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手藝材料行台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手藝材料行台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手藝材料行台南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黃婉玲的烹飪教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創業圓夢其實並不容易,急就章可能因為缺乏經驗而失敗,一昧吸取別人的經驗也不見得適用,定下心,長時間經營,從錯誤中慢慢累積經驗,或許是最穩紮穩打的方式。 我認識這位謝老闆許久,他一直夢想要開店面賣鯛魚燒,他認為鯛魚燒應該現烤現吃才能嚐到酥脆口感,我本以為這樣的開店目標應該不難達成,想不到老闆的試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
手藝材料行台南 在 Lynn Chen_Weier蔚爾導演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08:33:00
淑女服裝材料行 @rediredi1972 ,是我從小生活長大的地方。 她位在台北市士林區華榮街27號,一個菜市場中的老街區。 嗯,是的。我是裁縫師的女兒。 父母手藝超群,默默經營了40多年的老店裡,除了販售各式服裝材料和工廠位於台南的制服名牌 #百力學生服 外, 我的媽媽是深諳細緻西裝工法、能...
手藝材料行台南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14 14:17:20
【凱鈞有食力】味覺視覺雙享受!精選全台10間老饕最愛「鐵板燒料理」,食材新鮮、用餐環境舒適去過想再回訪 現點現做的鐵板燒料理,在台灣相當的受到歡迎,等待食物上桌的過程,還可以欣賞師傅在眼前大秀廚藝,聽著食材在鐵板上滋滋作響,香味也跟著撲鼻而來,享受兼具嗅覺、視覺、味覺、聽覺的美食饗宴,這也是為什麼...
手藝材料行台南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07 13:59:57
【凱鈞逍遙遊】初秋品味新生活!全台11個「手作體驗課程」推薦,做粿、藍染DIY寓教兼娛樂 近來手作體驗課程相當受歡迎,可以短暫抽離繁雜的思緒,專注地投入在手作的過程,不僅能吸取知識,還可以享受DIY的樂趣,甚至從中獲得成就感!這次特別要推薦11個非常具有特色的手作體驗課程,包含傳統美食製作、藍染體...
-
手藝材料行台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29 19:58:48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師一生懸命的場域,所有傳統百藝與技能絕活都在此無所保留,本書不僅遇見20種台灣在地傳統老行業,以及世代傳承的老職人生命史,篇篇呈現職人過人的韌性與毅力,尤其職人展現絕活,澆灌了幾世代的使命,才能養成今日的風采,但時代巨輪無情的不停向前,老行業隨又面臨消逝或失傳的窘境。也因此,本書踏上追尋老行業與職人之途,雖無光鮮亮麗,卻處處能見幽微的光明與後輩傳承的希望,是不可錯過的傳世作品。
20.30.40世代看見的職人精神──
光餅+鹹味=鹹光餅,光餅,台式貝果?就得看老順香
★從順香到老順香──老順香糕餅店
素食者的夢幻食物,手工撈豆皮,堅持不加工
★土角屋內的豆皮──永順豆皮工廠
完全親手打造的手工汽車,只能用讚嘆形容
★老技術鎔鑄新靈魂──板金師傅和他的兒子們
吹霓虹燈管,是什麼東東,讓職人親口說
★老派的浪漫──霓虹燈微型工廠
聲音要好聽要傳遠,先需拉皮
★海邊的鼓聲──永安製鼓工藝社
機器能做的事,為何還要一根羽毛一根羽毛的黏?
★源自乞食的靈感──陳忠露雞毛撢子
吃冰不只是冰涼透心,還能承載幾代人的幸福感
★不只是賣冰── 幸發亭,蜜豆冰的回憶
傳統漢餅也能光彩奪人,看年輕氣息的翻轉
★目光如炷,第五代的年輕氣息──陳允寶泉
三把刀雕塑的時代,隨時代創新的木雕
★不允許退休的傳奇手藝──陳彫刻處
地方美食的訣竅,就在站穩腳步,堅持美味
★方與圓──正莊麻糬
從抗拒到展現手藝,成為最搶手的廟會燈藝品
★廟宇燈籠高高掛──森興燈籠店
還有更多老行業職人〜
★從澎湖二崁到台灣的中藥師──金元和蔘藥行
★跨世代的米奶粉──黃清松米奶粉
★撿風水──拾骨師李國雄
★家將教頭和他的神像雕刻兒子──道林軒
★戲夢人生──明山臺灣民俗佈景彩繪工作室
★老派紳士的新浪人風貌──華谷理容院
★神的孩子在神農街上──府城永川工藝社
★三人成行──三合成棺木行
★南方澳‧北方澳‧船仔旗──集豐海產行
作者簡介:莊文松
筆名柯帕。嘉義縣六腳鄉人。
熱愛書寫有關台灣地方史的旅行散文。從地方誌到社區發展以及人情故事,都是個人書寫的材料。隨筆散見《中華日報》「副刊」。
著有《在二樓窗口讀雨》(麥田,2001);《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遠足,2004);《寶貝觀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晨星,2014);《圖解台灣老地名》(晨星,2017)等書。
作者簡介:林珊
後現代軟骨頭,喜歡躺著不排斥坐著。視沙發為生活不可或缺之傢俱。搜集明信片及電影台詞。
最喜歡的歌詞是:「喜歡養狗,不愛洗頭」及下三句。未來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攝影者簡介:黃名毅
1981年生嘉義人,2011年左右與全家人搬回嘉義縣朴子從農,作物主要為溫室小番茄,並開啟攝影興趣並自學,觀察在地人物生活,題材多以傳統行業、傳藝、農村產業、風景、小人物等人文為主,時常分享各式各樣產業勞動小人物影像。2016年夏天成立黃名毅生活工作室,從興趣兼職轉型以全職攝影為主要的收入及工作,同年底獲得國家地理頻道攝影比賽人物組銀牌;2017年初受邀參與紐約國際藝術展展出,同年獨立出版《大樹下的節氣生活攝影集》;2018年持續接受公部門委託工作,如台南觀光旅遊局、台中建設局、嘉義縣政府、各地農會單位、市公所等計畫案,並從事攝影課程教學,及農產電商平台之農友農產開發及採訪等。
手藝材料行台南 在 黃婉玲的烹飪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創業圓夢其實並不容易,急就章可能因為缺乏經驗而失敗,一昧吸取別人的經驗也不見得適用,定下心,長時間經營,從錯誤中慢慢累積經驗,或許是最穩紮穩打的方式。
我認識這位謝老闆許久,他一直夢想要開店面賣鯛魚燒,他認為鯛魚燒應該現烤現吃才能嚐到酥脆口感,我本以為這樣的開店目標應該不難達成,想不到老闆的試賣期長達兩年,直到昨天才正式開幕。
他利用兩年的時間不斷摸索,發現在門口製作鯛魚燒雖然醒目,客人可以看得到全部製作過程,也能夠跟客人互動聊天,應該是最好的動線選擇,想不到台南的炎熱夏日加上烤鯛魚燒的熱度,客人幾乎無法接受,原本最佳的門面設計看來行不通。正式開幕前,老闆決定在小小店面裡設計一個主題牆面,讓客人可以拍照、打卡,製作鯛魚燒則改在內側廚房中,讓熱氣不外洩,如此客人就能夠吹著冷氣、聽著音樂,慢慢享用鯛魚燒。
謝老闆發現製作鯛魚燒可快不得,至少要小火烤上20分鐘以上才會酥脆,過去客人總抱怨等候時間長,除了鼓勵客人提早訂購以外,老闆怕客人等候無聊,乾脆在門口也擺個復古彈珠台,讓客人等待時也能打發時間,就這樣,老闆利用長時間累積許多經驗而做出適合自己的改變。他說以前一直很想做竹炭口味的鯛魚燒,但這款口味必須現吃、不適合外送,不論騎車速度多快,到客人手中的口感總達不到原本設定的標準,現在有空間能夠內用,終於可以讓客人好好享用他製作的產品,能達成現烤現吃的期待。
他說:「開店是圓夢,圓夢不等於賺大錢,是博得自我的肯定。」所以他堅持餡料自己熬煮而不拿現成產品,雖然花費時間,但口味能夠自己掌控,他說紅豆、花生最受歡迎,那就要不厭其煩,多熬一點,因為料要給得足才會好吃,這點看似有點不合賺錢的成本邏輯,但老闆說每次看到上班族買塊鯛魚燒果腹,滿足的神情就讓他成就感大增、被受肯定。的確,材料用得足,滋味自然就會誘人胃口,除了鯛魚燒有豐富內餡以外,我也喜歡老闆製作的洛神花茶,下足量的洛神花,天然的微酸感明顯散發,比起市面上的洛神花茶繽紛。
我很高興現在越來越多人不再抱持發大財而開店的想法,而是為了理想的實踐,有理想的店才有溫度,有堅持才有品質,我很鼓勵這樣的精神,雖然辛苦,但將自己最好的手藝呈現,哪怕是小食點心,都會深深感動客人。
在這裡提供台南的朋友訂購電話:0965-809658
台南市北區勝利路212號
手藝材料行台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淑女服裝材料行,是我從小生活長大的地方。
她位在台北市士林區華榮街27號,一個菜市場中的老街區。
嗯,是的。我是裁縫師的女兒。
父母手藝超群,默默經營了40多年的老店裡,除了販售各式服裝材料和工廠位於台南的制服名牌「百力學生服」外,
我的媽媽是深諳細緻西裝工法、能無痛修改高級訂製服的裁縫師;
今年已經75歲的爸爸,是能用針寫書法的男人,電繡學號和中英文字極美。
我和妹妹雖然都沒真正接手家業,但也真的是美感遺傳吧!我做職業編導(filmmakers, 影像工作者都知道這行也像手工業一樣,單位是24/30分之1秒)
妹妹則是位成功的插畫家。(肥兔寶 Fattubo)
最近不敵疫情擴散,店租(一個月10幾萬)負擔過大,
爸爸想拋售存貨收掉這間已經營40多年的老店⋯
陳淑女是我奶奶的名字。
高一時,一直疼愛著我的她,因爲帕金森氏症過世了。
她自從生病後,都住在療養院,很難見到她。也或者因爲,我自小習慣了壓抑情緒和情感隔離保護自己,那段時間張雨生意外死亡我都比聽到她走了還難過⋯⋯
某次因故突然像被扣扳機似地,意識到奶奶真的不在了,我才爆發痛哭,都不知道時間已過去多久⋯
想起她的時候,畫面總是每年端午時節,手藝高超的她(家族遺傳)一針一線縫製著手工香包給我們,搬到咱家小街口販售。
各式可愛的小動物、小老虎呀、小娃娃、小粽子的造型⋯
抑或是午后的斜陽下,
她在家裡的和室房間,
手拿著日文小歌本,哼唱著我聽不懂的日本老歌⋯⋯
這個老店承載了好幾代人的青春回憶,
是我們全家人的大半生。
對了,愛心爆棚的媽媽,
在店裡拯救收養了5隻街貓和一隻老狗
#有貓就讚 和
#愛狗派 #服設系 和有 任何 #服裝材料
需求的朋友們,
歡迎電話預約(方便錯開時間、確認存貨 及 #避免群聚)
到店掃貨和轉發
#淑女服裝材料行
請電:(02)28320202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華榮街27號
線上選購請加fb,
messenger 私訊我母親郭女士溝通細節: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12398144032
鈕扣、拉鍊、鬆緊帶、蕾絲、裡布、滾邊、暗扣
各種車線縫線、小剪刀、粉土⋯
#各式制服、#修改衣服、#電繡學號中英文字
特別感謝制服模特兒Cindy
本片中所有制服都是來自我們家:
https://youtu.be/xfpoKEJLhpk
短片「飛往昨天的CI006」中,
#小鬼黃鴻升 和女主角 #張家慧 穿的體育服也是
https://youtu.be/bQV49eqcv3U
祝大家端午節平安快樂
手藝材料行台南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南的汕頭味🍜
圖/文 魚夫
🥢在台南,汕頭味特別多,汕頭火鍋、汕頭麵、汕頂魚麵等都頗具特色,問起他們的先祖,也確實都來自於潮汕地區,所謂潮汕地區,大約就是他們中國粵東沿海地區,包含潮州、揭陽、汕頭等「地級市」區域的俗稱。
影片分享:汕頭麵
https://youtu.be/WNiWN8jWagM
📖1945年日本戰敗後在殖民地台灣留下了許多糖廠,國民黨政府來台接收,便需要有糖場經驗的人來繼續經營。恰好在1930年代時,陳濟棠督粵,他的廣東糖業振興計畫任命留法博士楊一香等,先後建成揭陽等六家新式蔗糖工廠,奠定了潮汕現代糖業的基礎,戰後這些潮汕技術人員奉命來台工作,其後,中國開放與台灣全面貿易,擅於做生意的潮汕人乃蜂擁而至,未幾又伴隨著國共內戰情勢吃緊,潮汕人大批撤退來台,分別從基隆、台南、高雄登陸,然而潮汕人不是只會做生意而已,潮州菜的手藝亦是一絕,其中沙茶一味便自然而然傳進了台灣。
🌟現在台南人愛吃的那一味廣東沙茶爐在潮汕其實是沒有這種吃法的。很早以前我去上海,發現火鍋店裡的沾料有一味沙茶,店家居然註明這是專門給台灣人用的,後來再去潮汕地區,果然是有火鍋裡放點沙茶,但沒有特製一大鍋沙茶,任你來舀進小碗裡當沾料;在台南也詢問汕頭嫁過來的火鍋店老闆娘,得到的答案是:「沒錯,我們那裡沒台灣這種汕頭沙茶火鍋,這是在台灣的汕頭人作出來的。」
🌟現在台灣的沙茶兩個老牌子分別是牛頭牌和赤牛牌,一在台南起家,一在高雄,從這兩家牌子創辦人的故事,可以找到沙茶傳遞的線索。
🥢牛頭牌的創建者劉來欽是廣東潮安人,也就是潮汕地區人士,他隨國民黨軍隊撤退來台,退伍後覓得仁德糖廠守衛一職,後來娶妻(施罔腰)生子,育有四女二男,小小守衛的收入自然不足養家?只好兼職擺攤賣些雜什,但這也不是辦法,乾脆賣起麵來,至少大家都有飯吃,但劉來欽憶起家鄉都在麵裡羼入沙茶,於是乃如法泡製以區別一般陽春麵的市場,後來被有位中廣台南台的台長來吃過了,大為激賞,便在他的節目「點心攤」中大力推薦,這一推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生意好到大排長龍,索性不賣麵了,專心投入建立沙茶生產線,1958年成立「好來一食品廠」,1963年改名為「好帝一食品廠」。
😋赤牛牌的創始人是杜象,廣東汕頭轄下的澄海人。1947年國共打得峰火連天的時候,為了躱避國民黨軍隊抓人當兵,年正18的杜象跑來台灣,在高雄苓雅區一家潮汕人開的工廠學做冬菜,幾年之後與人合夥開設「順興」工廠,主售冬菜,也開發出自家的沙茶醬,1964年和其妻杜謝阿月獨資經營「順合興」食品工廠,開發出「赤牛牌」沙茶醬,主攻高級餐館,次品如「黑牛牌」與「黄牛牌」則走平價路線。
🐮牛頭牌的名字起源,據聞是劉來欽和大兒子都屬牛,且牛最能吃苦耐勞,所以取「牛頭牌」註冊商標;赤牛牌的杜象認為沙茶是搭牛肉最佳的醬料,兩者起初都有一段艱苦經營的歲月,後來才慢慢的打開市場來。
🐮另一方面,在台北有位汕頭人吳元勝隻身來台闖湯,起初先在西門媽祖廟旁經營沙茶牛肉的熱炒攤,後來又按排其子吳藩俠來台,乃在今峨嵋街15號開了一家「元香沙茶火鍋」,生意鼎盛,到了1980年代,沙茶火鍋流行起來了,牛頭牌沙茶醬更是在著名電視節目「五燈獎」裡下廣告,推波助瀾,更是蔚為風潮。
🍜台灣的汕頭麵,或稱汕頭意麵,大抵台灣北部販賣汕頭人教的製麵方法,只稱「汕頭麵」,不稱「意麵」,也沒有沙茶。
🍜要是去中國原鄉汕頭(今合併潮州稱「潮汕」),那麼在汕頭賣麵當然不必冠上「汕頭」,最有名之一是那家「愛西干面」。中國簡體字,「干」同乾亦同幹,解譯成繁體字是乾麵,不是「幹」麵,而確實也不錯吃。不過潮汕確實也有沙茶粿條,至於要吃味道濃郁的沙茶麵,反而在廈門才出名。
🍜總之,汕頭其實只有乾麵,麵裡不加沙茶,也不叫「意麵」,意麵是汕頭麵在台南的特殊稱法,比如說,台南汕頭麵所使用的材料和調製的醬汁都和鹽水意麵不一樣。但因為台南人習慣把什麼麵都稱呼成意麵,「汕頭意麵」也沒人覺得哪裡奇怪了?當然也有直接只寫汕頭麵三個字的,而大部份賣汕頭麵者也都是先輩從潮汕渡海來台的。
🐟汕頭有無魚麵?答案是有的,然而他們用的是一種「那個魚」(或稱那哥魚,學名多齒蛇鯔)的魚肉來製作的,這屬狗母魚科,在潮汕吃獅頭鵝火鍋,會放進那個魚,因為下水一煮,會溶於湯汁內,當地又稱「豆腐魚」。
🐟台灣東港也有那個魚,我在東港漁市拍賣場上見識過,這種魚全身米透明,被歸為下雜魚,經濟價值不高,因為叫不出名字來,所以乾脆叫它「那個魚」。
🐟台南的汕頭魚麵則宣稱「狗母魚」,應是與那個魚同科的魚種,只是在汕頭的魚麵呈長條狀,台南則因刀切,以及汆燙的原因等,一小節、一小節的模樣,反而另有不同的口感,著名的卓家魚麵薪傳二代了,變化成台南口味的汕頭魚麵。
😋最後,所謂「狗母魚」,到底跟母狗有什麼關係,有人考證獨實應作「穀雨」,泉州音káu-bú,穀雨是24節氣之一,約在每年陽曆4月19日至21日之間,也就是春末夏初是大出,也最為美味,是耶?非耶?反正多識草木蟲魚鳥之名,不也是好事一椿!
台南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