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使用的APP #樂的分享
這裡我只列出幾個最常用或是最喜歡的APP
大部分應該許多人都有使用或曾經使用過的經驗
✏️Bravolol 英文字典
我覺得這個APP是我用過這麼多查字典的程式裡最好的一個
好處是可以離線使用,推薦給手機沒有網路的人
而且裡面有內建多種語言的語言包
有西班牙語、日語、...
日常使用的APP #樂的分享
這裡我只列出幾個最常用或是最喜歡的APP
大部分應該許多人都有使用或曾經使用過的經驗
✏️Bravolol 英文字典
我覺得這個APP是我用過這麼多查字典的程式裡最好的一個
好處是可以離線使用,推薦給手機沒有網路的人
而且裡面有內建多種語言的語言包
有西班牙語、日語、英語、中文、韓語、德語、法語等等
只要在有網路的地方下載完後即可使用
如果有網路的話可以直接去網頁搜尋劍橋的查詢網頁
✏️Timetree
這個程式大家應該不陌生,簡單來說它就是像一個行事曆一樣的存在
但是它可以同時與多人共用
這樣大家就知道什麼時候有行程
不過缺點是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有連接網路
✏️毒湯日曆
這個日曆每天都會有不一樣的毒雞湯
不管是正能量還是毒雞湯我覺得每天都可以看看
也算是一種激勵自己的方式
缺點是只有簡體字的版本
✏️Goodnote
我相信這個APP大家也不陌生
不過這是要付費購買才能使用的
沒辦法自己購買的話可以找代購
我記得我那時候好像花320(軟體+代購費)
裡面有內建多種筆記本的格式(空白、橫線、康乃爾…)
可以手寫、設計、畫圖等等
但我覺得使用這款軟體的話
建議搭配平板電腦跟觸控筆 才可以將它使用的淋漓盡致
手機螢幕太小使用上會比較麻煩
✏️Flora/Forest/專注番茄
這是一個促進專心、不碰手機的程式,藉由成就感來運作
但是比較麻煩的是無法邊念書邊使用手機(必要情況下)
Forest在IOS系統改成付費
以前我用安卓的時候是免費的
所以我就找了一個替代的程式:Flora
最近我比較常使用的是專注番茄
因為我覺得這個介面的畫風很可愛 使用上也很順利
✏️Todait
這個也是以前我很愛用的一個程式 促進自己自律、完成事情的利器
是在安排每天要做的事情、安排計畫表的時候用的
然後檢視自己有沒有依照計畫完成
但後來我計畫表都偏好用手寫或用紙本記錄
所以這個我就刪掉了~
✏️Lightroom
這個也是很多人用的調色程式
IG上常有人分享照片調色 但這個很方便
因為可以直接將調製的內容轉換成DNG檔在LR裡可以直接套用
蝦皮上也有人在販賣 一個好像30~90元不等
如果想要精緻的照片濾鏡可以參考看看 但也可以自己調色
✏️MOZE
這個是我前一陣子發現的記帳軟體
應該是我用到現在最喜歡的 因為操作簡單方便
介面看起來也簡單俐落 細項可以分得很清楚
不管是高中生還是大學生 甚至我認為應該要從小開始養成理財的習慣
檢視自己的每一份收入及支出
尤其很多人上大學之後是靠自己打工賺取生活費
每分每豪都非常重要
✏️雲端硬碟
這個是我認為上學必備的APP 如果有報告、講義、照片
都可以放在雲端硬碟做備份
應該很多人都轉用GOOGLE底下的程式例如GOOGLE文件
可以自行備份在雲端、跟同學共編
在使用上可以不用攜帶隨身碟 又可以享有多人使用的程式
#筆記 #筆記帳 #Study #Studygram #Writing #Handwriting #School #讀書 #分享 #讀書分享 #讀書筆記 #讀書帳號 #讀書方法 #讀書日常 #大學 #大學生 #大學
手寫簡體字查詢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澳門日報副刊,今天刊出。
顏艾琳:關於閱讀 我想說的
https://reurl.cc/6yQxj6
我讀書不太挑地方,而是想看就看,有書就閱讀。心情很重要,為甚麼非得在此刻與這本書對談?迫不及待的原因,是趕時間看完,還是因為期待已久的相遇? 最常讓我失神恍神的所在,還是面對很多書很多訊息的書店。
書店是閱讀人的殿堂。這句老話我是想了很久,才打出來的。喜歡讀書的人還是老派,隨着科技改變了環境,各種觸媒都能看到廣告。但我仍是要到書店去看紙本書,第一眼看封面、封底文案寫些甚麼、摸摸紙質、看目錄章節,最後讀一小段內文,再決定是否買回來。
有一些獨立書店會自選書籍,比如最資深的台大唐山、永和的小小、赤峰街的浮光、淡水的無論如河、溪州的成功旅社、新營的曬書店、台南的林檎書店跟府城舊冊……而赤峰街的詩生活更是以詩集為主。去澳門跟香港演講、活動旅遊,對香港城市大學入口的商務書店,澳門邊度有書書店也印象深刻。港澳的書店裡,繁簡字體書籍並呈,以文學藝術為主。走進這些書店,我可以在上述的審閱過程節省時間,因為信任書店主的眼光,也跟我擔任多年編輯跟評選者的相契,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情感。
大約二十年前,台灣的獨立書店逐漸發展成熟,不論城市或鄉鎮,各地出現具有個性跟主題的綜合形態書店,剛興起時,我同時在誠品、金石堂、上海簡體字書店、唐山書店兜轉買書。大型連鎖書店呈設多元繁多,書種分區容易找到相關書籍,往往在一家一區即可網羅數本,買得過癮。內地朋友來台購書,也常常夜奔誠品廿四小時敦南店,對他們來說,在文學區可以看到那麼多台灣作家詩人的著作,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因為出版資訊交流不對等,許多學院派研究者或知名詩評家,仍停留在台灣詩人十二家的程度。因此誠品敦南的豐富書種、空間裝潢舒適度、營業時間、服務查詢,都曾讓我跟外地人流連忘返。
當一家一家獨立書店出現之後,當大型連鎖書店以排行榜、暢銷書、工具書、文具禮品、餐飲為營業重點,之前可以一網打盡的購書樂趣越來越少,我的腳便常走向獨立書店了。因為每家店長對於閱讀這件事,可不是人云亦云,自有觀點,這跟我在創作及生活品質有風格上的選擇,是同個脾氣。
三年前,入住淡水新市鎮書屋,透過原來的有河BOOK認識了後來接手的無論如河,同一地點,透過詩人手寫的玻璃詩,觀音山仍靜靜地與之對望,人事與文學在時光中同樣透明、轉換如泡沫,從詩、電影等大宗書籍轉向人文關懷、醫療、身心療育、護理勞工議題,相關書籍並列文學書之中。文學與藝術該是廣泛人類學的基礎,無論如河的四位店長出身護理界,她們知道肉體的治療,從心靈意志起始。於是當我從三重或外地轉回淡水,下了捷運總習慣上去聊幾句。一杯焦糖拿鐵、有時喝威士忌,陽台上的觀音暮色、八里燈火串起的蕾絲河岸,聊着最近的出版書、有趣的議題,便一起團購。疫情困人,但閱讀仍可以帶視野到異地,二○二○年疫情困住行腳,只能多透過閱讀與外界連結。嗜讀的我此時唯推廣多元閱讀、購書,刺激文化消費,閑散有餘也就義務幫忙策劃每月一次的:無論如河,五要讀書的周五夜讀會。
常常經過各地的誠品、金石堂,還有號稱城市中最美的蔦松書店,連在文學區要找自己的詩集《吃時間》跟《骨皮肉》,竟也不可得,兩三次去櫃檯詢問,都說賣完補書得預訂。想起一九八○年代還是高中生時,用一百二十元台幣在重慶南路金石堂買到夏宇的《備忘錄》,以及三民書店購得白萩詩選集、杜甫《三吏三別》等新舊詩冊,那種辛苦存了一筆幾百塊錢,跑去書街一家家一區區一書櫃找書,至櫃檯掏出錢鈔換取幾本書的滿足,所給予我的悸動宛如信徒之於宗教聖殿。
如果連鎖書店成了喝咖啡、打卡的熱點,那絕不是我購書的地方,中年的我選擇減法生活,更要精緻而少,小而美的獨立書店將主題書集中一處,無論如河地緣之便、加上有共同思維,這是我閱讀的延伸書房,也希望它成為某人的聖殿。
二○二一年若疫情延續,人類的眼睛是否能反視自己?自我意識若不想成為孤島,那就獨立閱讀吧。
顏艾琳
手寫簡體字查詢 在 北歐心科學 NordicHeart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唔識字就唔好學人教書
#教畜
兩年過去,甚麼也沒有變。
//...
教育局發言人回覆指,#字詞表為教師及家長訂出寬鬆的應用規範,#僅屬參考性質,教孩子寫字只要字形結構並無錯誤,便可接受。至於字詞表與幼稚園教科書銜接問題,發言人表示當局沒有指定的書寫字詞及字形表供幼稚園參考或學習之用,強調語文學習應自然和生活化,教師應指導幼兒書寫筆畫較少及結構簡單的中文字,培養他們對書寫的興趣。 ..//
2016年1月的報導
https://hk.on.cc/…/bkn-20160112070104524-0112_00822_001.html
//...
記者向教育局查詢,對小學生的中文字學習是否有相關的指引,該局則回覆指:「漢字源遠流長,歷經演變繁多,當中又有印刷字形、手寫字形的分別。現時使用漢字的人口以億萬計,實難以統一字形至微細筆畫形態。」
然而,教育局認為,在小學層面,為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以及方便教學,學校可訂立明確的標準,並與家長緊密溝通,說明教學的方針,讓家長知悉,#而不應過於拘泥字的微細筆畫形態。「我們一直強調,教孩子寫字,應從鼓勵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並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只要字形結構並無錯誤,便可接受。#若對於一點一鈎的形態要求過於嚴苛,#會帶來褊狹的理解,窒礙孩子學習。」
可參考「字詞表」教導小朋友
教育局提供不同的字詞表,包括《常用字字形表》、《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及《中英對照香港學校中文學習基礎字詞》,各有不同特點,目的是為教師、家長訂出寬鬆的應用規範,使教學上能「有所參考、有所依循」,#但並不是硬性的書寫標準,因為任何專家研究結果和共識,亦難以廣納社會用字的豐富變化。過去不同學者也指出,文字是不斷演變的,#若多加限制,#相信未必符合社會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有關字詞表的內容和使用要則,可瀏覽以下網址:www.edbchinese.hk/lexlist
..//
2018年11月的報導
https://www.hk01.com/親子/256386/正字正確-小學生中文字經常寫錯乜-家長-我都要重新學過…
2016年
另一方面,DSE卻可以接受簡體字作答
https://hk.on.cc/…/bkn-20160401165522324-0401_00822_001.html
總點是,#記者 向教育局查詢 和 #老師 改薄 是兩回事。
================================
備注:
米及粉字圖片來源
2016年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445758/「米」字邊度錯?家長:香港教育的悲哀
終於 二字來源
2017年
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1959592/家長呻小朋友寫字錯在哪?網民:老師矯枉過正
出字 來源
2018年
https://www.hk01.com/親子/256386/正字正確-小學生中文字經常寫錯乜-家長-我都要重新學過
最字 來源
2018年
https://topick.hket.com/ar…/2075263/港媽貼小學寫字功課問錯處%E3%80%80張欣欣:不應矯枉過正
手寫簡體字查詢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填鴨式教育 嘅極至,就係由完全失去分辨是非嘅能力嘅 「 #教育官僚 」* 按本子辦事;本「指引」印出來係點樣,就跟到百份百。
香港下一代自小就生活於僵化到得人驚嘅文化氛圍,成長之後會變成點呢?
* 註:呢種人唔配做「老師」,應該叫返佢哋做「教育官僚」。
家長 Secrets
兩年過去,甚麼也沒有變。
//...
教育局發言人回覆指,#字詞表為教師及家長訂出寬鬆的應用規範,#僅屬參考性質,教孩子寫字只要字形結構並無錯誤,便可接受。至於字詞表與幼稚園教科書銜接問題,發言人表示當局沒有指定的書寫字詞及字形表供幼稚園參考或學習之用,強調語文學習應自然和生活化,教師應指導幼兒書寫筆畫較少及結構簡單的中文字,培養他們對書寫的興趣。 ..//
2016年1月的報導
https://hk.on.cc/…/bkn-20160112070104524-0112_00822_001.html
//...
記者向教育局查詢,對小學生的中文字學習是否有相關的指引,該局則回覆指:「漢字源遠流長,歷經演變繁多,當中又有印刷字形、手寫字形的分別。現時使用漢字的人口以億萬計,實難以統一字形至微細筆畫形態。」
然而,教育局認為,在小學層面,為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以及方便教學,學校可訂立明確的標準,並與家長緊密溝通,說明教學的方針,讓家長知悉,#而不應過於拘泥字的微細筆畫形態。「我們一直強調,教孩子寫字,應從鼓勵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並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只要字形結構並無錯誤,便可接受。#若對於一點一鈎的形態要求過於嚴苛,#會帶來褊狹的理解,窒礙孩子學習。」
可參考「字詞表」教導小朋友
教育局提供不同的字詞表,包括《常用字字形表》、《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及《中英對照香港學校中文學習基礎字詞》,各有不同特點,目的是為教師、家長訂出寬鬆的應用規範,使教學上能「有所參考、有所依循」,#但並不是硬性的書寫標準,因為任何專家研究結果和共識,亦難以廣納社會用字的豐富變化。過去不同學者也指出,文字是不斷演變的,#若多加限制,#相信未必符合社會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有關字詞表的內容和使用要則,可瀏覽以下網址:www.edbchinese.hk/lexlist
..//
2018年11月的報導
https://www.hk01.com/親子/256386/正字正確-小學生中文字經常寫錯乜-家長-我都要重新學過…
2016年
另一方面,DSE卻可以接受簡體字作答
https://hk.on.cc/…/bkn-20160401165522324-0401_00822_001.html
總點是,#記者 向教育局查詢 和 #老師 改薄 是兩回事。
================================
備注:
米及粉字圖片來源
2016年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445758/「米」字邊度錯?家長:香港教育的悲哀
終於 二字來源
2017年
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1959592/家長呻小朋友寫字錯在哪?網民:老師矯枉過正
出字 來源
2018年
https://www.hk01.com/親子/256386/正字正確-小學生中文字經常寫錯乜-家長-我都要重新學過
最字 來源
2018年
https://topick.hket.com/ar…/2075263/港媽貼小學寫字功課問錯處%E3%80%80張欣欣:不應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