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打坐姿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打坐姿勢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打坐姿勢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ool810 (silence)看板Buddhism標題Re: [請益] 請問各種打坐姿勢時間...

打坐姿勢 在 MenClub.h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14 02:44:33

【趣聞】中國網購平台出現「特朗普禪修雕像」 賣家:Make Your Company Great Again 即使特朗普已經離開政壇一段時間,其形象仍然充滿無限商機。近日中國網購平台就出現咗一款以白瓷製嘅「特朗普禪修雕像」,等Trump粉可以買返屋企「供奉」。著住僧人服嘅特朗普盤腿而坐,雙手放喺...


※ 引述《CassSunstein (Am)》之銘言:
: OO坐 XX坐
: 打坐的姿勢依稀記得有很多種
: 不知網友能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嗎 謝謝
: 一者讓我增廣見聞 二者我選一個適合我的姿勢來打坐
: (畢竟戒了半天 力行八正道之餘 也該修定了)
: 我因為骨頭硬 據說最正式的幾種坐法 我就是喬不成 只好作罷(甚至幾天內肌肉很痛)
: 這無須贅言了
: PS:吉祥坐 降魔坐 金剛坐 胡作...這些類型名詞到底指哪種姿勢.....

佛陀菩提樹下結跏趺坐;如果沒有辦法雙盤,可以單盤,散盤亦可,或椅子上端身正坐。

雙腿結跏趺坐,雙盤坐時,若是左腳在上,右腳在下,稱為降魔坐;反之右腳在上,左腳
在下,稱為吉祥坐。雙跏趺有困難者可選擇單跏趺,即是單盤,左腳在上或右腳在上均可
,兩腳互相調適,稱為金剛坐。雙盤或單盤有困難者,可選擇如意坐,即是一般所謂的散
盤,是將兩小腿互相交叉而坐。若無法盤坐,如年紀大者,可一般椅子上端身正坐。

正定為八正道所攝,菩薩六度亦攝禪定度。《圓覺經》云:「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
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打坐修定的順緣以及姿勢,有要注意的地方:

.《雜阿含經》

「世尊!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佛告阿難:

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止、觀)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五百
比丘所說。」(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雜阿含經》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一心等受
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
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一心等受。…比丘、比丘尼,為掉
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
…比丘、比丘尼,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諸使。」

.《解深密經》

佛告慈氏菩薩曰: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
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止)。」…

「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
(止觀所緣二諦隨一,修習止觀的所緣,可緣世俗諦的法類,也可緣勝義諦的法類)
根據佛陀所宣說的十二分教(如蘊、處、界等道理),(行者)這樣一心專注地思惟
(所聞)法義,獨自端坐在寂靜沒有干擾的空間,內心安住(憶念安住,而)作意思
惟;對這樣的所緣境能思惟的心,在內心當中相續不斷地朝向所緣境作意思惟,依照
這樣如理修持,令心反覆多安住之後(去除粗分與細分的沉沒與掉舉),(當圓滿的
專注力)生起身的輕安和心的輕安,(得到這種禪定安止)就稱為奢摩他。照著這樣
(修持的話),菩薩就能夠求得奢摩他(止)。(獲得正式奢摩他安止會產生具相的
身心輕安,修習安止未得具相身心輕安時,是隨順的修止、隨順奢摩他相應作意。)
───────────────────────────────────────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奢摩他〉

子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丑六、各別學法

寅一、學奢摩他法 卯一、修止資糧
───────────────────────────────────────
諸瑜伽師先集資糧即是速易成止之因。其中有六

住隨順處住具五德之處

(1) 易於獲得謂無大劬勞得衣食等
(2) 處所賢善謂無猛獸等凶惡眾生及無怨等之所居住
(3) 地土賢善謂非引生疾病之地
(4) 伴友賢善謂具良友戒見相同
(5) 具善妙相謂日無多人夜靜聲寂

如《莊嚴經論》云:「具慧修行處易得賢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安樂具。」

少欲不貪眾多上妙衣服等事

知足雖得微少粗弊衣等常能知足

斷諸雜務皆當斷除行貿易等諸惡事業或太親近在家出家或行醫藥算星
相等

清淨尸羅於別解脫及菩薩律皆不應犯性罪遮罪破壞學處設放逸犯
生追悔如法悔除

斷除貪欲等諸惡尋思於貪欲等當修殺、縛等現法過患及墮惡趣等當來過患
又生死中愛、非愛事皆是無常可破壞法此定不久與我分離何為於彼而起貪等?由是
修習,能斷貪等諸惡尋思。此如《修次中編》之意,於《聲聞地》應當廣知。

  如是六法能攝正定未生新生生已不退安住增長因緣宗要。(此六法中)尤以
淨尸羅觀欲過患住相順處為其主要。善知識敦巴云:「我等唯覺是教授過專求
然定不生是未安住資糧所致。」言資糧者即前六法

又前四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即是第五靜慮資糧。《修次初編》
云:「若能不著利等諸欲善住尸羅性忍眾苦勤發精進速能引發正奢摩他。故《解
深密經》等,亦說施等為後後因。」《道炬論》云:「失壞止支分,雖勵力修習,縱經多
千年,不能成正定。」故真欲修止、觀定者,應勵力集《聲聞地》中正奢摩他十三資糧,
極為主要。
───────────────────────────────────────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覺燈日光》

成辦奢摩他的因緣有六:

第一資糧,住隨順處。隨順處有五種功德:一是易於獲得衣食等,不需要花很大的力
氣取得衣食等。二是處所賢善,沒有猛獸、或凶惡眾生、沒有怨敵等居住的地方。三是地
土賢善,沒有傳染病或引發疾病的地方。四是伴友賢善,能與自己具有相同正見及淨戒的
法友在一起。五具善妙相,白天沒有人聲喧譁,夜晚也極安靜。

第二資糧,少欲。不貪著眾多上妙衣服等事。

第三資糧,知足。雖得微少粗弊衣等常能知足。

第四資糧,斷諸雜務。斷除行貿易等諸惡事業,或太親近在家、出家,或行醫藥、算
星相等。不去貪著世間雜亂瑣事。

第五資糧,清淨尸羅。於別解脫戒、菩薩戒,不應犯性罪、遮罪等,應當防護破壞學
處,要遠離放逸。如果因放逸而破壞學處時,速生追悔,並應馬上依儀軌文如法地懺除。

第六資糧,斷除貪欲等諸惡尋思。斷除對今世的貪著、對後世的貪著、對生死的貪著
等。這跟第二部分的少欲是不同的,少欲是破除對現世現有的五欲的貪著,這裡要斷除的
是對現世的利樂、對後世的利樂、對生死輪轉中的利樂的貪著。

要生起奢摩他,這六種資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清淨尸羅,觀察對現世、後世、生
死的貪欲的過患,及住隨順處這三者,更為重要。還有另外一種資糧的說法: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四度是第五靜慮的資糧。

「故真欲修止、觀定者,應勵力集《聲聞地》中正奢摩他十三資糧,極為主要」,十
三資糧是:一、自他資具圓滿,二、具有善根,三、禁戒,四、護根,五、飲食知量,六
、悎寤瑜伽(也就是不睡眠瑜伽),七、依止善知識,八、從善知識聽聞正法,九、反覆
思惟法義,十、驅除障礙,十一、捨心,十二、無諂誑心,十三、遠離疾病等。

如果我們主修的是奢摩他,那就要把重心點擺在修學禪定上,可以縮短平常做早晚課
的時間。初學者一定要記得這樣一個口訣:次數要多,但每一次觀修的時間要短。如此,
就不會對修禪定感到厭倦。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十八到二十個小時,幾乎都是在
修學奢摩他。若沒有菩提心的攝持,很可能我們在修學禪定的時間裡,幾乎都變成無記的
狀態,尤其是在觀修數息時,是非善非惡的。若以菩提心攝持來修禪定,那麼無論修禪多
久,都會變成在修大乘的善法。如果覺得內心有點穩定,禪定的力量也增上的話,就可以
去深山閉關成辦奢摩他。
───────────────────────────────────────

第二正行分二身何威儀而修正釋修習之次第今初

───────────────────────────────────────
辰二、正行(這是科判依止資糧修奢摩他分二之二)。又分為兩子科:

巳一、身何威儀而修(這是科判正行分二之一,宣說以何種姿勢修習)

巳二、正釋修習之次第(這是科判正行分二之二,宣說修習的次第)

今初:首先宣說以何種姿勢修習。
───────────────────────────────────────
如《修次中編》《下編》所說於安樂具身具八法足者謂全跏趺如毘盧遮那佛

或半跏趺眼者謂不應太開亦非太閉垂注鼻端身者謂非過後仰莫太前

端身內念肩者謂平齊而住頭者莫揚莫低莫歪一方自鼻至臍正直而住

齒與唇者隨自然住舌者令抵上齒息者內外出入莫令有聲粗猛急滑必使

出入無所知覺全無功用徐徐而轉。】
───────────────────────────────────────
如蓮花戒菩薩在《修次中篇》、《修次下篇》所說,在舒適安樂的座具上(打座的墊
子,柔軟適中,前面低一點後面高一些),行者身體必須具足八支坐法(毘盧遮那八支坐
,此「八法」即如下分為「足、眼、身、肩、頭、齒唇、舌、息」等)。

第一為足,兩腿結跏趺坐,姿勢猶如毘盧遮那佛,也可以半跏趺坐。第二為眼,眼睛
不應張得太開,也不可以緊閉,要稍微向下注視鼻尖。第三為身,身體不可過於後仰,也
不可太向前傾,要端正上身,內心安住正念。第四為肩膀,兩肩齊平(自然平垂安住,不
刻意聳肩)。第五為頭,頭部不可昂揚、低俯、或歪一邊,從鼻子到肚臍要保持正直而坐
。第六為齒與唇,牙齒和嘴唇隨其自然即可。第七為舌,舌尖要稍微抵住上齒。第八為息
,出入息不能發出聲音、也不可過於粗猛急促,必須使出入息毫無感覺,完全不用力氣,
緩緩呼吸即可。

解說──

首先說明身體的姿勢應具足什麼方式,之後正式說明觀修的次第方法。打坐的墊子應
柔軟適中、前低後高,行者身體具足八個項目來進行禪修。

1.足者全跏趺坐,即雙盤,如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的坐姿,或者是半跏趺坐,單
盤(散盤)也可以。毘盧遮那佛色蘊純淨淨化,現在身體按照大日如來的坐姿,來做
觀修。或彌勒菩薩的坐姿─妙善坐姿,不盤腿,坐椅子也可以。
2.眼者眼睛不應完全睜開,也不應完全閉起來。若眼睛完全閉起來,很容易導致昏沉
;眼睛完全睜開,則容易產生掉舉。眼睛應稍微下垂,半閉下視,他人看過來好像是
我們的視線放在鼻尖一樣,垂注鼻端。
3.身者身體已經跏趺坐,跏趺坐時身體的姿勢不能往前傾,也不能往後仰,莫過後仰
莫太前屈,要端正。身體端坐挺直,內心氣息才能順暢,專注正念。
4.肩者肩膀不能高聳,也不能往下垂,應該放鬆平穩,平齊而住。兩邊肩膀平穩自然
放鬆時,腋下會有一個縫隙,空氣可以出入,依此來做標準。
5.頭部身體端正、肩膀放鬆之後,頭要稍微往下低一點,但不要太下垂。頭部避免太
高上揚,往下垂一點點,不要太低,也勿歪於一邊。假設從鼻尖掛一條線,這條線剛
好會碰到肚臍,以此為標準,頭部的位置從鼻至臍正直而住。
6.唇與齒唇與齒自然安住,唇齒自然放鬆時,當中應有一點縫隙存在。
7.舌者舌頭要抵住上齒垠(上鄂),令抵上齒,比較不會口乾舌燥。
8.息者內外出入莫令有聲,粗猛急滑,出入息不要發出聲音,也不要太粗猛太急。出
入息不要太急促、太緩慢,應徐徐出入,沒什麼感覺才好,任運而轉自然地呼吸。

前面七個項目還有一種說法,一種如上所說:唇齒舌列成兩項,唇齒當成一項,舌頭
當成一項。另有一種說法,唇齒舌合併一項,另外一項加上手的姿勢,還是有七項。
手應當放在肚臍以下四隻指頭的距離,拇指要相碰在一起,放在肚臍的位置,這是加
上手放的姿勢。若手做禪定印這樣子放,剛好腋窩下會有一縫隙,風剛好可以出入。
在這七個項目上,還要加上呼吸要自然。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覺燈日光》

「安樂具」,是打坐的墊子,前面低一點、後面高一些,這樣能夠坐得比較久。「身
具八法」:金剛跏趺坐,無論是雙盤腿或單盤腿都可以。眼睛不要完全都閉起來,也不應
太開,很自然地垂注鼻端,不用刻意地去看鼻端。身體不要後仰和前屈,要挺直,端身內
念。肩膀平齊而住。頭莫揚、莫低、莫歪一方。頭要稍微低些,如果從鼻尖垂一條線下去
,線的末端剛好垂到肚臍。齒與唇隨自然住,舌頭抵上齒。呼吸時,內外出入不能有聲,
也不能太急、太慢,應使自己沒有感覺到呼吸,很自然、不刻意地去呼吸。
───────────────────────────────────────
《聲聞地》說於佛所許或床或座或草敷上結跏趺坐有五因緣善斂其身

速發輕安由此威儀順生輕安故由此宴坐能經久時以此威儀不極令身疾疲倦故

由此威儀不共外道及異論故由此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由此威儀

佛弟子共所開許共依止故。】
───────────────────────────────────────
根據(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所說,佛開許於床、座、或草敷上面結跏趺坐,有五
種因緣:第一、容易收斂身體,迅速生起輕安,藉此威儀隨順生起輕安。第二、以這種姿
勢坐禪較能持久,因為身體不容易感到疲倦。第三、這種姿勢不共於外道及異論者。第四
、他人見到這種姿勢之後,倍增敬信。第五、這種姿勢是諸佛及佛弟子們共同開許、共同
依止的姿勢。

解說──

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也說到,必須在佛所開許的床墊上,不能在高廣
大床上,必須是戒法所允許的床墊,不能太高。或在床墊上或在草墊上,結跏趺坐。
能夠雙盤最好,不然單盤也可以,這種坐姿具有五個因緣:

1.「善歛其身速發輕安,由此威儀順生輕安故。」這種坐姿容易收攝身心,善斂其身,
收攝端身正坐,容易輕安。由此威儀可順便引出輕安,所以必須要結跏趺坐。
2.「由此宴坐(久坐)能經久時,以此威儀不極令身疾疲倦故。」宴坐即禪坐,由此因
緣,遠離沉掉,久坐亦不致令人疲倦。有正確姿態的坐姿,不易令人疲倦。
3.「由此威儀不共外道,及異論故。」此威儀乃不共外道及外道論典所說。
4.「由此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由此端身正坐令別人看到產生清淨的信心。
5.「由此威儀佛(佛陀)佛弟子(佛陀弟子),共所開許共依止故。」佛陀與佛陀弟子
所共開許的方式。這是如法的,共依止的威儀。
───────────────────────────────────────

正觀如是五因緣故結跏趺坐端正身者為令不生昏沉睡眠先應令身具八威儀

於調息如說善修。】

───────────────────────────────────────
如理觀照這五種因緣,而結跏趺坐,端正身體是為了避免生起昏沉與睡眠,(那麼)
首先就應當令身體具足八種威儀,尤其是要如教所說的調息方式好好修持。

解說──

1.了解了前面五個因緣,結跏趺坐有很多好處,了解其原因及必要性,而後好好的結跏
趺坐,好好的做實修,這是出自《聲聞地》。其中最重要是端身正坐,「端正身體者
會令不生昏沈睡眠」,可遠離昏沉睡眠。
2.調息應具足前面八種威儀,具足此方式,要好好調息、調順呼吸。針對我們而言,妄
念很強烈、煩惱也很強烈,這時心受到煩惱影響之故,都在動盪不安之中,所以調息
的幫助就非常大,透由調伏氣息柔和,可使內心妄念平順調伏,幫助內心平穩下來。

總結說,正式觀照這五種因緣,以上提到毘盧遮那佛八支坐法中,結跏趺坐,單盤或
雙盤,端身正坐,它有個特質,可令人不易生起昏沉睡眠,因此應先修這些八威儀。
尤其應善為調息,如所教說而善修。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5848801.A.4EB.html
CassSunstein: 感謝coo大 我的難處在膝蓋難以下壓 連單盤都不可行~ 11/13 11:32
CassSunstein: 會不會只剩胡坐一途可行了? 11/13 11:36
cool810: 在高度適合的椅子上,雙腳不用任何盤腿,依一般自然垂足 11/13 11:37
cool810: ,端身正坐也可以,彌勒菩薩的畫像在兜率天宮內即此坐姿 11/13 11:38
cool810: 若無法盤腿,其他要注意內文所說頭、肩膀、脊椎等地方。 11/13 11:40
cool810: 打坐姿勢注意的要點,可參考版上發過的此篇: 11/13 14:04
cool810: #1K7aLj7P【菩提道次第觀修教授】第一天第一座-前行引導 11/13 14:04
cool810: 49:14 毗盧七座說明 11/13 14:04
cool810: (影片教學地點:佛陀教育基金會華藏教育園區觀修營課程) 11/13 14:05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11/13/2014 20:47:3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