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手機a4排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手機a4排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手機a4排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手機a4排版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小妤媽。愛手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熱銷排行榜】 🏆小一先修英文凹槽筆順練習簿 #重點在凹槽凹槽凹槽 🏆iMAT無毒高透明資料袋 🏆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把握最後時間喊單:https://bit.ly/2DUq5hK ---------------------------------------- 【商品介紹】 ㊙️小...

手機a4排版 在 We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02 11:42:43

Wen’s hobo - 20200815 ▫️蘭嶼旅行手帳:縮時攝影🧿 和我來一場紙上旅行🧳 好久沒有錄縮時,遊記完全值得錄呀太療癒了~~💙 - (樂極生悲兩行淚後記) 必須要懺悔的是影片非常破碎💔 因為我的手機一直處在爆容量的狀態, 在錄拼貼+上一篇寫字過程時完全沒注意到只錄了幾分鐘就儲存空間不...

手機a4排版 在 Wawa⚡️(bloggers boyfriend)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22:46:22

本文宗旨-寓教於樂📝. - 🔎來回答大家一下妳們經常問我使用什麼機器照相? A: canon 5D4 24mm-70mm F2.8 LeicaQ iphoneX. 1.工作時使用覺得很快速方便是一台很優秀的相機。 2.是我平常拍生活照 旅行時經常使用的輕便相機。 3.裡面裝了85000照片我懶得備...

  • 手機a4排版 在 小妤媽。愛手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9 08:28:50
    有 8 人按讚

    【熱銷排行榜】
    🏆小一先修英文凹槽筆順練習簿 #重點在凹槽凹槽凹槽
    🏆iMAT無毒高透明資料袋
    🏆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把握最後時間喊單:https://bit.ly/2DUq5hK

    ----------------------------------------
    【商品介紹】
    ㊙️小一先修凹槽練習簿
    1. 圖形是文字構成的基礎:先從圓圈、三角形等圖案練習起,熟悉線條走向後,進一步學好寫字
    2. 認識37個注音符號單音字母
    3. 從單音、雙音到三音,依照拼音規則,熟練每一種拼音模式
    4. 從一個格子只有一個字母,到一個格子必須容納四個部件,循序漸進,慢慢縮小每個符號,學習越來越精細的肌肉控制以及空間分配,為接下來的國字書寫打好基礎
    5. 讓孩子一邊學書寫,同時習慣拼音的邏輯
    👉影片介紹:https://bit.ly/2XTgcIe

    ㊙️英文凹槽練習簿
    1. 利用格線,讓孩子自然熟練26個字母大小寫的正確位置
    2. 常用單字及句型,搭配中文翻譯,練習整句的書寫,建立字距概念
    3. 練習書寫、背誦單字、熟悉句型,三效合一
    小提醒:第16頁因排版錯誤,會額外附上一張訂正頁,收到後只需用雙面膠黏貼於原來的活頁即可。
    👉影片介紹:https://bit.ly/30OUt5S

    ㊙️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 / 初、中、高級、相似字
    1. 凹槽設計,書寫手腕不費力
    2. 深度打凹,加深筆順記憶
    3. 配合國小作業本,採直式書寫,左右撇皆順手
    4. 高磅數厚紙,可以反覆擦寫
    5. 紙質不反光,保護孩子視力
    6. 採用教育部國字標準筆順
    7. 附有教育部國語辭典注音及破音字讀音,練寫字不忘讀音
    👉影片介紹:https://bit.ly/33tKSjn

    ㊙️iMAT無毒高透明資料袋
    大尺寸:24.5*32.5cm(可裝A4)
    小尺寸:26*16.5cm(可裝A5)

    無毒PP材質晶瑩剔透,耐用不易斷裂,拉鍊頭好滑不鬆脫。
    ✅大尺寸適合:幼稚園室內鞋、備用服、外出服、畫冊書本,一套一袋不怕弄丟。
    ✅小尺寸適合:拼圖、積木、文具,細小物品分類收納。當成筆袋、化妝包、盥洗袋也好用。
    至於家裡還有什麼千奇百怪的東西,孩子有多少零散需要收納整理的物品,通通可以丟進去,請多買幾個備用,別說我沒跟你們講喔,這可不是會經常開團的。

    ㊙️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涵蓋8大主題,超齊全:
    1. 注音練習
    2. 數字練習
    3. 英文字母練習
    4. 數數
    5. 時鐘練習
    6. 國字十字方格
    7. 英文字母四格線
    8. 空白塗鴉頁
    全套組合:全彩雙面印刷學習板2張、黑紅色白板筆2支、PP無毒高透明資料袋(可裝A4)

    👉圖文說明:https://bit.ly/33LOVLs
    因文章被臉書封鎖尚未解除,進入網址後,請再點選圖片連結(手機請再按一次返回鍵),就能閱讀文章。

    ----------------------------------------
    【團購價格】
    A:小一先修凹槽練習簿 350元
    B:英文凹槽練習簿380元
    C:小一先修+英文凹槽練習簿699元
    D: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初級)350元
    E: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中級)350元
    F: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高級)350元
    G: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相似字)350元
    H:初+中+高,一組三本990元
    J:初+中+高+相似,一組四本1300元
    K:初+中+高+相似+小一先修+英文,一組六本1950元
    L: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169元
    M:凡購買任一本凹槽,加購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優惠價139元
    N:iMAT無毒高透明資料袋(3大3小共6個)139元

    -----------------------------------------
    【跟團連結】
    https://bit.ly/2DUq5hK

  • 手機a4排版 在 小妤媽。愛手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12 08:27:04
    有 61 人按讚

    還沒上車的人請趕快上車 攤子要收了 #今天結團

    ✅麗芳老師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
    ✅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開學在即,所有新生預備備!不管是幼稚園中大班或是小一新生,媽媽們都免不了焦慮緊張,總是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

    來來來,不用著急!好的工具絕對讓您心花開(已經實測超多人也得到很多正向回饋)

    打造凹槽筆順練習本的麗芳老師,最新版本上市囉!適合孩子向下延伸紮根,這次更和台灣在地無毒環保桌墊品牌iMAT聯合推出 #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讓小朋友在學習書寫事半功倍。

    👉圖文說明:https://bit.ly/33LOVLs
    因文章被臉書封鎖尚未解除,進入網址後,請再點選圖片連結(手機請再按一次返回鍵),就能閱讀文章。

    ----------------------------------------
    【商品介紹】

    ㊙️iMAT無毒高透明資料袋
    大尺寸:24.5*32.5cm(可裝A4)
    小尺寸:26*16.5cm(可裝A5)

    無毒PP材質晶瑩剔透,耐用不易斷裂,拉鍊頭好滑不鬆脫。
    ✅大尺寸適合:幼稚園室內鞋、備用服、外出服、畫冊書本,一套一袋不怕弄丟。
    ✅小尺寸適合:拼圖、積木、文具,細小物品分類收納。當成筆袋、化妝包、盥洗袋也好用。
    至於家裡還有什麼千奇百怪的東西,孩子有多少零散需要收納整理的物品,通通可以丟進去,請多買幾個備用,別說我沒跟你們講喔,這可不是會經常開團的。

    ㊙️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涵蓋8大主題,超齊全:
    1. 注音練習
    2. 數字練習
    3. 英文字母練習
    4. 數數
    5. 時鐘練習
    6. 國字十字方格
    7. 英文字母四格線
    8. 空白塗鴉頁
    全套組合:全彩雙面印刷學習板2張、黑紅色白板筆2支、PP無毒高透明資料袋(可裝A4)

    ㊙️小一先修凹槽練習簿
    1. 圖形是文字構成的基礎:先從圓圈、三角形等圖案練習起,熟悉線條走向後,進一步學好寫字
    2. 認識37個注音符號單音字母
    3. 從單音、雙音到三音,依照拼音規則,熟練每一種拼音模式
    4. 從一個格子只有一個字母,到一個格子必須容納四個部件,循序漸進,慢慢縮小每個符號,學習越來越精細的肌肉控制以及空間分配,為接下來的國字書寫打好基礎
    5. 讓孩子一邊學書寫,同時習慣拼音的邏輯
    👉影片介紹:https://bit.ly/2XTgcIe

    ㊙️英文凹槽練習簿
    1. 利用格線,讓孩子自然熟練26個字母大小寫的正確位置
    2. 常用單字及句型,搭配中文翻譯,練習整句的書寫,建立字距概念
    3. 練習書寫、背誦單字、熟悉句型,三效合一
    小提醒:第16頁因排版錯誤,會額外附上一張訂正頁,收到後只需用雙面膠黏貼於原來的活頁即可。
    👉影片介紹:https://bit.ly/30OUt5S

    ㊙️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 / 初、中、高級、相似字
    1. 凹槽設計,書寫手腕不費力
    2. 深度打凹,加深筆順記憶
    3. 配合國小作業本,採直式書寫,左右撇皆順手
    4. 高磅數厚紙,可以反覆擦寫
    5. 紙質不反光,保護孩子視力
    6. 採用教育部國字標準筆順
    7. 附有教育部國語辭典注音及破音字讀音,練寫字不忘讀音
    👉影片介紹:https://bit.ly/33tKSjn

    🧡這套小妤媽大推一定要買的原因請耐心看完,身邊友人實測效果讓人驚奇!

    1、某些國字教育部改過筆順,和媽媽們遠古時代所學不同(例如:出),我們想教小孩卻讓他們寫得更卡,這套工具書依據教育部公佈的最新筆順編排,讓孩子直接學習到最正確的寫法。

    2、為什麼要讓小孩寫這套書?就像寫書法要練永字八法一樣,在橫豎之間靠著這套書深刻的凹槽筆劃寫進小孩的大腦和手部肌肉裡,筆順熟練寫字自然流暢整齊。

    3、練習簿可重複書寫,寫完橡皮擦擦掉即可(不建議使用消失筆!),孩子好不容易寫完一頁,起頭寫的字卻消失了,這樣一來便無法比較前後寫下的字有何差別,無法建立自信心,而且會有種沒完沒了的感覺。

    4、一定要依年級選購版本嗎?不!不管幾年級,只要寫字老是卡關或鬼畫符的建議全部選購,只是初級前面會有注音符號而已。低年級的孩子現在大量認字中,所以不必擔心中高級對孩子來說很遙遠。挑戰初級成功,孩子越寫越有信心,中高級就變小菜一碟。

    5、說那麼多是不是真的那麼神?朋友實測結果如下:
    孩子「尢」被老師判定不合格兩隻腳黏在一起,回家訂正怎麼寫還是黏在一起, 拿出練習本寫完一排,再換到作業本上,書寫完全正確!且經過幾天書寫仍然正確,表示小腦袋瓜完全記住了。

    ----------------------------------------
    【團購價格】
    A:小一先修凹槽練習簿 350元
    B:英文凹槽練習簿380元
    C:小一先修+英文凹槽練習簿699元
    D: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初級)350元
    E: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中級)350元
    F: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高級)350元
    G:新版凹槽筆順練習簿(相似字)350元
    H:初+中+高,一組三本990元
    J:初+中+高+相似,一組四本1300元
    K:初+中+高+相似+小一先修+英文,一組六本1950元
    L: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169元
    M:凡購買任一本凹槽,加購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優惠價139元
    N:iMAT無毒高透明資料袋(3大3小共6個)139元

    ----------------------------------------
    【跟團方式】
    1) 留言喊單(請寫出:款式+數量),例:B+2、C+1
    2) 運費:35元(寄送離島請告知,運費另行計算)
    3) 出貨及付款: 賣貨便下標,7-11取貨付款(無需帳號即可下標)
    4) 出貨時間:約2~4週
    5) 開團時間:即日起至8/19(三)
    6) 結團後統一發送下標連結
    ========================
    團購訊息不錯過,歡迎加入:
    小妤媽的社團:http://bit.ly/2HyOKaT

  • 手機a4排版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17 07:06:45
    有 4,457 人按讚


    【ICU醫生陳志金】粉專剛剛突破80,000(八萬)人了!新朋友、舊朋友,想要多了解阿金的話,可以看看《天下雜誌》這篇專訪,我覺得寫得很完整、也很真實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點入《天下》原始文章,排版比較好讀,而且有圖片,如果看不到全文,以下是純文字。

    《從白目憤青變熱血醫師 阿金醫師: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
    文 陳潔 2018-12-24
    ~~
    人稱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為了重症病人,15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平時更像溫暖的家人,反覆說明病情、錄音鼓勵患者。兩年前甚至投入推動「醫病共享決策」,陪家屬走過每個天人交戰的時刻,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

    兩年前,藝人邱凱偉(Darren)發燒到醫學中心急診,等太久不耐煩,遭回嗆「不能等就不要等阿!」因此公開抱怨醫師。為此,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發文整理6項「符合即可退掛」的症狀溫和開嗆,更以「歡迎自由分享!也可以放大掛在急診門口喔~」幽默作結。此文吸引8萬人按讚、1萬7千人分享,更因媒體大幅報導,讓他因此暴紅。

    12月中旬,這位網紅醫師的團隊,更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人稱「阿金醫師」的陳志金,若不是穿著醫師袍,真沒人看的出來,這位右臉眼下有塊暗紅印記、20年來始終如一的中分髮型,滿臉笑容、微胖身軀的男人,是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

    他的人、做的事,都不像傳統認知高高在上的醫師,更像是親切接地氣的大哥。他曾不厭煩地在半小時內,對陸續抵達的家屬重複3次病情;花上2、3個小時為家屬解釋病情;一通電話也能找到他,出院還會收到他的祝福訊息。

    陳志金主要負責腦中風及腦損傷病人,很常遇到病人長期昏迷,家屬面臨該選擇氣切或拔管的兩難。

    #該氣切或拔管?不再是醫師單方決定
    這也是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之後,多數人一生總會遇到一次的重大抉擇。氣切,代表長期照護、等待甦醒,代表昂貴醫療資源的持續投入;拔管,則是放手,讓生命回歸自然歷程。選擇沒有對錯,只怕後悔。不少家屬倉促做了決定,卻日後心生愧疚,甚至責怪醫師。

    這是陳志金長期在臨床上遇到的困難。自2016年3月,他帶著團隊與35個家庭開上2、3小時會議,先讓家屬填寫線上問卷,得以「客製化」評估需求,再以珍珠版、3D列印製成的等比例真人模型,詳細解說插管、氣切的位置,一來一往表達意見,一起面對氣切或拔管的天人交戰。

    62歲的柯先生因腦損傷昏迷,外甥小鄭(化名)就曾參與家庭會議,當時他與陳志金團隊對談近3小時。從一無所知到對氣切、拔管及癒後照顧瞭若指掌,尤其擬真模型讓說明更容易理解,才能做出決定。
    每一步都很艱難,但陳志金向病人強調,沒有對錯,「選擇了就是好決定。」

    今年一月初,小鄭及親人決定拔管,柯先生於兩個月前逝世。「我覺得陳醫師很為家屬想,以前醫生都是救活就好,但救活之後其實還是家屬要顧!」小鄭說。(編按:此處拔管與一般急救無效的拔管不同,而是針對病情穩定,可脫離呼吸器的病人,若將來病情惡化,不再重新插管。因此有些病人拔管後,仍可存活很久。)
    不再是醫生單方面下命令,而是與家屬共同決定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模式,消弭了醫生與病患家屬之間的資訊不對等,也幫助35個家庭在拔管、氣切中抉擇。這個試驗,是陳志金團隊得到「國家醫療品質獎」的關鍵。陳志金說,後續追蹤家屬意見,至今沒有人後悔當初的決策。

    #守在台南15年,一call他三分鐘就出現
    陳志金只有一個門診,每週一晚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也沒有開不完的手術,這當然是加護病房醫師的特色。
    但陳志金有一點比別的醫生更拚,是他把生活給了醫院,因為擔心病人隨時出狀況,他十五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隨call隨到。

    「我訊息一送出給陳志金醫師,幾秒內電話一定響,我都跟同事說我的,我的!」與陳志金共事2年的高階護理師鄭巧玲說。陳志金長年住在醫院一條街外的地方,儘管另有值班醫生,但任何時候通知他,3分鐘,他必會出現。

    陳志金掏出醫師袍裡的A4紙,整齊折成4分之1。「不管去哪裡,什麼都沒有沒關係,這一定得帶!」內容是他10個重症病人資料,最新病情、交班注意事項,甚至該向誰討論病情,都名列其中。
    46歲的陳志金其實是馬來西亞人,持馬國護照,但領有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1991年來台大醫學系就讀。27年過去,陳志金已是台灣女婿,有個護理師老婆與12歲的兒子。
    陳志金的大學同學兼摯友,是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
    張書森說,陳志金經歷全民健保開辦、各種制度調整到今天,跟著台灣醫療制度一起成長。從低調保守的僑生,變成熟知台灣醫療、文化風情的「在地人」。
    畢業後,陳志金加入台大醫院胸腔內科。沒想到當上總醫師不久就遇上SARS,當時醫院全面關閉,只剩胸腔科及感染科醫師留守,陳志金也在其中。
    「今天跟學長一起看病人,明天學長就發燒被隔離,生命真的很無常,」陳志金回憶。
    對生命的感觸讓陳志金投入急重症領域,偶然到台南參觀有完善重症制度的奇美醫院,一看就愛上,自此扎根台南,晃眼已15年。

    #母親開刀前一天過世,讓他立志從醫
    陳志金選擇從醫,源自心中的疑問與憤慨。
    他老家在吉隆坡郊外一個小鎮萬撓,高二那年,陳志金母親因心臟瓣膜問題須動手術,但馬來西亞的公醫制度不像台灣就醫快速。手術排程整整等了2年,陳志金母親卻在開刀前一天過世。
    「我好想知道媽媽怎麼了,卻一直遇不到醫師,好不容易找到,醫師只給我一張紙,上面寫著兩個英文單字:Mitral Regurgitation(二尖瓣閉鎖不全)。」這是陳志金第一個認識的醫學名詞。
    17歲的他想知道哪裡出了錯,才沒能留住媽媽?因此立志從醫,希望找到母親離世的原因。

    直到當上醫生,陳志金才知道醫療有太多不確定,母親離開不是誰的疏失,他終於釋懷,卻也反思,「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告訴他們盡力就沒有遺憾跟內疚,」陳志金說。

    #對病患超級溫柔,也勇於開砲批判
    如今陳志金重視溝通,從寫文章、重複與家屬聯繫,到電話錄音鼓勵病人,能做的無一遺漏。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的高階護理師沈美麗說,陳志金曾在半小時內,對陸續到來的家屬,重複說明病情三次;若家屬不能來,他就親自打電話。
    63歲的翁莉華十年前因肉毒桿菌中毒入院,康復後每年都會回醫院感謝陳志金。她激動地說陳志金是「活菩薩」,連她出院轉到養護中心,陳志金還用手機錄音為她加油,「這樣的醫師哪裡找?」
    但陳志金的溫和耐心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時間的漫長淬煉。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形容陳志金曾是個「白目」醫師,「醫院普遍保守,但阿金醫師就是會路見不平,別人不敢講的他都講,甚至得理不饒人。」
    林宏榮說陳志金個性也曾經嚴厲急躁,對同事要求嚴格,是人見人怕的「魔鬼教官」。曾有護理師因為太害怕看到陳志金,寧願躲在夜班也不願一起工作。

    直到林宏榮招攬他加入病人安全的討論團隊,再派他接受團隊資源管理、韌性力訓練營隊,陳志金慢慢懂得與人溝通,自謙從「機車行老闆」,蛻變成醫病溝通的傳教士。

    2005年起,為了讓更多人同理醫護人員、病人、家屬的立場,陳志金開始書寫。他從部落格寫到臉書粉絲專頁,醫病溝通、病人安全、非洲豬瘟什麼都能談,時而批判自嘲,更藏不住他的正義感,不時「開砲」。
    例如2015年,陳志金在部落格批評學名藥,沉痛指出「當一顆藥價不如一顆糖果,我們能期待廠商重視安全品質嗎?」
    他坦言當時接受《天下》採訪後,藥廠、健保署立刻關切施壓、要求下架文章。他笑說,「當你發現最近貼文變輕鬆,代表我被關心啦,避避風頭。」

    #醫院後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
    2016年,林宏榮擔任醫策會執行長時,將1980年代在美國流行的「醫病共享決策」引進台灣,將醫病溝通系統管理化,並納入醫院評鑑的項目。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曾旭民致力醫病共享決策的研究,他解釋,醫病共享決策是當重大疾病患者後續治療有「不同、沒有對錯」的選項時,醫師得透過輔具、教材與病人溝通,依本身經濟狀況、家庭等考量下,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醫病共享決策讓病人扛起責任做決定,當你參與決定時,若結果不好,也會願意負責,而非單純責怪醫師,因此能減少問題糾紛,」曾旭民說。
    看到理想終於有實踐的方向,陳志金接下林宏榮棒子,大力投入醫病共享決策。
    醫病共享決策普遍的做法,是病人先閱讀電子平台的問卷及影片等,下次看診以問卷問題與醫師有效溝通。但曾旭民研究發現宣導仍未到位,病人回家不會讀、醫師看診不習慣使用電子平台,仍維持過去口頭講解的習慣。
    陳志金的醫病共享決策,是直接把家屬找來,開1到3小時不等的家庭會議,像教課般帶病人討論,選擇A會怎樣、選擇B又該如何,確保家屬了解每個選項的利弊。
    「一般醫師說明嚴重病情,在門診2、30分鐘很常見,但像陳醫師花幾個小時,真的不多。他已經不像醫師,而像coaching(教練引導員)的角色!」曾旭民說。

    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兼臨床病理科主任李健逢說,一般醫師會將空檔拿來做研究寫期刊,陳志金卻將時間花在醫病溝通,更照顧病人。
    除了自己的信念,背後的支持也很重要。在奇美醫院,重症醫師平常沒有固定的門診壓力、得看5、60個病人,也不像外科醫師有一台台待排的手術。雖然突發狀況多,相對彈性時間也較多。
    「奇美醫院組織比較扁平,對醫師自由度也較高。有想做的事情,醫院通常不會阻止,」李健逢說。這些支持讓陳志金能更心無旁騖,與病人共同決定、一起承擔。(責任編輯:吳廷勻)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不知道可不可以抽換現在比較瘦的照片?^_^

    歡迎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