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折線圖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折線圖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折線圖例子產品中有45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dDQYJqjdnL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折線圖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折線圖例子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折線圖例子 在 ??? 政大 | 科系職涯訪談 | 個人成長 | IG經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折線圖例子 在 Jan Curiou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折線圖例子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折線圖例子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折線圖例子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折線圖例子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折線圖例子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折線圖例子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折線圖例子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4:14:55
#八百回合經濟談 〔#錢錢的時間黑洞2.0 #債券評價FEAT.淨現值〕 上次跟大家提過折現的觀念,這次八百要更深入介紹折現的觀念以及實務上的應用! (忘記的壯士們可以搭配 #生活中的精打細算小妙招!及 #債券市場101 服用,對債券的基本知識會更完備唷!) ▌ 債券評...
折線圖例子 在 ??? 政大 | 科系職涯訪談 | 個人成長 | IG經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0:31:52
6 種必會下標技巧 超級乾貨文🥳 到底如何吸引粉絲的眼球🥲 相信下標題真的會是創作者們經常苦惱的問題了!而標題往往與貼文圖片一樣,會影響一個人在幾秒的時間內決定是否要繼續觀看你的文章。不過要下一個吸引人的標題真的不簡單!我其實到現在都還是需要藉由與朋友討論才能夠挑選出比較適合的標題,而這次也想要...
折線圖例子 在 Jan Curiou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7:55:41
是的,20+ 歲寫歌,總想自己的音樂可以「wow 到人」。 近年,經歷一點一滴累積,體驗過生活中逐個逐個流逝的那些甚麼,想法開始轉變。 無論是〈逐個逐個〉,或上一首〈媽媽〉,都不經意地為我接下來的個人作品定調。 我只想,我的歌,將來成為見證歷史的一小幅拼圖,以真誠無太多添加修飾的聲音,為大時代下我們...
-
折線圖例子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04 10:00:01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dDQYJqjdnL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施政報告》提出從3方面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是重點之一,有人質疑這是「政治任務」、「貼錢」為他人作嫁衣裳,然而只要理解大灣區五大機場客貨運發展格局,以及很多內地人搭飛機出行的習慣,當可看到港珠機場合作有高度互補性,對香港有很多實質好處,太多政治糾結,只會妨礙認清互惠共贏大局。大灣區融合,不同城市既合作復競爭,廣州深圳均在致力提升航空樞紐角色,香港需要比別人看得更遠,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可享發展決策權,有助加強香港在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的主導權;當然,在商言商,機管局亦要盡力爭取有利的入股投資條件,以及妥善處理融資安排。
蘋果頭條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本周二(1日)接受資深傳媒人梁家權錄影訪問時提到,因為「港版國安法」落實,才會向左報提告誹謗。他又認為年輕人移民理所當然,不應干預別人離開香港的自由,但自己不會離開香港,在這裏的得着遠比犧牲多,「(香港)突然有事點可以走呢?」梁家權今午在Facebook透露,本來提議周四(3日)才拍攝訪問,但黎說周三(2日)要去警署報到,怕今日未必做到錄影,果然一語成讖。梁感慨指「失去自由,他似早有預感?」並上載以「自由推銷員」為題的黎智英訪問。黎在片段中指,自己89年因為六四開始與政治沾邊,當時40歲又「搵到錢」,如果做傳媒等於傳送資訊,資訊即是自由,「咁後生如果可以投身(傳媒)事業係好有意義」。
東方正論
繼8‧10遭警方國安處拘捕,繼而被上手銬遊街示眾後,壹傳媒黎智英再次落得「鎖孖葉」鋃鐺繫獄的折墮下場。他及兩名壹傳媒高層被控欺詐在西九龍法院提堂,控方以黎智英有潛逃風險為由反對其保釋申請,獲總裁判官接納,隨即將他押解至荔枝角收押所羈留,若其後申請保釋再度被拒,大漢奸便鐵定要在收押所度過聖誕節及農曆新年,「不怕坐牢,最怕洗廁所」終於一語成讖。黎智英及兩名集團高層遭警方通宵扣查後,昨日早上由警車押往提堂,負責審理案件的總裁判官為國安法指定法官,已隱然意味大漢奸再難得到保護傘護航。
星島社論
一直以「壞孩子」形象出現的泛民激進政客許智峯,有九項控罪在身正候審訊,昨突在丹麥「宣布流亡」,這話說得堂而皇之,實質是棄保潛逃,躲避刑責。他還聲稱會繼續發聲,拉闊香港的國際戰線,但可以預見,他將與一眾「流亡手足」一樣,利用價值迅速消失,逐漸湮沒於人海,他多年來靠破壞性言行贏得的政治籌碼,亦一鋪清袋。許智峯在激進狂潮中升沉,只是眾多例子之一,近日被判囚的黃之鋒與周庭、遠走英美的羅冠聰與梁頌恆,皆同一命運,他們逾越法律與政治底線,為抬高自己把香港推向動亂,但貪勝忘形,終於全盤落索。許智峯在政壇上位之路,如其說是敢作敢為、勇字當頭,不如說是另一種機會主義計算,深懂政圈鑽營之術。
經濟社評
疫情重創環球航空業,香港機場建設沒有因此減慢,反而加大發展力度,致力打造新引擎,以及集多功能服務於一身的航天城,強化香港成為國際航空樞紐,又藉大灣區機遇,提升本港在疫後和未來的經濟競爭力。機管局未來10年1,800億元藍圖,包括斥資逾400億元發展機場城市工程,興建無人駕駛運輸系統連接航天城、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和赤鱲角機場,並伸延至東涌市中心。機管局同時會投資5G基建,客運大樓引入巡邏機械人,並設自助保安閘口和自助登機閘口,為旅客帶來全新體驗。機管局在航空業低迷時加速大興土木,皆因疫情的影響只是短暫,當局着眼如何提升未來競爭力,確保本港能領先周邊地區,而機場是通往世界和大灣區的雙門戶,也是推動未來經濟發展的引擎。 -
折線圖例子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28 20:00:13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
折線圖例子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18 18:00:26#諾蘭
大家有發現諾蘭的電影中,相同的畫面會出現不只一次嗎?而且這幕往往是電影轉折的關鍵,我們研究諾蘭的電影,發現他會多次使用同一幕,或者同一個物品一直出現,就跟天能的橘色吊飾一樣,因為電影發展的越後面,隨著我們知道的資訊越多,同個畫面表達出來的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0:00 為什麼諾蘭會讓你想要2刷
1:35 同幕重複目的
2:13 同幕重複例子
8:16 關鍵物品代表的意義
10:38 硬剪(Hard Cuts)
【 TEEPR X infoThink 訊想科技-小小兵周邊】
- 優惠日期:2020/9/17 - 09/30
- 傳送門:https://sho.pe/wf9z4
- 折扣碼:結帳輸入「INFOTP009」(領完為止)
- 僅限 小小兵系列,即享85折 (不可和館內其他優惠併用)
-限時限量 50組,別錯過啦!
有任何產品問題,請洽訊想科技
FB:https://infothink.pse.is/w4zkf
IG:https://infothink.pse.is/ucr4q
LINE@:https://lin.ee/ppv87jR
【抽獎資訊】
-留言回答最後問題就有機會得到小小兵iCash或無線滑鼠
-10/12(一)中午12點前公佈一位得獎者
-中獎粉絲請私訊IG:holy_sherry
-10/14(三)中午12點前沒有回覆的人,就喪失得獎資格囉!
-活動僅限台澎金馬網友參加。
-TEEPR叭啦叭啦研究室對活動擁有最終解釋權,並保留隨時修改或終止活動之權利。
【中獎者】
張郁
devinj5480
折線圖例子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折線圖例子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龔成問答信箱】(Q22701-Q22720)
Q22701:
龔sir,見你1211多年,究竟係咩令你咁相信自己嘅眼光 就算佢當年由$88跌到$12,你都渣住唔放呢,點解你有咁強大嘅自信,我唔明?
龔成老師:
睇長遠價值,不是睇短期股價。
十幾年前,我已大量睇電動車行業資料,分析行業及技術發展,我見到電動車的最大問題,就是電池技術與配套。
如果這兩大因素解決,電動車一定能普及,因為佢比用油平好多,同時更環保。
然後,我分析電池技術與配套,這兩大因素,中國的配套在近10年間,不斷建設,例如充電設施等,在全球行得較多,多年前已相信,中國這方面的配套成熟,是遲早的事。
之後就是分析電池。
比亞迪(1211)本身就是造電池起家,之後再造車,是全球擁有較高電池技術的車企,其實佢的電動車,2007年已出產,當時已見到唔算差(雖然與市場化有距離),但佢過往的電池研發好強,因此可以推論,只要比時間佢,電池技術一定會提高,因此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我地分析,一定要著重大方向,多年前,當其他人仍停留在「比亞迪的車會爆炸」,我就是分析,這個爆炸的原因是甚麼,是否核心因素,還是能解決的問題,我以「長遠的角度分析」,而不是這刻,我見到佢受短期不利消息,令股價大跌,就會增持,我從不擔心佢股價跌,因為我集中睇企業。
投資潛力企業,就是「這刻未成熟時買入,耐心持有,等企業成長」,所以,我地的分析點一定是長期。
------------------------------------------------
Q22702:
老師,有件事情想請教你。我每天工作8小時,所以有時候回家再看書就會因為太累而拖慢速度,所以我把書本都帶回公司看,但你知道很多人都冷眼看待,
但我不會理會別人的價值觀,因為我知道我在進一步走在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他們只是在正常的範圍內生存著,甘願做個普通人,但我不想只做個普通人。
不過有時候真心覺得自己很孤獨寂寞,仿佛被孤立無援,覺得沒有人會明白,所以我才要更加證明自己所走的路是正確的方向。
我相信你也有這個時候,請問你是如何走出陰霾的呢?請賜教,謝謝你!
龔成老師︰
其實有時候,這個世界只有自己,才會最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我地人生,最重要並不是要向別人交代,而是要向自己負責。
而且,你要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成就,你就一定會做一些一般人不會做的事。
我建議你唔好介懷太多別人眼光,做正確的事,永遠都是正確的。
當然,我都唔建議過份極端,有時間中午也要跟同事聯誼一下,維持一個正常社交,都係同樣重要。
------------------------------------------------
Q22703:
老師,雖然未有機會親身上你的課(等港澳開關),但你在財務自由路上的確啟發了我許多,除了拜讀你的作品,也聽你的建議讀了窮爸爸富爸爸、巴菲特給股東的信等不同財務概念書本,
我做政府工,而且花費不大,本覺得生活不會太差,但發現即使努力工作,家庭成員和其他突發事件還是會有機會令自己陷入財務胡同,所以希望趁年輕(29歲)檢視我現時狀況,作出根本改變,
由於身邊長輩和朋友都沒有這種概念,實在不知道可以和誰討論,希望老師可以給點意見。
1. 去年買的澳門物業正在放租,但租金($13000)不能抵按揭和管理費($23000),而且因而鎖住了首期和每月現金流,除著橫琴發展,我覺得澳門的物業未必會再大升,
我是否該在禁售期(3年)後賣出,套現作更進取的投資?自住方面預計2年後有需要,但可以租較便宜的唐樓($7000)
2. 老師一直強調企業的質素不變可不理升跌,一直持有,我在8年前已持有1128永利,當時永利皇宮開張在即,而且我在內工作,知道公司營運文化甚好,所以以$28.5買入,
後來一直跌,我在跌到約$14的時候放了一半,但沒想到現時可跌至$9,在我理解,這間企業的質素實在沒這麼差,但我即使繼續持有也不太可能升回$28,這種情況應如何應對?
其實和我購入匯豐的情況相若,持有10年(平均價$70) 但一直下跌,實在不明白優質企業長期持有的用意,又應在甚麼時候賣出?
3. 然後我在科技股熱炒時,以較高價購入,現在portfolio 已損失30%,家人說我不懂止蝕,但我本意為長期持有,但我以上的長期持有例子效果也不好,實在不肯定未來應如何步署。
4. 很多人羨慕作為公務員的薪高糧準,但穩定同樣扼殺了晉升,做兼職和做小生意等收入增加的機會,你會建議趁年輕闖一闖還是安穩收入配以投資呢?
最後,老師我明白你不想上網課是怕偷拍,但如果你委托可信之人在澳門租課室,用大屏幕做網課,同學照坐在課室,有助教監督,應就可避免此情況,也可不必受來往澳門之影響,
這只是一個建議,希望早日可見。
龔成老師︰
1) 你可以從2個角度去考慮,從投資方面睇,你現時物業支出,明顯比收入為多。但唔地唔會因為咁,就斷言話這個物業,無投資價值。
因為我地仲要考慮佢長線增長潛力,另外如果你係高成數按揭,都會令收入不抵支出。
不過,你現時收入和支出個落差都有點大,可能係你租金部份出問題。你要了解清楚,同區租金情況,係唔係都是這樣低。
另外,從自住角度,雖然你話2年後,可以先租較平唐樓。但你都要從長線角度去考量,講緊係你未來10-20年,你可能會組織家庭,對單位大小需求會有變化。
如果你現時放租物業,係可以滿足到你長線需要,其實你都可以考慮保留。中短期放租,長線收回己用。
2) 因為優質企業,長線佢會因為企業成長,慢慢令價值提升。但由於你買入價,其實好貴,完全偏離企業價值。所以,你預要較長時間,或者市況好熱,才有機會重回這個價位。
但畢竟此股有投資價值,我地係可以守。
你可能會問,咁不如放左,平D再入翻唔會更好咩。但問題係,我地投資唔會去"估走勢",因為無人知你沽左後,係唔係一定跌,佢係可以之後一直升,那你就要用更高成本,才可以買回股票。
但好似匯控(0005)情況都類似,但匯控(0005)是收息股,增長力不高,本身就不適合你這個年紀,建議換碼至其他有增長力的優質股,會較好。
3) 由於你本身買入價高,所以現在有較大帳面虧損係正常。只要有質素,長線持有會係較好策略。
除非企業質素變差,或者大市又去到好狂熱,否則我地唔會沽出手上優質股。
你現時問題,唔係組合虧損無止蝕,因為你這些持股係有質素的話,真的不用沽,等佢長線升值就可以。但你要學好估值,以避免將來再買貴貨,否則長線回報會大打折扣。
在有能力估值前,最好投資方法,就係做月供,不理當時價值,定期定額地供款儲股票,就可以減低買貴貨風險。
4) 這個睇你個人志向,因為要做到富人,係有好多方法(可以睇我千萬富翁本書,會有較詳細解釋)。做生意,會係其中一個渠道。如果你係想向這個目標推進,把握年青去闖一闖,不是壞事。
但有些人會選擇利用投資,那你初期必先有一個基本收入,再用額外資金去投資,累積財富。到你有一定資金和經驗,可以考慮慢慢轉成一個全職投資者。
若你想行這條路,公務員工作,會係一個好好的平台,去支援你的目標。
所以,你要先定好目標,才決定下一步應該如何走上去。
另外,多謝你課堂營運上的建議,我會認真考慮,謝謝。但暫時,我都係較希望可以真人見面,因為可以更易跟學員互動溝通。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可以早點和澳門朋友見面。
------------------------------------------------
Q22704:
老師 1117股價下跌了很多 我2.18入手的,共有40000股 需要斷捨離嗎,其實我對他們公司也有信心的
龔成老師:
現代牧業(1117)不是劣質,但政策及行業產品價格波動,都對佢有不利影響。
佢係中國採用大規模工業化散欄式乳牛畜牧業務模式的公司之一,所有標準化畜牧場乃以各個畜牧場。
按畜群大小計算,集團是中國最大的乳牛畜牧公司及最大的原料奶生產商。
整體都有質素的,不過行業變化大,原奶的價格令佢盈利較為波動,長線投資價值都有,但唔建議太大注,現時要睇你持貨%多唔多。如太多,減3分1至一半。如不多,暫時守住先。
------------------------------------------------
Q22705:
龔sir, 我在掙扎應否轉行從事保險業,如AIA. 我現從事酒店業,行業經驗達15年,現是部門經理(部門中最高級的職位),自覺好難會有更大的突破
掙扎點如下:
-我即將39歲
-沒保險業經驗,要由低做起
-怕收入不穩
還有,不確定保險業是否適合自己
龔成老師︰
其實你明白自己已經無突破位時,做改變係正確做法。
如果你無乜家庭負擔,要試!
保險業從業員,其實對年齡唔係睇咁重,反而人脈和溝通技巧,會係更重要。
雖然一開始要從低做起,但只要你係有能力,可以晉升得好快。
但當然,收入跟你銷售成績成正比,因此開始1,2年,可能收入會較不穏定,你要有心理準備。最好你儲有一定資金,作為背後後盾。
如果你怕不適合,你可以找一些保險業朋友,去了解多D。同時間,你睇下可唔可以,用兼職模式試下先。
------------------------------------------------
Q22706:
想問一下,我想幫小朋友的財富增值,月供盈富基金是否一個比較安全嘅選擇?除了盈富之外仲有冇其他選擇?
謝謝!
龔成老師︰
小朋友由於可投資時間長,策略上十分簡單。你可以儲盈富(2800),佢係包括58間質素不錯上市公司股票的組合,有一定增長力。如果有投資美股,可考慮月供VOO。
若你想增長力較高,可以儲安碩恒生科技(3067)。但此股波動性會較大,要睇翻你自已風險承受能力。
基本上,以你小朋友年紀計,持有以上股票都係可以,但你明白當中風險。
------------------------------------------------
Q22707:
老師,您好!我有一個鄰居,大約10年前搬家了(估計賣掉自置物業)。
一直留在這屋苑租住,也搬4次了。我們的屋苑10年間升幅只5成,大約10年前值1千萬,現價1500萬。所以,我推斷就算大市繼續升,再住10年也是2千2百萬。但到時樓齡三十幾年。
買樓也是投資,我覺得繼續投資這個物業不太值得。
假如我仿效鄰居,過多幾年賣樓,用1500萬全買收息股,一年進帳75萬,一個月6萬。每月租樓3萬2,已經包括目前個個月要交的管理費,差餉,地租。
然後,有足夠的生活費。想到這個方案,我覺得更安心退休。當然,租其他地方可以更平宜,留在這裏感覺無降低生活質素,而且我們算平的。
老師,你認為這個方案可行嗎?
這是製造現金流的方法,如果,我適當投資,回報更不止75萬一年呢!
龔成老師︰
你所講的方法,係可行。但你要明白,香港樓市供求失衡,我預期樓價長線都會係升。你物業雖然到時係3X年樓齡,但唔算話好舊,只要其他條件係合理,依然有一定投資價值。
你可以睇翻自己情況,若不沽出物業,單靠現時資金所創造現金流,是否跟你未來退休生活所需,有好大落差。
如果較大,你沽出物業,買收息資產,去提升退休生活本錢,係可以。但你就要承受租金波動的風險,你要明白這點。
而這筆資金,你可以將佢分成5部分。
第一部分投資收息股,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組合,你可考慮港燈(2638)、香港電訊(6823)、恆生(0011)、工行(1398)、置富(0778)、陽光(0435)、深高速(0548)等,大多有5%股息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富豪產業(1881)、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你可睇下《50穩健收息股》當中仲有好多)。
你平衡的投資這些股,除了可以得到穩健的收息收,同時可有效的分散風險。
第二,投資債券,你可以選擇A評級的債券,年期較長都可以,但利息卻不高。你可以到銀行問問。
第三,投資年金,你可以睇睇,這是適合你們的產品,零風險,可以有穩定回報。
第四,你亦可投資銀行低風險類的產品,你可自行到銀行了解下,總之是「低風險,持續現金流」的。
第五,持有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同時,若投資市場大跌,你也可以考慮買到更多的收息股,因股息率會進一步上升。
但如果你現有資金創造的現金流,其實同你退休生活所需接近,或者只係差少少。
你可以考慮係退休時,用現有物業去做逆按揭,創造額外現金流,去補足你落差部份。一來不用沽出物業(不用為市場租金變化擔心),二來可以加大每月現金流。
但大前題係,你這個物業係無傳承給家人的需要。
------------------------------------------------
Q22708:
龔sir你好,之前問過992聯想,我發現琴日10號派左息。
每股派0.306 但我1萬股得2370,同埋點解派左息,股價冇跌反而上升7%,係因為上半年業積好,所以派完息,多左人入市?
龔成老師︰
今期聯想(0992)派息每股$0.24,以你10000股計,會獲得10000 X 0.24 = HKD2400。但銀行會收入手續費,所以會比HKD2400為少。
至於派息,係"除淨日"(而非派息日)會除下相關權益,故單純派息除淨這個動作,係會令股價下跌。
但每日股價,會受不同因素影響,故除淨日未必一定跌。而且,你所講係派息日,對股價更加無任何影響,因為派息日係唔會對股價進行調整。
你要明白中短期股價,可以因為好多原因而出現變動,但我地著眼點,都係要放翻係企業長線質素上。
佢大升,相信係因為集團預期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部份,未來增長理想,故令股價受到刺激。
現價算係合理區中上部,這股係平穩增長型,你唔好預佢高增長。主要係有平穏增長力,再加收下息。
------------------------------------------------
Q22709:
你好 龔sir。自從上次收到你回覆 已隨即改了月供組合。過了大半年時間,蝕既金額已收窄了很多,謝謝你。
原先我組合內有$2000騰信及$2000 阿里。但想剔除呢兩隻,把資金加大落1810,1211及0175,分佈如下:
2800-$5000
66-$3000
0823-$2000
2-$3000
3-$1000
2388-$1000
1810-$3000
0175-$3000
1211-$3000
0388-$2000
1177-$2000
3067 每月100股 ~2000
欲望日後能從股票收息獲被動收入每月至少一萬元。是否可行?
謝謝你。
龔成老師︰
現時比亞迪(1211)偏貴,不宜月供。或回翻D先小注月供。
如果你想月供新能車股票,你可以供住考慮GX中國電車(2845)先,這基金的目標是追蹤Solactive中國電動車指數NTR「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另外,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儲蓄要留有部份,用來等大跌市出現,去入平貨。
如果你希望每月有1萬蚊現金流,以股息率6%計,你需要本金200萬。
你現時組合,係一個增長型配置。我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30000,5年後大就可以達成200萬目標。
但你現時只係40歲,依然有一定時間增值。建議你唔好咁快換成收息資產,比D有增長力股票,用更多時間升值,去爭取最佳升值效果。
------------------------------------------------
Q22710:
龔sir你好, 認識您太遲,我在投資路上浪費了許多時間,希望您可以給我現在的投資一些意見:
本人已28歲,目標: 10年內可以先買到細價樓投資或自住(600萬物業) ,同時不用賣出所有股票。因人工不高,保守估計未來八年都是2萬~3萬左右,
所以計劃要預多首期(可能要超過350萬)才可以過銀行審批及供得起。
現持有: 20萬股票, 20萬現金
[email protected] (17%)
[email protected] (19%)
[email protected] (15%)
[email protected] (8%)
[email protected] (24%)
[email protected] (5%)
[email protected] (4%)
1448@7 (7%)
今個月開始月供1810, 66, 1177 (各$2000), 3067就打算每兩三個月買入
同時每月另儲$3000等機會加注1810,1448,3319
1) 請問以上組合有沒有改善的地方? 計劃是長期持有。選擇2822而不是2800長遠有沒有問題?
2) 請問我可以達成以上目標嗎?
感謝您。
龔成老師︰
1) 南方A50(2822)目標為追蹤富時中國A50指數之表現,此股都係一個有質素的組合。但波動性會比盈富(2800)為高。
你現時組合,都有質素,但有3點想你留意翻。
首先﹐郵儲銀行(1658)只係收息股,增長力不高,用來增值不太適合。建議你沽出部份,換至其他有增長力股票。
第二,要注意個別企業和行業,不要佔組合15%和30%以上,銀行業更加不要高於組合20%,否則會有過度集中性風險。
在創建組合初期,組合金額較少,出現超標都係可以接受。但長線你要參照這指標,去維持組合的平衡性,才算理想。
第三,你月供太偏重左係潛力股(1177,1810,3067),佢地雖然有增長潛力,同時風險都較高,不宜持有過多。
以你年紀,我一般建議潛力股佔約5成,餘下應用以下平穏增長股。但如果你想加大組合增長潛力,維持現有比例都可以,但你要明白會有一定風險。
2) 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6000 + 現有40萬*(股票+現金),10年後大約會增值至220萬。
如果要達至你350萬要求,月供要提升到$13000﹕其實以你收入,你每月儲蓄比例唔算多。你要努力去開源節流,找出不必要開支同時,睇下有無增加額外收入空間,例如兼職、網上小生意等,去助你達成目標。
------------------------------------------------
Q22711:
龔成你好,有關投資問題想請教你。最近有聽過一d複利息既做法,有以下問題
1.想問點樣分辨該股票是複利息定單利息
2.如真係想作為定時定額長期投資,VOO 盈富基金外,有冇其他建議。thanks
龔成老師︰
1) 其實股票本身,無分單利定複利。
複利息的意思,係你要將收到股息,再作投資,以達至將股息再增值的效果。
但有時股息金額唔多,我地好難即時再買一手股票去再投資。這時候,我地就會將佢儲起,等累積到一定金額時,才出手。
另外,複息效益唔一定係派息企業才有。有些企業不派息,但將賺到的盈利,重新投放在企業發展,都係有複利效應。
2) 以你不足30歲的年紀計,可以利用「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作長期月供目標。
你每月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如果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2-3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若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3-5成,視乎你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餘下的另一半現金,我地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較大回調,就加大力度掃貨,然後作長線投資。
緊記月供係一個長線計劃,月供最少維持3年,並持有這些股票5年以上,才會有較理想效果。
當然,可以的話,最好一直持有。因為,優質股持有時間越長,財富增值效果就會越理想。
------------------------------------------------
Q22712:
老師,請問美股有邊幾隻有潛力?
龔成老師︰
Apple(AAPL)、TESLA、Facebook等都係有潛力,但現價唔平,最好用月供儲貨。
如果你想投資美股,但對美股又唔係好認識,你可以先投資係佢的相關ETF。以下2隻股ETF,都係不錯的選擇。
當中,QQQ波動性會較高,要注要風險。
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VOO〉,是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
Invesco QQQ Trust(QQQ) 是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
------------------------------------------------
Q22713:
老師,而家危疾最新產品有多次賠償,同單次賠償,請問成哥有無研究過多次賠償是否好過單次賠償呢
謝謝意見
龔成老師︰
我無特別研究,因為不同公司產品可以好唔同。就算同一公司,不同危疾計劃,都可以好不一樣,其實好難去每間研究。
整單咁講,過往大部份危疾產品,都係賠完整個保障額,就會將保單完結。
但現時市場不少產品,係原來保障額全數賠清後,當你再遇到某些特定疾病,依然會作出一定程度賠償。(當然受有關條款限制)
只從次數計,永遠都係愈多愈好。
但保單保障其實係好複雜,每隻產品都可以好唔同。除了賠償次數外,其保障疾病範圍、不保事項、等候期、多次賠償的規定等,你都要注意。
買一份保險,有很多細節你係要知。我建議你找可靠的保險顧問,等佢比地意見你,會更理想。
------------------------------------------------
Q22714:
如果要現金用 ?
放270 得12-13元才放?
2638 放
11 小注等收息才放?
其他持有收息?
仲有人仔對美元 新高,投資人仔對港幣定期可取。
龔成老師︰
由於貨幣係可以無限量發行,所以唔係一個理想增值工具。除非你有實際用途,否則不宜持有太多外幣。而定期本身,純粹係收息產品,無增值能力。
你上述股票,都有長線投資價值。但若你急需套現,其實3隻都可以,現價平貴水平都差不多,放邊隻先都無所謂。
至於保留邊D股票,你睇自己投資取態和人生階段。2638和0011係收息股,無乜增長力,主要收下息,較適合近/已退休人士,或者好保守的投資者。
0270、0066、2800、0003則是平穏增長股,除了已退休人士,其他人都適合。
至於恆生(0011),如果你想放,係無必要等派息後,因為派息前會除淨,扣除派息部份的權益,令股價下跌。故你派息前後沽貨,唔會有分別。
------------------------------------------------
Q22715:
我有買你書架,我知道草錢係第一步。
大師點睇558 力勁科技
點睇cfd
龔成老師︰
無錯,再精確D係要每月有一定儲蓄,才可以用這部份資金,去做財富增值。
力勁科技(0558)我無特別研究。
如果從過往業務情況分析,這企業投資價值,質素只是中等,唔算好值得投資。
另外,我地分析一間公司,唔好單從佢一年成績,就去下定論。睇翻佢過往多年,盈利都好波動。
再加上2020/03年度,個盈利得好少,只有320萬。若果用再早一年,即2019/03的1.9億作比較。假設佢2021/03年度真係有3億盈利,按年增長只係57%。
由於2020/03盈利個基數好細,所以才會出現升100倍咁誇張架升幅。
除非你明確了解這企業,知道企業出現左一些新的長期利好因素,否則,不宜投資。就算投資,都只宜小小注。
基礎產品的差價合約(CFD)是一種衍生工具,主要係估走勢去圖利。純粹賺蝕係基於市價走勢,合約唔會持有相關資產。
投資者只要交小量保證金﹐就可以進行交易。通過杠杆來倍大利潤,當你估中走勢,你可以倍大你獲利,若估錯,虧損都會力口倍,風險唔細,不建議投資。
同埋,我地投資唔應該用"估走勢"架方法去投資,正確方法應該係去理解企業長線質素和前景,再了解佢處於平定貴,之後去進行資金配置。
------------------------------------------------
Q22716:
941中移動和6電能,若以收息和股價穩定來講,邊只值得長期投資,謝謝你
龔成老師︰
中移動(0941)有質素的,5G雖然對佢有正面影響,不過,中國政府希望相關費用不會太貴,令資訊流通更好便利,所以,對佢的賺錢能力方面,未必能帶來突破性的增長。
電能實業(0006)佢主要從事投資能源及公用事業相關業務,範圍包括火力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輸電和輸油,配電及配氣。
佢除左持有港燈(2638)外,亦有國際業務,如英國、澳洲、新西蘭、中國內地、泰國、荷蘭、葡萄牙、加拿大和美國等能源及公用事業相關業務。
2隻同是有質素的收息股,質素計差不多,以現價值博率計,中移動(0941)會較高。
但我地唔好成個組合,只集中係1,2隻股票身上。
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高於組合30%,同一股不能高於組合15%。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另外,收息股本身增長力不高,主要係提供穏定現金流。若你係偏年青,應先重點做好增值部份,這類收息股,不適持有太多。
------------------------------------------------
Q22717:
龔老師你好 我是一名90後 收入大概每月3萬(未計租金)現有一層樓收租 現金大約有150萬 請問好唔好將層樓按揭再買多一層收租?
龔成老師︰
將層樓按揭再買多一層收租,係一個增值方法,但會令你負責水平增值。你現時算年青,負債水平較高,都係可以接受。但一定要明白當中的風險。
但較大問題是,你現時資產上,只有一個收租物業。若再加一個物業,你成個財富組合,就會嚴重偏向晒物業類。當地產市道出問題,你成個組合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而且,以租金回報率計,投資物業值博率,比買優質股為低。從投資角度,買優質股值博率會較好。
因此,無論你最終是否增購一個收租物業,你都應先利用現有資金,去累積優質股。
策略上,你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你每月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由於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2-3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到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3-5成,視乎你當時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你現有15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一半和每月所儲倒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
Q22718:
好的,謝謝老師你的意見!!我打算沽出部份股票。
我本身買樓想自住,但考慮到移民,將來都想有被動收入,所以與家人商量,我決定買入細價單位,用收租,一來我唔會用盡所有錢,繼續有現金。二來我還可以保持部份股票。
但我唯一阻礙我行動力的是我本身住公屋,就算將來樓價跌,爆破,發生什麼事,我都有公屋可住。這一個心裏關口真的得難過。
但我知道若想脫貧,但繼續以這種方式來想,我只會永遠都擺脫不了,什麼事也做唔到~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我地人生目標,唔應該只係停留係一個公屋之內,要開闊些。
雖然,公屋基本上解決左好多香港人,一直最困擾的問題,就係住屋部份。但我地人生,應該不只如此。
你應該有更多東西想嘗試,更多願望相達成。所以,我地要努力為自己財富增值,去創造條件,令自己可以盡早為自己而活。
所以,你唔好安於現狀,要為自己財富增值定下目標,最少做到財務自由水平。
------------------------------------------------
Q22719:
龔成,你好! 你話財務自由多重要,可惜我這一刻仲未做到。老細突然間話移民,公司即將解散,我應該會面對失業了。
這一刻好徬徨無助,心頭壓住好流淚的衝動。我知道人是無情,但老細撇棄我們已成事實。
這一刻,徬徨無助都無用,好好想下自己前路如何,謝謝你
龔成老師︰
發生這樣突然的事,任何人都會手足無措。而且,因為工作表現以外原因而失業,難免會有點不甘。
但人生就是這樣,特別係現時咁不穏定環境,難免會出現這些預計之外的問題。
不過,我地唔好因為咁,就氣餒認輸。比少少時間,去平復自己心情,再想想如何重新上路。
改變會令人不安,但你要明白改變係相向,唔一定係向壞的一方面。如果在一般的環境,我地不會想突破,但面對這些環境,有可能是上天給你一個突破的機會。
只要你保持正面的心境去面對,相信很多事情都可以闖得過,加油!!!
------------------------------------------------
Q22720:
你好,老師,我follow你的fb已有1年,在這一年裡,我由完全唔識股票,之後開始買你的書,之後上你的股票班(現在上緊進階班),從而對投資的知識不斷累積。
我起初有跟老師推介買入港股,但自己收入本身低,投入的錢不算很多,只是投入左十萬左右。另外從身邊朋友開始認識美股,感覺投資美股增長力都不錯,又投資了8萬,
想問下我平時課堂學習的財務比率和估值方法適用於美股嗎?另外你有冇其他途徑/書本推介給我學習美股投資?
另外,我覺得投資組合只有股票,增長力比較慢,想加一些高風險的東西,例如期指和期權,但我又對這些不了解,想老師提供一些途徑/書本名稱,
讓我可以建立知識基礎和技巧,再投資。聽朋友說,這些都是只能用技術分析,對嗎?(但我記得老師講過不要用技術分析,那應該怎樣辦?
希望老師早日賜覆,感激不盡
龔成老師︰
其實我係課堂教授知識,係識用於不同地域的股票。當然,不同地方的市場、消費者文化、稅務等都會有分別,但大方向都係一樣,所以你可以照應用。
書本上,巴菲特、彼德林區等知名投資者的書,都係以美股為藍本,都有一定參考價值。
期指和期權,我就唔建議你加,這些工具基本上就係玩估走勢。所以,投資這類工具的人,都只會跟一般短炒投資者一樣,用技術分析。
而技術分析,是好錯的投資方法!巴菲特已經講到明,技術分析沒有作用的。我地只會分析企業的質素,以及企業的價值。
而且,我地投資最不應該做,就係估走勢。我地只會用平貴水平作考量,去決定投資策略。
所以,你唔好貪快,去用這些短炒工具。你要記住,財不入急門,你睇全球投資最賺錢架人,都唔會用短炒,只會做長線,你就應該明白邊個才是好方法。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折線圖例子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攝影142] 細說分鏡 Vol.19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60
🖍真正勾起共鳴的絕不是表面,而是隱含在照片中,那些不為人知抉擇的密秘
🖍那才是照片的靈魂、故事與含意
🖍了解過後,才足以激起我們心中的感動的共鳴
前面說了很多「照片、故事、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特別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有人認為,那不就是「創作動機」嗎? 其實不是,我認為創作動機,是整個我們自己生命中的一個「火花」,有點像是「靈機一動」「天外飛來一筆」的感覺,又或著是抱著特定的觀點拍下的作品,說說這觀點與照片的關係如何一同呈現,所以我認為「創作動機」跟「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是不同的觀念。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這點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攝影觀念,也同是完全不同區旅行方式,他們都是一種旅行,但整個目的完全不同。
🔹旅行攝影,我的定義是「在旅行中所見、所拍」,這一次旅程看到什麼,在你的眼裡覺得有趣而拍下這些照片,看起來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但攤在你的旅程時間軸上,照片的順序也就是旅途的痕跡。
攝影旅行則是「為了攝影所規畫的旅行」,為了照片目的,而規畫的旅行,包含出發、經過、抵達、等待,路途不見得順,但就為了那張照片最好的時候,所規畫的行程。🔹
「為了等待從傍晚進入深夜」,在一景點足足待了近 2 個小時,哪裡也去不了,因為我曾看過他人的作品,那景點、那景觀傍晚日落的照片真是迷人,算好差不多時間前往該處,然後一等就等上好段時間,就為了拍攝那 2 個小時光線與色溫的變化。
但就旅行的角度就不見得如此,旅行規畫上,通常是以「效率」「方便」為主,數個點都要一一的 「Check」,達成,那麼在有限的時間下,安排好路線、交通、用餐、住宿很重要,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是抱著這樣子的方式旅行,也有些人是「隨意」,到了再說,反正都要去那幾個地方,不如就看心情、看天氣做決定,而這一路拍攝的照片,自然也就是旅行的記錄。
「因為旅行而攝影,與為了攝影才旅行」,這二種心情我都有過,帶給我二種截然不同的攝影與旅行的心得體驗,前篇文章說到「唯有真的站在不同立場」,我們才有機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何時的念頭
何時產生這念頭? 那就要談談幾年前我自己辦過一場「旅行攝影」分享會的故事講起。
那天分享會後結束,在回程路上,心裡在想今天的分享會的心得,像是哪張投影片覺得不錯,哪個點可以做的更好,每一次的分享會我都會這麼簡單的自己檢討一下自己表現好不好,同時旁邊一位人,曾與我一同自助旅行的朋友問我一些事情,他問我說他即將自己前往義大利,在找尋交通票券資訊上,網路的資料很亂,每個人說的都不大一樣,問我該怎麼辦?
🔹「這很正常呀」,我說,因為寫這些旅行分享的人,他們自己也很可能第一次去,在旅行過程知道要介紹交通票券資訊給人參考,由於他們是第一次,遇上什麼、就拍下什麼、記下什麼,有時照片沒拍到,忘了細節而交代不清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有時年代久遠,交通資訊需要更新…,種種因素下你看的網路資料都有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當作背景知識,隨機應變,除非是特定地點,不然大多數的原則都是通用的。🔹
其實我也是呀,我也寫了不少相關的旅行介紹的文章,也寫過一些旅行交通、票券的使用方式,經常都是「第一次」到某個國家,解決交通問題,除了參考別人的資訊外,自己也會特定的「拍下」特定的照片,像是「車站、車票、置物櫃」等等,再配合文字來搭配解說,因為有此經驗,回答起朋友的問題就顯得自然。
爾後在捷運站門口彼此告別後,我一個人往回家路上思考今天分享會的問題,以及剛剛與朋友互動的過程,突然才覺得「啊,不對」,今天的主題根本就與心中說的內容完全相反,今天的分享會是屬於「旅行攝影」 - 分享旅行中的照片,但我最想說的,其實是「攝影旅行」,是為了要分享「照片故事」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而由於今天的主題是「旅行攝影」,自然投影片的內容順序,是以「旅行的順序、痕跡」做安排。
也正因為心裡很想說的是「攝影旅行」,也難怪為何某幾張投影片,我覺得應該順序調換,或是「併在同一頁說」會比較洽當一點,但一這麼做,就覺得講起來不大有順序,時間順序就會彼此交錯,讓觀眾覺得…,怎麼一會說今天拍的照片,一會說後天、一會說昨天照片的感覺。
過去自己辦了數場,以「旅行攝影」為主的分享會,每次說完心裡感受都隨著現場觀眾互動不同,感想也不同,但覺得始終…,離我心裡想分享的「故事」有一些落差,卻無從說起,直到這一天晚上,我才找到心中那塊最想說的天地。
🔹「我最想說的,是為了攝影作品,所追求的旅途,無論甜蜜與否,那才是一張照片我挑選出來最單純的念頭,正因為是為了追求那張照片的結果,所有的準備規畫都是以「它 – 照片」為出發點思考;但如果是旅途中所看到、見到所拍下的照片,好像我只是過客,順手一拍,除此之外 – 沒了,這種照片並不是好不好看問題,而是缺乏一點…,我心裡最在意的事情,在分享過程總有點不是那麼踏實的感覺」🔹
🟥抉擇與密秘
「我也想聽聽,別人的分享一張照片背後的抉擇與密秘」,除了拍照技巧外,同時也希望聽出這些拍照技巧,是如何抉擇出來的? 是唯一的答案嗎? 還是在許多答案中,選擇最適合當下的?
就像記者訪問發明燈泡的愛迪生,「你是如何知道要用那東西來做出燈泡的?」,愛迪生回答說「我不知道什麼可以達到,我只是找到 99 種失敗的方法,最後一個才成功」,雖然真實歷史故事並非那麼簡單,但這過程也與我們追尋一張照片過程,有一些雷同可以參考的點。
任何一張照片,拍攝方式、技巧與手法,說明出來原理很簡單,比如用什麼相機搭配多少鏡頭焦段,快門光圈感光度的組合、是否使用濾鏡等其它工具輔助,天氣是如何預測,又什麼時間點下拍攝,這些都是我們最後知道的「結果」,這些資訊若能在攝影分享會一一的提及,非常實用。
但如果真的對一張照片更「細細的切入多問二句」,就知道結果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礙於分享會的主題、時間有限下,那些故事通常都會被忽略掉,而這才是我最想聽到的部分,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也去了相同的地點,採用了相同的拍攝方式,假設天氣狀況也相同,我也不見得拍出相同的作品,經常如此,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此時不免會覺得「他人總是留一手絕活」,確實有些人是如此,但有些並不是這樣。
🔹就好比聽人說…,看一個成功的人,不要只聽他成功的故事,要看看他遇過什麼樣的失敗、如何失敗、失敗的過程是什麼,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盡可能的迴避。
攝影也是一樣,光是聽著他人如何拍出成功作品,不代表你就能複製他人的成功,他一但在過程中遇上挫折與失敗,那我想人人都很有可能遇上相同的情況,那麼單單聽如何拍出這張照片「成功的要素」,是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而背後不知失敗多少次、等待多久,準備多少才能達到,就算同一點蹲上好幾回,每一次的天時與地利也都不同,最成功的照片不見得是「天時與地利」最好的搭配,可是在那一次如何配合天與地,做出照片不同的抉擇,那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讓聽眾共鳴
「共鳴」是很難的,我談了 100 張照片,能讓底下的聽眾、學生產生共鳴的照片,若有 10-20 張有共鳴的話,我覺得對我來說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往往是我不斷編排講義參考的點。
要解釋一個抽像的概念,並且透過具體的圖、文、口語表達,讓底下的讓聽眾有「共鳴」那才是最棒的照片例子,而這樣子的照片是有的,但要一試再試,才知道同一張照片,在數場課程中是否經得起「共鳴的考驗」,也就是在課堂中,這個例子能吸引學生目光,數次都能達到那層效果,我才確定這組照片能讓他人達到心中的共鳴,這樣子的照片,我會用一個簡單的名詞稱乎他 - 「哇照片」。
🟥「哇照片」
「哇照片」不好找,真的,為了讓講義更加精采,我經常在改裡頭的例子,無論是在過去的照片裡翻找,或是重新拍新的,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反而越改越糟糕,再將之前的例子放回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經過幾年的經驗下來,我漸漸覺得…,這個「哇照片」其實存在我電腦硬碟裡許久,而且還不少,只要我放慢速度,放鬆心情,好好的欣賞一些照片,想想當時這麼拍的理由,再看看這張照片能否在課堂上傳達得清楚。
🔹但如何確定課堂上我能否傳達清楚呢? 我會用單純一點的標準,這一張照片已是好段時間前拍的,在看這張照片,是否能讓「脫離拍照當下的我」,重回現場、感受它,如果可以訴說更多「照片故事以外的事情」,讓我自己回想更多這張照片以外值的事情,包含當時的天氣、心情、身體狀況、遇到的大小事等等,如果可以讓我自己,在看自己的照片回想起這些事情,通常成為我心中的「哇照片」機率就高多了,最後挑選出來在課堂上分享,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有的自以為不錯的 “哇照片”,反而產生反效果,下次這例子拿掉就好)🔹
🟥站在台上,心在台下
任何主題的演講、分享,台上的講者應該不時的留意聽眾的情緒,是否對你的內容理解、投入,而不該自顧自的一股腦的說完每一張投影片,趕在時間內講完它,有些是「為了講完而講完」,有些則是「講不完就算了,跳過」,看看一位講者是否是熟練,從整個分享過程,除了時間的掌握,聽眾情緒拿捏得當宜,整場聽下來掌聲如雷,意猶未盡,那就是一場完美的分享。
這個不容易,真的,但也不難,同一個主題講上數十次,任何人也都能練習到一定的程度,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從「講稿、投影片」的設計心態開始,熟練的講者,在一開始投影片準備心態,就不是以「張數」來思考,而是如同書寫一篇文章,簡單的「起承轉合」結構,帶著聽眾慢慢進入你的世界的前提下,規畫每一場分享,這點確實不容易,即使再熟練的講者,面對全新的主題,頭幾次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點。
🔹我覺得最好的「講者」,應該具備一種能力「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那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境界,要如何讓自己分享內容,能一次比一次好,這種能力非常重要,不為了時間、投影片張數而趕工、拖戲,而是與觀眾一同享受這個過程,畢竟人是站在台上,無法用第三人稱看待自己的表現,但講者的「心眼」可以時時看看自己,觀察聽眾,內容是已經固定了,但盡可能改變節奏,搭配音調調整、肢體動作、不時插穿其它故事、笑話,來讓整場分享更加成功,才能記下此次的失敗,下次做的更好。🔹
我想抱著「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的心態,努力的改進分享的過程,每次一都比前一次更好,讓 100 張照片分享,能張張讓人感動,心中產生「共嗚」。
🟥攝影旅行、共嗚與「哇照片」
讓我找到最多「哇照片」,在數萬張照片堆裡,往往是在「為了攝影而去旅行」的照片裡得到最多的可能,因為一張「哇照片」通常挑選標準,都是對一張照片非常深切的感觸,我才會挑選出來。
🔹「一張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這句話是對創作者自己才成立,對於底下的聽者,我則是將照片背後的千言萬語,精挑細選整理出來,如此一來才能讓聽眾,了解一張照片「如何拍攝」「背後故事」,以及「如何達成與失敗」,使得一張照片,無論是對拍攝者,或是其他聽者,更有其生命、靈魂與含意,讓大家產生共鳴,在這空間裡不斷的繚繞講者的語話,以及聽眾的笑聲、掌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