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抖音電影解說配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抖音電影解說配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抖音電影解說配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抖音電影解說配音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34的網紅馬克手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雲端情人一直是心中TOP 10之一!!! http://imarkeyes.blogspot.tw/2014/11/her.html 【剪接課堂:雲端情人】 這週剪接課的案例是蠻有名的電影《雲端情人》。 主要和大家談到鏡頭位置與觀眾代入感。 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志穎老師的解說文章...

  • 抖音電影解說配音 在 馬克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12-18 23:08:43
    有 2 人按讚


    雲端情人一直是心中TOP 10之一!!!
    http://imarkeyes.blogspot.tw/2014/11/her.html

    【剪接課堂:雲端情人】
     
    這週剪接課的案例是蠻有名的電影《雲端情人》。
    主要和大家談到鏡頭位置與觀眾代入感。
    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志穎老師的解說文章吧。
    -

    雲端情人的剪接 / Fa Lou
     
    “The past is just a story we tell ourselves.” said Samantha.
    「過去其實只是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莎曼珊。
     
    《雲端情人》是史派克瓊斯2013年的導演作品。
    故事是關於一位信件撰稿人西奧多(瓦昆費尼克斯飾演),與人工智慧作業系統,莎曼珊(史嘉蕾喬韓森配音),所發展出來的一段科幻愛情故事。
    這是在遙遠的科幻未來,但愛情卻離我們很近。
    要知道,科技日新月異是沒錯,但人們一樣渴望手寫信的互通往來,撫平彼此的孤寂與無奈。
    於是誕生出西奧多的職業,幫別人寫信的人。
     
    今天的範例影片,前情提要:
    西奧多難以忘懷分居已久的老婆。
    不過,西奧多近來已和作業系統莎曼珊在談戀愛了。
    所以,西奧多就與分居已久的老婆趕快辦離婚手續。
    這段影片就是西奧多與老婆簽字的橋段。
     
    今天我們會談到,鏡位的取材。
    兩個簡單的重點:
    1. 讓觀眾說故事。
    2. 讓觀眾聽故事。
    注意:這裡的「說/聽」不見得要用語言。動作也行、表情也當然可以。
    還有,有些同學會認為讓觀眾說故事,是角色講話的鏡頭;然後反之,是角色聽話的鏡頭。
    其實不然,讓我們看看這個範例影片吧。
     
    兩個值得探討的地方:
     
    a. 影片1:03~1:08 鏡頭給老婆,是觀眾在聽故事嗎?不對,這是讓觀眾去「說故事」。並非鏡頭給誰,身為觀眾的我們就要成為聽故事的一方。
    原因:
    男主角西奧多說:「我寫字很慢,三個月才簽一個字母。」然後老婆笑了。我們在劇情前面已知他遲遲無法忘記眼前這個女人。觀眾「已經知道」他的掙扎了,所以接到老婆鏡頭時,是我們(觀眾)在說這個故事。(寫字很慢三個月才簽一個字母的故事)而非我們(被動)在聽這個故事。
     
    b. 影片1:14~1:17與影片1:34~1:36都是關於老婆的鏡頭。觀眾是在「說故事」嗎?不是,這次是在「聽故事」。
    原因:
    (1) 影片1:14~1:17,老婆說:「速戰速決吧。」身為觀眾的我們感受到這無情的語言。我們在聽這個故事,再配上西奧多下一顆鏡頭的反應(閉眼皺眉)。我們(觀眾)也沒料到她這麼無情(所以我們被動,我們在聽故事)。
    (2) 影片1:34~1:36,老婆簽字的那個動作,我想這一切都已經很直白了:我們被迫接受簽字離婚這個事實。下一顆鏡頭西奧多除了閉眼皺眉外,還多了把頭撇過去的動作。我們一樣在「聽故事」。並非看到老婆說話與動作就是在說故事。
     
    有人有問題,為什麼讓觀眾說/聽故事重要?
    解析:這會讓觀眾跟誰站在同一陣線。
    這場戲很明顯,我們跟西奧多站在同一陣線。
    因此,西奧多的種種話語以及反應,都在讓觀眾說故事(站在他那邊),因為我們早已知曉他與莎曼珊的感情了;反之,老婆的種種話語及反應,都在讓觀眾聽故事(站在老婆對面),因為我們沒料到她居然這麼無情。
     
    有同學還有疑問:請問鏡位該如何取材呢?
    這取決於對劇本的了解,還有劇情的情感走向。
    劇本就是要讀到人性的言外之意,這沒問題;但「情感走向」呢?何以判定?
    我有四個依據提供給大家,我稱為素材亮點:
    1. 鏡頭的移動(往前?往後?往上?往下?繞物體?⋯⋯)。
    2. 鏡頭的景別(特寫?中景?遠景?⋯⋯)
    3. 視覺的焦點(稱為:主要視覺;觀眾眼睛大部分停在哪個區塊)
    4. 畫面的秘密(稱為:輔助視覺;角色嘴角顫抖?下垂?上揚?眼睛閃了一下?特殊的景物?⋯⋯)
    舉例:
    a. 影片1:11~1:14是中景,鏡頭望向老婆。之後1:14切到老婆的特寫,她說:「速戰速決吧。」人物佔據畫面越大,我們越增強他們要傳達的情緒或情感。
    b. 再來,兩人吵架,切特寫,觀眾也覺得情緒激動。到後來影片4:50時,一個中遠景,情緒緩了,但也尷尬了,一如在旁的那位服務生。
     
    *同場加映_愛情裡的嘆息:
    《雲端情人》有一場戲是西奧多與莎曼珊的爭執:
    西奧多:「妳幹嘛這麼做?」
    莎曼珊:「什麼?」
    西奧多:「沒事,妳剛剛就是⋯⋯(學她嘆氣)剛妳說話的時候,妳嘆氣感覺很怪。妳剛又嘆了一次。」
    莎曼珊:「我有嗎?喔抱歉。我不知道。我應該是在模仿你說話的樣子。」
    西奧多:「但那是人類,妳又不需要氧氣還是什麼的,妳又不是人類。」
    莎曼珊:「你幹嘛小題大作!」
    在巨大的愛情之下,人機相戀同樣身不由己。
    不過有意思的是,到了結局,男主角嘆了一口氣、吸了兩口氣:
    1. 男主角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前妻時,鏡頭照著西奧多的臉,西奧多靠向椅背,嘆了大氣。
    2. 友人(艾美亞當斯飾演)與他坐在天台,友人把頭靠在他的肩膀上,畫面要漸暗進入黑幕時,西奧多是背對鏡頭,短促地吸了兩口氣。
    沒有答案的問題:莎曼珊真的是需要氧氣還是要模仿他什麼的而嘆息嗎?
     
    *「我喜歡的」金句時間_愛情裡的佔有,與無法佔有:
    莎曼珊(史嘉蕾喬韓森配音):「我同時是你的又不是你的。」
    “I’m yours, and I’m not yours.” said Samantha.
     
    喔對了,如果你對《雲端情人》的結局不是很滿意的話,我想這篇專欄可能會是你的救贖:https://sosreader.com/her_movie/

  • 抖音電影解說配音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2-09 19:30:11
    有 75 人按讚

    【剪接課堂:雲端情人】
     
    這週剪接課的案例是蠻有名的電影《雲端情人》。
    主要和大家談到鏡頭位置與觀眾代入感。
    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志穎老師的解說文章吧。
    -

    雲端情人的剪接 / Fa Lou
     
    “The past is just a story we tell ourselves.” said Samantha.
    「過去其實只是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莎曼珊。
     
    《雲端情人》是史派克瓊斯2013年的導演作品。
    故事是關於一位信件撰稿人西奧多(瓦昆費尼克斯飾演),與人工智慧作業系統,莎曼珊(史嘉蕾喬韓森配音),所發展出來的一段科幻愛情故事。
    這是在遙遠的科幻未來,但愛情卻離我們很近。
    要知道,科技日新月異是沒錯,但人們一樣渴望手寫信的互通往來,撫平彼此的孤寂與無奈。
    於是誕生出西奧多的職業,幫別人寫信的人。
     
    今天的範例影片,前情提要:
    西奧多難以忘懷分居已久的老婆。
    不過,西奧多近來已和作業系統莎曼珊在談戀愛了。
    所以,西奧多就與分居已久的老婆趕快辦離婚手續。
    這段影片就是西奧多與老婆簽字的橋段。
     
    今天我們會談到,鏡位的取材。
    兩個簡單的重點:
    1. 讓觀眾說故事。
    2. 讓觀眾聽故事。
    注意:這裡的「說/聽」不見得要用語言。動作也行、表情也當然可以。
    還有,有些同學會認為讓觀眾說故事,是角色講話的鏡頭;然後反之,是角色聽話的鏡頭。
    其實不然,讓我們看看這個範例影片吧。
     
    兩個值得探討的地方:
     
    a. 影片1:03~1:08 鏡頭給老婆,是觀眾在聽故事嗎?不對,這是讓觀眾去「說故事」。並非鏡頭給誰,身為觀眾的我們就要成為聽故事的一方。
    原因:
    男主角西奧多說:「我寫字很慢,三個月才簽一個字母。」然後老婆笑了。我們在劇情前面已知他遲遲無法忘記眼前這個女人。觀眾「已經知道」他的掙扎了,所以接到老婆鏡頭時,是我們(觀眾)在說這個故事。(寫字很慢三個月才簽一個字母的故事)而非我們(被動)在聽這個故事。
     
    b. 影片1:14~1:17與影片1:34~1:36都是關於老婆的鏡頭。觀眾是在「說故事」嗎?不是,這次是在「聽故事」。
    原因:
    (1) 影片1:14~1:17,老婆說:「速戰速決吧。」身為觀眾的我們感受到這無情的語言。我們在聽這個故事,再配上西奧多下一顆鏡頭的反應(閉眼皺眉)。我們(觀眾)也沒料到她這麼無情(所以我們被動,我們在聽故事)。
    (2) 影片1:34~1:36,老婆簽字的那個動作,我想這一切都已經很直白了:我們被迫接受簽字離婚這個事實。下一顆鏡頭西奧多除了閉眼皺眉外,還多了把頭撇過去的動作。我們一樣在「聽故事」。並非看到老婆說話與動作就是在說故事。
     
    有人有問題,為什麼讓觀眾說/聽故事重要?
    解析:這會讓觀眾跟誰站在同一陣線。
    這場戲很明顯,我們跟西奧多站在同一陣線。
    因此,西奧多的種種話語以及反應,都在讓觀眾說故事(站在他那邊),因為我們早已知曉他與莎曼珊的感情了;反之,老婆的種種話語及反應,都在讓觀眾聽故事(站在老婆對面),因為我們沒料到她居然這麼無情。
     
    有同學還有疑問:請問鏡位該如何取材呢?
    這取決於對劇本的了解,還有劇情的情感走向。
    劇本就是要讀到人性的言外之意,這沒問題;但「情感走向」呢?何以判定?
    我有四個依據提供給大家,我稱為素材亮點:
    1. 鏡頭的移動(往前?往後?往上?往下?繞物體?⋯⋯)。
    2. 鏡頭的景別(特寫?中景?遠景?⋯⋯)
    3. 視覺的焦點(稱為:主要視覺;觀眾眼睛大部分停在哪個區塊)
    4. 畫面的秘密(稱為:輔助視覺;角色嘴角顫抖?下垂?上揚?眼睛閃了一下?特殊的景物?⋯⋯)
    舉例:
    a. 影片1:11~1:14是中景,鏡頭望向老婆。之後1:14切到老婆的特寫,她說:「速戰速決吧。」人物佔據畫面越大,我們越增強他們要傳達的情緒或情感。
    b. 再來,兩人吵架,切特寫,觀眾也覺得情緒激動。到後來影片4:50時,一個中遠景,情緒緩了,但也尷尬了,一如在旁的那位服務生。
     
    *同場加映_愛情裡的嘆息:
    《雲端情人》有一場戲是西奧多與莎曼珊的爭執:
    西奧多:「妳幹嘛這麼做?」
    莎曼珊:「什麼?」
    西奧多:「沒事,妳剛剛就是⋯⋯(學她嘆氣)剛妳說話的時候,妳嘆氣感覺很怪。妳剛又嘆了一次。」
    莎曼珊:「我有嗎?喔抱歉。我不知道。我應該是在模仿你說話的樣子。」
    西奧多:「但那是人類,妳又不需要氧氣還是什麼的,妳又不是人類。」
    莎曼珊:「你幹嘛小題大作!」
    在巨大的愛情之下,人機相戀同樣身不由己。
    不過有意思的是,到了結局,男主角嘆了一口氣、吸了兩口氣:
    1. 男主角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前妻時,鏡頭照著西奧多的臉,西奧多靠向椅背,嘆了大氣。
    2. 友人(艾美亞當斯飾演)與他坐在天台,友人把頭靠在他的肩膀上,畫面要漸暗進入黑幕時,西奧多是背對鏡頭,短促地吸了兩口氣。
    沒有答案的問題:莎曼珊真的是需要氧氣還是要模仿他什麼的而嘆息嗎?
     
    *「我喜歡的」金句時間_愛情裡的佔有,與無法佔有:
    莎曼珊(史嘉蕾喬韓森配音):「我同時是你的又不是你的。」
    “I’m yours, and I’m not yours.” said Samantha.
     
    喔對了,如果你對《雲端情人》的結局不是很滿意的話,我想這篇專欄可能會是你的救贖:https://sosreader.com/her_movi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