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房屋增貸年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房屋增貸年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房屋增貸年限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65歲退休是場夢😱?! #而且女人更該思考這問題因為女人命比男人長 跟全球相比,台灣有個趨勢追得很快,就是高齡人口比率快速增加,預估到了2050年高齡人口比率只會略低於第一名的南韓。而今年底台灣就會邁入高齡化社會,八月時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為50多萬人,比例高達19.62%。 我比較喜歡多元思...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50514TVBS 自住客也遭殃 獲利逾400萬課10%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2cwH88pP_w 記者:黃宇潔、周育鋒 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公布後引發大爭論,就是因為內容限制自用住宅獲利超過400萬,就得課10%稅負,比起日本有810萬的門檻限制,甚至法國規定一...
「房屋增貸年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房屋增貸年限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房屋增貸年限 在 啊威Rwei|解壓說|你·我·他的那些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房屋增貸年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房屋增貸年限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房屋增貸年限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房屋增貸年限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房屋增貸年限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房屋增貸年限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房屋增貸年限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2 09:50:22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室內裝修大小事新手必知!台灣環境適合什麼樣的板材?塑鋼的應用範圍?空間魔術師秦鈺勛老闆超詳細解答! 近年因房貸利率低、資金回流等因素,房市持續熱絡,首購、換屋、舊屋翻新、投資等計劃大幅增加,連帶使住房裝修規劃需求也提高。但多數人因購屋或翻新工程,就已投注大量資金,要再進行室內裝...
房屋增貸年限 在 啊威Rwei|解壓說|你·我·他的那些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3:54:33
#Day20 #購屋 #台北 #資訊 #分享 購屋會考慮哪些事情? (1).公設比: 「公設比」就是所有權狀中非屬房屋實際使用坪數部分的比值,公設比愈高,表示公共設施所佔的坪數愈高,相對來說,實際使用坪數就愈低。 (2).設計格局: 無論你是住在一間單身公寓、成排的別墅,或是獨棟的房子...
-
房屋增貸年限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5-05-15 12:51:32150514TVBS 自住客也遭殃 獲利逾400萬課10%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2cwH88pP_w
記者:黃宇潔、周育鋒
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公布後引發大爭論,就是因為內容限制自用住宅獲利超過400萬,就得課10%稅負,比起日本有810萬的門檻限制,甚至法國規定一戶自用住宅免稅的規定而言,台灣相對相對台嚴苛,房仲說這就像把自住客全面都成了投資客,尤其持有期間的土增稅、房屋稅等不能扣抵,如果稅制真的過關上路,對自住客來說賣屋壓力也成了課稅壓力。......↓房仲業務員陳泰源:「過去這5年來平均的漲幅1年就有1成的漲幅。」
20年老大樓地點好,所以漲幅驚人,但套上財政部房地合一稅制版本,未來如果要賣屋,連自住客都得多繳稅。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如果以過去5年這樣正常的漲幅(估算),持有1年就已經賺了將近400萬了,好像連自住客都是投資客一樣,變相的就是誤傷了,你連一般的自住客、長期持有的你(政府)全部都打到了。」
因為舊版本規劃交易總金額在4000萬以下就不課稅,現在改成以獲利400萬當基準,超過的都要課10%,以這間中古屋來說,就算是自住沒有出租,持有超過6年,照樣得掏出10%稅負。
房產專家田大權:「賦稅署是用一個2千萬的房子為例,每年漲3%,也就是60萬,連續持有6年,是不是360萬,算一個整數400萬這樣子算出來的,這一個計算的方式,它是以房價持續上漲為前提,但是財政部認為房價不會上漲了,這時候可能出現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就是說如果房價不會上漲,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又是所得稅的話,那收得到稅嗎?」
稅制結果與立法初衷不只出現大矛盾,更大爭議是太過嚴苛,因為在法國出售住宅,可以享有1戶免稅優惠,至於在德國,持有3年以上的自用住宅也不用繳稅,日本自用住宅的免稅額是訂在台幣810萬。
房產專家田大權:「400萬這種絕對數字一出來之後,其實它已經無所謂高低的問題,反而市場會找到另外一個空隙,也許會炒作中低總價或是低總價,因為我們看到其實像現在南部或者其他非大台北地區之外,從800萬漲到1200萬的房子非常非常多,如果1千萬賣到1500萬,獲利是5成耶,5千萬的房子賣了5500萬,獲利只有1成,獲利率完全天差地別,但是稅制是一樣,這到底哪裏有問題。」
不同的獲利率卻課同樣的稅,讓專家看了都納悶,再加上對自住客而言,好不容易攢錢買了房,想不到在財政部眼中也是炒房投資客。
房仲業董事長王應傑:「現在房子賣了要繳土增稅,一定要繳土地增值稅,還有持有年限裡面,繳的房屋稅和地價稅,甚至你銀行貸款利息都應該列入你的成本扣除,這樣再來課,譬如說10%,那我會覺得說很合理,我所有的成本政府(如果)不承認,你要怎麼說什麼是房地合一制。」
雖然財政部版本還得經過立院三讀通過,但課稅的不確定性肯定讓房市交易更慘淡。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80096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91615827 -
房屋增貸年限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4-10-06 16:32:07141005中天 公寓貸款較困難 建材 地點 門牌 屋齡有眉角
影片網址→http://youtu.be/Ujy_ABRaPxo
感謝記者 林昕潔 的採訪,很多首購族因為預算有限,低公設的公寓產品往往是年輕夫妻的熱門選項。但是買老舊公寓該注意哪些?貸款成數、利率會比較好呢?
1.地段/地點必須菁華(ex:近捷運)。
2.門牌號碼避免「弄」(窄小巷弄盡量避免)。
3.盡量挑選街道寬到至少「8米」,才有潛在都更題材。
4.盡量挑30年以內的公寓,構造為「鋼筋混凝土」,至少還有機會爭取到20年房貸;避免購買屋齡超過40年以上的,特別避免「加強磚造」,因為銀行認定房屋壽命只有50年,超過40年以上屋齡,貸款年限會縮短,每月繳交的房貸壓力較大。
以下是新聞報導……↓
房仲業者 陳泰源:因為它是公寓,所以預算比較符合您的需求。
年輕人買不起貴鬆鬆的新成屋,專挑老公寓,總價低,公設低,感覺比較好入手,不過卻有個隱藏問題。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因為這邊是公寓,行情比較便宜,一坪大概是50萬左右。
客戶:那貸款可以貸幾成?
沒錯,近來房貸緊縮,老公寓貸款更加的困難,銀行鑑價低,常常老公寓的貸款成數只剩5~6成,自備款不足的民眾又想要買老公寓該怎麼辦?
記者 林昕潔:想買老公寓又擔心貸款成數的話,地點很重要,像這樣走出來沒多久就可以看到捷運站的話,那貸款成數就容易談得高。
鄰近捷運地段好,老屋也有增值的空間,專家就分析,不管屋齡幾年也有貸到八成的機會。此外連門牌地址的長短也是貸款關鍵,通常門牌地址短代表鄰近大馬路,交通便利之外未來還有都更的話題,但門牌地址落落長,從巷到甚至出現幾弄幾號,銀行恐怕第一輪審核就刷掉。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盡量不要看到門牌號碼有「弄」的,因為通常像有「弄」的話,我們都知道要符合都更條件,至少那個巷弄至少要8米巷,像這種未來增值空間比較小。
此外老公寓的建築結構也是貸款的關鍵,如果是「加強磚造」那至少是40年以上的老房子,比較難貸款,鋼筋混凝土代表不僅建物年輕一點,使用年限也比較長,專家建議幾個小撇步抓準,就算是老公寓,也能夠談到漂亮的貸款成數。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79844951 -
房屋增貸年限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4-06-11 20:04:23140611中天 房價僅市價6折 地上權案成購屋新寵
影片網址→http://youtu.be/xywlpqYHgJc
感謝記者 巫瑞芬 的採訪,關於地上權住宅的優點以下簡單整理給大家。
優點
一、房價較便宜,市價6~7折,就可進住到精華地段。
二、租金報酬率較高,房價便宜3~4成,租金行情不變,報酬率自然高。
三、不必繳交地價稅、轉售時也沒有土地增值稅。
缺點
一、沒有土地所有權,無法世代傳承
二、市場轉手性較差,房子價值逐年遞減
三、房貸成數較低,大約僅房屋總價的四到六成,甚至拒貸的案例也是有的。
四、年限期滿須拆屋還地五、每年需要繳交地租
以下是新聞報導......↓
記者 巫瑞芬:在我右邊這一排萬坪基地就是主打低價入住蛋黃區的地上權案,才推出不到一個月,已經賣出超過500戶。
房價攀高,讓低於市價行情的地上權案不到一個月就售出8成,有建商擠進精華地段推出20~40坪,以均價50萬以內總價約2000萬的價格,每坪低於周邊行情搶在暑假前,吸引民眾搶購。
記者 巫瑞芬:不只文山區,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中正區,也有建商大推地上權案,預計7月就要正式推案。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既然土地那麼珍貴,大家又跟著買不起房,那我還不如買地上權的案子,時間一到,到時候人家還必須拆屋還地,地最後還是在我建商這邊身上。
其實地上權案簡單來說就是購屋者只擁有使用房屋的權利,但不擁有土地以及房屋所有權,雖然有50~70年不等的使用年限限制,但省去土地成本,房價又低於市價6~7折,民眾以低於行情的價格入住精華地段。
只是購買地上權案,使用期間得支付地租和房屋稅,另外隨著公告地價連年調漲,地租也逐年攀高。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房子價值越來越低的時候,銀行的貸款成數會越來越低,它頂多只能夠貸4~6成,甚至很多銀行是拒貸的。
打房政策不斷加上奢侈稅效應,讓地上權案熱銷,不過民眾購買前還是得多比較,注意使用年限限制。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75425051
房屋增貸年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65歲退休是場夢😱?!
#而且女人更該思考這問題因為女人命比男人長
跟全球相比,台灣有個趨勢追得很快,就是高齡人口比率快速增加,預估到了2050年高齡人口比率只會略低於第一名的南韓。而今年底台灣就會邁入高齡化社會,八月時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為50多萬人,比例高達19.62%。
我比較喜歡多元思考:當談到高齡化社會,大家想到的可能會是關於自己年邁雙親的照護問題,當不健康時付出的時間心力與成本非常大,因此讓爸媽們健康很重要,所以要推廣的運動,用運動來預防腦退化、預防跌倒、維持獨立能力、減緩慢性疾病。
但粉絲們想過自己嗎?
#譬如現在我40歲_壯年已經在思索老年人生
今年年底台灣就成為高齡社會了,2050年倘若根據估值台灣成為比日本還老齡化的社會,我們不正是經歷這一切的世代嗎?到了那一天,到了我們60歲、70歲時,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有一點比較確認的是,大家可能要放棄「65歲退休」這樣的想法!因為到時候勞動人口是不足的,我們根本很難退休。
再來,每一年台灣人的平均年齡都在增加,平均年齡抓84歲,19年的生活費沒有存夠還真是退不了休(假使不想過的太慘,有點尊嚴,一個月抓2萬元食衣住行健康維持的錢,一年就需要24萬元,19年的餘命需要456萬元來維持一個人有尊嚴的生活,這中間還不能有太多娛樂和意外)!
再者內政部公布2020年國人不健康餘命達到8.47年,意思是這八年多的人生不只是身體病痛,長跑醫院,還會很燒錢,很考驗兒女伴侶的愛有多深啊!
大概可以做出幾個歸納,從現在就要開始注意與規劃,才能一輩子活的有尊嚴:
#必須要運動因為要維持健康與行動自由讓身體慢慢老
#因為很難65歲退休所以要努力開源節流
#保險規劃要做好因為餘命變長
#沒有投資計畫用複利滾錢根本就存不到養老金
更白話點的說法是:
#現在就開始給我運動
#現在就規劃好保單
#現在就要開始投資理財
#趁年輕有體能時真的要努力賺錢
長輩們、曾長輩們可以在60幾歲退休,那是因為他們不生活在老化人口的世代;6年級、7年級生以後,我們活在一個「老化得非常快」的社會,是個「勞動人口不足」的世代~~南韓與日本65歲以上工作者高達30%(而台灣只有6%),尤其世道持續低利率物價逐漸通膨,能真正不工作的時間點只是一直往後推移而已。
老化人口的社會,房價真的會掉嗎?真的不一定,因為大家都活得更長命了,而且勞動人口不足,大家退不了休,所以社會上變成很多勞動老人,勞動老人還是需要住房子的~~大概要等在幾個世代後,才會遇到人口不足房屋過剩的問題(此為個人看法請勿筆戰我~我討厭吵架哈哈~),所以可能房價崩跌我們有生之年是很難等到的。
於是我默默下定決心,要給自己一個年限內還完房屋貸款,當有一個不需要付貸款、付租金的房子時,同時又有複利滾來的錢維持人生,同時健步如飛,那才可以優雅的享受老後啊!
尤其是女人命比男人長壽,這漫長人生當中還可能遇到各種飛天意外導致女人得獨立起來自己闖,或者說不看人臉色過生活其實比較愜意所以不能當伸手牌~~~種種因素女人都更該好好思考自己的健康財富計畫。
今天去參加「高齡健康促進城市交流論壇」,因為我在研究所的研究主題就跟樂齡族相關,也在台北高齡健康前瞻中心教銀髮族運動;高峰會上聽到很多數據與政策,這是我議程上腦內的小劇場。
#粉絲認真想過幾歲可以退休嗎
房屋增貸年限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先前我們曾針對台灣囤房現況討論(詳見 https://reurl.cc/NZr2Ze ),七年來全國個人持有非自住房增加超過10萬戶、家戶歸戶非自住房總量高達71萬戶、主計總處空屋調查共166萬戶,這些數據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台灣的非自住房及空屋數量十分可觀。
⠀⠀⠀
許多民眾在臉書告訴我們,求得一個安穩的家有多麽不容易,許多人因為沈重的房租、房貸,不敢為未來做打算。時代力量也積極提倡 #囤房稅,希望解決台灣囤房的問題。然而,內政部不願配合公開資料或公開錯誤資訊,成為我們推行政策的一大阻礙。
⠀⠀⠀
去年5月,內政部曾經發新聞稿稿開嗆:「囤房問題有限」、「在缺乏正確證據前,若僅依直覺想像恐造成錯誤推論」。
⠀⠀⠀
當我們透過不同管道,掌握一些資料,想跟內政部說法再一次比對時,卻發現...
⠀⠀⠀
「內政部把新聞稿下架了!」
「內政部把新聞稿下架了!」
「內政部把新聞稿下架了!」
⠀⠀⠀
其實這篇新聞稿當時發出後,就因爲數據引用錯誤,隨即被民團打臉,反而讓內政部自己成為那個「缺乏正確數據結果作成錯誤推論」的單位。
⠀⠀⠀
(凡走過必留痕跡,當時媒體也轉載此篇新聞稿,至今網路上都可以查到。)
⠀⠀⠀
老實說,我也認同內政部的觀點,討論政策,是該有憑有據,因此曾在今年協調會上要求內政部公開資料,然而內政部卻拒絕公開。
⠀⠀⠀
以內政部的「新建餘屋數據」為例,目前僅針對五年內新房進行公告,其實非常不完善。假如有房屋持續滯銷,且年限超越五年,就不會被放進餘屋數據裡,讓大眾無法掌握全台灣餘屋的總量。
⠀⠀⠀
我們在協調會上要求公開完整資料,內政部卻回應拒絕公開,說法是「考量建商金流及過去買賣交易行為所訂定」、「已為學界廣為應用」、「另有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判別機制」。
⠀⠀⠀
關於內政部的說法,我有三點質疑:
⠀⠀⠀
① 內政部 #態度反覆不一
對照去年五月,內政部期待大家本於真實數據討論囤房問題,然而這次,內政部明明就是掌握資料的人,竟然在立委要求公開時予以拒絕,拿考量建商金流當理由。試問內政部,你不公開手中數據,是不是想讓大家「繼續憑直覺想像,產生錯誤推論」?
⠀⠀⠀
② 內政部 #回應牛頭不對馬嘴
低度用電的定義是每月六十度以下,跟建商還未賣出的餘屋內涵根本不同,竟然混為一談。
⠀⠀⠀
③ 有好的數據,有助於制定 #公平有效的政策
若未來設置囤房稅,將針對起造人給予一定時間的寬限優惠銷售期。為此,我們必須弄清楚,到底有多少餘屋五年以上還沒賣完,又會優惠到多少間住宅,才能真正存好心,做好事。
⠀⠀⠀
對比財政部在我們的溝通協調下,有在持續釋出資料,內政部則是完全保守到不行。我認為,內政部與其像去年那樣,在新聞稿發佈錯誤資訊混淆視聽,還不如把應該公開的資料積極公開,讓社會大眾一起理性討論。
房屋增貸年限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何時該買房?該怎麼買?投資最難的事情?
何時該買房?
第一個問題應該要反過來問,何時不該買房?或者何時買房會比較吃虧?
貸款貸不下來的時候不該買房,買房很少有人不用貸款,成數多寡暫且不論,所以若是貸款很難成功,建議您還是先將工作穩定後,再來考慮買房的事情,所以工作不穩定,貸款不易,買房也困難。
再來買房會吃虧,也是因為貸款利率差的關係,這個也是跟工作有關係,譬如業務獎金性質的工作,薪資收入起伏大,所以銀行核貸的條件可能會比較差,再來譬如是創業老闆,貸款條件可能也會比較差,因為銀行認定創業風險高,所以反而受雇人員的貸款條件會比較好,所以受僱醫師的貸款條件超好,反而創業的診所醫師老闆,貸款條件反而打折。
所以若是短期內有工作變動,可以考慮在貸款條件好的時候買房,貸款條件比較好,比較不會吃虧。
同樣的,若是短期內工作有變動,自住房產也是比較麻煩,畢竟買房賣房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要花費不少時間精力,若是有簽約的工作,合約快要結束的時候,避免做出買賣重大決定,應該等工作稍微確定後,再來配合住房的事宜。
該怎麼買?
買房我們只先考慮自住的情況,買房怎麼買?做足功課。
買手機要做多少功課?
自助旅遊訂飯店要做多少功課?
買房金額比買手機多十百千倍,買個手機都可以研究半天,買房認真研究實在不過分,市面上有不少書籍跟房屋有關,千萬不要懶惰讓爸媽、其他人決定,你買手機會讓你爸媽決定嗎?自己用的手機自己選,自己住的房子自己找。
買房之前多出去旅遊幾次、多租幾次房,就會知道自己的喜好,旅遊喜歡住熱鬧的商店街?還是人少風景好的地方?喜歡住民宿?還是喜歡住飯店?需要飯店設施的?還是便宜可過夜的?
買房也不要預備太遠,小倆口剛結婚,短期三五年內也沒有要生小孩,就不用準備小孩房間買太多房,將來等到小孩出生,也沒那麼快可以自己睡一間,周遭很多朋友小孩上了小學都還是跟父母一起睡,如果預算充足再來考慮其他房間配置,譬如書房、健身室、視聽室,只是現在房價都不便宜,小小一間房成本都要百萬,這些錢改放在0050,獲利拿去繳健身房會員都划算。
買房地點距離工作不要太遠,單程交通時間在一個小時還可以接受,超過太多就有點花時間,所以買房地點會影響後續男女雙方的工作地點,交通方式也要再確認,有時候認為開車騎車很方便,結果停車很麻煩,大眾運輸也要事先確認路線。
遠距工作算是疫情時代的少數美好收穫之一,不過我是覺得完全遠距還是滿困難的,人與人的互動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地點的選擇還是滿重要的。再來若是有小孩之後,學區的考慮也是滿重要的,畢竟教育體系是需要足夠人數支撐的,小眾教育路線金錢與時間成本高,不是人人負擔得起。
如果你對該地區不熟悉,可以暫時先用租房的,騎驢找馬,等到熟悉該地區,也覺得不錯後,再從附近找房買,比較不會買錯,至於很多人擔心買貴?整體房價上上下下很難預料,譬如最近幾個月疫情嚴重,房價也沒下跌多少,所以要等到整體房價波動比較困難,自己做好功課也不會買的比別人貴就好,買錯比買貴容易。
買房預算也可以用租房租金回推,若是你目前租房條件很滿意,假設租金一個月2萬一年24萬,現在出租報酬率大約是3~5%左右,所以從3%反推回去約八百萬左右,假設貸款八成可以看總價約一千萬的房子,然後買房還要準備頭期款,償還貸款也盡量本金一起攤還,所以這樣每個月的負擔,還是會比單純租房高,但是也應該還可以負擔,房貸過了五年十年後,也可以考慮轉增貸,這樣之前還款的本金,又會重新回到手上。若是總價差距過大,譬如預算暴增到兩千萬,可能都是不小的負擔,需要再三考慮。
房貸申請銀行也是門功課,重點是找額度高、利息低、年限長、沒有綁其他金融商品,薪轉戶銀行比較知道公司狀況,可能會有員工優惠方案,另外也可能有銀行做促銷活動,可以留意親朋好友跟哪家銀行貸款優惠,多多比較,比較重點還有一個,就是數字直接對比,最後搜集三家不錯的,再來做最後的徵信確認仔細數字,因為短時間銀行無法過度徵信,會引起懷疑。
與銀行往來要視同正式往來,若是有申辦信用卡,盡量每期都是全額繳清,不要逾期,免年費的信用卡至少要辦一張使用,長期培養信用,申辦房貸銀行也可以辦張信用卡,給往來銀行理專做點業績,銀行是少數合法借貸管道,一定要跟銀行培養好關係,好好經營,至於推銷的其他金融商品,自己認真做點功課,至少跟指數投資做點比較。
若是財務狀況極度保守的朋友,擁有半年到二年的週轉金,仍然有儲蓄(現金、定存、儲蓄險)超過十年租金,工作穩定,沒有其他金融商品、投資組合,而且沒有購買自住房屋,處於租屋狀態,我會積極建議開始考慮買房,期間可以拉長半年至一年,在這個資金寬鬆、通膨明顯的年代,持有過多的現金,改配置在自住房產,也是一個很穩定可靠的方式。
最後買房跟結婚有點類似,沒有完美的,都是比較級的,可以設定一個目標,譬如看房三個月十二個週末,每週看五個案子,總共看六十個案子,初期先不做決定,等到過了一半,也就是六個週末三十個案子後,有比過去更好的案子出現,就可以下手準備斡旋了。
最後的最後,買房跟結婚差不多,入住後跟婚後,與之前期待還是會有點落差,只要不要相差太多,能夠忍耐的請多包容,左右鄰居、樓上樓下鄰居、管理員、停車位...,很容易有摩擦,不是只有這個建案有問題,搬家換房子後還是會出現其他問題,人生就是如此xd。
投資最難的事情?
投資最難的事情就是本金
大詩人常常笑說指數投資三大缺點:本金大、時間久、很無聊
其實主動投資也需要本金,大詩人以前做產業分析師的時候,其他同事文組畢業沒幾年,薪水不高也存沒多少錢,所以投資只能買低價股,或者一兩檔股票套牢,就沒有其他錢投資了,講白了任何投資方法,都需要本金繳學費,初期的冤枉路走越多,需要的本金越多。
再來是本金若是不夠,投資很容易想開槓桿,不論是貸款增加本金,或者使用期貨、選擇權,本質上都是開槓桿,開槓桿除了費用增加,利息、手續費都是費用,風險也增加很多,危機出現時很容易被迫清倉出場。
增加本金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增加薪資收入,可是台灣彌漫太多理所當然的氛圍,以我之前的工作台積電工程師為例子,怎麼會有人以為這是個正常上下班的工作呢?怎麼有辦法套用勞基法的工時呢?每個人都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問題就是你找不到這種工作,台積電在台灣是排名領先群的工作,對比美國像是在蘋果公司上班,你會誤以為蘋果上班很輕鬆嗎?很多人下班回家也都是在工作,壓力也都是很大的。
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線性控制的,台積電三倍的薪水、三倍的累,我可以只要兩倍的薪水、兩倍的累就好嗎?
今天分享買房的事情,還是自住而已,就要做很多功課,若是要做包租公、投資客,那要做的功課更多,買房不只要跟銀行經營關係,房子買了也要好好經營,不然在貴的傢俱也是掛衣服、在貴的豪宅也是垃圾屋,萬事起頭難,買房也需要頭期款,投資更需要本金,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謝謝大家。