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拆石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拆石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拆石棉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急急Touch,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看圖說故事 看看馬屎埔村黎先生的故事 支持農夫 守護新界東北 支持本土農業 要求地政停止迫遷農夫黎先生 正式批租農地繼續耕種 -------- 事件簿 : - 1980's,黎先生開始於馬屎埔村耕種。租用原居民地主的農田。黎太在馬屎埔村土生土長,與丈夫胼手胝足,養活一家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楊世光在金錢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付費看金錢爆完整版,請購買學習終端機(機頂盒)與在微信【掌握財金】公眾號付費觀看。 台灣地區與海外機頂盒購買請洽: [email protected] 每晚八點,楊世光的『金錢爆』在仟和亿機頂盒準時上架。 ...
-
拆石棉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2-17 20:00:07付費看金錢爆完整版,請購買學習終端機(機頂盒)與在微信【掌握財金】公眾號付費觀看。
台灣地區與海外機頂盒購買請洽:
qianheyi2018@gmail.com
每晚八點,楊世光的『金錢爆』在仟和亿機頂盒準時上架。
拆石棉 在 急急Touc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圖說故事
看看馬屎埔村黎先生的故事
支持農夫
守護新界東北 支持本土農業
要求地政停止迫遷農夫黎先生 正式批租農地繼續耕種
--------
事件簿 :
- 1980's,黎先生開始於馬屎埔村耕種。租用原居民地主的農田。黎太在馬屎埔村土生土長,與丈夫胼手胝足,養活一家五口
- 1990's,恒基地產開始收購土地,黎生等租戶無可奈何,房子被拆,仍繼續於村裡耕種
- 2010's,恒基浪接浪的拆遷及圈佔行動,用鐵絲網圍起農地,黎生農地面積越縮越小
- 2012 年 5 月,地政總署致函黎生,指收到投訴有人「佔用官地」,要求黎生交還土地。
- 黎生感到十分錯愕,因為一直不知道是官地。黎先生透過不同渠道向地政處多番要求以租用形式維持耕種,但地政處毫不考慮下拒絕黎先生的要求,聲稱要先收回土地,再作公開招標。
- 2013年 2 月,地政處違反「過了農曆年後再商議」的承諾,農曆前突然張貼飭令收回土地命令,要求黎先生在2月26日 (正月十六) 前離開。
- 2013 年 10月,地政公開招標,農地由一家截標前3天方成立的公司,以天價12萬年租投得。
- 2014 年 2月,地政派員以膠帶圍繞農地,以示主權。
- 2014 年 3月6,地政派員收回土地,黎生及支持者堅守農地,地政暫緩行動
- 2014 年 3月12,在張超雄、慢必、范國威議員陪同下,黎生與地政會面。同日,<本土研究社> 發表部告,揭示地政處事不一,往往「放生富豪,趕絕農戶」。地政仍拒絕批租農地,堅持收回土地。只稱暫緩行動約一個月,待立法會申訴部程序完結,再收地。
- 2014 年 3月17,地政就會面作書面回覆,堅持收回土地,只肯給予數日黎生收農作物,而不是會面時說的一個月。
- 2014 年 3月18,黎生往立法會申訴部,以及申訴專員公署投訴,要求調查地政是否行政失當,繼續要求批租農地,繼續耕種。申訴專員表示,有關土地批租事宜不受申訴專員監管,但表示會先研究再作判決;立法會申訴部表示會開會討論。但有判決之前,不會影響地政收地行動。
- 2014 年 3 月 26,收到消息指地政將於明天 3.27 早上9am 再次 "Clearance Operation",趕走黎生。請前來守護農地,支持農夫!
- 2014 年 3 月 27,有100位朋友到場支援,而地政最終沒有來。於是支持者主動出擊,往地政與官員會面,表達要求直接批租,要並要與地政署長會面。地政官員承諾署長未有答覆前,不會到場收地。
會面情況 : http://youtu.be/buT1nDkU-Aw
- 2014年 4 月4 日,上午9am 地政致電黎生問「收到信未」,黎生往村口信箱查看「冇喎」,回到農田發現地政人員已來場突襲,包括地政、外判保安及工友人、警察,近一百人到場收地。外判保安粗暴抬走黎生黎太。http://youtu.be/KISPi972umY
現地政已用鐵絲網圍封農地,並拆除田上的農用設備如水喉,期間有人亂拆石棉瓦,環保署人員到場調查。此拆除工程,令旁邊兩戶相連農戶亦受影響,路經該官地的農用水喉被地政粗暴拆掉,地政拒絕負責。
[ 詳情請click 入相片了解 ]
--------
side story 26 / 2/ 2013 。
與黎生一起,向地政總署交涉的過程中,感受到農夫的壓力與失望,也感到制度的暴力與無理。我們無意與政府為敵,事實上,與地政會面時,氣氛是很平和的,部份職員也 (好似好) 誠懇的說,他們很同情黎先生的個案,但說「程序上制度上必須如此處理」,慨嘆「政府沒有保護農業的政策,沒有處理如黎先生這種特別個案的酌情指引」。
我們實在很需要連結起民間支持本土農業的力量,無論是政策倡導、救急扶農,都需要繼續發聲及行動,及透過更多活動體現本土農業多元價值。讓政府看到民情及保護本土農業的迫切性。雖然這樣說是妙想天開,因為這是一個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政府可能都係睬你都傻。但該做的,仍是要做。
我們很慶幸黎生的個案得到議員們的關注及支持。像黎生的個案,在政府及地產急速開發新界這十數年及將來,只是冰山一角。希望大家互相支援,繼續努力。正所謂放火容易救火難,破壞永遠比建設快,我們要加快腳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