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手肘內側痛治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手肘內側痛治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手肘內側痛治療產品中有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練健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教師節快樂!將這篇貼文分享給你的老師吧!手寫黑板若造成肩膀不舒服,該怎麼改善!】 👩🏻🏫祝全天下的老師教師節快樂!當老師需要滿滿的愛心與耐心,更多時間就是要拿著粉筆寫黑板~~ 😢而你是否會有舉手寫黑板導致肩背不舒服的情況?原因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原因之一:「前臂旋轉角度不足」導致】 肩背不...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風濕|膝關節痛原來同腎有關 中醫教每日4分鐘按肚及脊骨穴位可紓緩膝痛 不論男女老幼都有機會有膝痛問題,特別是受風濕因擾人士,每逢起風下雨就會膝痛,香港註冊中醫及註冊物理治療師陳國正提醒姿勢也有影響,如經常蹲下抹地,會導致關節囊受壓,令組織容易有水腫及疼痛,建議每日花幾分鐘自己按壓穴位及做鍛煉四頭肌...
「手肘內側痛治療」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914鋼鐵小廚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James Au, PT, CSC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Francis Lam 健身教練團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練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914鋼鐵小廚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0 02:39:10
✨滾筒放鬆常犯的錯誤❌✨ · 滾筒是幫助恢復並不是治療傷害 越痛越好?! 加速發炎而不自知 🔷常見到的錯誤如下🔷 🔽🔽🔽 1 只做單點放鬆沒有整段或全身放鬆 2 放鬆的動作太快時間太短 3 身體太過出力去抵抗痛感 - 應該 1從腳底往心臟的部分開始滾內側到外側 2輕鬆慢慢的滾動找到痠痛點才慢慢加壓...
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James Au, PT, CSC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09:47:10
💥手麻? -2 “其實可以拉「筋」,拉神經” - 🙋🏻♂️🙋🏻♀️「手麻」,「整隻手很酸」,「睡醒整隻手麻掉」,是我在臨床很常遇到的狀況,在應用神經鬆動術的同時,我們必先𢤦分辦酸麻也有分區域 - 📌 上一個影片提到的正中神經,主要指配掌側大姆指跟第二、三手指,跟第四指的一半 - 📌 神經鬆動術作...
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Francis Lam 健身教練團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02 12:16:08
【今次又練一練手臂吧💪🏻】健身初學者要注意⚠️三頭肌訓練重點 訓練三頭肌的時候,有幾個小地方常常被忽略,造成訓練效果不佳。今天整理了三個最常犯的錯誤,來看看你是不是做對了。 1️⃣固定手肘位置 訓練三頭肌的時候,盡可能保持只有手肘的關節移動,才能集中訓練三頭肌。如果肩膀也跟著移動,表示背肌和胸...
-
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30 14:30:05|風濕|膝關節痛原來同腎有關 中醫教每日4分鐘按肚及脊骨穴位可紓緩膝痛
不論男女老幼都有機會有膝痛問題,特別是受風濕因擾人士,每逢起風下雨就會膝痛,香港註冊中醫及註冊物理治療師陳國正提醒姿勢也有影響,如經常蹲下抹地,會導致關節囊受壓,令組織容易有水腫及疼痛,建議每日花幾分鐘自己按壓穴位及做鍛煉四頭肌的運動,有助紓緩膝痛。
陳國正醫師指按壓4個穴位有助紓緩膝痛,包括:陰陵泉、膝眼穴、委中穴及內關穴。「第一個穴位陰陵泉,在脛骨內側掃向上最頂的凹位,可打圓圈大概做一半鐘至一分鐘,哪隻腳痛就按那一邊,可一日按一至兩次。第二個穴位是膝眼穴,在膝蓋下側有兩個凹位,找到後可用手指按壓,有痠痛感打圈,做大概一分鐘至三分鐘,一日做一至兩次。接着第三個是委中穴,位於膝蓋正後方位置,有痠痛感打圈按一分鐘,同樣是哪隻腳痛就按那一邊,一日做一至兩次。最後一個穴位是內關穴,在手部橫紋往手肘方向大約三隻手指位,找到後有痠痛感打圈,做大概一分鐘,力度在接受範圍內便可。如指甲較長可能要用棉花墊着,一日可按一至三次。 」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8/CVPP2J7QTVB6LFSCMZLIAN254A/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風濕 #關節痛 #中醫 #穴位 #膝痛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9-27 18:13:32根據統計,台灣有8成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超過50歲,且女性多於男性,是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
許多人擔心關節卡卡、紅腫脹痛、甚至嚴重變形,不但影響行動力和活動力,人生也會變得無趣。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恢復嗎?
蔡凱宙醫師說明,人體有損耗也有再生,若再生的能力下降,損耗增加時,就會走向退化。
因此,我們要將損耗減少,提升再生能力,就是要提高身體的「自癒力」。
骨科醫師蔡凱宙說明,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分為下列兩種:
外因性:抽菸、喝酒、肥胖、受傷等
內因性:遺傳基因、停經後婦女、年長者
蔡凱宙醫師指出,我們都可以透過調整緩解退化性關節炎,「它不是沒有希望的,它是會好的病」,
但重點是要給細胞一個良好的環境,改變飲食習慣及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蔡凱宙醫師指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要從「骨正、筋軟」開始,骨架要弄正、肌力要鍛鍊、韌帶穩定度要重建等等,
此外,我們要把呼吸及血液循環也調整好,才能告別疼痛並使軟骨再生。
膝蓋問題要從腳開始治療
蔡凱宙醫師說明,腳指的是「足踝」,因為此處歪斜的話,膝蓋內側的受力就會增加,「就好像二樓壞掉,地基也要弄好,上面才會好」。
他表示,透過矯正鞋墊、腳部運動等方式,來讓腳部循環變好,藉此也調整膝蓋。
蔡凱宙醫師補充,臨床上也發現病人腳部長黴菌,造成足部水腫得很厲害,此時透過治療腳部的黴菌,膝蓋也跟著好轉。
「所以人體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你不可以只有想要治療膝蓋而不管腳,那這就沒有辦法好。」
膝蓋退化如何預防?
蔡凱宙醫師回應,要從飲食及運動兩方面改善。
飲食:不吃糖
醫師說明,首先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甜食、糖不要吃,就能降低腹部肥胖的機率,膝蓋壓力也會因此減小。
運動:扶桌正踏及推揉膝眼
扶桌正踏
可以幫助膝蓋循環,緩解關節炎,同時鍛鍊肌肉力量。蔡凱宙醫師表示,利用桌子輔助,可讓膝蓋壓力減少,手則要用較大的力氣。
1、手肘微彎扶桌,兩腳合併不要內、外八。
2、踏步時雙腳盡量抬高,大腿與軀幹趨近90度,也就是與地面呈現水平狀態,再放下。一次踏步30至50下,一天最少要能夠踏到300下最佳。
推揉膝眼
膝關節腫痛、活動困難或是腰腿無力時,可以按摩內膝眼穴。蔡凱宙醫師指出,若感覺酸軟,就表示有點阻塞、水腫,愈按摩讓膝蓋放鬆,就愈不容易磨損軟骨。
1、坐在椅上,膝蓋彎曲90度。手握膝蓋,找出膝蓋內側凹陷處的內膝眼穴。
2、將腳伸直、腳跟著地,以拇指按摩內溪眼穴10秒。每回3次,早晚各2回。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相關影片】
找回行動力!每天這樣做關節不退化【蔡凱宙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6U4J_1NBQl8
每天3招 遠離膝關節炎【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W6AhqItELKQ
消除發炎、防護軟骨 逆轉關節退化的6道防線【陳怡孜醫師/骨力顧健康】
https://youtu.be/4blduzRvHa0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
https://youtu.be/9CjcYu5yMQk
【相關文章】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842
揪出傷害關節5元兇!醫:正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應該要...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352
痛風、關節炎反覆發作!少碰這4種讓你痛到不行的食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018
#蔡凱宙 #退化性關節炎 #骨科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
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1-16 15:05:03長時間久坐的上班型態,令台灣女生普遍都有下半身肥胖的困擾,再加上大腿內側,如果沒有有意識地去使用的話,是非常容易衰退的部位,容易變胖囤積脂肪外,還會連帶影響到與大腿相連的骨盆,進一步讓全身的代謝降低!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建議,上班族長時間坐著辦公,最好可以找時間走動一下對身體比較好,如果不方便離開座位,也可以透過坐著就可以做的伸展操,提高下半身肌力,伸展下半身!
1.縮腹提臀透氣涼
坐在椅子上,將小腹內縮,臀部微微提高離開椅面,如同蹲馬步般重複動作,這個動作可以提升大、小腿、臀部、腹部的肌力。
2.前翹後翹活跳跳
坐在椅子上,腳跟腳尖如翹翹板前後擺動,這個動作可以伸展足部。
3.內八外八腳開花
坐在椅子上,雙腿打開,以腳跟為軸心,腳尖往內、外重覆轉動,可以運動到腳板和膝蓋。
女生不方便做外八動作時,也可以膝蓋併攏,用小腿做開闔、左右擺動動作。
【更多簡文仁老師軟Q健康術】
第1招 魔幻手!解手肘痠麻
https://youtu.be/w3W_XskYnGg
第2招 縮腹提臀健腿肌,坐著也能形塑下半身線條
https://youtu.be/AJU-pVOyCrs
第3招 猛男式!打開胸部、肩胛骨,就能強化上身肌肉
https://youtu.be/CNdcgC5OdXM
鬆開全身關節! 身體柔軟,痠痛疲勞全消除
https://youtu.be/ZxBKb3F-kP0
第4招 張手式!伍佰來來 手痛拜拜
https://youtu.be/flNoIlxfs00
第5招 健氣式 !深吸慢呼平衡自律神經
https://youtu.be/0Y_TtcVdNog
相關文章: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私房養生秘訣:4式如意操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061
輕鬆擊退西洋梨身材,瘦下半身的代謝減肥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938
下半身肌力訓練是瘦小腹和手臂的最佳方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48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練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師節快樂!將這篇貼文分享給你的老師吧!手寫黑板若造成肩膀不舒服,該怎麼改善!】
👩🏻🏫祝全天下的老師教師節快樂!當老師需要滿滿的愛心與耐心,更多時間就是要拿著粉筆寫黑板~~
😢而你是否會有舉手寫黑板導致肩背不舒服的情況?原因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原因之一:「前臂旋轉角度不足」導致】
肩背不舒服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有「疼痛」的話,一定要就醫請專業人士看看哦!
今天要來看的是其中一種原因,在你提筆寫字時,有可能因為「手臂」關節的活動度不夠,但必須維持手臂抬高的姿勢下寫字,那麼你的肩膀就會呈現比較聳肩的動作,進而造成不舒服。
而你的前臂活動度旋轉角度大約能夠是幾度呢?
一般而言,以大拇指朝上為0度當基準,往身體(逆時鐘)旋轉角度大約75度、向外(順時針)旋轉大約是85度,👉🏻拿筆寫黑板大約需要內外50度左右的旋轉角度。
【可以用一個檢測觀察你的前臂活動度是否足夠—前臂關節活動度檢測】
✨動作步驟:
1. 右手握一隻筆,左手貼著腰際,目的是測試手肘會不會離開身體。
2. 右手握筆後,前臂左右轉動,活動度足夠的話,手肘不會離開身體。
⚠️常見狀況:手肘會離開身體,往外或往其他方向移動。
【若旋轉角度不足,怎麼改善?手肘自我動態關節鬆動術】
✨動作步驟:
1.雙腿夾住右手前臂,上半身往後倒。
2.左手施予右手肘內側由內向外的力量,往外推反覆三到五次。
📍小補充~前面不握拳目的是先鬆動關節,讓關節處在比較好的位置;接著握拳,透過肌肉等長收縮,讓關節比較穩定。
3.反覆上述動作三到五次,且要用力握拳哦!
⚠️注意:
1.上述為肩膀疼痛,可能導致代償原因,若有肩膀疼痛問題,建議先尋求醫生協助。
2.動作過程並不會導致任何疼痛,如果有疼痛,也請尋求醫師與物理治療師諮詢!
所以出演麻辣鮮師的角色是誰?底下留言讓我們知道!
也將這篇貼文,分享給你的老師吧🥰🥰
(像這樣的愛情~讓我不能~總一個人又哭又笑)
【😀💪🏻好健康時間—我還有問題想知道!】
如果你有任何動作上的問題,除了留言私訊詢問外,也可以加入「練健康」官方line好友,直接傳動作影片、或是問問題,請相關專業人士幫你解答!
或者你想知道其他更詳細訓練動作或是動作改善解法,加入官方line就能直接收到更多,讓我們一起越練,越健康!
資料來源:
1. Morrey,BF. Askew LJ. Chao EY: A biomechanical study of normal functional elbow motion, J Bone Joim Surg Am 63:872. 1981.)
2.
圖片來源:
1. 周佑政《謝震武、謝祖武傻傻分不清?「韓粉」出征鬧笑話》
2. 葉君遠《謝震武、黃子佼一再值得信賴 蟬連多年最受信賴藝人獎》
3. 麻辣鮮師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tPadjPbJ4
影圖製作|文編
動作示範、審核|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總編輯|農經金正恩
#教師節 #教師 #麻辣鮮師 #手臂 #黑板 #健康是練出來的 #肩膀訓練 #肩膀 #三角肌 #飛鳥 #槓鈴肩推 #臥推 #深蹲 #練健康動作資料庫 #謝祖武 #謝震武 #shoulderpress #militaryshoulderpress #肌力訓練 #物理治療
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長者疫情期間之照護應變策略建議》
📣感染COVID-19後增加重症的風險:
年長者感染COVID-19後產生重症的風險增加。重症意味著感染COVID-19後,年長者可能需要住院、重症監護或使用呼吸器輔助呼吸,甚至可能死亡。
50歲後產生重症的風險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風險增加。85歲以上的人最有可能出現重病。其他危險因子如:原本患有的疾病,也可能使您更容易在感染 COVID-19後出現重症。
如果您原本就患有疾病,應繼續遵循原有的治療計劃,除非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有不同的建議。
📣為了防止感染COVID-19,有以下五點建議事項:
1. 勤洗手並徹底擦乾
建議使用肥皂徹底清潔雙手,不方便洗手時或無明顯髒污時可使用酒精乾洗手。勤洗手能防止病毒殘留在手上而造成感染。
2. 注意咳嗽禮儀
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手或紙巾遮住口鼻。並記住立即將用過的紙巾扔進帶蓋的垃圾桶中並洗手,避免潛在的病毒傳播以保護他人。
3. 避免觸摸您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雙手會接觸許多可能已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避免觸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以防止進一步的感染。
4. 保持社交距離
在疫情警戒期間請遵守衛福部的公共衛生規範。戶外運動對您的身心健康有益,但疫情警戒期間仍應減少外出並在符合規範的前提下進行。
外出時,請避開擁擠的場所,並與他人保持至少1.5公尺以上的距離。避免不必要的家訪,若需要探訪(如,看護、醫療人員等),請讓您的探訪者定期篩檢並要求他們遵循這五點建議,包括在進入您家時先洗手以避免感染情況發生。
5. 每天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的物品
相關物品如:桌子、門把、電燈開關、檯面、把手、書桌、電話、鍵盤、馬桶、水龍頭和水槽等。如果表面有髒污,請先使用清潔劑或肥皂清潔完畢再消毒。
📣年長者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相關資訊:
接種疫苗不僅是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身邊的人,當有疫苗可以接種的時候,應儘快去接種。
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苗是安全而且可以有效的預防感染新冠肺炎所帶來的嚴重症狀,您並不會因為接種疫苗而得到新冠肺炎。
根據接種疫苗的種類不同,在打完第一劑疫苗之後,隔三到四周可能需要再打第二劑。
接種疫苗之後,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包括:
■ 接種部位有紅腫、疼痛的現象
■ 感到疲累
■ 頭痛
■ 肌肉痠痛
■ 全身發冷
■ 發燒
■ 噁心、嘔吐感
📣冠狀病毒和新冠肺炎: 對於年長者的照顧:
由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新冠肺炎,對年長者較容易引發嚴重的症狀。研究顯示60歲以上的成年人,特別是原本有罹患疾病的族群,例如: 心臟病、肺病、糖尿病或是癌症,比其他人感染新冠肺炎較容易出現嚴重的症狀,甚至死亡。如果你是一個年長者的照顧者,應更加注意。
📣保持自己的健康:
身為一個年長者照顧者,最重要的就是儘可能地做好防護措施,避免自己被感染,以下提供一些方法:
■ 勤洗手,並且用肥皂搓洗至少20秒以上,在照顧年長者前後、準備食物前、如廁後,或是在公共場所有接觸到物品,都需要洗手。
■ 避免群聚,如果有咳嗽或打噴嚏,要用紙巾或是手肘內側摀住口鼻。
■ 避免觸摸臉部、眼睛或嘴巴。
■ 時常清潔家中手會常接觸到的地方,也包括年長者所使用的醫療輔具,例如助行器、拐杖、扶手等。
📣與年長者保持聯絡的方法:
為了幫助年長者在這段疫情期間生活能夠有目標、減少孤獨感,有以下三點建議:
■ 教導年長者如何使用手機、電腦或平板來進行視訊通話。
■ 對聽力障礙的年長者,使用可以提供字幕的應用程式,幫助溝通。
■ 鼓勵朋友和家人多多打電話、寫信或寫卡片來鼓勵年長者,與年長者互動。
📋參考資料
(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https://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recommendations/older-adults.htm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世界衛生組織):
https://www.who.int/news-room/q-a-detail/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risks-and-safety-for-older-peopl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conditions-and-diseases/coronavirus/coronavirus-caregiving-for-the-elderly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PGY何佳樺醫師、國立清華大學醫科系沈昆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姚宗杰教授、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摘要整理)
👉更多照護指引文章:
https://forum.nhri.edu.tw/covid19/tag/guideline/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衛生福利部護理諮詢會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清華大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手肘內側痛治療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心血管疾病患者疫情期間之照護應變策略建議》
📣心血管病患須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病患在感染 COVID-19 後的嚴重程度較高,甚至是死亡,已廣為證實。
SARS-CoV-2 不僅會導致病毒性肺炎,對心血管系統也有重大影響。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患者和具有心血管危險因子的族群,如:男性、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的病患,已被證實在感染 COVID-19 後發生併發症和死亡的機率會增加。此外,罹患COVID-19的人有相當大的比例可能會發生心臟損傷,而這也預示著院內死亡的風險增加。新冠肺炎造成心臟損傷的情況,除了血栓併發症,如:急性冠心症和靜脈栓塞,心肌炎亦是造成之後心衰竭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指出廣泛的心律不整會使 COVID-19 的病程複雜化,包括針對 COVID-19 和相關疾病的治療藥物其潛在的促成心律不整作用。由於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像是再灌注(reperfusion therapy)等的緊急治療可能會受到當地疫情嚴重程度所限制。此外,患者害怕在疫情期間就醫造成心血管緊急狀況的延遲出現逐漸受到關注。
基於上述理由,歐洲心臟病學會 (ESC) 召集了一群具有 COVID-19 照護經驗的專家和相關從業人員為疫情期間心血管照護等各方面提供相關指導文件。
📣心血管病患照護:
眾所周知,感染 COVID-19 的心血管病患於院內預後不佳的風險更高,這也是為什麼必須有效保護他們避免與COVID-19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接觸的原因。根據研究建議,因急性心臟病而入院且排除病毒感染的患者,在檢查及住院的過程中應徹底避免與COVID-19病患接觸。門診慢性心臟病患者應盡可能留在家中,而心臟病患者的住院天數應控制在可接受的最短時間內,並強烈建議限制訪客進出。
在疫情期間應避免非緊急處置,以維持醫療量能並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現況下,為有效降低 COVID-19 傳播的風險,使用遠程醫療有其必要性,特別是針對免疫力較低的族群,如:老年患者。另外,遠程醫療提供各方專家進行共同會診的機會,從而使患者待在家中即可獲得完善的處置。遠程復健(或稱居家復健)亦是出院患者的復健選擇之一。隨著對心衰竭和使用心律調節器患者的遠程醫療越來越標準化,未來將可成為病患列入考慮的醫療照護選擇。遠程醫療有助於控制病毒傳播,同時防止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誤診或誤治而導致其病程惡化。
除了遠程醫療,在醫師及護理師佩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的前提下,“居家護理”和“移動診所”亦能讓患者在家接受治療。這兩個方案可防止許多臨床不穩定性的心臟疾病(如:慢性心衰竭)的產生,並確保患者得到長期治療,且有助於形成“以社區為中心”的照護形式,這可能比純粹的“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更有利,如此一來,受感染的住院患者能擁有足夠的醫療資源。
當心血管病患因診斷或治療而需要進出醫院時,患者應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以酒精清潔雙手來保護自己。
📣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治療:
■ 感染COVID-19和長期口服治療的中斷,都有可能對長期心血管疾病的病患造成病情的不穩定,所以在做任何治療的調整之前,應該要先尋求醫生的指示。
■ 用於次級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阿斯匹靈沒有消炎的效果,除非有特殊原因(例如: 持續出血的併發症或是進行手術),否則有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病患,在治療期間不應該自行中斷阿斯匹靈的使用。
■ 有感染COVID-19風險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使用抑制腎素- 血管收縮素系統(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的藥物,包括: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類型的藥物。但是ACEI和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滯劑(Ang II type I receptor blockers)並不會阻止或是促進COVID-19病毒透過細胞表面受體蛋白ACE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進入到細胞內。所以綜合以上因素,病人不應未經醫生指示而隨意停止治療。
■ 當病人進行COVID-19的治療時,對於原本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可能需要做調整。
📣關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資訊:
■ 與他人的互動方面:
☑避免接觸生病的人。
☑人與人之間儘量保持兩公尺的社交距離。
☑勤洗手,並且使用肥皂搓洗至少20秒以上。
☑咳嗽或是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內側摀住口鼻。
☑避免用手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用消毒劑時常消毒手會常碰觸到的地方,例如:門把或是手把。
☑出現發燒、咳嗽症狀,或是有呼吸道感染時,應自我在家隔離。
☑儘量待在家中。
☑維持身體活動以避免靜脈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同時也保持身體健康。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應該要遵照當地的衛生局或是醫生的指示來保持身體的健康。
■ 健康的生活習慣:
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 均衡飲食、戒菸、不要過度飲酒、每天有充足的睡眠、維持運動習慣。長時間在家隔離和身體上的限制,使得運動量減少,可能會導致靜脈血栓栓塞(VTE)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增加,所以建議在家中也要有基本簡單的運動,或是在戶外有足夠的空間維持社交距離時運動,也建議可以利用網路進行遠距的社交活動。
■ 醫療照護建議:
☑有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病患要持續的服用常規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處方藥物。
☑如果有胸痛或是其他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不要忽視症狀。
☑不要停止追蹤心臟的狀況,當心血管的狀況有惡化的情形時,應立即尋求心臟科醫生的專業建議。
📋參考資料
歐洲心臟醫學會 :
https://www.escardio.org/Education/COVID-19-and-Cardiology/ESC-COVID-19-Guidance
📋參考論文
1. Driggin E, Madhavan MV, Bikdeli B, Chuich T, Laracy J, Biondi-Zoccai G, Brown TS, Der Nigoghossian C, Zidar DA, Haythe J, Brodie D, Beckman JA, Kirtane AJ, Stone GW, Krumholz HM, Parikh SA. Cardiovascular Considerations for Patients, Health Care Workers, and Health System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 Am Coll Cardiol 2020;75(18):2352-2371.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0.03.031.
2. Wang D, Hu B, Hu C, Zhu F, Liu X, Zhang J, Wang B, Xiang H, Cheng Z, Xiong Y, Zhao Y, Li Y, Wang X, Peng Z.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JAMA 2020. https://doi.org/10.1001/jama.2020.1585
3. Lee IK, Wang CC, Lin MC, Kung CT, Lan KC, Lee CT.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prevent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 outbreak in hospital. J Hosp Infect 2020;105(1):102-103. https://doi.org/10.1016/j.jhin.2020.02.022
4. Hollander JE, Carr BG. Virtually Perfect? Telemedicine for Covid-19. N Engl J Med 2020;382(18):1679-1681. https://doi.org/10.1056/NEJMp2003539
5. Nacoti M, Ciocca A, Giupponi A, Brambillasca P, Lussana F, Pisano M, Goisis G, Bonacina D, Fazzi F, Naspro R, Longhi L, Cereda M, Montaguti C. At the epicenter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humanitarian crises in Italy: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preparation and mitigation. Catalyst non-issue content 2020;1(2). https://doi.org/10.1056/CAT.20.0080
6. Rombola G, Heidempergher M, Pedrini L, Farina M, Aucella F, Messa P, Brunori G. Practical ind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SARS-CoV-2 in ambulatory dialysis patients: lessons from the first phase of the epidemics in Lombardy. J Nephrol 2020;33(2):193-196. https://doi.org/10.1007/s40620-020-00727-y.
7. Danser AHJ, Epstein M, Batlle D.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ers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At Present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Abandon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ers. Hypertension 2020;75(6):1382-1385. https://doi.org/10.1161/HYPERTENSIONAHA.120.15082
8. de Simone G, ESC Council on Hypertension, On behalf of the Nucleus Members.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ESC Council on Hypertension on ACE-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https://www.escardio.org/Councils/Council-on-Hypertension-(CHT)/News/position-statement-of-the-esc-council-on-hypertension-on-ace-inhibitors-and-ang (March 13, 2020; date last accessed).
9. Piepoli MF, Hoes AW, Agewall S, Albus C, Brotons C, Catapano AL, Cooney MT, Corra U, Cosyns B, Deaton C, Graham I, Hall MS, Hobbs FDR, Lochen ML, Lollgen H, Marques-Vidal P, Perk J, Prescott E, Redon J, Richter DJ, Sattar N, Smulders Y, Tiberi M, van der Worp HB, van Dis I, Verschuren WMM, Binno S, Group ESCSD. 2016 European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Sixth Joint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Other Societi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onstituted by representatives of 10 societies and by invited experts)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 Rehabilitation (EACPR). Eur Heart J 2016;37(29):2315-2381.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w106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PGY何佳樺醫師、國立清華大學醫科系沈昆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姚宗杰教授、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摘要整理)
👉更多照護指引文章:
https://forum.nhri.edu.tw/covid19/tag/guideline/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清華大學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衛生福利部護理諮詢會
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