その2
======最初の5年間======= チェルノブイリ年表対応表:
チェルノブイリの時系列、完全対応表が存在する。とりあえず、5年目くらいまでを復習しておこう。進捗状況を見れば、色んなことが分かる。福島は、よく知られているように、子供の甲状腺癌においては、チェルノブイリの5倍以上速いと言われ...
その2
======最初の5年間======= チェルノブイリ年表対応表:
チェルノブイリの時系列、完全対応表が存在する。とりあえず、5年目くらいまでを復習しておこう。進捗状況を見れば、色んなことが分かる。福島は、よく知られているように、子供の甲状腺癌においては、チェルノブイリの5倍以上速いと言われる。
原子力ムラは認めないが、情報を集約すれば、十分にこうであろうことが実感・納得でき、腑に落ちるいくつかの現実
健康障害タイムテーブル:チェルノブイリ25年で何が起こったのか?(その1:事故発生、1986年から18年後、2004年まで)
1986年:チェルノブイリ事故発生。
●1987年(1年後) ・1987年一部地域での小児甲状腺癌の増加が認められる(1995年 WHO調査結果。IAEAは否定)
・1987年1月にベラルーシでダウン症の子どもが急激に増えた。1986年4月の事故当時、母親はごく初期の妊娠時期だったと思われる。(ベラルーシ先天性疾患研究所)
・1987年にベラルーシでもっとも汚染の激しかったゴメル州では、出生率の有意な低下が見られた。(2009年 ニューヨーク科学アカデミー)
・1987年にベラルーシの死産率は、ドイツの4倍となった。スウェーデン、ポーランド、ハンガリー、ギリシャについても、ドイツの2倍ほどに上昇した。(2009年 ニューヨーク科学アカデミー)
・1987年3月、事故から約10か月後、イギリスのイングランド、ウェールズの一部では、周産期死亡(妊娠第22週~出生後7日未満)が2倍以上になった。(2009年 ニューヨーク科学アカデミー)
・ギリシャでは1987年年1月~3月、出生率が10%低下した。(2009年 ニューヨーク科学アカデミー)
・ドイツ、西ベルリンではチェルノブイリ事故翌年の1987年1月にダウン症の子どもが多く生まれた。(チェルノブイリとドイツ民主共和国 – 事実と隠蔽 その影響は今日まで至っているか?)
●1988年(2年後) ・大人については糖尿病、慢性気管支炎、虚血性心疾患、神経系統の病気、胃潰瘍、慢性呼吸器系の病気などが、1988年には、それ以前に比べて2倍から4倍に増加。また、種々の機能失調、神経衰弱、貧血、扁桃腺や耳鼻咽喉系の慢性疾患などを持った子供たちの割合が著しく増加した。(1989年 IAEA非公式会議。ベラルーシの保健大臣からの報告)
・約1200キロ離れたクロアチアでは、86年末から87年初にかけて、また88年9月に死産が有意に増加。第2のピークは、汚染された牛肉を食べたことが原因の可能性。(2009年 ニューヨーク科学アカデミー)
●1989年(3年後)
・ベラルーシ共和国ゴメル州チェチェルスク市。子供たちの80%は免疫力が弱っていて、1989年この地方の子供たち600人を調べたところ60%に貧血症が見られた。その他、カタル(炎症のひとつ)が多く、頭痛、眠気、甲状腺肥大などの症状を持っている。(『チェルノブイリ5年目の報告 汚染大地』1990年 朝日新聞原発問題取材班)
●1990年(4年後)
・1987年に続きダウン症の子どもの増加がピークに。(ベラルーシ先天性疾患研究所)
・ベラルーシ,ウクライナ,ロシアのCIS3カ国で小児甲状腺ガンが急激に増加。
・ベラルーシのホメリ州とウクライナのキエフ州ににおいて1983年から1990年までのデータを用いて行われた調査では、事故後、新生児に低酸素症、新生児呼吸窮迫症候群、血液疾患などの罹病率の増加が見られ、この研究の結果、母親、胎児、子供の健康は妊娠女性と子供の各器官と体組織の適応異常や病理学的異常とともに放射線による著しい影響を受けていることが結論づけられた。(Wikipedia)
扁桃腺癌初期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今日新增334起本土病例、校正回歸256例;連兩天6名病例死亡,多為60歲以上年長者;指揮中心加快研擬快篩試劑指引、考慮放寬相關法令;三級警戒專家評估需延長,28日解封有難度】
今(24)日新增334起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6例死亡,年齡都在60歲以上,另再公布256例校正回歸案例。今日確診最多為新北市177例、其次是台北市99例。由於重症患者持續增加,昨(23)日有66例使用呼吸器,今天增加至84例,指揮中心協調各縣市醫院成立「專責加護病房」,跨區支援雙北。
衛福部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先疫情三級警戒到5月28日,但專家已建議延長,目前正在研議延長日期,而北市市長柯文哲也評估28日要解封不容易,停課日期應該會延長。
台北市昨天快篩陽性率5.9%,新北市4%,今天台北市啟動捐款專戶,募資購買快篩試劑,指揮中心正在研擬全國的快篩指引,包括採用哪種試劑、補助費用等等,也考慮放寬法令,開放企業自行和廠商購買快篩試劑。
■新增本土病例334例,校正回歸256例
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的334本土病例中,男性佔157例、女性177例,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80多歲,發病日介於2021年5月10日至5月23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77例最多,其中又以板橋區4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99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桃園市19例、彰化縣12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7例、高雄市5例、屏東縣及台南市各3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1例。(見今日最新疫情概況圖)
陳時中也連續三天發布校正回歸案例,校正個案256例中,分布在5月14以後,台北市148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99例,桃園市6例、苗栗縣2例、臺中市1例,目前單日確診最多仍是出現在5月17日的476例。至於案例校正回歸要持續到何時,陳時中回應,希望一週內改善。(見經校正回歸每天確診數圖)
今天新增本土病例足跡,萬華活動史相關200例、茶藝館相關34例、某社團相關6例、某水果商相關6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38例、關聯不明101例、疫調中105例。
■三級警戒專家考慮延長,北市長:28日解封有困難
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到本週五,但由於疫情持續延燒,許多地方首長都紛紛建議延長,陳時中坦言,「沒有用太樂觀的態度看待這件事,」許多專家都建議要延長,指揮中心正在研議,若確定延長會對外公布。
而柯文哲認為昨天的北市篩檢陽性率達5.9%,顯示出從5月13日至今,已經出現兩個高峰,科學上的估計,5月28日會是另一個波,觀察的重點在於,每一個波峰是不是都比前一個低,如果持續下降就表示疫情有控制住,現在台北市民的自動自發封城是有效的,只是想要在5月28日解封是有困難,會與新北市長侯友宜討論,首都圈的三級警示要延長,再一起正式宣布。
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表示,整個疫情看起來沒那麼樂觀,疫情病情變化速度太快了,整個挑戰會愈來愈艱鉅,所以雙北一定會同步。至於5月28日會不會告一段落?侯友宜說:「我從沒有樂觀過,5月28日解封可能性非常低,大家要做心理準備,所以要做最壞打算、最充分的準備。」
■連兩日6人死亡,皆為60歲以上高齡者
繼昨天創下疫情單日最高死亡個案6人後,今天再度新增6人死亡,分別為:
案1860,70多歲女性,有胃癌等慢性病史,5月14日採檢,17日確診,19日死亡。
案2476,70多歲男性,有扁桃腺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並就醫,19日確診,21日死亡。
案2720,60多歲男性,5月15日出現咳嗽症狀,16日自行就醫採檢,20日確診,22日死亡。
案2825,6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肝硬化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20日確診,22日死亡。
案4162,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慢性B型肝炎等慢性病史,5月21日有肌肉痠痛、呼吸困難、肺炎等症狀,21日採檢,22日死亡,23日確診。
案4284,60多歲男性,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22日死亡並通報採檢,23日確診。
所有死亡案例都在60歲以上,案4284是死亡後才被通報採檢確診,案4162則是未等到確診報告出爐即死亡,6例中4例有慢性病史。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COVID-19一年多以來,世界的死亡率約2%,青少年死亡率低,但老年人與有慢性病的人死亡率則明顯上升,健康危險因素會放大很多倍,老年的特殊族群要特別注意。
■指揮中心調度各縣市成立「專責加護病房」
連續兩天死亡案例創新高,重症患者也不斷增加,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截至今日共有84例使用呼吸器,比昨天66例增加18例。4月15日至今共有3,255例確診,其中335人重症,佔10.38%。若單看60歲以上,從4月15日至今有1,228例,234人重症,重症率19.1%,顯示60歲以上是高風險者。
重症患者持續增加,指揮中心昨召開醫療調度會議,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已和各縣市政府研議,完成設置「專責加護病房」,羅一鈞補充,各縣市醫院要按照規模,以10~20張加護病房區域為一單位,劃定這區域專門收治病患,受中央調度,醫院不能以不在雙北為由拒絕釋出病床。另會組成重症照護專家小組,調整重症區的感控或負壓設置,由專家提供現場指導,各縣市專責醫院這週五以前會完成清空,確保被送到外縣市的確診者若有需要醫療時,有床位可以應用。
此外指揮中心也協調建立集中檢疫場所後送醫院的「綠色通道」,另邀集22縣市的地方消防局長建立標準程序,在集中檢疫所的輕症與無症狀患者,若病情有變需送醫,在接受119通報後,由消防機關的救護隊執行後送到該檢疫所配合的醫院。陳時中解釋,綠色通道是指輕症、無症狀者收治在集中檢疫所後,監測病情若有變化才要送到醫院去,綠色通道能確保集中檢疫所要轉診時可以有病房。
■醫護人力不夠,指揮中心縮短解隔離標準
由於醫護人力不足,指揮中心也在昨日公布最新版的「醫療照護工作人力短缺之應變處置建議」,適用疫情警戒第三級以上地區的醫療機構和長期照護機構工作人員:
1.完成接種第一劑疫苗達14天(含)以上的無症狀接觸者:無症狀即可返回工作,需自我健康監測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21日。
2.已接種2劑疫苗,第1劑達14天(含)以上的無症狀密切接觸者:需自主健康管理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21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1次核酸檢驗結果陰性後,可返回工作,惟返回工作後需每3天進行1次核酸檢驗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14日止。
3.未接種疫苗或已接種疫苗第1劑但未達14天的無症狀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到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7日期滿後,第1次核酸檢驗結果陰性後,可返回工作,惟返回工作後需於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第10、14日再採檢,並續自主健康管理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21日。
羅一鈞表示,新的解隔離標準上週專家會議就有討論,因為現在不少醫護人員都接種過疫苗,已有相當保護力,為了避免人力不足,照顧品質下降,因此公布新指引,但為求保險,密切接觸者中間會再採檢,避免接種過疫苗後還是出現輕症或無症狀感染。
許多醫護除了在醫院冒著風險,回家也擔心傳染給家人,但並非每個醫院都有宿舍可提供給醫護人員,陳宗彥表示,昨天全國防疫會議上,已請縣市政府特別安排適當旅宿給醫護人員,「有請縣市政府務必協助。」
■快篩指引研議中,中央考慮放寬企業自行快篩
台北市昨天快篩陽性率5.9%,新北市4%,目前各地方政府都加強快篩,但快篩試劑不在指揮中心整備物資名單,地方政府得自行調度、出資,人力和經費漸漸入不敷出,台北市政府今天啟動捐款專戶,募資購買快篩試劑、防疫住宿,以及醫護人員相關支出。陳時中表示,目前相關防疫政策都有經費補助,但是在一定範圍內,地方有自籌款,「要加強要自己籌款。」不過指揮中心也正在爭取政院經費,會陸續公布。
陳時中表示,不同區域風險不同,在疫情熱區的快篩數多,有參考價值,但若在疫情輕微的地方,相對偽陽性比率增加很多,會造成防疫不必要負擔。羅一鈞則補充,現在各縣市使用快篩經驗差異很大,雙北快篩陽性經PCR檢測,最後確診符合有9成,但其他非疫情熱區的縣市做快篩,則偽陽性高,例如連江縣3例快篩陽性最後都排除,若偽陽性個案也入住檢疫所不但有風險,又有增加醫療負擔疑慮,會蒐集各縣市資訊,作為指引參考。
至於要購買哪種快篩試劑、是否補助經費、哪些地方適合做快篩,陳時中表示,目前正在訂定相關快篩指引,若有消息會進一步說明,也已經請經濟部跟相關廠商聯繫,盤點快篩試劑產量,希望有大量需要時可以提高產能。不只地方政府卯足全力快篩,也有企業自行接洽廠商,購買快篩試劑,對此,陳時中表示,快篩是醫療器材,只有醫事單位能購買,企業購買快篩試劑,「和法不相合」,但因應疫情需要,今天下午會召開會議討論是否適度放寬法規。
■北市確診者多,柯文哲呼籲兩人一室
目前台北市每天確診者數量多,北市醫療量能備受考驗,柯文哲表示,北市病房要改裝成負壓或抽風病房需要時間,已經要求醫學中心儘速改裝完畢,但像是三總週五可以完成,榮總要到週六,台大則是要分批,因此建議中央,對於確診者在這個緊急狀態下,不要再堅持一人一室,反正都是確診者,兩人一室讓有打疫苗的醫護人員照顧,紓解病床不夠的問題。
對此,林口長庚感染科醫師、北區指揮官黃玉成表示,上週指揮中心召開的專家會議中,的確有討論到能否兩人一室,若未來病床不夠勢必得要這樣做,雖然不同病毒變異株是否會因此交叉傳染,目前還不知道,只能假設目前患者都是英國變異株。至於什麼樣的病患可以兩人一室,黃玉成說,目前指揮中心還沒有詳細討論,當然要入住加護病房的會另外考慮,其餘病患先暫且當成一樣的,就看指揮中心何時同意實施。
■全台疫苗施打人次僅30萬,北市呼籲AZ疫苗趕快發下來
至於疫苗的部分,柯文哲認為,疫苗還是最終的解方,目前已經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希望中央趕快撥下來,早一天撥下來施打就可以救很多人,雖然台北市也不是沒錢,但採購疫苗還是要相信中央,短期方案仍是先施打目前擁有的AZ疫苗,中期方案還是希望美國能先提供一、兩百萬劑應急,長期可能要等七月的國產疫苗。
根據衛福部最新數據,今日上午10點為止,全台接種僅30萬2,698人次,而上週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最快周三可以完成檢驗封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會以最高風險、第一線人員優先,例如運送疑似確診病人的人員,指揮中心會盤整後開會討論,定出分配比例。
■金門入境需快篩公告被撤銷,中央統一訂定離島防疫指引
金門縣政府考量離島醫療資源不足,昨天公告,搭飛機到金門的民眾應提出3日內PCR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否則將現場接受快篩,陰性才能入境,但衛福部今日撤銷縣府公告。
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3項,如果地方主管機關要管制人員移動行為或執行強制普篩等措施,「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應依指揮官之指示辦理。」由中央統一訂定防疫指引,希望各縣市務必配合。
不過,陳宗彥也表示,去年疫情發生初期,就可以看見邊境的風險高,中央也明白離島有實際上的需要,指揮中心會評估三個離島縣(連江縣、金門縣、澎湖縣)的醫療量能,並綜合考慮本島的情勢,研議出具一致性的防疫措施標準。
此外,今天指揮中心也提出3則假訊息,經查發現有心人士的網路IP位置皆來自境外,提醒民眾不要隨意轉傳以免觸法受罰:
● 「醫生聊天紀錄截圖外流,表示確診數據要開始作假」為不實訊息。
● 「由於患者爆量,醫院只能把患者遺體遺棄在河裡」為不實訊息。
● 「2萬人離奇失蹤,二殯火葬場集中大量焚燒萬華肺炎患者遺體」為不實訊息。
(文/林慧貞、嚴文廷、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柯皓翔、戴淨妍;攝影/鄭宇辰、陳曉威、蘇威銘)
#延伸閱讀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https://bit.ly/3fjUwhH
【斷鏈的防疫線──確診者家人、醫護接觸者自力救濟下的防疫滑坡效應】https://bit.ly/2RzUND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PCR #綠色通道 #疫苗 #假訊息
扁桃腺癌初期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越是禁止買賣,絕種來得越快》
常看到動保團體宣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是完全違背經濟學原理的錯誤觀念。
例如國家地理雜誌針對穿山甲在緬甸的走私買賣報導,充滿許多錯誤。
幾個觀點分享如下:
1. 從中醫角度:
穿山甲在中醫主要是用鱗片,不太用肉。藥用上並非治療癌症,中醫西醫對人體的觀點是天差地遠。有些癌症脈相在特定位置具備「滑、澀、洪或數者」,才適合加入穿山甲。西醫治療癌症是不看病人脈相的,抓來全都套同一顆藥或療法試試。
因此我也是告知讀者:好的中醫永遠是personalized medical treatment,同樣的症狀,病機不見得一樣。即便病機一樣,身體素質不同時藥方也會加減或更改。例如一樣因心陽、腎陽虛引起的下肢水腫,體虛者我傾向再多加炙甘草同時增加朮苓,這是原方XXX所沒有的,但卻一樣符合張仲景的用藥邏輯。
西醫沒有這種觀念。所以讀者千萬不要「聽說什麼偏方可以治療什麼病」就去嘗試,因為藥方內容不見得符合你的病機。
反之,這也是為什麼拿西醫的方法來研究或妄想實證中醫治療也是錯誤的,因為同樣得到SARS,在中醫眼中也不是人人都有一樣的病機,套用同樣的藥方來治療。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找出同樣病機(例如同樣脈相)與相同病症的患者,才有盲測藥方的科學性意義。
回頭看穿山甲 — 其藥破、散,性寒涼走肝、胃經,具備以下三種功效:
(1)活血通經 — 如女生月經不來、因淤血引起的風濕庳痛。
(2)下乳 — 婦人產後乳腺阻塞造成乳汁不下,中醫認為這是日後引發乳癌的原因之一。
(3)消腫排膿 — 癱腫初起、或膿、或未潰,效果極好。
比方癱腫,有可能是纖維瘤、脂肪瘤甚至乳癌,也有可能只是發炎型青春痘(特別分布在肝、胃二經區域的,效果更好)。
實驗室證實穿山甲鱗片萃取劑或粉劑的確有提高白細胞(包含白血球、巨噬細胞、吞噬細胞…等)之效果,可增強免疫力。
但中醫普遍使用穿山甲主要取其「行散走竄」之藥性,例如赫赫有名的「仙方真人活命飲」,對於脈相存在「數、洪且有力」之患者的蜂窩性組織炎、急性化膿性扁桃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闌尾炎、慢性闌尾炎、闌尾膿腫、睪丸炎、附睪炎、潰瘍病、針眼等效果極為顯著。
針對目標讀者,我再多提一句:闌尾炎多是因為糞便長期積累在大腸頭造成,很危險且可能惡化成腹膜炎。但慢性闌尾炎初期患者往往不自知,中醫可以針對經外奇穴–XXX做觸診,再佐以關脈脈相(注意如果是脈浮弦、脈浮緊、脈浮細弦,那是病毒性腸胃炎,不是闌尾炎;反之,妳應該能舉一反三),很快就能判斷是否患有闌尾炎。通常要杜絕腸子破裂引發腹膜炎可能,我們會XXXXXX與XXXXXXX同下便一勞永逸。
西方報導一講到犀牛角、穿山甲等中國藥材,動不動就說是為了「壯陽」,根本是錯誤報導!我上述說明已經很清楚指出穿山甲跟壯陽無關。
犀牛角功效也跟壯陽無關,主要是用來退某些特殊狀況的急性發燒(詳細藥性我就不再深入了)。這些西方記者自己無知卻擺出一副道德高點的嘴臉,我是相當感冒。好似西方的價值偏好才是唯一正確,加上一堆同樣無知卻自詡知青隨之起舞的腦殘,噁心。
2. 從經濟分析角度:
有需求就有供給。如果供給方可以預測未來收入的穩定性,則在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動力下,會採取「能最長期供給而獲利」的模式。
最明顯的,就是畜牧業 — 所有人類喜歡食用的動物肉類,只要畜養技術可行,都不會有絕種的可能。造紙業也是如此,許多經營近百年的大型造紙廠,多有私有樹林與植樹規劃。
反之,如果禁止其買賣,使其成為非法行為,則供給方在未來收入不確定性高的前提下,就會選擇「提早殺光賣光一次賺飽」的殺雞取卵行為模式,同時放棄畜牧的可能性極高。換言之,越是禁止買賣,越是加快該物種絕跡的速度!
當然,很特殊的侷限條件,例如供給方中的畜牧養殖者有強大武力可以達到保護產權效果時,長久供給獲利模式還是會被採納,例如過去金三角地區種罌粟的。
以上是寇斯定律與利息理論的綜合應用了,一些「誤讀寇斯論文而不自知」的學者不懂,我也不意外就是了(一笑)。
最近還看到俄羅斯人民採用圈養方式養殖狐狸以取其皮毛,被動保團體撻伐。無知至極!從經濟學看,這正是保證野生狐狸不會因人類獵捕而絕種的大好跡象,因為過去狐狸圈養有相當難度,生存率低。此現象不正表示獵殺野生狐狸行為會大大減少?
最後老話一句,許多動保團體並非真正關心動物,而是藉此議題創造收入。某些宗教團體介入動保,又添上一絲販賣贖罪券的味道。
PS 補充一點忘了談:
其實台灣政府很雙重人格,一方面要鼓勵婦女親餵母乳,但是一方面又把中藥中可以治療乳腺阻塞造成哺乳困難的藥給禁用了,禁用理由只是因為少數人(特別是西方動保團體)覺得很殘忍。
怪了,這些人平常吃雞鴨魚牛豬怎麼就不殘忍?看婦女因脹乳不下而極度疼痛就不殘忍?
#民主真好
文章網址:
http://www.yuanyu.idv.tw/?p=1996
扁桃腺癌初期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咽喉妄想症」vs. 「氣滯、痰飲」
我最近看到世界日報轉載的一篇文章,題目是「喉嚨總是卡卡? 可能得了這種病」,是台灣一位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寫的:
=====================
在門診中,偶爾會見到一種患者,一直抱怨喉嚨有「痰」或「魚刺」哽住,咳也咳不出來、吞也吞不下去,持續數月或數年之久,彷如有一根「萬年魚刺」或「老痰」;當試圖去清喉嚨或咳嗽時,往往只得到白色的口水泡沫,症狀嚴重時還感到肩頸酸痛、喉嚨疼痛或胸悶,又好像正被人掐住頸部,這究竟是什麼病呢?
答案是「咽喉異常感症候群」,又稱之為「臆喉症」、「臆球症」或「喉球症」。病症往往起自某次吐酸水(溢赤酸)、感冒或被魚刺哽到後,喉嚨持續感到緊、痛、麻或有痰,時好時壞,患者到處求醫檢查,得到的解釋可能是慢性扁桃腺炎、慢性咽喉炎、胃食道逆流、甲狀腺結節、氣血不順或得痧(中暑),有的還因此接受甲狀腺手術。由於患者往往表現焦慮不安,也可能被認為是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或慮病症。
根據神經解剖學,舌咽神經及迷走神經在頸部深處的咽喉兩旁,會組成複雜的咽神經叢,把咽喉部位的感覺訊號向上傳遞進入腦幹神經核,接著腦幹做出反應,再經由這複雜的神經網絡,把運動訊息傳回咽喉部位。
偏偏有些患者的腦幹對咽喉發炎或黏膜損傷後的症狀產生記憶,不斷地把訊息「逆行性」地傳回咽喉部位,發生「神經炎性反應」;接著,這些炎性反應所引起的感覺訊息又被傳回給腦幹,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繼續加重這種錯誤記憶,造成名符其實的「咽喉妄想症(pharyngo-laryngeal delusion)」。
說穿了,這其實是神經咽喉科的偶發性疾病,跟基因遺傳、免疫功能、肌肉骨骼結構、精神情緒壓力、新陳代謝或慢性病間並無直接的致病關係,但卻會互相影響,加重病症。
目前標準療法包括消炎止痛劑、止咳化痰劑、氫鉀幫浦阻斷型制酸劑,僅能治療部分患者,大部分患者仍苦於症狀未改善時,是否需要停藥或接受檢查,衍生出精神壓力、焦慮或憂鬱,影響到家庭或工作。其實,只要排除造成咽喉、頸部或食道器質性病變後,規則地服用特定比例的消化酵素及維生素B群等複合療法,可以逐漸打破這種位於咽神經叢與腦幹神經核之間的感覺性惡性循環與錯誤記憶。
建議患者,若感冒或被魚刺哽到後,喉嚨卡卡、有痰或疼痛感持續超過三周時,就有可能罹患咽喉異常感症候群,宜盡早接受正確治療。
另外,食道癌或口咽癌初期患者,也會出現這種症候群,但往往合併吞嚥困難與體重減輕,因此,長期抽菸、酗酒或嚼食檳榔習慣者,如果出現咽喉異常感症候群,最好正確就醫,找出病因。
=====================
這樣的文章,顯示出西醫在許多地方看似精細的科學,其實和中醫相比之下是很粗製的。經過了這麼多年的醫學研究,對一個小小「喉嚨總是卡卡」的問題,竟然只能歸諸於「咽喉妄想症(pharyngo-laryngeal delusion)」,換句話說,覺得喉嚨裡有痰的感覺,是你有神經官能症,神經不正常反應,或者自己胡思亂想的。而這位西醫也表示,西醫治療這樣的問題,僅能幫助到部分的患者,對於大多數的病患,只能靠沒有確定療效的「長期服用特定比例的消化酵素及維生素B群」來看看結果如何。
這樣的病症,在中醫看來,是非常簡單的問題,臨床上也幫助過很多這樣的病患。中醫認為是感冒或其它原因,導致氣滯於咽喉,而造成很薄的痰飲停留在咽喉,這樣「氣滯、痰飲」讓病人覺得「喉嚨總是卡卡」。大多數的病患服用半夏厚朴湯之類的方劑,不到一週就可以去除病症,完全沒有副作用。當上面那篇西醫文章還在猜測病因,中醫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把問題解決了。
我們回頭來思考一下整件事情的邏輯。首先,如果真的是神經官能症導致「喉嚨總是卡卡」的感覺,為什麼簡單幾味中藥材組成的藥方就可以解決?這顯然不是病患自己妄想出來的問題。第二,有些西醫會問,用攝像機進入咽喉,為什麼看不到什麼痰飲或異物在咽喉?這只能代表儀器的解析度還落後於中醫的理論。雖然現代科技還無法測量到中醫所謂的「氣」,然而,幾乎每個人稍微接受一些指導就可以感受到「氣」,一個人人都可以感受到的現象,儀器卻無法量測,那麼是每個人都有問題,還是現代科技還不夠先進?第三,「看得好病的醫生說話」,當西醫還在胡亂猜測,而中醫可以很輕易解決這樣問題的時候,那是應該批評中醫不科學?還是應該趕緊去思考有什麼科學辦法可以驗證中醫的理論?就像愛因斯坦這位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提出廣義相對論時,人們是應該說他是胡說八道?還是眾多實驗物理學家們應該趕緊想辦法去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
網路上充滿了似是而非的醫學文章,稍微有判斷能力的人,多半可以看出個真假端倪。然而,有些報紙及網路上的文章,是執業醫生寫的,很多人看到是醫生寫的,就以為是正確的。殊不知很多執業醫生對很多疾病也只是一知半解,更何況目前西醫學對很多問題的看法非常局部,缺乏整體的理解。在這裡我再次引用中國醫藥大學李文華校長常常告訴別人的話:「連我都相信中醫了,你憑什麼不相信中醫?」是的,李校長是世界知名的西醫學教授,在美國知名的醫學院教導西醫們幾十年,也是人類醫學史上發現第一個抑癌基因「RB基因」的生物醫學專家。如果他相信中醫,而你不相信中醫,那麼只有兩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是你比李文華校長這樣世界級的西醫專家還懂醫學,第二個可能是你是無知的。
(http://andylee.pro/wp/?p=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