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任務》
〈火星探測新星-毅力號〉
本文編輯 | 張婉歆
本文校正 | 楊小逸
❙ 火星任務
自1600年代起人類開始以望遠鏡觀測火星,1960年代開始發射火星探測器。
隨著地球各項資源逐漸面臨消耗殆盡的問題,有科學家推測地球17.5億到32.5億年後將不再適合生...
《火星任務》
〈火星探測新星-毅力號〉
本文編輯 | 張婉歆
本文校正 | 楊小逸
❙ 火星任務
自1600年代起人類開始以望遠鏡觀測火星,1960年代開始發射火星探測器。
隨著地球各項資源逐漸面臨消耗殆盡的問題,有科學家推測地球17.5億到32.5億年後將不再適合生命生存,一些研究也推測未來5億年內地球溫度將上升至不適合人類居住。
因此人類至今仍努力探索火星,除了想更加了解我們所處的星系外,也希望能在其上找到適合人類生活的條件,在未來達成移民火星的目標。
-
❙ 火星探索歷程
> 1960年代
蘇聯率先發射多枚火星探測器,但大多連地球軌道都未能到達即墜毀,僅火星1號到達火星軌道,但尚未登陸就與地球失聯。
美國的水手號探測計劃中水手4號、水手6號和水手7號成功掠過火星並發回數據,結果顯示火星的大氣密度比人們認為的稀薄,也未發現磁場。
> 1970年代
美國的水手9號成為第一枚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的探測器,發回的照片覆蓋了火星表面80%以上的部分,也對火星的兩顆衛星進行了探測。
美國的海盜號探測計劃極為成功,此計劃分為著陸器及軌道器兩部分。
海盜1號成為第一枚著陸火星且發回照片的探測器,在火星工作超過六年後失聯。
海盜2號著陸器工作三年多後失聯。發回的數據表明火星上有微生物的生命跡象,且火星曾有河流、降雨。
與此同時,蘇聯火星任務中著陸器皆未能成功在火星上工作;軌道器則傳回許多數據,顯示火星表面地形圖及引力、磁場的資訊。
> 1980年代
蘇聯火星任務中著陸器皆未能登陸火星。此時美國於70年代成功登陸的著陸器及軌道器大多仍在工作期間。
> 1990年代
美國的火星全球勘測者在火星上工作10年後失聯。火星探路者號成功將旅居者號(火星車)送上火星,此為第一部火星車。
日本及俄羅斯的火星探測計劃皆未能抵達火星。
> 2000以後
美國的火星快車號在火星大氣層內發現甲烷。火星探測漫遊者將勇氣號(Spirit, MER-A)和機遇號(Opportunity, MER-B)兩輛火星車送上火星,研究火星地質、岩石礦物等,並尋找火星上液態水的資訊。
鳳凰號證實火星上有固態水存在。好奇號未偵測到大氣甲烷,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
印度成功發射火星軌道探測器。
中國天問一號及阿聯希望號於今年2月皆抵達火星軌道。
-
❙ 毅力號(Perseverance)
為目前火星探測主要的探測器之一,自著陸開始一舉一動皆備受世界關注。
> 任務
尋找火星上過去的生命跡象、收集岩石土壤標本、探測地質、嘗試從火星大氣層製造氧氣,並搭載一架小直升機(Ingenuity)測試可否在火星大氣層中飛行。
探索目標為火星赤道北邊49公里寬的耶澤羅坑,科學家認為此處35億年前為湖泊,可能有有機碳層(organic carbon)殘留。
本次任務時長預計為火星年一年(約地球日687天)。
設備
毅力號是由美國製造的火星探測車,外觀與好奇號相近,大小與小型汽車相仿,約1050克。
毅力號攜帶7種科學儀器,23個攝影鏡頭,2個麥克風及一臺直升機Ingenuity(獨創號)。
-
❙ 登陸火星的困難
自地球到火星
地球與火星的最短直線距離約需40天方可抵達,但火星會隨著時間推移繼續繞行太陽,因此需精確計算發射軌道。目前是在火星與地球距離接近時發射探測器,利用霍曼轉移軌道到達火星,約耗時260天。且火星公轉週期約為兩年,若錯過最佳發射的時間,則要再等約兩年才能再次遇到合適發射的窗口期。
著陸
著陸則是最困難的問題,探測器速度需從約兩萬千米/小時降至零,且因火星的大氣薄弱,僅有地球的0.1%左右,無法有效利用大氣幫助減速,此時僅能靠事先設好的指令降落,無法遠端控制。
其中需要以完美的角度切入火星的大氣層、忍受高溫、利用減速傘減速、脫掉外轉載探測器的隔熱防護罩,最後啟動逆推火箭,在空中將探測器緩慢放下。登陸過程有「恐怖七分鐘」之稱。
通信
通訊方面也會因為火星與地球的距離而有延遲。火星與地球通訊使用無線電波,傳遞速度約與光速相當,自火星到地球最少需要三分鐘,最長二十二分鐘,因此造成火星與地球單向通訊會有12到14分的延遲。
在上合期間(火星、地球與太陽成一直線,且火星與地球不在同一側)則會失去通訊約一個月。
距離因素以外,宇宙中的噪聲干擾也會使信號減弱,因此探測器需要装有高增益、高可靠的通訊設備,地球也要有直徑很大的深空測控天線,才能維持通訊。
地球遠端控制及通訊會有延遲的問題,因此若出現突發狀況,只能靠探測器自行克服。
指令週期計算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龔成問答信箱】(Q21241-Q21260)
Q21241:
致龔Sir,我是股票班舊生,感謝你的教導,開課前買了不少跟風炒作的新股,因為有試過贏,所以後來輸更多,完成課堂後,我就沽出沒有盈利及風險較大的B仔股止蝕,亦沽出了多年前跟風炒作,直至現在沒有盈利還大玩財技的股票,又沽出自己不懂分析的股票。
新股都是我長久以來輸得很多的類別,上課後才知這有如新樓盤一樣,能令有錢人決定售出的資產,一定貴,難怪輸多贏少。
順豐房託是我在未買就分析的新股,沒有抽新股,到現在還未持有的,我的分析如下,請賜教:
預計1.3億可分派利潤
發售基金單位:5.3億
股息率5.3%-5.9%
定價$4.98
計一計數
每股可分派約$0.25
除以股息率
估算合理價在4.23-4.72之間
雖然定價較高,但因應市況不境,還算克制,新上市即大跌一成半,證明老師所說的沒錯,股價終歸會回到合理價值
基金組合包括香港、佛山及蕪湖物業
可租面積30.8萬平方米,估值60億,出租率95.3%
2019年全年溢利1.74億
2020年全年溢利下降84.6%至267萬
集團解釋下跌主要受投資物業充值下跌及融資成本大增影響,但若撇除投資公允值變動後的運營溢利,則按年增4.5%;而同期,集團物業收入淨額,即租金收入扣除物業運營開支,則有2.16億元,按年升4.29%,增長平穩。
如果物業充值下跌只不過是會計上的估值,就應該不用擔心
展望集團在未來能透過收購併購壯大資產,或通過母公司順豐注入物業項目。
母公司順豐控股於中國50個城市擁有物業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440萬平方米,已竣工建築面積170萬平方米,大部分為物流綜合設施。單以後者計算,便相當於目前順豐房託可出租建築面積的5.4倍。
總結分析,派息不差,物業質素好,出租率高,幢憬未來併購及母公司注入資產,增添了普通房託缺乏的增長動力,由於未來發展只是估計,以現時資產,股價在約4元以較有投資價值。
謝謝老師看完我的分析,如分析有任何偏差及計算錯誤,請告知,定當虛心學習,進階班見!
龔成老師:
順豐房託基金(2191)質素都有,但又不是好強。
順豐房託的投資組合初步包括位於香港、佛山及蕪湖的以下三處物業,所有該等物業均為現代物流地產,包含配備有自動分揀及供應鏈支持設施的分撥中心。
1. 香港物業:位於青衣,為一個15層高的「坡道式」現代物流地產,具備可通向各倉庫樓層的車輛坡道。
2. 佛山物業:為配備有智能技術及量身訂造的設施,如自動分揀及供應鏈支持設施。
3. 蕪湖物業:於2019年竣工的位於鳩江經濟開發區的現代物流地產。
比起其他房託,佢會更受經濟及物流業發展影響,因此會更加波動。以過往的數據來說,不差的。
投資價值都有,相信長遠物流業發展對佢都有利,投資值博率算是中上,但都不能太大期望在股價發展,暫時可以集中收息為主加基本增長力。
我睇翻你的估值方法,合理,反映你已有一定的知識及明白課堂所講,我地估值時,最重要明白背後建基於甚麼因素推算,你估值的數,能反映企業價值。
而你表示展望集團在未來能透過收購併購壯大資產,或通過母公司順豐注入物業項目。這個因素將會長期帶動這房託的增長,但我地作為投資者,都要理性分析,這個情況將會怎樣發生,當中的可能性,收購的程度,到時2191幫母公司買物業,作價是否有著數還是只是正常價因素去發展,就這點,我自己不會過份樂觀,只會視這股為有質素,合理價的房託,而暫時增長力不會定義為好強。
其實你的分析不差,招股書有好多有用資料可以分析的,你可以再深入睇多D。進階班見!
------------------------------------------------
Q21242:
呀Sir, 請問你點睇00270 粵海投資呀?最近跌多唔少。投資專家睇淡。
香港人移民固然影響東江水少咗人用。但佢投資大灣區既projects 我又覺得可能一年內會升番
因為宜家我一手都冇,想趁低吸納,之後佛系式咁等升同收息。亞sir 你見解係?...
龔成老師:
粵海投資(0270)正面的,最近業績較一般,但從長遠來說,仍是有質素。佢主要因為水務以外的業務,影響左佢業績。
至於東江水,其實長遠仍是穩定的,不會大跌,當然,增長力不是強的類別,是平穩增長型。
這企業有多個業務,同時都處於賺錢的狀態,整體不錯。加上最大的水務部分,更是香港東江水,即是不斷賺香港人錢。
佢係供港東江水部份,賺錢能力已經比以往弱左。係疫情下,內地工商用水需求會下跌,影響收入。而且,集團收入除了水資源外,還有其他好似物業投資、酒店、百貨等,在疫情下難免會受影響。
至於增加資本開支投入建設,如果能提升現有效能,就會對佢盈利有正面影響。整體而言,集團業務依然係算穩定,預期維持平穏發展,故有長遠投資價值。
此股現時在合理區,投資時要分注進行。
------------------------------------------------
Q21243:
老師 本人係單親媽媽
過住二十年獨力帶大女兒根本無儲蓄 現女兒已出身每月可儲蓄大約2.5萬 本人一點投資知識都沒有希望十年後退休後有一千萬作生活費
現有現金十萬及每月可儲蓄2.5萬 想請教老師怎樣才可達成目標 本人今年47歲
龔成老師:
你現時47歲,在累積財富方面,可以以「平穩增長股」作為核心,到你10年後,目標是有一筆財富,再轉為現金流類別。
你可以考慮平穩增長股:考慮盈富(2800)。
另外再加: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每月月供$15000,餘下$10000儲現金,等機會投資。
每月$25000,一年$30萬,投資10年,如果假設回報為10%,你將會滾存到$480萬。
或者你可以增加投資年期,例如去到15年,就會滾存到$950萬,較接近你的目標。
又或者,你可以選擇加大金額,都是一個方法。
又或,你可以提高你的回報率,例如投資較多潛力股,當然,這會令你風險度提高,以及要求你有更多的投資知識,你都要明白這點。
------------------------------------------------
Q21244:
1810最近因投入大量資金造車,而造車像Tesla要10年以上才有回報,稍一不慎有機會虧本,趁高位而沽。用沽出的資金再買入其他較有潛力的優質股
本來也睇好,打算長線持有的小米,造手機及其他家电市場是有潛力的。但因把賺了的錢大量投入造車市場才引到担心影響業績,所以才打算沽出後換馬
龔成老師:
的確有你所講的風險,佢發展新業務,這一定會有不確定性,最後成功與否,無人知。
不過,如果成功,就會有倍計回報,如果你太著重這刻的回報,只集中睇眼前的分析,就會錯過了一些倍升股。
而小米(1810)佢過往的研發能力,產品定位,市場化的能力都很強,所以我對佢其實都有信心(當然,不確定性一定有)。
而我地投資者,如果要有倍計回報,就要有長遠眼光,在可承受風險的情況下,取得回報。
------------------------------------------------
Q21245:
老師你好,請問一下2269小數股東損益有$300萬這麼大負數。這個代表什麼?
是否這個負數影響2019年的每股盈利?
龔成老師:
我睇翻藥明生物(2269)2019年的年報,你所指的部分是「小數股東權益」,或叫「非控股權益」,2019年出現了$346萬的數字要扣除。
其實這個數並不是一個正式影響藥明股東的盈虧,你可以理解這是一些會計上,之前計多左,要扣除的數目。
------------------------------------------------
Q21246:
2238 的廣汽集團
2333 的長城汽車
都注重發展電動車
你認為哪一個企業會比較值得投資?
龔成老師:
廣汽集團(2238)本身都有質素的。
佢係中國汽車製造商之一,主要業務包括製造及銷售乘用車、商用車、發動機及汽車零部件,亦從事一系列汽車相關服務及其他業務。
佢透過共同控制實體廣汽豐田及廣汽本田生產多個系列的乘用車。
業務發展不過不失,但增長力就不算強。
長遠仍有發展,但不是高增長型。現價合理。
長城汽車(2333)有質素的,業務都不差,不過,過往的增長力不算好強,長遠業務發展雖然正面,但未必是潛力型。這股都有長線投資價值。
現價合理區頂,小注都得,如果想正式入貨,最好回少少先考慮。
其實兩隻都不差,而長遠發展,長城汽車會略好。
------------------------------------------------
Q21247:
你好老師,平時沒投資股票,有儲蓄$習慣.通常儲到一定金額去行銀買人壽一放就10年.
我返飲食行業留意近埋同事有投資,想了解股票慢慢令財富增加.睇左老師留言我月供盈富基金,
作為我返工10小時新手,好似老師當年睇好比亞迪一樣,
目標平穩增長又吾想單一月供盈富,我認同老師講法買股票是企業增長同業務,因為我新手想問去邊找到資料來做功課,從而分析企業選優質股
龔成老師︰
有定期儲蓄架習慣係好事,但儲蓄保險係財富增值角度,唔係一個理想架選項。
因為"保險"只係理財中防守部份,其實你買足夠保障就可以,增值可以留比優質資產來做。
而我地可以去決定一間企業是否優質,會從企業質素、行業前景、財務狀況等因素,多方面去作出一個全方位的分析。
相關資料,你可以睇翻公司年報、公司網站、財經新聞等地方找到。
盈富(2800)係包括55間質素不錯上市公司股票的組合,對於無選股能力的初學者,會係一個唔錯架選擇。
當然,如果你有一定經驗,可以慢慢創建一個適合自已的增值組合。但在現時經驗尚淺的時候,未懂選股前,先用盈富(2800)作為增值目標,會係較穏當架做法。
另外,你要記住,投資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長遠,你要懂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
Q21248:
老師好!我而家應該賣左結婚時D金器作股票投資用嗎?
龔成老師︰
我地先從黃金本質來分析,黃金是貴金屬,有「終極貨幣」之稱,是人類自古以來的貨幣,因此,有持有價值,而現時我地的現金,一定長期貶值,所以黃金長期會向上。
不過,黃金沒有現金流,持有無法創造出經濟價值,其主要作用是對沖黑天鵝事件。
所以,不用佔財富比例太多(<3%),而且持有的應該為實金。
如果佢佔組合太多,反而會減弱左你財富增值架效果。但由於"結婚金器"有點特別,它除左係黃金外,也存在金錢以外的意義。
所以,你係決定是否賣出用作投資前,除了從投資角度計算外,也要從金錢以外角度去作出考量。
------------------------------------------------
Q21249:
龔sir, 你好,本人三十多歲,月入$3萬,丈夫月入$7萬,收入穩定,由於過去十年投資比較保守,主要買入一些收息股票為主。如下:
港交所 2000股
領展 1000股
友邦 4000股
煤氣 1000股
讀了你文章後開始月供股票盈富基金、港鐵、恒生科技各$1萬。這些組合可以嗎?
但本人需要增長股的幫助,希望目標在五年內能買入多一層現時價$1200萬的物業作為自住,而將現住物業出租(貸款還餘$300萬)。
因為本人不知全數賣出現有股票去買$1200萬好,還是繼續買股票增值好,希望老師有時間回覆,謝謝!
龔成老師︰
若果你係打算3-5年後,才買入一個新物業。中間都尚有一段時間,可以利用用優質股作增值。到你要實行置業計劃,才慢慢分段沽出股票。
你現時持股,其實都係有一定增長力,而且都係有質素的。但有個較大問題,組合上太偏重左係港交所(0388)。
任何股票、任何行業,我們都不應太過集中,因為一個行業就算更有優勢,也有機會面對行業週期及突發風險,太集中會對你整個財富組合不利。
因此,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當中有不同的類別、不同的行業,這是最好的平衡風險方法。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成,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
港交所(0388)明顯係佔比重偏高,但而一刻唔需要沽出,因為佢始終係高質素。我地用將來投入架新資金,去將個組合慢慢咁平衡翻,咁就可以了。
你所講架月供組合,盈富基金(2800)、港鐵(0066)、恒生科技(3067)每月各$1萬,適合你現時情況。
其實這幾隻適合你的,有平穩增長股及潛力股(3067),如果你投資目標,希望增長方面加強翻,其實可以3067比例多翻D,不過,要留意恒生科技(3067)雖然優質,但同時都會有一定波動性,你要明白有這個風險。
另外,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可儲蓄的資金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我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10000 + 現有持股(約值135萬),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400萬。相信這筆資金,對你置業有一定幫助。
但緊記,在買入新物業時,股票最好唔好盡沽,必需留有部份,用作增值之用。
------------------------------------------------
Q21250:
老師,我而家30歲,頭幾年返工一直係月光族。而且,三四年前股票高位入d股票,點知買完一直跌,其後我又急住買樓蝕住賣套現,結果輸左好多錢。
我一直耿耿於懷,因為當時低位賣既優質股(700, 2318, 175等)而家已經升左好多好多,同時我買左層樓又樓價開始一直跌,我覺得自己好黑好灰心,近兩年我拒絕睇任何財經既資訊。
直至朋友介紹下認識你,買左好多本你既書,之後我決定要改變自己理財既心態,希望你俾d意見我。
1. 我想好好建立自己既財富組合,想係3年內有120萬,你覺得有可能嗎?
以下係我既財政狀況:
月入45k,供樓10k,家用及個人開支20k,每月最多可儲10-15k。
而家手頭有現金20萬,同大概9萬既股票
1177 x 4000
3319 x 500
823 x 3我200
1313 x 2000
7500 x 3000)
2.有無d現價合理又有潛力既股票?
3.我想報7月既基礎班,但會考慮有每星期一堂?
謝謝你既耐心解答,同時感激你既書令我有得益,我仲學習做一個有耐心既人
龔成老師︰
投資最重要是理性,你太過執著於過往,其實無意思,最重要是分析,這一刻怎樣建立一個優質、適合你、平衡的組合。
1) 以你現時情況,每月儲$15000 + 現有持股和現金(約29萬)。我假設回報率為10%(連股息再投資),你3年後大致上會增值至100萬。
若你想達成這個120萬架目標,你就要加大儲蓄力度,大約提升至每月供$20000,才可以做到。
同時,你要明白3年唔算係一個長時間,中短期股價係會出現波動,影響你最終回報,你要明白有這個風險。
另外,你現時持股中,FI二南方恒指(7500)係反向追蹤恆生指數每日表現。當恆指跌1%,你就會獲利2%(另扣管理費)。但若然恆指向上,你就會虧損。
我對這類產品有保留,恆指在過去數10年反覆向上,所以長遠計持有這股對你"不利",一定多於"有利"。
建議你長遠就算不全數沽出,也最好沽出大部份,換碼至其他優質股較好。
增值策略上,你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但「潛力股」由於波動性較大,所以你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
你每月5成儲蓄,即是用$7500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選股上,你可以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
增長力較強的,可選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但佢地波動性和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平衡。
餘下20萬資金,可再投入多5,6萬,分注入貨。餘下資金和每月儲蓄,我地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較大回調,就加大力度掃貨。
2) 部份潛力股已有輕微過熱情況,只有安碩恒生科技(3067)、GX中國電車基金(2845)、 阿里(9988)、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勉強算在合理區頂部,可分注入貨,其餘要等等。
但若然係做月供,這些潛力股都係可以。
3) 你預7,8會有機會有,你可以留意我FB公佈。
其實你過往投資架股票,都係有質素。但你在成個理財計劃上,出現左問題,令到成件事架效果事倍功半。
我建議你除了學好選股外,也要學好成個理財觀念,咁成個財富增值計劃的效果,才會更明顯。
------------------------------------------------
Q21251:
同埋好想請教老師你,納米盤如果四百幾萬係新樓但係得180尺開放式單位,或者可能最多得一房 200尺,呢啲盤好似上車容易好吸引
(因為只係比500,000左右首期,仲可以做九成按揭,又容易過到壓力測試)其實我哋應唔應該買入呢啲單位?
定抑或喺二手市場搵一個700幾萬嘅單位但係有兩房 五百幾呎,兩者比較邊一個更適合或者反而更化算?
龔成老師:
記住,唔好比「易上車」,吸引,這只是其中一樣我地的分析點,最重要都是睇翻該物業的質素,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特別是利用「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去比較同區同類單位,以確定該物業的平貴水平。
因為總物業金額、首期,並不是衡量物業平貴的核心。
因此,你要小心做功課,然後先決定是否投資。
另外,250呎以上的物業,一般投資價值較高,因為是一個基本家庭所需的面積。
如果以你上述的比較,二手市場搵一個700幾萬嘅單位但係有兩房,五百幾呎,會比該新樓較好(當然,你仍要作出比較)。
------------------------------------------------
Q21252:
老師想請教你剛剛見到你寫嘅文章,如果你話「真正的股災是在你想不到的情況出現,大家想到的股災就絕對不是股災」
如果照呢種講法嘅話咁係唔係你平時話價值投資嗰啲優質股都要放咗佢?
如果我哋等到自己預料唔到嘅情況突然之間出現股災咁連呢啲優質股都會瞬間貶值,咁係唔係我哋應該要早啲賣晒啲股票?連休即古都要賣晒佢?
但又好似有啲矛盾因為我哋成日話長線投資,唔應該短線獲利,
但股災又會突如其來出現?咁會唔會好矛盾?究竟應唔應該長線投資?定係短線獲利就要走啦?
需唔需要成日擔心會出現股災?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第一,股災無人能預測的,所以你根本做不到「預日賣出」這動作,因為無人知幾時真正大跌。
第二,股災其實是股價大幅下跌,這是指「股價」不是是「質素」。
如果一間企業有質素,股價下跌,根本不會影響到佢業務營運及企業發展,因此只是一個表面因素,對我地的核心財富,往往只是中短期的情況。
因此你唔需要太過擔心股災,只要持有的是優質股,企業運作正常,在長期角度,股災對佢無乜影響的。
------------------------------------------------
Q21253:
想問吓老師心態嘅問題
例如美團3690
剛開始睇嘅時候4XX最高位
跌下來365元入第一注
之後跌倒2XX
其實應該在跌時候溝貨(有預留資金)還是應該升返320多的時候止蝕離場。
我選擇咗後者,重新檢視返個組合同埋比例,因為如果再繼續加注會去到成個組合嘅30%
龔成老師:
首先,一定要睇企業質素,如果無質素,就不會加注,同時不值得佔組合比例太多。
第二,我地會分析平貴,如果美團(3690)在$280仍是貴,當你在$365買入,而佢現時跌到$280,你都未必值得加注,因為你本身已有一定的貨,再買入時就應該以較平或合理翻D的價位先會考慮。
至於上翻去是否離場,其實要睇翻這股佔你組合的比例,如果佔比較多,而佢上翻去時又已經貴,其實應該減持部分。
其實,一隻股票佔你組合15%以下會較好,去到30%已經是較多的水平。
------------------------------------------------
Q21254:
你好,我有意換樓,近來都有人睇樓,但本人願意出售的價錢比估價高3~4%,原因本單位有景有裝修,放售約1個月,請問以現時市況,我應該堅持,或減價加快放售呢?請俾俾意見,謝謝
出售樓:估價502萬,九龍灣區
換樓目標:750萬,何文田區
HKG:9988 阿里巴巴-SW 100 @$190
HKG:9618 京東集團-S 50 @$330
HKG:1833 平安好醫生 100 @$96.5
HKG:6618 京東健康 50 @$72
HKG:9992 泡泡瑪特 200 @$39
HKG:0522 ASM PACIFIC 200 @$111
HKG:3067 安碩恒生科技ETF 700 @$18.6
HKG:0823 領展房產基金 400 @$67.55
HKG:1299 友邦保險 200 @$66
HKG:0636 嘉里物流 500 @$23
另外, 上面係我在2020年4月開始建倉, 本人可以相對高風險, 請問是否有野要執呢?
龔成老師:
如果九龍灣區,應該有一定的質素,加上現時香港樓市其實唔算差,你唔需要太急去減價賣。建議你找多幾間地產代理代,幫你放盤,等多D客去睇樓,我相信當你貼近市價時,要賣出不難的。
如果你目標價想比市價高,就以這價開多1、2個月,睇下市場反應,之後再慢慢減價。
另外,何文田區都是有質素的地區。
你上述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基本上都可以長線持有。雖然潛力股部分有少少多,但不是過多,同時有質素問題不大。
嘉里物流(0636)你原有貨持有就得,但就不要太心急加注,因為近一年升左好多,股價較波動。這股不差的,順豐入股後長遠發展更正面。
佢本身由嘉里建設(0683)分拆上市,係亞洲的物流服務供應商,主要從事綜合物流及國際貨運業務,亞洲、澳洲、歐洲及南北美洲的35個國家及地區設有逾400個業務點。
業務以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身份為世界各地的製造商、零售商及其他客戶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包括主要在亞洲提供廣泛的物流服務,如倉儲及增值服務、陸運及配送、退貨管理及各種配套服務。
另外,亦有從事國際貨運:提供的國際貨運服務絕大部份位於亞洲區內以及亞歐大陸之間,涉及空運、海運及跨境陸運服務。
現時的經濟及疫情,對佢都有一定的影響,而市場對佢的估值都會因而減少。
另外,Pop Mart泡泡瑪特(9992)暫時不宜加注,佢是一家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台,當中包括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分別以2019年的零售價值(市場份額為8.5%)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益增長計,集團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合作伙伴中不乏知名品牌,好似迪士尼、HELLO KITTY等等。而產品中,最為人所認識就是"盲盒",此銷售模式為集團貢獻不少。
整體而言,這企業都有質素和發展前景。睇佢數據,過往幾年增長唔錯。
但始終是新股,參考數據唔多,未來能否一直維持咁高增長,要有待觀察。所以投資時,我地要保守D,唔好太進取。
現價貴,但有潛力,你持有就得。
------------------------------------------------
Q21255:
老師我見到你上左去富途果度做節目,我自己用過幾日就del app因為果個完全係一個為短炒既人而設計既apps真係會害死人。
但我絕對理解同埋明白你叫人月供盈富基金既目的,係對於完全冇投資知識唔識選股既人而言真係一個幾好既選擇。
我都明白價值投資法係香港推廣係好難做,特別而家市場上既股評人都係技術分析為主導。但都希望你可以堅持落去
都好多謝你出現左係我人生入邊,你同埋另一個價值投資法既股評人(洪龍荃)都真係幫左我好多
特別學習估值/分析企業方面,你地兩位有好多投資理念都90%接近(當然佢可能因為基金經理真係進取好多)
另外larry其實佢係佢一個收費既理財教學節目都有建議初學者月供股票
佢都有建議月供盈富/煤氣或者買一D有質素既ETF,佢話當年屋企人都係因為月供股票,然後慢慢幾年後發現D錢竟然夠買層樓既首期。(如果有需要可以share條收費片比你)
而未來港交所亦會更加進取,會放更多有高增長既成份股入恆指,令盈富基金更有升幅。
我最近呢一兩年都不斷用價值投資法去影響我屋企人同埋身邊既朋友
希望佢地謝絕短炒同埋技術分析。
我都希望你可以繼續努力將巴菲特既投資理念推廣出去
如果有人質疑你既,你叫佢show個持倉成績出黎比較下就OK~
龔成老師:
其實,價值投資法一向是最賺錢的方法,你見全球全賺錢的人巴菲特,以及一些出名基金經理,都是用價值投資法。
不過,就算這方法已經是最賺錢,但香港散戶,仍是集中在短炒,因為佢覺得短炒會好快賺到錢,但事實就不是。
有錢人始終是少數,就是一般人的知識有限,明知有一個賺錢方法/但都唔會用。
其實,我一向都好明香港人心態,一般散戶唔中意價值投資,中意快,所以,價值投資一向在香港都唔受歡迎。其實我無乜所謂,做左要做的現財教育就得,至於散戶是否聽,就是佢自己的決定。
大家加油!繼續做好自己就得!
------------------------------------------------
Q21256:
1.運用老師上堂教的,自己嘗試計美圖(1357)的估值,大概合理範圍$2.37-4.29,這樣的估值合理嗎?老師認為合理價又是多少?
2.美圖(1357)主要收入是否廣告牌和高級訂閱?佢好似已經過左最壞時期,這股潛力好嗎?值博率高嗎?
3.見佢2018開始投資活動現金流都係正數,係咪姐係佢冇再投資發展?咁佢算唔算係水桶1?
另外睇到佢2016損益表有項(其他項目公平值變動及減值)係5606109(k¥), 令佢果年既股東應佔虧損6260880(k¥),e項究竟點解?
龔成老師:
1)+2)美圖公司(1357)正面,佢過左最差時期,現時正向好。
佢主要從事提供在線廣告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以及開發、製造及銷售智能硬件產品。
見佢財務數據改善,這企業仍有發展力,有長線投資價值。不過業務變化始終大,不建議大注投資。
至於估值,坦白講,我未深入研究,同時這企業業務變化大,過往持續虧損,但見佢開好有正現金流,因此預期向好,但估值難,如果業績向好,估值可以好高,但如果差,估值都可以大跌,因為這刻的財務數據基礎不足,無盈利令到估值有好大不確定性。
3)至於投資活動報表,我睇翻只是一些定期轉換問題,其實與之前無太大變化,因此仍是有投資的。
至於損益表,我睇翻佢當年的資料,該項目為「可轉換可續回優先股」而出現虧損,而這你可以理解是一些會計上的項目,不用太過擔心,我地分析時會集中在營運上的盈利。
------------------------------------------------
Q21257:
Sir,我係你舊生,我以590計算,2015至2018中間四年市盈率為6.99-18.26, 以平均盈利在過往近四年(2016-2019)是1.97
咁我是用行業市盈率11至14定還是調高少少?
我仲係唔係好掌握到,點樣推算隻股票合理市盈率
望指教
龔成老師:
由於佢的市盈率範圍好闊,這反映市場對佢估值分歧較大,所以當運用6.99-18.26市盈率時,會較為小心。
因為太闊即是參考價值會低左,我地未必能視為好有代表性的數據
因此,會同時運用行業的市盈率,配合佢自身市盈率去運用。
你預六福(0590),如果去翻正常經營環境,大約有代表性的盈利$1.8-$2.0,可以作為參考。
至於市盈範圍,大約9-13倍都可以作為參考。
因此,你預$20是這股的合理區中間左右。
------------------------------------------------
Q21258:
龔sir,想請教一下,本人今年45歲,剛剛由於私人理由辭職,現況:
物業:第一幢剛賣出,取回現金約600萬
第2幢自住,7年前買入價1400萬,現約值1600萬 (按揭尚欠650萬)
第3個為澳洲物業,買價約為350萬,出租中,沒有按揭,每月租金約為8500)
股票約值:220萬
現金:650萬 (包括第一幢賣樓所得)
MPF: 現值110萬
現考慮移民,希望利用以往獲得的資產,在外國用低成本享高質生活,龔sir 有什麼建議?賣樓的600多萬可以如何善用(若移民可取回MPF 的110萬)
第二幢亦在放盤中,但比較難賣,若出租可能收月租大約30000左右。在外國亦在考慮應該租還是買樓?
龔sir 有何建議?可以如何善做配置?我是否應該留香港多幾年賺多些錢才可以去外國過半退休生活呢?
龔成老師:
你到外國初期,不用太心急買樓,可以租住外國樓先,等過幾年,睇到時情況及需要先決定在當地買樓。
至於現時的自住物業,不用改變狀態,可以先放租,令你得到租金方面的現金流。
至於$600萬,建議你投資物業以外的資產,並建立一個更平衡的投資組合。你可以將這$600萬,分成5部分。這些都是較低風險,著重現金流類別,相信較適合你過半退休生活。
第一部分投資收息股,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你可睇下《50穩健收息股》當中仲有好多)。
你平衡的投資這些股,除了可以得到穩健的收息收,同時可有效的分散風險。
第二,投資債券,你可以選擇A評級的債券,年期較長都可以,但利息卻不高。你可以到銀行問問。
第三,投資年金,你可以睇睇,這是適合你的產品,零風險,可以有穩定回報。
第四,你亦可投資銀行低風險類的產品,你可自行到銀行了解下,總之是「低風險,持續現金流」的。
第五,持有現金,除了可做定期外,現金亦可以為你的後盾,以備不時之選。同時,若投資市場大跌,你可以在這時買到更多的收息股,股息率會進一步上升。
你可以將$600萬資金,平衡地分配在上述的項目上,對你來說是最好平衡風險,同時有穩定的現金流。
------------------------------------------------
Q21259:
即係0016繼續keep住,定係咩位放咗佢好?
因為我都屬於新手,多多指教
同03380呢隻點睇?
龔成老師:
新地(0016)仍是有質素,當然,增長力減少左,預期佢中短期都是弱,不過,這股是睇長線及超長線的。
佢較多業務在傳統經濟,增長力一定不強,但不是無質素。是平穩增長類。投資收息及少少增長,可以。但就唔好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如果你追求平穩增長,這股可持有。
龍光集團(3380)都有質素的。
佢係中國一家於粵港澳大灣區住宅市場的一體化物業發展商,並發展長三角核心都市圈及西南、中部城市等區域。
主要於中國從事物業開發、物業投資、建築及裝飾以及一級土地開發:物業發展分部開發、物業租賃分部、建築及裝飾等。
過往業務發展不差,生意與盈利都有增長,不過負債就少少高,略有風險。這股都有長線投資價值,你可考慮,不過,由於佢同新地都是地產類,你不宜過份集中。
------------------------------------------------
Q21260:
龔sir你好,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你,澳門供緊樓貸款餘130萬左右,每月供9千,
現金80萬左右,每月可存1萬,這狀態下,好唔好係大陸珠海香洲供個單位好?
龔成老師:
唔建議太急去集中物業。
我地建立財富組合,最重要是「平衡配置」,例如建立一個股樓平衡的組合。
你現時有物業,之後的配置,可以先考慮股票,等股票有一定的數量比例後,之後再投資物業。
至於珠海地區,有質素的,是大陸其中一個有長遠發展力的地方,如果找到一些交通配套等都不差的物業,日後都可以考慮。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指令週期計算 在 張芷瑄 Chih-Hsuan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長榮航空國際觀光半程馬拉松
其實近期的訓練非常的中規中矩,沒有練的特別兇猛,心裡也沒有很踏實,但陳秉豐Chen Ping Feng教練一直告訴我現在的週期沒有必要那麼冒險,一切都在節奏上不要擔心,直到上週古都半馬,教練的指令是順順跑,但卻跑出82分半,我這才意識到原來看起來每天平穩的訓練,其實身體狀態已經逐漸在提升!
#努力不會白費
今天賽前教練計算評估大概是80分初,有跑到80開頭都算達標,但上週古都的狀況,自己內心偷偷訂下79:30的高標.....
#我要跑進80分內
一早4點出門就發現天氣沒有想像中的涼爽,很擔心會不會跑到一半出太陽,好險一路陰天到終點✌🏻✌🏻
起跑後有點過快,不斷調整身體狀態、集中注意力,維持在設定的配速平穩的進行到10k,進水門後逆風逆到懷疑人森,我偷偷躲在男生集團擋風兼偷跟步頻,跟著大家的節奏跑起來真的很順,都沒有遇到撞牆期!
#謝謝一群狠man的帥哥🥰
一進終點,我以爲教練又要啟動碎碎唸模式了,沒想到他給了我一個👍🏻表示通過驗收~
雖然沒有達到自己內心訂下的高標,但教練說已經合格了,但成績真的是脫離不了教練的計算欸,那為什麼不把我算快一點辣🤪
#教練神準
跑完很多人恭喜我破PB,但其實我的PB是2017年為了拼世大運去日本仙台跑出的79:06,已經過了三年也難怪大家都忘記,但是今天跑的成績已經是我在台灣跑出最好的成績了,我會繼續努力趕快更新PB的😅😅
#今天其實沒有破PB
看到路跑賽事越來越多人參加發現越來越多人愛上跑步,內心極開心,好幸運剛好遇到這個年代💓
#謝謝跑友的加油聲還有合照
#秉豐教練辛苦了
#恭喜破PB的跑者
#恭喜努力堅持到終點的跑者
#newbalance #aminoVITAL
#真男人文創商行 #森林跑站
#淨極勁 #勁元素加鹽葡萄糖
#長跑甜心 #國手匯
Photo by 尋寶網 碩哥、李展昇
指令週期計算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現在的情況和當時相似嗎?是的!1933年時政府是怎麼處理的?政府印了很多錢,推出了與我們現在使用的相同類型的程序。是的,同樣的。零利率達到了零,同樣的事情,同樣的過程。然後是貨幣從那個點開始導致擴張。股市要多久才能超過最高點?經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超過以往的高點?很長時間!」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在歷史上多次看到這種情況,這次危機也不例外。所以,是的,這不是經濟衰退,這是一種崩潰,拋錨。」
「市場怎麼樣取決於你所在的市場和國家,而且大約25%到45%甚至50%取決於你管理的是哪種貨幣。如果你談論的是新興市場,他們的情況是會更糟,因為它們不會拿到足夠的(資金和信貸)等等。」
「現在的狀況比那時(2008年)更復雜,因為除了銀行,還有那些銀行之外的行業(在這場危機之中),這些分佈在各個地方的小企業。這是一場更大的危機,我們的貨幣政策也沒有那麼有效,因為利率下降已經達到了極限。」
「投資者必須明白他們可能無法玩好這個遊戲。他們可能無法正確的擇時買入或者賣出。要在市場上獲得成功比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更困難。」
「我的建議是——多樣化和分散投資——對市場抱有敬畏——不要去做擇時投資,同時要意識到現金的危險!」
【Ray Dalio TED對話全文】
Corey Hajim:好的,所以現在的情況有多糟糕?我們應該多擔心?
Ray Dalio:我認為你可以把這(社會隔離中的疫情)看作是一場海嘯。那麼當你看到這些殘骸的時候,後果將會是什麼呢?從收入和資產負債的角度來看,這對收入的打擊巨大,資產負債表也損失嚴重。
如何處理呢?為了理解這一點,你必須意識到這些漏洞——收入上的漏洞和資產負債表的漏洞,然後思考到貨幣和信貸的生產——誰生產這些貨幣和信貸?貨幣和信貸有不同的方式——有美元貨幣和信貸,也有歐洲的歐元貨幣和信貸。
所以當你看世界的時候,你看到的情況和1930年到1945年的情況是一樣的。現在我們看到政府產生了大量的債務,大量的借貸。我們看到的是零利率,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貨幣政策,而是產生大量貨幣和信貸。
美聯儲正在購買美國國債,而財政部正以一種雖不完美但規模相當大的方式,將這筆錢分交給大多數美國人。
歐洲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做着同樣的事情。歐洲央行相對較小,因為世界上有大約70%是美元,歐元的比例較小。(歐洲央行和政府)會為那裏的人們生產(貨幣和信貸)。
而世界上其他地方將會有缺口,這些缺口是無法填補的。美國印鈔和借貸會給我們留下很多債務和貨幣。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我們需要討論這個話題。誰來支付這些賬單,誰來分攤這些賬單呢?
但是你知道你會得到錢(指美國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歐洲人將會得到他們的那筆錢(指歐洲的刺激政策),我們現在的世界類似於1930–45的時候,同時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地方不會得到信貸和資金。
因此,哪些實體受益,哪些實體不會受益,這將會有很大的區別。我們必須通過大規模的合作(a big collaboration)來處理,以及決定誰將最終得到什麼——一個關於財富分配的大問題。這將會發生!
Corey Hajim:你有多相信合作現在可以發生?
Ray Dalio: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決定性時刻(defining moments),就像1930年到45年那段時間。如果你回顧歷史,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人們如何共同解決現在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我認為這將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
我想給你描述一個樣版。讓我們回顧一下過去的一千年,那些一遍又一遍發生的事情。我想傳達一個模式。
有四樣東西是我們的經濟、生活方式和財富的驅動力:
第一個也是最強大的是生產力,它來自於人們的學習、發明和實踐。它增長緩慢——每年1%、2%或3%。它成長緩慢,不易變,因為知識是複雜的。但它在一段時間內增長,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
第二個是短期債務週期。短期債務週期是指衰退、擴張和繁榮,一般持續8到10年。
第三個是一個長期的債務週期。這種長期的債務週期大約每50到75年進行一次,從一種新的貨幣和一種新的信貸開始。這(現在的長期債務週期)始於1945年,(二戰和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結束後)世界創造了一個新的貨幣體系和一種新的貨幣,替代了舊的貨幣體系和貨幣。這就是新的世界秩序,也就是美國的世界秩序。我們已經看到經濟中仍然有70%的貨幣和信貸是由通過美元運行的。
第四個影響因素是政治。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們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關係。這裏有內部政治,也有外部政治。
內部政治就是如何處理貧富差距,如何處理價值觀差距。人們一個共同的使命嗎?人們是否有一個可以達成共識的美國夢?人們有共同的追求或者人們為財富而鬥爭等等。
所以當你回顧歷史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就是革命的不同形式。這其中總有一場革命。有時是和平革命,有時是破壞性的革命。這本質上是一種財富再分配。
羅斯福通過政策變化和税收完成了(財富再分配)。在其他國家,民主被推翻,希特勒上台正是因為這個差距。(內部政治)是人們如何在內部處理彼此的關係。
還有外部政治,即國家之間的政治。你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正在挑戰現有的大國。有競爭,也有戰爭的危險。所以他們如何處理彼此,他們是否互相爭鬥,會是決定性的。
總有壓力測試,這些大的壓力測試大約每75年進行一次。現在就是這樣一個壓力測試,看我們如何處理彼此的關係。我們有足夠的財富來分配。
但是當你處於支持圈之外(指不直接受益於刺激政策)時你會怎麼做呢,對於這些實體會發生什麼?或者,如果你在支持的範圍內,如何分配,如何彼此相處?我認為我們將不得不重新考慮誰擁有什麼等等。我想這就是我們的處境。
Corey Hajim:因為你已經寫了大量關於資本主義需要如何改變以及我們應該思考和做的一些事情。稍後我肯定會講到這一點。但我現在很好奇,從一個實際的層面來看,你認為我們正在走向全球蕭條嗎(global depression)?
Ray Dalio:是的,但是我想要小心的使用「大蕭條」的這個詞。儘管這個詞可以引起共鳴。但它也是很可怕的。你説的蕭條是什麼意思,像1930年那樣?我們回顧一下1929年到1932年的情況,經濟出現了下滑,失業率達到了兩位數,經濟下滑幅度達到了10%左右。我們現在的情況和當時相似嗎?
是的!1933年時政府是怎麼處理的?政府印了很多錢,推出了與我們現在使用的相同類型的程序。是的,同樣的。零利率達到了零,同樣的事情,同樣的過程。然後是貨幣從那個點開始導致擴張。股市要多久才能超過最高點?經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超過以往的高點?很長時間!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在歷史上多次看到這種情況,這次危機也不例外。所以,是的,這不是經濟衰退,這是一種崩潰,拋錨(this is not a recession,this is a breakdown)。我剛剛描述了政府如何製造貨幣和信貸的等等。這就是我們的處境。
Corey Hajim:你剛才談到了在大蕭條之後,有四個槓桿可以幫助你恢復。削減開支也被稱為緊縮,債務重組或減免,通過税收重新分配財富,印鈔票,你提到過的一些事情。這些東西能幫我們擺脱困境嗎?你覺得以前發生過。但是你現在怎麼考慮平衡這些工具呢?
Ray Dalio:這些是長盛不衰的工具,基本上是自有記錄的歷史以來就在用的工具。我想你將會看到一個組合——你已經看到了——印鈔票和再分配(redistribution),事情發生得很快。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年。
然後是重塑(rebuilding),這個過程與創造力有關。歷史上最偉大的力量是創造性,人類的創造性、人類的適應性。所以你一定會看到這些重塑的發生,你會看到一種類似Marco那裏看到的創新。適應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力量。
如果有人感興趣的話,我在LinkedIn上貼出了一項學習研究——它追溯到500年前,研究了當時的實際GDP情況。研究報告中有一條線,你不會看到我們所説的這些蕭條。即使在這條線上,他們也幾乎沒有波動,當你深入細看某一個時間點的時候,你看到了GDP下降10%,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但它過去了。因為最大的力量是適應和創新的力量,如果人們能很好地合作。
這就是我認為的這段時間內的情況。它會過去的——世界將會變得非常不同,會產生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但它會過去,會被創造出來,因為我們現在面對的只是貨幣和信貸。貨幣和信貸是數字化的——我是説,確實有很好的服務行業,這些是真的。但其他一切都只是會計數字而已。
所以,最多就是幾年,當你做出改變,解決問題,努力堅持下來,你就會來到這個新的改良重組後的環境之中(restructured environment)——可以説,它(指前文提到的restructured environment)在很多方面都是更健康的。因為它(通過了)一種壓力測試。
歷史上,人們(經濟上)變得更虛弱,或者説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沒有準備好,是因為人們沒有建立足夠的儲蓄,或者他們強調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我們所經歷的)這是一種重新定位的體驗,在很多方面讓我們變得健康,甚至讓我們更欣賞生活中的基本要素。
Chris Anderson:好的,我來問一些我們在線觀眾的問題。早些時候的觀眾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你認為未來的經濟會有多困難?你剛剛已經非常正面積極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比如用了「蕭條」(depression)這個詞。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詞。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你剛剛所説的(經濟不景氣的程度)比市場上大多數人認為的更嚴重。市場表現就好像是聽到了壞消息,很多人似乎認為,也許在一年之內,等到經濟復甦,我們就會回到原地。而你説,不對!這需要更長的時間。
這是否意味着,存在某種市場尚未完全看到的系統性衝擊(systemic shocks)?或許這與一些市場玩家無力應對的,堆積如山的鉅額債務有關。而現在情形下,人們不能工作。
Ray Dalio:我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市場怎麼樣取決於你所在的市場和國家,而且大約25%到45%甚至50%取決於你管理的是哪種貨幣。如果你談論的是新興市場,他們的情況是會更糟,因為它們不會拿到足夠的(資金和信貸)等等。
我可以描述我所看到的情況。我們看到大約20萬億美元的損失;我們看到,在沒有資金支持,沒有信貸支持的情形下,人們的生意(可能)會失敗。你知道的,我們周圍到處都是這樣事情發生。所以當無錢支付時,就會出現失敗。
問題是,人們要從哪裏得到怎麼樣的支票來支付這些款項,來渡過難關?我們將經歷巨大變革重組(giant restructuring),我們最終會解決這些問題。(例如)醫院可能會破產,因為(目前的境況)對醫院來説有非常昂貴的支出成本,他們無法完全覆蓋掉損失。即使我們知道人們需要醫院,它們也會破產。
所以你必須一個實體一個實體地來看,然後來思考到底最終由誰來付賬。有些人錯誤的認為這一切是(由於)病毒,病毒可能來了又走,也許我們再也見不到它了,這是可能的,誰知道呢。但如果它(病毒)再也沒有回來,(也)會有那些人破產,會有那些人失去一些收入。
我們將改變我們的運作方式,在某種程度上,供應線也將改變。換句話説,自給自足(self-sufficiency),自給自足現在意味着什麼?我們在這方面做的足夠好麼?我們將重組我們的經濟和金融體系。我們不會回到過去的樣子了(we are not going to go back to the way it was)。
Chris Anderson:那麼,你認為金融行業面臨的系統性威脅會比2008年更大嗎?
Ray Dalio:是的,這比2008年發生的事情更嚴重,我解釋一下區別。2008年,一樣的,我們有銀行,意味着你有一定的槓桿。當經濟下跌時,過多的槓桿意味着你在會計上破產了。然後環顧四周,誰是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機構?你當然不想在這個時候讓銀行倒閉,然後你就可以借錢,借貸。所以人們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讓銀行繼續維持下去。企業和銀行一起,通過銀行,產生更多的抵押貸款….這就是那時的情況。
現在的狀況比那時更復雜,因為除了銀行,還有那些銀行之外的行業(在這場危機之中),這些分佈在各個地方的小企業。這是一場更大的危機,我們的貨幣政策也沒有那麼有效,因為利率下降已經達到了極限。僅僅通過央行購買金融資產和購買普通金融資產是行不通的,他們必須購買政府債。政府,許多國家的政府必須有效地將購買力和生產能力提供給世界各地需要的人。
Chris Anderson:人們在問,在現在情況下,什麼樣的行業、組織、公司最有發展前景?
Ray Dalio:這就是它的美妙之處。基本上有兩種類型:
有一些是穩定的日常必需品,不是槓桿類的公司,你知道(比如)Campbell soup company(一家食品公司)之類的公司,每個人都會一直使用它們。
然後是創新者,那些創新,那些適應能力強,創新能力強,沒有資產負債表問題的公司。換句話説,他們有漂亮的資產負債表,所以有資本玩這個遊戲。他們將是偉大的贏家。
所以總是有新的發明,新的創造力,新的順勢而生,最後成為一個公司,成就一個企業家。他們會做得很好,加上那些製造我們總是需要的東西企業。這些事情會做得很好。
Corey Hajim:我想在繼續聊一下市場,顯然這是個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而市場好壞並不總是與經濟狀況相關。在過去70年左右的時間裏,市場參與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更多的算法和量化的投資(公司)以及被動管理型投資。你認為這對現在的市場有什麼影響?對接下來幾年有什麼影響?
Ray Dalio:這些關於貨幣、信貸、和危機的原理,比如誰有什麼收入,誰有多少支出,誰有什麼樣資產負債表,我們如何處理貨幣和信貸。
這些(原理)人們常常忽略的,因為它們可能一生只會發生一次。比如上次發生(現在類似)的事情,要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但是這些基本原理一直都存在。
同時科技一直在進化和改變,比如把一個人的思想和想法通過算法來實現。我們已經這樣做了25年了,我們的運作方式是把一個原則——我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並把它寫下來——放進一個算法裏。因為人類的思考和計算能力是有限制的,(技術)使得思考和計算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是了不起的發明。
因此,當與計算機結合時,計算機有能力進行槓桿式的思考和複製。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進步。
所以當你考慮算法時,你必須理解它的本質,即(算法)正在處理的是否是合理的因果關係。這一切都歸結於:你是否理解(算法的)本質?你是否成功地將賭注押在了因果關係上?因為這是你賺錢的唯一途徑。
電腦可以用一種更先進的方式來處理它。一些人或錯誤的直接將機器學習應用到市場上,這一般行不通。我來解釋一下原因。
在算法決策方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給電腦指令,讓它遵循指令,這樣就能讓你想法得以實現;另外一種是你可以把大量數據輸入電腦,然後讓電腦自己決定怎麼做。
兩者的關鍵區別在於你是否理解因果關係?你必須瞭解因果關係,才能知道你應該相信什麼。因為你(給機器學習)的樣本可能不夠完整。
比如現在的情況就很難在你(訓練機器)的樣本中出現,因為你必須回到20世紀30年代才能有一個類似的時期。
但是學習的能力和創造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這就是我們時代的力量。有些人會做得很好,有些人會做得很差,但歸根結底你是否理解這些因果關係?這樣你就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了。
Corey Hajim:這與被動投資市場非常不同,被動投資市場(passive investment)現在佔了很大一部分,大多數人都把錢放在被動管理(基金)上。我知道每件事每天都在變化,但我也知道每個人都會有這個問題。我不會問你具體的投資建議,但每個人都在想他們的401k計劃,你對人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錢有什麼大體的想法嗎?
Ray Dalio:是的,首先,投資者必須明白他們可能無法玩好這個遊戲。他們可能無法正確的擇時買入或者賣出。要在市場上獲得成功比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更困難。你不會想到在奧運會上競爭,但每個人都認為他們可以在市場上一試身手,跑贏市場。
市場就像一個零和遊戲,現在有更多的錢在參與競爭。我認為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你自認為能夠正確的擇時。市場的競爭激烈,我們每年投入數億美元,這真的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所以個人投資者需要做的就是知道如何分散投資風險,知道如何以一種平衡的方式分散投資。所有投資者最大的錯誤是認為最近表現好的是更好的投資,而不是認為這個投資價格更高;而最近表現差的投資是最糟糕的投資,應該賣掉,而不是認為它更便宜了。
除非你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差異,(雖然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否則就會有麻煩。世界上財富的總量,本質上不會改變太多。一個上升,另一個下降。知道如何分散投資很重要——在資產類別中分散投資;在不同國家分散投資;在外匯資產中分散投資。分散和多樣化投資你的財富很重要。
不要認為現金是安全的投資。大多數人認為,我只是想要安全的資產,即使那些債券收益率很低。現金是一種誘人的投資,因為它沒有那麼大的波動性,但它會讓你的購買力每年損失2%。因此,現金幾乎總是最糟糕的投資。
所以你必須考慮換個思路考慮一下——你有投資一點黃金嗎?如果貨幣系統崩潰,貨幣被重新定義,你有一點其他資產嗎?多樣化和分散投資的方法很多,我一時也講不完。我試着在我的書裏和LinkedIn上傳達這些理念。我的建議是——多樣化和分散投資——對市場抱有敬畏——不要去做擇時投資,同時要意識到現金的危險!
Corey Hajim:好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在我們討論如何修正資本體制之前,我想再問一個大框的問題。我在Linkedln上讀了你的系列文章《the changing world order》,這篇文章真的很吸引人。我很好奇的你對「去全球化」的看法。如果想要實現復甦,似乎是需要(各個國家)協調和一起努力。如果我們現在從全球化中撤退,在經濟上和精神上有發生很多變化。這會讓未來變得更困難嗎?
Ray Dalio:如果我們退出全球化,這肯定會使事情變得非常困難。將理想主義與現實進行比較,説到全球化,誰會給那些在他們本國領土之外的人們開支票呢?有很多這樣的(需要幫助的)人。你知道的,我和我的妻子正努力幫助康涅狄格州的人們,(關於這個)我可以一口氣説出很多東西,比如這個工作是什麼樣子的,關於什麼等等。
國會和總統,他們開始討論我們將幫助誰,如何幫助?這將意味着什麼?這將涉及到真正的實際問題,而現實是——很多人將得不到幫助。
然後你就要處理他們(國家之間)會如何對待彼此——一個國家的漏洞和弱點是另一個國家的機遇。格雷漢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寫了一本書提醒我們,在過去的500年裏有16個國家曾經經歷過一個帝國對另一個帝國的挑戰。在這些案例中,有12個已經發生了戰爭,因為到最後,甚至都還沒有一個全球性的法律體系。權力是它的貨幣。所以當你陷入這些,如何解決爭端——誰得到了什麼——這就變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所以我是一個全球主義者。我有一個夢想和一個願望,那就最好的人可以一起,一起為共同的美好而奮鬥等等。現在是時候了,因為我們處在一個相互聯繫卻支離破碎的世界(an interconnected fragmented world)。這種分裂——我可以依賴別人給我我需要的東西嗎?或者我可以依賴他們不利用我嗎?——不,你沒辦法建立那些依賴關係了。這不僅存在於國家內部,也存在於國家之間。
Corey Hajim:聽起來你在談論生產力和生產力對我們的重要性。所有人都想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似乎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如此。如果我們都集中精力在一起提高生產力,以這種相互關聯的方式,我們都會做得更好,而不只是囤積一項資產或一套資源。
Ray Dalio:你説的對極了。這一直是正確的,在今天尤其正確。同時,(一定要)閲讀歷史,理解其中的機制、問題和挑戰。在美國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被孤立之前,這種分離就已經開始了。
這種去全球化在我們有這個(病毒)之前就開始了,這種力量還有更多。它的發生是有原因的,所以不要忽視這些原因,也不要忽視對歷史的閲讀和學習。
所有事情都取決於那些手握權力槓桿的人的行為。我想要説,比如,我去過中國很長時間,中國人在很多方面都在幫助我,幫助我們這危機中需要的東西。公開這麼説句話,甚至可以説這是一件具有政治挑戰性的事情。因為我們的世界是如此的支離破碎,甚至公開説謝謝你——謝謝很多人,很多公司,幾乎是危險的事情。因為我們現在的世界環境中,(誰是)敵人,誰是惡人,你是否在這(敵人、惡人)之列?
歷史總是要去妖魔化(和我們)不同的人。環顧你的四周,(這種情形,指妖魔化假想敵的情況)是存在的,我們如何擺脱這種境況,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待彼此。
Corey Hajim:是的,這一點很重要。我想我們在座的所有人都會對在這種情況下幫助我們的不同的人説聲謝謝。我們需要彼此。
然後,我想談談資本主義(capitalism)的問題,幾天前我們討論的時候你提到過,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如何變得比以前更強大和更好?大約一年前,你寫了一篇關於資本主義需要如何改革的文章,主要關注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以及由此產生的問題。那麼,現在我們的機會在哪裏?我們能做些什麼改變?
Ray Dalio:(這個問題)我理解的是——這個體系產生的結果,我們目前得到的結果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的美國夢是什麼?是什麼呢,我們甚至不討論這個了。我1949年出生時,世界新秩序剛剛建立,世界新秩序在1945年建立。那時的體系崩潰,然後我們有了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我們(那時)沒有那麼多的債務,剛從戰爭中恢復過來。
那時是一個機會均等的環境。那時我們有一個美國夢,有一個和諧的環境,有一個共同的經歷。順便説一下,這(指上文的環境狀態)不是一次性的,不是百年一遇的。如果你讀歷史,你會看這些時期是在經歷了那種崩潰、衝突和爭鬥之後而來的。然後,人們去構建資產負債表,重塑體系系統,開始一個新的系統,一起奮鬥。
然後當我看向我的四周,在教育系統中上學的孩子和貧窮的社區正在分享——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別為此找藉口。因此,認為利潤制度可以完成一切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因為資源更多的分配給了那些擁有資源的人。
縱觀歷史——你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你會發現任何制度都傾向於服務那些制度的操控者。我們有一個資本主義制度,我們有企業家,企業家獲得資金,然後與政府合作,他們有一種共生關係(a symbiotic relationship),這對他們很有效。
所以它(這個制度)是自我延續的(self-perpetuating)。這些人(指制度操控者)受到的教育要好於,那些不在這個人羣之內的人(指那些非制度受益者),例如,在我們的體制中,收入最高的40%的人在子女教育上的平均花費是收入最低的60%的人的五倍。這就變成了一種自我延續。
當我看到這種境況時,我想説——的確,我是一個資本家——我相信這個制度,我相信它可以通過增加蛋糕的大小,有效的分配(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我們要討論如何有效地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確需要這樣做——總有需要改革的時候,而這些改革必須創造生產力。
這並不意味着僅僅是把錢送出去(給需要的人),而是意味着如何讓他們更加多產,從而使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在精神上更加富有成效,在身體上也富有成效,產出更多成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需要這樣一個系統,所以出於這些原因,我在LinkedIn上發表了相關文章,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閲讀)。
現在我們就正在重組這個體系。不管人們是否意識到,財富的轉移是巨大的,通過所有這些借來的錢,印刷的錢。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我們將一直會討論的一件事——可能是越早越好——那就是我們如何進行這種重組構造restructuring。我現在擔心的和我當時擔心的是一樣的——這是否會以兩黨合作的方式進行,既能擴大蛋糕的大小,又能很好地進行分配。而不是以損害經濟發展為代價,因為這樣會失去生產力。
有些事情是很好的投資。教育是一項偉大的投資。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越多,受教育程度越平等,就有越多的人有機會互相競爭,並在一段時間內提高(整體競爭力)。如果做得好,這將產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生產力。
但實際情況是,各州和地方政府認為這是一項預算項目,所以他們關注開支,在教育上錙銖必較。如果你在一個富裕的城市,你讓你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但如果你不是——而很大一部分人正在失去這種機會。
因此,教育這件事情必須好好規劃,這樣才有生產力,才能很好地分配蛋糕。每個人都相信這個系統是公平的,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的話,我樂觀地認為我們會達到目標。這是我們的測試,這是我們的壓力測試。
Chris Anderson:人們對我們如何走出困境,是否真的有可能以一種公平的方式重建經濟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我的最後一個問題來自我的推特:你認為當前的危機是否表明,低薪和/或低技能工人是維繫國家團結的因素,甚至比銀行和對衝基金更重要?如果作為重建的一部分,我們能建立一個提高他們僱傭利益的經濟體系麼?
Ray Dalio:這些人就是英雄。真的!我們給貧困學生捐贈了六萬台電腦,用於他們的學業。你知道的,一個富裕的學生和一個貧窮的學生的區別就是一台電腦,以便於有學習的機會和能力。我要感謝——那些會感到尷尬甚至害怕聽到這麼説的人——我想感謝他們為這一進程所做的貢獻。
與此同時,還有那些每天都在以各種方式服務他人的人。所以這是好的品質。就像當人們從戰爭中歸來,來到最偉大的一代,正是這種特性與品質讓我們的國家走到了一起。但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認識到每個人在這之中的角色和使命。一個首席執行官,一個在前線的英雄,他們都能很好地工作,一起前進——所以,是的,人們必須知道自己的作用,我們必須欣賞這樣的人。
我們必須認清現實——人們要有一定程度的基礎信仰,基礎教育,基本的醫療保健,基本的基礎——你不能低於這些。否則,當你低於這個水平時,就沒有機會了。而且這實際上是代價非常高昂的,(比如)以犯罪和監禁為代價。
所以,我們的一個使命是幫助那些從高中輟學去工作高中生,幫助他們重新進入高中然後在去工作。我們相信我們這樣做可以省下很多錢,因為監禁的平均費用每年要在4萬美元到每年12萬美元之間。而如果你讓這些輟學的高中生重新加入學習,讓他們正常的找到工作,會省下一大筆錢。
但是單單靠慈善家們做不了這件事情,這些支出是巨大的。所以,如果我們的國家做了這些事情,我認為那將是偉大的。
Chris Anderson:謝謝你,Ray。作為一個慈善家,你所採取的行動讓我深受鼓舞。還有你的一些同行,他們有是了不起的故事。昨天Jack Dorsey宣佈了他對人類的巨大貢獻,這讓我十分震驚——太棒了。這聽起來就像是你行走在權利走廊中的發聲,在那些財閥聚集的地方。無論是國家之間、公司之間、大財閥之間的合作,還是拳腳之爭。這都是如此重要。聽你談感恩,我們應該在某些方面有所感悟,比如中國(為我們)做了什麼等等。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對話經歷,當你試圖提出一個觀點(的時候),有多少人試圖推動這種類型的對話,而不是充滿敵意的恐懼對話?
Ray Dalio:我認為有一種普遍的錯誤觀念。我與很多你所説的掌權的人,或是政府工作的人溝通。我認為你必須意識到的是,很少有人是根據論點的質量來做決定的。大多數人,大多數人,就像類似於在戰爭中那樣,都有一個特定的目標(站隊),這些信息甚至來自媒體。你幾乎可以辨別出每個媒體或每個人是站在那邊的。
你真的相信有多少人是沒有立場的?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站隊(side)。在這個時代,或從歷史來看,能夠從兩方面看待問題並團結一致的想法,幾乎被視為軟弱或威脅,因為你必須站在一邊或另一邊,等等。所以説出來並不容易。比如,我想對所有(應該被感謝的)人,比如中國,説:非常感謝!(感謝)那麼多的呼吸器和口罩以及所有這些東西。
但這在政治上幾乎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會有人跳出來威脅,為什麼我要這樣做?人們會説,好吧,他是個親華派(China Lover)或者説,他是我們的敵人,他站在了另一邊。
所以我想對你説Chris,你有一個座談會,把(這些看法)帶給那些你認為最具攻擊性的政策掌權者,將這(兩方)放在一起。這樣你們就可以產生碰撞後的,深思熟慮後的分歧(thoughtful disagreement)。
我相信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同意見,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同意見是為了得到正確的答案,併產生融合,雖然這並不容易。
Chris Anderson:這對我們來説是個不錯的挑戰。我也相信深思熟慮後的分歧。Corey有工作是關於狂熱的質疑者(passionate disbelievers)對於不理性的仇恨的傳播,比如兩性之間的不理性的性仇恨,現在我覺得誤解如此之深。
Ray Dalio:但你會為此奮鬥嘛?換句話説,如果有人因為你説的是真實的和有爭議的事情而反擊的話,你會回擊過去麼?這很重要。這就是考驗。
Chris Anderson:我會反擊,我甚至想説我會打回去。絕對的。
此時此刻,每個人都在影響着其他人。我們有機會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鼓舞人心的故事,那些人類向人類伸出援手的故事,那些公司做着令人難以置信的事蹟的故事,那些暫時放下利潤目的的故事,那些國家互相幫助的故事。我覺得我們需要進一步詳述其中的一些故事,我們肯定會這麼做。我們每天都在努力做到這一點。我非常欣賞你談論的一些感恩的故事。謝謝你的聲音。
Ray Dalio:總結一下,我相信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但我們會順利度過。我們將以重要的方式進行重塑,這很好。謝謝你們分享這些值得考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