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抄心經 改 運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抄心經 改 運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heng530220 (台北城中的真小人-丟我)看板Buddhism標題Re: [問題] 抄寫...
: 最近我男朋友運氣不好,工作不順利,
: 努力很久的案子也莫名奇妙的被搶orz,
: 有朋友建議我可以幫他抄寫佛經,再拿去廟裡的金爐燒掉,
: 燒掉時說迴向給某某某,說是可以改運,
: 因為我只有之前爺爺奶奶過世時有抄過佛經,
: 所以我一直以為這種”迴向”的事情,只能對已往生的人有用?!
: 想請問一下,迴向給活著的人也可以嗎..orz
: 還有如果我要抄的話,
: 一定要去廟裡拿那種印好的佛經嗎??
: (有些廟裡好像有會放那種印好的,然後有空白格可以寫,一整本的)
: 如果我自己拿白紙寫,寫到一定的數量再拿去燒可以嗎??
: 另外,如果我是去廟裡拿印好的回來寫,
: 在a廟拿的可以拿去b廟的金爐燒嗎??
: 再請問如果要改善運氣,有沒有說抄寫什麼經書比較有用呢?
: 在抄寫或在燒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啊??
: 謝謝
如果你只是想求好運的話 其實誦經迴向就可以得到一樣的效果
這樣子還不用浪費地球的資源 畢竟紙跟墨水都是要錢的
比你打算抄一抄拿來燒掉還要多一份愛護地球的功德。
至於誦什麼經比較有用?....心誠則靈。
哪一部經不是重點,心誠則靈。 最好是多作善事。
有空多去佛寺或是慈善團體當義工,效果更好。
道源長老開示 普皆迴向的意義。
轉載自:http://book.bfnn.org/books/0421.htm#a07
七、念佛與回向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講幾句話,打打閒岔:—
光陰真是快的很,轉眼之際,我們的念佛七就要圓滿了。昨天講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
第六大願「請轉法輪」及第七大願「請佛住世」。今天接著講第八大願「常隨佛學」,及
第九大願「恒順眾生」,第十大願「普皆回向」。
為甚麼要把最後三個大願一次講完呢?亦有兩種原因:第一是念佛七只有一天了,念佛七
打完了,開示也講完了,一切都圓滿了。第二是「常隨佛學」與「恒順眾生」是別義,「
普皆回向」是總義。即是將常隨佛學的自利功德,及恒順眾生的利他功德,用來普皆回向
的。是則願王雖有三個,而義意只是一種。故將最後三個大願,合為「回向」,一次講完
之。諸位留心聽著!下面分五段來講:—
1、回向的釋義
回是回轉,向是趣向;回轉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而趣向於所期之目的地,謂之回向。所
期之目的有三處:第一回向菩提,回轉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趣向於佛果菩提;是謂回因
向果。第二回向眾生,回轉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而布施於一切眾生;是謂回自向他。第
三回向實際,回轉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趣向於真如實際之理性;是謂回事向理。這三處
回向,又須合為二種;一者「隨相」,二者「離相」。回向菩提,回向眾生,是謂隨相。
回向實際,是謂離相。此二種義,缺一不可;若缺於隨相之義,則墮於二乘;以二乘人,
既不知回向佛果,亦不肯回施一切眾生。若缺離相之義,則墮於凡夫;以凡夫無處不著相
。所以回向必須有三處,回向菩提,以完成自利之行。回向眾生,以完成利他之行。回向
實際,以遠離二利之相,而會歸於中道理體。上來是總講回向的意義。下面再分講三個大
願:—
先解釋第八大願常隨佛學:佛是我們的師長,我們是佛的弟子。為弟子的必須隨著師長學
,而且須要常常隨著師長學,這樣纔能學得成功。如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初發菩提心,即
精進不退。為尊重佛法,不惜身命。經過種種難行的苦行。及至成佛之後,常時說法,利
益一切眾生。最後示現入涅槃。這都是給我們留下的好樣子,我們要隨著學,纔是正因,
纔是真修。所修的善根功德,既不求人天福報,亦不求二乘小果,專為趣求無上妙覺,故
名回向菩提。如是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皆隨學。這就是第八常隨佛學的大願了。
再解釋第九大願恒順眾生:即是恒常隨順眾生之種類根性,以利益之,成就之。我們對於
一切眾生,須要承事供養,而且必須盡其恭敬。要把眾生當作父母恭敬。要把眾生當作諸
佛恭敬。眾生有了疾病,我們為作醫藥。眾生迷失了道途,我們指示其正路。眾生處於暗
夜,我們為設燈明。眾生受了貧窮,我們助其財富。經云「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
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
喜。」讀了這段經文,可以知道恭敬供養眾生的原因,是為令一切如來生歡喜的。但這不
是最重要的道理,這只是如來的方便說法,漸次引進我們來恭敬供養眾生的。因為我們這
些凡夫弟子,只知道恭敬供養如來,而不知道恭敬,供養眾生。所以如來方便誘導說:凡
是欲令如來生歡喜者,必須先令眾生生歡喜。眾生皆大歡喜了,如來自然歡喜了。換句話
說:設若我們不肯恭敬供養一切眾生,但肯恭敬供養一切如來;則一切如來不會生歡喜的
。比方說:我們住的地方,遭受了風災水難;一切民眾無衣無食,無家可歸。這時來了一
位大慈善家,救災救難。我們知道了,就盡力的幫助他,去救濟災難!一切民眾轉危為安
,皆大歡喜;這位大慈善家,自必亦大生歡喜了。反之,我們坐視民眾受災受難而不救濟
;只忙著招待這位大慈善家,這位大慈善家能生歡喜心嗎?所以欲令如來生歡喜者,必先
令眾生生歡喜。然而這只是如來方便引導我們發心而已。在本經文中,尚有一段最重要的
道理,其他經中是很少見到的。我們應當注意及之!
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
等正覺。」
成等正覺是果,發菩提心是因;所以願成佛果者,須先發菩提心。然而菩提心何由生起呢
?乃由大悲心生起。是故大悲心乃諸佛之本體。再進一步研究,諸佛何由生起大悲心呢?
乃由於觀見眾生受苦之故。於是由大悲心而發上求下化之菩提心。由菩提心之因而得成佛
果。推本尋源,諸佛之所以成佛者,實因於眾生。如是而論,眾生乃是諸佛之恩人!我們
為甚麼要恭敬供養諸佛呢?因為諸佛是我們的恩人。如是既然要報佛恩,尤應報眾生恩了
。是則恭敬供養眾生,並不是專為討諸佛的歡喜的。而實是為報眾生之恩。這道理就比較
深一重了。然而下文仍有更親切的道理,諸位須諦聽諦聽!
經云「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
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
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菩提覺道,譬如一株大樹。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譬如樹上開的華。諸佛所證的無上正覺
,譬如樹上結的果。一切眾生,則譬如是樹的根,足見眾生之重要了!設若這株菩提樹沒
有根,則自然不能開菩提之華結菩提之果了。所以菩薩須發大悲心,饒益眾生。譬如以水
常常滋潤樹根,則枝葉華果,悉皆繁茂了。我們未讀本文之前,總以為菩提屬於諸佛的。
及至讀了本文之後,方知菩提屬於眾生!這種道理,真是太親切,太重要了!
諸位靜下心來想想看:設若沒有眾生,不見眾生苦,何能發起菩提心來呢?設若沒有眾生
,又到甚麼地方去修六度萬行呢?不發菩提心,不修菩薩行,則是沒有成佛之因;既無成
佛之因,何有成佛之果呢?是故菩提屬於眾生,我們必須要報眾生恩,要恭敬供養一切眾
生。
可是前面講過的一點更要緊的道理,諸位不要忘記了;即是須要隨順眾生之種類根性,以
佛法利益之,成就之。令一切眾生悉皆成佛,方可圓滿「恒順眾生」的大願。倘若只以世
間法恭敬之,供養之;而眾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不能出離生死苦海,怎能算是報眾生恩
呢?
最後解釋第十大願普皆回向:不但以第八大願自利的功德,以及第九大願利他的功德,用
來回向三處—菩提、眾生,實際。而是以前面九個大願的功德,通統回向於三處。故曰普
皆回向。
為甚麼一定要回向三處呢?因為是大乘菩薩的行願之故。大乘菩薩必須具有大智大悲,方
能上求下化。以大智上求佛道,即是回向菩提。以大悲下化有情,即是回向眾生。而所修
上求下化的功德,必須離相,以免墮於凡夫,即是回向實際了。是故須要回向三處。
2、回向的利益
回向能除「狹劣障」,能成廣大善法。凡夫執著成性,只想到卑處,想不到高處。只見到
小處,見不到大處。只解到淺處,解不到深處。這即是「狹劣障」。現在要回向菩提,菩
提乃是最高無上的佛果,如是我們的心就可以想到最高處了。要回向眾生,眾生乃是無量
無邊的境界,如是我們就可以見到廣大處了。要回向實際,實際乃是甚深微細的理性,如
是就可以解到甚深處了。把卑小甚淺的凡夫心,變成高大甚深的菩薩心,則無始以來的「
狹劣障」可以除滅了。回向又能成就廣大善法;我門所修的功德,倘若不回向菩提,則成
為人天福報。一經回向菩提,便成為最高無上的功德了。我們所修的功德,回施於一切眾
生;因眾生無量無邊之故,我們的功德也變成無量無邊了。我們所修的功德,回向於實際
;實際法性是遍一切處的,我們的功德,既與法性相稱合,自然也遍一切處了。譬如「回
聲入角」,小聲音可以變成大聲音。又如「滴水入海」,一滴水之性,可以與大海之水性
相稱合了。所以回向能成就廣大善法。
3、念佛與回向
念佛願生極樂世界,為的是「常隨佛學」,這與第八願王融而為一了。往生西方,求證智
慧神通,為的是回入娑婆「恒順眾生」,這與第九願王融而為一了。我們一心歸命阿彌陀
佛,為的是「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即是「回向菩提」。為的是「善知方便
度眾生。」即是「回向眾生」。為的是「聞已即悟無生忍。」即是「回向實際」。這與第
十願王回向三處融而為一了。
--
腰中雙綺帶 夢為同心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