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產品中有27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61的網紅我在出版業上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樂讀|集體倦怠: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 #不小心就成了一篇長文 本來以為這本書是屬於比較輕鬆的讀物,沒想到一讀下去發現我真的太小看「倦怠」這件事情了! 作者安妮.海倫.彼得森 (Anne Helen Petersen) 在書籍後半段...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命運好好玩 官方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湯哥獨門傳授💥抱枕開運祕法:https://bit.ly/3e74PEL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0:56 一張手機照片 竟然藏有貓膩?! 04:16 人妻陪小孩玩平板 意外發現崩潰大頭條 08:42 紫微大解析 對外面野花超大方的男人 16:10 完美顧家好男人 卻無法給老婆幸福...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 在 蘇蘇 | 蘇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04:27:11

你想像過十年後生活中還可能出現什麼更便利的科技產品嗎?你以前曾想像過發出聲音就能開啟或關閉一些家電、手機的生活嗎? ⁡ ⠀「多留意無盡的星空,到最後,你會發現生活似乎都被施了魔法一般。」 ⠀⠀ ─── 梵谷 ⁡ 小時候聽爸媽聊到科技進步到超越他們想像的程度,然而當時的我體驗著那個時代的科技感,對他們...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 在 ⒾⓋⓎ 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14:20:14

❗增肥中 請別打擾❗ 在家防疫好忙呦🤭 除了忙著罵小孩 啊不是~ 我是忙著吃啦~~ 看電視📺,追劇,上網滑手機📱 零食絕對不能少😆 這次訂購了網路超夯的安平小舖的蝦餅🦐 原味 ,辣味 ,黑胡椒,海苔,蟹王,櫻花蝦,波士頓龍蝦,虱目魚~超多口味喔! 有選擇障礙的艾媽 真的好痛苦呀!🤯 猶豫好久到皺...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 在 下港女子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10:23

限動關於接近二週年的提問,有一題是詢問拍攝風格的演變,我想可以這樣解。 開粉專時其實沒有設定使用相機拍攝,早期許多照片都是Iphone拍的,現在偶爾也是。 轉變成富士相機,是在定位下港主視覺的同時,好友科呈說他對這品牌的想像就像翻閱一本雜誌一樣,有文字,有圖像,舒舒服服。 所以他把那時候剛入手...

  •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21:08:23
    有 46 人按讚

    樂讀|集體倦怠: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 #不小心就成了一篇長文
     
    本來以為這本書是屬於比較輕鬆的讀物,沒想到一讀下去發現我真的太小看「倦怠」這件事情了!
     
    作者安妮.海倫.彼得森 (Anne Helen Petersen) 在書籍後半段提到───
     
    「當理想和可能的生活現實之間的距離變得無法承受時,倦怠就會出現。職場是如此,育兒也是如此。此外,千禧世代的共同點是我們被灌輸了失敗這種觀念,比如找不到穩定的工作,或存不到足夠的錢來買房子,或無法負擔龐大的醫療債務,這些被視為失敗的事情可以歸咎於只是不夠努力。」
     
    是的,"千禧世代"(1980年~1990年出生的人)即是本書主要探討的對象,而我正好介於中間,所以對於作者在書中提及的許多社會現象、議題,儘管國籍不同,仍然是心有戚戚焉,因為科技快速發展是全球化的。
     
    尤其是數位的發展,更是讓我深有感觸,像我們35、6歲年輕人的童年是還沒有被數位化的時代,那個時候的重心除了課業以外,會比較放在與人交流或是電視媒體上。記得以前放學不是留在操場玩就是和朋友相約去逛逛小書店,亦或是揪團去某個朋友家,若沒有局,則是回家看迪士尼頻道(重心根本沒有在學業?XD),後來到了大概13歲左右才開始有撥接網路,老實講,好奇寶寶我也是整個沉淪下去,網路世界真的太有趣了!不過很慶幸的是,撥接計費方式不便宜,因此還能夠與現實生活稍微劃清界線。
     
    現在就不一樣了,網路時代來臨,所需的費用非常便宜,所以只要每天一睜開眼睛,我們就可以連上網路,它已經完完全全的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關於數位化的影響,作者在書中【科技使一切運轉】的章節說道───
     
    .從手機到Apple Watches、從Instagram到Slack都在助長我們最糟糕的習慣。它們阻礙了我們自衛本能所制定的最佳計畫;它們洗劫了我們的空閒時間;它們讓我們越來越無法去做那些真正能夠使我們立足的事情,……,它們偷走了快樂與孤獨,只留下疲憊和悔恨。我討厭它們、怨恨它們,但是卻發現生活越來越不能沒有它們。
     
    .這些科技最擅長的是提醒我們沒有做的事情:誰一起出去沒有約我們;誰做的工作比我們多;什麼新聞我們沒有看到。……,它不斷把生活帶到最前方,使我們無法忽視它,當然我們就會更注意它。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覺得以上的文字很有感呢?於是就認為這一切都是科技進步、數位化的錯?事實上並非如此,作者在章節的最後總結是:
     
    「網路並不是導致我們倦怠的根源。但是其『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的承諾已經徹底破碎了,而且它必須為了提供似乎『能做所有事情』的錯覺負起責任。當我們無法做到這樣時,我們不會責怪毀壞這一切的工具;我們會責備自己。在內心深處,千禧世代明白加劇倦怠的主要因素其實不是電子郵件或Instagram,更不是源源不斷的新聞通知,而是持續無法達到我們為自己設定的那些不可能的期望。」
     
    你們有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現象嗎?那就是"比較"以及"自我要求過高(想被認同)",然而,是什麼因素導致我們會想要去比較呢?為什麼我們如此被束縛呢?這就要推回到教育上了,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都是生於「戰後嬰兒潮世代」,他們經歷過較困苦與經濟起飛的時代,所以很多千禧世代都是背負著父母的期待在成長。

    啊~《集體倦怠》雖然談的略深,可是很值得一讀,藉由理解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倦怠感從何而來,理性地鬆綁上一代給予的束縛,不再以反抗的方式掙脫,或許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數位時代能夠活得更自由一些。
     

    作 者|安妮.海倫.彼得森 (Anne Helen Petersen)
    譯 者|陳莉淋
    出版社|高寶書版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更多閱讀互動都在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5 09:00:59
    有 274 人按讚

    不知從何時開始,已經養成出門不戴耳機聽音樂的習慣了。前幾天一時興起,出門時伴上許未用的深海蛇耳機上捷運,突然有種自己活生生成為了原始人的感覺,整個台北還使用有線耳機的人,到底還剩下多少?

    猶記幾年前,蘋果發布了初代Airpods,畢竟是蘋果首次邁入無線耳機,質疑的人並不在少數。當時許多用戶紛紛表示,音質才是決定耳機好壞的關鍵。

    同年,iPhone7被拔了3.5耳機孔,惹得天怒人怨。所有網路聲浪都表示無法忍受蘋果移除耳機孔,並且所有人無一例外的表示這若是蘋果賣耳機的敲門磚,自己是怎樣也不會讓蘋果得逞。

    後來,Airpods接連發表了二代、PRO和MAX,加上各大耳機廠牌紛紛跟進藍芽無線耳機的新產品。現在你走在台北捷運裡,幾乎清一色都是藍芽無線耳機,不管是蘋果、他牌還是仿蘋果牌,幾乎霸佔了整個捷運車廂。哪怕你是再貴的有線耳機,在這些無線耳機面前,就好似個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

    齋主成長的年代,正好是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商品大幅成長的時期。在我並不怎麼豐富的人生中,我就見過很多次消費者撂下狠話,但最後卻「真香」的殘酷歷史。

    「VCD畫質就夠用了,為什麼要用DVD?」
    「出租影業不會倒,網路速度那麼慢要怎麼看電影?」
    「手機為什麼要上網? 上網能幹嘛?」
    「沒有鍵盤的手機,怎麼可能勝過黑莓機?」
    「單純讓用戶買期限使用權而不是軟體本身,你覺得誰會買?」

    正因為這樣,我其實每每看到科技新品發布時,都不敢撂狠話,怕最後重重打自己一巴掌。

  •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07:30:59
    有 13 人按讚

    【居家防疫後遺症: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台灣從5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防疫在家,靠打電玩渡過漫長時光,轉眼間暑假過去了,即將開學,你家裡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宅在家期間對我們身心的長遠影響,似乎現在才浮現。例如,螢幕成癮問題。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從來不用擔心螢幕時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紀律嚴明,而是因為生活中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天氣好的日子可以游泳、可以跟朋友打球,天氣不好的日子也有各種室內遊戲場、購物中心裡的遊戲區可供選擇,家裡兩個小小孩,七歲的兒子、兩歲的女兒壓根兒不會主動想去看電視或玩電玩。
     
    但是疫情爆發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居家防疫期間,兒子開始跟同學連線玩「太空狼人殺」,女兒開始在迪士尼頻道上看「米奇妙妙屋」。我跟女兒約法三章:「每個週末可以看三集米奇妙妙屋」,但每次關掉電視時,她總會撲倒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大哭至少半小時。兒子的談話內容也總是圍繞著狼人殺遊戲打轉,好像對生活中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了。
     
    跟媽媽朋友們聊天時,我開玩笑地說:我的小孩玩電玩、看電視上癮了。她們都表示有類似的困擾,我們互相表示同情,但都解決不了問題[1]。
     
    ■電玩的回饋造成高濃度多巴胺上癮
    「多巴胺」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酬賞物質,當我們從事任何讓人快樂的事情時,就會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感覺無比的美妙興奮。但這些都是透過自然途徑,刺激的頻率也正常,沒有任何人需要持續不斷接受多巴胺刺激,也絕對沒有人受得了。
     
    當打電玩的回饋或是往返不止的社交訊息沒日沒夜地大量湧入,大腦就會被迫一直處在高度興奮之中。但人類尚未發展出抵擋多巴胺攻勢的機制,所以就形成不斷被勾引以維持高濃度多巴胺的上癮行為[2]。
     
    ■「成癮症」有兩大條件:耐受性和戒斷症狀
    ▸耐受性
    指的是成癮者必須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玩遊戲,才能帶來快樂感,這代表主掌情緒中樞的大腦前額葉、杏仁核等部位已經受損。
     
    ▸戒斷症狀
    則是指只要不打遊戲,就會出現焦慮、憂鬱、不安等情緒障礙;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暴力、自殺傾向。
     
    不過,與菸癮、酒癮、毒癮這類的「物質成癮」不同,像網路成癮這類的「行為成癮」並沒有讓人體攝入像尼古丁、酒精這樣的額外成分,但在精神醫學上看來,也確實影響到大腦運作,達到精神疾病的等級。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初在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正式承認電玩成癮是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也追隨WHO的腳步,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之內,加以預防及推廣相關輔導治療[3]。
     
    ■「電玩成癮症」: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說,「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方面的不良後果,假若無法控制,比如迷戀電玩遊戲無法自拔就叫做電玩成癮,迷戀上網無法自制就叫網路成癮,如是攝取某種物質就稱為物質成癮,如毒癮、酒癮、菸癮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成癮」加入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當中,主要症狀為「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即使有負面效果仍持續遊玩」,而諸多研究亦發現人際關係困難或個性內向或有憂鬱及焦慮症狀的人比較容易「成癮」。
     
    ▶大帥,被媽媽帶來安南醫院精神科就醫。大帥低頭不語,但媽媽卻一直駡他:「整天都在打電玩講不聽才讓成績一落千丈,再這樣下去真正就要撿角了...」
     
    王文隆醫師表示,有這樣的困擾可以到精神科求助,而不是一味的責駡,處罰與禁止,若造成個案選擇化明為暗將更難解決。他也呼籲正在放暑假的學生及家長們,應把玩電玩成癮看成是一種疾病,所以更應迅速就醫,就如同身體疾病一樣,若不及早治療,病情可能因此日益嚴重。
     
    個案中的大帥在經過幾次心理治療後,真正發現其打電玩背後主因竟是因為缺乏愛及為了填補空虛,在王醫師引導方向後,其更懂愛惜自己身體與學會正向思考,面對困難時亦能更加冷靜來處理,也讓人際關係明顯改善許多,真正邁出電玩成癮的深暗黑淵世界[4]。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將過去使用的「網路成癮」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針對沈迷於遊戲內容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其中,網路遊戲成癮中的「手機遊戲成癮」類型值得關注,其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也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為了解國內學童、青少年手機成癮情形,「國衛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113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
     
    ▶研究結果發現,手機成癮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較高,手機遊戲成癮的國小學童中,有21.4%願意花錢購買手遊點數或寶物,國中生為36.3%,高中生更高達42.2%,遠遠高於一般學生的消費意願。
     
    ▶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只要回答4個問題,每項敘述可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可能有成癮風險。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題目如下:
     
    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
    3.在過去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
    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5]。
     
    ■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
    根據世衛網站的資訊,包括打線上遊戲(digital-gaming)或電玩(video-gaming)的行為,連續長達12個月以上,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學習和工作等,並危及身心健康者,就可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症。
     
    「這個問題被關注十多年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網路成癮後的症狀和酗酒、吸毒很像,都有戒斷問題」,「衛福部心口司」諶立中司長說,令人擔心的是,臺灣、大陸、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網路成癮高風險族群,比歐美國家高,尤其臺灣兒童和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時間少,民眾上網時間早已名列全球前茅,很需要提醒。
     
    根據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民國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可發現,全球青少年網路成癮高風險比率約為4.6%,台灣的網癮高風險族群,國小為9.9%、國中19.2%、高中職19.4%,均較其他國家高出甚多。以假日實際上網時數來看,國小平均3.5小時、國中5小時、高中職6小時。
     
    研究「網路遊戲障礙症」的林煜軒醫師,曾以8000名青少年網路玩家為分析對象,發現經過專業診斷後,被確診的比例是3.1%。[6]。
     
    ■遊戲成癮具體有哪些表現?
    《國際疾病分類》中,專門為「遊戲成癮」設立條目,並明確「遊戲成癮」的多項診斷標準。確診遊戲障礙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以縮短。
    現行標準中一共列出了9種症狀:
    1. 完全專注於遊戲
    2. 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 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 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 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 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 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的時間
    8. 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 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7]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黃彥勳醫師建議,遠離誘惑、增加多元興趣,改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協助是成癮行為改善的不二法門。
     
    「減少生活上使用網路、手機、電腦的機會,並且開發其他的興趣,當有更多時間投入不同的興趣或是人際活動時,花在網路遊戲的時間相對就會減少,就能降低網路遊戲的誘惑性。」[8]
     
    ■網路遊戲成癮是警訊,家長應及時介入
    「桃園療養院」邱献章院長表示,網路遊戲成癮這個現象或許可發揮預警功能,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孩子的心理危險因子或精神疾病。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林峯立醫師提醒,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經由謹慎且完整的評估,再採取不同的介入協助方式。
     
    林峯立醫師強調,即使沒有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家長們仍需注意隱藏在背後的心理健康危機。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常見的共病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
     
    除了積極就醫外,他提醒家長,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家人更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建立人際關係和加強溝通技巧[9]。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親子天下)「居家防疫後遺症:我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857
    [2](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為什麼別人小孩打電動不會成癮?彭菊仙:把孩子從電玩拉走,你要把孩子拉到哪兒呢?」: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88
    [3](數位時代)「電玩成癮「5年增3成」!不上網就無法生活,科技發展何以讓網路難以戒斷?」: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099/internet-addiction
    [4](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電玩成癮症 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醫呼籲尋求專業幫助回歸正常生活」:http://www.tman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796
    [5](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10分以上即有成癮風險!」: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7989
    [6](Yahoo 新聞)「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 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https://bit.ly/3jwva2a
    [7](風傳媒)「孩子一直打遊戲怎麼辦?心理師以過來人角度現身說法,4招帶孩子走出遊戲成癮」: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427615?page=3
    [8](健康醫療網 )「你遊戲成癮了嗎? 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覺」: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639
    [9](健康2.0)「孩子整天上網玩遊戲 家長務必留意:恐暗藏這5種精神疾病!」: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6168
      
    ➤➤照片
    [2]
    [10] (Yahoo新聞)「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https://bit.ly/38vDWXy
    ▶圖說:網路遊戲成癮症狀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精神疾病 #成癮 #成癮症 #遊戲成癮 #電玩成癮 #螢幕成癮 #手機成癮 #手機遊戲成癮 #網路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 #網路遊戲障礙症 #多巴胺上癮
     
    衛生福利部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 衛福部心口司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署立桃園療養院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 在 命運好好玩 官方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13 23:30:12

    阿湯哥獨門傳授💥抱枕開運祕法:https://bit.ly/3e74PEL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0:56 一張手機照片 竟然藏有貓膩?!
    04:16 人妻陪小孩玩平板 意外發現崩潰大頭條
    08:42 紫微大解析 對外面野花超大方的男人
    16:10 完美顧家好男人 卻無法給老婆幸福?
    20:20 人夫上網貼文抱怨老婆 反遭網友砲轟!
    22:12 奇情叔嫂戀 當事人困擾萬分!
    28:22 星座大解析 容易談禁忌戀情的人
    34:32 假借運動跑馬拉松 人妻竟然偷吃
    37:32 風水大解析 破壞家庭和樂的不良風水
    42:53 與女兒為了錢上法庭 老媽媽超心寒
    48:02 星座大解析 照顧父母會盡心盡力的小孩
    53:02 公婆太節儉 人妻大崩潰!
    57:41 紫微大解析 花得到男人錢的女人
    01:02:23 網路無奇不有 趣聞天天發生!
    01:05:39 未來一個月 哪方面最健康?

    ⚡命運好好玩官網:https://bit.ly/3ehoxfj
    📺JET綜合台CH45頻道周一至周五晚上九點三十分
    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26097.psee.io/7B27F
    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se.ee/5Q2PD
    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mysuperlucky

    #命運好好玩 #何篤霖#郭靜純#星座#命理#運勢

  •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25 17:10:24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有話線上講》街友優先打疫苗❓
    .
    台灣疫情逐漸趨緩之際,台北車站的街友爆發群聚感染,共有 8 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 認為,街友防疫太難處理,乾脆優先接種 #疫苗,疫情指揮中心也同意讓街友專案造冊施打。北市社會局表示,預估約有 700 人符合資格。
    .
    街友優先施打引發一片討論聲浪,有些網友質疑「街友憑什麼先打疫苗?」,也有人指責街友不戴口罩又喜歡群聚,也不注重衛生措施,本身就是防疫破口。
    .
    但真的是這樣嗎?街友染疫都是不乖乖防疫的自作自受?疫情讓街友們遭遇哪些風險和衝擊?以街頭為家的他們,面臨 #三級警戒 的自主封城該如何生活?長期關注街友議題的 NGO #人生百味 共同創辦人 #巫彥德,為我們解答。
    .
    ▎疫情壟罩下的街頭人生
    對於網路上的批評聲浪,巫彥德認為並非大眾對街友的惡意,而是不理解街友在疫情下的處境,或僅憑著片面資訊做出的判斷。他舉例,像是街友不戴口罩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防疫物資,讓他們不得不節約使用。另外,也有些人其實有精神障礙,無法理解為何要戴口罩等規定的意義。
    .
    疫情爆發之後,街友的基本需求受到全方位的衝擊。街友們仰賴的發餐點和飲水機,都為了防疫被迫關閉。網咖停業、速食店和超商取消內用,使街友失去過夜的棲身之所,就連平時洗澡和如廁的公共場館也不復開放。巫彥德表示,公共空間其實是很多人維生的地方,關閉這些場所讓原本勉強過得去的人,只能向下墜落。
    .
    疫情影響了許多人的工作和生活,街友受到的打擊比多數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舉牌和洗碗等打零工的機會消失,讓以此維生的街友陷入經濟來源斷絕的窘境。一般人回到家可以暫時脫下口罩喘息,但住在街上的街友們,卻連短暫脫下口罩都會怕被指責為防疫破口。
    .
    沒有手機的街友們,在餐廳取消內用後,也隨之喪失在店內看電視和報紙的機會,導致他們面對一日三變的疫情,有著巨大的資訊落差。多數人能收看疫情記者會,上網搜尋防疫資訊,但街友往往連三級警戒要延長都不知道。巫彥德指出目前防疫資訊的傳遞,很少考量到弱勢者,像是「居家隔離單是什麼?要從哪裡拿?」這種基本資訊,街友們都不容易取得。
    .
    ▎外國怎麼做?
    去年就爆發疫情的國家,更早認知街友的艱難處境,並採取措施降低他們的染疫風險。英國疫苗與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指出,街友有很高的比例健康狀況不佳,缺乏醫療服務,而且不容易追蹤接觸史,所以建議優先施打疫苗。衛生大臣 Matt Hancock 也同意,將街友排入第六類「處於潛在健康風險」的施打類別。
    .
    除了打疫苗,英國也補助旅館讓街友住宿,德國柏林則興建 450 個床位的庇護所,用來安置街友。丹麥更撥款 550 萬丹麥克朗(約 2472 萬台幣)給 NGO,為街友提供發餐和住宿等服務,並成立機動小組幫街友做病毒篩檢。
    .
    不僅其他國家,高雄市社會局在 5 月底就提供旅館的單人房讓街友居住,避免群聚感染。如何協助街友做好防疫措施,不只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更是完善全民防疫體系,讓台灣盡早走出疫情的重要一環。
    .
    採訪、編輯|許純鳳、汪彥成
    照片|多多益善,何宇軒攝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 手機有網路卻無法上網 在 弱電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0-05 19:30:01

    弱電通官方網站➡ https://www.hershuncctv.com.tw

    網路不能連線|用手機也能查!?|居家網路架構&硬體端解決方式

    下班後想追個劇,卻發現電腦無法上網了嗎?
    打遊戲打得正爽卻斷線,才發現是家中網路在作怪?
    網路不能用找中華電信就好嗎?

    今天弱電通帶你認識家中網路的基本架構
    並帶你一步一步解決網路不能連線的問題
    ----------------------------------------------------------------
    教學傳送門
    00:52-01:40 居家網路架構說明
    01:41-02:14 檢測工具說明
    02:15-03:12 檢測工具連線準備
    03:13-05:39 中華電信數據機狀況排解&測試
    05:40-07:27 網路交換器狀況排解&測試
    07:28-08:30 數據機至交換器端網路線測試
    08:31-10:45 網路資訊座狀況排解&測試
    10:46-11:20 電腦網際網路設定
    ----------------------------------------------------------------
    若您覺得我們的影片很讚或很實用
    請幫我們按個讚,多多分享給更多需要的朋友
    您的每一個觀看、按讚、訂閱都是我們的動力
    訂閱弱電通➡https://reurl.cc/ZnQQWl
    ----------------------------------------------------------------
    #網路不能連線 #電腦不能連線 #居家網路架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