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今天這篇文要來分享一下我參加這個計畫的經驗
其實我兩年前曾經發過一篇文介紹生培
不過最近他們又開始招生了,所以再寫一次XDD
.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大多數高中數資班都有所謂的「專題研究」?那麽普通班的同學如果想要認識科學研究,甚至打入國際科展的殿堂,該怎...
.
【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今天這篇文要來分享一下我參加這個計畫的經驗
其實我兩年前曾經發過一篇文介紹生培
不過最近他們又開始招生了,所以再寫一次XDD
.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大多數高中數資班都有所謂的「專題研究」?那麽普通班的同學如果想要認識科學研究,甚至打入國際科展的殿堂,該怎麼做呢?
其實不少大學和中研院都有針對高中生設計的培育計畫。就我所知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都有。我自己在高一的時候,就報名參加了中研院的生培計畫。
.
那實際上這計畫要花多少時間、都在做些什麼呢?
從入學到結業總共是三年的時間,也就是從高一到高三。高一開學沒多久就會開始報名(今年的截止日期是9/22!),之後會有初選(筆試)和複選(口試)兩個階段的選拔。經過考試進來的學生是不用收取任何費用的,如果沒有錄取,也有一些自費的名額。
.
#筆試 的準備
筆試考的不止生物,國高中的數物化生都是守備範圍。不過當然是生物的部分比較看重。建中跟北一女的生研社往年都會舉辦「中研補習班」,讓新生可以快速掌握一些重點(不過不曉得現在還有沒有)。建議有意報考的同學可以參加,或先看看高中課本。
.
#高一
主要是在教室裡大班上課。每兩週一次的禮拜六會到中研院聽各領域的傑出學者講他們的研究內容(是真的都很傑出…頂級卡斯…)。此外還會到不同的實驗室參觀。參觀實驗室的目的,是為了高二的重頭戲——專題研究做準備。
高一結束,有很多同學就會退班。因為高二開始要撥許多時間出來做研究。有些人發現自己沒有時間,或有更想做的事,就會選擇退出。不過一定要完成三年的課程才會拿到證書,所以建議各位還是要檢視自己的狀況量力而為,不要浪費一個名額了!
.
#高二
高一暑假時會選定未來一年半待的實驗室。不一定要在中研院,像我自己就是到台大醫學院。有些中南部的同學就近選擇中山大學、中興大學等。基本上只要是生命科學/醫學領域的實驗室都可以。實驗室的教授或學長姐會指導你進行自己的研究計畫,當時我自己在台大進行小鼠視覺皮層的表觀遺傳學研究,每個禮拜六都在實驗室跑PCR跑電泳。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實驗室呢?建議可以逛逛你想去的大學的網頁,看看教授們正在研究的主題。只要有興趣,就寄一封email過去,問他們能不能去參觀實驗室!不用害羞,大部分的教授都很友善的~
.
#高三
研究告一段落後,在高三通過「書面論文」跟「口頭報告」兩道關卡後就可以結業了!有些厲害的同學,會將自己的題目做得淋漓盡致,甚至挑戰國際科展的殿堂。要知道國際科展拿獎,在台灣可是能夠保送頂大甚至醫學系的!但這樣的機會跟奧林匹亞拿牌保送一樣微乎其微,如果自認不是頂尖電神,還是建議真心對研究有興趣再報名,同時好好讀課內的書,因為這整個過程確實會花費不少時間與心力。
(我本人就是一個糟糕的負面例子,原本妄想拿金牌保送醫學系,不過後來連生物奧林匹亞國手都沒有選上,課內成績也沒有顧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就跑去重考惹…)
.
說了這麼多,到底推不推薦高中生參加呢?
非常推薦!!!能夠在高中階段就接觸真正的學術研究,是很難得的機會。就算不以國際科展為目標,也可以在過程中學到許多有用的研究技能(或像我一樣發現自己對基礎研究沒那麼有興趣…XD)。現在在醫學系,真的覺得當時的訓練蠻有用的。高中就開始練習讀論文一點都不會太早!
三年下來我發現,計畫的老師真的都把我們當作researcher看待,而不是一堆參加夏令營的小屁孩。最後的口頭報告,他們也都嚴肅且認真地講評每一個人的論文,即使台上的我們高中都還沒畢業。
功利一點來看,參加這個計畫可以讓你認識許多頂尖強者。像我們班大部分的人後來都讀醫牙(或是台大其他的頂尖科系)(不知道是好是壞)。未來遇到問題,就有很多大神們可以請教了!此外也如果順利完成三年的課程,更會成為備審資料的大亮點。
.
再提醒一次,報名時間到9/22!
更多相關資訊可以我主頁的連結看,報名表也可以到那裡下載。連結我會放到報名截止日~也非常歡迎各位分享這個難得的機會給所有身邊的高中新生!
.
#醫學生 #醫學系 #醫科 #高中生 #會考生 #110會考 #111會考 #113學測 #讀書帳 #學測 #指考 #會考 #備審資料 #培育計畫 #中央研究院 #專題研究 #科展 #保送 #國際科展 #奧林匹亞 #資優班 #數理資優 #建中 #北一女中 #傑米的學習日誌
指考報名日期 在 立法委員林奕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技能檢定因疫情調整時程,應顧及高三學生升學權益,政府不能甩鍋要技職生自行承擔‼️
🔥因為國內新冠疫情突然大爆發,造成攸關全國高三高職學生升學權益的110年度技能檢定時程延後,但因丙級檢定通過才能報名乙級,但報名時程卻並未配合延期,影響高三技職生升學權益甚鉅。奕華特別邀集 教育部、#勞動部、#地方教育局代表、#學校代表、#教師代表 和 #家長代表 共同召開協調會,希望政府單位能以高三學生權益為最優先考量,適度調整考招報名日期或以專案方式新增一場在校生乙級技能檢定考試。
🌟與會的教師代表全國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許麗吉和副理事長熊湘明表示,乙級、丙級技能檢定考試,攸關技職類科學生未來參加技優甄審和甄選入學權益。因為疫情造成學生無法練習,檢定日期是否能考慮高三學生準備狀況,對學生未來人生規劃影響很大。尤其參加乙級檢定考試前,必須要先通過丙級檢定。今年因應疫情因素,在校生丙級專案技能檢定已延至十月底前完成,但勞動部乙級檢定報名卻仍是於九月中截止,形同學生根本無法報名乙級檢定考試,嚴重影響學生升學權益。此外,今年因為疫情爆發,五月中學生就停止到校練習,即便現今疫情趨緩,但由於各地方政府對重新開放校園規定並不一致,使得許多學生恐因疏於練習而影響術科表現,若要按照勞動部既定時程,等於是9月中前各校就要完成學生丙級測驗,對今年高三生頗不公平。
📍家長代表全國高中家長大聯盟理事長蕭錦戎表示,技職生的技能檢定考試跟一般高中生的學科考試非常不一樣。三級警戒停班停課期間,一般高中生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在家讀書、準備學科考試,但相反的,技職生反而因為三級警戒期間的停課規定,造成學生無法到學校練習術科技能。尤其乙、丙級術科檢定考試報名費用動輒高達三、五千元,而學生在停課期間又無法到校練習術科技能,若按照勞動部如此匆促的時程,恐造成學生對通過檢驗沒有把握而棄考,影響學生透過技優甄審入學的權益。
🔆希望勞動部、教育部能正視技職體系教師端、家長端聲音
今年因為疫情爆發,造成所有學生的相關升學權益都大受影響。教育部連指考都能延期了,希望勞動部、教育部能正視技職體系教師端、家長端的聲音,適度調整乙級檢定考試的報名截止日期,或是研議以另開專案方式,特別為在校生增加一場乙級檢定考試。勞動部、教育部不能把疫情導致不能歸咎學生責任的因素,全部要十六、七歲的高三學生自行承擔,這樣不但沒有苦民所苦,對高三學生而言也太過沈重。
指考報名日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好想找到你 🎵 #有人繳了錢忘了填報名表 😂
#最後五位名額 #心理系典型學習歷程 (๑•̀ㅁ•́ฅ ✧
.
指考結束後,緊接著就是選填志願的時間了。
根據過往經驗,心理系一直是不少學生心中想就讀的科系之一。
.
不過,我們發現,家長通常對於孩子讀心理系有著不少疑慮與擔心。
同時,也有不少人進入心理系之後才發現,
「可、可惡,這⋯⋯怎麼跟我想得不一樣?」
.
在這場線上講座中,我們將透過兩個小時的時間,
為大家詳述心理系的「典型」學習歷程,並簡介未來可能出路的雛形。
.
同時,對志於成為助人者、工商人,亦或是所謂的當代熱門斜槓的夥伴,
也歡迎參與這場講座,我們可以一起來超前部署,
早一步思考大學四年可以如何「使用」,
讓自己在畢業時「心慌」指數可以少一點。
.
———————————————————————————————————
主講師:周裕翔臨床心理師(典型心理人:中正心理系學士+台大心理所碩士)
副講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典型心理人:政大心理系學士+政大心理所碩士)
.
日期:8/2(一)
時間:14:00-16:00
.
課程主軸:
(•̀ᴗ•́)و ̑̑ 心理系到底在學什麼?那些美好的迷思與誤會
(•̀ᴗ•́)و ̑̑ 心理系畢業可以做些什麼?如何善用大學時間
.
進行方式:Google meet線上遠距形式
課程費用:350元
預計招生名額:30人(依報名順序錄取)
招生對象:對就讀心理系感到好奇的學生、或者學生家長等(不拘)
.
———————————————————————————————————
.
🏃♀️ 報名這邊走,名額倒數中
👉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1460e70ef91335e
.
📖 我真的要唸心理系嗎:給高中職生的心理學書單(2020年更新)
👉 https://headshrinkerspocket.blogspot.com/2016/01/2016.html
.
🔔 尋人啟事
👉 有一位夥伴報名繳費後,沒有填寫報名表~如果你發現自己繳費了,可是沒收到「報名成功的回信」,代表你沒填到表單唷,請來信與我們聯繫 [email protected]
指考報名日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什麼?你說你想讀心理系?」
——心理系典型學習歷程與職涯出路的導覽
.
投資一定有風險,讀心理系有賺有賠?
填志願前應詳閱的公開說明書,我們幫忙準備好了。
.
再過不久的指考結束後,緊接著就是選填志願的時間了。
根據過往經驗,心理系一直是不少學生心中想就讀的科系之一。
.
不過,我們發現,
家長通常對於孩子讀心理系有著不少疑慮與擔心。
同時,也有不少人進入心理系之後才發現,
「可、可惡,這⋯⋯怎麼跟我想得不一樣?」
.
在這場線上講座中,
我們將透過兩個小時的時間,
為大家詳述心理系的「典型」學習歷程,
並簡介未來可能出路的雛形。
.
同時,對志於成為助人者、工商人,
亦或是所謂的當代熱門斜槓的夥伴,
也歡迎參與這場講座,我們可以一起來超前部署,
早一步思考大學四年可以如何「使用」,
讓自己在畢業時「心慌」指數可以少一點。
.
—————————————————————————————————————————
.
主講師:周裕翔臨床心理師(典型心理人:中正心理系學士+台大心理所碩士)
副講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典型心理人:政大心理系學士+政大心理所碩士)
.
課程日期:8/2(一)
課程時間:14:00-16:00
課程主軸:
■ 心理系到底在學什麼?那些美好的迷思與誤會
■ 心理系畢業可以做些什麼?如何善用大學時間
■ QA時間
.
進行方式:Google meet線上遠距形式
課程費用:350元
招生名額:30人(依報名順序錄取)
招生對象:對就讀心理系感到好奇的學生或家長等不拘
.
開放報名囉!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1460e70ef9133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