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指標物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指標物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指標物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指標物種產品中有4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窩窩 wuowu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花一些時間,來點石虎保育吧! 石虎,舉國揭曉的臺灣原生貓科動物,不僅是我們的國寶,也是淺山大自然環境中的指標物種。 然而,本該自在活動在山中的牠們,卻容易命喪毒餌、獸鋏、捕獵等人為威脅之下⋯⋯透過這個懶人包,來了解石虎面臨的威脅!以及,我們可以怎麼幫助牠,化解危機?! #石虎 #臺灣一...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窩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石虎生存現況與威脅 01:14 雞舍計畫監工——邱仕業 02:20 雞舍計畫專員——陳祺忠 03:35 苗栗雞舍主人——盧阿姨 05:35 石虎媽媽——陳美汀 08:00 拯救石虎募資計畫2.0 08:10 花絮 石虎是臺灣最後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同時也是淺山生態系的指標物種。數量稀少...

指標物種 在 小世界新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9:10:04

#20210526📰 亡羊補牢?野生動物防護成效參差不齊 台灣位於副熱帶地區,獨特的島嶼氣候造就非常多樣的物種,但也因為地狹人稠,不論何種道路開闢,都需移除大量植被,且道路開闢後,噪音、光害等都會對生物造成二次破壞。 其中苗栗縣卓蘭鎮為石虎重要保育棲息地,但在開發道路苗140縣道及台3線與老庄溪...

指標物種 在 Little B Kitche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22 06:46:18

小B的花花世界:秋海棠屬 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的秋海棠屬(Begonia Chlorosticta)從枯萎的爛根中竟能長出嫩芽😍 當初正因為被它葉子的顏色所吸引,買了兩株回來植入我的水陸植物缸中!但很快已發現葉子枯萎🥀然後先知道它要求的環境條件非常嚴格⋯⋯ 。要濕度,但不能多水! 。要光度,但又不...

  • 指標物種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1 10:24:38
    有 3,819 人按讚

    今天,花一些時間,來點石虎保育吧!

    石虎,舉國揭曉的臺灣原生貓科動物,不僅是我們的國寶,也是淺山大自然環境中的指標物種。

    然而,本該自在活動在山中的牠們,卻容易命喪毒餌、獸鋏、捕獵等人為威脅之下⋯⋯透過這個懶人包,來了解石虎面臨的威脅!以及,我們可以怎麼幫助牠,化解危機?!

    #石虎 #臺灣一級保育類 #最後的原生貓科動物

    //////////////////////////////////////////////
    募資最後3天,即刻前往資助石虎:
    https://wuo.pros.is/3q68hw
    //////////////////////////////////////////////

  • 指標物種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5 10:30:00
    有 424 人按讚

    直擊・最完整的雞舍改造過程!大公開!

    為什麼要搭?到底怎麼搭?真的能防治嗎?請跟著窩編的視角一起來看看。

    石虎是臺灣最後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同時也是淺山生態系的指標物種。數量稀少的牠們,面臨的「雞舍衝突」可說是族群走上滅絕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與 窩窩 wuowuo 因而共同發起搶救石虎的群眾募資,力拼翻轉石虎的命運。

    懇請支持【拯救石虎募資計畫2.0】
    https://wuo.pros.is/3jg4ue

    ——
    特別感謝旁白獻聲| 房業涵Mena 主播
    ——

  • 指標物種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04 12:00:05
    有 785 人按讚

    【不是懶~是為了守護紫斑蝶啊!】

    這個草已經辣~麼~高~惹~齁!是不是都沒認真工作!😤

    前陣子造訪過長青之森、親子之森、假日之森沿線步道的朋友們別誤會呀!不除草不是因為懶惰,而是為了守護 #紫斑蝶 啦!☺️

    苗栗竹南濱海第1311號保安林自2004年被通報發現大量 #斯氏紫斑蝶 蛹殼後,便成為第一個被證實的春季繁殖熱點!✨除此之外,更是蝶類、專一食草與蜜源等指標物種的重要棲地喔!今年為了迎接北返的紫斑蝶,#新竹林管處 決定減少人為干擾,保留充足食草與蜜源,讓棲地保持最原始的狀態!👍並與 #苗栗縣 竹南鎮公所合作,推動三森步道(長青之森、親子之森、假日之森)4月至6月不除草行動,期待今年也能看見壯觀的蝶河!🤩

    🦋🦋紫斑蝶小知識🦋🦋
    臺灣有4種紫斑蝶,分別是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及小紫斑蝶,蝶翼上的鱗片經過光線照射呈現出或淡紫、豔紫或亮藍的夢幻光彩,讓許多人慕名來臺就為了目睹紫色大軍的光彩!💫 紫斑蝶群聚的生態現象稱為「紫蝶幽谷」,優美的身姿也被茂林的魯凱族人繪在服飾上。而紫斑蝶背面鱗片隨著光線照射產生不同顏色,更被日本學者稱為「幻光」或「幻色」,這樣迷人的蝶類需要你我攜手保護呀~

    邀請您一起支持不除草行動!也歡迎大家與我們分享紫色幻光的美照唷~😉

    更多資訊:https://hsinchu.forest.gov.tw/all-news/0067678

  • 指標物種 在 窩窩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24 23:12:24

    00:00 石虎生存現況與威脅
    01:14 雞舍計畫監工——邱仕業
    02:20 雞舍計畫專員——陳祺忠
    03:35 苗栗雞舍主人——盧阿姨
    05:35 石虎媽媽——陳美汀
    08:00 拯救石虎募資計畫2.0
    08:10 花絮

    石虎是臺灣最後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同時也是淺山生態系的指標物種。數量稀少的牠們,面臨的「雞舍衝突」可說是族群走上滅絕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與動物媒體窩窩因而共同發起搶救石虎的群眾募資,力拼翻轉石虎的命運。

    【拯救台灣石虎募資計畫2.0】打造友善石虎國家隊:https://wuo-wuo.com/crowdfunding/for-leopard-cat

    採訪|陳信安
    拍攝、剪輯|蘇于寬

    特別感謝|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資料提供
    特別感謝|房業涵主播 旁白獻聲

  • 指標物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0-10 17:00:12

    本集主題:「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介紹
           
    訪問作者:柯金源 (Ke Chin Yuan)
       
    內容簡介:
      首篇導演自剖,如何從一開始追求影像美學表現,到自我反省環境紀錄工作者應該要表現的本質為何,至今返歸真實、企圖透過鏡頭傳達種種災難之因並對社會大眾與決策者形成影響的歷程。
      
      第二至四章,是海陸交界與海岸線的總體檢。第二章綜觀臺灣海岸線大尺度、規模性的改變,直指重要指標現象是如何形成,如自然海岸消失與人工海岸水泥化問題。
      
      第三章進入各地樣區,透過錯落在大尺度當中的單點案例,細數人為開發的演變,說明自然與經濟活動間的衝突,以及保育的重要。
      
      第四章以作者的家鄉彰化為記主軸,描述一路以來田野對生命的感動,以及人、生物與環境互動的海岸群像。
      
      第五章與第六章談臺灣日日都在經歷的天災與汙染問題。島嶼無可迴避的天災包括地震、颱風,自然創傷已難平復,人為破壞卻讓天災加劇。如今在氣候變遷之下,複合式災難更年年考驗著島民的智慧。這幾十年來,自然資源從正常運轉到逐漸消失,除了天災,更因為環境汙染。滋養我們的土地、無所不在的空氣、生養萬物的海洋,這些環境汙染,是怎麼一步步走到這裡的?
      
      第七章到第九章的主題別是森林生態、臺灣附近重要島群生態變化以及生物多元價值。第七章論及森林若海洋,一樹一島嶼。臺灣在世界的位置,標誌著生物多樣之島。人們對待山林的態度將決定環境會以協合或是衝突回應。第八章則是細數離島。臺灣是島嶼型國家,每座島嶼都擁有不同的生態重要性與歷史意義,甚至是臺灣的前哨。當我們不瞭解臺灣周遭海域發生了什麼國際紛爭或是生態破壞,我們將無從面對共同未來。第九章則透過指標物種的命運,看到了珊瑚死亡的悲劇,也看到了軟絲成功復育的希望。
      
      最終章則回顧環境命運為何是一場你我必須共同扛起的未竟之戰。環境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這是一本關於你與我的書。這是過去以及現在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一步一步共同刻寫出來的環境啟示錄。
           
    作者簡介:柯金源
      人稱柯導、柯師傅。彰化伸港人。
      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十二年,共累積了超過三十萬字的臺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近年作品多關注產業政策變遷下,臺灣自然環境如何遭受破壞;以及在公民意識覺醒的年代,政府該如何訂定未來環境保護計畫、企業該如何落實社會責任。多項作品入圍並獲得國內外重要影展獎項。
      
      1980年代以打工方式購買第一部照相機,開始記錄自然生態景觀。
      1985年 進入專業視覺語言學習之路。
      1986年 拍攝主題以人文、社會現象為主,並進入媒體,主跑政治與經濟、社會運動。
      1990年代 臺灣媒體開放,閱聽大眾的資訊使用與娛樂方式產生質變。為了更貼近閱聽人以達到環境資訊的傳播目的,開始參與電子媒體「生態類與人文紀實類節目」的拍攝與製作,大量累積影音資料。
      1998年 參與公視新聞部「我們的島」環境新聞雜誌的企劃採訪拍攝製作。並擔任深度報導記者、社會組召集人、編採組長、採訪組副組長。
      2002年 為了完整呈現環境的變遷與觀點,並結合影音創意形式,「環境類型紀錄片」成為重要的呈現形式。
      
      主要獲獎紀錄:
      1997年起,入圍與獲得國內外超過一百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個人入圍七次電視金鐘獎、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以「動物救援」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獼猴的戰爭與和平》更同時獲得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以及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近年代表作為紀錄片《海》,記錄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全片沒有旁白與配樂,以質樸的影像敘事深入海洋。多部作品入圍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國、中國、西班牙等各國相關影展。

  • 指標物種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2-09 22:00:05

    您能夠想像,沒有北極熊的北極嗎?這不是假設性的問題,而是我們正在經歷的,地球生態的改變。科學家預測,最快在本世紀結束之前,野生的北極熊很有可能全部滅絕。北極熊是北極圈的指標物種,北極熊的消失代表著極圈環境的崩壞。這對遠在台灣的我們,會造成什麼樣災難性的影響呢?為了找出關聯性,地球的孤兒節目團隊,特別飛往地球上最大的北極熊國度加拿大,並且深入熊比人多的邱吉爾鎮。這座小鎮是全世界能靠近北極熊最近的地方。我們從陸地、從空中,拍攝到許多珍貴畫面,清楚呈現北極熊瀕危的主要原因。


    照片提供
    Manitoba Government

    影片提供
    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
    Frontiers North Adventures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