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指數計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指數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指數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指數計算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失敗者回憶錄0913)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從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到1967年香港人社會意識大轉變。 1949年中共建政後,五十年代大批大陸人來港,其中由江浙人帶來工商業,和上海的流行文化,對社會影響最大。當時不是叫流行曲,而是叫國語時代曲,流行歌星是周璇、姚莉、白光、李香蘭和吳鶯音;到...

 同時也有34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80的網紅OP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如何用選擇權的價差策略 來達到長期穩定獲利的方法 1:28 為什麼要做價差 a.已知最大風險,不會因為黑天鵝而被抬出場 期貨有可能會因為跳空,而出現無法預期的虧損 甚至不用談到跳空,有的時候你可能只是去忙一下 回來一看卻發現,怎麼豬羊變色了 但是垂直價差策略在你一開始建...

指數計算 在 CheckCheckCi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04 03:06:27

【天氣開始熱】又到減肥的季節 ⭐減肥前要先知道自己有幾肥 ⭐減肥亦宜先了解體質 #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 你需要減肥嗎? 「個個都話自己肥,唔通個個都肥咩?」肥胖可以是客觀事實,亦可以是主觀感受,不少人為貪靚而減肥,但偏偏有真正肥胖人士卻忽略自己肥胖的事實,直至因肥胖而引致各種...

  • 指數計算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3 07:57:30
    有 1,178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913)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從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到1967年香港人社會意識大轉變。

    1949年中共建政後,五十年代大批大陸人來港,其中由江浙人帶來工商業,和上海的流行文化,對社會影響最大。當時不是叫流行曲,而是叫國語時代曲,流行歌星是周璇、姚莉、白光、李香蘭和吳鶯音;到六十年代,就是台灣的流行歌星佔領香港市場,姚蘇蓉、湯蘭花、蘇芮、歐陽菲菲、翁倩玉以及一直紅到九十年代的鄧麗君。粵語流行曲不是市場主流。電影方面,五六十年代從永華,到長城、邵氏、電懋、國泰,這些拍國語片的電影公司佔領了大影院市場,與西片互領風騷;粵語片的製作很多,但多在街坊流連的小影院放映。

    1967年11月,暴動剛退潮,香港第一家無線電視TVB 誕生。TVB 的新聞報導,和電視劇、處境劇的製作,覆蓋了香港相當大比率的人口。

    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許氏兄弟的電影、特別是許冠傑的粵語流行曲冒起,風行全港,由此而帶入香港粵語流行曲、電視劇、粵語電影的新時代。香港流行文化爆發式的興旺,不但覆蓋全港,更風靡東南亞、台灣、歐美等地華人社區,以至文革後的大陸。香港歌星、影星、導演、作曲作詞者,出現好多超級奇葩,可說歷史僅見。

    這就是香港的黃金時代。從1967年末開始,只有這二三十年。短短時間,在良好管治和充分自由的空氣下,就創造出許多奇蹟,產生許多傳奇人物。在戴麟趾、麥理浩開始的大刀闊斧建設市政與革新中,最值得稱道、當時我也認為是最難得一件事,就是創立了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的成功,將香港締造成一個公平社會。

    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反映了香港人對這個英治下的地方,產生越來越強的認同感。在所有的華人地區仍然處於不同程度的不自由的狀態下,香港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在香港可以看到所有在海峽兩岸被禁閉的消息和評論。香港人在公平的法律制度下,可以自由做任何不違法的事。香港公共事務、交通、稅制、醫療,提供的服務比任何地方都方便。七十年代之後到香港生活的人,無論從大陸、台灣還是世界其他地方來,大都認為香港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沒有之一。

    2017年,羅恩惠導演拍了六七暴動的記錄片《消失的檔案》,引起關注。她原想將記錄片的內容出書,並邀我寫序。我的序寫了,書卻沒有出成。

    我在序中,引用法國印象派大師高更(Paul Gauguin)在1897年的一幅畫作中的三句問話:「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香港人從哪裡來?不用說,絕大多數香港人來自中華大地。我們是什麼人?我想在1967年前絕大多數的香港華人市民都會說「我是中國人」,至於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當時社會輿論的主要左右派之分。我們往何處去?那就各有選擇了,除了在香港土生土長、有些家族生意繼承的本地人之外,1949年後從大陸來的人,大概那時候都不會認為香港是他們永久的家。鄰近的強權使許多人不安,他們想把香港當作跳板,藉此跳出海外,遠離中國。

    英國維持在香港的管治,是為了觀察和接觸中國;中國讓英國繼續管治香港,是以香港作為通向西方世界的窗口。中英雙方都沒有把香港市民當一回事。如果中英都沒有把香港當一回事、而許多香港人又把這裡視為「跳板」的話,這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就不是香港人的永久的福氣。

    當中國在極左狂潮下,用語講到要「粉碎港英統治」而結果卻是「香港還是那樣子」,就意味著這裡可以作人生的長期規劃了。儘管英國那時候已經知道1997年會有條約到期的問題,但在中共不干預下,全力建設一個輝煌的香港,可以使英國在國際社會的關顧下,提高與中國議價的能力。

    儘管中英雙方都各有打算,但香港人就在這個歷史時空,享受到最大的自由,最方便最發達的經濟文化,最文明最公平的社會秩序。香港流行文化的奇蹟般崛起,意味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已經從「我是中國人」轉為「我是香港人」,至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了。這之後,身份認同的民調雖有起落,但倘若沒有先驗的政治觀念,整體趨勢就沒有什麼懸念了。以0至100分的「身份認同指數」計算,2018年民調顯示,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指數破紀錄高達83分。

    「我們往何處去」?儘管九七問題泛起,和近年政治環境大轉變,使香港人在六四後、九七前和現在,都掀移民潮,但留下來的和離去的,心中仍然追求著憧憬著那黃金時代的香港。(62)

    圖1,香港流行文化的先驅者——許氏兄弟和父母(網上照片);

    圖2,香港新聞業輝煌時期的傳媒人,前左起,毛孟靜,黃應士(TVB新聞總監),張敏儀,包雲龍(亞視新聞總監),黃志強(港台新聞部);後左起,林旭華(商台),邵廬善(港台),吳明林(港台),李怡,蘇狄嘉(港台),戴天,李錦洪。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指數計算 在 CheckCheckC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9 18:44:25
    有 165 人按讚

    【天氣開始熱】又到減肥的季節

    ⭐減肥前要先知道自己有幾肥
    ⭐減肥亦宜先了解體質
    #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

    你需要減肥嗎?
    「個個都話自己肥,唔通個個都肥咩?」肥胖可以是客觀事實,亦可以是主觀感受,不少人為貪靚而減肥,但偏偏有真正肥胖人士卻忽略自己肥胖的事實,直至因肥胖而引致各種疾病才急於減肥,大家可以從以下3個方法客觀判斷你是否需要減肥,但當然如果是因為患病需要而要減磅的話,還是要聽從醫生意見最穩妥。

    方法1:計算 BMI (body mass index)
    BMI 即是身高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體重(公斤)÷ 身高(米)2】,成年人指數介乎18.5至22.9屬於正常範圍,指數低過18.5屬於過輕,23至24.9屬肥胖邊緣,25至29.9屬中度肥胖,而超過30屬高度肥胖。

    方法2:看體脂率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與體重的比例,對於30至50歲成年人而言,男性理想體脂為14-17%,超過25%屬肥胖;女性理想體脂為20-24%,超過30%屬肥胖。

    方法3:看腰圍
    腰圍可反映腹部脂肪積聚程度,一般亞洲成年人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約36吋)、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約32吋)便屬於中央肥胖。

    留言或按讚👍🏻支持一下我們吧!❤️ 歡迎 Follow 我們獲得更多養生資訊。

    Are you trying to lose weight?
    “We tend to call ourselves fat, but are we really fat?” The definition of ‘fat’ can be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any people try to lose weight because they want to look good, but those with real weight issues tend to ignore it. These individuals only begin to work on their weight when their weight had taken a toll on their health.

    Here are three methods we can use to find out if we need to lose weight, but of course, patients who need to lose weight because of certain illnesses should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from doctors.

    Method 1: BMI Calculation
    BMI refers to the body mass index. It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formula of ‘kg/m2’ where kg is a person's weight in kilograms and m2 is their height in meters squared. Based on the index, 18.5-22.9 is the normal range, below 18.4 is underweight, 23-24.9 is slightly overweight, 25-29.9 is overweight, and above 30 is obese. These readings apply to adults.

    Method 2: Refer to your body fat rate
    The body fat rate refers to the ratio of total mass of fat and total body mass of an individual. For an adult aged between 30 and 50, the ideal body fat rate for a man is 14-17%; individuals with readings above 25% are considered obese. As for a woman, the ideal rate is 20-24%; individuals with readings above 30% are considered obese.

    Method 3: Check your waistline
    Our waistline can reflect the accumulated fats on our body. An Asian adult man whose waistline exceeds 90cm (or 36 inches) is considered obese, whereas an adult woman with a waistline of more than 80cm (or 32 inches) is considered to have suffered from abdominal obesity.

    Comment below or like 👍🏻 this post to support us. ❤️ Follow us for more healthy living tips.

    #男 #女 #我胖了

  • 指數計算 在 中央社財經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8 19:40:28
    有 0 人按讚

    台灣指數公司今天表示,2月底止,與韓國交易所共同編製的台韓資訊科技指數,以含現金股利再投資的「報酬指數」計算,近3個月上漲24.3%、近6個月上漲43.4%、近一年漲68.1%。
    #台灣指數公司 #台韓資訊科技指數

  • 指數計算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14 21:07:58

    0:00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如何用選擇權的價差策略
    來達到長期穩定獲利的方法

    1:28 為什麼要做價差
    a.已知最大風險,不會因為黑天鵝而被抬出場
    期貨有可能會因為跳空,而出現無法預期的虧損
    甚至不用談到跳空,有的時候你可能只是去忙一下
    回來一看卻發現,怎麼豬羊變色了

    但是垂直價差策略在你一開始建立好的時候
    就已經知道最大虧損最大獲利是多少
    以及損益兩平點在什麼位置
    你可以抱著價差安心上班,安心睡覺
    但如果是做期貨,你可能就三不五時會想要打開來看現在指數在哪

    b.比起期貨,選擇權價差更能增加你的勝率
    撇開技術分析不談(因為要談的話其實對期貨對選擇權都是同樣的影響)
    期貨在進場之後,上漲下跌機率其實就50%50%
    但是價差可以透過履約價的調整,來增加你的勝率
    舉例來說,指數17000
    期貨多單進場之後,就是以此為分水嶺,上漲賺錢下跌賠錢
    但選擇權價差可以選
    例如我作16800-16900看多價差,我會有一百點空間
    結算在16900之上我都是獲利的

    也就是說即使指數是下跌,但我最後也是獲利的
    當然這個不能下跌太多啦,下跌太多跌破我看多價差做的履約價的話也還是會受傷的

    當然,有一好沒兩好
    選擇權也不是萬能的
    如果我們要選擇更高勝率的履約價,最大獲利就會降低
    反之,如果我們想要最大獲利高一些,勝率也就會低一些
    (例如現在指數在17000,我想做多,
    選擇16900這個履約價去做看多價差,我會有比較好的獲利,但勝率低
    選擇16800這個履約價去做看多價差,獲利會比較差,但勝率高)

    不過我這邊想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
    你先求穩,再求多(先求有,再求好)
    意思是如果你要做的話我會建議你先做勝率高的組合
    雖然他最大獲利低,但你積少成多慢慢累積資金
    後面慢慢增加你做的組數,整體獲利也會往上升

    c.保證金比期貨低,可有效運用你的資金
    小台的保證金要四萬多
    但我們選擇權做價差,一組的保證金最低只要2500
    因為他的保證金計算方式是用兩個不同的履約價之間的差去乘以50元
    也就是說如果我今天做一組16850跟16900的價差
    那我的保證金就要(16900-16850)*50=2500

    不過通常我建議去做100點價差的組合,所以保證金要5000元
    再高一點的150點價差或200點價差也可以,但相對來說保證金就會變貴
    如果需要的保證金太高,小資族要去操作的話會比較難受一點
    這樣對你後續部位的調整可能會比較沒有彈性空間

    7:32 如何做價差
    a.他其實就像是替賣方部位加一個保險
    舉例來說,今天我認為指數不會跌破16900
    那我就會在履約價16900的位置賣出賣權(不認為會下跌)
    但畢竟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未來
    如果接下來跌破16900,我會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我在16900之下的履約價加買一個賣權
    例如我在16800這個履約價買進賣權
    那麼當指數下跌的時候
    這個16800買進賣權的部位會獲利,也就會幫我cover我原本的虧損
    以上的舉例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會變成是一個看多價差

    b.看多價差與看空價差的組法
    那其實你要組看多價差或看空價差呀,用買權或賣權都是可行的
    重點在於你做的履約價
    今天如果你想做看多價差,只要你買低履約價賣高履約價
    就會成為看多價差
    反之,如果你買高履約價賣低履約價,就會變成看空價差

    不過今天介紹的這套方法,你做價差的話
    我會建議用賣權去組看多價差
    用買權去組看空價差
    原因是流動性的問題,我們要挑選成交量大的履約價去做
    不然理論上買權還是賣權組其實是沒有差異
    詳細的細節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關於價差的文章或影片
    在我的頻道裡面有一個關於選擇權策略,一系列的影片
    其中有詳細介紹關於履約價對於價差策略流動性問題的部分
    在這邊我們就不多贅述了

    前面有提到,我會建議各位先求穩再求多
    所以我會建議這種價差組合你要去做賺賠比低於1的
    因為通常賺賠比低,也意味著他的勝率是比較高的
    賺賠比就是最大獲利除以最大損失
    通常我習慣做賺賠比0.1~0.3的組合
    因為通常這樣的勝率其實蠻高的
    而獲利嘛,雖然你可能會覺得一組5000元保證金只能賺幾百~一千多,感覺很少
    但實際上我們把它換算成年報酬,你會發現這種東西的報酬率是高於其他投資工具的

    c.要記得做複式單,或之後合併(保證金優化)
    各位要記得,如果你要做這樣的策略
    一開始要以複式單的形式進場

    因為如果你是一個買方部位跟一個賣方部位分開下單的話
    那個賣方部位會需要很多很多保證金
    如果這樣的話就沒有我們一開始說的"有效運用你的資金"這個優勢

    那如果你本來就是先做一口買方之後因情勢變化才多做一口賣方的話
    我會建議你去把這兩口單合併成一組價差
    保證金會從好幾萬變成只要幾千元,這樣能夠節省你的保證金

    13:51 具體行動
    以上大概介紹了一些你在做價差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項
    那如果對於價差或者選擇權其他相關知識不瞭解的部分
    可以參考我的YouTube頻道或者Blog文章
    裡面有很多關於選擇權的知識補充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策略
    是你大部分的情況下都可以使用的策略
    而且做法並不難,你只需要懂均線,會看支撐壓力表
    這樣其實就足夠了

    指數走勢長期是多頭,在月選做看多價差
    如果你要我去猜下一秒指數是漲是跌,我會跟你說我不知道
    我猜中的機率大概跟丟硬幣差不多
    可是如果時間拉長一點,我就可以提升我猜對的機率
    為甚麼?因為股市有所謂的趨勢
    當股市趨勢是處於多頭趨勢的時候,要我猜明天是漲還是跌,我會選擇猜漲
    也許不是100%穩贏,但至少也是贏多輸少
    反之,在空頭趨勢,要我去猜明天漲跌,那我會猜明天下跌
    打開K線圖來看你就會發現,在多頭趨勢看到的是紅多綠少,對吧

    因此,我們要跟著趨勢去做,因為這樣的話勝率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發現股市的走勢長期來說是多頭趨勢
    那我們的基本目標就出來了:
    長期來看我們要做多頭價差
    至於選擇權要做周選還是月選,我們要用月選來做多頭價差(周選存續時間太短)
    利用均線作為基準,支撐壓力表作為輔助
    所以打開K線圖,你會發現我們簡單用大家常看的5、10、20MA就能辨別趨勢
    當現在是多頭排列時,股市為呈現多頭走勢
    反之,變成空頭排列時,往往都是處於空頭走勢
    所以我們在多頭走勢的情況之下
    把我們多頭價差的履約價,建立在20MA的位置
    也就完成了我們該做的事情

    這邊可以看一下這三張圖
    上面這張是多頭排列的樣子
    下面這張是空頭排列的樣子
    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糾結的狀況
    像中間下面這張

    但有時候也會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指數可能離20MA太遠,這時候做的價差可能最大獲利太低
    低到如果算上手續費跟稅,你可能還倒賠
    那我們可以做一些修正
    去看看當時的支撐壓力表的支撐在哪裡
    並且以此作為基準去抓我們可以做的位置
    下一張投影片我們來看一下支撐壓力表

    支撐壓力表是一項很好用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不會畫線抓支撐壓力的新手
    找到現在市場上大家認定的支撐與壓力
    解讀支撐壓力表,我們要站在賣方的角度去思考
    因為賣方留倉會有壓力,但買方沒有
    所以你看買權與賣權變化量最大的地方,搭配賣方角度思考
    舉例來說
    你看到買權是17650變化量最大,賣權17000變化量最大
    搭配賣方角度思考
    賣出買權在17650,表示市場上的大眾認為不會漲破17650
    賣出賣權在17000,表示市場上的大眾認為不會跌破17000
    那這樣我們的月選看多價差,就可以建立一個16900-17000的看多價差

    這裡補充一下,雖然我們是去做月選看多價差
    但支撐壓力表我們還是觀察該周的支撐壓力表,而不是該月的支撐壓力表
    除非到第三個星期三

    (當然,偶爾會有特別的例子,例如之前日誌影片中有提到
    當兩大法人都在做買進賣權的時候,支撐壓力表的支撐其實就沒有支撐效果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2bwQXrZOPI)

    偶爾會有回檔,在周選做看空價差
    但股市也是有時晴有時雨
    總是會有回檔下跌的時候
    這時我們可以利用短均線5MA來作為判斷基準
    如果指數跌破五日均線
    那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時候做空頭價差
    履約價可以抓前面的高點作為參考基準
    另外,由於我們是判斷回檔
    所以不需要把這個空頭價差做在比較長期的月選
    而是做在比較短期的周選
    如此一來這個空頭價差就能替我們月選多頭價差沖銷方向上的風險

    其實如果你對選擇權已經有接觸過的話
    你應該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變形的兀鷹
    只是兀鷹策略會做在同個時間的契約裡面
    又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是時間價差或者對角價差
    但上述兩者會有裸賣部位
    但我們這個策略在周選與月選都是價差,風險是有保障的

    26:02 總結
    這裡我們就給明確定義

    a.在均線多頭排列時,做這樣的策略
    每個禮拜固定做一組看多價差,我推薦星期五做
    而在做這樣策略期間,如果遇到空頭排列,看多價差要停損出場
    (空頭排列:5MA,10MA,20MA)
    如果均線糾結在一起,則暫停動作(10MA,5MA,20MA,or 20MA,5MA,10MA)

    b.做月選多頭價差,位置做20MA
    若獲利空間不大(指數位置離20MA太遠),參考支撐壓力表的支撐
    (to新手:如果要談技術分析的話,支撐通常會是前面的低點)

    c.跌破5MA,在周選做看空價差,位置選在跌破五日均線前的高點
    (這裡注意,不是做在5MA喔!是做在前面的高點)

    補充:
    a.新手的話我建議本金5萬來做這樣的策略
    雖然說你其實不需要這麼多資金,但至少你一開始輸的話
    比較不會有壓力

    b.逆向的月選看空價差,周選看多價差這種做法並不建議
    因為空頭走勢又急又兇
    這樣做可能討不到甜頭,倒不如直接做買進賣權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加入會員▼
    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特別的專屬貼圖
    鐵粉會員,除了貼圖,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 指數計算 在 寶妮老師 Bonni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09 21:00:13

    別再說學數學沒有用了
    是你不會用XD
    不然早就銷量冠軍了(誤)
    .......................................
    IG: charmingteacherbonnie (Bonnie老師)
    粉絲專頁: 寶妮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E5%AF%B6%E5%A6%AE%E8%80%81%E5%B8%AB-Charming-Teacher-Bonnie-290462364959770/
    PODCAST
    Firstory: https://ppt.cc/f2Z9Jx​​
    KKbox: https://reurl.cc/ra0Nv1​​
    Spotify: https://reurl.cc/WEbpN7​​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OX6xr9​​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V32y06​​
    Pocket cast: https://pca.st/fp7r1tcr​

  • 指數計算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08 23:47:38

    0:00●前言
    今天要介紹的是時間價差
    也被稱為水平價差
    這名字其實也蠻有趣的
    在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垂直價差
    垂直價差是一買一賣做在同個契約裡面,但是做不同的履約價
    那水平價差呢?
    就是一買一賣做相同的履約價,但是做不同的契約(近月遠月)
    所以一個叫垂直一個叫水平

    1:11●買進時間價差(賣近月,買遠月)

    使用時機
    預期指數盤整,近月結算漲跌不大

    優點
    1.比起賣出跨式,這樣的做法保證金需求比較小
    2.知道最大風險

    缺點
    1.遠月契約的成交量不大,可能會有流動性問題
    2.如果遇到價格大幅度偏離,缺點1的問題會更嚴重(但這個問題在這邊還好,因為你是買遠月,但在下面的賣出時間價差,這個問題會有危險)
    3.這個策略因為是跨合約,所以正價差逆價差的變化也會有影響,但逆價差是否會轉正,或正價差是否會轉逆,這不太是一個能夠預期的問題,所以這個策略的困難度也比其他策略高

    9:44●賣出時間價差(買近月,賣遠月)

    使用時機
    預期市場小漲小跌

    優點
    我覺得這個策略弊大於利

    缺點
    1.比起買進跨式,這樣的做法需要的資金較高,期交所規定這種買近月賣遠月的做法,保證金計算是單一部位方式計算,所以等於是收取裸賣一口遠月選擇權的保證金,後面我會帶大家看一次保證金的計算
    2.在前面有提到,會有流動性風險,遠月契約的成交量原本就比較低了,再加上如果行情大幅上漲或下跌,雖然你的帳面獲利目前是賺錢的,但是近月契約接下來要結算了,如果近月是獲利遠月是虧損,也就代表著為了這口虧損的遠月契約,你的帳戶內需要大量的保證金,雖然近月契約結算也是帶來大量的獲利,但這等同於你的獲利不能出金,因為如果接下來行情發展對你不利,你的錢如果不夠你的部位就會被強制斷頭
    3.為了避免上述事情發生,所以會在近月契約結算之前先平倉,但還是同樣的問題,如果已經大幅上漲或下跌,你若是想要平倉你的部位,會因為流動性的關係而平倉在爛價格

    其實上述講的問題,是要在很極端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大部分的時間其實不太會遇到,但如果遇到了怎麼辦,所以還是要小心啦
    不過這其實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
    近月契約如果結算了
    就在遠月契約這邊去做一個買方部位,讓他去合成變垂直價差
    這樣風險就會鎖起來了
    但這樣搞來搞去真的很麻煩,我寧可用別的策略來處理同樣的情況

    16:43●注意事項

    買進時間價差的保證金計算
    1.收取10%大台的保證金
    2.兩個部位的權利金差額x契約乘數(50元)x2
    3.1或2看哪個金額高,高的那個就是你需要繳交的保證金

    賣出時間價差的保證金計算
    1.收取賣出部位的保證金

    這兩者之所以會有差別,是因為遠月的天數大於近月,所以遠月可以cover近月的風險
    買進時間價差是買遠賣近,因此賣近月的風險會被買遠月cover
    很久以前甚至是不用保證金,不過後來期交所還是改成收保證金
    畢竟這個市場白目太多

    而賣出時間價差是買近賣遠,賣遠月沒辦法被買近月cover(都先結算掉了是要怎麼cover)
    所以直接把賣遠月當作是單一部位向你收取保證金

    買權或賣權做是有差的
    雖然不論是用買權做還是賣權做
    只要你是買近賣遠就是同樣的效果,或者買遠賣近也是
    但損益卻是有所不同的
    這個原因在以前也有提過,這邊在跟大家複習一下
    主要的話就是你要把買權跟賣權想像成是不同市場
    即使他們都是選擇權,但各自有各自的報價
    更何況現在這個策略是不同的月份契約
    也因此大家在做之前要記得先比較看看
    用買權做比較有利還是賣權做比較有利喔

    29:47●總結
    這個策略的難度真的比較高,不適合散戶去操作
    這個策略要考量到的因素其實蠻多的
    要考慮正逆價差的問題
    還要思考目前市場波動對於兩個不同契約的影響
    以及履約價的選擇
    它的難度其實比其他策略都來的高,而好處卻也沒有好到哪去

    不過你若是有在用程式去抓目前市場上哪邊被高估哪邊被低估
    也許你會有機會剛好去做到這樣的策略
    例如可能近月契約的權利金被高估,而遠月契約的權利金被低估
    那就會變成是賣近買遠的情況,反之亦然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加入會員▼
    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特別的專屬貼圖
    鐵粉會員,除了貼圖,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