看……」
.
這位朋友的問題大致如此,我想,可能也有其他的朋友有類似的狀況。
今天,就來稍微聊一聊這件事,假使現在的你也遇到類似的情形,或許可以參考一下。
___
當我們進行身分、環境的轉變時,特別容易聽到那些來自周遭的聲音。
有人說你不行。
有人說你狗屎運。
有人否定你的努力。
甚至,有人會一併否定掉你的未來。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當事者的我們,腦子的第一個想法可能就是
.
『證明』
.
對,就是證明。
證明自己沒有別人差。
試圖證明自己的能力。
用盡一切辦法就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
畢竟,沒有人喜歡被別人看衰,大家都想獲得他人的認可。
這樣做並沒有不對,只是,這條路肯定會走得辛苦。
因為,以『證明』為動力的行動,動力來源是他人,而非自己。
___
也許你會想
.
「若非以證明自己為出發點,那在被別人看衰的情況下,我該怎麼想會比較輕鬆呢?」
.
我個人是這樣覺得,自始至終
.
『我們,從來都不需要證明自己。』
.
是的,不須證明自己。
.
『因為,我們現在的身分、所處的環境,它們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
不論他人怎麼看你,你就是現在的狀態。
不論他人想法如何,屬於你的還是屬於你。
所以,無須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真正需要在乎的,還是自己。
到底你想要什麼?
到底你還得改變些什麼?
因此,比起證明,更重要的關鍵是
.
『你,必須得使自己進步。』
.
只有當你產生進步的時候,你才具有改變現狀的能力。
.
『今日的自己,是否比昨日得更好』
.
這,才是真正會影響你的,也是你需要在意的。
___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
『Don’t prove yourself, but just improve yourself.』
.
你不必證明自己,但你得想辦法使自己進步。
僅此而已。
___
這裡是凡鳥手札🐣,一個紀錄心情的地方;一個說故事的搖籃;一個為夢想展翅的園地。你,準備好,振翅高飛了嗎?
如果喜歡的話💖,記得要追蹤👇
👉ig帳號:@ordinarybird123
👉按讚fb粉專:凡鳥手札
#醫學生 #凡鳥 #凡鳥隨筆 #證明 #進步 #學生 #讀書 #學習 #高中 #高中生 #大學 #大學生 #手寫 #手寫字 #study #studygram #writing #handwriting
振聲高中錄取分數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一直都存在的問題,美國人歧視亞裔人,尤其亞裔男性。不管是真實經驗或者數據,都反覆的確認。
千萬不要以為先進國家說他們沒有歧視,就真的沒有歧視,太天真了。他們只是說法跟作法都比較假掰一點而已。
美國就是 WASP 與猶太人的國家,常春藤又是私立的,就算今天真鬧大,最後會得到多少戰果,在人家的戰場,也只能看人臉色。
但去爭取當然是對的,黑人也這樣爭取、女人也這樣爭取、猶太人也這樣爭取,這就是一個想要什麼就自己爭的國家。即使,受惠的可能不是你,而是你的下一代,或下下一代。
長春藤裡的長春藤
最近有幾個美國亞裔學生申請大學的新聞,很讓人注意,我來幫大家注解一下重點。
比較受注目的是哈佛被亞裔學生告入學歧視的新聞,因為證據太充足,原告要法官不用審判了,直接判哈佛違法。證據力多強大呢? 連哈佛自己內部在2013年的分析報告,都說對亞裔有不公平的標準。原告找來的專家,杜克大學經濟系的Peter Arcidiaconoe出具的專家報告說,一個錄取哈佛機率為25%的亞裔學生,如果其他條件一樣,只是換成白人,錄取率變為36%,換成拉丁裔的話,提高為77%,而換成黑人的話,錄取率則高達95%。
哈佛在評估申請學生的時候,分成幾大類來評分,如「學術成績」、「課外活動」、「運動」和「人格Personality」等。凡是只要有相對客觀標準的,錄取的亞裔學生作為一個族群,表現都超過其它族裔,但哈佛「動手腳」的方式,是在相當主觀的「人格」一項,把亞裔打低分,而達到壓抑亞裔學生人數的目標。也就是說,在哈佛招生辦公室,在面談校友的評量表裡,亞裔作為一個族群,「人格」較差! 沒有人知道人格的標準何在,也許,哈佛應該還要追加被告「毀謗」一罪。
哈佛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沒有在認罪的。校長最近發了電郵給校友,加碼強調哈佛對學生族群多元化的承諾。也就是說,不管你們怎麼講,我們就是要繼續壓抑亞裔學生人數。哈佛找來的專家證詞,是柏克萊的大牌經濟學家David Card。David Card示範了如何用資料、用模型,把一個不利的事證轉成有利的說法。但是Card是把自己的名聲給砸了,有興趣的人,可以看Arcidiaconoe對Card的反駁。裡面有許多Card「不誠實」的證據。講一個比較誇張的,Card把哈佛自訂的人格分數也計入模型,說控制了「人格」這個變數後,亞裔學生並沒有面臨比較高的標準。廢話,「我沒有歧視你,只是剛好,在我訂的評量標準裡,你們的分數都比較低而已。」
更大的議題是,為什麼哈佛,或是大部份的菁英名校,多少都在壓抑亞裔人數?
很多人把哈佛的舉動,直接比為二十世紀初長春藤名校限制猶太人數目的惡行,但猶太人固然和今日亞裔一樣,有著較佳的學業成績,引人側目,但彼時社會尚有非常明顯的排猶情結anti-semitism,猶太人被公然排擠的現象非常普遍。然而這是民權運動前的事,美國經過法律的修改和社會運動的洗禮,「種族歧視」是相當嚴重的指控,今天的哈佛,或是其它一樣限制亞裔人數的名校,不致於因為主導的白人內心歧視亞裔,而出手限制亞裔名額。
比較可能的原因是,這些菁英名校的主政者,打心裡相信「多元化」,決心要扶助在歷史上受過不平等待遇的黑人和拉丁裔,甚至認為幾百年的不公平、不正義,拿哈佛的名器來幫助他們,等到這些受扶助的黑人、拉丁裔因高學歴能在社會上立足之時,歷史的錯,就可以真正得到彌補。
但成績還是差太多了。在哈佛這些學校刻意的壓制下,亞裔學生還是在長春藤佔了二成左右,遠超過美國人口中亞裔只有5.6% 比例,如果不「動手腳」,哈佛會像加州理工一樣,超過四成是亞裔學生。粥就這麼多,亞裔吃了,非裔就沒了。對於以身為教育美國領袖的機構自居的長春藤盟校,不能接受校園環境是這麼地和真實社會「脫節」的情況。他們還振振有詞的說,學生組成有多元化,這些未來領袖才有多元化的視角,成為全方位的人材。我不相信這套,充滿偏見的,就算身邊同學再多元化,他們也不會改變。是人材、是領袖的話,根本不用人造的多元化環境,就自然會悲天憫人。
但講到亞裔學生組成比例,就不能不講另一個新聞。
紐約的公立高中,有所謂的八大名校。大部份的初中生都就近在住家附近升高中,但這八大名校,是全紐約的初中生都可以唸,只要他們考試分數有到,而且只看一個考試成績。因為考試取才的結果,這八大名校,都變成大學名校的搖籃,裡面最知名的Stuyvesant,一年就有十幾個畢業生進哈佛,我們愛荷華州,一整個州,一年都不到三個高中生進哈佛! 但因為入學只看考試成績,想當然,亞裔學生趨之若騖,為求進大學名校,擠破頭也要先進這八大名校,補習、家教,能做的,亞裔家長都拚命做。結果Stuyvesant的學生組成現在超過七成是亞裔,不引人側目才怪。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引人注意的問題,而是政治攻防的問題。極左派的紐約市市長,打算搞新政策,廢除八大名校的入學考試,把入學名額直接給所有初中前7%的畢業生。因為有些區的初中,亞裔打死都不可能去唸,政策如果通過,Stuyvesant就自然地「多元化」了。
大學裡,也有所謂的亞校Asian School。因為公投的原因,加州的州立大學不准用種族作為入學考量,所以柏克萊、UCLA這些公立名校都有四成的亞裔,UC Irvine甚至超過一半都是亞裔,而被戲稱為UCI - University of Chinese Immigrants。而加州的亞裔人口,才不過是總人口的一成多。經濟學家Tyler Cowen猜測,哈佛這些限制亞裔人數的手法,是為了避免成為亞校。但一個學校被貼上亞校的標籤,會有什麼壞處呢? Cowen從財務的角度來看,亞裔的畢業生普遍不像白人一樣,會對學校有慷慨的捐款,一旦變成亞校,白人學生就會比較不想唸,沒有白人學生,未來白人的捐款就會斷流。
我剛看這解釋,心裡覺得Cowen在胡說八道,同樣是私立菁英名校的加州理工,沒有壓抑亞裔人數,沒有白人不想唸,也沒有捐款斷流的問題。但我後來仔細看數字,Cowen的解釋,非常有可能是對的。哈佛新生才兩成是亞裔,但新生裡有三分之一是所謂的legacy students,「家裡有人唸過哈佛的」,這些幾乎都是白人。這不是什麼台灣那種,你爸是台大,你也是台大的那種中產階級的「階級複製」,而是你爸捐棟樓,以後也要靠你設立幾個全額獎學金那種「貴族複製」,那是巨富才能玩的起的遊戲。這些巨富,在我看來,是有可能不爽哈佛變成亞校的,是哈佛開罪不起的。三百多億美元的校產基金,也是靠這些巨富才有的。
然而哈佛這種赤祼祼的種族配額,畢竟是犯法的,所以這些菁英名校,開始考慮改變作法。最近芝加哥大學宣佈,今後入學申請不再要求SAT或是ACT這些標準考試的成績,而改注重學生在校成績、論文、推薦信等。照芝大的說法,他們的目的是要吸收更多社經地位較差,家族裡第一代唸大學的那種,是為了更進一步達成學生組成的多元化。當然,了解內情的人對這種官樣文章,都當成是放屁。有錢人家的小孩有辦法請家教補SAT沒錯,但不考試,他們一樣也是有資源去弄那些你芝大要看的項目。弱勢的,到頭來還是弱勢。所以,芝大這舉動,還是針對種族配額而來的,是為哈佛被判違法做準備的。
這也同時說明了,菁英名校,是不可能像加州理工一樣,完全不考慮學生種族,而讓亞裔變成學校裡的最大族群。
而其實,我對這些事情,生氣歸生氣,但一貫的立場是,This is still a good problem to have. 這樣程度的「歧視」,根本比不上黑人、拉丁裔那種生下來就矮人一截的苦楚。告還是要告,但亞裔是討正義,而不該是賣悲情。長春藤名校放著可能對未來社會有巨大貢獻的亞裔學生不要,而取那些富家公子哥兒,那是他們自己的損失。這世界這麼大,亞裔家庭裡傳承的勤勞努力、注重教育的價值,走到哪裡都吃得開,此處不要爺,自有要爺處,何必單取一瓢飲?
網路上流傳一個笑話,哈佛的歧視行為,反而造就了長春藤裡的長春藤。你唸哈佛不希奇,我也唸哈佛,而且我還是亞裔,那才叫真的厲害。
振聲高中錄取分數 在 菲筆尋常 Phoebe's Notebo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比,今天早上媽媽在自己的臉書分享了妳在高中時寫的一篇文章─「K館的抽屜」,這篇文章獲得文薈獎文學類大專學生組「優等」作品的肯定。經過這麼多年,在妳離開後我再次讀過一遍,感觸更深。文中「佐依」的心境其實也就是妳自己的心境呀,妳勇敢面對截肢後的生活,用兩倍的信心拉進妳與同儕之間的距離,姊姊看了既心疼又不捨。然而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妳在許多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會永遠記得妳。I miss you so much...
---
〈K館的抽屜〉文/柯菲比
一、K館的位子
K館外,佐依單手提著一袋沈甸甸的書等候著,她的手臂開始痠痛。不久,拎著鑰匙的工讀生趕到,開了門。早到了的學生們魚貫進入,畢竟快要學測考試了,大家都上緊發條,空中瀰漫著緊張的氛圍。每個高三生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座位,她把書擱在架上,093是佐依的位子,寬敞的一格格的小宇宙排列整齊;必勝的火使得在冷氣如此強勁的讀書環境,即使脫了外套也不會冷。靜悄悄中開始響起寫字沙沙聲和堅定的翻書聲,佐依坐下後發了兩分鐘呆,再深吸幾口氣,疲憊的心便振奮起來。打開抽屜,簡章靜靜地躺在那裡。佐依瞄了一眼,觸發她某種複雜的情緒,像是踩了油門般急速關上抽屜,翻開複習講義疾筆振書。
K館這個讀書的天地,感覺就是一群人拿書猛K猛揍的畫面,直到打完這場頭腦與知識的漫長角力賽,用成績判斷輸贏。佐依總在一兩個小時後就無法專心下去,因為她身心疲憊,且神經開始抽痛。當右肩的神經不乖的刺痛、發麻,佐依不禁開始胡思亂想,思考著那不敢正大光明地拿出來看的簡章裡,極少的科系與名額,她就是不敢被同學看到,彷彿簡章說明他們不在同一陣線。「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簡章」裡那個「社會工作學系」名額像是星星般金黃耀眼,雖然那是螢光筆加標記再用蠟筆塗了數次後的結果。這條特殊升學管道的考試人數較少(估計總共二千多人),但她想要的這個系,標準的錄取分數的確有點高。她的心中有股強大的願望,多日來不斷地膨脹。膽怯的她再也無法忽視這個高遠夢想的召喚。她甚至眼眶泛紅卻哭不出來,這一天,細膩又樂於關懷人的佐依在回家的公車上對自己宣誓(但也不敢太大聲):「我要考上社工系!」
二、改變
就在國二那年,右臂痠痛的佐依在像作夢的一場宣判後,住進了兒童癌症病房。似乎還沒來得及感受到疼痛,那個長髮別著史迪奇別針的阿姨走進了佐依的病房。「我是小玉姊,我是妳的社工師!」佐伊忘了那天小玉姊講了些什麼,只記得熱情的姊姊很親切,說要介紹認識幾個病友,還有自己一直勉強掛著笑容卻蒼白的病容;可是很奇妙的,小玉姊真的讓佐依感覺放鬆了不少。
從那之後常常見到小玉姊,原來她是兒童病房的常駐社工師,非常熱忱又不怕麻煩,熱於協助每個病童的需要,在辦活動時總是幫忙奔波、聯繫而樂此不疲,使病房的活動都辦得很成功,讓佐依度過不少特別的住院日子,生病的苦悶也降低了許多,在活動中還結交到同齡的好朋友,他們也是得了骨肉癌的青少年。雖然佐依沒有上學,仍然在治療間歇期補一補課業進度,有愛心的老師們幫助佐依完成國中課程。國三時,佐依的化療即將結束,沒想到醫生竟然說:「只有化療還是沒辦法,可能必須截肢。」佐依和家人煎熬了幾天,考慮並且不停禱告。她多次欣賞自己纖細美麗的手後,就帶著不確定進了手術室。佐依一直在想:「全身麻醉後,身體的分離真的沒有感覺嗎?右手是不是就這樣提早上了天堂,以後到了天堂可不可以再裝回來?」她沒有任何答案,醫生也說開刀時會看情況決定是否有機會挽留。可是她從昏昏沉沉醒來時發現整隻右臂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周後佐依已經可拔掉身上所有的管子,並且重新練習身體的平衡,但她的感覺非常怪。醫生說:「妳現在會感覺右手還在,有種麻或刺痛的感覺?那是幻肢痛,很多截肢者都有,可以開點紓解神經痛的藥給妳。」兩周後,媽媽已經可以陪著佐依沿著護理站在走廊上繞一繞。竟然遇到小玉姊!「佐依,妳現在可以出門了,那我們今晚去外面吃一頓!」小玉姊興奮地說,立刻和在醫院教佐依數學的小秋老師規劃去哪吃。他們都精力充沛又善解人意,知道佐依截肢後會擔心旁人的差別待遇,盡可能地使這位令人心疼的女孩開心些。雖然佐依有點小擔心,心中的悲傷也非常龐大,在醫生同意下他們果真順利去了一家咖啡廳,而且這是她第一次空著右邊的袖子逛書店。佐依看著陳列新書下一格放著上次用右手拿起來並買回家的書籍,忍不住鼻酸,她凝視著那本美麗女孩封面的書,想到拆線出院後,化療也將停止,她的頭髮長回來後綁起馬尾,有個少女的模樣。這真的讓她等了好久好久。儘管佐依還不知道如何只用一隻手過以後的日子,這奇妙的世界讓這個承受重大改變的女孩,還不到一個月就感覺好像重新活了過來──或許是手術後一個月內持續服用的麻醉和止痛藥奏效吧。住院好一陣子的佐依痛快地吃完一整份義大利麵,和她的社工師與老師像朋友一樣聊天,就是從那天起,佐依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這麼溫暖人心的人。
三、佐依的距離
升上高中後,治療總算完成。雖然失去右臂造成的神經痛一直伴隨著佐依,卻不影響她進入一所不錯的高中;在一二年級時,佐依的班排和校排名總是中後段,她努力著讓因加分進去的成績所存在的距離縮短,直到她發現不只班導師稱讚她進步不少,也漸漸感受到身邊同學的肯定,佐依終於鬆了一口氣。習慣了一隻手生活,生活有了規律,此外因生病讓親友們不知所措的尷尬慢慢變少了,大約分班一個學期後和同儕相處的模式也終於步上正軌,她發現在新環境要讓大家接受並喜歡她,真的比以前困難些:必須比四肢完好時多兩倍的自信,才能再次獲得好人緣。忙碌的校園生活,佐依與同學一起參加生命教育歌曲創作比賽,還加入伊甸校園志工,因為她永遠不會忘記小玉姊和小秋老師的溫暖。成為三年級學姊的這個冬天,佐依烏黑的秀髮也過肩了。
佐依在熱音社的樂團主唱卸任後,和所有再也沒時間玩社團的「老高三」們登記了自修中心──K館的位子,這裡儼然成為考生們的第二個家。大部分的人都在書桌前掛著第一志願或是目標的級分,但佐依只貼了「加油」的貼紙,再把升大甄試簡章放入抽屜,妥妥地在裡面醞釀,每天打開看一下,確認社工系唯一的名額還在那裏閃耀著,直到考試前一晚都如此。
四、打開未來
辛苦的K書戰役已告一段落,分發錄取揭曉了。佐依來到093的桌子旁,但她不是去K書。佐依整理架上的複習講義、小筆記和便利貼,一本本全部放進包包,再把「加油」貼紙乾脆的「啾」的一聲撕下來,紮著馬尾的佐依盯著抽屜看了一會。這位溫柔又堅強的女孩輕輕拉開放著簡章的抽屜,拿出發亮的夢想──一個社工系的名額。佐依心中的感動、感謝、快樂與豁達,還有這些日子所有複雜的情緒全都一股腦兒湧了上來,她用模糊的淚眼看著焯爍的紙,那個「1」再也不遙遠了,她的雙眼被亮眼的光芒刺得閉了起來,兩行淚像雙道流星劃過──達成進入社工系的夢想。
振聲高中錄取分數 在 菲筆尋常 Phoebe's Noteboo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比,今天早上媽媽在自己的臉書分享了妳在高中時寫的一篇文章─「K館的抽屜」,這篇文章獲得文薈獎文學類大專學生組「優等」作品的肯定。經過這麼多年,在妳離開後我再次讀過一遍,感觸更深。文中「佐依」的心境其實也就是妳自己的心境呀,妳勇敢面對截肢後的生活,用兩倍的信心拉進妳與同儕之間的距離,姊姊看了既心疼又不捨。然而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妳在許多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會永遠記得妳。I miss you so much...
-\-\-
〈K館的抽屜〉文/柯菲比
一、K館的位子
K館外,佐依單手提著一袋沈甸甸的書等候著,她的手臂開始痠痛。不久,拎著鑰匙的工讀生趕到,開了門。早到了的學生們魚貫進入,畢竟快要學測考試了,大家都上緊發條,空中瀰漫著緊張的氛圍。每個高三生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座位,她把書擱在架上,093是佐依的位子,寬敞的一格格的小宇宙排列整齊;必勝的火使得在冷氣如此強勁的讀書環境,即使脫了外套也不會冷。靜悄悄中開始響起寫字沙沙聲和堅定的翻書聲,佐依坐下後發了兩分鐘呆,再深吸幾口氣,疲憊的心便振奮起來。打開抽屜,簡章靜靜地躺在那裡。佐依瞄了一眼,觸發她某種複雜的情緒,像是踩了油門般急速關上抽屜,翻開複習講義疾筆振書。
K館這個讀書的天地,感覺就是一群人拿書猛K猛揍的畫面,直到打完這場頭腦與知識的漫長角力賽,用成績判斷輸贏。佐依總在一兩個小時後就無法專心下去,因為她身心疲憊,且神經開始抽痛。當右肩的神經不乖的刺痛、發麻,佐依不禁開始胡思亂想,思考著那不敢正大光明地拿出來看的簡章裡,極少的科系與名額,她就是不敢被同學看到,彷彿簡章說明他們不在同一陣線。「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簡章」裡那個「社會工作學系」名額像是星星般金黃耀眼,雖然那是螢光筆加標記再用蠟筆塗了數次後的結果。這條特殊升學管道的考試人數較少(估計總共二千多人),但她想要的這個系,標準的錄取分數的確有點高。她的心中有股強大的願望,多日來不斷地膨脹。膽怯的她再也無法忽視這個高遠夢想的召喚。她甚至眼眶泛紅卻哭不出來,這一天,細膩又樂於關懷人的佐依在回家的公車上對自己宣誓(但也不敢太大聲):「我要考上社工系!」
二、改變
就在國二那年,右臂痠痛的佐依在像作夢的一場宣判後,住進了兒童癌症病房。似乎還沒來得及感受到疼痛,那個長髮別著史迪奇別針的阿姨走進了佐依的病房。「我是小玉姊,我是妳的社工師!」佐伊忘了那天小玉姊講了些什麼,只記得熱情的姊姊很親切,說要介紹認識幾個病友,還有自己一直勉強掛著笑容卻蒼白的病容;可是很奇妙的,小玉姊真的讓佐依感覺放鬆了不少。
從那之後常常見到小玉姊,原來她是兒童病房的常駐社工師,非常熱忱又不怕麻煩,熱於協助每個病童的需要,在辦活動時總是幫忙奔波、聯繫而樂此不疲,使病房的活動都辦得很成功,讓佐依度過不少特別的住院日子,生病的苦悶也降低了許多,在活動中還結交到同齡的好朋友,他們也是得了骨肉癌的青少年。雖然佐依沒有上學,仍然在治療間歇期補一補課業進度,有愛心的老師們幫助佐依完成國中課程。國三時,佐依的化療即將結束,沒想到醫生竟然說:「只有化療還是沒辦法,可能必須截肢。」佐依和家人煎熬了幾天,考慮並且不停禱告。她多次欣賞自己纖細美麗的手後,就帶著不確定進了手術室。佐依一直在想:「全身麻醉後,身體的分離真的沒有感覺嗎?右手是不是就這樣提早上了天堂,以後到了天堂可不可以再裝回來?」她沒有任何答案,醫生也說開刀時會看情況決定是否有機會挽留。可是她從昏昏沉沉醒來時發現整隻右臂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周後佐依已經可拔掉身上所有的管子,並且重新練習身體的平衡,但她的感覺非常怪。醫生說:「妳現在會感覺右手還在,有種麻或刺痛的感覺?那是幻肢痛,很多截肢者都有,可以開點紓解神經痛的藥給妳。」兩周後,媽媽已經可以陪著佐依沿著護理站在走廊上繞一繞。竟然遇到小玉姊!「佐依,妳現在可以出門了,那我們今晚去外面吃一頓!」小玉姊興奮地說,立刻和在醫院教佐依數學的小秋老師規劃去哪吃。他們都精力充沛又善解人意,知道佐依截肢後會擔心旁人的差別待遇,盡可能地使這位令人心疼的女孩開心些。雖然佐依有點小擔心,心中的悲傷也非常龐大,在醫生同意下他們果真順利去了一家咖啡廳,而且這是她第一次空著右邊的袖子逛書店。佐依看著陳列新書下一格放著上次用右手拿起來並買回家的書籍,忍不住鼻酸,她凝視著那本美麗女孩封面的書,想到拆線出院後,化療也將停止,她的頭髮長回來後綁起馬尾,有個少女的模樣。這真的讓她等了好久好久。儘管佐依還不知道如何只用一隻手過以後的日子,這奇妙的世界讓這個承受重大改變的女孩,還不到一個月就感覺好像重新活了過來──或許是手術後一個月內持續服用的麻醉和止痛藥奏效吧。住院好一陣子的佐依痛快地吃完一整份義大利麵,和她的社工師與老師像朋友一樣聊天,就是從那天起,佐依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這麼溫暖人心的人。
三、佐依的距離
升上高中後,治療總算完成。雖然失去右臂造成的神經痛一直伴隨著佐依,卻不影響她進入一所不錯的高中;在一二年級時,佐依的班排和校排名總是中後段,她努力著讓因加分進去的成績所存在的距離縮短,直到她發現不只班導師稱讚她進步不少,也漸漸感受到身邊同學的肯定,佐依終於鬆了一口氣。習慣了一隻手生活,生活有了規律,此外因生病讓親友們不知所措的尷尬慢慢變少了,大約分班一個學期後和同儕相處的模式也終於步上正軌,她發現在新環境要讓大家接受並喜歡她,真的比以前困難些:必須比四肢完好時多兩倍的自信,才能再次獲得好人緣。忙碌的校園生活,佐依與同學一起參加生命教育歌曲創作比賽,還加入伊甸校園志工,因為她永遠不會忘記小玉姊和小秋老師的溫暖。成為三年級學姊的這個冬天,佐依烏黑的秀髮也過肩了。
佐依在熱音社的樂團主唱卸任後,和所有再也沒時間玩社團的「老高三」們登記了自修中心──K館的位子,這裡儼然成為考生們的第二個家。大部分的人都在書桌前掛著第一志願或是目標的級分,但佐依只貼了「加油」的貼紙,再把升大甄試簡章放入抽屜,妥妥地在裡面醞釀,每天打開看一下,確認社工系唯一的名額還在那裏閃耀著,直到考試前一晚都如此。
四、打開未來
辛苦的K書戰役已告一段落,分發錄取揭曉了。佐依來到093的桌子旁,但她不是去K書。佐依整理架上的複習講義、小筆記和便利貼,一本本全部放進包包,再把「加油」貼紙乾脆的「啾」的一聲撕下來,紮著馬尾的佐依盯著抽屜看了一會。這位溫柔又堅強的女孩輕輕拉開放著簡章的抽屜,拿出發亮的夢想──一個社工系的名額。佐依心中的感動、感謝、快樂與豁達,還有這些日子所有複雜的情緒全都一股腦兒湧了上來,她用模糊的淚眼看著焯爍的紙,那個「1」再也不遙遠了,她的雙眼被亮眼的光芒刺得閉了起來,兩行淚像雙道流星劃過──達成進入社工系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