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扛粵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扛粵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扛粵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扛粵音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前跟幾位愛吃的朋友,成立了一個「中菜團」的小組,顧名思義就是要到處吃中菜的小團,第一家拜訪的餐廳,是新北第一高餐廳的「望月樓」,負責訂位的艾瑞克那天先點好,羊肚菌脆皮素鵝、柚子片皮手撕雞、鮮蟹肉石榴球、荷葉米沙牛小排、鐵觀音煙燻淡水白鯧、抱子甘藍炒蘆筍。主廚蘇權暉師傅是年輕輩粵菜廚師的扛霸子,有天...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5萬的網紅EHPMusic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微信公眾號:ehpmusicchannel ---...

扛粵音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05:06:23

每次大家吃飯,都會主動替所有人倒飲料、拿筷子。 __ 去年,我和系上的幾個朋友自己糾團跑去日本北海道畢業旅行,一共玩了四天 在最後一天準備要離開時,我們本來都想再跑去札幌逛逛的,就只有一個同學說她想脫團,去買點花 . 「花?那不能帶回台灣吧」 . 『我沒有要帶回去呀』 . 細問之下,才知道她是想...

扛粵音 在 台中 藍色起士,美食咖啡旅遊,taichung,taiwa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5:37:22

#屋馬燒肉國安店 📍2180雙人套餐 📍無骨雞腿肉-椒鹽$160 📍極盛松坂豚-厚切$190 - 台中燒肉扛霸子屋馬展店到中科米平方商場囉!🎊 裝潢氣派漂亮.對中科跟海線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 商場還有宇良食.嘻遊聚親子餐廳.赤沐.名粵軒 之後還會有双双咖啡和棗點子😍 朋友聚會慶生同學會多了國安店的...

  • 扛粵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2 00:37:44
    有 573 人按讚

    年前跟幾位愛吃的朋友,成立了一個「中菜團」的小組,顧名思義就是要到處吃中菜的小團,第一家拜訪的餐廳,是新北第一高餐廳的「望月樓」,負責訂位的艾瑞克那天先點好,羊肚菌脆皮素鵝、柚子片皮手撕雞、鮮蟹肉石榴球、荷葉米沙牛小排、鐵觀音煙燻淡水白鯧、抱子甘藍炒蘆筍。主廚蘇權暉師傅是年輕輩粵菜廚師的扛霸子,有天份又認真。
    大家對柚子片皮手撕雞,頗多好評,這道當年澳門八餐廳吳師傅的菜,雞片皮下,師傅快速撕肉,與泰國白柚拌勻,再將雞皮蓋上。清爽甜香水嫩,風味清奇足韻。
    另一道煙燻白鯧更是厲害了,魚肉用蒸的,蒸過之後用鐵觀音熏味。下箸的觸感好似夾煎過的豆腐,留下魚骨的整身放在勺中炸定型,吃完魚肉後剪開魚骨。(做法的敘述是初社長寫的,我借用一下) @ 望月樓 Moon Pavilion

  • 扛粵音 在 安導愛講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5 22:31:16
    有 112 人按讚

    今天跟著🚂鵝房宮壽司公益列車🚂
    來到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
    在張志民 TORO桑的介紹下,意外的認識了這位趙秀容修女!

    趙秀容修女1960年從義大利遠渡重洋來台宣教,1972年在那羅部落創設「天主教私立方濟幼兒園」一肩扛起山區學童的教養任務,從學齡前到長大成人、甚至是部落家中大小事也義不容辭。
    今年88歲的趙秀容修女,來台已滿一甲子,部落的村民早就把她當作自己的親人,都會尊稱她「mumu」(泰雅族語的母親),Toro桑很感佩趙秀容修女的精神,藉這次的🚂鵝房宮壽司公益列車🚂,特別帶領大家來方濟幼兒園向修女致意,並捐贈冬令所需的資源。

    安導個人覺得,同樣是聖母的信仰,今天如果換成媽祖要我去義大利宣教長達五年就好,我做的到嗎?
    趙秀容修女的行為早以超越信仰,終身奉獻他鄉異地,捨身為人的大愛精神,是值得我們借鏡與珍惜的💖

    ✝️天主教私立方濟幼兒園
    💒新竹縣尖石鄉錦屏村那羅134號
    ☎️03-584-1606

    #鵝房宮壽司公益列車
    鵝房宮
    鵝房宮旗艦店
    春日宴 粵菜 喜宴
    香蕉 王俊傑
    強尼創意行銷-燈光、音響、舞台、活動企劃執行
    #安導愛講古

  • 扛粵音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7-13 13:59:46
    有 1,188 人按讚

    《從臺灣回去以後,我居然要教媽媽做人?》

    #媽你小聲一點#

    我們家在珠海的郊區,地廣人稀,人們說話的時候,有點像中間隔了一座山,音量也是足夠傳十萬八千里的。

    平日在家,我時不時會被媽媽的嗓門嚇到。媽媽愛從一樓大喊在二樓房間裏的我的三個字大名。「媽咪!拜託你可以小聲一點,我聽得見,人家臺灣人說話可沒這麼大聲的。」

    家中的小姪子兩歲了,說話可謂是中氣十足,我開玩笑說:「你這樣的分貝喔,在臺灣要算噪音污染。」

    逛街走在路上,當有人在公共場合吸煙,我會忍不住吐槽:「真沒公德心,臺灣人就很少在路上吸煙。」

    跟媽媽去吃飯時,我說我們把垃圾稍微收一下,「臺灣人會自己清理廚餘。」

    #未來的旅行#

    陸生親屬可以辦理探親簽證,時長為一個月,這是尚未開通自由行的珠海居民所羨慕的。我跟家裡人承諾,在我讀書的四年中,要帶大家在臺灣深度旅行一次。但在此之前,我必須要讓家人們「做好準備」,例如改改大嗓門。

    哪怕我提醒多次,媽媽說話還是很大聲,我真的受不了了。我都講了這麼多次了!為什麼還是這樣「粗魯」呢,哎呀請你小聲一點啦!你這樣去到臺灣怎麼辦!人家都要轉頭來看你!

    終於,媽媽也受不了了,說:「大不了我不去了!去臺灣這麼麻煩,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都不敢去了!」聽到媽媽這麼說,我才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多討人厭。

    #臺灣教會我的包容我全忘了#

    我一直標榜在臺灣學會包容和體恤,我卻連自己的家人都無法同理對待,一回來便自詡「文明人」自居,認為自己見多識廣,知書達禮,頭上籠罩光環。實際上是自以為是,自視清高,本末倒置,我那對人評頭論足指指點點的模樣,是連對人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的。

    老師讓我們去看到一個人背後的社會脈絡,從現象透視本質,我這邊說好,那邊卻把學到的全部寫在試卷上還給老師了。

    臺灣和珠海的城市發展歷史根本不一樣,臺灣人和珠海人的生命經歷也不一樣,時間、空間、際遇、因果都不一樣,我卻用同樣一套標準來「定義」和「要求」,根本是不解風情,煞風景!

    #大陸餐廳像炸鍋#

    老師曾去中國大陸,跟朋友們坐在同一桌吃飯,那一桌只有老師來自臺灣,大家都很歡迎她來做客。老師形容當時的場景:「我以為自己在一口炸鍋裡頭!」因為,「連跟坐在對面的人說話,都聽不見,一定要用吼的!」

    大陸朋友跟她說話的時候,輕聲細語,小心翼翼,但是轉頭跟自己人說話的時候,立刻又「哇啦哇啦」手舞足蹈起來⋯聽老師敘述這一切,我笑得不行,實在太有畫面感了!

    #捷運遇到大陸客#

    有一次搭乘臺北捷運,遇到了五個大陸觀光客,三個家長,兩個小朋友。一位媽媽在我身邊坐下,頓時,我身邊仿佛點燃了一串炮仗!那位媽媽跟坐在對面的兩個孩子說:「給我小聲點!從現在開始!不許說話!看看你們誰堅持得久!」媽媽啊,你自己的聲音就有夠大的⋯

    兩個孩子裝模作樣坐好,挺胸,雙手放膝蓋,眼珠子卻咕嚕咕嚕轉,下一秒就要忍不住破功...當下我如坐針氈,不是因為自己耳膜痛視野花,而是我擔心周圍的臺灣人會因此留下不好的印象。

    後來我跟老師聊過這件事,我說老師啊,好奇怪,如果在大陸看到這個場景,我會覺得這樣的親子互動很可愛,因為我瞭解大陸,我瞭解大陸人,她們都是善意的,那位媽媽是真的想要讓小朋友乖乖保持安靜,而兩個小朋友長得水靈,頑皮得來讓人忍俊不禁。

    可是在臺灣,
    我就怎麼也笑不出來。

    #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看起來很不堪#

    我問老師感受如何,老師說:「沒有一個人會希望自己看起來不堪。」每一個人,都會希望自己越來越好。有時候她在想,如果她經歷了和中國大陸一樣的歷史傷痕,文革、教育停滯十多年、文化斷層,傳統文化遭到史無前例的破壞,她會是什麼樣子。老師說:「要多一份理解。」因為瞭解,所以包容。

    當知道了背後的故事,自然會擁有另一種的態度和看法。只有無知和狹隘者,才會以「文明」取笑他人。

    老師說她對中國大陸充滿信心,就拿她兩次去北京的經驗來看,第一次去的時候天灰濛濛的,第二次去已經有很清爽的藍天了!城市的發展更是讓人驚豔。「中國大陸有十四億人口,如果這十四億人口能夠變好,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會帶來非常巨大的正面影響!」但老師也說,這需要循序漸進,終有一日,會大不一樣的。何況,我們已經在慢慢證明這一點了。

    但話說回來,大陸也有自己的講話方式啦,這樣「劈裡啪啦」的表達方式,也是某一地區地方文化的體現。例如東北人豪邁,西北人直爽,北京人愛耍貧嘴,這都是大陸北方人的不拘小節,而南方,江南的吳儂軟語,廣東的溫柔賢慧,四川的潑辣俏皮,同樣特點鮮明。若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些都很可愛啊。


    #曾經的脈絡#

    看臺灣,也不能只看到臺灣都市現有的城市化進程和臺灣人的氣質風度,而要看到她曾經經歷過怎樣的歷史,又發生了怎麼樣的蛻變。我來臺灣之前,2016年,就有人說中國大陸就像九十年代的臺灣,經濟騰飛,文化交融薈萃,人們視野開闊,吸收很快,學習很快,成長很快。

    回到開頭講的,我的媽媽。

    其實,媽媽不應該跟臺灣人比,
    而應該跟從前的媽媽比。

    媽媽的雙親早逝,只讀到小學畢業,她柔弱的雙肩就要扛起整個家,出來打工補貼家用。九十年代,她二十歲不到,從湖南農村來到珠海小漁村,她說那時候啊,連飯都吃不飽,更何況奢望一個遮風擋雨的天花板。

    媽媽被廣東本地人欺負,在陌生的環境裡像傻瓜,什麼都聽不懂,因為有外地腔,公共場合連話都不敢說,會被人嘲笑,被人排擠,完全是一隻受傷的兔子。媽媽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努力打拼生活。

    鬥轉星移。現在的珠海,不是臺灣和香港男人的「享樂天堂」,不是小漁村了。現在的媽媽,能說一口在廣東暢行無阻的標準粵語,憑藉辛勤勞作,撐起家庭的大雨傘,不再畏手畏腳,人變得自信開朗,落落大方。媽媽待人有禮,上公車會讓座,不亂扔垃圾(我小的時候是看過媽媽亂扔的⋯),對服務生說話也從不大呼小叫。

    #我一定要帶媽媽來臺灣#

    我們家枝繁葉茂,整個家族十幾人口,當我帶他們同時走在臺灣的街上,那簡直就是帶了一支陣頭隊伍,敲鑼打鼓,雞飛狗跳,跟廟會似的,一定會惹行人注目。

    但是我看到媽媽,看到她一直以來的「變化」,我會非常希望帶她和其他家人來臺灣看看,看看這座讓我成長的小島。

    臺灣,或者說其他類型的「文明」,所存在的意義不就是讓人有所借鑒嗎?我希望臺灣的溫柔和敦厚,可以感染到家人們。

    #滿懷希望,不做文明暴發戶#

    媽媽在進步,珠海在進步,中國大陸也是在進步的。我不該以臺灣之名對大陸嗤之以鼻,不然我跟暴發戶有什麼區別,他們是「資本暴發戶」,我是「文明暴發戶」。

    來臺灣讀書和生活,在這裏見到臺灣的優點,只會讓我堅定,同時對自己的來處滿懷信心,充滿希望。我相信在雙方的彼此借鏡之下,歷史會穩步前進,我們的未來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2019.07.13明媚午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