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手指腫痛發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手指腫痛發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手指腫痛發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手指腫痛發炎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沈智慧,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忙爆了 #腫成大小手 手指是萬能的,沒有手萬萬不能😭 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大概是這幾個月忙著幫全台各地街舞的年輕朋友,解決紓困案的問題、街舞中正盃的募資籌劃,真的是累翻😓 (街舞斜槓年輕人變紓困皮球請看前文👉 https://facebook.com/6175620205811926 ) 累又...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冬天經常覺得眼乾、口乾又或長紅疹,不少人會以為是天氣乾燥引起,滴眼藥水或塗潤膚膏了事。不過若加上同一時間無故出現關節腫痛,便要留意,有機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警號。風濕病科專科醫生葉文龍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自體免疫系統疾病,除了會攻擊全身的大小關節外,亦可以攻擊身體不同器官,造成非典型現象,如攻擊口...

手指腫痛發炎 在 林佩遙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2:58:29

很會得怪病的女子,又有新高度了 腸病毒、黴漿菌都是小case!連耳朵也能生病😩 「急性外耳道炎」 夏天與水親近的機會增加,若外耳道積存污水或悶濕,就易引發細菌感染,造成發炎,使耳朵灼熱腫痛,甚至流膿。要避免病從耳入,應讓您的耳朵常保清潔、乾爽及暢通。而異常癢痛產生時,應即刻就醫。 游泳、沐浴或洗頭...

手指腫痛發炎 在 花米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9:18:44

🌧 ᴳᴼᴼᴰ ᴹᴼᴿᴺᴵᴺᴳ 前幾天 處理生魚時不小心刺到手指 引起甲溝發炎腫痛不已 硬著頭皮前往看診 用針刺破挑出膿包 一手抓著桌面低頭忍痛飆淚 診間似乎只聽到我的哀痛聲 醫生說:我知道很痛(非常有同理心,面容感同身受) 之後出來等藥單 櫃台護理師一直憋笑 看著我說妳先去坐著休息一下😅 此刻喝一...

  • 手指腫痛發炎 在 沈智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1 11:00:05
    有 450 人按讚

    #忙爆了 #腫成大小手
    手指是萬能的,沒有手萬萬不能😭
    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大概是這幾個月忙著幫全台各地街舞的年輕朋友,解決紓困案的問題、街舞中正盃的募資籌劃,真的是累翻😓
    (街舞斜槓年輕人變紓困皮球請看前文👉 https://facebook.com/6175620205811926

    累又忙😮‍💨而且怕大眾運輸群聚,都是自己跟特助開車。
    除了拜訪立法委員、協助街舞團體與官員開協調會,基本上都在車上過。小編都開玩笑說我變成 #智慧汽車😭
    而且在車上也一堆事情要處理,紓困方案後續處理,還有中正盃賽制規劃、找裁判、募資金資源⋯⋯根本沒休息好。

    等意識到手痛,抗議的手指頭早已腫痛到無法使力,連一瓶礦泉水都打不開,穿衣服也有點吃力。嚇到我昨天馬上衝醫院。

    醫生說,是發炎,但怎麼拖延這麼久😟
    我擔心的問,會怎樣嗎??😨
    醫生說,不早醫治,之後手會不好拿東西,要好好休息配合治療!😤
    #我發誓為了手我絕對配合✋

    還好,吃完藥到昨天晚上消了一些,但穿衣服、洗澡還是不方便,這時候才意識到平日沒有注意它的存在的手指頭,原來這麼管用!它生病了,我的生活中這麼不方便🤕

    大家真的要多愛護自己身體!多注意健康,要好好休息!😴

    #關愛手指 #感謝語音輸入的發明

  • 手指腫痛發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9 21:29:02
    有 49 人按讚

    今晚來個問題測驗~
    天氣好熱啊!你喝水喝得夠嗎?正常人飲水量每公斤體重至少需要30cc,(心臟病腎臟病患者需限制),如果以70公斤計算那至少要喝2100ml。
    解渴是喝開水還是飲料?你愛喝含糖飲料嗎?你會喝酒嗎?喜歡冰涼的啤酒嗎?你喜歡吃火鍋、帶(剝)殼的海鮮、內臟、精緻食物嗎?有沒有偶爾覺得腳的大拇指或手指頭關節紅腫痛?你抽血驗過尿酸嗎?
    今天訪視一位新個案,阿公80多歲,中風臥床有鼻胃管,可以稍微應答但是沒辦法很清楚,護理師職業病掃描第一眼評估就看到個案右手肘如柳丁大小的痛風石,我問:很痛嗎?阿公點頭。女兒在旁邊「加強」說:少年愛喝酒,痛一輩子,沒辦法啦!吃藥會稍微改善,但是一直拉肚子(秋水仙素),手腳關節好一點結果換屁股痛(腹瀉),現在要人照顧,我也很累,看他痛捨不得,吃了藥,尿布一天換7.8次,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醫師也沒招了!

    好der~為了避免大家以後痛風纏身,請仔細注意每日飲水量,不要吃太好,不要吃太補,不要喝太多酒或含糖飲料,火鍋少喝湯底,海鮮選擇種類,帶殼的控制一下,內臟類偶爾就好不要貪口,維持理想體重。希望沒人因為痛風發作而受苦,真的很痛,沒騙你。

    —————以下轉貼網路文章—————

    一. 前言:
      痛風古稱「王者之疾」、「帝王病」、「富貴病」,因為此症好發在達官貴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使他無法走路和騎馬領兵上陣。頗為有趣的一點是在歷史上,患上痛風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社會嚮往的疾病,因為只有達官貴人,有權有勢的上流社會人士才有機會患上痛風(高尿酸飲食多數只有富人才負擔得起)。此外,亦有認為痛風的發作是可預防癱瘓和中風等更嚴重的疾病。
      痛風」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典藉裡,因其疼痛來得快如一陣風,故由此命名。古代又稱「痛痹」,明朝虞摶所著醫學正傳云:「夫古之所謂痛痹者,即今之痛風也。諸方書又謂之白虎歷節風,以其走痛於四肢骨節,如虎咬之狀,而以其名名之耳」。

    二. 介紹:
      痛風(Gout; 學名:metabolic arthritis)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女性一般在50歲之前不會發生痛風,因為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後會增加發作比率。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裡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趾關節(這種情況稱為podagra),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的關節。

    三. 流行病學:
      說起「痛風」,在早年被民眾視為是「富貴病」,主要是因為它最容易出現在常吃大魚大肉的貴族或有錢人身上,也就是說對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根本是一種終身不可能罹患的疾病,就台灣地區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很少有痛風的病例發生。
      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地區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經濟大幅起飛,民眾的生活水準自然改善不少,優裕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與毫無節制,使得昔日被稱「富貴病」、「帝王病」的痛風,有不斷增加、逐漸普遍化的趨勢。目前痛風在台灣地區已經不再是什麼稀奇的疾病,不但人數越來越多,發病年齡也越來越下降,據資料顯示最年輕的患者只有九歲,值得警惕;也因此現在痛風已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搖身一變為應酬族、酒仙、肥胖人士常見的健康問題。

    四. 引起的症狀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風的主因。研究指出在男性身上,血尿酸濃度愈高者,出現痛風症狀的機會愈高,血尿酸濃度超過每公合9毫克者,4.9%會出現痛風。近年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痛風與飲酒(尤其是啤酒)、過量的肉類海產(尤其是內臟及帶殼海鮮)攝取有關,近來的研究指出高糖(如碳酸飲料及果糖)會導致痛風。另一方面,維生素C,咖啡和奶製品則可能對阻止痛風的發生有所幫助。
    酒精引發痛風的原因是因為酒精在肝組織代謝時,大量吸收水份,使血濃度加強,使得原來已經接近飽和的尿酸,加速進入軟組織形成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炎症。一些食品經過代謝後,其中部分衍生物可以引發原來積蓄在軟組織的尿酸結晶重新溶解,這時可誘發並加重關節炎。此外,劇烈運動、肥胖及壓力亦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誘發痛風。

    五.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包括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臟病變和尿路結石。臨床上可分幾個階段如無症狀症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中間緩解期和慢性痛風。
    1.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濃度過高,但無臨床症狀。此種狀態以後易引起急性痛風或尿路結石,且尿酸值愈高者愈易引起,但少數人則可能終生無症狀。在門診常可見病人把一切的關節或軟組織症狀,歸咎於尿酸過高,事實上有不少病人其尿酸過高是屬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風:是因沉積的尿酸鹽被白血球吞噬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易侵犯中年男性和停經後的婦女,早期時下肢關節較易受侵犯(少數病人則可能先侵犯上肢的關節),且愈周邊的關節愈易受侵犯。發病初期以侵犯單一關節為主,多以在第一蹠趾間關節(腳的大拇指的第一個關節),以後則可能有數個關節受侵犯。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疼痛,此時任何輕微的碰觸都會使疼痛加劇。痛風大多侵犯大腳趾關節,其他如足背、踝、膝、腕關節都可能發生。
    關節炎常在夜間發生且症狀產生極為快速,病人常在睡夢中被痛醒。急性痛風可能由於外傷、酒精、藥物、外科手術或急性內科疾病而誘發。這種突然的發作在數天到數周後即消失,但一年會發生數次,不過也有時候幾年才發生一次。

    3. 中間緩解期:指二次急性痛風中間之無症狀期間,病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急性痛風發作之間隔時間差異頗大,可長達十餘年亦可短至數個月,但往後之無症狀期可能愈來愈短。

    4. 慢性痛風:痛風者未經適當治療可能會變成慢性痛風,此時病人除有慢性關節疼痛外,亦常有痛風石沉積於關節內或軟組織。由於關節受破壞和慢性發炎反應常導致關節變形。 患者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為尿酸鹽的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起,稱作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會造成痛風關節炎,導致關節變形。若沉積在腎臟亦會影響腎臟功能。

    5. 痛風性腎病變:尿酸鹽可能因沉積於腎臟而引起腎臟病變。痛風病人亦可能是因年齡增加、高血壓、尿路結石、腎盂炎等其他因素引起腎臟病變。

    6. 尿路結石:痛風病人常發生尿路結石,且其機會隨著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而增多。

    7. 其他相關疾病:痛風病人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和高脂血症。

    六. 結語:
      40歲以上者應定期健康檢查,接受血中尿酸值檢查,預防痛風。若患上高尿酸血症,除了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降尿酸藥物,將尿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外,亦必須從生活與飲食杜絕一切痛風的誘因。減少進食動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內臟類、非素食的高湯,植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則不必擔心),也需避免飲用過量酒精飲料,尤其是啤酒是痛風患者的禁忌。以長期來說更有效的飲食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腎臟病的飲食(低飽和脂肪、低鈉、低升糖指數、低精緻糖、蛋白質不要過多或過少,腎功能損失已經到一定程度的患者鉀及磷也不能過多),這樣也容易維持理想體重,減少肥胖問題。切勿暴飲暴食(包括盡可能的經常飲水、不要到口渴才喝水、用少量多次的飲水來達到充足的飲水)、飢餓過度,運動不足及激烈運動也會增加痛風風險。
      若痛風已經發作,則須立即檢測尿酸濃度、腎功能、血壓血糖及接受治療,並開始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第一次痛風是要開始預防這些疾病的信號),以免引起心肌梗塞、腦栓塞和痛風性腎病等併發症。

    https://www.scmh.org.tw/dept/lab/show/Preview/page-137.html

  • 手指腫痛發炎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3 06:00:01
    有 2,291 人按讚

    透過按壓穴道,也可以做肺部日常自我保健!馬偕紀念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高皓宇指出,透過簡單的3個穴道,就可以增強免疫力👌​

    #合谷穴:手掌五指伸直併攏,大拇指與食指連接交會之處。​

    合谷穴可以清解肺熱,能增進肺部與大腸的免疫能力。​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內婦兒科主治醫師瞿瑞瑩也表示,合谷穴為保肺穴位之一,口腔、喉嚨等問題都可以用此穴位加以治療,除了鎮靜止痛之外,也有理氣活血的作用。​

    而按壓方式除了單純用手指按壓之外,也可以雙掌虎口對虎口相互撞擊按壓。​

    #列缺穴:兩手虎口交叉,食指摸手腕側邊有處骨頭,骨縫之間即為列缺穴。​

    按壓此處,可以通理肺氣,疏通經絡。此穴位同樣為保肺穴位之一,瞿瑞瑩中醫師表示,可按壓此穴位可以宣肺通經絡,具利水功效。​

    除了頭痛、頭脹,預防感冒之外,廖千慧中醫師還指出,該穴位對咳嗽、咽喉腫痛都有幫助,所有咳嗽類型均適用按壓此穴位。最常用於舒緩偏頭痛、感冒、氣管炎、哮喘等症狀。​

    #曲池穴:手肘彎曲時肘橫紋的末端。​

    按壓此穴可以抗發炎,增加免疫力。許淳彰中醫師也表示,按壓此穴可「疏邪熱,祛風濕,調氣血」。 曲池穴有助改善氣血不順造成的高血壓。​

    而至於按摩的頻率,瞿瑞瑩醫師建議,可以採取「按6秒、停6秒」的中等頻率,只要按到有痠麻的感覺,就會有「得氣」的效果💨​

  • 手指腫痛發炎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2-25 08:30:00

    冬天經常覺得眼乾、口乾又或長紅疹,不少人會以為是天氣乾燥引起,滴眼藥水或塗潤膚膏了事。不過若加上同一時間無故出現關節腫痛,便要留意,有機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警號。風濕病科專科醫生葉文龍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自體免疫系統疾病,除了會攻擊全身的大小關節外,亦可以攻擊身體不同器官,造成非典型現象,如攻擊口水腺及淚水腺,引致乾燥症。

    病情活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機會攻擊皮膚,所以有部份患者會出現皮膚血管炎,即紅疹。其次亦有機會攻擊神經線或肺部,引致周邊性神經線發炎、破壞或間質性肺病;甚至在發病早期,可能出現發燒或疲倦這類不明顯症狀。葉文龍醫生表示,外國文獻指出,乾燥症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出現的非典型症狀,比率為7至31%不等。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221/3PVUY5JECBGRNP3SESEXFXJJOY/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類風濕性關節炎 #口乾 #眼乾 #關節痛 #晨僵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手指腫痛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0-17 18:19:41

    S.H.E.成員Ella(陳嘉樺)去年4月誕下兒子勁寶,對兒子「愛不釋手」下,便患上了媽媽手!新手媽媽常忙於替寶貝孩子擠奶、換尿布、洗澡或抱著安撫情緒,若是姿勢不正確又反覆過度使用手腕,就可能導致肌腱發炎。

    連上班族、美髮師或廚師,都可能是媽媽手的好發族群。

    媽媽手是什麼?

    物理治療師蔡永裕主任說明,手碗與拇指的連接處有兩條肌腱,若與骨頭產生摩擦,長期下來就會引發疼痛,而這個現象之所以叫媽媽手,是因為常好發於新手媽媽身上,因為很多新手媽媽因不熟悉抱嬰兒的正確姿勢,很容易將手腕過度彎曲,肌腱就容易擠壓進而發炎、疼痛。

    蔡永裕主任也透露,不只是媽媽會有這個問題,他自身也曾經患上媽媽手,其他像是上班族、美髮師或廚師等,因為長期反覆使用手腕,也都可能是好發族群。

    媽媽手如何舒緩?戴護腕、亂按壓都NG

    蔡永裕主任指出,臨床上看過很多患者會帶護腕,但這其實沒幫助。因為戴護碗的同時也約束了手部肌腱的動作,反而更容易產生摩擦。此外,還有患者喜歡強力按壓疼痛處,但若是用錯方法,就會愈壓愈痛、愈壓愈腫,適得其反。

    媽媽手很容易反覆發作,蔡永裕主任表示,主要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很難避免用到拇指與手腕,反覆使用加上姿勢不正確就容易再次復發。

    他以「扭毛巾」為例,許多人扭毛巾的姿勢錯誤,導致手部肌腱容易受到牽伸,引發疼痛。正確的方法應是盡量用拇指側邊抓穩毛巾,再做扭轉,盡量不要用手指下壓、內摳的方式,就能避免媽媽手。

    蔡永裕主任也建議患者,可將手腕肌腱微微延伸,每次大概10秒左右,藉此讓肌腱能適當舒展。

    媽媽手4動作正確舒緩

    緩解腕關節壓力

    Step1:將患側手放在兩腿之間,並先將手肘打直,再微微後縮。
    Step2:用另一手輕推手肘中線,向外推再回到原位,來回重複10次。

    增加肌腱延伸度

    Step1:將患側手手肘彎曲,拇指朝上。
    Step2:另一手覆蓋患側手的虎口,拇指壓著患側手的掌骨,牽伸肌腱,此時會感覺到肌腱被拉扯,持續約5-10秒。重複10次。

    增加腕關節活動度

    Step1:另一手壓在患側手掌骨上。
    Step2:患側手的拇指依序朝「上、內、外」方向活動。每個小時做10次。特別注意全程手腕應處於不會疼痛的狀態。

    媽媽手痛點按摩

    Step1:患側手手肘彎曲,將拇指收於掌心,並將手腕朝下。
    Step2:另一手拇指壓住手腕痛點,並以「單向按摩」,不要來回。做完10次就能休息。特別注意全程手腕應處於不會疼痛的狀態。


    媽媽手臨床上如何治療?

    至於媽媽手是否能夠手術處理?蔡永裕主任回應,現在比較流行是增生療法,或血小板的注射,能夠促進組織修補。另外也有人使用震波療法,鬆解肌腱沾黏的地方。

    但傳統上仍以物理治療為主,包括超音波、甚至做一些微電流的刺激,減緩疼痛,再從事適當的運動訓練,就能達到舒緩效果。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5

    【相關影片】

    揮別網球肘,4招緩解動作自已來
    https://youtu.be/Vd8E1tDSNoc

    手痛到罷工!這招一出手 疼痛不再來
    https://youtu.be/TWdILRKaEwM

    五十肩越推拿越疼痛!正確緩解很簡單
    https://youtu.be/bW2GazQq3R0

    【相關文章】

    大拇指卡卡、手腕腫痛!媽媽手復健操讓你快快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674

    手腕長期用力,小心媽媽手上身!1招舒緩肌腱發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958

    常見慢性運動傷害--媽媽手及板機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863

    #媽媽手 #蔡永裕 #復健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 手指腫痛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2-08 18:10:28

    媽媽們長時間做家事,手指痠痛嗎?總是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與電腦族,也感到拇指不適嗎?你很可能是過度使用手指,導致拇指發炎,如何舒緩腫脹的拇指?快跟著專業復健醫師陳相宏一起運動解疼痛!


    相關文章
    遠離肌腱炎、媽媽手!日名醫推薦簡單伸展就能改善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939

    大拇指卡卡、手腕腫痛!媽媽手復健操讓你快快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674

    讓手指轉圈圈,3分鐘肩頸變柔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31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