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2011-JULY-21 太空梭退役
第二代載人太空載具退役,人類太空時代的終結?
.
【太空梭計畫】Space Shuttle Program
.
自1981年開始,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成功以來,人類進入了新的太空時代。這種有可重複利用,往返地球與太空的太空梭,相較...
【歷史上的今天】 2011-JULY-21 太空梭退役
第二代載人太空載具退役,人類太空時代的終結?
.
【太空梭計畫】Space Shuttle Program
.
自1981年開始,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成功以來,人類進入了新的太空時代。這種有可重複利用,往返地球與太空的太空梭,相較於過去的太空船,能更有效率地執行在近地軌道上的各種維修、運補工作;縱使前蘇聯也加入建造太空梭的行列,但因資金短缺而宣告取消,讓美國成為目前唯一一個使用太空梭成功發射、執行太空飛行任務的國家。
.
美國自1980年代至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執行STS-135,最後一趟運補國際太空站的飛行任務為止,太空梭計畫總計執行30年;期間建造了五台太空梭,其中挑戰者號於1986年在發射時爆炸、哥倫比亞號在2003年返航時解體,其餘發現號、奮進號、亞特蘭提斯號三架太空梭皆於2011年陸續除役。
.
隨著太空梭除役,太空人往返地球與國際太空站之間的飛行任務皆由俄羅斯聯盟號太空船代勞;直到2020年天龍號誕生,美國才再度擁有載人太空船的行列。
.
.
【高風險、高成本、的燒錢飛機】
.
目前兩次的太空梭意外分別是:
1986-01-28 挑戰者號太空梭 – 發射時爆炸
2003-02-01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 返航時燒毀
.
太空梭看似解決了許多過去太空船無法重複利用的缺點,但隨之而來的發射前檢查、維護、修理,都是相當繁瑣、耗費時間與金錢的高成本工作。美國太空梭計畫原定每台太空梭皆設計20年壽命、發射100次,卻在30年間發生兩次重大事故,帶走14位太空人的寶貴生命,最終五架太空梭總計也才發射100餘次,就投資回收的角度評估,太空梭確實是一個燒錢而且高風險的太空飛機。
.
隨著民營的SpaceX與NASA合作的天龍號太空船,於2020年成功往返地球與國際太空站,另類宣告了未來太空任務勢必需要轉型成為可商業運轉,以及民間參與才能夠完成。
.
.
.
【推薦電影】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
導演 艾方索柯朗
主演 珊卓布拉克、喬治克隆尼
產地 美國、英國
.
以長鏡頭知名的墨西哥籍導演 艾方索柯朗,於2013年推出的太空災難主題電影,推出後不論在口碑或票房上獲得極佳成功;更讓艾方索柯朗在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奪下最佳導演獎,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墨西哥導演。
電影描述發現者號太空梭在一次執行維修哈伯太空望遠鏡的任務時,遭受到太空垃圾的襲擊;兩位倖存的太空人需要在有限的資源下找到返回地球的方法。縱使電影只有兩位主要演員演出,緊湊的劇情,和傑出的音效,讓人身歷其境,感受在太空中寂靜、未知的氣氛。
.
.
.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太空梭 #地心引力 #挑戰者號 #哥倫比亞號 #發現者號 #奮進號 #亞特蘭提斯號 #spaceshuttle #nasa #columbia #challenger #discovery #atlantis #endeavour #space
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建立完善的偵測模式】
這次不幸的太魯閣號事故,隨著搜救行動落幕,各界檢討聲浪不斷。曾參與解決500多項重大事故,如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2009年法航447班機空難等的國際危機處理專家邱強在 #零錯誤 書中提到:
「如果從設備和系統設計、採購規格、安裝與審查都沒有犯錯,設備開始運行操作時也有可能犯錯。要讓設備正常運行,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設備的單項弱點。
在單項弱點的地方設置 #監測系統,而且至少要設計一個 #防護層,這樣一旦出現錯誤,就可以啟動防護層,防止設備失效。」
——————————
➤ 每個人都該有的零錯誤思維
✅《零錯誤:全球頂尖企業都採用的科技策略》:https://bookzone.pros.is/3dkz3u
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深夜書房】
很多人都以為,表達對其他事物的評價和看法時,如果表現出十足的信心,應該會比八分的信心更可信。
其實恰好相反,當你把話說得太絕對,對方反而會懷疑你是不是在誇大其詞...
➡️〈#樂讀周報〉 訂閱美好新生活:
https://bit.ly/37mhIWY
#工商書房 #決策盲點 #管理問題
▌工商書房 閱讀新識力:bit.ly/2XZGHJm
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攸關生死的休息時間:車諾比核災、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都與它有關】#精選書摘
這位21歲的德國年輕人住在倫敦,當時是一間頂尖銀行的實習生。不論從什麼標準來看,他的工作時間都非常長,有時甚至徹夜不休息;同事都知道他會在清晨四點、五點、六點發電子郵件。
在實習的最後階段、2013年8月15日,埃哈特沒有出現在辦公室。後來他被發現死在自家的淋浴間,死因是癲癇發作。
#睡眠 #休息 #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