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投影機顏色不正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投影機顏色不正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投影機顏色不正常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𝒮𝓉𝒶𝓎 𝒽𝑜𝓂𝑒 𝒮𝓉𝒶𝓎 𝒸𝑜𝓂𝒻𝑜𝓇𝓉𝒶𝒷𝓁𝑒 . 身為一個微社交恐懼INFP人格的器材控阿宅擁有一台投影機也只是正常發揮。 . 這是我第一次買投影機,必須先承認我沒有研究的很透徹就下手了,我主要的需求除了追劇還是追劇,選的是view sonic的m1+g2。 . 以下是我的不專業購買原因: ...
投影機顏色不正常 在 文雨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15 03:38:24
𝒮𝓉𝒶𝓎 𝒽𝑜𝓂𝑒 𝒮𝓉𝒶𝓎 𝒸𝑜𝓂𝒻𝑜𝓇𝓉𝒶𝒷𝓁𝑒 . 身為一個微社交恐懼INFP人格的器材控阿宅擁有一台投影機也只是正常發揮。 . 這是我第一次買投影機,必須先承認我沒有研究的很透徹就下手了,我主要的需求除了追劇還是追劇,選的是view sonic的m1+g2。 . 以下是我的不專業購買原因: ...
投影機顏色不正常 在 反派暴食女子??♀️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9 01:02:07
📍台中東區 球客道 新開幕不久的球客道 就坐落在後火車站附近 主打真材實料水果冰沙 口味多達10多種!! 還有銅板價格的高檔食材炸物也超級厲害 今天就一次介紹給各位啦~~~ -環境 內用空間非常舒適 一、二樓座位都有插座 二樓除了一般座位外 還有兩間會議室也有提供租借呦~ 裡面有投影機跟白板 設...
投影機顏色不正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𝒮𝓉𝒶𝓎 𝒽𝑜𝓂𝑒 𝒮𝓉𝒶𝓎 𝒸𝑜𝓂𝒻𝑜𝓇𝓉𝒶𝒷𝓁𝑒
.
身為一個微社交恐懼INFP人格的器材控阿宅擁有一台投影機也只是正常發揮。
.
這是我第一次買投影機,必須先承認我沒有研究的很透徹就下手了,我主要的需求除了追劇還是追劇,選的是view sonic的m1+g2。
.
以下是我的不專業購買原因:
👍🏻1.我房間窗戶很大如果早上想看需要至少300LED亮度明流的投影機(我爬文得到的結論,我也不知道是否正確,有高手請賜教)
👍🏻2.內建的喇叭是Harman Kardon,以我對投影機的理解,我覺得配這喇叭有在思考使用者在乎使用者需求,我直接被打中,看劇聲音太重要,我絕對不會讓我耳朵聽爛聲音。
👍🏻3.可以360度投影,我夢寐以求的躺著看劇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唱my dream come true~)
👍🏻4.我原本很擔心投出的影像解析度跟色彩可是我毫無判斷的頭緒,我對viewsonic的印象就是一個電腦螢幕的品牌,打開電腦會有三隻鸚鵡顏色很漂亮,直覺覺得這品牌不會太差,買回來也真的很不錯r,顏色和在電腦上比我沒有看出來差異,用來追劇絕對可!只看投影這顏色我很可以,我就知道三隻小鸚鵡不會讓我失望🥰。
.
再來是求救使用上的困惑:
1.我在播放「六人行:當我們又在一起的時候」放出的畫面色調會一直偏黃又變回正常、偏黃又變回正常,我目前毫無頭緒原因,希望有專業人士解答😭
2.有內建T型矯正,但不知道為何我的畫面總是歪歪的,我猜可能是他架高的支撐腳只有一邊,沒有腳的那一邊稍稍會往下落一點,解法就是可以不要讓他單腳站就不要。
.
除了單腳站畫面會歪一米米我有一點小失望但還好是有方法可以解的,整體上我是很滿意,尤其是一個投影機有這樣的喇叭讓我很驚艷,還有開箱看到本人時也很驚訝體積小的跟一本聖經差不多,以後要帶出門露營也都很方便,在家跟一台電視螢幕比也真的省去很多空間,還不用擦灰🤣
.
結論就是我很喜歡💕,這陣子在家靠他提升了追劇的品質,讓眼睛也不用一直盯著電腦螢幕太久會痠。
.
以上,我堅守在家。
.
ViewSonic
#追劇 #追劇人生 #投影機 #宅
投影機顏色不正常 在 敗家空姐精品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本🇯🇵團購 : 5/24🇯🇵收單、7🈷️底寄出🙇♀️🙇♀️🙇♀️
商品:日本🇯🇵MU沐林 清檸抗菌 眼鏡萬用 擦拭布 一盒30片
價格:195
🔍下單範例:+1
🔥眼鏡、智能手機及任何3C都能乾淨溜溜🔥
✨輕鬆帶走指紋不留痕跡就是大加分啦✨
💯獨立包裝設計、攜帶相當方便
💯超大尺寸版型、使用更加順手
💯用途廣大多用、抗菌衛生潔淨
💯散發檸檬清香、減少刺鼻味道
💯殺菌酒精添加、放心優質產品
這款「眼鏡萬用擦拭布」真的很多用👏
在現今社會酒精是很重要的存在🤩
隨處都用酒精給他擦擦擦~安心安全
不管是眼鏡隨身物品或是周邊環境都適用
尤其經常攝影及使用高階3C的人
幾乎一定都會隨身攜帶清潔棉片💪
這麼方便又好用的產品你絕對不能錯過!!!
每次講完電話手機就留下討厭的污漬😱
孩子使用完平板總是油膩膩滿是手印😱
辦公室的事務機老是充滿厚厚的灰塵😱
到戶外用餐時桌面大多數黏膩有殘渣😱
外出時眼鏡髒了卻沒有洗碗精可清洗😱
公共電話的話筒不知道多少人使用過😱
公共廁所的馬桶幾乎都是髒亂的狀態😱
你是不是也經常受到以上情況的困擾😱
雖然已經養好攜帶酒精瓶的好習慣~
但加在衛生紙擦拭時一直出現紙屑好麻煩喔...
不僅浪費時間更不環保真的很煩人😭
來來來~這個產品的設計就是你最大的救星
眾多人許願多功能拋棄式的抗菌擦拭布👍
讓你輕鬆面對各種問題的來襲~快速解決更安心!!!
添加抗菌的清檸配方、味道舒適無腐蝕無殘害🍋
紙巾夠濕不會過乾、揮發性良好充分祛除表面灰塵及污漬
且不會對鍍膜及樹脂等發生相剋反應👌
小片獨立包裝、隨身攜帶或與人分享都OK
精緻外盒包裝、平時用來送禮也特別合適
絕對是讓你讚不絕口的貼心小夥伴!!!
📣適用產品📣
桌面/雜物/滑鼠/鍵盤/手錶/鬧鐘/電腦/電視/電話/玻璃/手機/平板/眼鏡/遙控器
/照相機/攝像機頭/投影機/影印機/掃描器/顯微鏡/其他光學儀器及3C產品等。
🔔貼心提醒🔔
❌此產品請用在外用物品上,請勿用在食器及食品。
❌本酒精為外用酒精,請勿使用於擦拭肌膚。
❌產品為單次拋棄式設計,請勿重複利用。
⭕️若擔心本產品可能侵蝕物品本體,請先在不顯眼處使用,無不良反應在使用較有保障。
✅✅規格:一盒30片
(商品顏色拍攝與實際會有些許誤差,請依實際商品為主)
尺寸:如圖示
(尺寸為手工測量,誤差尺寸±2cm為國際驗貨標準可接受範圍)
✅✅容量:約每片3.8g
✅✅產地:中國(台灣監製)
★注意!商品如有輕微污損、凹痕等情況,不影響使用範圍內皆不可退貨!
✈️📦物流運送有可能導致外包裝紙盒、塑膠盒或塑膠罐擠壓輕凹陷微損(無影響品質正常出貨),在意者請斟酌下單。
投影機顏色不正常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要來幫大家介紹一下視覺注意力的故事。
鏡好聽語音版: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520cul001
關於視覺注意力,我們首先要來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注意力是不是我們能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如果眼前有個事物沒有被我們注意到,那我們還看得到它嗎?
關於這些問題,最早以實驗來加以研究的,就是奈瑟(Ulric Neisser),也就是我們在《大腦好好玩》第二季第一集開場時,曾經提過的認知革命的四位重要人物之一的奈瑟。Neisse r在 1975 年,曾經做過一項先驅實驗,就是以疊合的影片,來測試人類的注意力能不能被分配。
這段影片,我們會放在以下連結中,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到連結中看一看。如果沒機會去看的話,也沒關係,我在這邊用語言來幫大家說明就好。
影片:https://youtu.be/nkn3wRyb9Bk
在奈瑟的實驗影片中,基本上就是把兩段影片疊合在一起,其中一段影片,是穿著白衣的籃球員在傳球,另外一段影片,則是穿著黑衣的籃球員在傳球。然後呢,這兩段影片會被疊合在一起。什麼叫做疊合在一起呢?疊合在一起,就有點像是你拿兩台投影機,同時投影在同一面牆上,然後影像就會疊合在一起那樣。
兩段影片疊合在一起之後,奈瑟就請受試者去注意數數看影片中的黑衣隊伍總共傳了幾次球。
結果發現呢,當受試者在專心數著籃球員的傳球次數的時候,很多受試者都沒有注意到有一位撐傘的女士出現在影片之中。
奈瑟根據這項結果,就提出了他的主張,他認為,受試者只能注意重疊影片中的其中之一,而無法同時注意兩者。當你全神貫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某些事物上時,其他的事物就會發生視而不見的現象。我們把這個現象稱為是「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關於這個現象,你可能會質疑,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這種重疊的影像太不真實了,所以大腦才無法處理?關於這個問題呢,有後續的實驗改變了影片的呈現方式,比方說,心理學家不使用重疊影片,而改在兩隻眼睛中分別呈現不同的影片,結果發現,受試者一樣只能注意其中一隻眼睛中的事物。
所以呢,沒有被注意到的東西,我們似乎就會看不見!
關於 Neisser 的這部影片以及實驗,很多人應該會覺得有點耳熟。沒錯,因為我們現在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在流傳的一部大猩猩影片,其實就是這部影片的後續作品,如果大家沒看過大猩猩影片的話,一樣可以看一下以下的連結。我們在這裡要跟大家說的就是,真正的第一版影片,其實不是大猩猩的影片,而是奈瑟在 1975 年的影片。
影片:https://youtu.be/vJG698U2Mvo
但是,為什麼 Neisser 的第一版影片默默無聞,但是後來的大猩猩影片卻爆紅呢?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 Neisser 的發現走得太前面了,因此當時大家無法理解這個發現背後意義,所以才選擇性的忽略了這項發現。
--
早期視覺記憶理論「像照相機」?
--
在 70 年代時,主流的視覺記憶理論認為,人類的視覺記憶形式,就是像照相機一樣,會把所有的視覺內容都一次儲存在一個暫存記憶體之中。
根據這樣的理論,所有的視覺內容都應該在腦中,因此不應該會出現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才對。也因此,當時的學術界對於奈瑟的發現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這項發現就一直被擱置、一直被束諸高閣。
雖然 Neisser 在 1975 年的最早發現被大家忽略,但是 23 年過後的 1998 年,終於有其他學者開始重新檢視這個現象,而這一次呢,終於讓 Neisser 的發現獲得了平反,並且讓大家開始重視到其中的意義。
在 1998 年的時候,兩位學者 Arien Mack 和 Irvin Rock 做了一系列實驗,結果都支持「不注意視盲」的現象確實存在。
--
「不注意視盲」
--
比方說,在一項實驗中,他們要求受試者去注意螢幕上十字形的+號圖案,然後每次+號出現時,受試者就要回答,在這個+號圖案中,是+號圖案的垂直線段比較常,還是水平線段比較長?
接下來,當受試者回答了好幾個回合,回答得正高興的時候,某一個回合螢幕上的+號圖案旁邊,就會突然出現另一個圖案,比方說可能是三角形。三角形閃現過後,實驗人員就會問受試者是否看見剛剛額外閃現圖形是什麼形狀?結果發現,很多受試者都無法成功回答這個問題。
結果顯示,當受試者專心注意某項作業時,可能看不到其他同時出現的視覺刺激。
關於這個實驗結論,各位聰明的看倌可能會想要反駁,你可能會說,這個實驗的結果可能和注意力無關,而是因為三角形是被呈現在視野周邊,沒有被直接呈現在凝視點的正中央,所以才看不見?
換句話說,你可能質疑,或許是因為受試者的眼睛一直盯著+號看,所以才無法看見視野邊緣的其他圖形,所以是視野太偏的問題,而非注意力無法分配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針對這樣的質疑,Mack and Rock 這兩位學者,做了另一項實驗再次驗證。這一次,他們請受試者凝視在螢幕中央的一個凝視點上。然後把+號排在螢幕的邊緣。作業內容和剛剛一樣,只不過這一次,受試者必須把視線凝視在中央的凝視點上,然後用眼角的餘光、去判斷視野邊緣的十字+號中的垂直線段或水平線段何者較長。然後呢,當受試者專注進行作業時,有時候凝視點會突然變成另一個圖形。
結果發現,受試者有高達 87% 左右(!)、偵測不到凝視點的這個變化。只有當受試者事前先被警告過凝視點可能會出現變化時,他們才偵測得到。
由此可知,即使受試者的眼睛一直凝視在凝視點上,仍然有可能錯過發生在凝視點位置的變化。所以說,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並不是因為視野的關係,而應該是注意力無法分配所致。
Mack and Rock 的一系列研究,幫不注意視盲的現象找到了紮實的證據,並引起了學界的重新重視。隔一年,1999 年,另外兩位心理學家 Daniel Simon 和 Christopher Chabris,就根據Neisser的原始影片,製作了改良版的大猩猩影片,結果爆紅,也因此讓「不注意視盲」的現象一砲而紅。
--
「不注意視盲」還是「不注意失憶」?
--
關於「不注意視盲」這個現象,有些人認為,這代表了注意力是我們看得見東西的必要條件。如果你沒注意看,視覺刺激就不會進入意識狀態。
關於這個看法,其實目前正是大家熱議的一個主題,有些人同意,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所以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或許可以自己思索看看。
在這裡,我們簡單介紹另外一種的看法。例如有沒有可能,其實注意力並不是看得見東西的必要條件?有沒有可能,在我們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其實我們還是看得見,只是看到的東西被迅速地遺忘了。
比方說在傳球撐傘的例子中,受試者其實可能看到了撐傘女子,但是因注意力不足,所以很快的就遺忘掉了。或者是在 Mack and Rock 的實驗中,有可能受試者其實清楚的看到三角形,但是因為注意力不足,所以很快就遺忘掉。所以說,注意力說不定和意識無關,而可能是和我們的遺忘速度有關?
這種說法,我們稱之為「不注意失憶」(inattentional amnesia)。而且更在我們先前提過的「早期選擇理論」和「晚期選擇理論」的爭論中,再多添加了一個新的立場,就是「超級晚期選擇理論」。
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理論認為,注意力介入的時間點非常的晚,是在語意分析以及意識都出現之後才介入。在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中,注意力影響的是我們能否順利回報而已,而和語意分析以及意識都無關。
--
為什麼我們看得見背景?
--
另一個可以思考、反駁的地方是,如果注意力真的是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的話,那我們怎麼可能還會看得見背景呢?
比方說,大家如果在開車時,眼睛專注地盯著路況,但是你眼角餘光所見之處,並沒變得一片漆黑,餘光可見座椅、方向盤等,並沒有因為我們全神貫注在路況上而看不見。由此可知,注意力並不是我們看得見的必要條件。對吧?
當然若要繼續辯論,你也可以說,不對,我認為注意力確實是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我們全神貫注在路況上,卻仍然還看得見視野周遭背景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仍然自動了分配了一些注意力給周遭背景,所以我們才看得到這些周遭背景。
至此,大家可以看到,這雙方的辯論攻防,其實兩邊都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爭論,而這也正是目前關於注意力和意識關係之間的重點議題之一。
關於細部更深入的爭論,在這邊我們就暫時打住,至於究竟哪一個理論才正確,現在大家也沒有定論,所以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和判斷。
--
「整合問題」:不同腦區的視覺刺激如何在腦海裡整合?
--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視覺注意力的理論和相關生理機制。
在介紹注意力的理論之前,我們要先來討論聽覺和視覺的差異,以及引發心理學家思考注意力理論時的一個重要現象。
首先,如果我們檢視「視覺刺激」或「聽覺刺激」的本質,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視覺或聽覺刺激,都是由好幾種不同基本特性所定義而成的。比方說,聽覺刺激包括了頻率、強度和音色等等。而視覺刺激則包括了顏色、線條的方位和形狀等等。
以視覺刺激為例,如果視覺刺激是由多種不同的基本特徵所構成,而且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負責處理這些基本特徵的腦區都在不同的位置,比方說,形狀是在 V3,顏色是在 V4 腦區,動態是在 hMT 腦區等等,那我們就要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對於一個物體的視覺經驗竟然是完整,而不是各自分離的?
這個問題,就是所謂的「整合問題」(binding problem)。
也就是說,如果視覺刺激的各種特徵是由不同腦區負責,但最後所有的特徵在被我們意識到時,卻是完美整合的狀態,那勢必腦中應該有一個機制在整合這些位於不同腦區內的視覺刺激特徵才對。
--
特徵整合理論
--
關於這個問題,Anne Treisman 就提出了她的「特徵整合理論」(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她認為,在視覺注意力介入之前的所謂「前注意階段」(pre-attentive stage),所有的視覺刺激特徵都尚未被整合,而是處於一種自由浮動的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這些視覺刺激特徵才會和物體整合在一起。
根據這個理論,如果視野中同時有好幾個物體,那在注意力介入之前,這些物體上的所有視覺特徵就會全部混在一起處於自由浮動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才會把每個物體應該要有的視覺刺激特徵整合在一起。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這個理論呢?Treisman 的特徵整合理論,其實做出了一些預測,剛好可以被用來檢驗理論是否正確。這個理論做出的預測就是,如果注意力介入的過程出現錯誤,就可能會出現特徵整合錯誤,也就是把不同物體的特徵錯誤的整合在一起的現象。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是「錯覺組合」(illusory conjunction)。
Treisman 在 1982 年就做了一項實驗,證實了錯覺組合現象的確存在。他首先在螢幕上快速閃現兩個數字以及四個圖形,然後要求受試者先回答數字,再回答看到哪些顏色和形狀的圖形。結果發現,有18%的試驗中,受試者會出現錯覺組合。
比方說,原本的視覺刺激中有一個紅色的三角形和一個黃色的圓形,但是受試者可能會說成黃色的三角形。
所以,從這個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知道確實有「錯覺組合」的現象。而 Treisman 對於「錯覺組合」的解釋就是,這是因為受試者把注意力都在數字上,所以才沒有足夠的注意力去整合四個圖形的視覺特徵,也才導致了「錯覺組合」現象。
好,聽到這邊,聰明的聽眾們又可以提出質疑了。什麼質疑呢?這個質疑就是,沒錯,你 Treisman 的確有發現「錯覺組合」現象,但是誰知道這是不是因為注意力不足的關係導致的呢?說不定是因為記憶力不好、動機不足等等的其他原因才出現的結果。你 Treisman 有證據可以顯示這真的是因為注意力不足所導致的嗎?
關於這個質疑,Treisman 也做了一些實驗來回應。比方說,Tresiman 決定直接操弄注意力,看看會不會影響結果。例如他要求受試者不要去注意數字,而改成直接去注意四個圖形,結果發現錯覺組合的現象減少了,因此這個現象確實應該和注意力有關。
--
布林氏症候群
--
還有另一項可以用來特徵整合理論的證據,就是布林氏症候群(Blint’s syndrome)。所謂的布林氏症候群,就是當與注意力有關的頂葉受傷時,病人會出現注意力異常的現象,就有點像是我們在大腦好好玩第一季第六集介紹大腦頂葉時的特殊病例那樣。
關於這些注意力異常的布林氏症候群病人,有實驗發現,這些病人的錯覺組合現象也確實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因此注意力應該和錯覺組合有關。
最後幫大家總結一下。我們在今天的內容中學到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不注意視盲」,也就是沒有被注意到的事物,我們常常就無法回報他們的存在。那至於我們無法回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完全沒看見,還是有看見但卻快速遺忘了,目前仍沒有定論。
還有,關於視覺注意力,我們也學到了崔斯曼的特徵整合理論,崔斯曼認為,在視覺注意力介入之前,所有的視覺刺激特徵都尚未被整合,而是處於一種自由浮動的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這些視覺刺激特徵才會和物體整合在一起。而一但注意力不足時,就會出現整合錯誤,也就會出現錯覺組合的現象。
以上就是《大腦好好玩》第二季第四集的內容,有機會的話歡迎大家試聽!我們下週再見!
鏡好聽語音版: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520cul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