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承攬管理計畫人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承攬管理計畫人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承攬管理計畫人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承攬管理計畫人數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桃園今日+0 疫情還沒結束,持續防疫不鬆懈! 今天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繼續守住。這一波的本土疫情,從5月11日開始到今天,中間我們歷經許多起伏,但我想疫情還沒有結束,各項清零計劃還在進行,我希望能夠確實完成,努力做好每一項防疫工作。 從去年開始,桃園累積相當多的防疫經驗,我們...

  • 承攬管理計畫人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6 18:41:56
    有 10,000 人按讚

    桃園今日+0
    疫情還沒結束,持續防疫不鬆懈!

    今天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繼續守住。這一波的本土疫情,從5月11日開始到今天,中間我們歷經許多起伏,但我想疫情還沒有結束,各項清零計劃還在進行,我希望能夠確實完成,努力做好每一項防疫工作。

    從去年開始,桃園累積相當多的防疫經驗,我們的堅持,我把它稱作為精準防疫2.0版。防疫要注重細節,我們的原則是,嚴謹疫調、擴大匡列、採檢要多次、隔離要確實,這四大原則,讓我們在面對幾起複雜且嚴峻的群聚事件,順利逐步圍堵疫情,我也簡單說明,在精準防疫的2.0版下,我們做了哪些工作:

    從5月10日到7月5日止,桃園有667件本土確診案例,其中有358位是衛生局精準匡列下,在居家隔離期間採檢確診。這要做很多的工作,我們疫調的案件數有703件,疫調工作人次是1406人次,從中我們匡列出5372位居家隔離,1648位自主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監測則有813位。

    同時,為了讓足跡追蹤更完整,我們也透過科技防疫,以及啟用簡訊實聯制調用機制,協助追蹤作疫調,申請調閱實聯制資料的次數是全國之冠。在疫調過程,衛生局同仁很辛苦,常工作到深夜,總是在最短時間內,與警察局、環保局同仁,即時疫調、即時匡列、即時採檢、即時消毒,市府投入相當大的疫調人力成本,從數字上來看,也匡住了53%確診個案,讓社區安全,也讓大家更安心。

    另外,桃園是產業的最大聚落,也是移工比例最高的縣市,有9萬7000位移工,我們配合各工業區以及企業,推動了移工固安計畫。這段期間,一共有302家企業參與,我們設置11處社區篩檢站,安排了5萬574人進行快篩,若採檢為陽性,會由防疫車隊送至防疫旅館,並由醫護人員再進行PCR檢測。

    截至目前,固安計畫有102人快篩陽性,但經PCR檢測皆為陰性,代表企業防疫安全有得到保障,也代表桃園對移工的分流管理計畫與健康維護計畫有落實。目前這項計畫已達到一個階段性任務,接下來我們會保留基本能量,作為民眾或熱區的快篩採檢站,也可搭配居家快篩作PCR的檢測。

    桃園位處國境第一線,國境的保護除了機組員、機場從業人員,還有機場的物流業人員。事實上,桃園機場國際航空貨運量創下歷史新高,超過疫情前,物流人員是非常忙碌的,在造冊之後將分頭進行接種作業。

    桃園貨運園區有四大公司,華儲公司接種比率24.9%、永儲公司長18.6%、長榮空儲21.9%、遠雄自貿港33.9%,其他像是報關行、貨運承攬業者,以及機場的貨車車隊,目前尚未接種,等疫苗撥交充足後,相信施打覆蓋率可以快速提高。國境防疫要嚴謹,國境第一線工作人員也要盡早施打,保護機場安全。

    今天早上,我們也進行桃園72歲長者疫苗施接種,造冊人數1萬6805人、實際接種為1萬1901人,接種率70.8%,施打疫苗更普及,也提升全民保護力。

    桃園今天+0,防疫工作不能鬆懈,我們一起努力,相信在精準防疫2.0版下,我們能逐步走向清零階段,恢復日常、恢復信心。

  • 承攬管理計畫人數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20:48:21
    有 912 人按讚

    『意外的有被推爆 那我們就來聊聊為何我會擔心今年台灣工地管理會有重大風險

    因為有版友可能不是相關產業或科系

    先介紹一下台灣幾個營造現場比較特殊的狀況
    (營造業每個國家都有各自遠早的發展歷程和特殊法規 所以獨特性比多數產業高)

    1.層層分包特殊文化

    先說一下轉包和分包不同

    轉包是拿到案子後抽管理費或業務費用後

    就把主要部分或整個工程再轉給其他廠商施工

    但分包則是主要得標廠商將一部分工程與其他廠商分工施工

    分包這件是在全球營造業都是普遍的

    但是分包的方式 規模 切分方式 層數 及分包後權責歸屬則有很大差異

    台灣的特色是營造業普遍規模很小

    (這點跟很多人的印象應該是相反)

    https://reurl.cc/KxL6D9

    全台灣營造業在109年第4季共有19,028家

    大約一萬四千家是丙級營造和土木包工業

    這還沒有計入材料行 設備廠商 資材公司等

    可能沒登記在營造業但會出入工地協助工程的廠商

    還有到處走跳的師傅(個人 夫妻檔 師徒)

    會有這樣的狀況是 營造工程很少有較長的持續性

    每個工地完工後 是否有相近的工程能續接 不確定性很高

    不像很多產業人員可以固定編制持續生產或提供服務

    所以營造廠會保留主要的主管和核心的技術人員

    等拿到下一個案子時 再依工程案的特性和規模 將工作分配給協力廠商

    協力廠商同樣有一樣的問題 所以會再把人力和機具不足的部分再分給下一級廠商

    這樣的層層分包 安全責任如何整體控管

    就跟最上面承攬工程的營造廠觀念 能力 制度有很大關係

    另外也跟各分包廠商有無合作經驗有關 有共同合作的經驗

    再效率 信任度上都能提高 也能降低一些工程風險

    .
    2.施工人員的非制度學習

    台灣早期多數施工人員的訓練都是師徒制為主

    師傅用他當徒弟受到的訓練方式再複製一次來訓練自己的徒弟

    這樣的現象一直延續到現在

    很多工序和工種 仍然是以師徒制為主要學習方式

    技術學校教的工種數量有限 而且經常與現場及時代有落差

    這也導致很多工法在操作上會有各種不一致的說法和見解

    甚至在安全的管理上 也缺少一致的認知和操作方式

    .
    3.工務及工地管理的大學教育

    大學教育主要還是以理論和學科知識為主

    實務經驗和實習 台灣的大學對其重視度反而低於歐美

    也就產生許多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與誤解

    因為缺少實際工地與操作經驗

    所以師傅一開始並不會信任大學畢業幾年 擔任工地管理人員的指令

    有時會聽從 也只是因為位階權力的關係 而不是從心底聽進去

    所以只要一沒有人督導 很多安全措施和流程就鬆懈了

    而大學畢業擔任管理的工程人員 對於工地的適應性通常也不高

    也不少人不願意與師傅和工人搭話 自然雙方更不了解彼此的顧慮和立場

    無法用師傅能理解的方式傳達重要的安全事項或調整安全管理方式

    直接用學校或機關理想的方式來管理 自然事倍功半......

    最後實際對工地工務管理影響最大的 還是由工地出身的管理人員為主

    但也因此許多觀念可能還停留在很早期的年代

    .
    4.公家機關的制度流程與認知

    公共工程許多的制度流程訂定是為了達到規範要求而做的

    多是參考國外的資料後再加以修改定案

    但國外的條件往往和國內有很大的落差

    也因此許多制度如果直接移入執行 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弊病叢生

    後來有許多學者和高階公務人員發現有這樣的問題

    所以會參考多國制度後 再拼裝修訂執行的流程與相關管理制度

    不過這裡又發生一個大問題

    多數參與修訂的學者和高階公務人員

    很少是工地出身 他們大多經常造訪工地作查核

    但查核那天的準備好的狀況和平常的工地運作狀況往往很不一樣....

    而且走馬看花的查核 無法看到很多實際進行的細節和環節

    所以將國外的制度拼裝後 再由缺乏基層實際經驗的專家學者和公務人員修訂後

    產生更詭異的制度 而這樣的制度和流程往往不但不能有效達到規範要求

    反而產生更多的虛工和紙上作業 以及越來越多的督導成本

    層層督導 高層督導去督導督導的督導 就會變成這種梗圖的情境....

    https://imgur.com/o3g9r8f

    這種狀況反而最容易發生危險 因為大家的注意力會放在文件上

    而不是現場 而且出事後 90%以上的時間和重點放在檢討和推託責任

    而不是討論如何避免下一次意外或特殊情況的處理方式

    .
    5.外籍勞工的管理

    外籍勞工可申請投入國家建設屬大規模的營造工地

    此外也有許多外勞學成後 會跑到私人案場工作

    與很多人的觀念再次相反

    外籍勞工如果在一開始就給與完整的安全訓練和觀念指導

    反而是最有機會持續維持的群體

    因為他們很怕違反相關規定會被遣送回國

    所以只要是聽起來合理 不影響他們收入的措施 大多會有意願配合

    這個情況在緬甸也很明顯

    緬甸在最近動亂前 有一陣子和平的日子

    很多地方都開始由外資投入 設置小型工業園區 想運用當度充足又便宜的人力

    那時聽去緬甸勘查的工程師說 當地主要投資的外資來源有

    台灣 新加坡 日本 中國

    而且只要看園區工地工人的打扮和配置大概就能猜到是哪個國家投資的

    安全帽反光背心備齊 還請好幾個人固定在路邊指揮交通(即使幾乎沒車子)

    這園區多半是日商投資

    工地工人有戴安全帽和反光背心 車輛進出時會有一組人跑出來指揮

    但沒車輛時沒人在外面的 通常是新加坡投資的工業區

    工地工人安全帽戴著但沒有扣好或看起來破破爛爛 背心有人有 有人沒有

    車輛進出時有一人不情不願 出來看看的 大概是中國投資的光業區

    至於沒有安全帽 沒有背心 擺一個電動左搖右晃的破爛假人在門口的

    大概就是........

    工人同樣都是緬甸當地人 但穿著和動作卻會因為不同國家的管理

    而有很大的差異.... 這情況在台灣也同樣適用於外籍勞工的管理

    .

    以上是台灣營造工地幾個特殊的狀況

    這樣的狀況在過去還能維持一些微妙的平衡

    讓工地事故的機率大概略高於工地外交通事故機率

    (考量從業人數和交通工具使用人數差異後的機率)

    但今年因為嚴重缺工的問題 恐怕會讓許多工地事故機率暴增

    嚴重缺工的原因就在於人力供需嚴重失衡

    需求面上的問題:

    1.科技廠快速大規模擴廠

    2.房地產熱潮增加大量建案興建

    3.前瞻計畫多以工程為主 短期過多工程案件需要執行

    供給面上的問題:

    1.年長工人退休或傷病缺工

    2.工地風險衛生隱憂和起步待遇難吸引年輕人

    3.缺少工地實際技術的技職訓練教育單位 (如果已經有訓練 不用從起步待遇做起)

    4.新冠肺炎造成外籍勞工來往狀況不確定性

    上述問題就造成今年恐怕得面對台灣營造歷史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缺工潮

    而上述的所有問題又會和台灣營造特殊的狀況 產生更致命的結果

    這部分也蠻複雜的 明天會再開一篇文來描述

    --------

    另外很遺憾的

    昨天找了一下兩年多前在八卦版的發文

    那時就有提到一些台鐵內部的問題

    雖然這次直接原因是工程外包廠商出了問題

    但這也反應到台鐵在管理上 偏向把風險管理的部分也全都外包出去的心態

    https://reurl.cc/NXLjGQ

    對風險管理的觀念和心態如果不修正

    台鐵事故仍然會頻繁發生 頂多是不同的人輪流砸鍋.....』

    Re: [問卦] 營造公司有沒有評鑑制度 https://disp.cc/b/27-doaf

  • 承攬管理計畫人數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22 14:09:23
    有 19 人按讚

    【驚!故宮展場安全維護竟委外給派遣公司 人事成本暴增】
      
    這兩天韓國瑜市長提及要將故宮66萬件文物一次展出,轟動武林,引發熱議。博物館的展覽具有教育文化功能,展示的文物並非如一般商品展售,把東西擺出來標價或簡介即可,必須做足策展的規劃。而故宮目前的空間場地、人力編制與策展能量,根本無法負荷。別說是文物全數展出,光是每年的特展、盤點、平日的修復維護,都得費上不少功夫(及預算)。
      
    很想問問韓市長,這幾年來,您是否曾自費走入故宮北院和嘉義南院?能否舉出目前故宮南北院的三個展覽名稱?一個從不關心文化建設,就連今年是高雄市史博館建物八十周年都毫無作為的市長,只想把故宮國寶當作招攬遊客的工具,不僅讓外界看見韓市長的文化素養有待提升,更凸顯其欲將文物全數展出的構想過於好大喜功、也不切實際。
      
    韓市長的國政顧問團更是失職,前有黃發言人把義和團的天王稱為團長,毫無歷史常識,若真要故宮列為觀光政策的大亮點,事前更該好好了解故宮等文化館舍的議題。就算沒時間研讀故宮預算、年報或業務報告書,至少打個電話給柯志恩或蔣乃辛議員徵詢意見(這兩位國民黨籍的立委過去在教委會的表現比陳學聖委員認真多了),以免發言頻頻出糗。
      
    我好奇地查對了故宮108年和109年度的預算,沉痾依舊,浮編預算更為嚴重。
      
    過去幾年,故宮在審查預算時,常因臨時人員的人數和經費過多而被立委盯上,人事主任慣用的101招,就是拿著資料來解釋,強調這些人力是必要的,他們之後會持續檢討等遁辭。立委們輕輕放下的理由則是,基於尊重與保障臨時人員的工作權,也希望故宮能減少這些非典型(派遣或勞務承攬)的雇用方式,改以正式職缺聘用。
      
    105年度的預算書中,安全管理維護的臨時人員酬金展場服務人員酬金2088萬1千元,106年 2098萬2千元,107年2240萬元。
      
    簡單說,臨時人員的進用、訓練及管理,過去是由故宮安管室負責。從108年開始,改採勞務承攬,展場安全維護發包給人力派遣公司負責統籌,預算卻高達3848萬5315元,故宮的預算書卻沒有清楚揭露這筆委辦費用編在哪個處室。
      
    106年12月13日故宮院長林正儀在〈國立故宮博物院107年度施政計畫及歲入歲出預算案報告〉第7頁提到,安全管理維護編列1億3163萬2千元,較上(106)年度預算數1億6521萬1千元,減列臨時人員酬金及一次性消防設備汰舊改善等經費,共計減少3357萬9千元。
      
    事實上,檢視107年度預算書,安全管理維護項下的臨時人員酬金仍列了2240萬。到了108年度,故宮展場巡視的人力已經改採委外的方式發包給派遣公司。
      
    問題來了!
      
    翻開108年的故宮預算書,安全管理維護項下的臨時人員酬金歸零,那麼,遊客在展場上看到的巡邏人員打哪兒來呢?故宮安管室竟把這項核心工作,交給秘書室統一發包給派遣公司,108年的預算金額為3848萬5315元,109年的預算更高達3951萬635元。
      
    原本以臨時人員進用方式,一年經費約2240萬元,發包給派遣公司後,費用卻大幅飆升76%。人民的納稅錢,居然如此亂花!更不消說,故宮把人員進用、訓練及展場維護工作交給派遣公司,在故宮的業務報告與預算書中完全沒揭露此事,也未告知社會大眾,要做這件事之前有呈報給行政院,或是做過縝密的風險評估作業嗎?
      
    請教行政院蘇院長:
      
    問題一、一般民間公司為了降低人力成本,可能選擇將徵才和教育訓練等業務委外辦理,進用的方式改為定期契約(派遣或勞務承攬等),為何故宮將人力委外給派遣公司,費用卻增加了近一倍?
      
    問題二,為何行政院主計處和監察院審計部,對故宮預算書長期呈現的簡陋隱匿等疏失視而不見?
      
    另外也想請教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委員們,您們有好好審查把關故宮的預算嗎?故宮這幾年的預算膨脹,政務人員把一份數百元的故宮月曆當成他們個人的公關禮品大量發送(還不包括其他的文創商品),這些陋習都不用監督嗎?
        
    #蘇貞昌
    #韓國瑜
    #故宮
    #展場安全維護
    #派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