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手機宅錄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手機宅錄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bluealone (我愛底片機)看板guitar標題[分享] 關於宅錄的不負責心得小分享......
手機宅錄 在 又又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7:01:23
大家對Dcard應該不陌生吧 這是一個大學的社交論壇 可以分享很多不同的內容 甚至抽不同校的卡友 (雖然不知道曾幾何時 變成鍵盤手的搖籃) Dcard創辦人 林裕欽憑什麼身價破百億 榮登亞洲區不到30歲富比世 的百億富豪 流量變現-一個Dcard的論壇 這些流量/貼文數/使用者數量 有流量...
彈琴彈到一段時間~為了自我檢討或自爽,
應該常常會想把自己的聲音自拍記錄下來。
第一個想法就是抓起手邊的相機或手機開始錄,
錄著錄著總是覺得聲音跟想像的人家的影片不一樣,但到底該如何開始呢?
在此分享小弟的土法煉鋼小心得,不討論個別器材優劣,若有謬誤望前輩同好補充。
一般的電吉他錄音影片,通常有兩種錄法。
1.電吉他接音箱,再以錄音介面的MIC直收來自音箱的聲音,
優點是音色真實,缺點是過程繁複,器材要求較高。
2.電吉他接有音箱前級模擬的數位效果器(類似Line6或Boss GT系列等器材),
再直接從效果器直入錄音介面來錄音,優點是音色乾淨,步驟較簡單,
用耳機聽適合宅錄不吵人,缺點是音色上不如音箱真實(如果聽的出來的話),
而現在數位器材音色上多已作的非常真實,可算是宅錄的好方式之一。
這兩個方式誰比較好呢?
這可能要視器材等級與音色需求而定,通常第2個方式會比較適合一般宅錄,
傳統唱片錄音上常會使用1的方式,
只是因時間因素與錄製內容的不同,有時也會採取2的方式。
而我們常遇到的困境是,到底要如何才能錄出乾淨又有力量的好聽音色呢?
除了琴與器材的因素之外,這點可能還是必須從彈奏及錄製前的音色調整上努力,
例如少一點Gain及彈得更乾淨......等等
以錄音的角度而言,基本上是What in what out,
越好的器材,表示可以呈現更多真實細節,
但錄音時不存在的東西,例如精彩的泛音或情緒,是無法後製出來的,
錄音時不想要的東西,如底噪與彈奏的瑕疵,
也是不容易完全後製消失而不影響到原聲的,
再多的Effect與EQ,也無法取代一把好琴、好音箱與好手製造出來的原聲,
這也是為何錄音前,樂手與錄音師總是要花大量的時間,
調整MIC位置與選擇使用的樂器。
當然,錄音後的後製是值得學習與執行的,
大部份好聽的音軌與影片通常會經過一定處理,
後製雖無法取代人的彈奏,但它可以讓錄下來的好聲在頻率上更凸顯更工整,
但若暫時無法提升錄製設備,先用相機或手機錄當然是OK的,
總之開始彈奏與並錄下來是最重要的!!
以下提供幾段不同方式錄製的拙劣影片,權供參考~
http://youtu.be/WBAgurHt9cs?list=PLK2PhC6eRMcHE3o1hafvPGiV0JqgXXrIw
http://youtu.be/sZO8EIomh6A?list=PLK2PhC6eRMcHE3o1hafvPGiV0JqgXXrIw
http://youtu.be/h3gQgmOtmEk?list=PLK2PhC6eRMcHE3o1hafvPGiV0JqgXXrIw
http://youtu.be/LcwT93pv--c
分享小弟的粗淺心得,不討論個別器材優劣,若有謬誤望前輩同好補充。
感謝大家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33.15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uitar/M.1414600571.A.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