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指揮手勢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指揮手勢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hanti (不該繼續墮落)看板ck-chorus標題[轉錄]關於指揮手勢問題時間Wed Ma...
指揮手勢 在 陳皓雲 Howard Cha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12:42:22
小時候日日在管弦樂團的時光沒有白過,指揮手勢太易扮了! 其實..... 杯奶又真係幾好飲 #雅培怡保康 #commercials #abbott #model #actor #hkactor...
上次聊到指揮手勢的問題
我突然想到自己的一個經驗
在指揮課的時候
老師一開始就提到
若是發現自己指揮的團
怎麼唱都沒法唱出心目中想要的聲音
這時問題很可能出在你自己
記得有一次練習
某指揮要求大家在某樂句要唱得非常「圓滑」
並且一再強調這點
可是我發現大家不知怎麼搞得
就是沒法唱得符合他的心意
後來我仔細想了一下
發現原來問題是出在指揮本身
大家很用心地跟著他的指揮
但是我發現指揮從肩膀到手勢都十分僵硬
如何能暗示大家作出平順的樂句呢﹖
本信作者: Otello (妒火英雄)
日 期: Wed Apr 17 13:42:42 1996
==> 在 kuessen (麻辣音樂網) 的文章中提到:
: 如何能暗示大家作出平順的樂句呢﹖
指揮要怎樣用手表現出..圓滑的句子...
當然, 他的手得要圓滑地運動..無論是在怎樣的速度下都能作到..「圓滑」地運動
這並沒有那麼容易...稍快時, 會機械化, 變成進行曲似的; 稍慢時, 就死掉了,
所以囉, 要讓手圓滑、平順地運動..就得先讓手放鬆, 讓手變成自己的....
然後, 手才能夠聽話地要圓滑平順給他圓圓滑滑平平順順
本信作者: kuessen (麻辣音樂網)
日 期: Mon Apr 22 19:19:17 1996
這個我稍稍聊一下我的想法好了
我的經驗是
一開始練習指揮 腦中必需要把拍子先分成更小的單位
而手在運動的軌跡上必需要平均地運動
以四四拍, 每拍 M.M.=52 的速度 (或者更慢) 為例
可以把拍子再細分為四等分
先練習手的圓形運動 一圈代表一拍
那麼每等分(1/4拍)就可以佔去大約九十度的範圍
並且在這九十度的範圍內還要平均地運動
(可以發出 do-do-do-do 的聲音來輔助)
另一個問題是牽動手的點
我覺得一開始以中指的第二個關節最為適宜
(如此可以保持適度的張力)
其它的關節必須適度放鬆
切忌以手肘或手腕作為牽動點
如此會造成許多錯誤的暗示
我觀察很多指揮 (特別是一些合唱的指揮)
這個基本的功夫不夠紮實
以致於手像節拍器一像地運動
並且大聲的時候像在撞山 小聲的時候像在趕蚊子
自然做不出平順的樂句
本信作者: Otello (妒火英雄)
日 期: Wed Apr 24 02:48:23 1996
==> 在 kuessen (麻辣音樂網) 的文章中提到:
: 一開始練習指揮 腦中必需要把拍子先分成更小的單位
: 而手在運動的軌跡上必需要平均地運動
: 以四四拍, 每拍 M.M.=52 的速度 (或者更慢) 為例
: 可以把拍子再細分為四等分
: 先練習手的圓形運動 一圈代表一拍
: 那麼每等分(1/4拍)就可以佔去大約九十度的範圍
: 並且在這九十度的範圍內還要平均地運動
: (可以發出 do-do-do-do 的聲音來輔助)
....這看起來有點像在打太極拳
平均地運動, 那"點"怎麼辦哩?
而且平均地運動並不會讓手放鬆, 反而容易緊張甚至硬掉
所以囉, 如果說要作到圓滑且有張力...這樣子練習是很好的
(畢竟.."平均地運動"本身就是張力)
但是, 所謂的"一開始練習指揮"....就練習平均地運動, 我確覺得不宜
原因....上面已經提了, 手容易硬掉, 手變成不是自己的, 就不妙了
我的經驗是 甩手 (i mean"一開始練習指揮")
把手提起來 然後 放掉提起手 的力氣 讓手自由落體般地掉下
(好像有人是這樣 練習鋼琴的落鍵的)
把上述的動作不斷地反覆之時, 就會變成在畫圓
但是並非"等速圓周運動"....而是如同在無摩擦力的碗裡放一顆鋼珠似的
(..咦...怎麼好像在作高中物理的題目咧......^_^)
那樣子的運動方式 就會是 放鬆 且拍點清楚的
本信作者: Teming
日 期: Wed Apr 24 08:49:51 1996
: : 一開始練習指揮 腦中必需要把拍子先分成更小的單位
這點不但對指揮重要, 對所有的樂器演奏者也很重要!
: 但是, 所謂的"一開始練習指揮"....就練習平均地運動, 我確覺得不宜
: 原因....上面已經提了, 手容易硬掉, 手變成不是自己的, 就不妙了
: 我的經驗是 甩手 (i mean"一開始練習指揮")
: 把手提起來 然後 放掉提起手 的力氣 讓手自由落體般地掉下
我也是從這動作開始學的, 我的老師的要求是: 要用自然的力量, 自己
不可以用力, ( 不過用文字好像無法表達 )
: 那樣子的運動方式 就會是 放鬆 且拍點清楚的
: : 另一個問題是牽動手的點
: : 我覺得一開始以中指的第二個關節最為適宜
: : (如此可以保持適度的張力)
這兒我不太理解. 就我的理解, 一般指揮是不是以 "指揮棒的尖端" 做
"牽動點" 的?
談談我的經驗: 我是有了很多的指揮經驗後 ( 數年 ) 才正式學指揮的,
一但學了才發現動作的重要, 回去帶樂團時都不太敢罵他們了--因為發現
很多時候錯在指揮! 不過事實是: 和老師面對面學了之後, 帶樂團時問題
自然少了很多. 動作絕對是指揮和樂團溝通最重要的管道, 不要以為可以
靠排練時用說的, 一但上臺時, 團員只要一瞄到不好的手勢, 聲音馬上不
對. 不然就叫團員不要看指揮算了 :P
本信作者: shirl (shirl)
日 期: Fri Apr 26 15:02:07 1996
我玩指揮的時間很少..
所以只好以"唱歌者" 的身分來談指揮手勢
指揮手勢的第一個要件--拍點清楚
不然我們連何時呼吸 何時開始唱都不清楚
有些學生團的指揮..預備拍都給的太多..
都不知道那個才是正拍......
再來--旋律線
合唱指揮的"音樂性功能"要比"節拍器功能"來得大..
呵...我是滿崇拜有個人魅力的指揮啦..
不管是手勢 眼神 動作...都能讓人有感覺.....
-edited by greener May 21 1996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m8.ntu.edu.tw)
◆ From: u860623.SHI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