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所得稅扶養扣除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所得稅扶養扣除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所得稅扶養扣除額產品中有10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165的網紅瑞興銀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報稅倒數計時⚠️ 有人跟編編一樣還沒報稅嗎?免緊張 ! 今年財政部國稅局首度新增「#手機報稅」,免下載APP、免讀卡機,線上輕鬆繳納超方便 !👍 📍超詳盡「手機報稅」教學影片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83rXWPZnxg&t=7s ▼手機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Introduct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所得稅#報稅#節稅#投資理財 為什麼有人賺得比我多,繳的稅卻比我少?我常說資訊的落差就是財富的落差,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你合法節稅,蕾咪這次要分享一些稅務的基本觀念,還有節稅的方法,此外2020 年度繳稅有三大改,大家務必去了解有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地方喔! 如果喜歡這個影片,別忘了點個喜歡喔...
所得稅扶養扣除額 在 微晟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09 23:52:57
- 0505 五月報稅季真的有太多的地雷 到底要不懂稅的人怎麼辦勒 以下綜合民眾最常問的問題及迷思 提供給有興趣了解其中原因及細節 1.扶養親屬的列報及條件 (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其他親屬 到底怎麼報最划算 2.列舉扣除額的適用要件 留了一堆醫療單據、保險費、捐贈能不能扣 3.夫妻能夠分開...
所得稅扶養扣除額 在 圓毅說說_自我成長|投資理財|好書推薦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0:41:14
#圓毅理財 過完四月最後一個連假2021也正式走完1/3,不知道大家今年過的怎麼樣呢😌 五月我們又要迎來新的挑戰啦!那就是五月報稅✍️ 因為疫情,政府開放使用手機報稅超方便,不過如果許多人還是不知道到底自己該不該繳稅?繳多少稅?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要怎麼省錢呢? 今天圓毅就來告訴大家單身小資族的...
所得稅扶養扣除額 在 微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9 23:52:57
0430 財政部、國稅局到底要不要找我業配 五月份報稅季即將到來 且疫情似乎有稍加嚴重的風險 在此將引導您進行第一次的 手機/電腦自行申報! 綜合所得稅的申報是越來越方便 今年甚至提供手機申報 手機、電腦申報將會自動計算 最有利的報稅方式 且本次電腦申報優化免下載報稅軟體僅需開啟網頁 ㄧ、申報...
-
所得稅扶養扣除額 在 Introduct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7:30:00#2020所得稅#報稅#節稅#投資理財
為什麼有人賺得比我多,繳的稅卻比我少?我常說資訊的落差就是財富的落差,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你合法節稅,蕾咪這次要分享一些稅務的基本觀念,還有節稅的方法,此外2020 年度繳稅有三大改,大家務必去了解有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地方喔!
如果喜歡這個影片,別忘了點個喜歡喔:)
---
可以看到更多的蕾咪~
訂閱蕾咪PressPlay專業知識服務→ https://app.pressplay.cc/CFP
想看蕾咪IG限時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ramihaha/
想找蕾咪FB留言聊天→ https://fb.com/ramihaha.tw/
觀察蕾咪旅遊部落格→ https://ramihaha.tw/
---
可以看到更多影片!
【理財教學】賺超過薪水?邁向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差在哪?
❤ https://youtu.be/JeblgTqh_J0
【投資教學】買進就下跌、股票被套牢怎麼面對?基礎3種投資策略解密!
❤ https://youtu.be/XHQ52YkGcOo
【理財教學】保險原來這樣買?我適合哪種保險?基本保險觀念剖析!
❤ https://youtu.be/dDb2ROuaLB8
【理財教學】擺脫月光族!SOHO族、自由工作者必看3招理財術!穩定收入又能加薪!
❤ https://youtu.be/BOWf0hpBh7U
【投資教學】美股投資選股策略快速教學,4本經典好書入門推薦!
❤ https://youtu.be/JGT-jUj4cL4
歡迎有更多的理財問題,可以留言跟我說,
我會挑選適合的問題,錄製更多教學影片囉!
希望從這理財的小小習慣去改變我們彼此的生活啦!
歡迎訂閱蕾咪的頻道喔:)
※這不是商業影片! ^^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
所得稅扶養扣除額 在 林昶佐 Freddy Li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10-05 12:47:27財政部吃掉納稅者權利
我今天在財政委員會質詢財政部許虞哲,為什麼9月份公佈的納稅者權利保障法施行細則,將屬於「成本費用」薪資特別扣除額當作是「最低生活保障額度」。以一對夫妻及一名未成年女子的家庭為例,這個家庭將被財政部吃掉14萬免稅保障。
為了釐清「成本費用」與「最低生活保障額」的不同,我先詢問部長稅法理論上主觀淨值原則與客觀淨值原則的差別,但部長卻答得非常含糊,難怪會有這個離譜錯誤。我向部長解釋:客觀淨值原則指收入減去成本費用之淨額,主觀淨值原則指收入減去成本費用之外,尚需扣除納稅義務人維持自己及其家庭成員之維繫生存最低需求額度。
大法官745解釋中,大法官明確將薪資扣除額視為成本費用,而不是最低生活需求額度。因此只有免稅額與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屬於「最低生活需求」,而薪資特別扣除額屬於「所得成本」。但財政部9月頒佈的納稅者權利保障法施行細則卻完全搞混,變成:基本生活費必須高於「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二者擇一之扣除額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其多出來的金額才可從所得總額中減除。
以一對夫妻及一名未成年女子的家庭,夫妻合併申報所得稅為例,根據法規定義,最低基本生活所需費用是最近一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百分之六十,也就是大約166,000元,依照施行細則,基本生活費用包含本人、配偶及扶養子女,所以這個家庭的基本生活費用便是166,000 x 3 = 498,000。
若以本次稅改草案的數額為基準,他們免稅額加標準扣除額加薪資特別扣除額是712,000(免稅額132,000+標準扣除額220,000+薪資扣除額360,000 ),高於498,000,因此沒有額外的免稅保障。但若依照「最低生活保障額度」之正確定義,他們免稅額加標準扣除額是352,000,(免稅額132,000+標準扣除額220,000),比基本生活費用少,所以這個小家庭還可以在額外扣除14萬。
現在這些保障都被財政部吃掉,非常可悲。我要求財政部長應立即檢討修正,應向大眾清楚說明。
所得稅扶養扣除額 在 瑞興銀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報稅倒數計時⚠️
有人跟編編一樣還沒報稅嗎?免緊張 ! 今年財政部國稅局首度新增「#手機報稅」,免下載APP、免讀卡機,線上輕鬆繳納超方便 !👍
📍超詳盡「手機報稅」教學影片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83rXWPZnxg&t=7s
▼手機報稅超方便!但還是要注意以下限制噢▼
✅手機報稅適用族群
依照國稅局提供的資料進行申報,不需要另外編輯修改者。
✅如有以下項目,可改使用 #電腦報稅
①現金繳稅/申請延期或分期。
②新增修改配偶、扶養親屬、所得、扣除額、抵減金額與扣抵稅額。
小叮嚀 #所得稅申報期限至6月30日
#免出門e化繳稅真安心
#瑞興銀行 關心您 ❣
所得稅扶養扣除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 中華民國財政部
疫情來得突然又適逢報稅季,每一項決策都是綜合多方考量、審慎評估後的結果,也謝謝大家這兩天的耐心等候,所有關切訊息或意見提供,我們都有收到。五個重點向國人報告:
✅#所得稅報繳期限至6月底
截至6/6,綜所稅申報率71%、營所稅申報率81%,申報進度與去年同期相當且超過99%都是網路申報;再者,三級警戒期間仍有140萬件完成申報,不受疫情影響,因此決議維持報繳期限至6/30。
━━━━━━━━━━━━
✅#工具夠請在家網路報稅
今年新增手機報稅、行動電話認證,讓報稅更容易、更方便!如工具足夠,請儘量在家網路報稅、多元線上繳稅!如有報稅問題,多利用電話、電郵或粉絲專頁洽詢。
━━━━━━━━━━━━
✅#先申報後洽國稅局更正
網路下載資料如需更正(調整所得、扣除額、扶養親屬等),可先完成申報,待疫情趨緩再洽國稅局更正。如有未申報所得,可依規定自動補報繳並加計利息,免予處罰。
━━━━━━━━━━━━
✅#防疫優先體諒相關人員
6/30仍接受隔離、治療或檢疫者,報繳期限自處置結束之次日起再展延20日;另外體諒一線醫護人員投入防疫中,將另案展延其綜所稅報繳期限。
━━━━━━━━━━━━
✅#6月15日恢復臨櫃服務
考量部分民眾因工具不足而確實有臨櫃申報需求,國稅局將於6/15恢復臨櫃報稅服務,當然也會妥善規劃高規格防疫措施,務必保護民眾及國稅局同仁的健康。
━━━━━━━━━━━━
非常時期,措施難免造成不便,請國人多體諒,也拜託大家配合防疫、互相協助,一起撐過眼前的挑戰!
所得稅扶養扣除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必學的理財八堂課003-稅務」
正巧到了報稅的季節,鋒哥篇章設計的真是符合時事,這邊鋒哥跟我們介紹了最大宗我們需要知道的稅務概念。
#綜合所得稅
綜合所得稅=年總收入- 免稅額- 扣除額- 基本生活費差額= 綜合所得淨額。
我的所得稅試算書是將總所得先扣掉薪資扣除額,才變成上面表格年總收入(綜合所得總額)。趁這次,認真研究一下報稅通知書,滿有趣的。
綜合所得稅要注意的就是節稅的部分,我們可以透過扶養、捐贈、醫藥及生育等等來節稅,其中一個比較特別的是「買房:每年每戶可折抵扣除額30萬。」也就是說,如果所得很高,可以考慮用買房來節稅。
另一個重點是:200萬,如果兼職收入> 200萬,可以考慮是不是要開公司來節稅。一間公司的花費一個月大約是4000-5000,一年大約是6萬。在我們採取行動之前,就必須先想好。
比如說,上架線上課程,突然爆紅收益超過200萬,那必須要再拿到錢之前先辦理好,如果一但匯入帳戶,所有的錢就會變成本年度的所得,也會依照稅額比例去換算,就無法透過其它方式節稅了。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有幾個情況是必須要繳交補充保費的,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執行業務收入> 2 萬元,如果可以請合作單位分批次給,每個月低於 2 萬元,那會是一個解法。
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股利所得,如果配息> 2萬,也會需要繳交補充保費,但是除非金額極大,不然為了不繳交補充保費去不買股票,好像也說不過去XD。
鋒哥在課堂上有算給我們看,結果大約是要買14.9張以上的0050,才有可能超過配息的限額,可能我要很久以後才要擔心這件事XD。
#贈與及遺產稅
其中比較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幫兒女買儲蓄險,務必要先贈與,不然如果父母死亡,就會變成「遺產稅」。
如果想要贈與房子,採取「附有負擔贈與」也就是連同債務一起贈與,也就不用繳交這麼高的贈與稅。貸越多繳越少。
#繳我們該繳的不繳不該繳的
節稅固然重要,但是逃漏稅的罰則非常高,盡量不要嘗試走偏門小路想要省錢,最後可能會損失更多,這個在開公司可能比較常見。
總結來說,或許我們現在還不會到需要考慮節稅的時候,但是事先了解也知道資源在哪邊可以查詢,會是很重要的事。
鋒哥說,「對於稅務,一定要超前部署!」
#稅務
#人生必學的理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