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明閣:
-
這是一間無論環境、服務、食物質素都令人大愛的高級中菜廳🥰! 久聞明閣大名,最近它在灣仔鷹君中心的分店開幕了,坐擁臨海維港景緻,裝潢中西合璧、時尚舒適,更提供多間以茶葉命名的獨立宴會房,最小四人房都有,其中一間非常漂亮,由手畫的壁畫、到私人開放式廚房、到整個格調都令人印象深刻,老闆宴...
灣仔-明閣:
-
這是一間無論環境、服務、食物質素都令人大愛的高級中菜廳🥰! 久聞明閣大名,最近它在灣仔鷹君中心的分店開幕了,坐擁臨海維港景緻,裝潢中西合璧、時尚舒適,更提供多間以茶葉命名的獨立宴會房,最小四人房都有,其中一間非常漂亮,由手畫的壁畫、到私人開放式廚房、到整個格調都令人印象深刻,老闆宴客/親友共聚一流。
食物質素也是令人放心推薦,名菜極品蜜汁叉燒,比坊間私叉燒厚切許多,半肥瘦叉燒入口柔軟多汁。
上圖的焗釀鮮蟹蓋更是明閣招牌菜,表層是烤至香脆的芝士,裡面是超多超多蟹肉!真材實料。
濃湯花膠雞絲羹也是值得一試的名菜,據稱是參考了「太史五蛇羹」的做法,用雞絲取替蛇肉,再將大量花膠、木耳、冬筍等材料切成幼絲,加上了南乳薄脆,配合老雞金華火腿熬煮的老火湯而成的,每口都是精華。
巧手醋香黑豚肉是灣仔店的名菜,本來平凡的豬肉,在廚師的巧手工藝下,變成出奇地皮脆肉嫩又酸甜有致。
鮮杏汁杞子百合浸時蔬,當日時菜是澳洲菠菜苗,體型比一般菠菜細,杏汁味濃,翠嫩好吃。
窩燒海味飯有新鮮帶子肉、蝦乾、瑤柱等海味,其他材料亦切得幼細,飯粒軟糯粒粒分明,裹上鮮味鮑魚汁,與別不同。
最後嚐了甜品黑糖桃膠薑汁3.6牛乳奶凍及
炸杏片香芒卷,一冷一熱,杏片香脆,芒果流心,整餐飯下來每道菜都保持水準,是一間不失敗宴客好地方。
---------------•
✅#nee_eat_wanchai
明閣 (灣仔)
灣仔港灣道23號鷹君中心2樓
-
㊙️
開心shopping day❤️happy to meet people😂my first time since CNY...
.
.
.
#灣仔美食 #明閣 #中菜 #mingcourtwanchai #灣仔
手工藝材料店灣仔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四大糭王】肇慶裹蒸糭用3種葉共10塊葉包 中山蘆兜糭一隻重4斤 元朗$16隻鹼水糭又平又好味
https://bit.ly/33vTbNJ
糭是非常簡單的食品,基本上,有糯米有糭葉,包裹就成糭。但不同的糭葉、餡料、包法都可以令一隻糭的味道南轅北轍,所以簡單的材料,也可以有變化出不同品味的學問。當然,每一隻糭能有立足之地,自然都有自己的秘技,才能擁有一批長年惠顧忠心不二的食客。
【傳承37年】八鄉圍村秘製$20柴火客家糭 花生綠豆豬肉勁足料 村民開網店日包150隻:保存原始手工藝
https://bit.ly/3uDGuMZ
「我平均每天都要包超過100隻糭,端午節前十天,是無間斷地包糭。丈夫甚至請假幾天,協助我看火。」在元朗八鄉某條村的角落,每逢端午節前便有炊煙裊裊升起。那是從灶頭升起的煙霧,鍋中煮的是客家糭。
鍾太・私製品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rschunghomemadekitchen/
【揀手貨】軟糯油香老字號上海糭 脢頭肥豬肉+起沙鹹蛋黃 特調醬油浸糯米
https://bit.ly/3hjpFDg
糭的口味當然因人而異,我就鍾情上海糭,貪其體積大小一手可掌握,一個人獨食一隻,不會覺得太飽太膩。最重要是甚麼?就是糯米味道足又香,甚麼都不用蘸點,就已經很有鹹香味。
上海新三陽南貨
地址:九龍城侯王道49至51號地下
電話:2382 3780
營業時間:8am-8pm
【食糭秘笈】烚定蒸?煮幾耐?大廚教你煮糭竅門
https://bit.ly/2Q6N67s
端午節,很多人都會買糭吃。不過,買了糭回家,很多人卻不懂得如何煮。想把糭煮至熱透,要蒸還是烚呢?不同大小的糉,要烚多久才會熟呢?有些店鋪為方便保存,會把糭雪凍至變硬,買了回家又要煮多久?如果不是當日吃,糭要放在哪裏最恰當呢?今年我們找到有三十年入廚經驗的大廚李文基師傅,教教大家,如何煮出最好吃的糭。
【邪惡之糭】一隻裹蒸糭=六碗飯 五花肉鹹蛋黃有10茶匙油 中午當正餐吃最好
https://bit.ly/3uEv1Nc
端午節吃糭是常識,不過單看糭的材料,糯米、五花肉和鹹蛋黃,就知它有多邪惡。傳統較大的裹蒸糭,大約重700克,高達1,400卡路里,相等於六碗飯,已是一個成年女性每日所需的熱量。鈉含量亦有2,700毫克,比世衞建議每日攝取少於2,000毫克鈉高。當中的五花肉及鹹蛋黃,脂肪含量更加相等十茶匙油,別以為不吃餡便可,對不起﹗糯米已經吸䀆油分,避無可避,鹹蛋黃的膽固醇含量更加是普通蛋黃的三倍。
【端午習俗】端午食糭唔係紀念屈原?春秋時代已有糭之原形 食糭同夏至關係更密切
https://bit.ly/3y50MRo
糭的原形稱為角黍,在春秋時代已經出現,比屈原身處的時代,還要早數百年。它是將小米煮至爛熟,再用葉子包成尖角狀的食物。五月在古代被稱為「毒月」,天氣快要轉熱,所以古人會在五月,用角黍來祭祀祖先及神明,祈求平安度過今年。當時百姓會在夏至時吃角黍,「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相信大家都聽過,說明了糭跟夏至的關係密切,後來因為夏至和端午節的日期相近,兩個節氣才合為一體,最終演變成端午吃糭的習俗。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端午節 #食糭 #裹蒸糭 #蘆兜糭 #鹼水糭 #客家糭 #上海糭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