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重新開始,正式回到軌道 「彥博,恭喜,今天畢業了!」
林頌凱醫師用超音波照完,微笑著和我說著,
「放心!全力去做訓練吧!」 我突然整個眼眶快泛紅,等了這一句話,
4個月的調整與修養,終於恢復了…
去年10月約旦賽事結束後,因為賽事強度太強,
身體一直很疲勞,直到右膝開始緊繃...
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重新開始,正式回到軌道 「彥博,恭喜,今天畢業了!」
林頌凱醫師用超音波照完,微笑著和我說著,
「放心!全力去做訓練吧!」 我突然整個眼眶快泛紅,等了這一句話,
4個月的調整與修養,終於恢復了…
去年10月約旦賽事結束後,因為賽事強度太強,
身體一直很疲勞,直到右膝開始緊繃不太舒服,
無法蹲下,柬埔寨撐完賽事結束後,
疼痛感更加明顯,
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過,不管放鬆肌肉或休息,
狀況依舊沒有改善,心裡知道不太對,
原本計畫繼續加強訓練,只能喊停,
前往聯新醫院 – 林頌凱醫師檢查說,X光很漂亮,可以當教科書了,
我先是卸下了心防,至少骨頭沒事,
但超音波照到一半時,頌凱醫師突然謹慎說:
「嗯…彥博,內側膝蓋…有點積水喔...」 當下,我開始不安,知道,有點嚴重,
頌凱醫師抽出積水,這痛,真的咬牙難以忍受,
但肯定和我說:
「彥博,你放心,我們全力治療,一定會好!」
是,我抱著信念,相信著,很快的,我就可以回到訓練場上…
接著每兩周二早上,
我都自己從台北前往到中壢聯新醫院,
給林頌凱醫師檢查與治療,然後趕回台北工作,
或是全台校園公益分享時,
從台南,飆到中壢治療,再趕下高雄,
即使路途遙遠都不要緊,只要能夠讓膝蓋盡快好起來,我什麼都願意,
但我最害怕的,其實就是打針,
PRP、葡萄糖、針灸放鬆,
每一次、每一次,每一針、每一針,
我痛到一直緊抓著床單,
然後鼓勵著自己:
「這次打完就好了,很快就會好的。」 但,幾個禮拜過去,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
所有的訓練停滯了,無法穿上跑鞋,無法回到山上,
我的心越來越慌、情緒也跟著被影響,
無法跑步,也是唯一可以宣洩壓力的管道,
右膝疼痛、緊繃、不舒適感,一直存在著,
無時無刻,每分每秒,
一直都感受到它的存在,越來越煩躁!
甚至會氣到和膝蓋說話:
「你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 情緒越來越被壓抑,
看著比賽日子慢慢倒數,
摩洛哥簽證、贊助還沒有著落,
加上工作與生活上的許多壓力,我被壓得有點喘不過氣,
陷入了一種可怕的憂鬱,這段日子,真的很難過,
好漫長,甚至開始焦慮胡思亂想,
「韌帶會受傷嗎…」
「半月板有可能破裂嗎…」
「以後…不能再跑了嗎…」 做完詳細的MRI檢查後,頌凱醫師看著我,
拍著我的肩膀,鼓勵著說著:
「彥博,檢查出來,一切都沒有問題!
韌帶沒事、半月板也很健康,軟骨也很漂亮,
不要擔心太多,只是over use過度使用造成,
很快就會好起來的!給身體一點時間。」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知道還要多久,
和頌凱醫師討論後,減少膝蓋的壓力與衝擊,
用交叉訓練的方式來取代,核心+飛輪,
所以過年才從台北騎車到雲林阿嬤家251km當作復健,
這陣子暫時離開跑步,做了其他不一樣的事,
壓抑的心情稍微緩解一些,
急,也沒有用,只會更亂,
我嘗試慢慢靜下來,聽身體的聲音,
諮詢許多相關知識和傷害機轉,
了解可能發生的原因,
緩慢的,耐心的,做各種的恢復訓練,
然後,每天睡前和膝蓋說話:
「明天,要好一點點喔。」
起床後,每天第一件事情,都會做壓力測試,
好像…一點點,一點點正慢慢恢復,
直到過年後,我嘗試做了第一次的快走+慢跑,
突然間,一個感覺!我知道:「好像好了!膝蓋好像好了!!」 接著連續幾天,我嘗試緩慢的跑步,
雖然有一點緊繃感,
但每一天,正慢慢的減少,直到上周,
第一次可以連續跑30分鐘時,我在河濱公園開心到快要流淚,
:
「我能跑了!終於能跑了!」
「終於不痛了!能夠開始訓練了!」 直到今天頌凱醫師最後的檢查,卸下了心中的大石頭,
我感受到這份喜悅,終於,能夠在穿上跑鞋,
做我熱愛的事
小幫手一直不希望我說出來,怕會影響某些人對我的觀感,
為什麼不舒服還要去比賽?
為什麼不對自己身體負責任?
但我覺得,這就是運動員最真真切切所會發生,現實與必須面對的事,
跑步,就等於是我的生命,
受傷了,面對低潮,這段期間,真的很可怕
這次的經驗讓我學到-
當問題發生了,去面對它,處理好情緒,
去尋找各種方法,給自己一點時間,直到恢復
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後,才能繼續往前走
謝謝頌凱醫師,這幾個月不斷給我鼓勵,
細心的幫我檢查與治療,謝謝您
#重新開始
#備戰
#我還是怕打針
林頌凱醫師 Dr.53
打完葡萄糖可以運動嗎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著社會平均餘命增長,50歲以上慢性疼痛與退化似乎成國民病,台灣每七人就有一人受關節疼痛所苦,變天時關節常常「喀啦」作響,當復健及藥物治療無果時,難道只有換關節或開刀可以選擇嗎?近年來越來越紅的PRP、玻尿酸、葡萄糖增生療法,真的有效嗎?而哪些疾病適合?又要如何選擇呢?
慢性退化疾病
當我們關節長時間因過度負重而導致受力不均,常伴有肌力不足、韌帶鬆弛、肌腱問題,關節周邊軟組織就容易發炎、腫脹、僵硬,關節軟骨也會磨損,周邊硬骨形成骨刺。在膝關節稱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在肩關節容易產生五十肩或肩關節炎,肌腱問題如鈣化性肌腱炎、旋轉肌破裂;頸椎、腰椎中的小面關節退化、骨刺、椎間盤會壓到神經,產生神經痛、無力、手腳麻;手肘肌腱發炎多為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
醫師正確診斷疼痛原因後,早期對症下藥,保守治療如:藥物、復健物理治療、肌力運動,當治療成效不佳或無法自我修復時,可選擇打針注射、震波治療。
疼痛治療有哪些選擇?又該如何選擇?
類固醇注射
當急性發炎疼痛時,可施打類固醇,快速止痛、消炎,關節過多積水時,醫師將體液抽出可迅速消腫。然而類固醇無幫助組織再生能力,也不宜頻繁施打,某些部位也不建議使用類固醇注射,最新研究指出:網球肘、足底筋膜炎,旋轉肌破裂等,頻繁施打類固醇易增加組織脆化,長期可能產生肌腱、筋膜斷裂,並易再次復發。
玻尿酸注射
我們人體關節液本身就有玻尿酸物質,研究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關節內玻尿酸濃度會減少,大幅降低軟骨的保護力及抗發炎能力。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可潤滑受損軟骨,減少關節軟骨和組織磨損,副作用較少,目前有分長效或短效劑型,玻尿酸可視為保養,止痛效果較慢。健保給付膝關節玻尿酸注射標準為:針對60歲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未達開刀標準,在同一家醫院使用口服藥物與復健治療半年以上都無效時,健保給付施打玻尿酸,連續施打三次,效果可維持半年。自費長效高分子玻尿酸,因分子大吸收慢,效果長達一年。市面上有不同廠牌玻尿酸,而未有研究證實熟優熟劣。玻尿酸不止侷限膝關節,退化性肩關節、髖關節、踝關節、肘關節也都適用,但除膝關節以外其他非健保給付範疇。
增生注射治療 (再生注射治療)
當慢性發炎或退化時,建議選擇增生療法或PRP血小板血漿注射。增生療法是將5~25%葡萄糖溶液注射至關節、韌帶、肌腱、神經、肌肉軟組織,刺激組織重新修復、再生,研究顯示大於八成患者明顯有效。增生療法一個部位一般注射1至10針以上,施打3至6次,每次施打間隔為一週至一個月, 年紀大或嚴重損傷患者治療次數會增加,增生治療可強化關節內軟骨及關節外組織功能及穩定度,重建軟組織之張力網,改變發炎環境,減緩疼痛。相較PRP,葡萄糖增生療法為多點治療,價格不像PRP昂貴,而增生治療需更高的醫師注射技術、超音波診斷、生物力學、功能評估能力,治療時間也較長。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可合併玻尿酸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治療,更有效改善疼痛及修復受損組織。增生注射治療後多會有數天發炎疼痛感,病患注射後一週內不建議吃消炎藥物或貼布,以免減低增生療效。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platelet-rich plasma)是將患者血液離心,抽10cc以上血液,去除紅血球後剩餘4~5cc,內含豐富生長因子的血小板血漿,施打患部促進損傷組織生長,幫助組織跟關節軟骨修復。PRP可治療範圍很廣,適應症同上述葡萄糖增生治療,甚至對骨折癒合不良也有效,許多運動員也選用PRP,助於長期運動傷害的韌帶、肌腱、關節再生修復。而臨床上,PRP幫助組織再生及改善疼痛比葡萄糖增生療法、玻尿酸及震波效果好,但價格也高得多,一次要一至兩萬,注射後幾天內的疼痛感也較強。不同年紀患者PRP內含生長因子及本身修復能力不同,年紀越大生長因子減少,性別跟體質也使得效果不同。雖PRP對疼痛有更好的療效,但非萬靈丹,文獻上仍有一成至兩成之病人無改善。
體外震波治療
廣義來說,體外震波也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增生治療,將高強度能量脈衝施予患部,促進可控制的發炎反應,破壞軟組織的病理鈣化,刺激體內生長母細胞、纖維母細胞,使受傷組織骨質新生、結締組織如肌腱韌帶及筋膜之癒合,降低疼痛發炎。現今美國FDA認可的震波適應症有鈣化性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網球肘,其他疾病仍在研究中,臨床上慢性肌腱炎、筋膜炎,震波比一般物理治療更有療效,治療需四次以上,儀器有分擴散式和聚焦式的,每次依照部位打兩千到三千發,打完可能輕微紅腫瘀青數日。大多數患者感受到症狀好轉為治療兩週後。文獻顯示體外震波對疼痛治療成功率為65%至95%,平均80%。
針灸、乾針、激痛點
疼痛常伴隨肌肉緊繃,產生所謂的『激痛點』,又是中醫所稱的『氣結』,西醫對於肌肉緊繃處可用針灸、乾針、激痛點治療,用針灸針或針筒細針快速在肌肉上進出,放鬆緊張的肌肉筋膜。
何時需要開刀?
當嚴重疼痛,非手術治療皆無任何成效甚而每況愈下,或頸椎、腰椎疾病併發大小便失禁、關節嚴重變形,建議開刀治療。若無以上情形,開刀的時機點並非絕對,開完刀也不代表一勞永逸,且手術後對軟組織破壞,會使肌力穩定度下降,未來可能增加其他病發症。需不需要開刀,是否一定得開,建議民眾尋求第二醫師意見,或先嘗試非手術之治療方法。
結語
隨著醫學進步,非手術的治療跟技術也推層出新,選擇也越來越多,以經濟考量,慢性疼痛通常會先選擇玻尿酸、震波或增生療法,若無成效再選擇PRP。無論接受何項注射治療,都不是治療的終點,也不表示注射完可以不用復健、不用運動訓練。注射後建議休息兩週至一個月,不宜從事劇烈運動,可從事非衝擊類型運動;而復健、肌耐力訓練及體重控制,更可自我增生及修復傷處,且有效維持關節軟組織穩定。對於疼痛如何選擇,目前越來越多坊間診所甚至醫美都推行PRP或玻尿酸注射,施打醫師技術及方式不一,施打次數也根據不同部位及損傷程度而有所不同,患者建議諮詢專業復健科、骨科、疼痛科、神經內外科醫師,找出關鍵問題點,實行正確治療。
打完葡萄糖可以運動嗎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節退化、肌腱及韌帶撕裂,一定要開刀嗎?有無非手術的積極治療?
隨著社會平均餘命增長,50歲以上慢性疼痛與退化似乎成國民病,台灣每七人就有一人受關節疼痛所苦,變天時關節常常「喀啦」作響,當復健及藥物治療無果時,難道只有換關節或開刀可以選擇嗎?近年來越來越紅的PRP、玻尿酸、葡萄糖增生療法,真的有效嗎?而哪些疾病適合?又要如何選擇呢?
慢性退化疾病
當我們關節長時間因過度負重而導致受力不均,常伴有肌力不足、韌帶鬆弛、肌腱問題,關節周邊軟組織就容易發炎、腫脹、僵硬,關節軟骨也會磨損,周邊硬骨形成骨刺。在膝關節稱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在肩關節容易產生五十肩或肩關節炎,肌腱問題如鈣化性肌腱炎、旋轉肌破裂;頸椎、腰椎中的小面關節退化、骨刺、椎間盤會壓到神經,產生神經痛、無力、手腳麻;手肘肌腱發炎多為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
醫師正確診斷疼痛原因後,早期對症下藥,保守治療如:藥物、復健物理治療、肌力運動,當治療成效不佳或無法自我修復時,可選擇打針注射、震波治療。
疼痛治療有哪些選擇?又該如何選擇?
類固醇注射
當急性發炎疼痛時,可施打類固醇,快速止痛、消炎,關節過多積水時,醫師將體液抽出可迅速消腫。然而類固醇無幫助組織再生能力,也不宜頻繁施打,某些部位也不建議使用類固醇注射,最新研究指出:網球肘、足底筋膜炎,旋轉肌破裂等,頻繁施打類固醇易增加組織脆化,長期可能產生肌腱、筋膜斷裂,並易再次復發。
玻尿酸注射
我們人體關節液本身就有玻尿酸物質,研究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關節內玻尿酸濃度會減少,大幅降低軟骨的保護力及抗發炎能力。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可潤滑受損軟骨,減少關節軟骨和組織磨損,副作用較少,目前有分長效或短效劑型,玻尿酸可視為保養,止痛效果較慢。健保給付膝關節玻尿酸注射標準為:針對60歲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未達開刀標準,在同一家醫院使用口服藥物與復健治療半年以上都無效時,健保給付施打玻尿酸,連續施打三次,效果可維持半年。自費長效高分子玻尿酸,因分子大吸收慢,效果長達一年。市面上有不同廠牌玻尿酸,而未有研究證實熟優熟劣。玻尿酸不止侷限膝關節,退化性肩關節、髖關節、踝關節、肘關節也都適用,但除膝關節以外其他非健保給付範疇。
增生注射治療 (再生注射治療)
當慢性發炎或退化時,建議選擇增生療法或PRP血小板血漿注射。增生療法是將5~25%葡萄糖溶液注射至關節、韌帶、肌腱、神經、肌肉軟組織,刺激組織重新修復、再生,研究顯示大於八成患者明顯有效。增生療法一個部位一般注射1至10針以上,施打3至6次,每次施打間隔為一週至一個月, 年紀大或嚴重損傷患者治療次數會增加,增生治療可強化關節內軟骨及關節外組織功能及穩定度,重建軟組織之張力網,改變發炎環境,減緩疼痛。相較PRP,葡萄糖增生療法為多點治療,價格不像PRP昂貴,而增生治療需更高的醫師注射技術、超音波診斷、生物力學、功能評估能力,治療時間也較長。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可合併玻尿酸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治療,更有效改善疼痛及修復受損組織。增生注射治療後多會有數天發炎疼痛感,病患注射後一週內不建議吃消炎藥物或貼布,以免減低增生療效。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platelet-rich plasma)是將患者血液離心,抽10cc以上血液,去除紅血球後剩餘4~5cc,內含豐富生長因子的血小板血漿,施打患部促進損傷組織生長,幫助組織跟關節軟骨修復。PRP可治療範圍很廣,適應症同上述葡萄糖增生治療,甚至對骨折癒合不良也有效,許多運動員也選用PRP,助於長期運動傷害的韌帶、肌腱、關節再生修復。而臨床上,PRP幫助組織再生及改善疼痛比葡萄糖增生療法、玻尿酸及震波效果好,但價格也高得多,一次要一至兩萬,注射後幾天內的疼痛感也較強。不同年紀患者PRP內含生長因子及本身修復能力不同,年紀越大生長因子減少,性別跟體質也使得效果不同。雖PRP對疼痛有更好的療效,但非萬靈丹,文獻上仍有一成至兩成之病人無改善。
體外震波治療
廣義來說,體外震波也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增生治療,將高強度能量脈衝施予患部,促進可控制的發炎反應,破壞軟組織的病理鈣化,刺激體內生長母細胞、纖維母細胞,使受傷組織骨質新生、結締組織如肌腱韌帶及筋膜之癒合,降低疼痛發炎。現今美國FDA認可的震波適應症有鈣化性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網球肘,其他疾病仍在研究中,臨床上慢性肌腱炎、筋膜炎,震波比一般物理治療更有療效,治療需四次以上,儀器有分擴散式和聚焦式的,每次依照部位打兩千到三千發,打完可能輕微紅腫瘀青數日。大多數患者感受到症狀好轉為治療兩週後。文獻顯示體外震波對疼痛治療成功率為65%至95%,平均80%。
針灸、乾針、激痛點
疼痛常伴隨肌肉緊繃,產生所謂的『激痛點』,又是中醫所稱的『氣結』,西醫對於肌肉緊繃處可用針灸、乾針、激痛點治療,用針灸針或針筒細針快速在肌肉上進出,放鬆緊張的肌肉筋膜。
何時需要開刀?
當嚴重疼痛,非手術治療皆無任何成效甚而每況愈下,或頸椎、腰椎疾病併發大小便失禁、關節嚴重變形,建議開刀治療。若無以上情形,開刀的時機點並非絕對,開完刀也不代表一勞永逸,且手術後對軟組織破壞,會使肌力穩定度下降,未來可能增加其他病發症。需不需要開刀,是否一定得開,建議民眾尋求第二醫師意見,或先嘗試非手術之治療方法。
結語
隨著醫學進步,非手術的治療跟技術也推層出新,選擇也越來越多,以經濟考量,慢性疼痛通常會先選擇玻尿酸、震波或增生療法,若無成效再選擇PRP。無論接受何項注射治療,都不是治療的終點,也不表示注射完可以不用復健、不用運動訓練。注射後建議休息兩週至一個月,不宜從事劇烈運動,可從事非衝擊類型運動;而復健、肌耐力訓練及體重控制,更可自我增生及修復傷處,且有效維持關節軟組織穩定。對於疼痛如何選擇,目前越來越多坊間診所甚至醫美都推行PRP或玻尿酸注射,施打醫師技術及方式不一,施打次數也根據不同部位及損傷程度而有所不同,患者建議諮詢專業復健科、骨科、疼痛科、神經內外科醫師,找出關鍵問題點,實行正確治療。
打完葡萄糖可以運動嗎 在 Velissa VJ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在關注我的朋友們ㄧ定知道VJ為了治療網球肘,試過各種的醫療方式搞了將近七個月才復原,花了不少金錢與時間,也將近有半年的時間無法正常的做運動騎車,受了七個月各式疼痛治療之苦之後也認識很多有關運動保養的方式。
深深地感覺到平時的保養真的很重要,而不是等到問題發生的時候再做治療,真的都太慢了~
在這七個月的慢長的試過各種治療,許多醫生都招用到沒招,最後醫生建議直接打葡萄糖胺!
當時醫生是直接打在患部非常的痛,打完之後還要忍受2-3天的不舒服腫漲,而且要打好幾次!醫生說葡萄糖胺對於關節修復非常好,效果比較慢但不會像類固醇一樣有副作用,打完4次後慢慢復原了~
醫生也說葡萄糖胺也可以用在平時保養噢!
偷偷告訴你們~現在
葡萄糖胺可以用擦的囉!不用在受打針的痛苦!
我現在都用這個 #G.U治优-節顧立乳霜來保養~我有認真的給他研究
裡面的成份
1.高濃度的葡萄糖胺
2.軟骨素
3.山金車
4.專利MultiExBSASM
都是幫助關節的好成份 而且填加黃金鴯鶓油 舒解緊繃不適的肌膚,也很滋潤肌膚
粒子細超強的滲透力能快速吸收進去,立即有感~
現在我平時出門騎車跑步時就擦在膝蓋上或手肘上
讓我運動騎車時更靈活及減少關節摩擦受損!
它很神奇噢!還能效除運動後的肌肉酸痛舒緩非常立即有效~ 超級棒
讓我跟狗皮藥膏藥布說拜拜~哈哈
再也沒有貼藥布貼到過敏脫皮的困惱了~
非常實用的商品,愛運動的人,老人家 家庭勞動者 必備的好東西~真心推薦給大家!保養要即時
有好的行動力你的人生會更加豐富精彩~
現正有驚喜價格有人要跟我ㄧ起團嗎?
直接點團購價連結或我幫你代購
都可以喔⋯⋯
連結如下3/18止
https://zhongfu.pse.is/VJSP01
#中富生技 #zhongfu #治优 #節顧力乳霜 #用擦的葡萄糖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