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抽象名詞國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抽象名詞國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抽象名詞國文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陈寅恪《王觀堂先生挽詞 并序》 ——導言:1927年6月2日,清華國學院導師王國維先生以自沉昆明湖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好友陳寅恪寫下《王觀堂先生挽詞並序》,稱得上韻體文字的大著述,寫法很像王國維《頤和園詞》。《挽詞》長一百一十二句,可謂觀堂(王國維)其人學問與政治命運的哀歌。其主旨在於書寫王國維...
抽象名詞國文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陈寅恪《王觀堂先生挽詞 并序》
——導言:1927年6月2日,清華國學院導師王國維先生以自沉昆明湖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好友陳寅恪寫下《王觀堂先生挽詞並序》,稱得上韻體文字的大著述,寫法很像王國維《頤和園詞》。《挽詞》長一百一十二句,可謂觀堂(王國維)其人學問與政治命運的哀歌。其主旨在於書寫王國維的學問歷程與高才隆遇,多述掌故,既深惋王國維之死,也藉此自抒懷抱,以清詞麗句編織結構而成絕唱。
此詩陳氏應初撰於1927年王國維自沉後兩三月間,後復撰一序及一挽聯,暢發其旨。挽詞、序言與輓挽聯乃是一個整體。陳氏曾將此詩奉贈羅振玉等師友指教,也下發清華國學研究院學生研讀,並通過《國學月刊》《學衡》等雜誌發表。
當代著名學者劉夢溪先生在《王國維、陳寅恪與吳宓》一文中認為,陳所撰《挽詞》的長序,闡述了作者的文化觀點及王之死因,不僅對王之選擇赴死給以文化意義上的正解,同時也是解開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與社會變遷謎團的一把鑰匙。「中國文化」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晚清和近代知識分子自我反省其檢討傳統的用語,對中國文化本身而言,是「他」者的概括。所以上一個百年,這個概念雖被過旋轉不停地給以討論和解說,而終無結果。以至於晚年的錢鍾書先生,與來訪的學人開玩笑,說誰再是講東西方文化,我「槍斃」他(說的時候他拿起一支筆)。
陳《輓詞》序的過人之處,是指出以綱紀之說為表徵的中國主流文化的意義,具有「抽象理想的之通性」,也就是柏拉圖的所謂理念。實際生活中是否能夠完全做到是另一回事,但它是傳統士子倫理上的人生規範。晚清以降的劇烈變動,既是社會結構的變遷,又是文化思想的變遷。簡而言之,傳統文化的核心從此崩塌了。因此為傳統文化所化之人的失落與痛苦,可想而知。王國維就是這樣的人。但失落與痛苦可以有不同的走向。由痛苦而新生,為更多的知識人士所選擇。既是未趨步新潮,也不必即死。但陳寅恪先生認為,像王國維是以文化託命之人,「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因此,王國維之死,不是殉清,而是殉為其所化的那種文化、那種文化理想、那種文化精神。
「吾儕所學關天意」,王國維先生曾說:「國家與學術為存亡,天而未厭中國也,必不亡其學術。天不欲亡中國之學術,則於學術所寄之人,必因而篤之。」九十年後再讀斯文,我輩學人,當知王國維先生之死對於文化中國的深刻影響,陳寅恪先生和血痛書的所切所籲。——2017/06/03 來源:鳳凰網)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Ej5G54.html)
王觀堂先生挽詞序
——陳寅恪
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爲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于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爲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爲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爲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爲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夫綱紀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託,以爲具體表現之用;其所依託以表現者,實爲有形之社會制度,而經濟制度尤其最要者。故所依託者不變易,則依託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國古來亦嘗有悖三綱違六紀無父無君之說,如釋迦牟尼外來之教者矣,然佛教流傳播衍盛昌於中土,而中土歷世遺留綱紀之說,曾不因之以動搖者,其說所依託之社會經濟制度未嘗根本變遷,故猶能藉之以爲寄命之地也。近數十年來,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會經濟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劇疾之變遷;綱紀之說,無所憑依,不待外來學說之掊擊,而已銷沈淪喪於不知覺之間;雖有人焉,強聒而力持,亦終歸於不可救療之局。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鉅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爲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至於流俗恩怨榮辱委瑣齷齪之說,皆不足置辯,故亦不之及云。
漢家之厄今十世,不見中興傷老至。
一死從容殉大倫,千秋悵望悲遺志。
曾賦連昌舊苑時,興亡哀感動人思。
豈知長慶才人語,竟作靈均息壤詞。
依稀廿載憶光宣,猶是開元全盛年。
海宇承平娛旦暮,京華冠蓋萃英賢。
當日英賢誰北斗,南皮太保方迂叟。
忠順勤勞矢素衷,中西體用資循誘。
總持學部攬名流,樸學高文一例收。
圖籍藝風充館長,名詞瘉埜領編修。
校讎鞮譯憑誰助,海寧大隱潛郎署。
入洛才華正妙年,渡江流輩推清譽。
閉門人海恣冥搜,董白關王供討求。
剖別派流失品藻,宋元戲曲有陽秋。
沈酣朝野仍如故,巢燕何曾危幕懼。
君憲徒聞俟九年,廟謨已是爭孤註。
羽書一夕警江城,倉卒元戎自出征。
初意潢池嬉小盜,遽驚烽燧照神京。
養兵成賊嗟翻覆,孝定臨朝空痛哭。
再起妖腰亂領臣,遂傾寡婦孤兒族。
大都城闕滿悲笳,詞客哀時未返家。
自分琴書終寂寞,豈期舟楫伴生涯。
回望觚棱涕泗漣,波濤重泛海東船。
生逢堯舜成何世,去作夷齊各自天。
江東博古矜先覺,避地相從勤講學。
島國風光換歲時,鄉關愁思增綿邈。
大雲書庫富收藏,古器奇文日品量。
考釋殷書開盛業,鉤探商史發幽光。
當世通人數舊遊,外窮瀛渤內神州。
伯沙博士同揚搉,海日尚書互倡酬。
東國儒英誰地主,藤田狩野內藤虎。
豈便遼東老幼安,還如舜水依江戶。
高名終得徹宸聰,徵奉南齋禮數崇。
屢檢秘文升紫殿,曾聆法曲侍瑤宮。
文學承恩值近樞,鄉賢敬業事同符。
君期雲漢中興主,臣本煙波一釣徒。
是歲中元周甲子,神皋喪亂終無已。
堯城雖局小朝廷,漢室猶存舊文軌。
忽聞擐甲請房陵,奔問皇輿泣未能。
優待珠槃原有誓,宿陳芻狗遽無憑。
神武門前御河水,好報深恩酬國士。
南齋侍從欲自沈,北門學士邀同死。
魯連黃鷂績溪胡,獨為神州惜大儒。
學院遂聞傳絕業,園林差喜適幽居。
清華學院多英傑,其間新會稱耆哲。
舊是龍髯六品臣,後躋馬廠元勳列。
鯫生瓠落百無成,敢並時賢較重輕。
元祐黨家慚陸子,西京羣盜愴王先。
許我忘年為氣類,北海今知有劉備。
曾訪梅真拜地仙,更期韓偓符天意。
回思寒夜話明昌,相對南冠泣數行。
猶有宣南溫夢寐,不堪灞上共興亡。
齊州禍亂何時歇,今日吾儕皆茍活。
但就賢愚判死生,未應修短論優劣。
風義平生師友間,招魂哀憤滿人寰。
他年清史求忠蹟,一弔前朝萬壽山。
王觀堂先生挽聯
十七年家國久魂銷,猶餘賸水(昆明湖)殘山(萬壽山),留與纍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籖新手觸,待檢玄文奇字,謬承遺命倍傷神。
觀堂先生靈鑒 後學陳寅恪拜挽
說明/1927年6月2日,王國維自沉於頤和園魚藻軒。其遺書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當此事變,義無再辱。」清祚告終於宣統三年(西元1911年),距離王國維之死17年,「十七年家國久魂銷」即指此。「牙籖」指書籖,「謬承遺命」指遺書中委託陳整理書籍之事。此聯一出,時人紛紛贊之,被譽為挽聯中最佳之作,無論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有深刻價值的作品。
抽象名詞國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3 黃偉民易經講堂
政府強推「安心出行」後,又做大龍鳳,氹你打北京科興疫苗,世衛未認可的疫苗。
這幾年,在香港生活的,都感受到政府的心術不正,她強力推行的政策,都一定有問題。
全方位的摧毀香港,說了四十年的「港人治港」,原來不見了,現在突然說:「愛國者治港」。
港人,是一個法律名詞,有清晰定義;愛國者?你說是便是,不是便不是。
吃飯飲茶,出入郵局圖書館,都要掃一下「安心出行」,你知點玩死那些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家嗎?
填張表格,寫下電話,職員在你面前打一遍,你手上電話響起才放行。對老人家來說,是怎樣一度難關。
一群沒有生活的官僚,制訂政策,沒有考慮弱勢社群。“鰥寡孤獨癈疾者,皆有所養。”這不是空談,也應是一種社會意識。政府既然撥款十億,給打疫苗死亡的香港人,為什麼不撥十億買「紅米」給長者裝「安心出行」?
今日在香港生活,都苦不堪言。一波又一波的立心不良政策,要想如何見招拆招;百業蕭條又要艱難生活;家有年幼子女的又要決定去留;鐵飯碗的公僕老師都患上抑鬱病……
《法華經》說: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香港最跟貼時局的神靈——沙田車公,在年初二說,香港的處境,在積薪厝火,大禍一觸即發了。
香港之火在燃燒,我們都是火宅之人。
人在苦難時,都希望有一位神佛,在形而上的世界,觀照我們,賞善罰惡,了結因緣。
佛有大神通,但有些事情,都無能為力。
一、 因果不可改。
自因自果,自業自報。神佛改不了,風水算命都改不了。
二、 智慧不可賜。
我們心中自有天智,開啟只能靠自心的磨練,沒有外力可以幫忙。我執我相,只能自己打破。習坎卦福無重至,禍不單行,但它的互卦,包含的,竟是山雷頤卦。人間苦難從來最補!
三、 真法不可說。
世間文字言語,說不清宇宙真相,只能靠自身來實修實證。如來的成佛經驗是他的經驗,你只能靠自己的方法成佛。
四、 無緣不能度。
無緣聽不進真言。緣要有因的呼應。種子是因,其他條件是緣。先有種子,陽光雨露才發生作用,才能開花結果。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
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
面對苦難,日本人想到的是《論語》。
武肺疫情鎖國,十年經營的東京奧運寸步難行。今年,NHK的《大河劇》,歷史如長河,一年一度的大河劇,說的是澀澤榮一的故事。
澀澤榮一,被日本尊稱為「日本資本主義之父」(1840~1931)。
他的一生理念:
讓《論語》和算盤,融為一體。
他一生創辦了五百家企業,包括日本第一家銀行。
他的事業奇蹟,基於他的信念,道德和經濟合一論。
以《論語》為基礎講道德,用算盤為象徵講經濟,兩者融為一體,是必須。
澀澤的理論,道德分積極性和消極性兩大方向。
不做不應該做的事,是消極的道德;
做應該做的事,是積極的道德。
對經濟來說,賺錢,背後要有消極的道德,不能賺不應該的錢;
對積極的道德來說,做應該要做的事,又需要有經濟實力的支持。
因此,道德與經郊,互為表裡。用《周易》的用語,就是兩卦相綜,互為一體。
他認為,對商人來說,信用才是根本。
做生意沒有誠信,可以賺錢一時,但絕對不能持續。
澀澤的依據,是《論語》的: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一個人,只有以他人利益為第一考慮,自己最終才能獲得持續不斷的利益。
他用成功的商業利潤,來支持他的積極道德。
《論語》說的,博施濟眾。
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
這是他一生的追求。
(追求公益,富民社會,不單靠政府,也是商界責任。)
可以預期,日本會掀起另一波《論語》熱。這是日本人,能站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受人尊重的原因。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寶,任何一個日本人都知道。
我們愛遊日本,無論她的建築、用具、藝術、禮儀、社會信念,都根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這才令人感動。
《論語》泰伯篇第八章: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孔子說:
詩,是人性最真的表現。
讀詩,可以鼓舞人的意志,感應我們好善惡惡的天性,對性情的培養,道德的陶冶,人格的完成都有幫助。
立於禮,立是確立,確立一套合乎當時社會的正確價值觀上。人人都遵守的規矩禮儀。
成於樂,曲終謂之成。
不管什麼曲子,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人生的修養,像音樂的調和,推到巔峰,代表美好的結束。
終的表現,也就是我們的離台身影。
成的相反,就是敗。
曲終就要成。
孟子盛讚孔子:(《孟子.萬章篇下》)
孔子,聖之時者也。
孔子之謂集大成。
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也。
金聲者也,始條理也。
玉振者也,終條理也。
孔子,是聖人中,最合時宜的了。
是諸聖中集大成者。
金聲,是叩鐘,象徵開始。
玉振,是擊磬,象徵結束。
有好的開始,也有好的結束。
無論思想,事業的境界,可以用金聲玉振和集大成來比擬,所以,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
人生在世,就好似一篇樂章的跌宕起伏,既使我們的人世,錯綜複雜的變化,但其中,有一定的規律。
所以,一個完整的教育人格,必先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人格圓滿成熟,應像音樂的邏輯教化,有好的開始,也有好的結束。
一曲終了,讓人有餘音繞樑,回味無窮的境界。
《尚書.舜典》中,形容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的象是這些的: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
神人以和,百獸率舞。
八音,各種樂器;克諧,奏出和諧的樂章。
一個完美的社會,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聲音,但就像一個樂團一樣,無相奪倫,不會只准我發聲,不准你發聲。不同樂器,協調出動人的音樂。
神和人都可以和諧共處;百獸率舞,群獸跳起舞來,比喻天下昇平。這就是政治教化,如音樂般,行雲流水的集體行動。
北京政府宣布重大國策,2025年前,要全面復興傳統文化。將會透過宣傳、教育來彰顯中華文化。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黨一百周年。這一百年來,中共那些言行,是屬於中華文化的?
他們只熱愛在文字上和你糾纏。
在伏羲氏仰觀天象,畫卦,掛在眼前的象的統稱,中國文字還未成形。
所以,我們的祖先,立象畫意,通過立象,將遠古的智慧意念,傳給後世。
未有文字,先有意象。
到五千年前文字成型,才轉化為言。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用有局限的文字,訴說無盡限的真理,已非原貌。但不管道是不是可道,還是要說說看;名稱是否準確可名的,但也即管用某一名稱來說明。不然如何界定世間萬事萬物?
佛祖拈花不語,傳下禪宗一脈,說不立文字,但傳法,仍要借助《金剛經》、《六祖壇經》。
《繫傳》說:
聖人立象以盡意,
設卦以盡情偽,
繫辭焉以盡其言。
變而通之以盡利,
鼓之舞之以盡神。
在未有文字發明前,我們的祖先,通過靈活,微妙的象,表達那抽象的意。
沒有文字,說話也不能表達清楚。然後發明一個表達方法,設卦以盡情偽。
卦,不是自然有的。是人發明來表達自然法則的。它能詳細表達人性社會的情偽,即真假,虛實。透過卦,這個照妖鏡,把人把事的實情假象顯現出來。
繫辭焉以盡其言,最後,卦辭、爻辭、十翼的文字出來了。
先立象,然後設卦,最後文字。
先從意,到象,到言,即文字,一層一層過來。
這就是《周易》的創作過程。
我們今日讀《周易》,讀的是文字,言,也就是卦辭爻辭和十翼的內容。
從「言」去追溯「象」;
再從「象」去掌握「意」。
魏晉時的易學宗師王弼,提醒我們,得「意」就可以忘「象」,得「象」便要忘「言」。
人讀《易》讀不透,就因為被「言」,文字縛死,糾纏於文字字句之間,忘卻本意。
言、象、意,要得「意」忘象忘言。那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超越文字,才能掌握言外之象。
象,只是中間工具,得象要忘象,才能得意,這個最終目的。
最後,還要「盡其言」,要懂得運用,有實際行動。
學了《易經》,不能拿出來用,有什麼意義呢?
變以通之以盡利,要變要通,目的是盡利,要有利於社會,利於天下。
再發揚光大,鼓之舞之以盡神,將那神妙莫測的規律找出來。
《莊子》說: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
蹄者所以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在意,得意而忘言。
莊子說,用什麼工具捕魚,不重要,因為重點在魚不在筌,得魚要忘筌,魚籮魚網無關重要的。
抽象名詞國文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可以當科普囉~~~
推一波~
不過一個人的國家認同以及身分認同當然不能靠文字而已,還是必須看文化背景,也不能單靠血源論定,畢竟生物多樣性、人口遷移是不斷發生的,要求純粹的某個血統是不可能的,這樣太法西斯了~~
#法西斯主義
『你知道「電話」一辭是日本語嗎?』
網路上常常看到有人說:『你不是中國人,你不要用中文!』
也常常看到有人說:『你是日本人!你不要用中文!去用你的日文!』
所以同理可證,為了當一個中國人,我們說到 telephone,應該遵古稱法,使用翻譯詞:『德律風』,手機正確名稱應該是『行動德律風』,公共電話應該是『公用德律風』。
至於『電話』,那可是日本人的用詞,大家說好的不當小日本呢??
一說到『小日本』這三個字,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你知道日本的海岸線有多長嗎?海底資源有多豐厚你知道嗎?
海底資源在地球佔了九成以上,陸地資源僅佔地球的一成。
中國的海權,在二次大戰之後,早就被南韓、日本、駐台海美軍、菲律賓,越南等國家緊緊牢牢死死的鎖在東海南海這一小片小小的海域裡了。
龐大遼闊的太平洋,中國佔不到一席之地,賞握不到一吋太平洋海權,你知道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嗎?太平洋佔了地球資源一半以上,光是想到這個數據,有遠見的中國人,腿早就癱軟了好嗎?
如果你還要用史前不文明時代的角度去看『領地範圍』,然後叫人家『小日本』,我也幫不了你,因為那不是事實,叫你凡事不要只看表面,多瞭解事實的深度,你卻堅持只看表面。
中國現在最大的困境就是領地內的資源幾乎已經耗盡了,看得到,挖得到的資源,用完就沒有了,這是中國最大的國安問題,中國的問題根本不在日本,也不在台灣,而是在中國內部本身的資源耗竭。
你說『中國即便被鎖在東海南海又如何?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我也只能大笑,中國人超愛講這句話的,而且到處嚷嚷,你知道美國的國債到底是什麼嗎?為什麼中國人可以買到這麼多美國國債?而美國又為什麼明知道中國在大肆收購美國國債,美國又絲毫不害怕的繼續販賣國債給中國?
說得這麼複雜,搞得這麼難懂,其實美國國債,就是『美鈔』。
所謂的『美國國債』,就是『美國鈔票』。
『鈔票』的本質就是『國家的債權憑證』。
你拿鈔票來交易,正是因為國家的債權憑證有公信力,所以國際社會接受,尤其是經濟穩定的債權憑證, 國際上的人們越是信賴它,以它作為鈔票去從事交易行為。
所以,國債沒有這麼複雜,你手頭也許多台灣的國債『新台幣』啊。(對了,怎麼不叫新華幣?為什麼國際通用縮寫是NTD?而不是NCD?這就不解釋了,事實明擺著呢。)
中國買了這麼多美國國債,說穿了,就是買美金而已,根本不是中國開支票借錢給美國,更不是美國政府拜託中國借錢給美國。而是中國自己為了避險,選擇全世界最穩定的債權憑證-\-\-『美鈔』。中國最主要是為了穩定中國自己的經濟,可不是出手大方,金援美國啊,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了。
這是部分理性的中國人普遍明白卻又不好意思說的事實,
更何況『中國所謂是美國最大債權國』,實際上只不過佔有8%而已,這就好像我欠你八塊錢,而你到處在世界各地大聲嚷嚷一樣幼稚滑稽,順便一提,美國第二大債權國,不是別人,就是日本,我們可沒聽過日本動不動就大聲嚷嚷『美國欠我們錢~』啊,因為日本也是為了避險,如此簡單的控制貿易逆差的經貿運作而已。
美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資源都原封不動,而且美國有一半以上的領地是在海底的,全都不肯開採,等待中國資源全數耗盡(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是世界工廠,憑著開採中國領地的資源維持這個現象,寅吃卯糧。),你認為美國還在意中國手上有多少美元嗎?仔細用腦袋想一想,眼光看遠一點就知道答案了。
話說回來,其實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等華人地區普遍採用日本人發明的『漢語辭彙』(即『和製漢語』,顧名思義,也就是大和民族製造的漢語 ),如果沒有這些日本人發明的漢語辭彙,我們要閱讀和書寫都會造成很大的困難與不方便,如果沒有這些日本人發明的漢語辭彙,上述四大地區的文盲不會大幅降低。
嚴格來說,沒有日本人發明的『和製漢語』,今天就沒有華人所謂的『白話文』,清末的梁啟超等知識份子大量引進所謂的『和製漢辭』,才有今天的華人常用的『白話文』。因為這些漢語辭彙具備『清楚明瞭』與『文即是意』的先進文明的文字特性,我身為中國文學系的一分子,還是不得不佩服這些創造漢語辭彙的日本人。
從〖簡明日華辭典』《大新書局版》與『易懂日漢辭典』《五南文化版》中隨意找出有系統的數個例子,以及Google搜尋『和製漢語』,粗糙簡單介紹如下:
有關於『自然與宗教人文』的詞彙:
自然,天體,銀河,太陽,宇宙,地球,經緯,軌跡,日間,夜間,森林,草原,世紀,降雨,天氣,氣候,真空,生命,對流,原子,東洋,西洋,祭典,自體,衛星,亞洲,歐洲,風俗,天使,惡魔,女神,怪物,信徒...等等。
有關於『政治』的詞彙:
政治,首都,政府,開國,團體,人民,國家,國民,公民,政策,行政,自治,方針,司法,大綱,制度,主權,交通,憲法,改革,革命,解放,幹部,制度,政黨,左翼,右翼,選舉,內閣,運動,自治,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民主,民生,民權,共和,階級,復興,計畫,預備,全國,法案,方針,內閣,閣員,政策,權益,大陸,領地,武器,紛爭,責任,安全,宣言,保育,海域...等等。
有關於『經濟』的詞彙:
經濟,企業,團體,財團,組織,工業,農業,商業,稅制,總務,金融,財政,財務,財產,業務,收益,收支,均衡,計畫,專門,勞動,生產,保險,銀行,經理,會計,物價,市場,證券,納稅,消費,發展,競爭,景氣,金脈,人脈,年度,資金,改善,派遣,企劃,勤務,民營,郵政,定價,共榮,理事,提供,健全,競爭,販售,補償,公式,保稅,既得,食物,肉類,適應,農場,牧場,互惠...等等。
有關於『社會』的詞彙:
自由,人權,社會,民族,同胞,公眾,公共,人口,言語,法人,國籍,家庭,公共,報社,規模,支持,改善,活躍,補助,公正,潮流,位置,紀律,法律,訴訟,被告,義務,權利,勤務,秩序,服務,事業,議論,交通,委員,醫療,手術,警察,污染,問題,共同,平等,男性,女性,父親,母親,兄弟,姊妹,親子,家族,透明,公開,合併,遺產,讓渡,署名...等等。
有關於『教育』的詞彙:
教育,育兒,學校,學生,教師,教授,教鞭,課程,教科書,圖書,地圖,能力,資料,想像,文法,實驗,研究,翻譯,實證,科學,文學,語言,醫學,化學,統計,物理,哲學,推理,歷史,地理,心理學,美術,宗教,技術,技法,朗讀,美學,藝術,文化,文藝,文獻,知識,常識,見習,腳本,素材,原稿,版權,出版社,工藝,繪畫,容量,體積,演說,放射...等等。
有關於『生活』的詞彙:
牛乳,生活,一般,出品,新聞,廣告,電子,電話,電燈,電報,無線,住所,資源,列車,電器,機器,中古,設備,報社,鋼鐵,顧客,相當,漫畫,動畫,繪畫,入手,作家,記者,日記,備忘錄,食物,脂肪,色彩,公園,雜貨,風景,旅行,季節,氣候,模型,工具,地下室,世界,時間,空間,時代,支持,交通,投稿,玩具,時空,食品,壁紙,今日,明日,昨日,當初,多數,少數,本週,本月,鑑定,年表,除外,設定,取締,事故,葬儀,症狀,原因,假裝,習性,處理,百科,演奏,...等等。
其他常用的『抽象』詞彙:
安靜,真相,真實,理論,理想,範圍,基礎,原則,負荷,水準,概念,內容,健康,狀況,背景,整備,時代,世紀,年度,體系,實用,目標,目的,意義,情報,資料,基準,規模,環境,效率,責任,負擔,場面,創意,關係,戀愛,告白,感覺,感情,曖昧,愛情,友情,意識,傳奇,勢態,遺傳,輻射,信號,電波,進化,進度,潮流,半額,全額,嚴重,現代,焦點,腐敗,典型,項目,對象,意見,立場,參加,可愛,福祉,先進,先端,公平,協議,言語,特徵,範圍,系統,認識,成立,發生,發明,發展,創造,有限,構造,實現,實踐,解決,解釋,改善,耐震,檢討,對應,申請,支持,支援,信賴,著手,監視,收斂,誕生,導入,保障,保存,追究,開發,裁判,適應,辯護,反對,說明,證明,比較,分析,假設,存在,補修,肯定,否定,否決,否認,制裁,質疑,疑問,反映,嫌惡,翻案,創作,製作,操作,修正,發揮,達成,擔當,掌握,管理,處理,混合,淘汰,影響,批判,計算,調查,禁止,矜持...等等。
形容詞的運用:
可愛『的』,美好『的』,偉大『的』,什麼什麼『的』。
名詞的構造形式:
可能『性』,致命『性』,全球『性』,什麼什麼『性』。
動詞的構造形式:
自動『化』,電腦『化』,國際『化』,什麼什麼『化』。
......太多了,根本數不完,你想得到的,你用得到的形容詞,名詞構造方法,幾乎全都是日本人發明的。
每下愈況,你會發現,你三句話不離『和製漢語』和日本發明的形容詞用法和各種名詞構造,我們使用日本文法與和製漢語真的是頻繁到極致的地步了。(『每下愈況』是漢成語,也就是中國成語,意思是:『越是往下探討,越能得知事情的根本道理。』所以你知道中文有多難了吧!!這句話根本不是『越來越糟糕』的意思,更不是『每況愈下』,中文裡面根本沒有這個詞,『每況愈下』只是一個將錯就錯的莫名其妙概念,雖然約定俗成有『每況愈下』這個詞,但實在是完全錯誤、毫無邏輯的用詞,各種中文詞典根本就找不到『每況愈下』的典故何在。)
翻譯漢古文,漢散文,漢詩,漢詞,漢曲,漢小說,如果沒有『和製漢語』的強力輔助,勢必是一件更為複雜艱鉅的浩大工程,身為中國文學系的一份子,有些實話,我必須攤開來講。
不承認的人,也不要崩潰。
我常常看到罵人『小日本』的人,光是一句話,就用了三到六個以上的『和製漢詞』,我提出質疑之後,對方就退縮了,完全不知如何辯駁,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罵人『小日本』,也等於罵到自己了,自己本身就是『和製漢語』的愛用者,自己本身就是使用日本語言工具的人,自己本身就是『小日本』文化薰陶者,如何不害羞臉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