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萬的網紅大人物 - 創意生活設計好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秘魯藝術家一刀一鑿地雕琢出 #巨型石雕,真的是非常壯麗啊! #大人物...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在 ??台北髮型師|Mi Lu|聆聽需求專職燙髮|染髮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0 16:44:52
📍南投元首館 不用飛美國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就可以看到台灣總統石像? 🏠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四段219號 ☎️04-92918668 #南投景點 #milu推南投 #哈旅遊 #iseetaiwan #travelyam #元首館 #inatgramer #poptour #poptour...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在 大人物 - 創意生活設計好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秘魯藝術家一刀一鑿地雕琢出 #巨型石雕,真的是非常壯麗啊!
#大人物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川普有問題,還是我們有問題】
前幾天我們分享了芬蘭環保組織的短片(連結:http://bit.ly/2pcnF3m),打算發起「打造川普冰山,直播川普融化」的活動。
相信我們看過的反應都會是:很有趣、很有創意、川普活該。
不過榮哲老師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
川普有問題,還是我們有問題 / 許榮哲
戲劇如果可以濃縮,再濃縮,濃縮到最後只剩下兩個字,這兩個字叫「衝突」。
衝突分三種,分別是:目標、觀念、情感。
舉個簡單的例子:
目標:我一邊考公職,卻不斷分心寫小說
觀念:公職有穩定收入,然而作家才是人生理想
情感:因為作家夢,跟家裡決裂,卻又不忍心見母親暗自流淚
由上可知,三種衝突常常絞在一起。
不過,我們今天單純聊「觀念」所造成的衝突,以短片「融化中的川普」為例。
影片是這樣開始的:
芬蘭環保組織要為美國總統川普,建造一個35公尺高的人頭冰雕,然後直播川普融化的過程,提醒人們全球氣候暖化。
影片是這樣結束的:
這個工程需要籌資約50萬美金,目前地點還在挑選中。
最後打出金句:
川普是會融化,還是堅挺一千年呢?
這支影片太有創意了,創意的來源,是川普本人提供的,因為他曾說過底下兩段話:
其一:
川普:「我不太相信什麼人為的氣候變化,一會高了,一會又低了,我倒要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讓全球暖化更猛烈些吧!」
川普不只這樣說,而且還真的這樣幹了──他主導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其二:
川普:「拉什莫爾山上的每位總統,都致力於保護美國工業。我想問問你們,我是否有一天也會出現在上面?」
(俗稱美國總統公園的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刻著四座巨大的美國前總統花崗岩人頭雕像,分別為華盛頓、傑佛遜、羅斯福及林肯,高約18公尺)
川普確實很自大,自大到給人一種白目的印象。
正是因為「白目」,所以我們很容易把川普跟「錯」聯結在一起,然而「白目」跟「錯」,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表面上,這是一支超有創意的影片,用融化的川普(人頭冰雕),來反駁(嘲諷)嘴硬的川普,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這支影片完全建立在「芬蘭環保組織是對的,而川普是錯的」這個概念上,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舉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一個月前,我是個完全站在環保組織這邊的人──地球生病了,節能減碳是唯一解,川普的腦袋大有問題。
但在某次的XX會議裡,我無意間提到「唐朝天氣」這個議題,沒想到團隊裡居然有人,大腿一拍,「啊,我辦過『唐朝天氣』這個議題的論文研討會。」
說話的人是某出版社的主編。
唐朝天氣議題的研討會?這未免也太酷了,有什麼結論嗎?
主編說,其實唐朝那時候發生過跟我們現在類似的氣候變遷,但問題是……那時完全沒有排碳的問題啊!
當下,我原以為百分之百正確的價值觀瞬間動搖了。
我問我自己,我腦子裡的「節能減碳,減緩地球暖化」,這個價值觀到底哪來的?
它其實是媒體一次又一次不斷塞給我的,而不是我思索、調查,看研究報告而來的。
後來,我常常拿這個議題作調查:你支持環團,還是川普?幾乎是百分之百的人都支持環團。
然而當我說出「唐朝的氣候變遷論文報告」時,大家都沉默了。
原本百分之百的價值觀瞬間崩跌。
觀念常給人一種普世皆然,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感覺,然而實際上它極可能非常脆弱。
前幾天,我看到一則新聞,專家指出地球正進入「小冰河」時期,在未來三十年,地球平均溫度將近下降好幾度。
https://goo.gl/kPMReC
等一下,這是不是代表我們應該,努力排碳,升溫救地球。
我完全混淆了。
話雖如此,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支影片,它依然是一支太有創意的影片,只是我不再嘲笑川普了,他雖然自大,雖然白目,但錯的人很有可能不是他,而是盲從的我們。
──完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川普有問題,還是我們有問題】
前幾天我們分享了芬蘭環保組織的短片(連結:http://bit.ly/2pcnF3m),打算發起「打造川普冰山,直播川普融化」的活動。
相信我們看過的反應都會是:很有趣、很有創意、川普活該。
不過榮哲老師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
川普有問題,還是我們有問題 / 許榮哲
戲劇如果可以濃縮,再濃縮,濃縮到最後只剩下兩個字,這兩個字叫「衝突」。
衝突分三種,分別是:目標、觀念、情感。
舉個簡單的例子:
目標:我一邊考公職,卻不斷分心寫小說
觀念:公職有穩定收入,然而作家才是人生理想
情感:因為作家夢,跟家裡決裂,卻又不忍心見母親暗自流淚
由上可知,三種衝突常常絞在一起。
不過,我們今天單純聊「觀念」所造成的衝突,以短片「融化中的川普」為例。
影片是這樣開始的:
芬蘭環保組織要為美國總統川普,建造一個35公尺高的人頭冰雕,然後直播川普融化的過程,提醒人們全球氣候暖化。
影片是這樣結束的:
這個工程需要籌資約50萬美金,目前地點還在挑選中。
最後打出金句:
川普是會融化,還是堅挺一千年呢?
這支影片太有創意了,創意的來源,是川普本人提供的,因為他曾說過底下兩段話:
其一:
川普:「我不太相信什麼人為的氣候變化,一會高了,一會又低了,我倒要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讓全球暖化更猛烈些吧!」
川普不只這樣說,而且還真的這樣幹了──他主導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其二:
川普:「拉什莫爾山上的每位總統,都致力於保護美國工業。我想問問你們,我是否有一天也會出現在上面?」
(俗稱美國總統公園的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刻著四座巨大的美國前總統花崗岩人頭雕像,分別為華盛頓、傑佛遜、羅斯福及林肯,高約18公尺)
川普確實很自大,自大到給人一種白目的印象。
正是因為「白目」,所以我們很容易把川普跟「錯」聯結在一起,然而「白目」跟「錯」,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表面上,這是一支超有創意的影片,用融化的川普(人頭冰雕),來反駁(嘲諷)嘴硬的川普,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這支影片完全建立在「芬蘭環保組織是對的,而川普是錯的」這個概念上,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舉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一個月前,我是個完全站在環保組織這邊的人──地球生病了,節能減碳是唯一解,川普的腦袋大有問題。
但在某次的XX會議裡,我無意間提到「唐朝天氣」這個議題,沒想到團隊裡居然有人,大腿一拍,「啊,我辦過『唐朝天氣』這個議題的論文研討會。」
說話的人是某出版社的主編。
唐朝天氣議題的研討會?這未免也太酷了,有什麼結論嗎?
主編說,其實唐朝那時候發生過跟我們現在類似的氣候變遷,但問題是……那時完全沒有排碳的問題啊!
當下,我原以為百分之百正確的價值觀瞬間動搖了。
我問我自己,我腦子裡的「節能減碳,減緩地球暖化」,這個價值觀到底哪來的?
它其實是媒體一次又一次不斷塞給我的,而不是我思索、調查,看研究報告而來的。
後來,我常常拿這個議題作調查:你支持環團,還是川普?幾乎是百分之百的人都支持環團。
然而當我說出「唐朝的氣候變遷論文報告」時,大家都沉默了。
原本百分之百的價值觀瞬間崩跌。
觀念常給人一種普世皆然,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感覺,然而實際上它極可能非常脆弱。
前幾天,我看到一則新聞,專家指出地球正進入「小冰河」時期,在未來三十年,地球平均溫度將近下降好幾度。
https://goo.gl/kPMReC
等一下,這是不是代表我們應該,努力排碳,升溫救地球。
我完全混淆了。
話雖如此,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支影片,它依然是一支太有創意的影片,只是我不再嘲笑川普了,他雖然自大,雖然白目,但錯的人很有可能不是他,而是盲從的我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